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讲义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经济学微观部分Withtheaspirationofsuccess,allofyouwillbeabletohewout ofthemountainofdespairastoneofhope.绝望之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第一章导言•本章学习的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假定,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1、自由物品(freegoods)和经济物品(ecnomicgoods) •(1)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够自由取用的物品。
例如空气、阳光、数量是无限的。
•(2)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可得到的物品。
例如小汽车、足球。
它对人类有用但数量有限(稀缺)。
•3.经济学的产生和经济学的定义•(1)产生:由于人类欲望是无穷,而资源是有限的,于是就存在着(1)生产什么(what)(2)生产多少(howmany)(3)如何生产(how)(4)为谁生产(forwhom)(5)何时生产(when)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产生了经济学。
•经济学:经济学是以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在何时生产何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其消费使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的好处:•(1)个人:懂得如何合理支配资源。
•(2)企业:懂得如何赚钱•(3)政府:制定政策•2.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和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
经济物品和资源的这一特性称为稀缺性。
•注:参照系:人类无穷的欲望。
•人类的五层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1.机会成本:把一定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例1:一亩地用于生产小麦棉花•产值500600•例2:土地用于生产水稻小麦棉花•产值00•例:大学毕业后的时间分配:出国工作学习•3.生产可能性边界:假定社会在经济资源和技术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只生产两种产品(X,Y),则该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性组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
宏观经济学ppt(完整版)第2章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01
货币政策的目标
02
稳定物价
促进经济增长
03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实现充分就业
1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
货币政策的工具
3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0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02
再贴现率
03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01
02
03
04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 胀、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等宏观经 济现象和问题。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联系
两者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 延伸和拓展。
区别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 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总体经济问题。微观 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宏观经济学关注总体经济指 标和政策效应。
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 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及治理政策
关系
长期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 系。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 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反 之亦然。
治理政策
针对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岗位;加 强职业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劳动者技能;完善劳动力市场 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就业歧视。
政策实践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如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 动技术创新、改善制度环境等。同时,也需要注意防范潜在风险和挑战,确保经济 增长的可持续性。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

货币政策的目标
02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03
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与工具
经济增长
1
国际收支平衡
2
货币政策的工具
3
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与工具
0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02
再贴现率
03
公开市场操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应用于社会总需求 严重不足,社会有效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下跌阶段。
策略
经济发展的策略包括促进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 展、加强国际合作等。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是经 济增长的延伸和拓展,强调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
区别
经济增长主要关注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更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全面进 步。此外,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短期的过程,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市场
汇率制度 开放经济下,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一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常见的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等。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开放经济下国际间进行货币兑换和资金流动的 重要场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 跨国公司等。
汇率波动与风险管理 开放经济下,汇率波动会对一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企业 和个人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应对汇率风险。
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
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重要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GNI)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章教案-2024鲜版

2024/3/28
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决 策和行为;宏观经济学则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关注整个经济 体系的总体指标和变动趋势。
25
两者在政策制定中作用
微观经济政策
主要针对个体经济单位,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来影响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 例如,通过反垄断政策促进市场竞争,通过价格管制保护消费者利益等。
税收与劳动供给
