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作业
XXX《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XXX《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XXX《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单选题s1.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
A.苏湖教法B.三舍法C.监生历事制度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正确答案:D2.XXX认为教学过程是()?A.教师为中心的教的过程B.学生为中心的学的过程C.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D.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正确答案:C3.殷商重祭祀、崇礼乐,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研究礼乐的学校____。
A.XXXB.XXXC.XXXD.东胶正确答案:A4.()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首倡者?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D5.本国传教士在中国国土上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____。
A.XXXB.马礼逊学堂C.宁波女塾D.XXX正确答案:B6.殷商重祭祀、崇礼乐,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研究礼乐的学校()。
A.XXXB.XXXC.XXXD.东胶正确答案:A7.春秋期间规模最大、工夫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由谁创办?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A8.XXX明确提出办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A.兼相爱B.XXXC.XXXD.无为正确答案:C9.XXX生活教诲实际的方法论是____。
A.“生活即教育”B.“做XXX、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主动”、“行”D.“教学做合一”正确答案:D10.XXX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A.“生活即教育”B.“做XXX、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主动”、“行”D.“讲授做合一”正确答案:D11.“XXX”的思想最初是由()提出的?A.XXXB.XXXC.XXXD.老子正确答案:B12.以下哪句话最能够体现XXX提倡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思想?A.“学而时之,不亦悦乎?”B.“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C.“学面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正确答案:D13.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____。
《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解析

中国教育简史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填空1.生产劳动;社会生产2.祭祀活动3.书;数4.国学;乡学;大学;小学5.书同文、行同伦、设三老以掌教化、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6.兴学技重、选士、独尊儒术7 。
124;教师称为博士、学生称为博士弟8 。
隋唐;孔颖达会同诸儒,五经正义9 . 进士科10 .大成至圣文宣王;孟子、儒学(理学)11 .27612.出身门弟之分13.太学;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祭酒14.太医署;医科、针炙科、按摩科、咒禁科15汉代16.县考、府考、院考17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18乡试、会试、殿试19杭州沽经精舍和广东学海学堂20史籀篇21状元、榜眼、探花二、名词解释1.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
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2.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为:礼不下庶人、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在这种体制下,学校教育被官府垄断,民间无学校教育可言。
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从性质上说,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方提供条件和设施的私学联合体。
其办学特色有四:不治而议、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管理规范。
稷下学宫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4.六学二馆:唐代教育体系完备,在中央设立国子监,下辖“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六学之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都是儒学,书学、算学、律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
“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是集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5.三舍法:宋代熙宁四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
所谓“三舍法”,就是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
中国教育史1-3

试卷名称:0279_作业_1判断题(10.0 分)1.原始社会时期没有教育存在。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2.孔子的人性观是性善论。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3.生活教育论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4.《学记》是孟子的作品。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5.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教育的主旋律。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6.启发式教学思想最早诞生在中国。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7.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是完全相反的。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8.《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作品。
正确错误纠错论述题(10.0 分)9.几个题做在一起,一并一次性提交。
1、试析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2、试析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
1、试析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当时北大虽为全国最高学府,但问题很多。
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的学生继续下来,纨绔子弟的积习很深。
学校管理陈腐僵化,官衙气息浓厚。
蔡元培就任后,逐步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措施有:(一)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二)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三)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四)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和活动能力。
经过蔡元培的改革,北京大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民主气息极浓,成为全国著名的学术中心和新思潮的发源地。
北大的改革对中国高等教育也产生了强烈影响,许多改革经验为其他高校所吸收,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2、试析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相比,有明显进步,其特点主要有:其一,缩短了学制期限,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3-4年,有利于增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其二,取消了专门为贵族设立的各类学校,废除了封建特权和等级限制。
其三,女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等小学已可以男女同学,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女校。
其四,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劳动生活技能的训练,反对体罚,要求教育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育类作业-中国教育史作业

