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病例分析报告
鼻出血病例分析

10、患者如出血较多,嘱患者头低位,防止
窒息。 11、外伤、肿瘤性鼻出血可待暂时止血后查 头颅、鼻部CT,明确局部情况。
医疗:注意补足血容量,必要时及时输血。
以下内容注意充分沟通: 可能会反复出血、勿剧烈活动、 进软食、注意血压变化、 家属要注意陪护。 一般鼻出血都能够止血。 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情况, 注意局部出血情况、有无吞咽动作, 告知饮食、体位等情况。
谢谢!
住院治疗,不仅有利于寻找出血原因,同时有利于 患者安全,也可防止纠纷产生。 7、麻醉棉片麻醉3遍后,看清出血点,局部及鼻腔 压紧。如为后鼻孔出血,行后鼻孔栓塞。如为明显 小血管出血,可行双极电凝烧灼止血。 8、暂时止血后可应用止血药物。 9、鼻出血行鼻腔填塞后可根据出血情况9-12天抽 出填塞物。
如有内科病,可请相关科室会诊患者家属暂时止血 后到血液科救治。 4、止血结束后告知患者家属进行血常规、凝 血六项的化验检查。 5、患者如出血量较大,或较凶猛,不易止血, 告知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同时立即通知 输血科备血,如需帮忙,报告上级医师。
6、不论患者出血多少,均应劝说患者及患者家属
事件3 2013年7月,男,68岁,反复鼻出血3天,由某县中医院晚8时急 转入我院,既往有“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数年,脑梗塞致右肢体偏瘫4 天”。转来时神志清,未出血,鼻腔内填塞物不详,为防再出血,拟行 后鼻孔栓塞,同时另一组医生与家属谈及病情危重,止血后转神经内科 的必要性。准备好止血物品,内窥镜下检查鼻腔时突然左鼻出血,从鼻 腔涌出及口腔不断咳出,很快进入昏迷状态,急将患者置于床侧,胸低 垂头位并捶背。测下肢血压70/40mmhg,值班护士建立一组静脉通道, 急请护士二线建立起三组静脉通道,喊麻醉师“深静脉穿刺置管”,准 备输血;此时血压升至120/70mmhg,出血停止,行左后鼻孔栓塞,再用 膨胀海绵一块置入右鼻腔。变换体位至仰卧位,仍置上半身略低位,神 志清醒,留置导尿,病情稳定后晚十点半转ICU。当晚2点、4点再出血, 次日再行右后鼻孔栓塞。次日晚再出血时死亡。
鼻出血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鼻出血护理疑难病例讨论鼻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护理措施控制。
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疑难病例,需要更加细致和复杂的护理。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鼻出血疑难病例和相关讨论:病例1:反复发作的鼻出血对于反复发作的鼻出血,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可能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鼻腔感染、鼻部炎症、鼻腔内畸形或损伤、高血压等。
我们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定病因。
一旦确定了病因,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如果是因鼻腔感染导致的鼻出血,可以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治疗感染,从而控制鼻出血。
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需要进行血压调节,以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病例2:持续大量鼻出血持续大量鼻出血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贫血和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处理。
在控制鼻出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1. 患者保持安静,坐起来,头部稍向前倾,以减少鼻部血液流动和吞咽。
2. 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擦拭鼻孔,不要将纱布塞入鼻腔内。
3. 软性塞纱布,通过直接压迫鼻腔内出血点来控制鼻出血。
4. 喷洒冷水或冷敷物,可以收缩鼻腔血管,减少鼻出血。
5. 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以尝试鼻源性血管收缩剂。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施加于鼻腔内,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如果上述措施仍然无法控制鼻出血,那么需要考虑进行其他治疗方法,如电凝术、硬化治疗或手术修补出血点。
对于严重失血的病例,还需要及时输血以恢复血容量。
总的来说,针对鼻出血的疑难病例,关键在于找出根本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及时控制出血、保持鼻腔湿润、调节体位和保持安静等措施,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再出血。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进行其他治疗措施。
最重要的是,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护理并解决病例中出现的问题。
鼻衄200例住院病例分析

