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唐县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方案探讨

合集下载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近年来,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稳定的能源形式,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但目前仅利用了一小部分。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地热能,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一、地热资源勘探与评价
1. 加强对地下热水资源的勘探,提高资源调查水平。

2. 统计分析地热资源的分布、产热量、水温等参数,制定详细的地热资源评价报告。

二、地热能利用技术研究
1. 推广地热采暖系统、地热发电技术和地热热泵技术等。

2. 加强地热能与其他能源的联合利用。

三、地热能工程建设
1. 根据地热资源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地热井、管网、换热器等工程建设方案。

2. 优化地热能工程建设管理,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四、地热能政策支持
1. 制定相关地热能政策和标准,支持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

2. 落实地热能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地热能工程建设。

总之,地热能是我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形式,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
发展。

地热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热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资金筹措:包括自 有资金、银行贷款、 政府补助等资金来 源及筹措方式
资金使用计划:详 细列出各项投资的 具体用途和金额
经济效益分析:对 项目的经济效益进 行预测和分析,包 括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等指 标
经济效益评估
成本效益分析:分析项目成 本与效益之间、价格等因素变化对经 济效益的影响
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添加标题
工艺流程:介绍地热开发利用的工艺流程,包括地热资源勘探、钻井、热交换、水处理 等环节。
添加标题
技术特点:详细阐述地热开发利用的技术特点,包括高效换热技术、水处理技术、自动 化控制技术等,并说明这些技术如何提高地热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添加标题
设备选型:根据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选择合适的设备,包括钻井设备、热交换设备、 水处理设备等,并说明设备选型的原因和考虑因素。
社会效益分析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创造就业机会 改善能源结构 推动可持续发展
结论和建议
单击添加标题
结论:地热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具有可行性,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单击添加标题
建议: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最小化,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项目实施效率和质量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总结
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开发 利用价值
开发技术可行,工程实践 经验丰富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 著
建议加强政策支持,推动 地热产业发展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资金不足:地热开发利用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技术研发、人 员培训等方面。
技术难题:地热开发利用技术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目的和意义
意义: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推动经济发展 目的和意义

(推荐)山东省地热勘查开发规划策划

(推荐)山东省地热勘查开发规划策划

山东省地热勘查开发规划策划2005年2月24日接到省政协《关于制定我省地热勘察开发的建议》,国土资源厅专门组织召开了有关处室和部门的协调会议,部署了制定山东省地热勘察开发规划工作。

地热资源的概念: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

地热资源量:山东省地热资源丰富,粗略估算3000米以浅地热资源量为 3.1863×1020焦耳;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己查明地热资源量2.577×1018焦耳。

山东省地热资源赋存与分布概况:山东省地热资源广泛分布,鲁东、鲁中南丘陵山区和鲁西、北平原区均赋存地热资源,鲁东赋存中低温地热资源,鲁中南和鲁西、北平原以低温地热资源为主。

省内己发现地热水出露点48处,其中天然露头温泉18处,钻孔揭露30处。

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可划分为五大地热区,鲁东地热区、鲁中南地热区、鲁北地热区、鲁西地热区和沂沐断裂带地热区。

主要热储层:孔隙水为新近系馆陶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火成及变质岩类裂隙水。

开发利用简况:我省地热资源开发历史悠久,48处地热均有不同程度开发。

文登七里汤元代就有开发利用的记载,建国后威海宝泉汤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主要用于洗浴和浴疗。

近20年来地热开发利用有较大进展,开发利用方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加大。

据统计,除已有温泉外,施工地热水井67口,年地下热水开采量达688万m3,地热资源开采量约为1.295×1015焦耳。

开发利用方式为浴疗、养殖、生活、采暖。

应用领域相对狭窄。

国内外开发利用状况:地热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综合性自然资源,集能源、医疗、旅游、水和矿产资源为一体。

作为能源,是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有低投入高效益,洁净无污染的优点,是目前世界倡导发展的高科技能源形式之一。

作为医疗资源能治疗多种人身疾病,天然温泉浴是人生活的高品位享受。

进行能源、医疗、旅游、种植、养殖、矿产方面的综合利用、系列开发,已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县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县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利用,地热能作为一种洁净、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促进县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制定本县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本行动方案的目标是:1. 提高县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能源高效利用;2. 加强地热资源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3.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地热产业发展。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行动方案将实施以下主要任务和措施:1. 加强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估1.1 通过地热勘探和调查,全面了解县区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1.2 对已发现的地热资源进行定级评估,确定可开发利用程度和开发潜力;1.3 建立地热资源管理数据库,为开发利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完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和标准2.1 制定和修订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地热开发利用;2.2 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标准,规范地热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2.3 鼓励地热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地热开发利用技术水平。

