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新员工环保基础知识培训

02. 环境保护专业知识
2 废水污染物知识简介
COD定义: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 化水中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 钾和高锰酸钾。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为CODCr,或简称COD。
新员工环保基础知识培训
目录
Contents
添加标题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添加标题
环境保护专业知识
添加标题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0 1
01.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1 什么叫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必需的自 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 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 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 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城市、乡村等。
3 环境的自净作用及其被破坏的后果
由于大气、水、土壤等具有扩散、稀 释、氧化还原以及生物降解等作用, 所以人类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的浓度 和毒性会自然的降低,这些现象叫做 环境的自净作用。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 力的容量,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 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使得 环境的自净作用遭到了破坏,发生了 环境污染。
02. 环境保护专业知识
3 固体废物知识简介
一般固体废物 定 义: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 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 害:处置、填埋不当则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尤其是土壤破坏。 治 理: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填埋。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下一页
返
回
1.生态破坏
湿地面积萎缩。我国东部湖泊淤积围垦,西部内陆湖泊咸化干涸,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湿地是指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等,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 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过6米的海域地带。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湿地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 支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祥地”,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02年1月11日,我国又新增14块总面积达196万公顷的湿地 被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至此,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增加到21块,总面积达303万公顷。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 每分钟一种植物、每天一种动物灭绝,基因的研究应用于医疗及工农业生产中,将创造巨大的价 值,当一种生物的减少会连锁反应,令许多生物灭绝。10月4日为“世界动物日”、12月29日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三江源敲响警钟——三江源:中国最大的三条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位于青海省境 内,这里冰川广布、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又多沼泽湿地,汇聚了黄河总水量的49.2%、 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0%,被称为“中华水塔”。近年来三江源雪线上升、冰川 退缩、草原沙化、湖泊干涸。
8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4.酸雨
PH<5.6(含饱和CO2雨水其PH为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 酸雨 酸雨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改变土壤性质与结构致使农作物减产、破坏 水生态系统、使湖泊变酸、腐蚀建筑物、损害人体的呼吸道系统和皮肤 在世界上酸雨分布的地区较广,有时飘越国境影响别国,它不仅是一个 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国家间的政治问题 SO2、NOX(NO、NO2)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材料首部: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的重要问题。
本篇材料将为您介绍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帮助您了解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第一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保持和改善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类生存依赖于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
我们所需的食物、水和空气都来自于环境,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2. 生态平衡的维护: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网络。
保护环境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还包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减少浪费和开发可再生资源,我们可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性,为未来的世代提供充足的资源。
第二章:常见的环境问题现如今,我们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1. 气候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正发生变化,引发极端天气、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2. 水资源污染:水污染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巨大危害。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城市污水和塑料垃圾的排放都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大气污染:车辆排放、工业废气和燃煤等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加剧了臭氧层破坏问题。
4. 非可再生能源消耗: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
同时,石油、煤炭等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耗将导致能源危机。
第三章: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1. 节约能源和资源: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浪费等方式来节约能源和资源。
2. 排放控制与治理:制定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限制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推动企业进行污染治理。
3. 生态保护与恢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植被恢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4. 垃圾分类与回收: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提倡回收再利用,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损害。
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培训

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培训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培训1、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
在正常状况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保持动态平衡,使人体得以正常生长、发育,充满活力。
由于人类的活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类自身及其它生物正常发展的现象,就是环境污染。
当环境受到污染时,环境中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等达到一定的量后,就会影响人体机能,产生中毒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化学、物理、生物三种,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从时间上可分为急性、慢性、远期三种情况,有的环境污染不仅危害我们自身,还会影响到下一代。
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水体污染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发生不良变化,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破坏生态平衡,就是发生了水体污染。