鼻衄200例住院病例分析目的通过分析鼻衄的部位及原因,寻求更好的止血方法。
方法对200例鼻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在各种病因中以全身者居多,占46%。
局部病因次之,占40%,高血压病占全身病因中的大多数。
结论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中,大部分出血位于鼻腔后部(占80%),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出血部位全部发生在Little’s区,鼻腔术后出血以鼻息肉及下鼻甲手术多见。
标签:鼻衄;鼻腔填塞;鼻内窥镜鼻衄既是监床上一个常见的重要症状,又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可单纯由鼻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衄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为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似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致贫血。
鼻衄在鼻腔任何部分均可发生。
为了寻求更好的止血方法,通过分析鼻衄的部位及原因。
以该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鼻衄病例200例,收住院的主要原因为出血量多而出血部位不明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包括175例(87.5%)出血严重或短期内反复多量出血,经急病室处理或经其他医院治疗仍未控制者,以及25例(12.5%)近期反复鼻衄或鼻衄加剧,就诊时无活动性出血但需住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的病人,男性125例,女性75例。
年龄3~85岁,其中10岁以下14例、10~19岁24例、20~29岁20例、30~39岁52例、40~49岁46例、50~59岁14例、60~69岁24例、70~79岁5例、80岁以上1例,说明40岁以下的(110例)与40岁以上的(90例)以及20岁以下的(38例)与60岁以上的(30例)病例数相似.鼻衄在临床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相当一部分病人呈反复发作,该组中,除10例不详外,72例曾有反复鼻衄史,有8例先后住该院两次,另有1例男性62岁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就曾因发作严重鼻衄于1年时间内住院3次。
1.2 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对鼻衄部位与鼻衄原因的分析如下。
难治性鼻出血50例临床分析

难治性鼻出血50例临床分析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鼻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出血,多数患者采用鼻腔填塞、微波治疗等方法可以控制鼻出血。
但少数患者使用上述方法难以止血,称为难治性鼻出血,出血部位隐蔽,填塞法效果欠佳,且反复发作,增加了病人痛苦。
我科采用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并分析50例难治性鼻出血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0例难治性鼻出血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8岁,平均49岁,全部患者均为单侧鼻出血,前鼻镜检查不能发现出血点,经鼻腔填塞后仍不能完全止血,所有患者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50例鼻出血中位于嗅裂鼻中隔区22例,位于中鼻道后上部10例,位于下鼻道穹窿顶部18例。
1.2治疗方法50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鼻腔探查+电凝止血术,患者采用头高足低仰卧位,先抽出鼻腔填塞物,1%丁卡因+0.1%肾上腺素棉片鼻腔表面麻醉3次,抽出棉片血染较重的棉片所在位置提示为出血较多处,,在鼻内镜下从前向后、从下向上检查鼻中隔、各鼻甲、鼻道、鼻腔顶部、后鼻孔及鼻咽部,重点检查嗅裂鼻中隔部、中鼻道后上部、下鼻道穹窿顶部等区域,多可探明出血点。
对可疑出血点,可用棉片擦拭或吸引器轻触可引起再次出血,从而明确出血部位,给予局部电凝止血,创面填塞涂有红霉素眼膏的明胶海绵。
2.结果50例患者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均一次手术成功,观察3天后痊愈出院。
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无再发鼻出血,无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3.讨论鼻出血治疗的基本原则在于迅速找到出血点并给予快速、准确和有效的止血治疗。
对于鼻腔前端出血可通过前鼻镜直视下止血,但有一部分患者出血部位隐蔽,前鼻镜下无法发现,采用鼻腔填塞效果不佳,且填塞过程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
鼻内镜技术的应用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先进和准确的手段,可准确查明鼻出血的部位,同时给予止血治疗。
难治性鼻出血的特点是出血多来自鼻腔后方部位,位置隐蔽,必须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
鼻出血住院病历

