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分析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主要的食用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栽培方式。
本文将就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播种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中,播种是关键的一环。
全程机械化播种技术采用种植机进行,种植机可以一次完成整行的种植作业,提高了播种效率。
播种机采用多功能施肥种植整地一体化机械,可以完成施肥、播种、整地等多种作业。
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提高播种的准确性和整齐度,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
二、田间管理1. 土壤整地机械化田间管理中,土壤整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中,可以使用旋耕机、翻转犁等设备进行土壤整地作业,将土壤翻耕、松土,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为后续的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施肥在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中,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施肥机器进行施肥作业,可以准确控制施肥的量和深度,保证作物的养分需求,提高了施肥的效果。
3. 灌溉在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中,可以使用滴灌、喷灌等设备进行灌溉作业,保证了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和准确性。
4. 病虫害防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中,可以使用喷雾机、烟雾机等设备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效果,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通过使用种植机、施肥机、灌溉设备、病虫害防治机器、收获机等设备,实现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的机械化作业,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马铃薯机械化推广实施与转型发展建议

马铃薯机械化推广实施与转型发展建议马铃薯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具有高产、适应性广、丰产性好、产量稳定的特点,因此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传统的种植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急需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生产,以实现马铃薯产业的转型发展。
本文将从马铃薯机械化推广实施和转型发展建议的角度进行论述。
一、马铃薯机械化推广实施1. 推广机械化播种技术。
传统的手工播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且播种深度和密度难以控制,容易导致马铃薯生长不良。
应该大力推广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如马铃薯专用播种机、种薯切割机等,提高播种效率和种植质量。
2. 推广机械化施肥和灌溉技术。
传统的施肥和灌溉方式主要靠人工操作,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施肥和灌溉的均匀性。
应该推广马铃薯机械化施肥和灌溉技术,如马铃薯专用施肥机、喷灌设备等,提高施肥和灌溉的效率和均匀性。
二、马铃薯转型发展建议1.加强品种改良和优质种植薯的生产。
通过品种改良,培育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马铃薯新品种,如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等优质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加强优质种植薯的生产,以满足机械化种植的需求。
2.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
加大对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加强科技攻关,提高研发水平和技术含量,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推动马铃薯生产的现代化发展;加强对种植户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科技水平,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3. 加强产业协作和市场推广。
鼓励马铃薯种植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成联合体,实行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形成景区经济效益,推动马铃薯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加强对马铃薯产品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马铃薯品牌,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马铃薯机械化推广实施和转型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只有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升级和市场开拓,才能实现马铃薯产业的转型发展,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建议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一、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基本概述在进行马铃薯种植和田间机械化作业过程中,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间苗、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对于作业项目而言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的互通性,虽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相对人工作业而言,作业难度高、伤苗率高也是其作业显著特点,具体而言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过程中,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做好如下工作:1、合理选择拖拉机在田间管理过程中,中耕作为重要的作业内容,在农机机械化使用过程中,为确保预期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合理选择拖拉机是十分必要的。
在进行拖拉机选择过程中,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根据区域耕作方式需求进行合理化选择,对于钻行种植的区域而言,通常劳作者需选用小型拖拉机,对于跨行种植的场地来说,一般使用中耕型拖拉机。
除此之外在进行拖拉机选择时,还要根据区域作业条件综合考虑如下问题———行走装置能顺利作物行间距、拖拉机作业时底隙不会损害农作物以及对拖拉机轮距尺寸和行走装置宽度进行适当调整。
2、合理选择中耕机和中耕铲自进行中耕作业过程中,中耕机和中耕铲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对于中耕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现状,提高对中耕机和中耕铲选择的重视度,也是目前基层产业机构作业的重中之重。
在进行中耕机和中铲选择时,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根据中耕作业目的进行选择,若倘若作业目的是为了除草,中耕铲要选用除草铲;若作业目的是为了松土,中耕铲要选用松土铲;若作业目的是为了培土,中耕铲要选用培土铲。
在进行中耕机选用过程中,确保中耕机组的幅宽满足播种机组作业幅宽要求是确保中耕作业达到预期作业目的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具体而言据调查在进行作业时,需确保中耕机幅宽约等于播种机组作业幅宽的二分之一。
在进行中耕作业过程中,为了提高中耕效果,规避中耕其它问题的产生,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确保中耕作业方式与播种走位相同,进地、出地位置不变,与此同时为降低伤苗率,劳作者在中耕时可采取与梭行播种四大圈相应的中耕行走方法,此外为严格控制中耕深度、提高除草效果,中耕机组作业速度还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吉木萨尔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 一+
一+
新 疆 畜牧 业 , 1 9 9 8 , ( 3 ) : 1 0 ~ l 1 . 【 6 1 刘艳丰 , 庸 淑珍 , 桑断疾. 新 疆 棉 化 秸 杆 作 为 饲 料 资源 的利 川 开 发现 状 f J 1 . 【 l l 闰奶 牛 , 2 0 0 9 , ( 9 ) : 2 7 ~ 3 0 .
