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的生活

合集下载

宇航员在太空中怎样生活

宇航员在太空中怎样生活

宇航员在太空中怎样生活
吃饭:一切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所以要想吃饭就要把食物固定住,如果不固定食物的位置,食物就会漂浮在空间里,这样想吃进嘴里就变得很困难了,为了避免麻烦,宇航员吃的食物是膏状的,就像挤牙膏那样把食物挤进嘴里。

上厕所(小便)∶航天员通过“漏斗”来解决小便问题。

“漏斗”
连接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尿液收集系统。

航天员小便时要打开收集系统内的风扇,这样就可以将尿从漏斗经软管吸进小便收集器内。

上厕所(大便)∶大便是使用专用的“抽气马桶”,它靠风机抽吸,先把其中的水分、臭气抽掉,再把干的部分用塑料袋密封起来,由于太空中无重力,航天员的肠子处于漂浮状态,内脏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航天员经常会有排便吃力、耗时较长等问题。

睡觉∶睡觉时,航天员一定要将手臂放进睡袋里,把双手束在胸前,以免无意中碰到仪器设备的开关,同时由于在失重的环境中,睡眠中的人会有四肢脱离躯干的感觉。

在睡觉之前,航天员需要用一根带子将自己和睡袋固定在某个地方,否则睡着之后,由于呼吸气体产生的推力,会将航天员的身体推到空中,在舱内飘来飘去。

休息∶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在飞行中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娱乐,有的可以利用膝上型电脑看书或给家人发邮件,有些人在听音乐或玩游戏,再有些人就是与地面的亲友打电话或与其他同事聊天。

可是绝大多数航天员在刚进入空间站时,大部分业余时间是站在窗旁,眺望宇宙和注视着地球。

宇航员的日常;在太空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是怎么样的)

宇航员的日常;在太空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是怎么样的)

宇航员的日常;在太空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宇航员的日常:在太空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太空,一片神秘而无垠的领域,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很难想象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他们是如何应对失重环境、进行科学实验、满足生活需求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太空,探寻宇航员的日常生活。

首先,对于太空中的宇航员来说,失重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在地球上,我们可以轻松地行走、吃饭和睡觉,但在太空中,一切都变得不同。

失重环境下,宇航员必须通过固定自己的身体或使用特殊设备来完成日常任务。

例如,他们需要利用手脚附着装置来固定自己,以便进行维修工作或完成科学实验。

此外,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食物和水也是一项挑战。

宇航员必须使用特制的食品包装和吸管来进食和饮水,以防止食物和液体漂浮在太空舱内。

其次,宇航员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和实验。

太空中的宇航员是地球上科学家们的延伸,他们在太空中进行各种实验,以探索宇宙的奥秘和解开科学之谜。

他们可能会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研究人体在失重环境下的适应性;或者进行物理学实验,测试材料在太空中的性能。

这些实验的结果对于人类认识太空和改善地球上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宇航员在太空中也需要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

他们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和骨骼密度。

在失重环境下,肌肉和骨骼容易退化,因此定期锻炼对于宇航员来说至关重要。

同时,他们也需要进行个人卫生和清洁工作,使用特制的无水洗发液和湿巾来保持清洁。

此外,由于长时间在太空中没有洗衣设备,他们还需要定期更换和清洗衣物。

除了工作和生活需求,宇航员在太空中也有娱乐活动。

他们可以观赏地球的美景,欣赏星空的壮丽景象。

此外,他们还可以进行社交活动,与地球上的家人和朋友进行视频通话,分享他们在太空中的经历和感受。

总的来说,宇航员的日常生活在太空中充满了挑战和创新。

失重环境、科学实验、个人需求等问题都需要宇航员们不断地迎接和解决。

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他们能够超越自我,开创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

宇航员的日常:一天在太空中是怎样度过的?

宇航员的日常:一天在太空中是怎样度过的?

