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一个字》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名人简介word(北师大)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2《一个字》(第1课时)课件

我会写
bó
伯
书写指导
“白”撇短,横向笔画 排布均匀。
jiǔ
酒
书写指导
“酉”里面是撇和竖弯, 有一短横。
yǔ
语
书写指导
“五”字上边两横稍短, 下横要长。
dài
代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横画倾斜, 斜钩要伸展。
sòng
宋
书写指导
“木”字横短竖长,撇 和捺要舒展。
hù
互
书写指导
第二、三笔分别是撇折 和横撇,下横要长。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几个人开怀大笑起来。
积极思考 认真交流
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编字谜。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读一读,连一连。 táng zhù yǐn mí cāi qín shàn còu 著饮谜猜唐凑善秦
xiāng
相
书写指导
“木”捺变为短点,左 竖为垂露竖。
我会认
táng zhù yǐn mí cāi
唐著饮谜猜
qín shàn è yú còu
秦善恶愚凑
易读错字
cāi
zhù
猜
著
shàn
善
多音字
ě(恶心) 恶 è(凶恶)
wù(可恶)
理解词语
著名:有名(用于值得褒扬的人或事物)。本文指有名、出名。 造句: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
相同点:两个词都有“出名”的意思。 不同点:“著名”着重于人物出名;“有名”指被
人熟知。 造 句:①张大千是一位著名画家。
②他在这一带很有名。
唐寅【古代诗人简介(优秀5篇)

唐寅【古代诗人简介(优秀5篇)个人介绍篇一唐寅(yín)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民。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被革黜后,遂漫游名山大川,后筑室于桃花坞,致力于绘画。
生活放浪,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
收藏图书和书画富为一时,文征明赠诗有:“君家在皋桥,暄阗市井区。
初一散文唐伯虎的故事

唐伯虎的故事唐寅、祝枝山、周文彬、文征明是明代的四大才子。
一日,受一高官王少傅的邀请,他们前去饮酒吟诗品画。
宴席上,王少傅为助酒兴,特地制作了不少灯谜。
酒过三巡,灯谜全被他们一一猜破。
其中唐寅总是胜人一筹,名占鳌头。
这当儿,四人猜谜兴趣正浓,意犹未尽。
祝枝山索性提议:“不如我们四人每人制一灯谜……”话没说完,文征明便接过话题:“如谁猜不中,则罚饮酒一杯。
”大家听了,都加赞许。
祝枝山还特意向文征明、周文彬暗暗使了个眼色,其意想借猜谜而难倒唐寅。
但所制灯谜都被唐寅猜中。
轮到唐寅出谜时,他讲:“人们常用老虎难以射中,来形容灯谜难猜,因此灯谜又称为‘灯虎’。
适才你们用文字作谜面,这叫‘文虎’;我用诗句作谜面,叫‘诗虎’。
”祝枝山口快:“那你快吟诗谜,由我先来射虎。
”唐寅随口吟了一个诗谜:圆圆宝塔五六层,和尚出门慢步行。
一把团扇半遮面,听见来人就关门。
祝枝山苦思冥想,终未猜出。
文征明搔着头皮,也无法说出谜底。
周文彬不由地叹道:“可把我也难住了。
”一杯酒入肚,仍无法解开谜面。
祝枝山略一思考,低头叹道:“寅兄才高于世,诗、书、画俱绝,又是射虎高手。
往日自嫌名字太俗,我看不如就此改为“‘射虎’。
”文征明和周文彬听后,各抒已见,一致认为:我们四人,伯仲叔季,寅兄才学第一,当称“伯虎”。
将这“射”字改成“伯”字,既志射虎此事,又暗含着寅兄的才学。
其名高雅,再美不过。
唐寅笑道:“多谢三位仁兄美意,我就更名叫“伯虎”吧。
不过那诗谜还没猜出呢?”祝枝山老练地笑道:“还请寅兄自己来射虎吧!”一直陪客痛饮的主人王少傅,他平时也善制灯谜,眼见唐寅的一首诗谜竟将祝、文、周三人难倒,自己心中也嘀咕起来:“这谜底会是什么呢?”原来,唐寅诗谜的谜底是:田螺。
历史上唐伯虎是谁

历史上唐伯虎是谁唐伯虎原名唐寅,是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不仅是公认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还位列明四家,他的书画作品如今藏于世界各地的多个博物馆中。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唐伯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唐伯虎的简介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
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唐伯虎的生平简介唐寅出生于成化年间降生苏州府,分别于13岁和15岁时认识祝枝山和文征明,15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苏州府学习。
19岁的时候,唐寅与徐氏结婚,25岁时唐伯虎的父亲去世,此后母亲、妻儿、妹妹相继离世,家道日益中落,在祝枝山的鼓励下准备科举考试。
但在科考期间,与好友夜夜宿醉风月场,十分被主考官所厌恶,幸得苏州知府惜才求情才录于榜末。
此后,唐伯虎仕途艰难,乡试第一却又牵连科场案被贬,此后不愿就任小官职,31岁时婚姻不顺休妻,漂泊四地后得病,在家休养了很久才好。
与兄弟分家后,唐伯虎卖画为生,日日纵情酒色,与文征明关系逐渐僵硬,此后多作书画。
1508年唐伯虎筑新居桃花庵和梦墨亭,次年亲侄儿年仅十二便夭折,唐伯虎为其作诗画送别,四十岁时为自己作自寿诗和画。
江南四大才子简介

