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桐山图

合集下载

唐寅是谁?关于唐寅的人物生平资料及故事介绍

唐寅是谁?关于唐寅的人物生平资料及故事介绍

唐寅是谁?关于唐寅的人物生平资料及故事介绍唐伯虎这个名字想必是家喻户晓,可是唐寅这个名字很多人都很陌生,其实唐寅就是唐伯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唐寅的生平资料,人物争议与谬误,主要成就,个人作品,轶事典故,家族传承等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物生平成化时期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父亲唐广德,母亲丘氏。

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

唐寅苏州石刻像成化十二年(1475年),唐寅的弟弟唐申出生。

成化十八年(1482年),唐寅认识祝允明。

成化二十年(1484年),唐寅认识文徵明,并得到其父太仆文林的欣赏。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

唐寅结识好友张灵。

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

张灵,字梦晋。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唐寅、祝允明、罗圯、白钺、涂瑞与刘机在沈石田所绘的《壑舟园》图上题诗。

注:壑舟园为王鏊之从兄王盘的别业。

弘治时期弘治元年(1488年),唐寅与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

弘治三年(1490年),唐寅作《对竹图》。

弘治四年(1491年),唐寅儿时的好友刘秀才病逝,作墓志铭。

注:刘秀才名刘嘉德,字协中,年长唐寅两岁。

弘治六年(1493年),唐寅为沈隐君写墓碣文。

注:沈隐君名沈诚,字希明,号隐君,姑苏长洲人,死于弘治六年五月,年七十,开馆售业为生,是唐寅的蒙师。

弘治七年(1494年),唐寅的父亲去逝。

而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在这一两年内去逝。

家境逐渐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弘治八年(1495年),唐寅为许天锡之妻高氏作墓志铭。

唐寅年二十六岁,已有白发,故写《白发诗》,文林作诗唱和。

唐寅画《桂香亭图》。

注:文林时年五十岁。

弘治九年(1496年),唐寅作《中州览胜序》。

弘治十年(1497年),唐寅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放浪形骸。

提学御史方志十分厌恶这种行径,唐寅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

唐寅行书自题《桐山图》

唐寅行书自题《桐山图》
唐寅行书自题《桐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吾闻淮水出桐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来贤哲产其间。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吴门唐寅作桐山图。
唐寅桐山图卷,纸本 ,设色,纵31.2cm,横137.5cm,左方自题七绝一首。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行书自题《桐山图》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_图文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_图文
《春山伴侣图》
《虚阁晚凉图》
远处山峦起伏,泉流折 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 茂盛,深掩茅屋草堂。旁有 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 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 谈心,乐以忘忧。此幅皴法 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 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 丰润华滋。作者善于把前人 的技法融会贯通, 自出新意, 自成面貌。
❖ 1505 弘治十八年乙丑 36岁 筑桃庵坞别业, 题沈周《匡山新霁图》,续娶沈氏 1507 正德二年丁卯 38岁 桃花庵别业及梦墨 亭竣工 1508 正德三年戊辰 39岁 六月,侄长名殇。 1511 正德六年幸末 42岁 是年左右生一女, 后许王庞子王国士为妻 1514 正德九年甲戌 45岁 曾应宁王之聘到南 昌。撰 《许牲阳铁柱记》、《荷莲桥记》 1515 正德十年乙亥 46岁 绘《梅枝图》
唐伯虎生平
1494 弘治七1年甲寅 25岁 父广德疫、 妹、母、妻相继而逝。撰《吴东妻周令 人墓志铭》 1497 弘治十年丁巳 28岁 因好古文辞, 科考几下第,经苏州知府曹凤立荐,得 隶末名 1498 弘治十一年戊午 29岁 乡试中第一 名解元,砖《送文温州序》,《金粉福 地赋》,《领解后谢主司诗》
❖ 1516 正德十一年丙子 47岁 作《长洲高明府过访诗 》、 《送徐朝咨归金华序》、 《吴德润夫妇墓表 》 1518 正德十三年戊寅49岁 有《夜梦草并记梦诗》 、作《吴 孺人墓铭》 1520 正德十五年庚辰 51岁 作《落花图咏》。弟子 重生子兆 民 1521 正德十六年辛已 52岁 绘《松涛云影图》 1522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 54岁 有《元旦》诗。子重 生子阜民 1523 嘉靖二年葵末 54岁 有《自书诗翰册》。12月 2日病逝。葬苏州横塘王家村。
❖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史籍。喜爱绘画,稍长 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 岁参加童生试,经县、府、院试,高中第一名案 首。明弘治十一年赴南京乡试,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 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 愁,傲世不羁。