1.介绍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宇航员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度过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话题。

在太空中,宇航员需要面对许多独特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索一天在太空中是怎样度过的。

2.晨间活动:起床和个人卫生在太空中,没有太阳的昼夜变化,宇航员的作息时间由地面控制中心严格规定。

早晨,宇航员会被闹钟唤醒,开始新的一天。

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个人卫生,包括刷牙、洗脸和梳理头发。

然后,他们穿上舱内服装,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3.早餐和健身宇航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适应太空环境,因此早餐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的食物经过特殊处理,以适应微重力环境。

在太空中,宇航员可以选择吃固体、液体或半固体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肉类和饮料。

吃完早餐后,宇航员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健身活动,包括拉伸、俯卧撑和跑步机上的慢跑,以保持身体健康。

4.工作任务在太空中,宇航员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和任务。

这些任务可能包括观测地球的气候变化、研究人类在太空环境下的生理变化以及测试新技术和设备的可行性。

宇航员在执行任务时需要注意各种安全措施,例如佩戴太空服、使用特殊工具和设备等。

5.午餐和休息中午是宇航员放松和享用午餐的时间。

他们有一个特殊设计的餐厅空间,可以让他们在微重力环境下进食。

午餐的菜单通常包括蔬菜、水果、肉类和饮料。

吃完午餐后,宇航员可以选择休息一会儿,放松身心。

6.科学实验和维护工作下午是进行更多科学实验和维护工作的时间。

宇航员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复杂的实验,例如在微重力环境下培养植物、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等。

另外,他们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太空站的各种系统,确保一切正常运行。

7.晚餐和休闲活动晚餐是宇航员结束一天工作的时间。

晚餐的菜单和午餐类似,提供各种均衡的食物。

吃完晚餐后,宇航员可以选择进行一些休闲活动,例如观看电影、阅读书籍或与地面的家人通话。

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增强宇航员的心理健康。

简单介绍宇航员的生活

简单介绍宇航员的生活

简单介绍宇航员的生活
航员的生活是非常严格和繁忙的,他们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太空飞行和适应各种极端环境。

以下是一些宇航员生活的简要介绍:
1.食物和饮料: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食物通常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以保持它们的营养和安全。

这些食物可能包括已经干燥或冷冻的食品,需要用热水或热空气加热后才能食用。

宇航员还可以享用一些特制的饮料,如茶和咖啡等。

2.锻炼:在太空中,宇航员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以应对各种极端环境。

因此,他们每天都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如跑步、骑自行车、健身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宇航员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问题的出现。

3.工作和任务:宇航员在太空中有很多工作任务,包括维修和检查航天器、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拍摄地球照片等。

他们的工作通常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时间和日程安排:在太空中,时间和日程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宇航员需要遵守严格的时间表和日程安排,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休息、完成工作任务、维护身体健康等。

5.社交和心理: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中,宇航员需要面对孤独和心理压力等问题。

他们需要进行各种社交活动,如视频通话、电子邮件、读书、看电影等,以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宇航员的生活是非常特殊和复杂的,他们需要适应各种极端环境和工作任务,同时也需要保持身心健康和社交活动。

宇航员在太空怎样生活

宇航员在太空怎样生活

宇航员在太空怎样生活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体验。

他们需要面对重力失重、孤独、封闭环境和极端的工作环境。

但是,他们也有许多独特的方法来适应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够在太空中生活得更加舒适和愉快。

首先,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是没有重力的。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失重环境中移动、吃饭、睡觉和工作。

在失重环境中,宇航员需要通过推、拉和飞行来完成日常任务。

他们通常会在太空站内部的各个区域悬浮,通过特殊的固定点来保持稳定。

此外,他们还需要使用特制的餐具来吃饭,以防止食物飘散到空气中。

其次,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是非常孤独的。

他们通常会和其他宇航员一起生活和工作,但是在太空中的生活很容易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为了减轻这种孤独感,宇航员会定期与地面上的家人和朋友通讯,同时也会和其他宇航员一起进行团队活动和娱乐。

