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与美术课的美丽邂逅

合集下载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摘要】绘本和美术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影响。

绘本的艺术表现既包括文字叙述,更重要的是图画的表现,美术作品在绘本中的运用让故事更加生动。

绘本中注重美术教育,通过图画的表现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与美术的相互影响使得两者在创作中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彼此的发展。

绘本和美术的完美交融体现了它们在艺术表达上的独特魅力,绘本的美术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绘本美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融合创新,为读者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文化熏陶。

【关键词】绘本, 美术, 融合, 艺术表现, 教育, 创作结合, 交融, 价值, 发展1. 引言1.1 绘本和美术的联系绘本和美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在表现形式、技法和表现目的上都有着共同之处。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其艺术表现常常涉及到绘画、色彩、构图等美术元素。

美术作品则是以绘画、雕塑、版画等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其技法和风格也常常影响到绘本的创作。

绘本中的美术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欣赏绘本作品,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

绘本和美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二者在创作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绘本的文学性和美术性结合在一起,使得其艺术表现更加生动和丰富。

绘本和美术的完美交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绘本具有很高的美术价值,也为美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绘本美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为绘本和美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2. 正文2.1 绘本的艺术表现绘本的艺术表现是指绘本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性和美感。

绘本不仅是文字和图片的简单叠加,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绘本的艺术表现可以通过绘画技巧、色彩运用、构图设计等方面来展现出来。

绘本的艺术表现在绘画技巧上体现出来,绘本插画的绘画技巧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视觉效果。

绘本插画师们通过各种不同的绘画技巧,如素描、水彩、油画等,来呈现出不同风格和氛围的作品。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文字的形式,用于儿童读物或故事书的一种出版物。

而美术则是通过绘画、雕塑、设计等形式表达艺术感受和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绘本中,美术与文学紧密结合,美术为绘本增添了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效果,绘本则为美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观众。

当绘本邂逅美术,可以发生美美交融的情景。

绘本的插图常常通过画面的表现力,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艺术享受。

绘本中常常采用明快的色彩、夸张的形象、丰富多样的线条等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绘本中的动物可以是活泼可爱的小熊,也可以是形象夸张的奇幻动物。

而这些画面背后的美术设计与艺术构思,则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美感。

绘本中的绘画艺术也在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学习的机会。

绘本中可以讲述动物的种类、故事的背景、历史事件等等。

而这些知识往往通过美术手法呈现,比如通过动物的插画来教授儿童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城市景色的插画来讲故事的背景,通过历史事件的插画来让儿童了解历史。

美术和绘本的结合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探索世界的平台。

绘本中的美术艺术还通过情感表达给儿童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

绘本中的画面往往通过色彩、线条等表达情感和氛围。

红色可以代表热情和喜悦,蓝色可以代表平静和忧郁等。

而这些情感的表达往往会深深地触动儿童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共鸣。

绘本中的美术艺术还可以通过绘画的手法和形象表达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引导读者体验情感。

绘本还可以通过美术艺术的融合,让儿童在阅读中培养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绘本中的插画往往经过精心设计,通过色彩搭配、形象构图等来展现故事的情节和气氛。

儿童在绘本阅读中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画面,还可以通过观察插画中细节,发现其中的奇妙和想象,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与美的交融不仅给读者带来快乐和艺术享受,还可以通过美术的表达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学习知识、感受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美妙邂逅

