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病例分析题

合集下载

病例分析+论述+判断

病例分析+论述+判断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装_ _ _ _ _订_ _ _ _ _线_ _ _(装订线内禁止填写答案)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一、病例分析(本大题共12小题,12分) 1. 患者女,41岁,右乳腺乳头外上方皮下有肿块,你准备采取哪些方法来确定肿块的性质(包括采集病史,物理检查和病理检查)? 【答案】 ⑴采集病史:发现肿块时间长短,生长快慢,是否疼痛,既往有无特殊病史;⑵体格检查:双侧乳腺是否对称,患者乳腺皮肤、乳头情况,肿块大小、质地、活动度,是否压痛,乳头有无溢液,同侧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质地硬度等;⑶乳腺的X 线摄影;⑷穿刺涂片或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初步确定其性质;⑸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肿块性质及肿瘤组织学类型等。

(本小题1分) 2. 患者女性,58岁,已婚。

12岁时反复多次咽喉肿痛后出现膝、距小腿(踝)、腕等大关节游走性疼痛,此种情况曾反复发作多次。

26岁进行婚前体检时,其心尖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近5年来在活动后有心悸、气促,近3年病情加重,并有四肢水肿,夜尿,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12岁时患的是什么病?并简述其基本病变。

(2)26岁后患的是什么病?请简述其发展过程及病变,并用器官的病变解释以下临床表现:心悸、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四肢水肿。

【答案】 ⑴风湿性关节炎,病变为Aschoff 小体。

⑵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伴全心衰竭;病变为瓣膜增厚、变硬、全心肥大、扩张、肺淤血、水肿。

解释:心瓣膜病、心代偿→心悸;左心衰竭、肺淤血、水肿→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右心衰竭→四肢水肿。

病案分析试题及答案

病案分析试题及答案

病案分析试题及答案试题1: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上腹痛1年,加重伴恶心、呕吐3天”入院。

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餐后加重,无放射痛,无明显消瘦,无发热。

3天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痛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不多,无呕血。

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正常。

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

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诊断。

答案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可能的诊断为:1. 慢性胃炎;2.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3. 胃溃疡。

需要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试题2:患者,女性,34岁,因“发热、咳嗽、咳痰1周”入院。

患者1周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0℃,伴有咳嗽、咳痰,痰色黄,量中等,无咯血。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胸部X光片显示右下肺片状阴影。

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诊断。

答案2: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可能的诊断为:1. 社区获得性肺炎;2. 肺结核;3. 肺脓肿。

需要进一步进行痰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及胸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

试题3:患者,男性,62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

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持续不缓解,伴大汗、恶心,无呕吐。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

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率9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

心电图示V1-V4导联ST段抬高。

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诊断。

答案3: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可能的诊断为:1.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2. 不稳定型心绞痛;3. 急性心包炎。

需要立即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并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试题4:患者,女性,28岁,因“停经40天,下腹痛伴阴道流血1天”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天,末次月经40天前。

1天前出现下腹痛,为阵发性疼痛,伴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

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病例分析试题:头痛与呕吐病例背景:患者男性,年龄35岁,因头痛与呕吐症状就诊。

患者头痛剧烈,主要出现在颞部和枕部,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一天左右。

头痛常伴随恶心和呕吐,导致患者食欲减退。

患者过去一周内头痛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延长。

患者没有既往头痛和呕吐病史。

问题:1. 请列举可能的诊断。

2. 根据患者的病史,您会选择哪些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二、病例分析答案1. 可能的诊断:- 偏头痛(migraine):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光过敏和嗅觉过敏等症状。

头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加重因素是其特点。

- 群发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群发性头痛是刺激性头痛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剧烈而严重的单侧颞部或眼周的短暂发作,可能伴随同侧眼部红肿和泪水增多等症状。

- 颅内占位性病变(intracranial space-occupying lesion):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脓肿等可以引起头痛和呕吐,通常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临床表现为剧烈的突发性头痛,常伴有呕吐和意识障碍。

2. 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 血液检查:完整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用以排除系统性疾病导致的头痛症状。

- 脑部影像学检查:头颅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或头颅MRI(磁共振成像)用于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

-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及X线摄影或脑脊液检查及MRI是明确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手段。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并非针对具体病例。

在实际情况下,应结合患者的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和进一步的医学测试来明确诊断。

若您或他人出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病例分析题 (2)

病例分析题 (2)

病例分析题1. 病史患者,女性,68岁,主诉出现呼吸困难和咳嗽一周。

个人史中有长期吸烟史和高血压病史。

过去一年内,患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和喉咙痛。

此次症状较前一次加重,尤其出现了呼吸困难。

2.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可与人交谈。

体温37.5℃,脉搏102次/分钟,血压150/90mmHg。

肺部听诊示双侧呼吸音粗大,可闻及散在的啰音。

心脏听诊无异常。

3. 辅助检查3.1 常规血液检查•血红蛋白:110g/L(正常值:115-150g/L)•白细胞计数:12.5×109/L(正常值:4.0-10.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9.0×109/L(正常值:2.0-7.0×109/L)•淋巴细胞计数:2.5×109/L(正常值:1.0-3.0×109/L)•血小板计数:180×109/L(正常值:125-350×109/L)3.2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示双侧肺纹理增多、增粗,肺门稍宽,心影形态正常,未见明显肺部实变影。

