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基质育秧管理注意事项.doc

合集下载

早稻育秧期谨防烂秧死苗

早稻育秧期谨防烂秧死苗

早稻育秧期谨防烂秧死苗
早稻播种育秧期间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无常,气温变化幅度大,容易造成低温阴雨。

各地农户要加强培育管理工作,防止低温连阴雨造成烂秧死苗。

管水调温水既能保温防冻,又能调节温差,还能消除土壤有毒物质和控制腐霉菌发生危害。

芽期要加强湿润管理,做到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沟中不关水。

这期间要保持厢面湿润,土壤中氧气充足,以利多发根,扎好根,快立簪,促全苗。

水多气就少,会出现有芽无根,或根少芽长现象,以致翻根倒苗。

两叶后秧苗抗寒能力减弱,但通气组织已经形成,可实行浅水管理,如预报有冷空气侵入,要提前灌深水(水淹毛丫)护秧。

冷空气过后,天气陡晴,早晨仍要保持深水层,等10时后慢慢将水放浅,防止陡排青枯死苗。

尼龙秧芽期应以密封为主,促齐苗扎根。

尼龙平铺秧田遇阴雨天气,在雨停时要赶紧鼓膜通风或揭膜散温换气。

两叶期以后,遇中午烈日,要先灌水上厢,后通风炼苗,防秧苗徒长和高温烧苗。

如发现秧苗青枯卷筒,要立即灌深水抢救。

- 1 -。

早稻育秧技术要点

早稻育秧技术要点

早稻育秧技术要点1.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早稻育秧这个热门话题!说起育秧,那可是咱农民伯伯的看家本领,就像是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需要特别细心。

2. 种子选择可是门大学问!要挑那些饱满圆润的种子,瘪瘪的、干瘪的可不行。

我跟你们说,好种子泡在盐水里是会沉底的,就像是挑选优等生一样,要把最棒的留下来。

3. 消毒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就像给宝宝洗澡一样。

把种子放在温水里泡一泡,再用药水消个毒,这样能让秧苗健健康康地长大,不容易生病。

4. 催芽可有意思了!把种子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它们就会慢慢醒过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种子做美容觉,等它们睡醒了,小芽就会冒出来,可爱极了!5. 育秧的床土要求可真高!又要疏松,又要肥沃,还得保水。

这就跟给宝宝准备婴儿床一样,床垫太硬不行,太软也不行,要恰到好处才行。

6. 播种时可得用心了,种子要撒得均匀,像撒糖粉一样细致。

太密了会挤得喘不过气,太稀了又浪费空间,这可真是个技术活!7. 覆土这步最讲究,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厚了小芽冒不出来,薄了保不住水分,就像给宝宝盖被子,要恰到好处才舒服。

8. 温度管理可是个大工程!秧苗怕冷,得给它们盖上塑料薄膜,就像是给它们穿上小棉袄。

白天太热了还得通通风,跟带孩子一样操心。

9. 浇水也是门艺术!水多了会把小秧苗淹着,少了又会让它们渴着。

得像照顾花花草草一样,看苗浇水,既不能太勤也不能太懒。

10. 施肥更是有讲究,就像给孩子吃饭一样,该吃多少吃多少。

刚开始要吃得清淡些,等秧苗长大点再补充营养,这样长出来的秧苗才壮实。

11. 病虫害防治可不能掉以轻心!要经常巡视秧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就像是当医生一样,要把把脉,看看秧苗们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12. 最后说说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要让秧苗慢慢适应外面的环境,就像是让孩子慢慢学会独立一样。

揭开塑料膜要一点点来,让秧苗变得更坚强些。

种植技术-早稻机插秧硬盘旱育秧技术要点

种植技术-早稻机插秧硬盘旱育秧技术要点

种植技术-早稻机插秧硬盘旱育秧技术要点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努力方向,为了培育“秧苗素质好,秧根盘结紧,苗高适中,便于上机操作,插后返青快”的适宜机插的早稻秧苗,特提出以下技术要点。