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美妙邂逅

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活动(de)美妙邂逅——浅谈如何运用绘本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幼儿园美术活动(de)形式是多种多样(de),在丰富多彩(de)媒材中,儿童绘本以它独有(de)精妙(de)语言文字和明快引入(de)画面,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de)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de)快乐,为他们(de)想象插上了翅膀,也给幼儿园(de)美术教学带来鲜活(de)生机.从美术(de)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de)多样性、物像形态(de)生动性、色彩鲜明(de)协调性等特点.将绘本投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能碰撞出怎样(de)火花,能生成出怎样(de)风景呢幼儿园(de)美术活动是个动态(de)生长过程,以绘本为载体(de)美术教学活动让这一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更让孩子们带给我们难以预料(de)精彩.一、精心解读,选择适宜(de)绘本经过实践运用,我们感觉运用于幼儿园美术创造活动(de)绘本应具备以下(de)特点:1 能吸引与打动人(de)绘本.如中班美术活动“我(de)连衣裙”所用(de)绘本图案简单,文字不多,简洁明了,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快乐(de)情绪.正如作者西卷茅子自己说(de)那样:这是一本真正画给幼儿们看(de)图画书.作者先画完,然后再填上文字,她认为:图画书(de)画要足以带给孩子快乐,只要孩子觉得画好玩就行.绘本要能打动孩子、打动老师,运用在教学中才能取得好(de)教学效果.2 富于想象(de)绘本.运用在美术活动中(de)绘本应该是富于想象(de).又如大班绘本美术活动“小脚丫”,绘本简单(de)画面中蕴含着深刻(de)哲学内涵,描绘(de)故事新鲜有趣,平和亲切,表现出独特(de)审美视角.以一双小朋友(de)小脚丫为原型变成了拱形桥、树林、房子……绘本图画中出色(de)创意和联想让孩子们展开了想象(de)翅膀,绘画出一幅幅有趣(de)作品.3 能挖掘出美术元素(de)绘本.从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de)角度考虑,绘本要具有美术教育价值.绘本中多元(de)美术信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利用,但也要注意取舍.“我(de)连衣裙”中兔子(de)形象简单可爱,线条明快,更像是一个不断变幻图案(de)万花筒,情节在不断变化,变化中有重复,孩子们喜欢这种重复,也很期盼这样(de)重复.这本书中蕴含着丰富(de)美术教育资源,如在中班,教学活动重点就锁定在其中(de)一个美术元素“重复”上:小兔子走进花园,连衣裙就变成了花朵(de)不断重复;走进雨里,连衣裙就变成了雨滴和线条(de)不断重复等等,让孩子在轻松愉悦(de)欣赏氛围中,联系自己(de)生活经验,用绘画(de)方式为小兔子设计有一种或几种重复图案(de)花布.二、巧妙选择绘本中有价值(de)资源,为美术教学活动增色添彩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运用这样(de)模式:根据绘本所隐含(de)美术元素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注意取舍(完整运用绘本,还是根据需要节选)——幼儿阅读,理解绘本(初步了解绘本内容)→师幼共同分析绘本中精彩(de)艺术表现形式(绘本中所蕴含(de)美术元素)→提升理解(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幼儿对绘本中(de)美术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与感知)→创造与表现(以美术特有(de)表现形式表达与创造).以下通过三个案例来具体介绍开展绘本美术活动(de)方法与策略:视觉要素(de)重复——中班美术活动“我(de)连衣裙”重复(de)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de)形象出现过两次或超过两次,它是设计中比较常用(de)手法,以加强给人(de)印象,造成有规律(de)节奏感,使画面统一.在重复(de)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de)相同,还有色彩、大小、方向、肌理等方面(de)相同.