3.3 肺功能检查•肺活量:60%预计值•每秒用力呼气量:65%预计值•用力呼气1秒后肺活量百分比值:62%预计值•每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百分比值:65%预计值3.4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4. 讨论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塞性病变引起的气流受限和肺组织损伤。

最常见的病因是长期吸烟,但也可能与空气污染、室内霉菌和基因等因素有关。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咳嗽,这可能是由于气道阻塞和肺组织破坏导致的。

患者的肺部体征中可闻及散在的啰音,这与COPD患者的常见体征一致。

辅助检查中,患者的常规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反应。

肺功能检查中,患者的肺活量、每秒用力呼气量和用力呼气1秒后肺活量百分比值均显著降低,进一步支持了COPD的诊断。

期末考试病例分析题

期末考试病例分析题

1.循环系统病例分析:患者,男性,57岁,有心绞痛病史7年.4小时前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连续含服3片硝酸甘油疼痛仍不缓解,并伴有恶心呕吐,因疼痛难以忍受且持续不缓解而入院.查体示:BP90/60mmHg,HR110/分,有室早每分钟2次,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示V1-5导联Q波宽而深,ST段弓背向上抬高.既往史有十二指肠溃疡14年,近日时发作.问题:(1)该患者的病情可能发生了何种变化?(2)为支持诊断,患者需进行的一向重要检查是什么?(3)简述该患者的治疗原则?(4)写出患者的一个主要护理诊断及其措施.答案:(1).急性心肌梗死(2).血清心肌酶检查(3).治疗原则:①休息、吸氧和做好心电监护;②使用吗啡或杜冷丁以及硝酸酯类药物解除疼痛;③使用利多卡因消除室早;④注意病人是否有心衰和休克发生,发生时采取控制心衰及休克的相应措施。

(4).只要护理诊断是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护理措施包括:①1-3天内绝对卧床休息,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②注意病人疼痛变化情况,配合医生积极解除病人疼痛;③嘱病人保持情绪稳定;④2-3天内以流食为主,应低脂、易消化、少量多餐;⑤做好心电监护,若发现室早频发、多源室早R on T现象及时通知医生;⑥嘱病人排便时严禁用力,可给病人缓泻剂。

2.血液系统病例分析:患者,男,2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入院,曾用青霉素质量,体温下降后回升,最高达40℃。

查体:T39℃、P100次/分、R25次/分,精神萎靡,贫血貌,未见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肝脾均肋下2cm,无压痛。

化验:血WBC110*109/L,Hb65g/L,血小板计数70*109/L。

外周血中可见到原始及早幼粒细胞,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问题(1)为确诊医生需要做什么检查?(2)此病人应选择哪个化疗方案,有哪些不良反应以及相应护理措施?(3)写出该病人的三个主要护理问题?答案:(1)骨髓检查(2)选择DA化疗方案不良反应 a.局部静脉炎:静脉注射药物要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发生静脉炎要局部封闭或冷敷,交换使用静脉。

病历分析试题及答案

病历分析试题及答案

病历分析试题及答案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胸痛1周,加重伴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未规律服药。

查体:BP 160/100mmHg,
心率9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

2. 问题:
(1)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该患者需要进行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3) 如何制定该患者的治疗方案?
3. 答案:
(1) 根据患者的胸痛症状、高血压病史、查体发现的心界扩大及心脏
杂音,最可能的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2) 该患者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心肌酶谱、肌钙
蛋白I、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

(3) 治疗方案应包括:立即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等抗血小
板和抗凝治疗;稳定血压,必要时使用ACEI类药物;根据病情考虑是
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长期管理高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定
期随访。

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题

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题

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题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题一、患者,男性,40岁,呕吐、腹泻伴发热、口渴、尿少4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血压110/80mmHg,汗少、皮肤黏膜干燥。

实验室检查:血Na+155mmol/L,血浆渗透压320mmol/L,尿比重>,其余化验检查基本正常。

立即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500ml/d和抗生素等。

2天后除体温、尿量恢复正常和口不渴外,反而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明显降低、头晕、厌食、肌肉软弱无力,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

浅表静脉萎陷,,脉搏110次/分,血压72/50mmHg,血Na+120mmol/L,血浆渗透压255mmol/L,血K+L,尿比重(尿相对密度)<,尿钠8mmol/L。

思考题:1.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2.解释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答题思路:患者呕吐、腹泻4天可导致大量消化液的丢失,消化液为等渗性液体,因伴有发热,患者经皮肤、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多,最终导致失水多于失钠;化验检查血Na+155mmol/L,血浆渗透压320mmol/L,都高于正常水平,因此,根据该患者治疗前的病因和血钠浓度及血浆渗透压水平判定发生的是高渗性脱水。