唐寅(唐伯虎)山水画欣赏,共20幅

唐寅(唐伯虎)山水画欣赏,共20幅

唐寅(唐伯虎)山水画欣赏,共20幅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唐寅的山水画,博采众长,革新创造,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

1、《山路松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

此图写山石悬岩陡峭,苍松虬曲,山泉飞下,石道围栏弯曲,伴着松涛阵阵,有高士正携仆观泉听风,悠然自得,不禁令人留恋于此,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

《山路松声图》2、《骑驴归思图》,上海博物馆藏,纵77.7厘米,横37.5厘米。

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作。

图画峻险山崖、盘曲栈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旅人。

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骑驴归思图》3、《春山伴侣图》,上海博物馆,纵82厘米横44厘米。

此图全用水墨,仅一叟衣袍醮以淡红色。

图中曲栏掩映,杂树绽青,春山含笑,高士临流,给人以阳和日暖之感。

山峦秀美,皴以柔和的披麻皴,着意于水墨渲染,越发明秀逗人,全图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画上题有: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此图位置经营,如树木偃仰,人屋安放,泉石错落,山路迂回,都别具匠心,和一般简易的文人山水画不一样,尤其是全图笔墨隐约可见宋代山水画的骨骼,真可谓“北人南相”。

《春山伴侣图》4、《步溪图》立轴,绢本,设色。

纵159厘米,横84.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写高士步溪赏景。

图中巨峰突兀,杂树成林,枝随风摆,溪水微波,高士于溪畔桥边仰首而望,若有所思,画面清秀中有浓重,柔润中见雄健。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一)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一)

唐寅辩诬增加 一 个 证据 。但 为 一 一 人卷 皆 不在 所取 中。 一 这
阅卷 , 其 所录 者 令李 东 阳会
敏政 传 > >记 云 : 一 时 榜未 发,
并 没有 考 中 ,( < 明史 > ) 卷 二百
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一但
言 者 劾 敏 政, 语连 寅 , 下诏
广德经营酒肆饭馆,唐寅给文徵明的信
刀涤 血一 , 一 穿 土击 革 , 缠 鸡 握 雉, 参
腰事权贵, 使我 不得开 心颜
是 蓬蒿 人 一; 失意 时 便 说 ]
定襄西北。 考察史书地理志可知, 无论郡、
先 生 则 认 为晋 昌 是古 代 县 名 ,在 今 山 西 是 『 I 我 国 西 北的 晋 昌 郡 c 0一 ,邵 洛 阳 昌 郡 , 还 是 晋 昌县 呢 ^ . 江 兆 申先 生 认 为
苑 . 唐寅传 > > 记云: =
文 二人 一 住西城 , 一 住东城。
西 为 吴 县。 文 徵 明 署 ] 长洲_ J, 说 明唐 、
的彻底破 灭即同此人有关。
科 场案 的 主角 徐 经 , 唐寅 人 一 联 步 上 京 华 一的 就 是 弘治
县吴趋里了,明代苏 州城东为长洲,城 唐寅一,则是他当时的家●, 苏州府 吴
唐 寅 出 生在 一 个 商 人家 庭 , 父 亲唐
心不朽, 再挑灯火看文章一证明他读书
一 搏 。他 的 ( < 夜读 > >诗中 旬 ] 名 不 显时 若 弗 售, 一 挪 之 耳。 L就 是 说 赔 上 一年
他说: f I 明年 当 大 比, 吾 试捐 一年力 为 之,
试, 江阴 富 人徐 经 贿其 家 僮 得
运实 际上 是 颇为 坎 坷 ,甚 至 是 悲惨 的 。 相 较 于戏 曲 传 说 中的 唐 伯 虎 , 其 真实 命 于 上 述的 沈 、 文 、仇 、 祝 、 徐 诸 人, 但

唐寅《黄茅小景图卷》-唐伯虎洞庭黄茅渚图卷高清大图赏析

唐寅《黄茅小景图卷》-唐伯虎洞庭黄茅渚图卷高清大图赏析

唐寅《黄茅小景图卷》-唐伯虎洞庭黄茅渚图卷高清大图赏析《洞庭黄茅小景图卷》,明代,唐寅,纸本墨笔,手卷,画心纵22.1厘米,横66.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唐寅《洞庭黄茅渚图卷》画心3976x1320像素高清大图《洞庭黄茅小景图卷》藏于上海博物馆,馆藏名为《洞庭黄茅渚图卷》画中黄茅渚头奇异的“熨斗柄”突兀而出,石壁屹然耸立,枯木纵横,藤萝纠结。

