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6 有理数的乘方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作业课件(新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2.你能迅速判断下列各幂的正负吗?
165
254
(-8)5
(-3)6
(-1)101
(-2)50
新知小结一
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_.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____.
巩固练习二 1.(-10)8 中-10叫做____数,8叫做____数. 2. -(-2)3 是________(填正数或负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
1.5.1有理数的乘方
学习目标
1.知道乘方、底数、幂的意义,会读乘方算式,会进行 有理数乘方运算. 2.经历乘方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知道乘方的符号法则. 3.能够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一 内容感知
知识探究一
1.边长为3c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棱长为3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新知小结二
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 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 大括号依次进行.
巩固练习三
巩固练习二
3.计算
(1)(-1)8Βιβλιοθήκη (2)(-1)7(4) 34
(5)(-2)3
(7)(-0.1)3 (8)(-10)4
(3)(-3)3 (6)(-2)4 (9)(-10)5
例1.计算
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例2.观察下列三行数,回答下列问题. -2,4,-8,16,-32,64,…; ① 0,6,-6,18,-30,66,…; ② -1,2,-4,8,-16,32,….; 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课件

12.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0或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0或±1 .
12/10/2021
第九页,共十六页。
13.给出下列程序:
输入x

立方

加上x的2倍

减去x的 绝对值

输入y
若输入 x=-3 时,则输出 y= -36 .
14.定义一种新的运算:a&b=ab.如 2&3=23=8,那么请试求(3&2)&2=
17.已知(a-2)2+|b-5|=0.求 ab+ba 的值.
解:由题意知:a-2=0,b-5=0,所以 a=2,b=5.则 ab+ba=25+52= 32+25=57.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18.观察下面三行数: 2,-4,8,-16…① -1,2,-4,8…② 3,-3,9,-15…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 9 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12/10/2021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解:(1)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一个数乘以-2 得到的; (2)第②行每一个数是第①行每个数除以-2 得到的,第③行每个数是第①行 每个数加 1 得到的; (3)769.
12/10/2021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第1章 有理数。6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Image
81 .
15.已知 an=(-1)n+1,当 n=1 时,a1=0;当 n=2 时,a2=2;当 n=3 时,a3=0;…,则 a1+a2+a3+a4+a5+a6 的值为 6 .
12/10/2021
第十页,共十六页。
16.计算: (1)(-3)2-112×29-6÷(-32)2; 解:原式=-465; (2)-14-(1-0.5)×31×[2-(-3)2]; 解:原式=16;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课件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课件 (新版)湘教版

谢谢收看
1.6 有理数的乘方 第1课时
一、乘方
1.a的n次方:a是有理数,n是正整数,把 aaaa 简记作
n个
_a_n .读作a的_n_次__方__或a的n次_幂__.
2.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_乘__积__的运算,叫做乘方.
3.乘方的相关概念:
an中a是_底__数__,n是_指__数__,an的结果称为_幂__.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2/3/12022/3/1Tuesday, March 01, 2022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7:08:28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3/12022/3/12022/3/1M ar-221- Mar-2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3月 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3/12022/3/1Marc h 1, 2022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3) (- 2)3(-8)8.
7
343 343
(4) [- (- 2)]3(2)3 8.
7 7 343
【想一想】 (-5)2与-52有何区别? 提示:①底数不同:(-5)2的底数是-5,-52的底数是5;②结果不 同:(-5)2=25,而-52=-25;③读法不同:(-5)2读作:负5的平方, -52读作:5的平方的相反数.
二、有理数乘方结果的符号 1.底数是负数:负数的奇次幂是_负__数__,负数的偶次幂是_正__数__. 2.底数是正数:正数的任何_正__整__数__次幂都是_正__数__. 3.底数是0: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0_.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课件_1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课件_1