《中国教育史》作业一、名词解释1. 六艺2. 有教无类3. 《千字文》4. 六经5. 教学相长6. 乡三物7. 太学8. 《三字经》9. 白鹿洞书院二、填空题1. 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
2. 西周时代的学校一般分为两类、两级,两类是指和两种类型;两级是指和两个级别。
3.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主张。
4.《大学》所讲的“三纲领”具体是指。
5.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
6. 西周时代文化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
7. 《学记》将大学学生的学习程度分为两个水平。
8. 西周时代的文字已粗具规模,有了六书之说。
所谓“六书”,具体是指。
9. 我们现在所说的《礼记》一般是指。
10. 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是。
11. 汉代的中央官学主要有三种类型。
12. 黄炎培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团体的实际创始人。
13. 西周的大学有天子之学和诸侯之学,天子的大学叫,诸侯的大学叫。
14. 《中庸》将教学过程概括为五个步骤。
15. 在汉代,儒家内部的斗争表现为的斗争。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17. 唐代科举最经常化的科目有二,一是,二是。
18. 北宋时代的三次兴学,分别称作。
19. 明代国子监的实习、见习制度称作。
明代科举考试的标准文体是。
20. 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教会学校是。
21. 西周时代的礼有五礼之说。
22. 关于人性问题,董仲舒提出了。
23.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名著是。
24. 官学祭孔始于代,以后相延成习。
25. 王安石熙宁兴学期间,在太学推行的一种管理制度是。
26. 朱子读书法的六条具体内容是。
27. 洋务运动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留学运动是年开始的名幼童赴美留学。
28. 中国近代正式废除科举是在年。
29. 新文化战士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30. 生活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三、判断题1. 西周时代文化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
()2. 我们现在所说的《礼记》一般是指《大戴礼记》。
()3. 唐代的学校考试就是科举考试。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六艺”中,属于文学教育的是:A. 礼B. 乐C. 射D. 书2.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中,强调“教无类”的平等观念,这一思想体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3.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正式确立的时间是: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4. 以下哪一项不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的教育贡献?A. 创立白鹿洞书院B. 注释《四书》C. 编写《资治通鉴》D. 提出“格物致知”的教育方法5.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实行新式教育,下列哪所学校是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A. 京师大学堂B. 南洋公学C. 复旦公学D. 交通大学6. 毛泽东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是在哪个时期?A. 抗日战争时期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D.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7. 1986年,中国颁布了哪部法律,标志着中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8.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中国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是:A.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C. 普及高等教育D. 实现教育现代化9.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其中哪一项成就最为显著?A. 高校数量的增加B.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C. 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D. 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10.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A. 素质教育B. 应试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诗赋、__________ 等。
17春北航《中国教育史》在线作业一

2017秋17春北航《中国教育史》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
A. 《千字文》B. 《史籀篇》C. 《三字经》D. 《急就篇》正确答案:2. 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主持的。
A. 陈鹤琴B. 梁漱溟C. 晏阳初D. 黄炎培正确答案:3.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A. 元代B. 宋代C. 唐代D. 明代正确答案:4. “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A. 元代B. 宋代C. 唐代D. 明代正确答案:5. “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B. 夏代C. 西周D. 东周正确答案:6.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制定的。
A. 王守仁B. 湛若水C. 阮元D. 朱熹正确答案:7. 洋务派开设了以培养制造和驾驶等技术人才为主的学堂,代表性的是()。
A. 京师同文馆B. 天津水师学堂C. 福建船政学堂D. 天津武备学堂正确答案:8. “化性起伪”是()提出的。
A. 孟子B. 孔子C. 荀子D. 老子正确答案:9. 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
A. 国子学B. 宫邸学C. 四门学D. 鸿都门学正确答案:10.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蔡元培正确答案:北航《中国教育史》在线作业一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以下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 “有教无类”C. “学而优则仕”D. “因材施教”正确答案:2. 东林书院的办学特点是()。
A. 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
B. 推崇程朱理学,反对当时流行的王守仁“心学”。
C. 容纳各种实学。
D. 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正确答案:3. ()是阮元举办的两所著名书院,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书院官学化和科举化的风潮中独树一帜。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作业习题(按照教材的章节)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王都郊外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 )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
(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爱。
()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四、名词解释题1、学在官府:2、六艺:3、"有教无类":五、简答题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

