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

合集下载

小儿咳嗽的中医护理

小儿咳嗽的中医护理

小儿咳嗽的中医护理发表时间:2020-08-26T07:58:40.625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3期作者:李娜[导读] 抗生素与镇咳药物联合使用对小儿咳嗽具有不错效果,但是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安全性不佳[2]。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小儿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病,长期使用西医治疗存在副作用,我科实施的中医护理措施采用基础护理、中药贴敷、情志护理、耳穴埋籽能够有效改善病情,降低负面情绪产生,增强依从性,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小儿咳嗽;中药贴敷;情志护理;耳穴埋籽【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3-0175-02咳嗽是儿科的最为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的各项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相对成年人较差,呼吸道常容易感染病菌,继而出现水肿、充血等反应,刺激痰液等分泌物分泌[1]。

大多幼儿尚不能自主有效的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出现咳嗽、气喘等临床表现。

目前治疗上以西医治疗方式居多,抗生素与镇咳药物联合使用对小儿咳嗽具有不错效果,但是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安全性不佳[2]。

我科每年收治较多小儿咳嗽患者,为了尽量避免西医药物与治疗对幼儿机体功能发育的过度影响,我科长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护理经验分享如下。

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需保持病房内温度适宜,夏季注意空调温度不可过低,冬季保持室温在20-25℃左右,防止冷气刺激气道,注意定时开窗通风。

指导家属在保证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为患儿准备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可食用、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避免海鲜等发物的食用。

此外,每日为患儿准备足量的饮用水与新鲜瓜果,补充各项必要维生素和机体水分,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叮嘱父母自身注意保持清洁,避免自身细菌在与幼儿接触中产生传播,加重病情。

我科推荐家属探视时需要佩戴口罩,肥皂洗手后方可接触患儿。

咳嗽(咳嗽综合症)中医护理方案

咳嗽(咳嗽综合症)中医护理方案

咳嗽(咳嗽综合症)中医护理方案咳嗽(咳嗽综合症)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婴点(一)风年表肺吱嗽声重,夜白稀薄,件有头病、春密流消诺,恶赛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癉或賅时胸窪,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二)风热犯肺:咳嗽气粗,预明而黄,咳痪不变,口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鼻流黄涕、开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三)提炼伤肺,咳嗽演少成于咳无姨,扶點难咨,咳甚则胸痛,鼻烦咽干,或有痰中带血丝、初期可伴微寒身热、鼻寨头痛等症,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四)变湿獲缽,咳嗽痰多,夜白面粘,在易略出,胸院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舌苔白腻,脉灑滑。

(五)痰热鰉肺;咳嗽气促,疚黄粘稠难咯,或面泰口海喜饮,喘促鼻煽,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數。

(六)肺气虚损:咳嗽气嫗,咳市低微,略爽清稀,自许提冷,面色无华,易感外邪,舌质淡嫩,脉象虚弱,(七)肺阴亏耗:千暖无费。

痰少雨粘,痰中带血、咽律声哑,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口干颧红,苦红少津,脉細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1、咳嗽①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喷声大小,有无吐痰,咳嗽时呼吸状況,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

②观察痍液性状、颜色、量、略出难易,有无带血等。

③剧烈咳嗽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告知患者有效咳嗽及咳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④機液點稠难咳时,可遵医囑给予药物男化吸入,算化后用空等心自下向上轻叩思者背部协助拌痰。

⑤遵医嘱耳穴埋杆主穴:肺、气管、平喻等:配六:交感、神门、大肠等。

⑧遵医嘱穴位按揉重按风门、肺俞、中府、演中等穴位3^5分钟。

⑦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2、胸痛①观察终痛的性质、程度、部位。

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②保持环境安静,为惠者取舒适体位。

③频繁咳礅引起胸痛时,可以手按住陶部痛处,减轻胸廓活动度,减轻胸痛,③指导采用放松术,如谡慢呼吸、全身肌肉依松、听音乐等、⑤遵医嘱耳穴贴压神门、皮质下、肺、交感。

3、发热①表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檫干开液、更衣,避免纤出当风。

小儿慢性咳嗽中医护理思路

小儿慢性咳嗽中医护理思路

小儿慢性咳嗽中医护理思路发表时间:2017-02-20T15:38:23.4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作者:张怡[导读]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中医护理思路和临床应用。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广西柳州 5450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中医护理思路和临床应用。