湾中细草茸茸,帆影翩翩,水鸟掠飞,渔矶旁泊小舟,矶头有高士临湖趺坐。

山石皴法以焦墨作铁丝皴或乱柴皴,再以淡墨渲染,皴汉稠密,石质坚凝。

唐寅《黄茅小景图/洞庭黄茅小景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一)《黄茅小景图卷》卷前由明代画家、唐寅好友张灵题写的“黄茅小景”四字引首。

图卷拖尾有唐寅自题七古一首,诗云:震泽东南称巨浸,吴郡繁华天下胜;衣“食玉帛百万户,樵山汲水投其剩。

我生何幸厕其间,短笠扁舟水共山;黄茅石壁一百丈,熨斗渚水三十湾。

北风烈烈身欲坠,十里梅花雪如磨;地炉通火瓶酒热,日日蒲团对僧坐。

四月清和雨乍晴,杨梅满树火珠明;岸巾高屐携小伎,低唱并州第四声。

人生谁得常如此?此味唯君曾染指;若还说与未游人,双盲却把东西指。

吴趋唐寅为丘舜咨题”。

由于唐寅题诗落款题为“吴趋唐寅为丘舜咨题”,据此可知唐寅将《洞庭黄茅小景图卷》题诗之后赠与丘舜咨。

图卷中除唐寅题诗之外,尚有吴门书画家张灵、祝允明、文征明、陆守、钱贵、蒋塘的题诗,这些题诗都收录在明人都穆撰《寓意》《大观》二书中。

而有关唐寅与丘舜咨二人的关系,可参考祝枝山(祝允明)撰《祝氏集略·唐子畏墓志》中相关记述而可知丘舜咨与唐寅为中表兄弟。

而钱贵的生平事迹,可参考文征明《甫田集·鸿胪寺丞致士钱君墓志铭》。

这些便是以上顾文彬所记的全部内容,从中便可以知道这件名迹的一些概况,以及传世的一些情况。

唐寅《黄茅小景图/洞庭黄茅小景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二)黄茅石壁位于光福西碛山西麓的黄石牌。

“黄石牌”开阔上千米,一面是以黄石为主的悬崖峭壁,一面是浩瀚的太湖。

唐寅《黄茅小景图卷》高清大图赏析1

唐寅《黄茅小景图卷》高清大图赏析1

博物馆藏
《洞庭黄茅⼩景图卷》藏于上海博物馆,馆藏名为《洞庭黄茅渚图卷》画中黄茅渚头奇异的“熨⽃柄”突兀⽽出,⽯壁屹然耸⽴,枯⽊纵横,藤萝纠结。

湾中细草茸茸,帆影翩翩,⽔鸟掠飞,
唐寅《黄茅⼩景图/洞庭黄茅⼩景图卷》画⼼局部⾼清⼤图(⼀)
《黄茅⼩景图卷》卷前由明代画家、唐寅好友张灵题写的“黄茅⼩景”四字引⾸。

图卷拖尾有唐寅⾃题七古⼀⾸,诗云:震泽东南称巨浸,吴郡繁华天下胜;⾐“⾷⽟帛百万户,樵⼭汲⽔投其剩。

我⽣何幸厕其间,短笠扁⾈⽔共⼭;黄茅⽯壁⼀百丈,熨⽃渚⽔三⼗湾。

北风烈烈⾝欲坠,⼗⾥梅花雪如磨;地炉通⽕瓶酒热,⽇⽇蒲团对僧坐。

四⽉清和⾬乍晴,杨梅满树⽕珠明;岸⼱⾼屐携⼩伎,低唱并州第四声。

⼈⽣谁得常如此?此味唯君曾染指;若还说与未游⼈,双盲却把东西指。

吴趋唐寅为丘舜咨题”。

19724304_玩物不必丧志,收藏乃见情怀

19724304_玩物不必丧志,收藏乃见情怀

86谁知道他会弄到外国去啊!”溥心畬知道自己有错,小心地赔着不是。

张伯驹这才缓了一口气,说:“我今天来不是找你算账的,我知道你也是不知情,我是为《平复帖》来的。

你是还要把它卖到国外去吗?”溥心畬说:“您可别这么说,我还没想卖呢!”张伯驹费尽口舌,跟他磨了半天,溥心畬终于答应暂时不卖《平复帖》,就是要卖也会先和张伯驹说一声,张伯驹这才拱手告辞了。