表示水污染的主要指标有悬浮物、PH值、有机物、细菌和有毒物质。
3、大气污染大气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
自然状态下的洁净大气由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组成。
恒定组分主要有氮、氧、氩及微量的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可变组分指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它们随地区、季节、气象因素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如果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植物、材料、大气特征或环境美学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就构成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
其中有些影响是明确的并可以测量,但大多数影响是长期的、慢性的,尚难以定量化。
大气污染物质单独存在时会危害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引起上述系统疾病,当两种以上空气污染物联合作用时,其危害程度更大。
若长期生活于污染的大气环境,不仅会被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病,还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952年发生于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五天内就有4000人死亡。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正文开始)环保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环保概述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日益凸显,环保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变得尤为重要。
二、环保法律法规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基础环境法律,对环境保护的目标、职责、措施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2.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对大气污染源的排放控制、监测管理等做出了规范。
3.水污染防治法:主要保护水环境,对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水污染进行治理。
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重点治理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5.生态环境保护法: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包括生态系统保护、物种保护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预测和评估计划、项目或政策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方法和工具,旨在提前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废物管理1.废物分类:废物分类是指将废弃物按照不同的性质、组成或处理方式进行分类,便于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和利用。
2.废物处理:包括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再利用、回收等,避免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五、能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产业1.能源节约: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排放。
2.环境友好型产业:指以环保为导向,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减少污染排放并提高产品的环境友好性。
六、环保宣传与教育1.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
2.环保教育:将环保知识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的环保行为和责任感。
七、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方法和设备,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程度和污染源。
2.环境治理技术: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等,用于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材料环境保护是指为了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日益增强。
为了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本次培训将介绍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和城市生活等。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
2.水资源保护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资源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个人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洗浴和冲水的次数,使用节水设备,避免在自来水中浪费水资源。
政府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建设水资源保护设施,确保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
3.大气污染防治4.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遗传资源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个人可以爱护动植物,不非法猎捕和销售野生动植物;政府可以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监管。
5.固体废弃物管理固体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和不当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个人应分类投放垃圾,减少废物的产生,重复使用和回收可再利用的物品。
政府应加强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倡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谢谢大家!。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材料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发展。
因此,了解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环境问题的现状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首先,大气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等使得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其次,水污染也不容忽视。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也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此外,土壤污染也逐渐凸显。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使得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增多,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垃圾围城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量的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还会产生恶臭和渗滤液,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保障了我们的健康和生活需求。
同时,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保护环境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让他们能够在一个美丽、宜居的地球上生活。
四、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在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避免问题的出现或加重。
综合治理:针对环境问题,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整治,而不是单一的解决方式。
谁污染谁治理: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和费用。
强化环境管理: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
五、主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一)减少污染排放1、工业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2、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什么是环保?环保是指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预防污染,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行为和措施。
环保的重点是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环保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为什么要做环保?1. 保护健康环境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2. 保护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为了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我们需要做好环保工作。
