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辨析修改之秘诀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修改病句时了解病句的技巧有助于我们很好的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欢迎阅读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11.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如褒贬上、程度上、范围上有无不当;句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
这些往往诉诸直觉,语感好的人较容易察觉这一类毛病。
2.检查“主干” 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来检查句子的正误。
通过紧缩检查句子有没有残缺,主干搭配是否恰当。
3.检查“枝叶” 即检查附在主语、谓语、宾语上的各个修饰、补充的成分在搭配是有无问题,它们的排列是否恰当等。
句子的六种成分位置应牢记三句话:“句子主干主谓宾,定语常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下面检查语病的“快捷方式”也是做题时必须掌握的:① 如果是单句,则应多从词语运用、语法结构、逻辑内容等角度思考;② 如果是单句中的判断句,则要检查主宾语搭配是否得当;③ 如果单句的附加成分较多,则应检查附加成分的顺序是否合理,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是否搭配;④ 如果句子中有并列成分,则应检查并列成分与中心成分能否完全搭配;⑤ 如果单句的谓语是有承接性的动词构成的并列短语,则应检查这个谓语的顺序是否恰当;⑥ 如果单句的主语位置出现了介宾结构,则应检查是否缺少主语。
⑦ 如果谓语后面是一个长宾语,则应检查是否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⑧ 如果是复句,则应检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分句的顺序是否合理。
通过逐层分析,句子的毛病一般可查清楚了,至于修改,关键是对症下药。
常用的修改方法有补、删、换、调等。
成分缺的“补”,多余的、会导致结构混乱的“删”,不搭配的词语可“换”,语序不当的则“调”。
考题大多限制在只改动一处,只有找准病因才能找准这“一处”。
修改原则是“多就少改,不变愿意”,即在保留原意的条件下变动越少越好,而且改后不能出现新的语病。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语病题答题技巧

语病题答题技巧
以下是 6 条语病题答题技巧:
技巧一:遇到句子,先通读一遍,找找语感呀!就像你去挑苹果,总得先摸摸看看吧。
比如“我昨天去了商场买了一件漂亮衣服”,一读就觉得不太对劲,咋说呢,“去了商场”和“买了”感觉有点重复啦!
技巧二:注意词语搭配哦!这就像是给娃娃搭配衣服,得合适才行嘛。
像“他改正了错误的看法”,“改正”和“看法”搭配就不合适呀,应该是“改变了错误的看法”。
技巧三:看看句子成分完不完整呀!就像建房子,不能缺砖少瓦的吧。
比如“通过努力,使他获得了成功”,哎呀,没有主语啦,应该去掉“使”字呢。
技巧四:注意有没有歧义呀!这就跟说话似的,得让人明白确切意思呀。
像“三个学校的老师来听课”,到底是三所学校的老师还是同一个学校的三位老师呢?
技巧五:留心有没有逻辑错误哦!好比走路得按正常路线嘛。
比如“他基本上把不好的习惯完全改正了”,“基本上”和“完全”就矛盾啦。
技巧六:多积累常见语病类型呀,这就像打怪升级,知道怪兽长啥样就好对付啦!比如“能否好好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这种两面一面的问题就得注意哦!