3. 推动地热项目建设3.1 加强对地热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3.2 加强对地热项目的审批和监管,确保项目安全、高效运营;3.3 加强地热项目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开发商参与地热项目建设。

4. 加强地热资源环境保护4.1 制定地热资源环境保护标准和管理措施,确保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4.2 加大对地热污染治理的投入,加强地热开发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估;4.3 加强地热开发利用行业的环境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5. 推进地热产业升级5.1 鼓励地热企业参与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地热开发利用技术水平;5.2 加强地热产业园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配套服务;5.3 扶持地热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地热产业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

(推荐)山东省地热勘查开发规划策划

(推荐)山东省地热勘查开发规划策划

山东省地热勘查开发规划策划2005年2月24日接到省政协《关于制定我省地热勘察开发的建议》,国土资源厅专门组织召开了有关处室和部门的协调会议,部署了制定山东省地热勘察开发规划工作。

地热资源的概念: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

地热资源量:山东省地热资源丰富,粗略估算3000米以浅地热资源量为 3.1863×1020焦耳;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己查明地热资源量2.577×1018焦耳。

山东省地热资源赋存与分布概况:山东省地热资源广泛分布,鲁东、鲁中南丘陵山区和鲁西、北平原区均赋存地热资源,鲁东赋存中低温地热资源,鲁中南和鲁西、北平原以低温地热资源为主。

省内己发现地热水出露点48处,其中天然露头温泉18处,钻孔揭露30处。

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可划分为五大地热区,鲁东地热区、鲁中南地热区、鲁北地热区、鲁西地热区和沂沐断裂带地热区。

主要热储层:孔隙水为新近系馆陶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火成及变质岩类裂隙水。

开发利用简况:我省地热资源开发历史悠久,48处地热均有不同程度开发。

文登七里汤元代就有开发利用的记载,建国后威海宝泉汤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主要用于洗浴和浴疗。

近20年来地热开发利用有较大进展,开发利用方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加大。

据统计,除已有温泉外,施工地热水井67口,年地下热水开采量达688万m3,地热资源开采量约为1.295×1015焦耳。

开发利用方式为浴疗、养殖、生活、采暖。

应用领域相对狭窄。

国内外开发利用状况:地热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综合性自然资源,集能源、医疗、旅游、水和矿产资源为一体。

作为能源,是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有低投入高效益,洁净无污染的优点,是目前世界倡导发展的高科技能源形式之一。

作为医疗资源能治疗多种人身疾病,天然温泉浴是人生活的高品位享受。

进行能源、医疗、旅游、种植、养殖、矿产方面的综合利用、系列开发,已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热资源的特点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地热资源的特点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调查研究143产 城地热资源的特点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曾建东摘要: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能源消耗大幅增加,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点关注内容。

文章在对地热资源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此类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热资源;特点;可持续开发;利用1 地热资源概述从定义上来说,地热资源主要是指岩石中的热能量和地热流体中的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针对地热资源得到的分类结果也有所不同 ; 按照不同的赋存状态,地热资源可以分为水热型、 干热岩型及地压型 ; 按照温度高低的不同,地热资源可以分为高温地热能 (温度高于150℃)、中温地热能 (温度在90~150℃之间) 、低温地热能 (温度低于90℃);按照地热区或地热田形成要素的不同,地热资源可以分为岩浆型、隆起断裂型、 沉降盆地型三类。

2 地热资源的特点地热资源与普通的化石类资源进行比较,具有很大的优势,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非常相符,作为可再生能源,应该被提倡使用。

2.1 无污染地热资源利用及开发过程的本身,通常是不会有污染产生的;无论是煤炭,还是天然气等其他石化能源,地热资源都可以进行大量地替代,对于现有能源结构的改善非常有利,使粉尘、废气及污染等最大限度地减少。

2.2 持续性因为化石燃料的再生周期比较长,通常被定性成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一旦全部消耗完,人类社会在持续运转上,就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地热资源通常是以地热水作为载体,在运移流转的过程中,可以将资源进行很好地补充,从而使资源的持续利用,得到有效地保障。

2.3 稳定性地球内部是地热资源热量的发源地,地热资源地进行使用及运移的过程中,自成体系,与外部的环境,联系也非常少,一般很少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相对的稳定性也非常好,对一些相关行业在稳定运行上,起着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