我们巧妙地运用我(de)连衣裙这一绘本,让孩子们迁移经验,与他们(de)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想象与创作具有重复图案(de)连衣裙.案例分析:绘本中(de)图画本身就是很好(de)范例,花裙子、雨裙子、草籽裙、小鸟裙等等,就是一些图案(de)重复.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了解重复,又选择一些简洁(de)、具有卡通图案(de)花布让幼儿欣赏,花色与绘本(de)情节也能够协调起来,如胡萝卜、雪花、昆虫图案等,以此来拓展幼儿(de)经验.活动过程中重点分析小兔子(de)连衣裙:小鸟花样(de)连衣裙是图案向一个方向一排排(de)重复,小雨花样(de)裙子是雨滴和线条按一个方向(de)重复,星星和云朵(de)裙子是散点状(de)重复,草籽裙是一排排(de)重复.让孩子们了解了重复可以是大小、方向、色彩等(de)重复.随后,孩子们自己想象:小兔还会到什么地方裙子上又会有什么图案(de)重复在孩子们操作过程中,老师再给予孩子一些帮助与提升,孩子(de)创造力是我们难以想象(de),他们将自己(de)生活经验迁移其中,作品也是千变万化.豌豆射手、鱼儿、月亮和星星、花儿与蝴蝶……在裙子上快乐地重复着.作品表现形式:用小兔子(de)模板套在自己设计(de)花布上,这也是一种好玩(de)方式,孩子们会乐此不彼地设计不同(de)花布为小兔子试穿.借形想象(de)升华——大班美术活动“小脚丫”“借形想象”注重将模仿思维习惯逐渐变成创造思维习惯,引导幼儿从新(de)角度去突破、去思考.其核心就是通过愉悦(de)艺术游戏挖掘孩子(de)艺术天分,通过严密(de)思维引领激发孩子创造想象.小脚丫这一绘本正是为孩子们借形想象拓展了思路,留下了极大(de)创作空间.案例分析:找准定位,把握绘本美术教学(de)切入点非常重要.我们将核心目标定位在:以整齐排列(de)十个脚趾头为原形大胆想象十只小脚丫(de)变化,体验想象绘画(de)乐趣.先以绘本(de)封面引出活动,让孩子们想象小脚丫像什么,孩子们(de)想象很有趣:栅栏、小树、小山、房子……他们(de)一些想法竟然与绘本中(de)内容不谋而合.接着完整欣赏绘本,了解故事中小脚丫(de)不断变化,从中发现此次借形想象要遵循(de)规律:事物从小到大,从矮到高,再从高到矮,从大到小(de)排列.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小脚丫在变化时周围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让孩子了解环境随着脚丫(de)变化而变.最后再让幼儿进行借“小脚丫”这样(de)形想象绘画,小脚丫还会变成什么作品表现形式:以最简单(de)线描画(de)方式进行想象绘画,孩子们在考虑好自己所画(de)内容后选择相应颜色(de)纸进行创作.面部彩绘演绎不一样(de)精彩——大班美术活动“变色龙”面部彩绘是人体彩绘(de)一种,是运用色彩在人(de)身体、四肢上绘画出各种各样(de)图案,这样(de)艺术表现形式在幼儿园一般很少尝试,绘本变色龙(de)出现启发了我们开展这样(de)彩绘活动,孩子们被绘本中那些彩绘过(de)动物而吸引,并在自己(de)装扮彩绘中体验快乐.案例分析:绘本变色龙卡罗故事很长,根据需要我们只节选了其中(de)一小部分.故事主要讲述了:变色龙卡罗为森林里(de)动物们画上了美丽(de)图案,看到动物们变了样,它也变得快乐起来.活动(de)核心目标定位在能够大胆尝试用不同(de)图案组合进行脸部装饰,感受脸部彩绘(de)快乐.从动物身上剪裁下来(de)各种美丽图案,让幼儿重点欣赏.孩子们尝试将各种图案给合起来,用可以涂抹在脸上(de)油彩来为同伴装扮,这种不同于平时(de)艺术表现形式,让孩子们(de)想象力得到有力(de)释放.绘本是美丽(de),展示着不同艺术家(de)风格及艺术追求.虽然简单,却堪称“完美”.美丽(de)绘本给幼儿打开了一扇窗,也给幼儿打开了一个心灵花园(de)奇妙世界.在美术活动中,幼儿(de)作品只是活动(de)痕迹,而过程才是真正(de)教育实施,在过程中实现教育目(de),是老师(de)根本追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以绘本为载体开展(de)美术活动,更容易引起儿童(de)共鸣,激发他们创作(de)兴趣.绘本中绘画技巧(de)丰富,多样化(de)表现手法让绘本拥有了迷人(de)外貌,这些精美(de)画面、构图、色彩运用、想象与创意为儿童(de)美术活动打开了一个新(de)思路,帮助孩子们走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de)艺术之路.。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在绘本这个绚丽多彩的繁花世界中,美术的影子在静静地蔓延,两者交融出了一片色彩斑斓的画卷。