一、育秧前的物质准备1、育秧场地准备。

早稻育秧场地既可以选择用大田地膜低拱育秧,也可选用钢架育秧大棚育秧。

基本要求是必须做到运输便利、背风向阳、地势高爽、排灌方便,一般应在秧盘下田前5天平整好秧厢。

2、种子、基质准备。

按照移栽每亩大田杂交稻用种3kg、常规稻用种4.5kg 的标准备足种子,亩用机插7寸的专用硬盘38-40盘;每包50升的育秧专用基质,大田使用标准为每亩2.5包。

3、播种设备调试。

播种前3天,设备必须按实际播种程序安装调试完毕。

设备必须满足如下要求:⑴播种均匀,完全符合用种量要求;⑵播基质土均匀,满足厚度为底土2cm、覆土0.5cm要求;⑶浇水湿透,保证秧盘播种完后硬盘底部有水珠滴落。

二、品种选择和处理1、品种选择。

目前适合我县机插栽培的早稻品种主要有株两优819、株两优189、陆两优996、湘早籼45号、湘早籼32号、中早39、中嘉早17等。

2、播期的确定。

在保证早稻育秧安全的前提下尽早抢有利天气播种。

今年我县大田地膜低拱育秧宜在3月20-25日播种,钢架育秧大棚育秧宜在3月18—23日播种,种植面积大梯次育秧的均应在3月底播完。

3、浸种和催芽。

种子用清水洗种,捞出秕谷后置于1000倍咪鲜胺溶液中浸泡10小时左右,起水露2—3小时,再置于咪鲜胺溶液中浸泡6小时左右,取出用水稻快速催芽桶催芽,种子约80%“破胸露白”时取出摊开晾干水份即可上机播种,防止根、芽生长过长上机受损,播种不匀。

4、控高促蘖。

采用5%的烯效唑500倍液结合浸种消毒可结合水稻快速催芽桶催芽同时进行。

注意烯效唑溶液浓度要适当,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根芽生长。

三、机械播种1、工艺流程铺放育秧硬盘装床土洒水播种覆土。

2、播种要求调节好机械播种速度,保证每盘合理的播种量和均匀度。

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

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

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一、引言。

早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育秧工作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早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育秧前准备。

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选址,选择育秧地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并且要远离工业区、污染源等。

其次是整地,要将育秧地进行耕翻,破土松土,平整整地。

最后是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入有机肥和无机肥,为早稻育秧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育秧材料准备。

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时,需要准备好育秧材料。

首先是选种,要选择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质早稻种子。

其次是育秧箱,要选择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强的育秧箱。

最后是育秧土,要选择细腻、肥沃的育秧土,为早稻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育秧方法。

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时,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育秧方法。

首先是浸种,将选好的早稻种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充分吸水。

其次是播种,将浸好水的种子均匀撒在育秧箱中,覆盖一层薄土。

最后是管理,要及时浇水、通风、松土,保持育秧土壤湿润、通风良好,为早稻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五、育秧管理。

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时,需要加强育秧管理工作。

首先是浇水,要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及时浇水保持育秧土壤湿润。

其次是施肥,要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

最后是防治病虫害,要及时巡查,发现病虫害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障早稻幼苗的健康生长。

六、总结。

通过以上的育秧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早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生产的顺利进行。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时,能够按照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操作,取得丰收的好成绩。

早稻生产育秧实施方案

早稻生产育秧实施方案

早稻生产育秧实施方案实施方案:1. 土地准备:- 选择良好的耕作土地,进行充分翻耕,除去杂草和病虫害。

- 进行土壤酸碱度和养分含量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

2. 育秧设备准备:- 准备育秧盘、育秧箱等育秧设备。

- 对育秧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传播。

3. 秧种选择:- 选择高质量的早稻种子,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和丰产性。

-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早稻品种。

4. 秧床铺设:- 按照适宜的间距和行距,在育秧盘或育秧箱中均匀撒播早稻种子。

- 覆盖适量的育秧基质或育秧土壤,不要过厚。

5. 定时浇水:- 保持育秧基质或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 每天早晨和傍晚进行浇水,确保水分充足。

6. 控制温度:- 使用保温设备,保持育秧环境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秧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7. 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查育秧场地,及时发现并处理秧苗上的病虫害。

