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管径计算
集中供热管网保温管管径与供热面积对照表

29.06MW
12
DN600 2081.2m3/h 2.0m/s 53.20万m2
34.58MW
13
DN650 2564.6m3/h 2.1m/s 65.55万m2
42.61MW
14
DN700 2974.3m3/h 2.1m/s 76.03万m2
49.42MW
15
DN800 3884.8m3/h 2.1m/s 99.29万m2
4
DN200 208.1m3/h 1.8m/s 9.88万m2
6.91MW
5
DN250 343.2m3/h 1.9m/s 16.29万m2
11.40MW
6
DN300 494.3m3/h 1.9m/s 23.46万m2
16.42MW
7
DN350 672.7m3/h 1.9m/s 31.93万m2
22.35MW
(三)、一次高温供暖125/75℃(锅炉130/70℃)
管径
循环流量
供热面积
1
DN100 52.1m3/h 1.8m/s 4.44万m2
2
DN125 81.29m3/h 1.8m/s 6.93万m2
3
DN150 117.0m3/h 1.8m/s 9.97万m2
4
DN200 208.1m3/h 1.8m/s 17.73万m2
96.85MW
12
DN600 2185.2m3/h 2.1m/s 186.18万m2
121.0MW
13
DN650 2564.6m3/h 2.1m/s 218.5万m2
142.0MW
14
DN700 2974.3m3/h 2.1m/s 253.41万m2
查表确定采暖干管管径

查表确定采暖干管管径
采暖干管管径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先计算流量,然后查水力计算表。
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GL = 0.86×∑Q /(tg-th)Kg/h
其中,GL为流量,单位为Kg/h;∑Q为热负荷,单位为W;tg、th为供回水温度,单位为℃。
通过将计算得到的负荷
和供回水温度代入公式,可以得到相应的流量。
另外,还有一个概念需要介绍,即比摩阻,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米管道的阻力。
在室内采暖立管中,通常采用热镀锌钢管。
可以在暖通专业的设计手册中找到“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通过控制比摩阻的方法,根据流量和比摩阻选择管径。
举个例子,假设某室内管段的流量为Kg/h,我们查阅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水力计算表,经济比摩阻(单位长度沿程阻力)选取在80~120pa/m的范围内。
根据这
个范围,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管径。
热力管网管径面积计算公式

热力管网管径面积计算公式热力管网是指用于供热、供冷、供水、排水等用途的管道系统,它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和建设热力管网时,管径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管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管网的输送能力和运行效率。
因此,正确地计算管径面积是设计热力管网的关键之一。
管径面积计算公式是设计热力管网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计算管径面积,可以确定管道的截面积,从而确定管道的流体输送能力。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通常会采用标准的管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热力管网管径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管径面积的定义。
管径面积是指管道横截面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或平方厘米来表示。
在热力管网设计中,管径面积的计算通常是基于管道的内径来进行的。
管道的内径是指管道内部的空间直径,通常用毫米或英寸来表示。
管径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管道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
对于圆形管道,其管径面积计算公式为:A = π r^2。
其中,A表示管径面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管道的内径。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知道管道的内径就可以计算出管径面积。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确定管道的截面积,从而确定管道的流体输送能力。
除了圆形管道外,热力管网中还常常会遇到矩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状的管道。
对于这些不规则形状的管道,其管径面积计算公式会更加复杂。
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管道形状和尺寸来确定相应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或者专业的工程手册来进行计算。
在热力管网设计中,正确地计算管径面积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确定了管道的截面积,才能准确地确定管道的流体输送能力,从而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进行管径面积的计算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计算公式和标准来进行,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对管径面积的影响。
例如,管道的材质、管道的长度、流体的性质等都会对管径面积的计算产生影响。
采暖管径估算资料