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中医科门诊病例68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加中医护理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同时观察疗效和分析结果。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症状都有一定的缓解,经比较发现,对照组症状缓解的效率为64.12%,实验组患者症状缓解的效率为93.1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护理小儿慢性咳嗽较常规护理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使患儿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的效果。

【关键词】小儿;慢性咳嗽;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287-02 前言:幼儿慢性咳嗽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很复杂的检查过程才能确诊。

而中医对咳嗽的定义则为有声有痰为咳嗽,咳嗽是一种表现出来的症状,在中医里,肺系病证都以咳嗽来命名。

从现代医学生角度来看,咳嗽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反射性动作,如果呼吸道内有各种异物时,需要利用咳嗽的方式将其清除;但是如果是慢性咳嗽,则会使呼吸道内的感染进一步加剧,进而增加必肺负担,慢性咳嗽还会引发肺气肿等病症。

慢性咳嗽会使幼儿食欲下降,引起呕吐,影响休息,进一步影响幼儿的抗病能力。

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门诊病例68例慢性咳嗽患儿,其中男童52例,女童16例,年龄最小的1.5岁,年龄最大的12岁。

病程最短的为7天,最长为10。

其中52例为单一性咳嗽,10例临床表现为咳嗽时伴有鼻塞,有痰且需要反复清咽,咳嗽时还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

小儿咳嗽怎么办?中医护理来支招

小儿咳嗽怎么办?中医护理来支招

小儿咳嗽怎么办?中医护理来支招当下正值冬春换季,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加上城市里的雾霾,天气状况整体较差,因小孩抵御能力较差,容易引发咳嗽。

通常来讲,咳嗽是伴随着感冒出现的主要症状,站在医学的角度,咳嗽相当于一类防御性反射运动,能够避免异物的吸入,吐出痰液。

一般小孩的感冒会持续10天左右,严重的话还会持续好几个星期,只要小孩咳嗽的次数少了,才有好的胃口和精神。

倘若小孩咳嗽总是好不了,反反复复,家长们就需要注意了。

中医讲求辩证治疗,对于小儿顽固性咳嗽,何不用中医护理的办法呢!小儿咳嗽的症状类型小儿咳嗽的症状类型有很多,分为吸入异物导致的呛咳、支气管炎诱发的咳嗽、过敏性咳嗽、上呼吸道导致的咳嗽及咽喉炎引起的咳嗽等。

倘若小儿原本没有打喷嚏、咳嗽与流鼻涕等症状,突发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困难,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就会引发咳嗽。

支气管炎一般发生在感冒之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发,咳嗽时带有痰液,偶尔咳嗽剧烈,通常会在晚上会增加咳嗽次数,在小儿入睡后的两个小时是咳嗽最厉害的时间段。

过敏性咳嗽或反复或持续,咳嗽比较剧烈,表现为阵发性发作,早晨时间最为明显,小儿在哭闹时会加重咳嗽,当遇到冷空气时也会咳嗽,但会减少痰液。

与白天相比,晚上的咳嗽更为严重,且咳嗽的时间更久,一般会持续三个月,常发于花粉季节。

上呼吸道感染的咳嗽大部分为一声一声的刺激性咳嗽,就好像咽喉瘙痒一样,没有痰液,无论是夜间还是白天,都会有咳嗽症状。

小儿在睡觉期间会流鼻涕,偶尔会有发热症状,但体温在38°C以下,在退热之后,症状消失,但咳嗽依旧会持续到五天左右。

中医上对小儿咳嗽病症的病因分析我们常说的由支气管肺炎引发的咳嗽,在中医上叫作肺炎喘嗽,教材中狭义的咳嗽对应的是西医的小儿支气管炎,广义的咳嗽囊括了支气管肺炎。

在中医上咳嗽的症状主要来自外感风寒,即外邪犯肺,如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其他外邪随风侵袭人体”,就好比时令感冒一样。

小儿脾胃不足,如果喂养不当,就会导致脾胃失健运,水湿内停,就会增加聚湿成痰的可能,待其侵入肺部,肺部就会宣降,引发咳嗽。

小儿咳嗽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小儿咳嗽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小儿咳嗽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8 年1 月~ 2010 年12 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6 例小儿咳嗽患者,包括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各48 例,对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效果对比。

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及临床症状改善及恢复情况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