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3.1 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重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表现在种植、温泉等方面的直接利用,但是此类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地热资源的价值。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公布日期】2024.02.07•【字号】鲁发改〔2024〕号•【施行日期】2024.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其他规定正文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发改〔202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海洋局、山东能源监管办,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2024年2月7日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为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县域发展主动性创造性,推动重点领域攻坚突破,服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就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定位,突出绿色低碳主题,聚焦能源发展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积极探索能源转型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变革,引领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先行。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立足能源资源禀赋,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统筹推进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资源开发,实现多能融合、清洁替代,提升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地热勘查方法的应用探讨

地热勘查方法的应用探讨

地热勘查方法的应用探讨摘要:地热资源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并集热、矿、水于一体的全面新型能源。

随着地热能的广泛开发利用,进行地热的勘查工作变得举足轻重。

在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中要综合全面的考虑,选择经济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和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达到工作阶段的要求。

本文综合论述了一些地热的勘查方法,为我国地热勘查工作以及地热勘查方法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热;勘查;方法;应用地热是深藏于地球内部一种巨大的宝贵的矿产资源。

地热资源不只是一种绿色环保资源,更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目前已广泛的应用在发电、采暖和空调、工业过程、生活和医疗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地热基础理论、地热勘探技术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与深化,并经过地热科技工作者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我国在地热资源勘查,以及开发和利用上,已取得了飞速进展,并且在某些领域已追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一、地热勘查方法的应用1.1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1.1.1电法勘查电法勘查在地热勘查中是一种相对比较简捷的方法。

应用电法查探的目的在于探测与地下热水有因果关系的断裂构造位置,圈定地下热水分布范围,确定覆盖层厚度、热源的位置和隐伏基岩岩性。

(1)大地电磁频谱探测法,是利用宇宙自然场引起的大地电磁频谱效应,进行大地电磁频谱被动式探测,最大探测深度达七千米。

目前,使用该方法可对测点处地下地质情况的探测,寻找地下含水层的位置,为钻井预测地热储层深度和厚度提供信息。

(2)可控源场频大地电流测深法,是利用接地水平电偶源或水平线圈形成的谐变电磁场为信号的电磁测深方法。

此方法是使用人工发射的声频电流场,在测点上通过改变频率同时观测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分量,计算出视电阻率,继而绘制出视电阻率断面图并进行综合解释。

该方法由于信噪比高,重复性好,加上横向分辨率高,并且不受高低阻层屏蔽,易于解释且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工程及地热地质勘探方面。

(3)时间域IP法是以研究地下地质体的电阻率差异为基础的电法勘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高唐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
地层由老到新有 : 新太古代泰山岩群 、 寒武系 — 奥陶 石炭系 — 二叠系 、 侏罗系 - 白垩系 、 古近系 、 新近 系、 系、 第四系等 。 ( ) 新太古代 泰 山 岩 群 : 主 要 为 斜 长 角 闪 岩、 黑 1 云变粒岩类 , 夹角 闪 变 粒 岩 、 透 闪 阳 起 片 岩、 变质砾 岩和石榴石英岩等 。 ( ) 寒武 — 奥陶 系 : 寒 武 系 主 要 为 灰 岩、 泥灰岩 2 和页岩 。 主要见到 中 、 上统的鲕状灰岩和竹叶状灰
· HC 型以 S O l O 4 ·C 3
3 热储地质特征
3. 1 地热资源类型 该 区 热 源 主 要 来 自 地 壳 深 部 的 正 常 热 流 传 导, 馆陶组地下热矿水温度约为 5 地下热矿水赋存 5℃ , 于新近纪和古近纪的碎屑沉积岩中 , 属层状孔隙 裂 隙型热储 。 该区 地 热 资 源 属 于 热 传 导 型 低 温 热 水 , 可将第 四纪松散层和新近 纪 明 化 镇 组 视 为 热 储 盖 层 , 总厚 度7 岩性 由 粘 土 、 砂 粘 土、 砂层及半固结 0 0m 左右 , 粘土岩组成 , 其特 点 是 密 度 小 、 导 热 性 差, 是天然良 好的保温盖层 。 3. 2 地温场特征 在常温带下 , 地 温 随 着 深 度 增 加 逐 渐 增 高。 经 确定该地常温带深度 对井温资料的综合 统 计 分 析 , 为2 常温带值选用当地年平均气温1 0m, 2. 5 ℃。 经计 算 该 区 盖 层 平 均 地 温 梯 度 在 2. 9 7~3. 6 4 大地热流值的变化范围在( ℃/ 1 0 0 m之间 , 5. 2 3~ [ 2 3, 4] ) / ·m 之间 。 5. 9 5 ×1 0J s
平径流滞缓 , 水位埋深 1~4m。 区域地下水流向 由 西南往东北 。 2. 2 中层地下水含水岩组 中层咸水含水岩 ( 组) 底板埋 深 1 地 8 0~2 5 0m, 水力性质为承压 层为第四系上更新 统 到 下 更 新 统 , 水 。 中深层咸水体 顶 界 面 埋 深 差 异 较 大 , 区内部分 地段与浅层咸水相通 , 构成浅 中层咸水 。 矿化度一 般 2~5g / 最大可达 1 / L, 7g L。 成因多 是在干燥 的 气候条件下 , 地下水垂直交替强烈 , 逐渐发生浓缩作 用的结果 。 中层咸水 含 水 岩 ( 组) 的 地 下 水, 由于其 矿化度高 , 目前还未被开采利用 。 2. 3 深层地下水含水岩组 深层 淡 水 位 于 中 层 咸 水 体 之 下 , 底层埋深大于 地 层 为 第 四 系 下 更 新 统 至 新 近 系 上 新 统。 9 0 0 m, 其水力性质为承 压 水 。 含 水 层 岩 性 以 粉 细 砂 、 中细
第2 8 卷第 7 期 山
东 国 土 资 源 2 0 1 2年7月