(1)患者治疗前有口渴、尿少(<400ml/d)。

(2)查体:体温℃,血压110/80mmHg,汗少、皮肤黏膜干燥。

(3)化验:血Na+155mmol/L,血浆渗透压320mmol/L,尿比重>.以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高渗性脱水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该患者由于2天的治疗过程只补5%葡萄糖溶液而未补盐,将高渗性脱水转为了低渗性脱水。

(1)在治疗过程中,2天内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500ml/d,即只补充水分而未补充钠盐,使病情发生改变,患者由高渗性脱水转为低渗性脱水。

病例分析医学考试

病例分析医学考试

病例分析医学考试案例题1一、案例题:1.病历摘要:男性,37岁。

腹痛3个月。

患者3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脐周痉挛性疼痛,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自服PPI、黄连素效果不佳,又出现腹泻,每日2~4次,粪便呈糊状,不含脓血,不伴里急后重,伴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体重下降约8kg。

为进一步诊治而来院。

自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睡眠差,小便正常。

既往无结核、肝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病史,无传染病接触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

查体:T37.8℃,P90次/分,R19次/分,BP100/70mmHg,一般情况差,贫血貌,心率90次/分,患者腹肌略紧张,右下腹中度压痛,无反跳痛。

肠鸣音略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

辅助检查:血Hb93g/L,血沉60mm/h,大便常规镜下可见少量脓细胞与红细胞,隐血试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影像学检查:全消化道钡餐检查示升结肠近回盲部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结肠镜检查镜下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示结肠黏膜呈慢性炎症,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正确答案:分析步骤:(22分)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初步诊断:(4分)肠结核;贫血(轻度)。

(2)诊断依据:(4分)①中年男性,慢性病程。

②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盗汗、消瘦、乏力、体重下降3个月。

③既往体健。

④查体T37.8℃,贫血貌,右下腹中度压痛。

⑤辅助检查Hb93g/L,血沉60mm/h,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钡餐可见回盲部激惹征,结肠镜检查示结肠黏膜呈慢性炎症,淋巴细胞为主,可见于酪坏死性肉芽肿。

2.鉴别诊断(6分)①Crohn病:病程多较长,无结核中毒症状,PPD试验一般不呈强阳性,结肠镜表现为节段性病变,病理示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②阿米巴病:多有感染史,或疫水接触史,粪便镜检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③右侧结肠癌:多见于老年人,钡餐可见充盈缺损,结肠镜+病理活检可证实。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肝肾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循环系统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57岁,有心绞痛病史7年.4小时前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连续含服3片硝酸甘油疼痛仍不缓解,并伴有恶心呕吐,因疼痛难以忍受且持续不缓解而入院.查体示:BP90/60mmHg,HR110/分,有室早每分钟2次,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示V1-5导联Q波宽而深,ST段弓背向上抬高.既往史有十二指肠溃疡14年,近日时发作.
问题:
(1)该患者的病情可能发生了何种变化?
(2)为支持诊断,患者需进行的一向重要检查是什么?
(3)简述该患者的治疗原则?
(4)写出患者的一个主要护理诊断及其措施.
答案:(1).急性心肌梗死
(2).血清心肌酶检查
(3).治疗原则:
①休息、吸氧和做好心电监护;
②使用吗啡或杜冷丁以及硝酸酯类药物解除疼痛;
③使用利多卡因消除室早;
④注意病人是否有心衰和休克发生,发生时采取控制心衰及休克的相应措施。

(4).只要护理诊断是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护理措施包括:
①1-3天内绝对卧床休息,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
②注意病人疼痛变化情况,配合医生积极解除病人疼痛;
③嘱病人保持情绪稳定;
④2-3天内以流食为主,应低脂、易消化、少量多餐;
⑤做好心电监护,若发现室早频发、多源室早R on T现象及时通知医生;
⑥嘱病人排便时严禁用力,可给病人缓泻剂。

2.血液系统病例分析:
患者,男,2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入院,曾用青霉素质量,体温下降后回升,最高达40℃。

查体:T39℃、P100次/分、R25次/分,精神萎靡,贫血貌,未见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肝脾均肋下2cm,无压痛。

化验:血WBC110*109/L,Hb65g/L,血小板计数70*109/L。

外周血中可见到原始及早幼粒细胞,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问题(1)为确诊医生需要做什么检查?
(2)此病人应选择哪个化疗方案,有哪些不良反应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3)写出该病人的三个主要护理问题?
答案:(1)骨髓检查
(2)选择DA化疗方案
不良反应 a.局部静脉炎:静脉注射药物要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发生静脉炎要局部封闭或冷敷,交换使用静脉。

b.骨髓抑制:定期检查血象、骨髓象;c.消化道反应:阿糖胞苷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病人饮食需清淡、易消化,必要时给予止吐药;d.心脏毒性:柔红霉素引发,用药应缓慢注入,必要时做心电图。

(3)护理问题:a.体温过高:与白血病引起机体感染有关
b.活动无耐力:与贫血、高热有关
c.疼痛:胸骨下端痛与白血病引起的骨膜侵润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