结论:综合护理能明显改善小儿咳嗽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咳嗽小儿护理效果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临床症状,既是临床呼吸道疾病的表现形式,也是诱发其它疾病的基础病变,而对于小儿咳嗽在临床诊治时更应密切关注,小儿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其产生是由于当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

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及护理可能导致幼儿肺损伤, 影响肺泡表面物质的形成,还可促使发生持续气道炎症反应[1]。

我院对于小儿咳嗽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效果甚好,就此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 年1 月~ 2010 年12 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6 例小儿咳嗽患者,其中观察组(综合护理组)48 例,男孩21 例,女孩27 例,年龄1至3 岁,平均2 岁,引起咳嗽病因中上呼吸道感染者14 例、支气管炎者14 例、咽喉炎者10 例、过敏性者8 例、其它2 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8 例,男孩25 例,女孩23 例,年龄1 至3 岁,平均2 岁,上呼吸道感染者17 例、支气管炎者12 例、咽喉炎者9 例、过敏性者7 例、其它3 例。

两组从性别、年龄、发病原因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小儿咳嗽分型及概述依据持续时间,小儿咳嗽分为三类,少于3 周的称为急性咳嗽,8 周或8 周以上的称为慢性咳嗽,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亚急性咳嗽。

中医护理:咳嗽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咳嗽护理方法

咳嗽是指肺⽓上逆作声,咯出痰液的病证。

常见於上呼吸道感染、⽀⽓管炎,⽀⽓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中医将“有声⽆物”谓之咳:“有物⽆声”谓之嗽。

⽽临床常为⼆者并见,故为咳嗽。

1、病因病机 外感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肺失宣发肃降则肺⽓上逆作咳;脾失运化,⽔湿内⽣,聚⽽成痰,随上逆肺⽓咯出,发为咳嗽。

(1)外感六*之邪:风寒、热、燥之邪乘⼈体正虚侵虚袭肺系,导致肺失宣降,肺⽓上逆,冲出喉间作声,发为咳嗽。

(2)内伤咳嗽:七情失调伤肝,郁⽽化⽕,⽓⽕上⼲犯肺;饮⾷不节、劳倦过度⽽伤脾,脾不健运,痰湿内⽣,上渍于肺;或久病伤肺,肺阴亏虚,虚⽕上炎,肺失濡润,功能失调发为咳嗽。

2、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 证候:咳嗽声重,痰⽩稀薄,伴有头痛、⿐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汗,⾻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苔薄⽩,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咳。

主⽅:杏苏散。

(2)风热犯肺: 证候:咳嗽⽓粗,痰稠⽽黄,咳痰不爽,⼝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流黄涕、汗出,⾆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主⽅:桑菊饮。

(3)燥热伤肺: 证候:咳嗽痰少或⼲咳⽆痰,痰粘难咯,咳甚则胸痛,⿐燥咽⼲,或有痰中带⾎丝。

初期可伴微寒⾝热、⿐塞头痛等症,⾆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疏散外邪,润肺⽌咳。

主⽅:桑杏汤。

(4)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痰多,痰⽩⽽粘,容易咯出,胸脘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苔⽩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咳。

主⽅:⼆陈汤。

(5)痰热壅肺: 证候:咳嗽⽓促,痰黄粘稠难咯,或⾯⾚⼝渴喜饮,喘促⿐煽,便秘溲⾚,⾆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咳。