分类:燃气锅炉技术交流采暖供热设备的估算方法简介:为解决供热设备选型,造价作出估算及验算负荷或在施工中需要作局部变更,或需编制供暖锅炉的耗煤计划,常因缺乏数据而不能进行工作,这些琐碎的工作给设计部门增添麻烦。
本人根据从事暖通专业工作多年的经验,撰写此文,供从事咨询工作的人员参考。
关键字:设备选型造价估算耗煤相关站中站:锅炉及锅炉房专题负荷计算技术专题供暖系统由锅炉、供热管道、散热器三部分组成。
建筑物的耗热量和散热器的确定以及供热管道管径和系统压力损失的计算是一项周密细致和复杂的设计过程。
一般由设计部门暖通设计人员承担。
但是对于我们咨询行业要为某业主在初建、扩建或可研阶段,对供热设备(散热器、管道、锅炉)的选型,造价作出估算及验算供热管道和锅炉的负荷或在施工中需要作局部变更,或需编制供暖锅炉的耗煤计划,常因缺乏数据而不能进行工作,况且这些零星琐碎的工作也不便给设计部门增添麻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人根据从事暖通专业工作多年的经验,特撰写此文,仅供从事咨询工作的人员参考。
一、建筑物的供热指标(q0)供热指标是在当地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维持在设计规定的室内温度下供暖,每平方米所消耗的热量(W/m2)。
在没有设计文件不能详细计算建筑物耗热量,只知道总建筑面积的情况下,可用此指标估算供暖设备,概略地确定系统的投资,q0值详见表-1。
各类型建筑物热指标及采暖系统所需散热器的片数表-1说明:1).此表散热器是恒定在64.5℃温差情况下的数量。
2).此表所列散热器片数可根据q0的变更作相应修正。
二、散热器散热量及数量的估算1.以四柱640型散热器为准,采暖供回水温度95-70℃热水采暖时,一片散热器的Q值为:Q水=K×F×Δt=7.13×0.20×64.5=92(W/片)式中:K=3.663Δt0.16K=3.663×(100 -18)0.16=7.13W/m2·℃当采用低压蒸汽采暖时:Q汽= K×F×Δt =7.41×0.20×(100-18)=122(W/片)式中:K=3.663Δt0.16K=3.663×(100-18)0.16=7.41W/m2·℃根据热平衡原理,将建筑物热指标和所需散热器片数列表1(以四柱640型为准)。
供热管径计算

当已知建筑面积时,供热指标按下列值选用住宅地暖:45~60w/m2暖气包:60~70 w/m2办公楼:60~80 w/m2旅馆:65~70 w/m2商店:65~75 w/m2厂房:80~100 w/m2俱乐部:100~120 w/m2以上为华北地区米暖热指标热负荷计算Q=R< q x 10”(kw)式中Q---米暖热负荷(kw)F--- 米暖用建筑面积mq--- 采暖热指标w/m三、热水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_Q_ /G=1.163 :t n吨/式中G=热水总流量时(即循环泵总流量)△ t——供回水温差(即t g-t n )1.163---常数四、循环水泵的扬程计算: H=1.1 x (H1+H2)式中H----循环水泵扬程(mH i ---换热设备压力降(Pa)H 2---供热厂区中继站管道压力降五、补水泵流量计算:4G A =GX 1%(X 3t n式中G A---补水泵流量G---循环水泵流量1%---正常补水量t nt nPa)4---事故补水量倍数值 3---水泵的工作系数六、补水量扬程计算H B=1.1(H 1+H2)式中 H B---补水泵扬程1.1----管道阻力系数H ---资用压力(Pa)H2 ---楼层高度拆合压力(Pa)七、供热用户的流量按下式计算q=0" t n 式中q----流量■Q---- 计算热负荷k卡/时C---- 谁的比热 k 卡/时(近视取1大卡/公斤C)t g---供水的温度Ct n——回水温度C八、供热管径计算D=18.8 W式中D——管道管径mm18.8----- 常数Q------供热负荷W---平均流速叹(热水取0.8~2m/s)九、散热器(暖气包)散热面积计算QF=k (t p -t n)x '-1 x '-2 X 3(m2)式中F---散热面积t p ---平均温度t n----室内设计温度1----散热器的传热系数■2—连接系数■3--安装系数十、散热器的总片数n=F f (片)式中n----散热器的总片数F——散热器f---- 每片散热器的总面积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供热管径计算范文

