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习题课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课后习题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课后习题

1-1试画出以下各题中圆柱或圆盘的受力图。

与其它物体接触处的摩擦力均略去。

1-2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 杆的受力图。

1-3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 梁的受力图。

(d)A(F(((d)A(e)(c)(a)(a)(c)F (b)1-4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a) 拱ABCD ;(b) 半拱AB 部分;(c) 踏板AB ;(d) 杠杆AB ;(e) 方板ABCD ;(f) 节点B 。

1-5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a) 结点A ,结点B ;(b) 圆柱A 和B 及整体;(c) 半拱AB ,半拱BC 及整体;(d) 杠杆AB ,切刀CEF 及整体;(e) 秤杆AB ,秤盘架BCD 及整体。

2-2 杆AC 、BC 在C 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如图所示,F 1和F 2作用在销钉C 上,F 1=445N ,F 2=535N ,不计杆重,试求两杆所受的力。

(a)(b)(c)(d)(e)W(f)(c)(d)(b)(e)F 12-3 水平力F 作用在刚架的B 点,如图所示。

如不计刚架重量,试求支座A 和D 处的约束力。

2-4 在简支梁AB 的中点C 作用一个倾斜45o 的力F ,力的大小等于20KN , 如图所示。

若梁的自重不计,试求两支座的约束力。

2-6 如图所示结构由两弯杆ABC 和DE 构成。

构件重量不计,图中的 长度单位为cm 。

已知F =200N ,试求支座A 和E 的约束力。

2-7 在四连杆机构ABCD 的铰链B 和C 上分别作用有力F 1和 F 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试求平衡时力F 1和F 2的大小之间 的关系。

2-9 三根不计重量的杆AB ,AC ,AD 在A 点用铰链连接,各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450,,450和600,如图所示。

试求在与 O D 平行的力F 作用下,各杆所受的力。

已知F =0.6kN 。

3-1已知梁AB 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 ,梁长为l ,梁重不计。

工程力学第01章习题

工程力学第01章习题

工程力学第01章习题课1.静力学公理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台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即合力矢等于这两个力矢的几何和.公理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公理3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公理4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公理5刚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推论l力的可传性作用于刚体A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2.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结束力: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约束的类型:(1)具有光滑接触面的约束: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的物体,如图1-1(a)所示.(2)软绳、链条或胶带等构成的约束软绳: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沿着绳索背离物体,如图所示链条或胶带:约束力沿轮缘的切线方向,如图所示.(3)光滑镜链约束:方向不能确定,但其作用线必垂直于轴线并通过轴心,如图所示(4)其它约束a.滚动支座:约束性质与光滑接触面约束相同,其约束必垂直于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心,如图所示.b.球铰链:约束力方向不能确定,但通过接触点与球心,如图所示.c.正推轴承:限制轴的径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如图所示.例题:如图的匀质球C重P,杆AB由固定铰链A固连于墙上,绳BF连接墙体和杆,且杆和绳不计重量,试画出球C和杆AB的受力图.解:球C受主动力P,以及D、E两处的光滑支承面对球的约束力,这三个力必交于球心C处,如图杆AB在E处受球对它的作用力,在B处受绳对它的拉力,在A处受镀链对它的作用力, F的方向由三力汇交可确定A例题:下面图中是否有错误?如何改正作业题“1-1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 ,ABC或构件AB,AC的受力图。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2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d)(e)(f)(g)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3 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b)(c)(d)6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第一章静力学基础7 (f)(g)8 第二章 平面力系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第二章 平面力系 9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全集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全集
解:取DC杆上的C为动点,OAB为动系,定系固结在支座上。
由 ,作出速度平行四边形,如图示:
即:
7.图示平行连杆机构中, mm, 。曲柄 以匀角速度 2rad/s绕 轴转动,通过连杆AB上的套筒C带动杆CD沿垂直于 的导轨运动。试示当 时杆CD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取CD杆上的点C为动点,AB杆为动系。对动点作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如图(a)、(b)所示。图中:
解:设该力系主矢为 ,其在两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 、 。由合力投影定理有:
=-1.5kN
kN
kN

由合力矩定理可求出主矩:
合力大小为: kN,方向
位置: m cm,位于O点的右侧。
2.火箭沿与水平面成 角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火箭的推力 kN与运动方向成 角。如火箭重 kN,求空气动力 和它与飞行方向的交角 。
(d)由于不计杆重,杆AB在A、C两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 和 ,在B点受到支座反力 。 和 相交于O点,
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以判断 必沿通过
B、O两点的连线。
见图(d).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思考题:1.√;2.×;3.×;4.×;5.√;6.×;7.×;8.×;9.√.
1.平面力系由三个力和两个力偶组成,它们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如图示,长度单位为cm,求此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并确定其合力位置。