总之,做语病题就得细心细心再细心,像侦探一样找出问题所在!。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一、抓住词语标志找语病1、否定词(1)“拒绝”类动词。
防止、阻止、避免、幸免、难免等等。
如:为了防止不在发生这类交通事故,交警人员加强了交通监管。
(2)多重否定。
注意不要误用三重否定。
如: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被动句、把字句的否定。
否定词应放在“把”、“被”后面。
如:我们把老虎没打死。
(4)反问句。
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
如:难道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吗?2、并列短语(1)短语语序是否不当。
如:a.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b.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2)短语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如: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3)并列短语的语法行至是否相同。
如:讨论是一种亲切、智慧、民主的做法。
(4)并列短语中的每一个词语与相关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如:a.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b.周总理对他们的关怀、教诲和期望是多么深刻和殷切。
3、正反意义的词是否、成败、优劣、好坏、能否等。
要注意前后句对应承接是否恰当。
如: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4、代词句子中有代词时,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如: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量就用在这方面。
5、关联词(1)关联词的位置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如:a.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b.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
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2)关联词的搭配如:a.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b.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3)关联词残缺如: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
2024年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要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可以采取以下技巧:
1.注意句子结构:确保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等要素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例如,如果主语是单数形式,谓语动词也应使用单数形式。
2.注意时态和语态: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和逻辑关系,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
避免在一个句子中混用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等。
例如,如果句子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应使用相应的动词形式。
3.注意修饰语的位移:确保修饰语与被修饰的词汇之间的关系清晰、准确。
修饰语应该紧密跟随在被修饰的词汇之后。
例如,避免出现“他买了一台新的电脑旧”这样修饰语位置不当的表达。
4.注意动词和名词的准确使用:选择准确的动词和名词,以便清晰地表达意思。
避免使用“错别字”、“词不达意”或者“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
5.注意句子逻辑关系:要确保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明确。
修正句子中的倒装、重复和未明确句子结构的错误。
另外,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衔接,避免句子之间信息断层。
6.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句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例如,避免句子之间缺乏逗号分隔、标点位置不当或者标点符号过多的情况。
7.多审阅和修改:在翻译过程中,要重复阅读并修正错误的部分。
多次审查可以帮助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总之,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需要细致入微地分析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并结合语境和逻辑关系进行适当的修改。
持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也是提高
语文病句辨析和修改能力的关键。
修改病句有哪些窍门和技巧

修改病句有哪些窍门和技巧
修改病句是一项需要技巧和方法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窍门和技巧:
1.语感审读:通过语感来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是否存在语病。
如果感觉有问题,
就要进一步分析,查找问题所在。
2.提取主干:将句子中的主谓宾语提取出来,检查是否搭配得当。
3.附加成分分析:分析句子的附加成分(定状补),检查是否搭配得当。
4.结构分析法:如果句子较长,可以通过将其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检查各部分
是否存在语病。
5.逻辑分析法: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分析,检查语句是否合乎逻辑。
6.搭配习惯分析法:通过对比搭配习惯,检查是否存在不符合习惯的表达。
7.病句修改原则:尽量保留原句内容,改动越少越好;不能改变句子愿意;能
改一处不该改多处。
8.检查方法:检查表述是否得当;检查句子前后是否重复;检查句子成分是否
残缺;检查语序是否正确。
9.使用修改符号:在修改病句时,建议使用统一的修改符号,方便查看和整理。
10.多加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和技巧。
综上所述,修改病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
1.理解句子结构:了解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
重要的。
判断句子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结构。
2.善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运用可以帮助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需要注意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使用,并确保标点符号的位置和数
量符合语法规范。
3.消除词语搭配错误:常见的词语搭配错误包括形容词和名词、动词
和副词之间的搭配错误。
在修改时要确保词语搭配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查
阅词典来帮助辨析正确的搭配方式。
4.避免重复和冗余:语文作文中常常会出现重复和冗余的表达,这样
不仅使句子显得啰嗦,也影响了句子的流畅性。
在修改时要注意删减多余