中图分类号: ¥ 5 3 2 文献标识码 : B
的应 用 改变 了传统 的生 产模式 , 解 放 了劳动 力 。
2 农 艺 和 农 机 技 术 要 求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的高效作物,与大 田作
物相 比 , 经济效 益 明显 。近年 来 , 随着农 业产 业结 构
2 . 1 农 艺 要 求
+ 一・ ・ + +
一+ ” — 一 “— - 卜 一+
”+ ・ ・ +
一+
“十
一 — - 卜 — - — 卜 +
一+
一+ 一 十 一— - + 一- — ・ 卜 -+
一+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 一十 + 一 + 一+
“+ 一+ +
一十 一 + 一 + 一+ 一+
一+
摘 要 : 文 中介 绍 了吉木 萨 尔县 马铃 薯 全 程机 械 化 种 植 技 术 的推 广 应 用情 况 , 阐 述 了农 业 与农 机 技 术 要 求及 应 注 意 的事项。
关 键 词: 马铃薯 ; 种植 : 机 械 化 技 术
d o i : 1 0 . 1 3 6 2 0 / j . c n k i . i s s n l 0 0 7 — 7 7 8 2 . 2 0 1 4 . 0 1 . 0 1 7
1 5 2 0型马铃 薯 收获机 8 8台。马 铃薯 机 械化 种 植 面 积由 8 0 h m 增加 到 1 2 0 0 h m 。 农 机 新机 具 、 新 技术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之一。
近年来,我国对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进行一些探讨。
一、播种技术播种是马铃薯种植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往往是手工播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而全程机械化播种技术通过使用播种机械,可以实现马铃薯的自动化播种,大大提高播种效率。
播种机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种子的排列和定量播种,保证种子的均匀分布和适量投放,提高了种植密度和播种质量。
机械播种还可以减少土壤的松动和压实,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
二、田间管理技术田间管理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使得田间管理工作可以更加高效和精准。
机械化除草技术可以利用除草机械对马铃薯田地进行及时、全面的除草,避免杂草对马铃薯的影响,提高产量和质量。
机械化施肥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实现对马铃薯的精准施肥,提高施肥的效率和效果。
机械化灌溉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及时、精准地对马铃薯进行灌溉,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三、收获技术收获是马铃薯种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收获方式通常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而全程机械化收获技术可以利用收获机械对马铃薯的自动化收获,提高收获效率。
收获机械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收获深度和速度,保证马铃薯的完整性和质量,减少损耗和损伤。
机械化收获技术还可以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与技术推广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与技术推广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但由于种植过程中对人工劳动的强烈依赖,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劳动力的紧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积极推动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与技术推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马铃薯生产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国之一,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球前列。
我国马铃薯生产以东北地区、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为主,其中东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
但由于传统的种植模式采用人力和畜力耕作,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限制了马铃薯生产的发展。
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成为提高马铃薯生产的关键。
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1. 土地准备阶段:传统的土地准备阶段需要人工翻耕、除草和整地,耗时耗力。
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中,可以采用拖拉机配合犁耙、下种机等农机具进行耕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4. 收获阶段:传统的马铃薯收获过程需要人工进行挖掘、清理和装运,劳动强度大,收获效率低。
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中可以利用马铃薯挖掘机、收获机等农机具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收获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