绘本是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用于儿童阅读的一种书籍形式,而美术则是通过创造性的表现形式,通过各种媒介传达出艺术家的创意和情感。

两者的结合,为绘本带来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和更具艺术性的呈现方式。

绘本早在古代就有出现,但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本开始发展成为一种专门为儿童而设计的图画书籍。

而绘本的主要特点是图文并茂,通过绘画和文字的结合,向读者传递故事情节、展示美好的艺术体验。

而正是因为绘本的文字和图画的特性,使得绘本成为了儿童阅读的好帮手。

文字启迪了孩子们的智慧,图画则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孩子们可以通过绘本与文字互动,通过观察和思考图画,理解文字的意义,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绘本与美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在绘本中,美术的元素随处可见。

在绘本的插画中,色彩的运用不仅可以表达故事的情感,还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场景。

线条的运用则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事物的形态和结构,揭示出不同的绘画技法。

形状的运用可以丰富图画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而构图的运用,则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观察事物,理解空间的概念。

这些美术的元素让绘本不再只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作。

美术也受到了绘本的影响。

绘本中的插画给了美术家更多的创作灵感,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中的形象设计、色彩运用、构图和绘画技法等,都为美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

很多美术家也通过绘制绘本来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将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技巧融入到绘本的创作中。

当绘本邂逅美术,两者的交融不仅展示了绘本的艺术魅力,也为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绘本的图文并茂为美术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美术的元素丰富了绘本的艺术性。

绘本中的插画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艺术概念,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而美术也通过绘本的创作,将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技巧传递给读者,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并欣赏美术的魅力。

遇见美好,绘本绘画与美术课的邂逅

遇见美好,绘本绘画与美术课的邂逅

遇见美好,绘本绘画与美术课的邂逅摘要:小学生从小接触了大量的绘本,对绘本的形式与内容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绘本绘画与美术课结合起来,开发绘本的重要价值,根据美术课的内容,让学生在美术课上画绘本。

基于这个背景,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美术课程主题内容,明确基本的学情,落实:引入生动图画资源,临摹绘画激发兴趣;仿照图画进行绘画,引发学生思考想象;开展绘画竞赛活动,增添美术课堂趣味;根据能力布置作业,绘画装订成为绘本;创新绘本绘画形式,根据生活进行绘画。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现状落实相关策略,让绘本绘画与美术课的邂逅。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本绘画;绘画兴趣;仿照绘画;绘画整理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故事书,通常包括大篇幅的、生动有趣的图画,辅之以简单、易懂、有趣的文字,讲述一个故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丰富有趣的绘本资源,能够让学生初步认识绘画,启发学生审美意识,建立生活与美术艺术之间的联系。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美术创作能力不足,在学习绘画时常常有“下不去手”的困惑。

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接触到的绘画资源有限,不能细心和认真观察生活,不能冷静全面分析日常事务。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结合绘本的形式,构建绘本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绘本的样式进行绘画,将日常生活的内容画出各种各样的图画,加入简练的旁白,按照一定的规律装订成绘本。

1.引入生动图画资源,临摹绘画激发兴趣对于绘画学习而言,一般要从简单的临摹开始。

在小学美术课上,教师基于绘本绘画的模式实施教学,可以根据美术课程主题,引入生动多样的图画资源,在大屏幕上进行生动展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图画,明确其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1]。

熟悉绘画基本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临摹,讲解临摹的基本方法,将图画主题、画面结构关系、画面内容等更好临摹出来,打好深入绘画的基础。

例如,五下的《诗配画》,教师先结合一些经典的古诗,引入丰富多样的图画资源,让学生先结合古诗、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从图画中看出什么等。

绘本与美术的完美邂逅——绘本融入美术教学的价值探讨

绘本与美术的完美邂逅——绘本融入美术教学的价值探讨

好家长20一、挖掘绘画美的绘本,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一)优美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幼儿从涂鸦期就开始接触线条。

坚硬直率的直线、舒展优美的曲线、线与线之间的交叉碰撞和组合变化,都让幼儿感受到线条的美感与魅力。

绘本中的线条也是如此。

例如,绘本《点和线》《跟着线走》采用简单的线条装饰画法,把舞动的线条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图案中线条装饰的规律美,并进行改编,将这种装饰方法运用到其他画面中,使幼儿在不断尝试、创造、欣赏中丰富审美感知。

色彩是美术活动中最吸引幼儿眼球的部分,也是唤起幼儿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激发其丰富想象力的美术语言。

绘本中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幼儿经历一场色彩美的盛宴。

例如,绘本《帽子先生和他的独木舟》借助色彩的变化,画出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和心情的变化,充分展示了色彩的动人之处。