主⽅:清⾦化痰汤。

 (6)肺⽓虚损: 证候:咳嗽⽓短、咳声低微,咯痰清稀,⾃汗畏冷,⾯⾊⽆华,易感外邪,⾆质淡嫩,脉象虚弱。

治法:补益肺⽓,益⽓固表。

主⽅:⽟屏风散。

(7)肺阴亏耗: 证候:⼲咳⽆痰、痰少⽽粘,痰中带⾎、咽痒声哑,⼿⾜⼼热、或午后潮热、⼝⼲颧红,⾆红少津,脉细数。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 8 ]冯冬梅 , 陈鹏 , 李利, 等. 人 工 气道 内吸 痰深度 的研 究进展
[ J ] . 中国护理 管理 , 2 0 1 5, 1 6 ( 1 ) : 1 1 1 一l 1 6 .
[ 1 2 ] 刘晓荣. 机械 通 气人 工 气道 内吸 痰的 护理进 展 [ J j 。 全科
护理 , 2 0 1 3 , 1 1 ( 4 ) : 3 7 1 —3 7 3 .
[ 9 ] 陈庆月 , 郑 丽维. 不 同吸痰 方 法及 设备 在预 防 呼吸机 相 关 性肺 炎中的应 用进展 [ J ] . 解放 军 护理 杂志 , 2 0 1 4 , 3 1 ( 3 ) :
33—35.
[ 1 3 ]许金娇 , 何友 云. 改 良吸痰方 法应 用 于重度颅 脑损 伤 患者 气管切 开的效果观 察[ J ] . 当代护士 ( 下 旬刊) , 2 0 1 3, ( 1 ) :
药护理 、 情 志护理 、 健 康教 育以及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运 用等能提 高患儿及其 家属对 治疗的依 从性和满意度 , 取得令人 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 肺 炎; 喘嗽 ; 中医护理 方案 ; 辩证施护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8 . 1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7 ) 8 — 0 1 1 6 - 0 3
肺炎 喘嗽是婴儿 期常见病 , 由感 受风邪 、 寒温失 调引起 , 以 发热 、 咳嗽、 痰壅 、 气急、 鼻煽为 主要症状 。被 卫生部列为儿科重 点 防治 的四病之一 , 在综 合性 医 院儿 科病 房住 院病例单 病种统
计 中居 第 一 位 。 1 基 本 情 况
表1 各主 要症 状辨证施护方法实施情 况

咳嗽中医护理法小儿咳嗽中医护理方案范文

咳嗽中医护理法小儿咳嗽中医护理方案范文

咳嗽中医护理法小儿咳嗽中医护理方案范文一入冬,宝宝就开始咳个不停,这是怎么回事怎能快快赶跑咳嗽呢编辑苏春平中医认为,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咳嗽的类型不同,食疗方法也不同,妈妈们千万不要用错。

外感咳嗽-风寒型这种咳嗽秋冬季多见,主要由于着凉引起。

表现为咳嗽频繁,咳白色稀痰,发热头痛,流清鼻涕,舌苔薄白。

中医在食疗上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主。

食疗方法 1.生姜+红糖+大蒜姜5片,3勺红糖,2~3瓣大蒜,锅中放3碗水,一起煮。

水开后要用小火继续煮10分钟。

温热时喝下,每天2~3次,有散寒化痰的效果。

2.蒸大蒜水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

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宝宝喝,大蒜可以不吃。

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温馨提示睡眠时侧卧。

为了避免宝宝晚上睡眠时咳嗽,让其取侧卧位,最好将头部或上身用毛巾、枕头垫得稍高一些,以免呼吸道分泌物返流到气管引起咳嗽,影响睡眠,这样也可使小儿感到舒服些,缓解呼吸困难。

避免灰尘。

房间里做卫生时不要让灰尘飞扬起来,可用湿抹布轻轻擦拭家具,以免引发咳嗽。

外感咳嗽-风热型此类型的咳嗽最常见,表现为发热,流黄鼻涕,咳嗽并咯吐黄痰,呼吸时有痰鸣音,咳嗽白天重夜里轻,小便黄,大便干燥,看宝宝舌头颜色红舌苔厚。

中医食疗方法以吃具有清肺化痰止咳作用的食物为主。

食疗方法 1.梨+冰糖+川贝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好放八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

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因为现在的宝宝普遍贪凉,热了就吹空调,一年四季都在吃寒凉的水果,所以现在患风热咳嗽的宝宝明显减少。

2.煮白萝卜水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

等水稍凉后再给宝宝喝,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大便干燥的效果是不错的,2岁以内的宝宝收到的效果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热咳嗽
翻身扣背
饮食指导
痰湿咳嗽
翻身扣背
指导有效排痰
饮食指导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监测体温、指导有效咳嗽、指导有效排 痰、饮食指导、翻身扣背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主要症状
病例数
辨温
32
100%
饮食指导
32
100%
风寒咳嗽
饮食指导
指导有效咳嗽
风热咳嗽
32
指导有效排痰
32
100%
饮食指导
32
100%
指导有效咳嗽
32
100%
小儿咳嗽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
一、基本情况
2018年4月至6月,北票市中医院在儿科应用“小儿咳嗽病中医 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32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0例, 患者平均住院8.5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32例:风热犯 肺证11例。2.补充症候诊断的病例数21例:风热血热证21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