的词语和句子,让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5.选择恰当的成分:在进行句子辨析和修改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态、语气、语法结构等。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等,可以增
强句子的表达力。
总之,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需要注重句子的结构、标点的运用、词语
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句子的简洁明了。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对
语文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改病句需要遵循一些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步骤和要点:
1. 仔细阅读句子:首先,你需要仔细阅读句子,理解其含义。
这一步对于理解问题出在哪里至关重要。
2. 检查语法错误:查看句子是否有语法错误,如主谓宾是否搭配得当,是否有遗漏的标点符号等。
3. 检查用词:查看句子中的词汇是否恰当,是否有语义不清或者歧义的地方。
4. 检查句子的逻辑性:有时候,句子的意思可能会因为缺乏逻辑性而显得混乱。
因此,检查句子的逻辑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5. 使用修改符号:在修改病句时,可以使用一些修改符号来帮助你。
例如,你可以用删除线来删除多余的词语,用插入线来插入缺少的词语等。
6. 尝试不同的修改方法:在修改病句时,你可能会有多种修改方法。
试着找出最合适的方法,让句子既通顺又符合原意。
7. 检查修改后的句子:在完成修改后,再次检查句子,确保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
以上就是改病句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记住,改病句需要耐心和细心,不要怕麻烦。
多练习,你就会变得越来越熟练。
辨析并修改病句 方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方法
一、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
例如: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用词不妥。
“不管”后面的词语一般要限于不好的情况。
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二、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主干为“品质浮现”,显然主谓搭配不当。
将“浮现”改为“出现”。
)
三、类比法
仿照所给的句子仿写一个相类似的句子看看是否有语病。
例如:
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精神,因为开展集体活动可以陶冶热爱集体,增强集体观念。
(句式杂糅。
“陶冶”和“增强”两词可删去其中的一个。
)
四、语意分析法
这是通过造句、填空等手段来分析句子常见毛病的一种方法。
例如:
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词序不对应。
“生产”应放在“这个县”之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 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答案 “此”指代不明。 (5)孔子具有极其深邃广阔的眼光,他所提出和回答的问题,不 仅超越了一朝一国、一姓一君的保国安邦的狭隘眼界,也超越了 君民关系的思考,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事实吗? 答案 句中否定词“否认”“不是”,再加上反问句,把意思 说反了。
(13) 出 现 了 “ 前 去 ”“ 新 生 ”“ 保 管 ”“ 没 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①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这所有名的老校终于迎来了自 己的新生。
(“新生”是指“新同学”还是指“新生命”,语意不 明)
②此次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王尔 德的权利。
(“没有”兼有副词和动词的性质,造成语意不明)
②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 编秧歌也在行。
(关联词残缺,应在“平常”前加“但是”) ③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 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 主语前,应将“不是”调至“质量”前)
(4)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①这会儿你不能去找他,他正在考场考研究 生。 (语意不明,“他”指代的是“监考老师” 还是“考生”,并不确定) ②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 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语意重复,“为此”就是“由于这次交通 事故”,应去掉“为此”)
(14)出现了数量短语时,可能有重复赘余、表意不明、语意 矛盾、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等问题。
①“缩小”“减少”“降低”等表示降低的词语,不能同倍 数相搭配,只能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②“提高了”“提高 到”“增加了”“增加到”“扩大了”“扩大到”“翻几番”等 对 数 量 的 表 述 是 否 与 句 意 相 符 。 ③“ 最 多 ”“ 最 少 ”“ 最 高 ”“ 最 低 ”“ 至 少 ”“ 至 多 ”“ 不 少 于 ”“ 不 低 于 ”“ 高 于 ”“ 超 过 ”“ 不 多 于 ”“ 不 到 ”“ 以 上 ”“ 以 下 ”“ 大 约 (约)”“几”“多”“余”“来”“近”“上下”“左右”“不 过(不超过)”等表约(概)数的词语,与它们相连(邻)的必须是确数, 这些词不能再与任何其他表约(概)数的词语相连(邻)使用。
(7)出现了反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我们已经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现代化取得了大的成就,但 谁又能否认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了呢? (反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逻辑) (8)出现了“是”字句,可能是主宾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①春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主语“西湖”与宾语“季节”搭配不当) ②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关键是知识”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杂糅)
答案 抓关联词,“不仅……还……”是表递进的关联词语,该 句两个分句应调换过来,先说“血肉亲情”,后说“社会世相”。
(12)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 修养的高低所决定的。
答案 抓两面词,“好”“有味”和“高低”不照应,该句犯 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13)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 答案 抓“没有”“锁”等多义词,“锁”有歧义。 (14)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 劳。 答案 抓关联词,“如果……就”位置不当。应为“人们如果 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搭配不当,除有“艺术家”与“有……诞生和发展”主 谓搭配不当外,该句有很多并列成分,其中“新形式”“新 形态”可以“诞生”,但是“新形态”不能“发展”)
②人生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 慕。