《花格子大象艾玛》中艾玛的形象,通过五彩缤纷的格子来表现,灰色和其他颜色的对比,让强烈的色彩美迎面而来。

(二)和谐的构图,百变的造型构图是指通过对画面形象的组织和空间的组合与调整,组成一个富有变化和统一的整体。

幼儿面对画面时,往往关注个别具体形象,缺乏对整体画面结构的把握。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儿童绘本。

例如,构图简洁、内容简单的绘本《鼠小弟》适合小班幼儿;构图复杂、画面丰富的绘本《雪人》则适合中、大班幼儿。

造型不但具有很强的审美表现力,而且还能传达幼儿的情绪。

幼儿的思维水平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因此,选择的儿童绘本应造型清晰、轮廓简洁,具有拟人化、夸张和变形等特点。

例如,绘本《我会画房子》中的蘑菇房、茶壶房、稻草人房子等造型,能够激发幼儿设计一座与众不同的房子的积极性。

(三)丰富的表现手法,迥异的艺术风格儿童绘本中的表现手法是由创作媒材和表现技法统一实现的,两者的运用可以烘托整个画面的气氛,表达绘者的意图和情感,传达整部绘本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例如,在绘本《小黄和小蓝》中,作者运用撕贴的方式,将一黄一蓝两个抽象的色块拟人化,展示了撕贴的技巧。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形式,融合了文字和图像的儿童读物。

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孩子们的关注。

而美术则是一种表现艺术美美交融的形式,通过绘画、雕塑、装置等方式,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情感。

当绘本邂逅美术,两者交融、融合,给孩子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和艺术体验。

绘本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鲜活的图像和简洁的文字,能够引起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欲。

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时,常常会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和文字的理解,自行构建起一个个小世界。

而美术则通过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创作技巧,将主题和情感表达出来。

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和构图等元素,也能够激发孩子的艺术感知和审美能力。

当绘本与美术相结合时,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比如绘本中常见的插图,往往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作。

这些插图不仅可以为故事情节添上色彩,还能够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细节,发现更多的细微之处。

而美术作品中也常常会有故事性的元素,创作者通过作品中的形象和场景,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在绘本中,孩子们能够通过阅读和观察,感受到美术的艺术表达方式。

绘本中的插图,往往以饱满的色彩和夸张的线条展现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色彩和线条对作品的表现力的重要性。

而美术作品则通过创作技巧和形象的设计,让孩子们对于艺术的抽象表达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绘本和美术作品的交融,使得孩子们在阅读的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绘本和美术的交融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艺术教育。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插图,了解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绘本中常常附有艺术创作过程的插图,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而通过观赏美术作品,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艺术的多样性和创作过程。

绘本和美术的交融,使得孩子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艺术的美丽,还能够参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绘本与美术的交融,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体验和艺术欣赏能力。

它们打破了传统的阅读和艺术界限,将文字和图像、创作和欣赏相结合,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加多元、富有创造力的阅读和艺术体验。