供热管径计算范文计算原理:供热管径的计算主要基于热传导原理。
根据付阻式定律,热量通过导热材料传导的速度与管道内外表面的温差成正比,与管道的截面积成反比。
因此,为了传导更多的热量,需要增加管道的截面积,即增加管径。
计算公式:供热管径的计算通常采用下面的公式:q=λ*ΔT/(π*D*H)其中,q为单位长度的热传导量(W/m),λ为导热系数(W/(m·℃)),ΔT为管道内外表面的温差(℃),D为管道内径(m),H为导热介质在管道内的高度(m)。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单位长度的热传导量,即单位长度的管道所能传导的热量。
然后,根据供热系统的设计要求,可以确定所需的热传导量,从而反推出管道的内径。
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供热管径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管道材料、供热介质、管道敷设方式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1.单个管段的供热管径计算:-根据供热管段的设计热负荷和管道敷设条件(如敷设方式、敷设长度等),计算所需的热传导量。
-根据所选用的管道材料,确定导热系数。
-根据管道内外的温度差,计算出所需的单位长度热传导量。
-根据单位长度热传导量和所需热传导量,计算出供热管段的长度。
2.整个供热系统的管径计算:-根据供热系统的总热负荷和管网敷设条件,计算出系统所需的总热传导量。
-根据所选用的管道材料,确定导热系数。
-根据管道内外的温度差,计算出所需的单位长度热传导量。
-根据单位长度热传导量和所需热传导量,反推出管道的总长度。
-根据管道总长度和系统敷设方式,计算出管径分布。
3.多管并联的供热系统:-对于多条并联的供热管道,每条管道的热传导量都是一样的,可以根据单条管段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每条管道的长度和内径。
以上是供热管径计算的基本原理、公式和应用方法,供热系统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考这些方法进行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供热管径的计算应该综合考虑热传导效果、经济性以及施工和维护的方便性,以得到一个合理的管径方案。
地暖设计管径确定_secret

地暖设计管径确定1、地暖盘管管径的确定3.1.1一般说来,地暖盘管管径不需要计算,在大多数民用建筑中,用De20(DN15)的管径就可以满足要求。
查《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附录 A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选择合适的平均水温和地暖盘管的间距就可以满足要求。
请注意:附录A给出计算条件是加热管公称外径为20mm、填充层厚度为5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绝热层厚度20mm、供回水温差10℃时PE-X管或PB管时数据。
表中给出了地面为水泥或陶瓷、塑料类材料、木地板、铺厚地毯几种情况下“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
如果是其他材料,如PE-RT 、PP-R和PP-B,按照《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3.4.2条要求,应通过计算确定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可参阅该规程“3.4地面散热量的计算”进行精确计算)。
实际上,在缺乏相关专业资料的情况下,附录A也可以作为其他管材设计时的参考数据。
3.1.2举例说明:某20℃房间计算热指标为40 W/m2地面层为木地板,平均水温40℃时,当平均水温40℃时,选用DN15的PE-X时可查附录A.1.3确定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
如下表(这是附录A.1.3的一部分),间距300即满足要求(66.8-26.3=40.5满足要求房间耗热量40W/m2的要求)3.1.3顺便加以说明:选择地暖盘管时,管材、管径确定之后,还要根据采暖系统设计运行温度、压力选择壁厚,这样地暖管才算选完。
这部分请参看《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附录B加热管的选择”。
这里也给出一个范例:一般六层住宅楼,平均水温40℃时,用壁厚2mm,DN15的PE-RT管子就可以了。
2、立管管径的确定朋友们应该还记得负荷计算的方法。
假设我们已经通过负荷计算确定了建筑物各部分的负荷。
下面先介绍一个公式。
流量计算公式:GL=0.86×∑Q/(tg-th)Kg/h其中:GL—流量,Kg/h;∑Q—热负荷,W;tg、th—供回水温度,℃。
管径的通用计算