此外,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

他们通常会在太空站内部度过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没有机会离开太空站进行户外活动。

为了缓解这种封闭环境带来的压力,宇航员通常会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比如观赏地球、拍摄照片、进行科学实验等。

最后,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是在一个极端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的。

他们需要面对高辐射、微重力、极端温度和氧气稀薄等挑战。

为了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宇航员通常会进行特殊的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总的来说,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体验。

他们需要面对重力失重、孤独、封闭环境和极端的工作环境,但是通过学会适应这些挑战,他们能够在太空中生活得更加舒适和愉快。

宇航员日记;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趣事)

宇航员日记;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趣事)

宇航员日记;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宇航员日记: 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2024年2月21日,今天是我在国际空间站的第100天。

作为一名宇航员,我有幸能够亲身经历太空中的日常生活,与地球上的同胞们分享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环境。

每天早晨,我醒来时并没有像地球上那样听到鸟儿的鸣叫或者晨曦的照射,而是被微弱的灯光和安静的机器声所包围。

我悬浮在我的睡袋中,感受到了无重力的奇妙感觉。

起床后,我会进行一系列的锻炼,以保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

在失重环境下,我们的身体会逐渐变弱,因此定期锻炼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会开始我的日常工作。

在太空站,我们有许多任务需要完成。

我们的研究涉及从生物学到物理学的各个领域。

我们还负责维护和修理太空站的设备,并确保一切运转正常。

这需要精确的计划和团队合作,因为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我们有限的资源和时间。

午餐时间是我一天中最喜欢的时刻之一。

在太空站上,我们没有传统的炉灶或冰箱,所以我们的食物都是通过特殊的技术加工而成。

这些食物袋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营养食品,我们只需将其加热后就可以食用。

虽然味道和地球上的食物不同,但它们提供了我们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在工作之余,我会花些时间欣赏太空的壮丽景色。

透过舷窗,我可以看到无尽的星空和地球的壮丽蓝色。

每当我凝视着地球时,我不禁感叹它的美丽和脆弱。

我意识到我们必须保护地球,因为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晚上,我会和我的太空站伙伴们一起用餐,并进行日常例行会议。

我们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发现,并讨论下一步的任务和目标。

这种团队精神是我们在太空中生活的重要支持。

随着夜幕降临,我会准备睡觉。

虽然没有地球上的温暖被窝,但我蜷缩在睡袋里,闭上眼睛,感受着宇宙的宁静。

在太空中,我们没有日夜之分,所以我看到的是一片黑暗中闪烁的星星。

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挑战和奇迹。

在太空中,我们必须依靠科学知识和团队合作来克服各种问题。

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地球上的一切,并深深感激能够成为探索宇宙的一员。

宇航员日记,见证了我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

宇航员的日常生活;在太空中度过的一天(宇航员太空日常生活的作文)

宇航员的日常生活;在太空中度过的一天(宇航员太空日常生活的作文)

宇航员的日常生活;在太空中度过的一天宇航员的日常生活: 在太空中度过的一天宇航员的日常生活是令人着迷的,他们在太空中度过的一天充满了挑战、刺激和科学探索。

虽然他们的工作环境与地球上的日常生活大相径庭,但他们依旧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时间表和规定,以保持健康和高效地完成任务。

一天开始于太空站或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被一个闹钟叫醒。

由于在太空中没有自然的白天黑夜变化,所以宇航员根据地球时间来作息。

他们通常会有一段时间进行个人卫生和锻炼,例如刷牙洗脸和进行体操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

随后,宇航员会穿上特制的太空服,并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所有设备和系统都正常运行。