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有重要影响。过高的边际税率可能降低劳动 者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劳动供给减少。
税收与投资
企业所得税和投资税收抵免等政策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降低企业所 得税率或提供投资税收抵免可以刺激企业增加投资。
2024/3/28
18
政府支出对微观经济调节作用
2024/3/28
政府购买与公共服务
价格机制
市场通过价格的变动来调节供给和需求,使市场达到均衡。当市场供过于求时 ,价格下跌,刺激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当市场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刺激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2024/3/28
10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理论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即在有 限的收入下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
大满足感的商品或服务组合。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2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收入(NI)
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2024/3/28
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 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个人收入(PI)
指个人从各种来源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
13
(财务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章教案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了解基数效用论的总效用、边际效用概念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曲线;理解消费者均衡原则和消费者剩余概念。
理解序数效用论主要以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和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的均衡,来解释消费者行为和需求曲线。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戈森定律:随着物品获得的递增,欲望和享受递减。
第一节效用论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对不同的人来说消费同一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相同吗?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消费同一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相同吗?金子和玉米面饼的效用某地闹水灾,在一棵大树上,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
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
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
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金子和玉米面饼哪个效用更大?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猫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桃子!”一、效用是选择的基准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
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有理性的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的商品上。
对于效用的度量,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
1.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2.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二、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消费某种商品和劳务带来的满足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个人连续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增加的或额外的效用量是递减的。
(财务知识)微观经济学讲义整理

(财务知识)微观经济学讲义整理微观经济学讲义摘要:其中下划线标注的文字,公式,图表部分是从课堂笔记中得知的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但其余部分绝不能排除重点与考点的存在,包括超出讲义范围的可能性)。
以下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电子档讲义,如有疑问或重点补充请与我联系,谢谢!祝我们考试成功! ——邱敏 mikeqiu08@ 思维方式: 得到结论的过程远比结论本身重要第一章 绪论1-1,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交换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社会科学,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1-2,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个量与总量分析法,静态与动态分析法,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实证与规范分析法1-3,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2-1,需求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即从左上向右下倾斜,这是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两个原因:低价会吸引更多的购买者,从而使需求量增加低价会使同一个购买者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增加,而减少对其他类似(可替代)商品的购买2-2,收入效应 ( income effect ): 价格降低等于收入增加2-3,替代效应 ( substitution effect ): 商品的替代作用2-4,影响需求变化的“其他条件”: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 ( taste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和收入前景的预期其他商品的价格两种商品为替代品 ( substitute goods ); 两种商品为互补品 ( complement goods )2-5,供给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是一条正斜率的曲线,即从左下向右上倾斜,这是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
这表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供给产品,因此,供给数量一般随价格升降而增减。
2-6,影响供给变化的“其他条件”:▪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 商品市场生产厂商的数量▪ 其他商品的价格▪ 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 生产者对商品未来行情的预期2-7,市场均衡模型的含义是:如果市场价格背离均衡价格,就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并继续保持均衡的趋势 2-8,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称为“过量供给”(excess quantity supplied )或“过剩”(surplus )2-10,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称为“过量需求”(excess quantity demanded )或“短缺”(shortage )2-11,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称为“供求均衡”2-12, 市场机制中价格有以下三点作用:▪ 传达信息的作用▪ 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 决定收入水平的作用2-13,八种全部的变化可能综合反映在同一张图上第三章 弹性理论需求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3-1, 弹性: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同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例关系弹性系数 X Y Y •∆=∆=Y e3-2,需求价格弹性 (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是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注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值当为负值。