张伯驹当时住在上海,溥心畬在北京。

张伯驹怕他夜长梦多,一时变卦,便不时地打听消息。

1937年,张伯驹应故宫博物院的邀请来京鉴定古代字画,正好赶上七七事变,一时回不了上海,就在北京住下来。

在老朋友傅增湘的帮助下,一心想买《平复帖》的张伯驹终于花4万大洋买来了《平复帖》。

张伯驹收得《平复帖》的消息很快传到几个深知中国文物价值的日本人耳中。

他们通过古董商找到张伯驹说,愿出30万大洋高价收买《平复帖》,被张伯驹断然拒绝了。

一天上午,正当他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一个茶房伙计打扮的人对他说:“张老先生,我们老板请您过去一下,说有件东西请您看看。

”这种事对张伯驹来说是经常有的,所以他没有多想就跟着上了一辆人力车,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才停了下来。

进了一家店铺的后院,又进了一间正房,只听“哗啦”一声,门就被锁上了。

他使劲儿推门大喊:“你们到底要做什么?”只听见外边有人回答说:“您别喊啦!快叫家里人拿30万元来赎命吧!”张伯驹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他是被绑架了。

夫人潘素在家里很快得到了消息:让她准备30万收藏不应是一蹴而就的投机行为,它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衡量的事业。

热爱收藏的人,纯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求,在收藏的世界里,发现历史,找寻心灵的寄托。

他们发掘出藏品独有的艺术价值,并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历史得以再现,让文化得以传承。

收藏家们为那些艺术品优美的造型而着迷,为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而感慨,为重拾曾被遗弃的文化而寻觅,这才是收藏的魅力所在。

为《平复帖》遭绑架的张伯驹20世纪30年代初,张伯驹在湖北赈灾书画的展览会上第一次见到了稀世珍品《平复帖》,他担心这幅字画流落在外,便想买此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均为他题画的别号,吴 县(今属江苏省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5)乡试第一。 他是明代著名画家,赋性疏朗,任逸不羁,作诗别具一格, 洒脱自然。为人不拘礼法。曾经刻其章为“江南第一风流 才子。” 晚年尤其明显,这在他的诗里常有流露。

简介

据自题诗,唐寅此图绘淮河发源地桐柏山风光。桐柏山, 位于河南、湖北两省边境,属淮阳山脉西段。 图中画面山川平远,近处桐柏山山石陡峭,山石间数株桐 树,躥天而立,只见树干,不见树梢,而一株横向出枝小 树,却绿叶扶疏,以破岩石的呆板。右边淮河一望无际, 远方一抹山峦。全画笔法秀润,构图简洁。 此图画法甚为细秀,山石用淡墨细线、秀润中锋勾出轮廓 后,再作细密的皴染,皴法揉合斧劈、披麻、乱柴诸皴, 灵活而不定型,渲染轻淡又富层次,融和中见变化。
作 桐 山
亦 私 淑 , 漁 鈎 須 當 借 一
賢 哲 産 其 間 。 君 今 自 稱
吾 聞 淮 水 出 桐 山 , 古 來
注释

桐山:桐柏山。 私淑: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 师的,称之为私淑。 “钩”:通假为“钓”。 “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现在你也自称是 源于桐山的。钓鱼就需要借助于一小湾水。
桐山圖 唐寅
明唐寅桐山图

【类别】中国古画


【简介】卷,纸本:设色,纵:31厘米,横:137.3厘米。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左自题诗一首:“吾闻淮水出桐山,古来贤哲产其间。 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吴门唐寅作桐山图。” 钤[唐伯虎]、[南京解元]二印。后幅有文征明、袁袠、蔡 羽、王宠、徐伯虬、文彭、文嘉、陆芝、袁褧、陆师道、 顾文彬、黃姬水、王延淩、王穉登十四家題記。 此图曾经清安仪周、耿信公及清内府鉴藏。


“ 吾 聞 淮 水 出 桐 山 , 古 來 賢 哲 産 其
借 一 灣 ” 。
吳 門 唐 寅 作 桐 山 圖
間 。 君 今 自 稱 亦 私 淑 , 漁 鈎 須 當
图中画面山川平远,近处桐柏山山石陡峭,山石间数 株桐树,躥天而立,只见树干,不见树梢,而一株横 向出枝小树,却绿叶扶疏,以破岩石的呆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