3. 可持续发展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合理使用资源,那么将来我们就会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
环保工作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地球上。
三、怎样做好环保?1. 减少能源消耗能源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应该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比如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器,注意合理使用空调、取暖等设备,减少开车等能源消耗。
2. 减少污染排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处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都是减少污染排放的有效途径。
3. 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处理是环保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垃圾分类可以让可回收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
4. 关注环境保护法规了解并遵守环保法规,不随意乱扔垃圾,不私自倾倒废弃物,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5. 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法,通过植树可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水土,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6. 倡导环保理念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知识,敦促他们也加入环保的行列,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并采取行动。
四、环保的重要性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地球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不仅是对自己、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更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9
返回
5.海洋污染
? 造成海水温度、PH值、含盐量、透明度发生变化,影响海洋生态及食物链 ? 全世界每年向大海排放的废物中,悬浮物和溶解盐类有 200亿吨,垃圾和污水中
的有机物达330万吨;每年倾倒大海的船舶垃圾 640万吨,塑料集装箱500万个, 包装材料2万多吨,塑料网、绳、救生衣13万吨以上 ? 大量工业废水流入、固体废弃物倾倒、有毒或放射性物质、石油污染都给浮游 生物、海鸟和鱼类带来致命威胁;中国沿海海域近年来大面积频繁发生的赤潮
一、全球环境问题概述
1.生态破坏 2.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海洋污染
上一页
下一页
4
返回
1.生态破坏
? 每年1%的森林面积被毀,森林中的原始细菌寻找新的宿主,人类成了替罪羊;森林可调 节气候,调蓄水源,防风固沙等。巴西热带雨林大批砍伐; 2002年中国计划退耕还林 220 多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 260多万公顷;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黄山著名的 “迎客松”、“梦笔生花”已被塑料树替代
人类活动产生
生态破坏
(森林减少、湿地减少、草原退化、 土地沙化、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
(平衡打破) 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上一页
下一页
2
主要内容
一、全球环境问题概述 二、“八大公害事件” 三、环境问题的前景 四、主要环境污染类型 五、分厂主要环保装置及环境危害因素 六、公司及矿部相关考核制度
3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7
返回
3.臭氧层破坏
? 臭氧层在离地面 2-3万米的高空 (同温层),过滤70%-90%的紫外线 ? 若臭氧层破坏 10%將造成紫外线增強 20%,引起人类皮肤癌与白內障增加、对人体的
免疫系统功能产生抑制作用、植物生长影响,还会造成某些物种的灭绝 ? 1984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 (大小相当於美国国土面积 )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根本,我国的西部地区拥有世界上海拔最 高的天然湿地,同时也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 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草地恢复和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 土保持综合治理及种苗工程等各项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
5
上一页
消耗臭氧层物质: CFCs(氟氯烃类 )、超音速飞机排放大量 NOX、哈龙1301等 (清洗行 业、家电行业、烟草行业、泡沫行业、制冷行业 ) ? 上海12万辆空调车使用氟里昂,汽车的振动易造成制冷剂的泄漏,每年约 100吨氟里 昂泄漏,致使人有胸闷、头晕、呕吐感觉 ? 三亚创建我国第一个无氟城市,从 2001年初开始全面禁止使用含氟里昂的制冷剂 (宾馆、饭店、车辆、商铺、办公楼的空调全面淘汰含氟里昂的制冷剂),预计 2002年底可全部完成;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是我国首家获得 ISO14001认证的旅游景 区。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
4.酸雨
? PH<5.6(含饱和 CO2雨水其 PH为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 酸雨
? 酸雨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改变土壤性质与结构致使农作物减产、破坏 水生态系统、使湖泊变酸、腐蚀建筑物、损害人体的呼吸道系统和皮肤
? 在世界上酸雨分布的地区较广,有时飘越国境影响别国,它不仅是一个 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国家间的政治问题 SO2、NOX(NO、NO2)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
认识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环保基础知识
1
下一页
环境问题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
境
问
题
(大气、水体、海洋、土壤污染等 )
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 )
(功能、结构) (城市环境问题:垃圾围城、噪声、 汽车尾气、油烟、热岛、地面下陷 )
次生环境问题
下一页
返回
1.生态破坏
?湿地面积萎缩。我国东部湖泊淤积围垦,西部内陆湖泊咸化干涸,平均每年有 20个天然湖泊消亡。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湿地是指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等,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 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过 6米的海域地带。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湿地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 支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祥地”,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 2002年1月11日,我国又新增 14块总面积达196万公顷的湿地 被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至此,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增加到 21块,总面积达 303万公顷。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2.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将导致到2050年全球温度上升3.6-4.5?C,地球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20-165厘米
?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反常,干旱加剧(如:中国西北部),大量不适用气 候变化的物种灭绝。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频率加快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CO2(66%)、CH4(16%)、氯氟烷烃(12%)等
? 每年沙漠化以5万~7万平方公里速度扩展;宁夏因大量采挖甘草、黄麻、发菜,导致土地 沙化严重,昔日的古楼兰、龙雅等七座古城已淹没于黄沙之中; 2000年北京的沙尘暴,也 向国人敲响了警钟。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 每年有240亿吨的土壤流失。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 356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 云、贵、川、渝、鄂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晋、陕、甘、蒙、宁,总体分布上由东向西递增; 长江每天因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就有500个足球场大
?每分钟一种植物、每天一种动物灭绝,基因的研究应用于医疗及工农业生产中,将创造巨大的价 值,当一种生物的减少会连锁反应,令许多生物灭绝。 10月4日为“世界动物日 ”、12月29日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 三江源敲响警钟 ——三江源:中国最大的三条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位于青海省境 内,这里冰川广布、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又多沼泽湿地,汇聚了黄河总水量的 49.2% 、 长江总水量的 25%、澜沧江总水量的 10%,被称为“中华水塔”。近年来三江源雪线上升、冰川 退缩、草原沙化、湖泊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