山东省高唐县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方案探讨
陈振 , 徐显义 , 王学民
(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 山东 济南 2 ) 5 0 0 1 3
摘要 : 对高唐地区地热资源地质背景 、 区域水文地质 特 征 、 热 储 地 质 特 征 进 行 综 合 研 究 与 分 析, 并对该区馆陶组热 为地 热 资 源 的 合 理 开 发 利 用 提 出 有 效 、 科学的合理井距及布井数 储层地热资源量及地热水资源量进行初步估算 , 目。 关键词 : 地热资源 ; 热储层 ; 热储资源量 ; 开发利用 ; 山东高唐 中图分类号 : P 3 1 4. 1 文献标识码 : A
1 区域地质背景
1. 1 区域地质构造 高唐 县 位 于 华 北 板 块 的 东 南 部 , 属于华北拗陷 临清拗陷区 ( 之临清拗陷和高唐凸起 。 古 区( Ⅱ) Ⅲ) 近纪时期 , 华北板块在强烈的拉张作用下 , 断裂活动 强烈 , 发生了大规模的不均一断陷活动 , 形成德州凹 陷、 高唐凸起 、 莘县 凹 陷 、 老城凸起等一系列Ⅳ级构 造单元 ( 图1 ) 。 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 自南往北断层分布有聊 考断裂 、 堂邑断裂 , 冠县断裂 、 临清断裂 、 馆陶断裂 。 1. 2 地层概况 高唐县全区被第四系覆盖 , 邻近钻孔资料揭示 ,
的可持续利用 , 以适应高唐县社会 、 经济发展与环境 建 设 的 需 要, 依据《 高唐县城市总体规划( 2 0 0 3— 》 《 聊城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 0 2 0年) 2 0 0 6— ) 》 的要求 , 结合高唐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 0 1 5 高唐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编制了 《 山东省高唐县地 热 资 源 矿 业 权 设 置 方 案 》 , 对该县 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 并提出开发利用方案 。
[ ] 5
] 6 算与评价 [ 。
5. 1 地热资源总量 高唐县地热田属层控型低温地热田 , 按《 地热资 ( 和原地质矿产 源地质勘 查 规 范 》 G B 1 1 6 1 5 2 0 1 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 ( 的 要 求, 采用热 部《 D Z 4 0 8 5) 储法进行热能资源计算 。 经计 算 可 知 , 高唐县地热田馆陶组地热资源总
修订日期 : 编辑 : 王秀元 2 0 1 1 0 7 2 0; 2 0 1 2 0 5 0 3;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 陈振 ( , 男, 山东菏泽人 ,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水工环方面的研究工作 ; : 1 9 8 2—) E m a i l 6 3. c o m。 i s c h e n z h e n @1 g
2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高唐县属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孔隙水水文地质 地下水 赋 存 于 第 四 系 、 新近系和古近系不同组 区, 段、 不同粒径的含水层 ( 组) 中 。 根据其埋藏条件 、 水 化学 特 点 划 分 为 浅 层 潜 水—微 承 压 水、 中层承压水 和深层承压水所对应的 3 个含水层 ( 组) 。 2. 1 浅层地下水含水岩组 层底埋深 6 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和全 0m 以上 , 新统 。 包括浅层淡 水 含 水 层 和 浅 层 咸 水 含 水 层 , 其 水力性质为潜水 — 微承压水 。 浅层淡水底界面的埋 藏深度受地质 、 地貌以及下部中深层咸水体分布特 征的控制 , 界面起伏较大 , 一般1 局部 0~4 0m 不等 , 小于1 粉细砂为 0m 或无淡水分布 。 含水层以粉砂 、 主, 淡水含水层厚度 5~1 单井涌水量小于 5 0m, 0 0 , 矿化度小于 2g / 水 化 学 类 型 为 HC m/ d L, O l 3 ·C
其开 地热能作为一 种 清 洁 能 源 和 可 再 生 能 源 , 受 到 世 界 各 国 的 青 睐。 山 东 省 高 发前景十分广 阔 , 近年来 , 地热资源的利用 唐县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 得到越 来 越 多 的 重 视 , 经济和社会价值越来越明
] 1, 2 显[ 。 为加 强 地 热 资 源 的 管 理 与 保 护 , 实现资源