通过以上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马铃薯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生产成本得到了明显降低,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 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各地设立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通过现场示范和技术培训,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提高他们对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2. 农机具推广应用:加大对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具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适合自身生产需求的农机具,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3. 技术人员培训:加强对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掌握程度,推动全程机械化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E×T EN Sl N o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 技术集 成 示范与推 广
。内蒙古 自 治区武川县农机推广站 范希铨
内蒙古 武川县地 处高原 ,阳光 辐射强度大 ,光能 时 浇 灌 。
资源较为丰富,气候条件完全 适合马铃薯的生育需求 。
二、试验对比情况
独特 的气候条 件和土质条 件使马铃薯成为当地 区域优
作 业 用工 f人 )
传统平 作播 种后 3 5~4 4天 出齐苗,出苗率 较机 械垄 作低 ; 而机 械垄 作出苗早 ,出苗率高。从 出苗到 现蕾期观 察,传统平作 种植 由于播种 深度不均匀,大
机 械 作业
12 2 0型
3
传 统 作 业
小拖 拉 机 配 点播 机
平作模式分别设 置对 照。
有镇压保墒作业 。在机 械收获环 节,采 用挪威生 产的
项 目区配 置 了不 同型 号 的动力 机 械 和 马铃 薯 生 T S N 2 0 K U 7 0型马铃薯 联合 收获机 ,可一次性 完成挖 产机械 3 9台 套 , 包 括 10 7 0型、1 2 2 0型、14 2 0型、 掘 、振动 、分离 、输送 、集 装等 作业,收获干净 ,挖 2 B 1 马 铃 薯 播 种 机 ; 2 型、3 M 10 MS 一 型 11 Z 一 8 0型 马 净率 ≥ 9%, 8 明薯率 ≥ 9 %,挖掘深 度可满足 不同品 8 铃 薯 中耕 机 ; 5 0型 撒 肥 机 ; D 10 10 4 一 8 0型 打 秧 机 ; 种种 植深度 的要求 ,分离 效果好。作业 时,机械 损伤 4M 6 U 一. 0型、10 6 0型马 铃薯 挖掘 机 ; K U 7 0型 相对较小,不需要人 工跟机捡拾,大幅度提高了工效。 T S N20 联合收获机。 可 以说 ,在机 械垄 作条 件下,既可增加 产量 ,又便 于 项 目实施基 本技术路线 为 : 耕整地一 起垄播 种一 机械化 播种 、中耕 、撒 肥 、除草 、培土、收获 。特 别 第一遍 中耕锄草培土一 追撒化肥一第 二遍中耕锄草封 是马铃薯 高垄种植 ,可以提高地 温,增加植 株通风 采 垄一 ( 时)喷药杀菌一杀 ( )秧一 收获 。生育期适 光 ,有利于马铃薯茎块膨大 ,是 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 。 适 打
机械化栽培马铃薯高效技法

3. 数字化监控
4. 自动化收获
建立数字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马铃薯生 长状况和环境参数,为生产管理提供科学 依据。
采用自动化收获设备,提高收获效率和质 量。
案例三
1. 农业防治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田 间管理,提高马铃薯抗病能 力。
2.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等生物 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量。
农机售后服务不足
针对农机售后服务不足的问题,应建立健全农机售后服务体系,提 高服务质量。
06 相关案例分享
案例一:某地区马铃薯种植园的机械化应用
1. 机械化播种
采用机械播种,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同时 节省人力成本。
2. 机械化施肥
使用机械施肥,精确控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 ,提高肥效。
3. 机械化灌溉
3
微量元素肥料
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如锌、硼等,以提高马 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强化病虫害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定期清理田间杂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
使用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 马铃薯的安全性和品质。
利用机械灌溉设备,实现均匀灌溉,提高灌 溉效果和节水效果。
4. 机械化收获
采用机械收获,提高收获效率,减少收获损 失。
案例二:某公司马铃薯生产线的现代化改造
1. 自动化种植
2. 智能化施肥
引入自动化种植设备,实现快速播种和高 效管理。
利用智能化施肥系统,根据马铃薯生长情 况和土壤状况自动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
02 机械化栽培马铃 薯的设备与技术
马铃薯播种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
【摘要】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模式已不能适应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要求。
为加快这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主要阐述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实践
马铃薯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淀粉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的含量比稻麦、玉米都高,所含赖氨酸也比稻麦高,号称“地下苹果”。
马铃薯及其淀粉制品是国际上需求量较大的食品,马铃薯是生产淀粉最廉价的原料,生产相同数量的淀粉,所需投资比水稻少25%,比玉米少20%。
马铃薯淀粉又是生产医药和化工产品的原料。
我国的马铃薯产量大,淀粉含量高,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马铃薯种植、生产淀粉以及深加工均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马铃薯生产必将趋于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1]。