XX院住院病历科室:内科姓名:XXX性别:女床号:7床住院号入院记录:姓名:王成珍籍贯:中国性别:女婚姻状况:已婚年龄:59 岁入院时间:2012年03月15日20时30分民族:汉族记录时间:2012年03月15日20时30分陈述者:本人职业:务农可靠程度:可靠单位或住址:XX主诉: 右侧鼻出血半小时。
现病史: 患者不明原因开始右侧鼻腔流血,血液呈鲜红色,出血较多,在家中自行填塞,半小时小时后拔出,但又出血不止,患者无发热,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到村卫生站治疗,村卫生站医生建议转我院治疗,于是来我院住院治疗。
发病病以来患者神清、神萎食欲差,二便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常体质一般,有胃炎多年、腰椎骨质增生1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於本地,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婚后爱人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家中无遗传病史,无类似疾病史。
体格检查T :37.5℃P:90次/分R: 21次/分BP:145/85mmo/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晰,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外观无畸形,瞳孔等大等圆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鼻腔通畅,鼻甲不肥大,鼻中隔向右偏曲,外耳廓无畸形,无分泌物,口腔无脓肿,咽部无充血,红肿,扁桃体无肿大,颈部无颈阻,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有中等量干湿啰音,哮鸣音,叩诊双肺呈轻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叩诊心界无扩大,心尖搏动不弥散,各瓣膜区无杂音,腹软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不增强,双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叩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暂缺专科情况:双侧鼻腔通气畅,鼻甲不大,鼻中隔向右侧偏曲,右侧鼻腔又少许血性分泌物,鼻中隔粘膜水肿充血糜烂,李斯区有一个明显出血点。
触之易出血。
诊疗计划:内科护理常规大竹县人和乡卫生院住院病历科室:内科姓名:王成珍性别:女床号:7床住院号一级护理镇静、止血维持电解质平衡1、右侧鼻出血2、慢性胃炎3、腰椎骨质增生XXXXX院住院病历科室:内科姓名:王成珍性别:女床号:7床住院号首次病程记录2012年03月15日21时30分患者王成珍,女 59岁,家住野坪村1组,农民,“因右侧鼻出血1小时。
100例鼻出血患者病因及部位分析

Z N i g y g,ESa-a E GXa —i H oy2 n n h
血 两 大基 本措 施
【 关键词 】 ; 鼻 出血 ; 治疗
d i1. 6 ̄i n10 — 9 9 0 0 40 4 o:03 9 .s. 6 1 5. 1. . 9 s 0 2 0 0 文 章 编 号 :0 6 15 (0 0 一 4 0 4 — 2 10 — 9 9 2 1 )0— 72 0
h mo r a e wa e a e o e d s a e is l s s e d s a e a d t e b e d n r a .T e b sc w y o r a i g n s lh mo r a e i o te t n to l o e i e u e rh g s r lt d n s ie s tef、y tm ie s n h le i g a e s h a i a fte t a a e rh g s t r a o n y n s t l b t n sf a s h rma ie s . lo t e p i r d s a e y
【 b t c] b ci : vs g e h aos f nsl e o hg. oa t gt e e w yi pe n n n et g t d : n u d d i— A s a t j t e T i e i t te es a m r ae S s o e ab t r a r e t gad t a n. h s O ehn r r O e v o n ta r n o ah r t n v i r i Me o e n
鼻腔后部出血75例临床分析