- 使用合适的农药和生物防控措施,保持秧苗的健康生长。

8. 适时移栽:- 根据早稻生长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当的时间将秧苗移栽到田地中。

- 使用正确的移栽工具和技术,确保秧苗的根系完整。

9. 管理与养护:- 定期施加适量的肥料,保持土壤养分供应充足。

- 定期除草,确保早稻生长不受杂草的竞争。

-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处理。

10. 监测与调整:- 定期监测早稻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虫害情况等。

-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管理措施。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 注意劳动安全和个人防护,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必要的个体化调整和改进。

水稻基质育秧应注意的问题粮油

水稻基质育秧应注意的问题粮油

水稻基质育秧应注意的问题粮油
水稻育秧基质是根据秧苗株型塑造、高密度盘育秧和机械稀植等机插稻特征和要求研制而成的新型育秧材料,它以盘育秧苗簇根发育为核心,应用高分子材料,复配全价营养,有效解决营养土育秧的备土难、秧苗弱、返青慢等问题。

适宜于工厂化和商业化等多种育秧要求。

在生产要注意以下几点:
种子要进行药剂处理。

播种前种子要进行药剂消毒浸种和催芽。

提倡用咪鲜胺或者强氯精浸种,籼稻浸种2-3天,粳稻3-4天,确保种子吸饱水,避免太阳暴晒。

基质装盘播种后要暗化。

基质铺底-播种-浇水-基质覆盖后预留0.5厘米空间,浇水一定要浇透,以利种芽立锥。

播种后秧盘堆盘暗化促芽早发立锥,但堆叠不超过20盘。

堆盘于阴凉通风处,谨防高温烧苗.若靠墙堆盘,则离墙体50厘米以上,盘堆间距50厘米以上。

摆盘润水要到位。

将暗化后硬盘秧苗摆放在秧床上时一定要让秧盘与苗床紧密粘合,不留空隙,避免失水烧苗。

同时,秧盘摆好后秧田要灌水至淹没秧盘,1个小时后放水,以后保持沟肩水位使秧板潮湿。

秧盘不可长时间没水。

插秧前3-5天秧沟排水,防湿度过大,卷秧时秧块易破损,不利机插。

严格控制肥料使用。

在整个秧田期原则上不需要补肥,若现脱肥可叶面喷施尿素等速效氮肥,用量不宜多。

插秧前2-3天可施用送嫁肥和送嫁药,做到带药下田。

及时移植。

机插盘育秧苗生长空间非常有限,密度高,提倡小苗移栽,不可大秧龄迟栽。

移栽时要做到当天起秧当天机插,避免插隔夜秧。

第1页共1页。

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

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

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

什么是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呢?其实水稻新基质旱育秧就是将稻壳经过粉碎加工,利用酵素菌进行稻壳发酵,再配上营养剂作基质,实现无土化育秧。

该项技术提高了秧苗的素质,且不受土源等因素的限制,可以提前育秧。

发酵稻壳透气性好,育出的秧苗素质好,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根条数多、根长,可有效地减轻苗床病害的发生,移栽到大田后返青块、分蘖早、有效分蘖多。

水稻新基质旱育秧1.壮秧标准秧龄35~40d,叶龄4.1~4.5叶,株高17cm左右,100株地上干重4g以上。

2.秧田地选择及大中棚规格秧田地选择: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能建造大中棚的地方做新基质育秧田。