这些准备工作可能包括检查空气供应、水循环系统和通信设备等。

宇航员还需要进行特殊的训练,以应对紧急情况和太空行走任务。

在太空中,宇航员需要定期进行科学实验和任务。

他们可能会参与地球观测、医学研究、物理实验以及生命科学方面的项目。

这些实验旨在增加我们对太空环境和人类身体在其中的反应了解,并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除了科学实验,宇航员还需要维护太空站或航天飞机的设备和系统。

他们可能会进行维修工作,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一切正常运行。

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在太空中没有维修人员可以随时到达,宇航员必须依靠自己的技能来解决问题。

宇航员的饮食也是经过特殊设计的。

由于没有重力,食物必须经过特殊处理,以避免飞散和污染太空站的其他区域。

宇航员通常会选择各种各样的脱水食品,然后通过注入水或将其加热来恢复其风味和质地。

此外,他们还会定期进行营养检查,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

在太空中度过的一天结束时,宇航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安全回到地球。

他们会清理和整理太空站或航天飞机,确保所有设备和物品都被归位。

然后,他们会穿上特制的睡眠袋,固定在太空站的墙壁上,以避免在失重环境下漂浮。

宇航员可能会使用一些帮助入睡的设备,例如耳塞和眼罩。

宇航员的日常生活是极其独特而充满挑战的。

船员太空生活的资料

船员太空生活的资料

船员太空生活的资料介绍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1、在太空上也可“躺平”睡觉空间站处于微重力环境中,航天员可以站着睡、躺着睡、横着睡、竖着睡甚至可以飘着睡。

但为了保证睡眠效果,舱内通常要划分出单独的睡眠隔间,每个睡眠隔间都有灯,航天员可以读书,也有可以关闭的侧板,以营造一个相对私密的私人空间。

航天员睡觉时有睡袋,睡袋的样子像蚕茧,固定在睡眠区里面。

如害怕打扰,飞船上还有眼罩和耳罩,保证宇航员第二天的工作生活都能“元气满满”。

2、在空间站里也能唠家常在以往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天地通话是“传统项目”。

在空间站里,设计师们会给航天员预留一条私密语音通道,航天员可以在这里和家人打电话、拉家常,分享在太空生活的心情和感悟,以解离家数月的思乡之情。

3、在天上也要做运动达人在太空为了抵抗肌肉萎缩,做运动是必须的。

一般的运动器械有拉力器,主要用来锻炼上肢力量和腿部力量;还有一种是骑自行车。

另外航天员还可以做翻跟头比赛,打太极拳等等来锻炼身体。

4、太空上也有私人“浴室”3个月的太空生活,个人卫生一定要护理好。

航天员虽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样的淋浴和泡澡,但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包裹式淋浴间”里,手持喷枪把自己擦拭干净。

5、120种美食可供选择提起宇航员食品,是不是你脑海里会自动浮现出压缩饼干、牙膏管一样的容器挤出来的食品?这在“神十二”航天员的菜单上已经过时啦!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空间站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

就餐区域配置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还有折叠桌,方便航天员就餐。

”太空中人由于是失重的,人肚子里的食物也不老实地往下去,加上运动量少,人非常容易发生便秘。

所以宇航员的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油性、纤维,便于大便。

而且食物都是特制的,主要是要求食物的残渣特别少,要是像普通饼干一样渣子多就完了。

咬一口,饼干渣子都会飘的满宇航飞船都是,跑到机器里就完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航员的生活
一.吃——最容易的事变得复杂奇妙
吃饭、喝水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失重环境下的太空生活,宇航员的饮食就变得十分复杂而且特别奇妙。

可以说,宇航员的营养需求、食品制备、供给和他们的进食方式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他们在地面生活的饮食有着很大的不同。

航天食品从本质上讲与地面普通食品是一样的,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但为了节省飞船的空间和发射时的有效载荷,宇航员携带的航天食品应尽可能重量轻、体积小。