(语序不当,应为“羡慕、崇敬、膜拜”) (2)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颠倒、主语 残缺。 ①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 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搭配不当,“在……中”应为“从……中”) ②汉字改革的种种好处,对于每一个同文字打交道的人都是深 有体会的。 (主客颠倒,句子的陈述主体应是“每一个同文字打交道的人”, 而不是“汉字改革”)
答案 宾语太长,易出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展示”的 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维护者”后加“的良好形象”。
(3)“阿尔法狗”系统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引发人们对人 工智能是否会战胜人脑并最终征服世界的猜想的深沉反思、热切关 注和激烈辩论。 答案 抓句中并列词语,应先“关注”,再“辩论”,最后“反思”, 故应将“深沉反思、热切关注和激烈辩论”改为“热切关注、激烈辩 论和深沉反思”。
答案
(15)继承传统技法不容易,发展和创新技法更不容易,中国过去 的大部分音乐家主要就把聪明才智用在这方面。
答案 抓代词,“这方面”指代不明,可指“继承传统技法”, 也可指“发展和创新技法”。
(16)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吨煤发电量 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减少了1.2倍。 答案 抓数量词,“减少”不可以用倍数。 (17)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 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答案
Hale Waihona Puke (6)我们家乡美丽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 甘蔗,此外,还适宜种梨树和枣树。
答案 抓句中并列词语,“果树”包括了“梨树和枣树”。 (7)依法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付项目,建立社保机构独 立预算和全国统筹预算,是我国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创新战略。
答案 长宾语易残缺,应在“统筹预算”后加“制度”。 (8)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 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 “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 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照应。
(9)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①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 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 (“诸”即“之于”,“于”与之重复) 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绝伦,可以堪称一流,受到 世界舆论的普遍赞誉。 (“堪”即“可以”的意思,与“可以”重复) ③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由衷”即“在心里”的意思,与“在心里”重复)
点拨关键
有些病句从语法上找不到什么毛病,可以从事理、情理上 分析。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看句子 表述的逻辑是否正确,句意关系是否合理等。
还可以从特征方面辨析: 一看并列词语,辨析是否种属并列、种属异类或种类不一、 不合事理逻辑顺序。 二 看 否 定 词 , 尤 其 是 隐 性 否 定 词 , 如 “ 防 止 ”“ 避 免”“切忌”“禁止”“难免”“杜绝”等,以及反问句“难 道……”,辨别是否否定不当。 三看数量词语,辨别表述是否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逻辑。
(6)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①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 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搭配不当,“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 ②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 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 地和东南亚地区。 (偷换主语,“工厂”不可以“被授予省优质产品 称号”)
如不能说“至少约30人”“大约30人左右”“高达300人以上”。 ④数量词放在表领属性的定语之前,是否产生歧义。如不能说 “三个学校的老师”。⑤复合量词“人次”“架次”与相关成分 能否搭配。如不能说“派了800人次”。⑥注意数量词与递进关系 词“甚至”连用时,若往低里或少里说,数目小的在“甚至”的 后面(如“他家境贫寒,不能承受每餐五元甚至三元的伙食费”); 往高里或多里说,数目大的在“甚至”的后面。⑦注意平均数的 表达。如不能说“每件拍品的均价都超过100 万元”“八科的平均 成绩均超过95分”,但可以说“这学期的三次考试,我各科的平 均分都在95以上”。
(“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
②我怀着恐惧的心情,担心灾难会不会降临到姑妈 头上。
(“担心”“不会”,不合逻辑) (12) 出 现 了 “ 避 免 ”“ 防 止 ”“ 以 防 ”“ 以 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否定 不当造成表意相反)。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 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防止”“不再发生”,不合逻辑,应改为“再 次发生”)
(10)出现了“的”字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 主语)、语序不当。
①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起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 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 伞的师傅”)
②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 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5)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 当。
①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 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喂猪”后加“的经验”) ②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 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 达 到 ” 的 宾 语 中 心 语 残 缺 , 应 在 “ 损 失 ” 后 加 “的目的”)
四看介词,“A对(于)B”“A与(和)B”, 辨别是否主客颠倒。
五看表范围、程度的副词,如 “全”“都”“凡”“历来”“从来”等, 辨别是否自相矛盾。
六 看 表 因 果 的 连 词 , 如 “ 因 为 …… 所 以”“由于”“因此”等,辨别是否强加因 果等。
掌握关键能力
巧抓标志语言 快断病句特征
③对高考材料作文应该如何开头这个问题上, 两位作者的看法很不一致。
(结构混乱,该句有两种结构形式,其一是 “对……问题”,其二是“在……上”)
(3)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关联 词(连词)残缺、语序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