秧本田比例:人工手插秧和机械插秧均以1:100倍计算。

大中棚规格:大棚高1.8~2.2m,宽6~7m;中棚高1.5m,宽5~6m。

棚长度根据所需秧田面积待定。

3.整地做床及物资准备秧田面积:每公顷本田需秧田绿色面积100~120m2。

整地作床:床底要整平、压实,确保盘底部与床面接触好,不悬空,床边缘修筑高出床面5cm高畦埂。

稻壳用量及预处理:每平方米育苗绿色面积需新基质育苗营养剂0.5kg,每公顷需40~50mm孔径筛片粉碎的稻壳400~450kg。

以粉碎稻壳加水堆积存放一年为好。

4.稻壳处理及铺放稻壳处理:粉碎加水堆积存放一年的稻壳播种前两天放在水里浸泡,保证吸收充足的水份,播种前一天晚上将浸泡好的稻壳捞出控水。

基质配制:每平方米需新基质育苗营养剂0.5kg与浸泡透的4kg干稻壳,控水后均匀混拌,铺1m2苗床或机插秧盘6个。

基质铺放:将摆好的秧盘铺放基质,厚度2cm,上部要平,用板压实或用笤帚拍实;播种前再浇一次透水。

浇水:用喷壶浇透水,确保出齐苗前水分需要。

水稻新基质旱育秧5.种子及处理品种选择: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选择熟期适宜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水稻育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水稻育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秧时间又早于中稻。
考虑气候因素
在确定育秧时间时,要考虑到 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气温 和湿度。一般来说,适宜的水 稻育秧温度为25-30℃,湿度为
60%-80%。
与农事活动协调
育秧时间还要考虑到其他农事 活动的时间安排,如耕田、施 肥、打药等,要合理安排时间
,避免冲突。
选择育秧田块
选择肥沃的田块
育秧的田块要选择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的土壤,有利于秧
催芽方法
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催芽 箱或催芽室中,保持适宜 的温度和湿度,待种子破 胸露白即可。
催芽时间
根据不同品种和气候条件 ,催芽时间会有所不同, 一般需要2-4天。
播种覆土
苗床准备
选择平坦、肥沃、排水良 好的地块作为苗床,施足 底肥,并进行土壤消毒。
播种方法
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在 苗床上,覆盖一层薄土或 草木灰,以不见种子为宜 。
05
提高育秧效率的建议
机械化育秧
提高效率
机械化育秧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实现大规模 、高效率的育秧生产。
标准化操作
机械化育秧可以实现标准化操作,确保每一个秧苗都按照统一的 标准进行培育,提高秧苗的品质和成活率。
减轻劳动强度
机械化育秧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让农民从繁重的育秧工作 中解脱出来,提高生产效率。
除草时间
在秧苗长出后,及时进行人工除草,避免使用除草剂对秧苗造成伤害。
03
出苗后的管理
温度管理
总结词
科学调节,促进生长
详细描述
出苗后,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以利于水稻生长。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温度,如揭开薄 膜、通风等,使温度保持在25-30℃之间。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节,如喷水、遮阳等,以 促进水稻正常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稻基质育秧管理注意事项
今年我省水稻育秧面积大、范围广,而目前正是早稻播种育秧的关键时期,为提高今年早稻育秧的成功率,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早稻基质育秧管理注意事项。

早稻基质育秧管理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昼夜温差和绝对温度。

较低的昼温、较高的夜温利根系的生长。

2、湿度控制:高湿抑制根和根毛生长、低湿促进。

水质要求:无泥沙、藻类、无病原菌、无污染;PH5.5-7,EC≤1.0ms/cm。

水质的调整:PH≥8时以酸性肥料调整;EC值较高时,重点选择低养分、缓冲性好的基质,注意微量元素的补给。

供水方式:漫灌,设施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育秧基地采用;浇灌,工厂化育秧最好采取喷灌措施。

管理质量:一靠经验、二靠设施。

把握好水、气两相的消长矛盾,平衡根际环境;调节好水、温、肥的关系,做到“以水调温、以水调肥”培育好壮秧。

3、光照管理:出苗前,光的管理以满足温度的要求为目标,既要考虑增温需光,又要尽量防止高温灼伤;出苗后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让育苗多见光。

基质穴盘育苗控制幼苗徒长的关键措施是:低温、强光、适度水分。

4、肥的管理:水稻育秧基质含有水稻苗期的全部营养,在水份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补充肥料,如果长期处于漫水或大雨淋洗而表现缺肥,可适当补充如硫酸铵等速效氮肥。

早稻基质育秧管理注意事项就介绍到这里,当大量种子发芽、覆盖层基质含水较大时会出现“盖头” 现象,及时揭掉地膜等覆盖物,风干覆盖层基质,并用笤帚等轻扫使基质散落到秧苗根部,并适当浇水冲去叶面基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