绘本DIY创意写绘——美术与绘本的美丽邂逅

绘本DIY创意写绘——美术与绘本的美丽邂逅
后它们面临 的 , 不再 是怎样登 高够飞机 , 而是 怎样 从高处下来 了, 兔子仍然对老 鼠夸 口, “ 别担心 , 我有 办法 !” , 此时 , 我便启发孩子续编故事 : 不妨替它们 想个办法 , 再猜一猜那个莽撞 的兔子会想 出什么办 法?还有 , 小兔有这么一位忠诚和善 良的朋友 , 以后
如《 我的兔子朋友》 一文 , 讲述了那 只老 鼠好可
爱。不管它的兔子朋友怎么遭殃 , 不管是从天上摔 了下来还是挂在 了高高的树上 , 它都伤心得要掉 眼 泪, 可它还是无怨无悔地认为 , 兔子是它的好朋友 ! 这是一个关于宽容 的故事 ,在令人欢欣 的图画背
后, 含蓄地表达了关于耐心 和忠诚的主题思想。最
的理 解 与思 考 , 奇 妙 的发 现与 创 造等 , 通 过笔 尖 流落到 D I Y的写绘上 , 表达 自己对经典 的观察 和
理解 , 描绘 自己对绘本 内涵的体验和感受 。 3 . 宣传策划 , 彰 显独特个性 的理解体会 图 画书 有一 种 直抵 心 灵 的温 暖与 感 动 。 图
奇! ” 、 “ 因为与别人不 同 ! ” 、 “ 因为这对鹿角有特异 的功能 !” 进而我 引出了美术创 作的课 题— —《 妞
妞的鹿角》 , 对于为什么可爱?这对奇异 的鹿 角会 有怎样奇异 的功能 ?会不会为人所用等 问题激发
画书将 一 个个 人 生哲 理 , 通 过 简单 生 动 的故 事 、 优 美 的视 觉 画面传 递 给孩 子 , 让 孩子 懂 得感 谢 、
面充 满 了童真 童趣 、 联 想想 象 , 更 使 他们 对 绘本
充满 了持续性 的、 强烈 的好奇和期待 。
4 . 拓展添画 , 展 示张扬独特 的联想想 象 古人云 : “ 学起于思 , 思源于疑 。” 创 意美术过 程其 实就是不 断“ 思” 和“ 疑” 的过程 。孩 子的好奇 心很强 , 他们 总是 跟随 画面 的内容不 断探究 绘本 故事 的发展和结果 , 寻找未知 的答案 。因此 , 教师 在 孩子绘本 添 画创作 中要 做 到研 读绘 本 , 筛选 并 找 出拓展设 疑 的最佳方 式和最 佳角度 , 或故 事起 因, 或故事经 过 , 或故事转折 , 或故事高潮 , 或故事 结 局 等 ,引 导孩 子 去猜 想各 种 情 节发 展 的可 能 性 。然后 , 通 过“ 疑” 来激发 孩子“ 思” 的积极性 , 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与美术课的美丽邂逅内容提要:低年级学生已接触大量的绘本,本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寻找到一系列契合学生实际的绘本教学模式,文章从绘本功能的开发和表达的形式进行阐述,并通过临摹激趣、仿画培趣、补白增趣、猜画添趣和改编创新等多种训练形式进行绘本“快乐画”教学,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绘画能力。

关键字:绘本快乐画功能的开发表达形式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

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图画的重要性甚至比文字还要来得高。

绘本“快乐画”,即以孩子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引入,引导学生在绘本欣赏中进行体验,通过绘本丰富的表现形式来进一步了解美术,在感悟美术中热爱美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绘画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有内容可说可画,为其创造愉悦的氛围,使其愿说愿画,乐说乐画。

低年级学生往往因缺少生活经验而无从下笔,很多时候他们拿手的画是房屋、太阳、云朵等,这不仅因为该学段的学生尚未学会选择绘画素材,更因为他们还不会细致地观察真实的生活世界,也不会像成人那样冷静地审视事物。

他们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

绘本或描绘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或反映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或细腻描摹孩子们的情感律动,如《我有友情要出租》《猜猜我有多爱你》;或告诉孩子们一些有趣的知识,如《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等。

绘本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活的画面,将孩子们的种种生活情状定格于图画中,并辅之以简练的语言旁白,引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遐想,为学生搭建了爱读乐画的绘画平台。

在这美丽而又快乐的图文旅行中,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喷薄而出。

在丰富的画面中,在动人的叙述里,孩子们感到“有内容可画”。

当绘本走进我们的美术课堂,美术教学的新途径被开辟出来,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新增长点也被找到。

如何让绘本式的绘画发挥它的神奇魔力,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可行的训练形式。

1.临摹激趣任何人学习绘画艺术,都是从简单的临摹开始的。

为此在绘本教学中,临摹大师的优秀绘本是一颗“快乐画”的探路石。

第一,临摹绘本是向大师们学习绘画技巧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为了掌握旧有的艺术形式并设法创造新的艺术形式。

绘本临摹教学目的不是直接要求学生去达到临摹的目的,而是通过临摹使学生明确临摹的目的,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读画”习惯。

所谓“读画”就是对绘本作品进行一番全面的解剖分析,在绘本教学时不要急于让学生临摹,而要围绕绘本的主题以及如何表现这个主题、画面的结构关系、画面的气氛、为达到气氛运用的各种手段等问题,进行解剖分析。