微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基础分析hmqt

替代品和互补品
替代品: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导致 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下降),这两种商品 被称为替代品。
互补品:如果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下降) 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上升),这两种 商品被称为互补品。
思考:以下商品组合中,哪些是替代品?
衣服和食物、目的地相同的火车旅行和飞机旅行、某 种品牌的运动服和其它品牌的运动服、一堂数学课和 一堂经济学课
对于环境物品来说,即使能够获得个人 需求曲线,其总体需求也是完全不同的 。
由个人需求推导出市场需求
仍以对一升装瓶装水的市场需求为例。假定瓶 装水市场有100个消费者,在一个月内,消费 者1的需求:D1=-4P+20,消费者2的需求: D2= -2P+10,消费者3到消费者100的需求:
D(3,…,100) = -94P+1120
通常情况下,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 负相关关系,称为需求定理。
单个消费者对瓶装水的需求数据
价格P 需求量(瓶/月)价格P(元) 需求量(瓶/月)
(元) D1= -4P+20
D1= -4P+20
0.50
18
3.00
8
1.00
16
3.50
6
1.50
14
4.00
4
2.00
12
4.50
2
2.50
10
5.00
假设在空气质量市场上只有两位消费者。 下图显示了空气质量的有效供给。在一 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新的消费者加入 以后,由于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不意味 着将消耗更多数量的清洁空气,即需求 总量不变,但是消费者得到的收益增加。 所以,消费的社会边际收益,应由个人 需求曲线D1和D2的垂直相加决定。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学概论微观部分讲义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经济学概论微观部分讲义车或其他东西所获得的满足,达到了平衡。
消费者综合考虑汽油的价值、汽车的能耗、其他款式汽车的价格、昂贵汽车与购买者身份的影响或期望的收入(为什么做房地产的向人倾向于开高档汽车)等因素后,觉得购买这辆汽车,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通过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大家就会了解对于一些经济和社会现象,经济学家是如何考虑这些问题的。
第一章导言这一章从整体上概括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方法及为什么研究经济学?如何研究经济学等。
通过学习,要求大家了解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它主要是研究哪些内容的?企图解决什么问题?所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什么特点?同时要明确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在学习和研究中应持怎样的态度(或者说应确立怎样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一、经济学的含义关于什么是经济学,不同的人对经济学是什么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说经济学就是怎样花钱,怎样消费。
有人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经邦济世的大学问,有人认为经济学研究致富之路,有人认为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还有人认为无非是一些自命为经济学家的人的智力游戏。
也有人认为所谓经济学,不过是一些自称经济学家的人对人们经济活动的一种描述。
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经济学家”,因为人天生的就会计算。
计算什么呢?计算收益与成本。
比如说,星期六是加班挣点钱,还是在家休息或出门观光?是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做一顿丰盛的晚餐,还是买点方便面应付了事以节省时间?是自己做家务还是请个保姆?是从政还是经商?等等。
应该说你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并做出选择。
你之所以这样选择而不是那样选择,是因为你通过计算后觉得这样选择更划算。
所以我经常用一句大实话来注解什么是经济学,那就是经济学研究干什么事“是划得来还是划不来”。
你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据你计算这样做相对来说收益较大成本较小;你之所以不那样做,是因为你觉得那样做相对来说成本较大收益较小。
在可以做的各种选择中,你做划得来的事情,不做划不来的事情;而在可以做的各种“划得来”的事情中,你做“最”划得来的事情,这就是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讲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了解基数效用论的总效用、边际效用概念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曲线;理解消费者均衡原则和消费者剩余概念。
理解序数效用论主要以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和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的均衡,来解释消费者行为和需求曲线。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戈森定律:随着物品获得的递增,欲望和享受递减。
第一节效用论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对不同的人来说消费同一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相同吗?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消费同一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相同吗?金子和玉米面饼的效用某地闹水灾,在一棵大树上,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
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
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
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金子和玉米面饼哪个效用更大?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猫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桃子!”一、效用是选择的基准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
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有理性的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的商品上。
对于效用的度量,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
1.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2.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二、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消费某种商品和劳务带来的满足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个人连续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增加的或额外的效用量是递减的。
例如:迈克的汤,迈克给杰克的感觉不舒服,迈克给杰克的汤的效用递减。
生活中的边际效用☐“富人的钱不值钱,穷人的时间不值钱”。
☐货币如同物品一样也有边际效用。
☐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即随着人们收入量的增加,其效用是不断递减的。
每增加一元货币收入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钻石和木碗有个穷人四处流浪,他只有一只旧木碗。
一天,穷人在渔船上帮工时遇到了特大风浪,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富翁听说木碗换回这么多宝贝,也想去碰碰运气。
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运到小岛。
酋长高兴地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
☐这件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呢?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由A先生的消费,得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见图2-2)。
图2-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四、消费者均衡:购买一种和多种商品时的均衡原则(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一)购买一种商品的均衡原则:边际效用要大于或等于价格,即MU=P(1)如果不考虑成本支付或价格(免费),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由边际效用决定MU≥0(2)如果考虑成本支付或价格,假定一单位货币代表一单位效用。
