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课例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案例研究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案例研究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案例研究摘要: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现代教学体系中,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因此,本文作者将小学体育教材(跨越式跳高)与企业微信等移动终端整合开展教学实践,以期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深度融合一、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研究目的教育信息化2.0提出,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老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不能只是停留在“尝试”阶段,更重要的“任务”是深度融合入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也成为许多一线教师“痛点”。

本文作者从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去实现体育课堂结构性创新。

鉴于这种现状,笔者以信息技术与体育整合课例小学水平三跳跃——跨越式跳高及蹲踞式跳远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研究分析信息技术设备及资源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用在于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体育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据此,笔者开展了对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与企业微信等移动终端整合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研究方法1.文献法阅读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关著作、期刊,进行归纳、研判总结、整理。

2.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针对我校(城镇)一线体育教师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了解情况以及应用现状,利用体育教研,对我校各个水平段、各个教龄层总共5名在职在岗的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再将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教师们在以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均使用过信息手段,且对于体育教学信息化都有较强的尝试意愿,主要出于以下原因:①“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发生变化;②网上资源辅助教学作用大;③课堂技能技巧教学的需要;④体育课堂融入信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分层课例教案模板

小学体育分层课例教案模板

【教学主题】:跳绳技能训练【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技能目标:通过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跳绳技巧,提高跳绳速度和协调性。

2. 认知目标:培养学生对跳绳运动的认识,了解跳绳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正确的跳绳姿势和动作要领。

2. 提高跳绳速度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跳绳过程中如何保持平衡。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跳绳技能。

【教学准备】:1. 跳绳若干根。

2. 音乐播放设备。

3. 热身运动器材。

【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活动身体各部位。

2. 学生集合整队,点名报数。

3. 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提高学生的心率。

2. 学生进行跳跃练习,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

3. 学生进行协调性练习,如“单脚跳”、“双脚跳”等。

三、基本部分1. 教师讲解跳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示范正确的跳绳动作。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分层教学:a. 初级组:学习正确的跳绳姿势和动作要领,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

b. 中级组:在初级组的基础上,提高跳绳速度和协调性。

c. 高级组:进行挑战性练习,如跳绳比赛、花样跳绳等。

4.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结束部分1.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紧张。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跳绳的益处。

3. 学生集合整队,进行课后总结。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学科融合,给学生不一样的体育学习——以数学进入《肩肘倒立》一课例谈

学科融合,给学生不一样的体育学习——以数学进入《肩肘倒立》一课例谈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引起关注。

核心素养给学科融合指明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特点,将体育学科和数学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品质。

本文就以《肩肘倒立》一课为例谈一谈数学学科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一些反思。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数学学科融合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和体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但两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很多数学问题可以利用体育情境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如关于时间概念的认识(跑速问题,时间少跑得快),相遇和追及问题等。

当然,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学习技能,将数学知识与体育运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仅能习得数学知识,更能丰富体育课堂,体会体育课堂的乐趣。

笔者曾有幸观摩了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中小学生教学研究室主办,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盐城市第二小学承办的江苏省小学体育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其中在课堂教学比赛过程中,淮安选手赵云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肩肘倒立》有效地将数学学科与体育学科相融合,让学生体验了不一样的体育学习。

一、案例呈现与分析1.巧用量角器和三角板,吸引注意力用“新颖”这个词来概括赵老师的器材可能有点不是太确切,三角板和量角器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将数学中的三角板和量角器带到体育课堂上,还是比较新颖的。

在课的开始,赵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三角板(见图1),引导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做出不同的角度,如用手肘做90°,打开手臂180°,手臂紧贴裤封与地面成90°,等等。

在三角板和量角器的吸引下,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2用身体做出0°、30°、60°、180°的角图1出示三角板2.改变身体姿势,做出不同角度赵老师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我们坐在垫子上,用腿和垫子的组合,做出不同的角度。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与评审书)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与评审书)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与评审书)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息化硬件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已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中小学的整合实践层面却没有能够相应的有效跟进。

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对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它是教育教学的亲密伙伴,能给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带来更为全面、立体的感受。

通过课题实验,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学生的研究习惯、研究方法、能力培养、身心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率及学生研究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探究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的模式和策略。

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学校实际出发,申报《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性实践研究》课题。

课题的实施,意在探求基于学校整体推进息技术应用的背景下,息技术和小学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规律、途径、策略和方法,以此构建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当前我们探讨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不单纯是技术的引用于应用,而更进一步在于对其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师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实践和探究。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促进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及评价,总结出在此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式;2.回归课堂这一主战场,为学生服务;3.将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在常态下探索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机制与操作策略,构建基于息化、技术化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新思路。

信息技术体育教案

信息技术体育教案

信息技术体育教案标题: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理解其重要性。

2.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来辅助体育教学。

3.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设计和组织体育课程,并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