一幅画与一台机器一样,是由数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我们临摹作品就是要先将这些“零部件”拆开来,然后再组装还原。

如,在教学绘本《我讨厌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铺垫:这个绘本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猜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画家会用哪些颜色;用什么材料上色等等。

在讲述过程中,有了之前的铺垫孩子们自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纷纷感受到酒井驹子对色彩和纹理的敏锐感觉,书中大片淡蓝色为主的画面,配合白色、淡黄色、黑色等色块强调重点;颜色的刻意不均匀造成丰富的纹理变化,黑色的轮廓线时断时续,使画面更显活泼;生动的表情与动作刻画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等到他们临摹时,孩子们已经能基本掌握该画家的绘画特色了。

这样学生看看、听听、画画,乐在其中,不仅充分尊重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又能降低绘画的难度,更快地促进绘画能力的发展。

2.仿画培趣这种绘画方式有别于临摹,但需要经过自己思维的过滤,要把所提供的素材进一步加工,可以添加想象,也可以精简删除。

在上完绘本《黄雨伞》后,我给孩子们展示了同一主题不同材料的绘画作业,如上图中毛金好用水粉颜料与油画棒相结合表现的《黄雨伞》;也有个孩子周辰初突发奇想,先用铅笔平涂底色,然后用橡皮擦出雨点的效果;还有孙瑜蔚用彩色铅笔涂好具有渐变效果的颜色后,用剪刀将作业纸剪出花边的小创意,这样的创意常常让孩子们感到别样的快乐。

不经意间,课堂上也会展开不同材料同一主题的创作,如,在二年级给孩子们讲《黄雨伞》一课时,我带领孩子们用彩泥的形式表现各种颜色的雨伞,并用添加想象的形式给雨伞添加花纹,具体如下:音乐开始了,可爱又生动的音符讲述着这个故事,钢琴演奏的乐曲带领着孩子们进入这个奇妙的雨中世界:故事从一顶黄雨伞开始,是俯瞰被柔和的灰色海洋包围的黄雨伞的画面,好像一个拿着黄雨伞的孩子刚刚走出家门。

接下来的画面中,黄雨伞遇到了绿雨伞,然后是红雨伞……每一幅画面都有新雨伞的加入。

孩子们被这种没有一个文字的绘本吸引,纷纷发出惊奇的“啧啧”声,纷纷在底下小声议论着画家这种可爱质感的画面和绘本中跳跃的色彩。

故事仍然继续着,我依旧默不作声,一页一页翻动着故事。

画面中的风景也从独立的房子换到峡谷般的街头,熙熙攘攘的路口。

但不管是风景,还是色彩轮廓都一如既往的柔和,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孩子们都被这些跳跃的雨伞吸引着,目光随之而动。

明快的音符继续跳动,随后,我请孩子们轻轻的拿出带来的橡皮泥,简单的复习橡皮泥制作的方法,如揉、捏、搓、压、团、挖、堆塑等,热身之后,没等我布置今天的作业要求,孩子们已经主动参与到雨伞的制作中了,也模仿绘本中的俯视的角度,纷纷做起了从上往下看到的各色花雨伞了,此时的课堂上已经不需要我再多说雨伞的制作步骤、方法了,我只是在一边为他们准备好实物投影仪,用照相机记录着这一切,孩子们的专注、自发的制作让我感觉只是他们的一个见证。

十几分钟后,电视机大屏幕中投射出来的雨伞渐渐多了起来,色彩也丰富起来了,再到后来,孩子们又为这些雨伞添加上了花纹,成了花雨伞的世界。

3.补充增趣绘本中的图画,是延展的、跳跃的、活动的图画,能引领学生走进故事情境,蕴含了文字无法表达的语意,这就是绘本图画的留白。

这种“留白”给学生预留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

留白是绘画的技巧,是设计的手段,也是儿童绘本常用的表现方式,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具有无中生有和无中胜有的效果。

诸如在《月下看猫头鹰》的留白中读出了雪晕,在《苏赫的白马》的留白中读到了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的悠远意境。

有了这种体验,再来理解国画中计白当黑,就变的容易了。

在绘本教学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充内容,可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如,《别让鸽子太晚睡》讲的是这样的故事:天已经黑了,鸽子耍赖不想睡觉。