(3)2×32和 (2×3)2 有什么区别?
(4)
(
2
)
2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
33
2021/12/10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1个细胞30分钟后分裂(fēnliè)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 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细 胞 分 裂 示 意 图
2021/12/10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 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
米。
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
0.1毫米(háo mǐ)的纸,连续对折
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 玛峰?
2021/12/10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对折(duìzhé)2次可裁成4张,即2×2=22张; 对折(duìzhé)3次可裁成8张,即2×2×2=23张
;问题:
若对折10次可裁成几张?请用一个算式表
示(不用算出结果)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2 ×2 ×… ×2 ×2
10个2
记作 210
a×a ×… ×a ×a
n个a
记作 an
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yùn suàn)叫做乘方。
2021/12/10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n个相同的因数 a相乘,即 a a a ...a ...
我们把它记作 a 。n
n个a相乘(xiānɡ chénɡ)
3、 3=3 ;-27 4、 = (;5)2 25
5、0.=13 -0.;0016、 =
1; 3
2
1 8
7、1=2n ;1 8、 =1.2n1 -1
2021/12/10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6有理数的乘方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说课稿(新版)沪科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6有理数的乘方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说课稿(新版)沪科版
(5)(-2)^2 * (-3)^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答案:
(1)-8 + 16 = 8
(2)9 - 8 = 1
(3)25 * 9 = 225
(4)8 * 9 = 72
(5)4 * -27 = -108
3.计算下列各题,并将答案化简为最简分数形式:
(1)3^2 * 2^2 + 2^3 * (-3)^2
(2)(-5)^2 * 3^2 - 4^2 * (-2)^3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往往对于简单的运算问题能够解决,但是遇到复杂的运算问题就会感到困惑。此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需要加强,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对于课程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习惯良好,态度积极,对于学习有很高的热情和主动性;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习没有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数学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于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学生在知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容易混淆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其次,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问题抽象为数学运算问题,对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陌生。
(3)2^3 * (-3)^2 + 3^2 * 2^3
(4)(-2)^3 * (-3)^2 - 2^3 * (-3)^3
(5)3^2 * 2^2 - 4^2 * (-2)^3
答案:
(1)36 + 18 = 54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章 有理数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章 有理数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知2-练
(4) (- 23)3; (5)(- 1) 2 024; (6) (- 1 12) 4.
解题秘方:先确定幂的符号,然后转化为乘法运 算算出结果.
感悟新知
(1)(- 5) 4;
解:(- 5) 4=+(5× 5× 5× 5) =625. (2) - 54; - 54 = -(5× 5× 5× 5) = - 625.
感悟新知
知2-讲
2.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计算一个有理数的乘方时,应将乘 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先确定幂的符号,再计算幂的绝 对值 . 特别地,当底数较大时,可借助于计算器计算 .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知2-讲
1.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主要揭示幂的符号法
则.一看底数,二看指数,确定符号后还是按
照有理数的乘法算出其结果.
2.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非0 有理数的奇次幂仍然
互为相反数 .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非 0 有理数的偶次幂相等.
感悟新知
3. an, -an 及(-a) n 的区别与联系
an
-an
知2-讲
(-a) n
相同点
指数都是 n
不 同
意义不同
n 个 a 相乘的积
n个a相乘的 积的相反数
n 个 -a相乘 的积
点 底数不同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利用乘方的意义确定底数和指数.
知1-练
解:(1) (- 2) 5 的底数是 - 2 ,指数是 5, 它表示(- 2) × (- 2) × (- 2) × (- 2) × (- 2) . (2) - 25 的底数是 2,指数是 5, 它表示 - 2× 2× 2× 2× 2. (3)(- 23)2的底数是 (- 23) ,指数是 2, 它表示 (- 23) × (- 23).

2024年秋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1.11.1 有理数的乘方

2024年秋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1.11.1 有理数的乘方
(1) 对折 3 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 (2) 对折 7 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 (3) 利用计算器计算:对折 30 次后,厚度为多少米? 是否超过珠峰的高度(8848.86 米)? 答案:(1) 0.8 毫米. (2) 12.8 毫米.
(3) 107374.1824 米,超过了珠峰的高度.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2. 如果一个数的 15 次幂是负数,那么这个数的 2 025 次幂是___负__数____. (填“正数”“负数”或“0”)
3. 填表:
底数 -1 2 -2 0.3
10
指数
3
5
4
4
4
幂的形式 (-1)3 25 (-2)4 0.34
104
4. 厚度是 0.1 毫米的足够大的纸,将它对折 1 次后,厚 度为 0.2 毫米.
法运算与乘方间的联系,处理好负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准确建立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求幂的
运算.
故事:国王赏不起的米
故事开始
故事结尾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1 乘方的意义
问题1: (1) 完成下列填空,并说一说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
2cm
S正 =___2_×__2___ = __4__( cm2)
负数的奇次幂是_负__数___,负数的
符号
偶次幂是__正__数___,正数的任何
规律
次幂都是_正__数___,0 的任何正整
数次幂都是___0__
1. 下列各组运算中,结果相等的是( B )
A. -32 与 -23 C. -32 与 (-3)2
B. -23 与 (-2)3 D. (-3×2)2 与 -3×22
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0.1×2×2×2=0.8(毫米);
0.1×2×2×…×2
=107 374 182.4(毫米)
=107 374.182 4(米)
共30个2相乘
>8 848.86(米).
因此,连续对折30次后,纸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
由此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乘方.
这种是相同因数的乘法,为了简便,我们把30个2相乘记作230,读作“2的30次方”.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乘方运算的两种方法:(1)将乘方转化成乘法,再根据乘法法则计算;(2)先根据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判断幂的符号,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例3 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
解:(1)(-3)×(-3)×(-3)×(-3)=(-3)4,底数是-3,指数是4.
(2) .
看因数,找底数,定指数.要找底数和指数就要先去找“相同的因数”,相同的因数是哪个数,底数就是哪个数;有几个相同的因数,指数就是几.
例2 计算:
0.1×2×2×…×2(毫米)
共30个2相乘
我们知道,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2=4(cm2);棱长为2 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2×2×2=8(cm3).
2×2,2×2×2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
为了简便,我们将它们分别记作22,23.22读作“2的平方”(或“2的二次方”),23读作“2的立方”(或“2的三次方”).
将除法化成乘法
确定积
求出结果
“先乘除,后加减”
的符号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 848.86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它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