4.能够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介绍。

2.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和课堂管理。

三、教学过程:1.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介绍(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体育比赛的实时记录与回放、体育理论知识的呈现与讲解、体育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共享等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在促进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2.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20分钟)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和课堂管理(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和课堂管理的案例,包括利用幻灯片展示教学内容、利用视频回放学生的动作等内容。

鼓励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设计一节体育课,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呈现和管理。

四、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的反馈情况。

2.观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体育课程和进行课堂管理的效果。

3.听取学生对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的表达。

五、教学资源准备:1.信息技术设备:电子计分器、录像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信息技术软件:幻灯片制作软件、视频播放软件、体育教学网站和APP等。

3.教学案例和学习资料:包括体育教学视频、电子教材、教学网站等。

4.小组活动的组队和话题的准备。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研究,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并形成学术报告。

2.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相关竞赛和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进行体育赛事的实时记录与分析,提高比赛质量和教学效果。

艺术体操创编课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及课例分析

艺术体操创编课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及课例分析

Ab t a t sr c :On t e b s ft e a c lr t d p c fmo e me i a p ia in i ih r e r i g i si t n ,t i a i o c ee ae a e o d m d a p l t n h g e —l a n n n t u i s h s h s h c o t o
a il e ins t e i fr ain — b s d t a hi de f e r y mi c mp ln n r y mi g mn sis . Me nwh l t r ce d sg n o h m t o a e e c ng mo l o u h t h c o ii g i h t c y a tc h a ie, c s t d e r o d c e n t e h p fp o i i g e e tv ee e c o n t r —b s d p y i a du a in ta hig i a e su i sa e c n u td i h o e o r vd n f c ie r f r n e t e wo k— a e h sc le c t e c n n o hg e ih r—l a n n nsiu ins e r i g i tt to . Ke r s:n oma in tc n lg ,r y mi mna tc ,ta hi d l y wo d i r t e h o o f o y ht cg h y si s e c ng mo e
3 1 艺 术体 操创 编 教学 的理论 依 据 .
查阅有关 艺术体操课程改革以及创新式教学模式
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人高校 课程 与教 学 之 中 , 进 了高校课 程 内容 结构 、 促 教 学方式 与学 习方 式 的变 革 , 进 了各 种 新 型 教 学 与学 促 习模式 的形 成 与不 断完善 。在艺术 体操 教学 课培 养学 生创编 能力 的教 学 中 , 用信 息技 术整合 网络资源 , 运 可

5典型案例:“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教学的探究与实践公开课

5典型案例:“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教学的探究与实践公开课

“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教学的探究与实践——龙湾区海滨二小体育教研组主题研训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教学单元内容。

这是推进课程改革,避免“教教材”落实“用教材教”,体现体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个重要突破、一条基本途径。

但是在实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三者在教学中的相互关系存在一些模糊概念,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现象。

为改善这一问题,龙湾区海滨二小体育教研组通过探究三维度单元教学课堂实践的方法,开展教研主题研训,改善体育课堂教学现状,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策划意图(一)探究“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单元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方法。

通过主题研训,学习了解三者间相互关系。

设计完整的教学单元,并以单次课展现设计思路。

(二)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通过课堂环节设计、情景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中能有更多机会发挥自主能动性,主动去学习锻炼。

(三)探索课堂教学新方法。

尝试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加入更多的元素,如彩色队服,电子设备等。

观察研究新元素给体育课堂的带来的变化。

三、活动流程在确定了本次的体育研训主题为“‘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教学的探究与实践”后,我们根据教研组组员谢祥好、王海斌和邵建超老师丰富的篮球教学经验,确定了《篮球运球+传球的练习方法》为本次研讨的课题。

并按照“教材学情分析阶段”、“反复磨课实践阶段”、“组内反思阶段”的流程开展活动。

(一)教材学情分析阶段本次课题选自《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配套用书水平三五年级上册篮球运球+传球单元第三课时。

课程内容以简单的组合练习为主,目的是发展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以及体能。

所以,为了使体育教研组的研训活动更具高效性,我们在前期精心组织了有关“‘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教学”的专题理论学习,明确了以“技术”为主线的思路。

2024年小学微机课上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五篇)

2024年小学微机课上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五篇)

2024年小学微机课上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为有效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我们将严格遵循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并紧密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来规划与执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

此举旨在规范信息技术课程,强化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核与评价,进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鉴于我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配置,我们依据《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精心策划了学年教学内容安排。

其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使命在于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引导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对日常生活与科技进步的深远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对信息技术相关文化、伦理及社会问题的正确认知,学会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我们还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打造为支持终身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力工具,为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在具体教学安排上,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了差异化的教学计划:1. 三年级学生将开始接触计算机操作,重点学习开机与关机流程,对计算机进行初步认识,并了解键盘各键的功能。

学生将学习鼠标操作技巧及中文与英文输入法,进一步增进对计算机基本构造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理解与实践操作能力。