如营养好的干化饼干和干化香肠,吃时用水泡一下,即可恢复到与新鲜食品相近的味道。

航天食品除了要能经受住航天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冲击、振动、加速度等的考验而不失效外,还必须针对宇航员在失重条件下生理改变的指数对膳食的营养素作适当调整,如肌肉萎缩就要求食品必须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骨质丢失则要求食品提供充足的钙以及适宜的钙磷比例和维生素等。

宇航员在航天飞行活动中如何进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在失重条件下,一杯盛满水的杯子朝下朝上放都一样,杯子里的水不会自动飘浮或洒落出来,如果放在桌子上,杯子会连同水一起飞起来。

所以说,宇航员在地面上原有的吃饭、喝水习惯到了太空就完全不能适用了。

一般来讲,各种食物、零件、用具等都是固定好了的。

宇航员从食品柜里拿出食品后,要把装食品的复合塑料膜袋剪开一个小口,把叉子和筷子伸进口袋里叉着往嘴里送。

为了防止食品碎屑到处飘飞,影响宇航员或设备的正常工作,这种食品往往都用小包装,制成与口大小相近的方块、长方块或小球状的“一口吃”食品,吃时不必再切开。

如果宇航员要喝水,吃汤、羹、汁、果酱时,直接从塑料口袋或牙膏状的软铝管里,一点一点往嘴里挤就可以了。

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宇航员从地面带去的食品可以丰富些了。

如湿食品或半湿食品的带汁火鸡、牛肉等,它们的水分含量和地面吃的正常食品相同。

现在,宇航员们在太空舱里已经可以使用微波加热器来烘烤食物了。

这种微波加热器与地面上使用的加热器有所不同。

它上面有一些特制的凹进去的小格。

为了防止加热时食物飘浮起来,需要加热的食物都必须固定在这些小格内,插上电源后,一会儿就可以将食物加热到可口的程度。

有了它,宇航员们就可以品尝到热烘烘、香喷喷的红烧牛肉、炒蛋、猪排等食物了,其口感与在地面没有多大区别。

二.穿—一件衣服价值千万美元
人们对于服装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其蔽体、保暖、美观、大方等特点,可是当人类进入太空就会发现,航天服的作用早已超出了传统范畴。

因为,太空接近真空的压力环境、极端的温度环境,缺乏生命所需的氧气,空间陨尘、空间碎片和空间辐射的威胁等,都需要航天服为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防护和保障系统。

航天服按功能可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

舱内航天服用于飞船座舱发生泄漏、压力突然降低时,宇航员及时穿上它,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氧、供气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保证宇航员在飞船发生故障时能够安全返回。

而舱外航天服则更为复杂。

它是宇航员出舱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进行活动的保障和支持系统。

它不仅需要具备独立的生命保障和工作能力,包括极端热环境的防护和人体平衡控制、氧气供应和压力控制、服内微环境的通风净化、测控与通信系统、电源系统以及宇航员视觉防护与保障,而且还需具有良好活动性能的关节系统以及在主要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应急供氧系统。

舱外航天服结构上由微流量防护层(外罩)、
真空隔热屏蔽层、气密限制层、通风结构和液冷服等组成,犹如一个独立的生命保障系统。

一套舱外航天服系统通常比一个健硕的人还要重许多。

它的价格自然也不菲,目前研制生产一件舱外航天服要花费上千万美元。

谈到航天服,不能不讲一下“太空喷气背包”。

这种背包高约1.25米,宽约830毫米,总重150公斤,内装12公斤液氮,共有24个喷嘴。

它像一把没有坐位的椅子,安在宇航员的背上。

宇航员可以通过扶手上的开关控制24个微型喷嘴,喷射出背包里的压缩氮气,从而形成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反推力,实现不同方向的移动。

有了这种喷气背包,宇航员就能在茫茫太空中随心所欲地翻筋斗、旋转,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地自由移动了。

三.住——密舱生活考验技巧
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

在这样的环境中宇航员是无法生存和工作的。

于是,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座舱用来保护宇航员。

供宇航员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密闭舱是宇宙飞船上的一个主要部分,是保证宇航员身体健康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生命保障系统最为重要的是供水系统。