(mm/s)
故 =100(mm/s)
又有: ,因
故:
即:
第四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思考题
1.×;2.√; 3.√;4.√;5.×.
习题四
1.图示自行车的车速 m/s,此瞬时后轮角速度 rad/s,车轮接触点A打滑,试求点A的速度。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课后习题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课后习题

1-1试画出以下各题中圆柱或圆盘的受力图。

与其它物体接触处的摩擦力均略去。

1-2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杆的受力图。

1-3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梁的受力图。

B(BA(BF((W(AW(( (B(DBB(W(BF((a) 拱ABCD ;(b) 半拱AB 部分;(c) 踏板AB ;(d) 杠杆AB ;(e) 方板ABCD ;(f) 节点B 。

1-5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a) 结点A ,结点B ;(b) 圆柱A 和B 及整体;(c) 半拱AB ,半拱BC 及整体;(d) 杠杆AB ,切刀CEF 及整体;(e) 秤杆AB ,秤盘架BCD 及整体。

A DB(B(DC (D((BC(WB((C(A(D(2-2 杆AC、BC在C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如图所示,F1和F2用在销钉C上,F1=445 N,F2=535 N,不计杆重,试求两杆所受的力。

2-3 水平力F作用在刚架的B2-4 在简支梁AB的中点C作用一个倾斜45o的力F,力的大小等于如图所示。

若梁的自重不计,试求两支座的约束力。

2-6 如图所示结构由两弯杆ABC和DE构成。

构件重量不计,图中的长度单位为cm。

已知F=200 N,试求支座A和E的约束力。

2-7 在四连杆机构ABCD的铰链B和C上分别作用有力F1和F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试求平衡时力F1和F2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FF434ED2-9 三根不计重量的杆AB ,AC ,AD 在A 点用铰链连接,各杆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450,,450和600,如图所示。

试求在与O D 平行的力F 作用下,各杆所受的力。

已知F =0.6 kN 。

3-1 已知梁AB 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 ,梁长为l ,梁重不计。

求在图a ,b ,c 三种情况下,支座A 和B 的约束力3-2 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曲杆自重不计,曲杆AB 上作用有主动 力偶,其力偶矩为M ,试求A 和C 点处的约束力。

3-3 齿轮箱的两个轴上作用的力偶如题图所示,它们的力偶矩的 大小分别为M 1=500 Nm ,M 2 =125 Nm 。

《工程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及答案—理论力学篇

《工程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及答案—理论力学篇

第一篇理论力学篇模块一刚体任务一刚体的受力分析(P11)一、简答题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答: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与反作用公理都涉及二力等值、反向、共线,二者有什么区别?答: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3.为什么说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和力的可传性都只适用于刚体?答:因为非刚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例如,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拉力作用可以平衡,而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作用就不能平衡。

4.什么是二力构件?分析二力构件受力时与构件的形状有无关系。

答:工程上将只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二力构件受力时与构件的形状没有关系,只与两力作用点有关,且必定沿两力作用点连线,等值,反向。

5.确定约束力方向的原则是什么?活动铰链支座约束有什么特点?答:约束力的方向与该约束阻碍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活动铰链支座只能限制构件沿支承面垂直方向的移动。

因此活动铰链支座的约束力方向必垂直于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心。

6.说明下列式子与文字的意义和区别:(1)12=F F ,(2)12F F =, (3)力1F 等效于力2F 。

答:若12=F F ,则一般只说明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若12F F =,则一般只说明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是否相同,难以判断。

若力1F 等效于力2F ,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和作用效果均相同。

7.如图1-20所示,已知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F1与F2,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的条件,物体是否平衡?答:不平衡,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而图中AC 杆与CB 杆会运动,两杆夹角会在力的作用下变大。

二、分析计算题1.试画出图1-21各图中物体A 或构件AB 的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均为光滑接触)。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2-6章版本2)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2-6章版本2)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秦世伦2.10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秦世伦2.11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秦世伦3.3 图3.3所示钢架的点B 作用一个水平力F ,钢架重量忽略不计。

求支座A 、D 的约束力。

解:由图3.3可以确定D 点受力的方向,这里将A 点的力分解为x 、y 方向,如图3.3.1根据力与矩平衡有(1))2(:)(0:)(0:)(=-=-=-∑∑∑FL L F A M F F y F F F x F DyDx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秦世伦解上面三个方程得到)(2),(2),(↑=↓=←=F F F F F F D y x3.5如图3.5铰链四杆机构ABCD 的CD 边固定,在铰链A 、B 处有力F1、F2作用,如图所示。