管径的通用计算《地暖月刊》首发文/安建新摘要:管径计算是地暖同行向安安问得频率比较高的一个问题,这个专题,安安就给大家讲讲这个;同时再顺便讲讲如何把设计散热器的折算的方法。
关键字:管径计算散热器折算正文:上一专题我们聊的是负荷计算。
那么有了负荷计算,我们又该如何选择管径呢?先给朋友们补充一些各类型建筑单位面积耗热指标的参考值(摘自:2003全国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住宅45~70 W/㎡;办公楼60~80 W/㎡;医院、幼儿园65~80 W/㎡;旅馆60~70 W/㎡;图书馆45~75 W/㎡;商店65~75 W/㎡;单层住宅80~105 W/㎡;食堂、餐厅115~140 W/㎡,影剧院90~115 W/㎡,大礼堂、体育馆115~160 W/㎡。
使用上述数值请注意,总建筑面积比较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较小,采用较小的热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热指标。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般来说,大型公共建筑,比如体育馆,礼堂,的热指标比较大,多层公共建筑建筑次之,高层及多层住宅能耗较小。
现行的暖通空调技术措施是2009版的;2003版虽然已经过期,但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新建的的公共建筑执行节能50%的标准,居住建筑执行节能65%的标准,对于以上所列各类型新建建筑,最低值基本已经足够用。
按照新暖规,我们应逐个房间逐项计算。
举例说明,唐山地区的新建住宅热指标大约为30 W/㎡。
以上热指标我们仍然可以用来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与经验值偏离太多。
新建节能建筑一般来说应该比所给热指标小。
有了热指标就可以估算耗热量,基本公式:耗热量=传热系数*面积*温差;下面我们讲讲管径的计算方法。
最原始的办法就是计算管段所带的热负荷,然后查取暖通设计手册的水力计算表,选择合适的管径。
假设某室内管段的流量是28000kg/m³,我们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水力计算表,比摩阻(单位长度沿程阻力)选取在80~120pa/m的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管径计算
当已知建筑面积时,供热指标按下列值选用住宅
地暖:45~60w/m2暖气包:60~70 w/m2
2
办公楼:60~80 w/m
旅馆:65~70 w/m2
商店:65~75 w/m2
厂房:80~100 w/m2
俱乐部:100~120 w/m2
以上为华北地区米暖热指标热负荷计算
3
Q=FX qx 10 (kw)
式中Q---米暖热负荷(kw)
F---米暖用建筑面积m?
一 2
q---采暖热指标w/m
三、热水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
G=1.163 t n
吨/
式中G二热水总流量时(即循环泵总流量)
△ t—供回水温差(即t g-t n)
1、163---常数
四、循环水泵的扬程计算:
H=1、1X (H1+H2)
式中H----循环水泵扬程(m)
H 1
---换热设备压力降(Pa) H 2---供热厂区中继站管道压力降(Pa)
五、补水泵流量计算:
4
G A =Gx 1%x 3 4---事故补水量倍数值 3---水泵的工作系数
六、补水量扬程计算
H B =1、1(H 1+H 2
) 式中 H B ---补水泵扬程
1、1----管道阻力系数
H 1
---资用压力(Pa) H 2---楼层高度拆合压力(Pa)
七、供热用户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q =0 3
t n 式中q ----流量 n
Q----计算热负荷
k 卡/时 C----谁的比热 k 卡/时(近视取1大卡/公斤C )
供热管径计算
供热管径计算
式中G A ---补水泵流量
G---循环水泵流量
1%---正常补水量
t
n t n
t n
t g---供水的温度 C
t n——回水温度C
八、供热管径计算
式中D——管道管径mm
18、8-----常数
Q------供热负荷
W---平均流速叹(热水取0、8~2m⑸九、散热器(暖气包)散热面积计算
Q
F=k ( t p t n) X 1 X 2 X 3(m2)
式中F---散热面积
t p---平均温度
t n----室内设计温度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1----
2------ 连接系数
3----安装系数
十、散热器的总片数
n=Ff(片)
式中n----散热器的总片数
F——散热器
f----每片散热器的总面积
供热管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