2. 四年级学生将深入学习电脑绘图技术,掌握画图的基本技能,并熟练运用“绘图”工具及“金山画王”软件进行创作。

3. 五年级学生将主要学习Word软件的操作技能,建立对文件系统的基本认知,学会正确保存与查找文件。

学生还将学习制作简单的电子报刊,以此提升信息整合与表达能力。

4. 六年级学生将初步接触网络知识,学会从网络上获取所需信息。

本阶段的教学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方法与策略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明确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课例
认识足球》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大大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有景、有形的信息化学习情境,使课堂变得多彩生动,这时的学生将会最富于想象力,最富于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优化了体育理论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就以小学体育水平一《认识足球》一课的教学为例,说说如何运用多媒体中录像、动画和文字资料等音频、视频的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整合。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乐曲《意大利之夏》,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
师: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我,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画面?生:我好象看见有一群热爱足球的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奔驰!生:我仿佛就在看足球比赛!
师:足球比赛的确很精彩,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项运动也确实实至名归。

人们喜爱足球是因为他带来的激情,那种拼搏的品质。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足球。

师:想看看足球比赛吗?生:(齐答)想!师:那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足球场上去看一看,听一听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比赛时,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和你身边的伙伴交流、议论。

看,
(课件世界杯录象,播放背景音乐《意大利之夏》,学生在观看时指指点点,交流议论,当不同的荷花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惊喜地叫起来,都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与老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比赛吗?生:激情的比赛!
生:激烈的比赛!
生:积极的比赛!
师: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足球解说员,把比赛解说得如此完美!你们看到的比赛是这样的,那在老师眼里的足球比赛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比赛吧!。

(学生接着看比赛集锦)师:刚才同学们看的很认真,我为你们认真的态度而鼓掌!这么多人想说呀,我可不急着听,我觉得好的东西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好朋友与我分享,赶快找到你的朋友,把你认为最好看的进球分享给他听,告诉他你的感受,在他分享你的快乐的同时你也可以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你就收获了双份的快
乐!
(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说感受)师: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很快乐的,能把你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足球激情进球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们!生:我觉得这一个进球最精彩“倒挂金钩的进球。

”表现了足球难度非常高。

师:你真会看球,体会得很好,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进球的,
也来读一读!
生:我也觉得这一进球精彩!生:老师,我觉得这一进球最精彩“队友精准的传球,再加上精湛的技术。

”我很喜欢,所以我觉得很精彩!
生:我也喜欢这一进球!我喜欢踢足球,所以我喜欢!生:我也喜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这种激情的感觉,说不清楚,反正我喜欢!
师: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理由!师:接下来让老师来介绍一下足球吧,同学们先看下足球场!(播放立体的足球场地)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的其实是一个标准的足球场!那么老师现在问问同学们都看到足球场上有什么东西了吗?
生:有两个球门!生:中间有一条线,线上还有一个园!生:球门前有一个大的长方形和一个小的长方形。

生:球门前有一个点!
师:你们看的都非常仔细,全都被你们说到了。

那接下来让老师说说你们看到的东西各是什么吧。

(通过PPTI将场地的各个位置介绍给学生听)师:同学们能重复一下老师刚刚说的吗?生:老师刚刚有说到球门!生:还有说中线!生:还有大小禁区!
生:罚点球的地方!
师:你的记忆里真是太棒了!真佩服你!那么接下来游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下关于足球的一些规则。

(播放一些犯规案例)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足球能够用手来打吗?生:可以!
生:不可以!师:怎么有的同学认为能够用手碰球,又有的同学觉得可以呢?
生:两队都有一个人能够用手接球,在球门前那个衣服不一样的人!
师:(竖大拇指)非常好!看来你观察的非常仔细。

只有守门员在禁区内才能用手接球。

(接着观看视频)师:那么老师再问问同学们,为什么有的出界球是用脚踢得有的又是用手扔的,同学们认真思考!
生:在出底线的时候都是用脚踢!
生:在出边线的时候都是用手扔!师:(竖大拇指)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好!接下来让我们动动手利用手上的卡纸和笔做一个小型足球场好不好?
(学生根据给出的图片,模仿制作自己的足球场)师:同学们做的都非常仔细,非常好!同学喜欢自己的足球场?那就美美的展示出来吧!
师:我感觉大家都满意自己的作品,那么我们选出做的最好足球场吧!生:(自己站起来)我做的最好!
师:你真勇敢!我为你配上音乐吧!其他同学,你可以和她展示自己的足球场。

学生跟随着音乐进行即兴表演,师: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精彩的足球比赛吧!边看边想,我们今天学到的足球场地还有规则!
(课件呈现足球比赛并播放背景音乐。

)生:我想说,足球!我喜欢踢足球!生:我喜欢这位足球明星!
案例反思:
一、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一堂好的体育理论课都非常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注重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

不同的导入方式,其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大不相同。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出大量的足球比赛案例和场地信息实景图片,并配上激情的音乐。

学生边听着音乐,边欣赏着精彩的足球比赛。

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巨大冲击,激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恰当地运用多种媒体课件,能将足球的内容以
声感、形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再加上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优化了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理解课文环节。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美的乐趣。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

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