该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杆重忽略不计。

求力F1和力F2的关系。

解:(1)对A 点分析,如图3.5.1,设AB 杆的内力为T ,则将力投影到垂直于AC 方向的AM 上有①0)15cos()30cos(:)(1=︒-︒∑T F AM F 图3.5(2)对B 点分析,如图3.5.2,将力投影到垂直于BD 方向的BN有②0)30cos()60cos(:)BN (2=︒-︒∑T F F 由①、②可得22108593790.64395055332F F F ≈+=3.8如图3.8有5根杆件组成的结构在A 、B 点受力,且CA 平行于DB ,。

F=20kN,P=12kN 。

求BE 杆的受力。

CA DE BE DB ===解:(1)对A 点受力分析,将力投影到垂直于AC 方向的AN 上有①060sin :)(=-︒∑F FAN F AB(2)对B 点受力分析,如图3.8.2.将力投影到垂直于BD 方向的BM 上有②060cos 60sin 30cos :)BM (=︒-︒-︒∑P F FF BE AB由①、②可得(方向斜向上)373095kN 16.1658075kN 328≈=BE F3.9如图(见书上)所示3根杆均长2.5m ,其上端铰结于K 处,下端A 、B 、C 分别与地基铰结,且分布在半径r=1.5m 的圆周上,A 、B 、C 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2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d)(e)(f)(g)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3 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b)(c)(d)6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第一章静力学基础7 (f)(g)8 第二章 平面力系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第二章 平面力系 9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x 2100x 2100cos(230)xysin(230) 0x 2100sin(230)xycos(230)
x 33.3 xy 57.7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 其
工程应用——习题 课
Fx 0
x y d A c o s 6 0 x d A s i n 6 0 0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8 已知构件中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 示,试选择合适的设计准则对以下两种情 形作强度校核:
1、构件材料为Q235 钢.[σ]=160 MPa; 应力状态中σx=45Mpa,σy=135 MPa,σz =0,τxy=0。 2、构件材料为灰铸铁.[σ]=30MPa;应 力状态中σx=20Mpa, σy=-25MPa, σz= 30 MPa,τxy=0。
Fy 0
x y d A s i n 6 0 y d A c o s 6 0 0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4 构件微元表面AC上作用有数值为 14MPa的压应力,其余受力如图所示。 试求σx和τxy。
2020/7/31
习题10-4
14x 292x2 92cos(2)xysin(2) 0x2 92sin(2)xycos(2)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11 铝制圆轴右端固定、左端受力如图 示。若轴的直径d = 32mm,试确定点a 和 点b 的应力状态,并计算σr3和σr4值。
• 1、 只承受轴向载荷FP=250 kN; • 2、 只承受内压p=5.0 MPa(两端封闭); • 3、 同时承受轴向载荷 FP=250 kN 和内压p=
5.0 MPa(两端封闭)。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ຫໍສະໝຸດ 2020/7/31<
习题10-5图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6 外径为 300 mm 的钢管由厚度为δ=8 mm 的钢带沿20o角的螺旋线卷曲焊接而成。 试求下列情形下,焊缝上沿焊缝方向的剪应 力和垂直于焊缝方向的正应力: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10 传动轴受力如图示。若已知材料的 [σ]=120 MPa,试设计该轴的直径。
2020/7/31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 其
工程应用——习题 课
xy 74.2 x 37.94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5 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若要求其中 的最大剪应力τmax<160MPa,试求τxy取 何值。
2020/7/31
• 试分析是否满足这一要求。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3 从构件中取出 的微元受力如图所 示,其中AC 为无外 力作用的自由表面 。
• 试求:σx和τxy。
2020/7/31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9 对于图示平面应力状态,各应力分量 可能有以下几种组合,试按最大剪应力准 则和畸变能密度准则,分别计算各种组合 时的计算应力。
2020/7/31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2 层合板构件中微元受力如图所示,各层板之间用 胶粘接,接缝方向如图中所示。若已知胶层剪应力不 得超过1MPa。
cos1/ 10.72
sin0.7/ 10.72
2020/7/31
xy 74.2 x 37.94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 其
工程应用——习题 课
Fx 0
x d A s i n d A s i n x y d A c o s 0
Fy 0
x y d A s i n y d A c o s d A c o s 0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1 木制构件中的微元受力如图所示,其中 所示的角度为木纹方向与铅垂线的夹角。 试求: l、平行于木纹方向的剪应力; 2、垂直于木纹方向的正应力。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x= x+ 2y+ x- 2ycos2- xysin2 xy= x- 2ysin2xycos2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7 承受内压的铝合金制的圆筒形薄壁容器如图 所示。已知内压p=3.5MPa,材料的E=75GPa, ν=0.33。试求圆筒的半径改变量。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2020/7/31
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 工程应用——习题课
• 10-12 直杆 AB 与直径d =40 mm 的圆柱焊成 一体,结构受力如图 所示。试确定点a 和点 b 的应力状态,并计算 σr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