3. 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____。
A. 尊师重道
B. 师法、家法
C. 能者为师
D. 师道遵严
正确答案:C
4. 殷商重祭祀、崇礼乐,专为贵族子弟设立学习礼乐的学校( )。
A. 瞽宗
B. 成均
C. 辟雍
D. 东胶
正确答案:A
5.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
A. 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B. 修已以安人
C.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
D. 学而优则仕
正确答案:A
6. 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____。
A. 学、思、行
B. 闻、见、知、行
C. 学、问、思、辨、行
D. 见闻为与开心意
正确答案:D
7. 中国最早的一所教会女学是( )。
A. 经正女学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 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后中共中央发布了《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一纲领性文件,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1866年12月,奕诉等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 天文算学馆 ,讲习化学、天文、数学等,京师同文馆遂成为一所培养外语和自然科学人才的综合性新式学堂。
D. 北洋水师学堂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西周的“乡学”根据地方行政区划,设有哪些类型?
A. 校
B. 序
C. 庠
D. 塾
正确答案:ABCD
2. 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 )。
A. 帖经
B. 墨义
C. 口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作业
16033015 李岱芸
孔子
观念:1、重视教育
(1) 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通过教育治理国家,改变百姓的思想。
(2) 人的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
教育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强调居住的环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交往的环境。
(3) 人性论,把人性分为三等,上智,中人,下愚。
2、提倡“有教无类”
广泛吸收学生,不论阶级和阶层,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3、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1) 贤才并非天生而就,而是平民之中的士经过教育提高。
(2)对君子的品格,特别重视。
即对己要能“修己” ,对人要能“安人”
(3)提出“学而优责仕”的教育观念。
4、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1)立志(2)克己(3)力行(4)中庸(5)内省(6)改过
5、树立教师的典范
(1)学而不厌(2)温故知新(3)诲人不倦(4)以身作则(5)
爱护学生(6)教学相长
目的:1、通过教育实施德政,立国治国。
2、转变人民的思想,,朝着恢复周礼的政治目标前进。
3、培养更多的人才,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4、通过培养人才,消除苛政,避免贫富两级分化,改变动乱的社会现状。
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要内容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偏重社会人事
2、偏重文事
3、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教育方法:1、学、思、行
(1)提出博学于文,学习是求知的唯一途径
(2) 学而时习之,要时常复习练习学过的知识
(3) 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4) 学以致用,能实际应用到政治上,社交上。
2、启发诱导
(1)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 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
(3) 提出“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明辨是非,进而解决问题。
(1)开办私学
(2) 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
(3) 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特点。
两种了解方法,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
4、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1) 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2) 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3) 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孟子
观念:1、热爱教育事业,以“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为人生乐趣。
2、痛恨战争,主张仁政
(1)使人民成为小土地所有者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政治手段,而是教育。
3、性善论
目的:1、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2、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教学方法:1、深造自得
2、盈科而进
4、专心致志
荀子
观念:1、性恶论
(1)性伪之分
(2)性伪之和
(3)化性起伪
目的:1、出于荀子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他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
德才兼备,言行并重。
教育内容;1、注重古代典籍的学习。
2、注重读经,尤其是儒家经典。
教育方法:1、闻见
2、知
3、行
道家
观念:1、主张“自然”“无为”的法则
2、不要破坏自然,无知无欲,无争无斗,则相安无事。
3、削弱人的社会性而扩张人的自然性。
目的:1、不违背自然法则
2、主张回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
教学方法:1、涤除玄览,虚而待物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法家
观念:1、绝对的性恶论
2、不能指望人们自觉为善,要通过法令让人不得为非。
3、以法为教,以史为师
目的;1、依法治国,出台法律,严惩。
2、统一各国
教育方法:1、鼓励积极投入耕战。
2、禁二心私学
3、法制教育,信赏必罚。
墨家
观念:1、反对儒家重礼厚葬的繁文缛节,重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
2、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3、提出“素丝说”认为环境对人品性形成有很大影响。
目的:1、培养实现兼相爱,交相利这一理想的人才。
2、实现社会平等博爱。
教育内容:1、政治和道德教育
2、科学和技术教育
3、文史教育
4、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教育方法:1、主动
2、创造
3、实践
4、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