) 馆 陶 组 热 储 层: 馆陶组不整合于东营组之 ( 2 上, 顶板埋深 8 , 底板埋深 厚度4 7 2m 12 9 6m, 2 6m, 热储含水层厚度 1 占地层总厚度的 3 单 4 6. 5m, 4% , 层厚度大 , 最大厚度 2 3m。 其岩 性为 灰 白 色 细 — 中 砂岩和砂砾岩 , 垂向上呈上细下粗的正旋回沉积 , 底 砾 石 明 显。 热 储 含 水 层 孔 隙 度 大, 一般2 5% ~ 具 有 良 好 的 储 水 空 间 。 单 井 涌 水 量 19 3 5% , 2 0 3 , 井口水温 5 d 0~5 8℃ 。 m/ ( ) 东营组热 储 层 组 : 岩 性 主 要 以 砂 岩、 含砾砂 3 岩及 细 砾 砂 岩 为 主 。 东 营 组 地 层 总 厚 度 为 3 7 0 m, 含水层厚度约 5 单 层 厚 度 小, 占地层4 型 。 浅层地下水以垂向运动为 主, 接受大气降水 补 给 , 蒸 发 为 主 要 排 泄 途 径, 其水
·6·
第2 8 卷第 7 期 地 质 与 矿 产 2 0 1 2年7月
3. 3 热储层 从区 域 地 质 条 件 分 析 , 该区热储层主要为明化 镇组下段含 水 层 组 、 馆 陶 组 含 水 层、 东营组含水层 沙河街组含水层组 组、
·5·
第2 8 卷第 7 期 山 东 国 土 资 源 2 0 1 2年7月
岩, 厚2 夹白云岩 6 0~2 8 3 m。 奥 陶 系 主 要 为 灰 岩 , 和少量 石 膏 层 , 该区井孔所见厚度1 仅 2 8~9 9 0m, 分布于高唐县三十里铺附近 。 ) 石炭 — 二叠系 : 主要为砂岩 、 泥岩 , 下部夹石 ( 3 夹 铝 土 矿 及 多 层 煤, 最大厚度6 仅在聊 灰岩 , 7 5 m, 考断裂以东小面积分布 。 ( 三 叠 系: 紫 灰、 紫 红 色、 灰色砂岩与泥岩互 4) 层, 厚度 4 1 2~11 3 3m。 ( ) 侏罗 — 白垩系 : 泥岩 、 泥灰岩 、 页岩 、 砂岩 , 局 5 部见中酸性火山岩 , 最大厚度 24 9 7. 5m。 ( ) 古近系 : 古 近 系 包 括 孔 店 组、 沙河街组和东 6 沙河街组与下伏孔 营组 。 孔 店 组 厚 度 大 于 4 0 0m; 不易区分 。 厚度 4 东 店组接触关系不明 , 5 0m 左右 ; 营组与下伏沙河街组呈整合接触 , 厚度3 7 0m 左右 。 ) 新近系 : 新近系包括明化镇组和馆陶组 。 ① ( 7 馆陶组 : 全 区 广 泛 分 布, 与下伏东营组呈不整合接 触 。 层底埋深 12 厚度 4 也 9 0~12 9 6m, 1 0~4 2 6m, 是该区主要的热储含水层 。 ② 明化镇组与下伏馆陶 组呈整合接 触 , 底板埋深8 厚度5 7 0~8 8 0 m, 9 6~ 6 0 0m。 ( ) 第四系 : 以 平 原 组 为 主, 局部地表可能有黄 8 河组 , 厚度2 与下伏明化镇组呈不整合 7 4~2 8 0 m, 接触 。
3 砂、 含砾 中 粗 砂 为 主 , 单 井 涌 水 量 大 于 10 / 。 0 0m d 2 地下水中阴离子以 S 水化学 类 O C l, HC O 4 , 3 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