看他哈欠连天,连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是不肯睡觉,费尽心思找了一堆借口:看教育类电视、聊天、数星星、喝水……最后连兔宝宝都用上了,真让人没办法!莫•威廉斯用简洁的图画和巧妙的留白表达出异常真实的情感,孩子们从勃然大怒的鸽子和镇定聪明的小鸭子身上都能发现自己的影子。

全书用淡色蜡笔画成,柔和的温暖色调,加上创意的构图,充分描绘出小鸽子丰富的肢体语言与眼神表情。

他那俏皮的耍赖个性,就像家中的小宝贝。

我在执教该课时,充分挖掘图画中蕴藏的故事,用想象的形式联想故事的背景并且将画面补充完整。

学生想象的阀门一打开,生动的画面就从他们笔下奔涌而出。

如上图,毛辰皓将场景换到了布满星空的夜晚,连月亮、星星都开始打呼噜了,鸽子还在邀请大树一起看星星,画面中鸽子坐在草坪上使劲地睁开眼睛保持清醒;有的孩子将室内的灯火辉煌和室外的漆黑一片形成对比,房间里,鸽子正在唱歌,舞台式的五彩灯光打在它的身上,鸽子垂下眼帘,显然是一副睡意朦胧的样子,但还嘴硬:“别来吵,我不困。

”还有的给鸽子带上绅士帽,一副要去参加派对的样子。

尽管孩子们还小,但我发现孩子们为画面补白的能力一点也不亚于该书插画家。

4.猜画添趣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总是想探究未知的事物,寻找未知的答案。

赛缪尔•约翰逊曾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绘本故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回本时,有时需要故意隐去故事的某个部分(或起因,或经过,或关键处,或高潮,或结局),引导学生去猜想各种可能性。

对此学生常表现得兴致高涨、乐此不疲。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猜中绘本的描述,他们拼想象、搏表达,绘画热情和表达智慧竞相绽放。

如,在教学大卫•香农的绘本《大卫上学去》时,在和学生交流讨论大卫的老师多次对他提出“大卫不可以”最后请大卫放学以后留下后,让学生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一幕。

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同时已有的生活体验被唤醒。

孩子们的画面充满了童真、童趣,丰富多彩。

作业之后,有几个学生的作品就很有趣:5.改编创新绘本往往篇幅比较短,读完之后总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有些故事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如美国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他讲述了一个用色块撕贴,非常有创意的一段非常独特的友情。

我启发二年级的孩子寻找书中的亮点,就是小蓝与小黄重叠融合成了绿色,李奥尼简单的讲述,马上就向孩子们叙述了两种原色互相调和形成间色的过程。

孩子们纷纷赞同:真是个“绿色的魔术师”!随后的作业中我启发孩子: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出现了小绿,你还能让谁抱在一起呢?孩子马上说:小黄和小红、小红和小蓝。

孩子们仿照《小蓝和小黄》,创作了《小红和小黄》、《蓝女孩、红女孩》、《橙橙的故事》《紫太阳》等作品。

绘本封面的设计应使整本书更加完美、更吸引人,它是文字和图片的统一,与此同时,它必须真正表达了书本内容的灵魂。

它们追求封面的引人注目,与原文的写作风格相匹配,在给书本内容润色的同时又不能泄露故事情节。

如图,在给孩子们讲完《黄雨伞》《开心汤》之后,孩子们又根据故事进行创作,涌现了一大批《黄衣服》、《黄树叶》、《黄手指》、《倒霉汤》、《幸运汤》等优秀的封面汇编作品。

绘本教学开展一学期以来,孩子们领略到了世界各国的知名插画家们的作品,或水彩,或丙烯,或油画,或剪贴,得到美的熏陶。

孩子们的情感受到熏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使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美术素养。

期末将至,各个班级纷纷将一学期以来的优秀绘本作业展示在教室门口,这是对我的绘本教学最好的肯定,也是孩子们“快乐画”的美好结晶。

总而言之,绘本教学应本着体现不同绘画特色,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运用适当的创作手法表现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的故事、思想、情感及价值观。

绘本是艺术,绘本教学同样也是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