它的主要任务是供给宇航员生活用水和饮食用水。

密闭舱是一个狭小的环境,必须对不断产生的污染物加以净化,以维持舱内空气新鲜,保证宇航员的身体健康。

由于失重飘浮,宇航员行动起来不像在地面上那样自如,坐立不稳摇摇晃晃,稍一抬头仰身就有可能来个大翻身,弯腰时又可能翻筋斗,所以一切动作都得小心翼翼。

航天飞行中,睡袋一般固定在飞船内的舱壁上。

在失重时分不清上和下,站着躺着睡都一样,所以宇航员既可以靠着天花板睡,又可以笔直地站着靠墙壁睡,只要他高兴。

为了防止无意中触及开关,他们睡觉时必须把双手束在胸前。

宇宙空间中的睡觉姿势很特殊,失重时,身体完全放松会自然形成一种弓状姿势。

在空间轨道站上,宇航员已可享受分隔式卧室和床,但他们在睡觉时必须把自己捆在床上,以免翻身时因失重而飘离。

另外,在宇宙中航行的宇航员和地球上的人一样,也需要有个人清洁卫生的处理,如刷牙、洗脸、洗澡、大小便等等,但这一切都需要有特殊的设施和技巧。

比如在失重时刷牙,牙膏泡沫很容易飘浮起来,水珠在舱内飞飘,会影响人的健康和仪器正常运转。

为防止这个问题,美国采用一种特制的橡皮糖,让宇航员充分咀嚼以代替刷牙,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

宇航员洗澡时,需要将耳朵塞上,带上护目镜,就像潜水员一样。

当人进入浴室,还要穿上固定的拖鞋,这样就不会飘浮起来了。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装备有一种太空马桶,造价高达2340万美元。

这种马桶可贮存处理更多粪便,有独立的尿液分离器,可将尿和粪便分开处理。

马桶上的气流导引装置,解决了失重条件下人体排泄的困难。

四.行——防止成为茫茫太空的人体卫星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离开“上升”2号飞船密闭舱,系着安全带第一次到茫茫太空中行走,开创了人类太空行走的先例。

然而太空行走与人们在地面上的行走不能相提并论,其困难程度是常人难以想像的,需要诸多的特殊技术保障措施。

由于太空处于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也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还存在着能伤害人体的各种辐射和微流星体,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身穿特制航天服。

同时,由于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这些载人航天器密闭舱内的人造气压、空气组成基本与地面相同,故人体内吸有一定量的氮气,而航天服内的气压较低,仅为大气压的27.5%,宇航员如果猛然出舱,遇到低的气压后血液供应会较差,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气游离出来却不能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而形成气泡,因此可能造成气栓堵塞血管,引发严重疾病。

所以宇航员出舱前需要吸
取纯氧将体内氮气排出,以免隐患。

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围绕地球高速运行时,在广袤的空间中没有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速度快慢,如无保险措施,就可能会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再加上载人航天器和自己都在运动,宇航员有时会被搞得晕头转向,亦有可能出现危险,所以太空行走需要采取保险措施———身系安全带。

安全带犹如婴儿的脐带将宇航员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失。

1984年2月7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进行第11次飞行时,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里斯穿着一种带助推装置的航天服,首次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在太空中自由行走了95分钟,捕获了已经停止工作的“太阳峰年”号人造卫星,并对其进行修理,排除故障后又将其重新送回轨道。

布鲁斯完成了航天飞机首次捕获卫星的任务。

这次太空行走也为人类在太空中的活动开创了新的天地。

但为了保险起见,现在宇航员仍被要求系安全带。

万一宇航员不能自己走回航天飞机,可以用牵引缆索把他拉回来。

太空生活看似有趣,实际上是对宇航员生存技巧的一大考验。

看来要做个太空人,享受一下与地球人不一样的生活,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