一、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必然要求
随着农业“收缩、转移、集中”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一方面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农民人工种植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实现种植、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农民强烈愿望和市场必然需求;另一方面农民转移步伐加快,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我市马铃薯的生产、加工、经营状况与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很不相称,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模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和损失率高等问题影响了产业发展,已不能适应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要求,为加快这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进程,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成为当务之急[2]。
以马铃薯为例,其生产从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到储运,涉及多项作业环节,需要多种作业机械。
因此,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是用专用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马铃薯生产农艺过程的技术,主要包括:造墒→耕整土地→种植(开沟、施肥、地下杀虫剂、播种、覆土、覆膜) →田间管理(中耕、喷施除草剂、病虫害防治、灌溉)→收获(除秧) →田间运输等机械化技术。
其中耕整地、植保所用机械为通用机械,能够满足马铃薯生产的农艺要求。
而播种和收获作业为核心环节,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已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能确保马铃薯生产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马铃薯栽培方式上看,有坑(窝)种、条(播)种、畦垄种和地膜覆盖种等多种栽培方法,按种块的不同,又可分为整薯种和切块种等等。
二、马铃薯机械种植的选型配套
马铃薯种植机械按作业方式不同分为垄作、平作及垄作与平垄可调三种形式;按开沟器形式可分为靴式开沟器和铧式开沟器二种。
按排种系统形式可分为勺链式和辐板穴碗式二种。
各地在选择马铃薯种植机时应根据当地实际,参考各机型的适应性、配套动力及作业性能等,合理选择可靠的机型。
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马铃薯种植机多为勺链式,这种机具主要由开沟器、充种勺链、地轮、覆土盘和种箱组成。
工作时,种植机前面的开沟犁进行开沟作业,地轮随主机前进转动,其轮轴上的链轮将动力传到中间轴上的链轮,带动同轴上的勺式排种带排种,马铃薯被传送带上的勺子平稳地输送到开沟犁挖开的沟内,后面的覆土盘进
行覆土并起垄,从而完成播种全过程。
该机还可选配肥箱、打药器,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种植的全部作业。
根据马铃薯生产分布情况,建设农机化示范园区,辐射带动示范园区所在区域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进而实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
三、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1、加强对比试验研究。
不断探索总结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更优模式,坚持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促进马铃薯的机械化种植向标准化发展[3]。
2、不断引进、筛选优良机型。
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逐步配齐农机具、培训农机技术人员,推动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
3、制定相关配套技术措施。
形成技术合力,发挥综合效益。
如建立机械化马铃薯优种繁育体系,继续推广配方施肥、科学管理、地膜覆盖等适用技术,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区域化种植,适应机械化要求。
4、不断拓宽投资渠道。
随着近年来国家农机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引导和促进农机化生产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
今后,还应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农机具的积极性,通过种田能手或种植专业户等多方筹集社会资金,解决农机投入问题,形成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
5、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农机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倡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集中,积极推广承包制下的租赁制、有偿转让制和股份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不断扩大马铃薯机械化播种面积,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后,还应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农机具的积极性,通过种田能手或种植专业户等多方筹集社会资金,解决农机投入问题,形成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子龙. 机械化种植马铃薯[J]. 北京农业. 2010(01):102-103.
[2] 赵举文,张媛媛,沈立军. 2CMF-2型马铃薯播种机的设计[J]. 现代化农业. 2009(04):98-100.
[3] 辛菲. 机械化种植马铃薯试验浅析[J]. 农业机械. 2007(1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