一种商品数量选择的最大效用原则:MU=P或MU/P=1(二)多种商品数量选择的消费者均衡原则: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消费者最大效用原则或消费者均衡原则:在不超过消费预算的前提下,每种单个商品上花费的每元支出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相同。
这样的购买组合,消费者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或效用。
I=PxX+PyYMUy/Px=MUy/Py【典型案例】物以稀为贵的几何表示水和钻石为什么价格差距那么大(见图2-3和图2-4)?图2-3水的均衡价格图2-4钻石的均衡价格结论:容易得到的物品,总效用大,但边际效用小,价格就低,比如水;稀罕的物品,总效用低,边际效用大,价格就高,比如钻石。
【原理应用】消费者剩余图2-5说明了一个消费水的人的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图2-5消费者剩余图2-6均衡图表示的消费者剩余第二节序数效用一、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无差异曲线是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曲线(见图2-7)。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U=f(X1、X2)图2-7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有三个特征:1.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且凸向原点。
二、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以RC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用图2-8具体说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概念。
图2-8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从几何意义上讲,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线的形状凸向原点。
三、预算线及其变动(一)预算线预算线(见图2-9)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最大组合。
图2-9预算线预算线的方程为:I=P1X1+P2X2(二)预算线的变动消费者的收入I或商品价格P1、P2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如表2-1所示。
表2-1预算线变动的四种情况图2-10预算线的变动四、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是:既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其中的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或商品组合(见图2-11中E点)。
图2-11消费者均衡【原理应用】需求曲线证明图2-12价格—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把总量作为一点描绘在市场需求曲线上(见图2-13)。
图2-13根据个人需求推导市场需求例:小张有120元用于购买苹果(用X表示)和甜橙(用Y表示),苹果的价格为每公斤2元,甜橙的价格为每公斤4元,效用函数为:U=5XY2,试问:(1)小张应购买苹果和甜橙各多少公斤?(2)由此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1)令MUX/MUY=PX/PY5Y2/10XY=2/4得:Y=X2X+4Y=120得:X=Y=20(2)TU=5XY2=400001.如果有两种商品,MU x/P x﹤MU y/P y,消费者怎样进行调整,才能达到效用最大化?若MU x/P x﹥MU y/P y,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2.假定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和Y,X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 x=40-5X,Y 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 y=30-Y,消费者的货币收入M=40,并且P x=5,P y=1,那么消费者的最佳消费组合应是怎样的?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课后练习参考答案讨论及思考题1.前者用不同商品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后者用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来说明消费者均衡。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消费一个单位某种商品和劳务带来的满足或效用(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增加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消费者从增加的一单位该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逐步递减的,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例如,赵明吃6个包子,第一至六个包子的效用分别为7、5、3、1、0,-3 只要MU>0,TU就增加↗;MU<0,TU↘;MU=0,TU最大。
例子中,MU6=-3,TU6=13;MU5=0,TU5=16,显然,吃5个包子的总效用大于6个。
3.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因而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当用横轴表示商品数量,纵轴表示边际效用,可以得到一条与需求曲线相同的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效用曲线,当边际效用为0时,边际效用曲线相交于横轴,边际效用出现负数值时,边际效用曲线在横轴下方。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消费一个单位某种商品和劳务带来的满足,这种满足决定消费者对这一单位的支付意愿,即MU决定支付意愿或者需求价格;市场价格则由供求均衡决定。
这样,MU-P 之差就形成消费者剩余。
简单说,边际效用曲线(MU)≡支付意愿(需求价格)≡需求曲线,通常MU≥P,消费者剩余≡MU-P。
4.第一,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第二,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第三,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且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不仅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随着商品1的数量连续增加,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的这一特性是由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决定的。
5.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各种商品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人们应该如此安排他们的消费,即在每一种单个商品上花费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给他带来相同的边际效用。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从购买中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或效用。
6.后面一个。
7.既定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或满足最大。
练习题或案例题1.根据消费者均衡原则,可以增加商品Y或者减少商品X,或者增加商品Y的同时减少商品X,直到(MUx∕Px)=(MUy∕Py);增加商品X或者减少商品Y,或者增加商品X的同时减少商品Y,直到(MUx∕Px)=(MUy∕Py)。
2.假定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和Y,X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 X=40-5X,Y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 Y=30-Y,消费者的货币收入M=40,并且P X=5,P Y=1,那么消费者的最佳消费组合应是怎样的?(提示:多种商品数量选择的消费者均衡原则:MU X/P X=MU Y/P YM=P x X十P y Y代入已知条件,得X=3,Y=25。
3.根据基数效用论的多种商品数量选择的消费者均衡条件MUi/Pi=λ,计算出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值并列表;找到不多不少用完55元而且比值相等的购买数量组合,即食品5,衣服3。
4.消费者均衡条件为—dY/dX=MRS=Px/Py所以—(—20/Y)=2/5Y=50把Y=50代入预算方程I=XPx+YPy,可以得出270=X·2+50×5X=1O则消费者消费10单位X和50单位Y。
感谢阅读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企业诊断方案,制度参考模板等欢迎您下载,均可自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