江南四大才子简介说到“四大才子”,一般是指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
四大才子-唐伯虎唐寅(1470~1523年),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
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父亲是商人,希望他考取功名。
自幼天资聪敏,熟读经史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
但随后父母妻儿及出嫁的妹妹在一段很短时间内相继去世,很受打击,之后在朋友祝允明等人安慰鼓励下,重新振作,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同行的徐径贿赂主考官程敏政,案发后唐的朋友诸穆进谗,牵连下狱,结果遭到罢黜,贬谪往浙江为吏。
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续弦离婚。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那里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1514,江西南昌宁王图谋造反,听说唐和文的才名,派人征聘,文称病不去,唐去后察觉宁王的不轨之心装疯脱身。
后来,他娶了贤淑的沈九娘为妻,育有一女。
唐诗文书画全才,画名尤其大,从小喜爱绘画,稍长即拜著名的专业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
所以他的画被认为既有专业画家的功力又有文人画家的气韵,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
所以他画中的山水能给人一种真实感,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山水人物花鸟全能,尤其是仕女最知名,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
“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各大博物馆都很看着他的真迹。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个字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字》长垣南蒲樊屯小学吕艳红课文:一个字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是明朝著名的文人,他们是好朋友。
有一回,三人聚在一起吃饭、饮酒,一边吃一边说笑。
祝枝山说;“今天高兴,我出一个谜语你们猜,哪位猜不出,就让哪位请客。
”接着说出一个字谜:“古代有,现代无。
商周有,秦汉无。
唐朝有,宋朝无。
”唐伯虎才思敏捷,祝枝山话音刚落,他马上接口:“我把你的谜底也编成一个字谜:善人有,恶人无。
智者有,愚者无。
听着有,看着无。
”文征明不甘落后,也编了一个谜:“右边有,左边无。
后面有,前边无。
中间有,外边无。
”酒店老板听三人说得热闹,也来凑趣:“高个有,矮个无。
嘴上有,手上无。
跳着有,走着无。
”三个人听了,互相看了看,跟酒店老板一起大笑起来。
《一个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认、想、写、用”四步识字法练习独立认识9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读出短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通过猜字谜活动,积累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愉快认字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及新词。
2、小组交流,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读准字音。
3、课文写谁在干什么?4、检查自学情况。
三、引入课文,自主识字1、谁愿意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的字音对不对。
(指名读)2、出示会写的生字,小组按照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3、检测4、指导书写四、再读课文,猜谜语,巩固识字五、开动脑筋,合作自编谜语。
六、小结。
衡山居士文征明生平简介

衡山居士文征明生平简介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号衡山居士,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衡山居士文征明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文征明,又作文徵明,原名为壁,一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而改字为征仲,号衡山居士,长州人,明代非常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文征明生于1470年,家世武弁,从他的祖父开始以文显,他的父亲文林在1472年中进士,后任永嘉知县。
文征明少时便享有才名,但是在科举上却颇为坎坷,自1495年到1522年期间,他十次应举均落第。
1523年,文征明五十四岁,得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了吏部的考核后被授为翰林院待诏。
此时的文征明书画已负盛名,因此在翰林院中遭到嫉妒与排挤,四年后辞归出京,回苏州定居,不再求仕进,而潜心诗文书画。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求其诗文书画者络绎不绝。
1559年,文征明去世,享年九十岁,私谥贞献先生。
文征明在书画上的造诣非常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堪称全才,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与沈周一同开创了“吴派”。
在诗文上,文征明与祝枝山、唐伯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大才子”。
文征明主要作品有《真赏斋图》、《绿荫草堂图》、《甫田集》等。
衡山居士文征明的书画文征明的原名是文壁,字征明。
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文征明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他学多识广,在诗词上拜白居易、苏轼为师,在文学上拜吴宽为师,在书法上拜李应祯为师,在绘画上拜沈周为师。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文征明在诗文、书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在诗文上他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他是“吴门四家”之一。
文征明的画虽然是师从于沈周,但是又有着自己的特色。
文征明非常尊敬宋元朝代那些以自身遭遇作为素材的画家,而且又肯定明朝的画家,所以他很明白自己的实力,从而能独创出神气活现的作品,这是谁也无法模仿的。
文征明书画中很多都表现了光辉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某种感性的激情。
唐伯虎的人物简介

唐伯虎的人物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唐寅,明朝苏州人。
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死于嘉唐寅像靖二年十二月初二。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生平事迹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字》
唐伯虎: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fǔ )。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祝枝山: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
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
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文征明: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
“文衡山”。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