梁 燕 燕 8 0 1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第 五 附 属 医 院 第 二 30 1
门诊 部
d i 1 . 9 9 j i n 10 —6 4 . 0 0 o:0 36 /.s . 0 7 s 1 x 2 1
29. 01 1
常规前鼻镜检 查排 除了鼻 中隔利 特尔 区 黏膜等鼻前部出血 , 再行鼻 内镜检查寻找
到鼻 腔 后 部 出 血 点 , 电凝 止 血 和 ( ) 或 ME O E R C L填塞压迫止 血 、 同时积 极给予 般的支持疗法及全身对因 、 症等药物 对
一
( . % ) 随访 3 26 , 0天 内 鼻腔 出 血侧 未 再
对 脊 髓 排 尿 中 枢 的 控 制 能力 差 , 1 。 4例
方法 : 苯 吡 啶每 天 0 5~10 g 硝 . .m /
k, g3次/日 臼服 , 莨 菪 碱 0 1~0 2 / 山 . . g ( g・次 ) 3次/日 , 生 素 B k , 维 片 1 m / 0 g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c Hl FS C 0 M M _ I Y D o C O RS N E l N T T
硝苯吡啶、 山莨 菪 碱联 用 维 生素 B 治 疗 , J 神 经 性尿 频 JL  ̄
无尿痛 、 排尿 困难 , 无发 热 、 尿潴 留, 无 分
周 慧敏 42 0 6 30河 南漯 河 市 郾城 区 人 民 医 院儿 科 散 注 意力 及 睡 眠后 尿频 消失 。体 检 : 阳 无 性 体 征 。 实 验 室 检 查 :6例 尿 常 规 均 无 4
鼻内镜下治疗102例难治性鼻出血病例分析

作 者 简 介 :胡 安 福 ,从 事 五 官 科 工 作 十 余 年 ,现 工作 于深 圳 市 龙 岗 区坪 地 医院 五 官 科 。
1 资 料 和 方 法
义 ( 00 ) P< .5 ;高年龄 段的 出血 位在 鼻腔后端 的机会 比低 年龄段 高 12 倍 ,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0 0 ) .2 P< .5 ;三个年 龄段相 比,中鼻道后上部出血的机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 。 . 5) 3 讨 论
为治愈标准 。 14 资 料 统 计 分 析 资 料 收 入 计 算 机 采 用 S S . P S统 计 软 件 分析 ,两样本均数 比较用 t 检验 ,多样 本均 数 间多 重 比较 采用 L D— 检验 。 s t 2 结 果 本组 12例 患 者 中,有 9 0 8例 在 鼻 内镜 下 寻 找 到 出血 点 ,经 电凝止血后 ,出血 停止 。有 4例 患者 未能 找到 出血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医 疗 论 坛
Me iil r ame t o u d ca T e t n F r m
14・ 0
C ie e jun l o tn me ii n tn p am c hn s o ra f e o dc e a d eh o h r a y h n
[ ]徐 源.1 5 1 3 5饲 鼻 出血 病 因 和出 血部 位分 析. 1 耳 鼻咽 喉 科 杂志 , 临床
19 9 2,6:4 — 3 2 4 .
[ ] 黄选兆 ,汪吉 宝.实 用 耳鼻 咽 喉科 学.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19 :1l 2 98 8
一
1 2 R
( 收稿 日期 : 00 0 . 8 2 1. 3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不论患者出血多少,均应劝说患者及患者家属 住院治疗,不仅有利于寻找出血原因,同时有利于 患者安全,也可防止纠纷产生。
7、麻醉棉片麻醉3遍后,看清出血点,局部及鼻腔 压紧。如为后鼻孔出血,行后鼻孔栓塞。如为明显 小血管出血,可行双极电凝烧灼止血。
8、暂时止血后可应用止血药物。
9、鼻出血行鼻腔填塞后可根据出血情况9-12天抽 出填塞物。
鼻出血讨论
事件1 1995年,患者,女,55岁,反复鼻出 血,血色素低(未输血),血压低。既往有 心脏病史。患者刻意去卫生间,阻止不从, 到卫生间后,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可借鉴之处:
鼻出血病人需及时补液、输血治疗。反复沟 通强调勿剧烈活动。
事件2 1998年10月,患者,女,65岁,反复 鼻出血住院。既往偏瘫病史数年。某天夜间 再次鼻出血行“后鼻孔栓塞”时窒息死亡。
谢谢!
谢谢观赏!
10、患者如出血较多,嘱患者头低位,防止 窒息。
11、外伤、肿瘤性鼻出血可待暂时止血后查 头颅、鼻部CT,明确局部情况。
医疗:注意补足血容量,必要时及时输血。 以下内容注意充分沟通: 可能会反复出血、勿剧烈活动、 进软食、注意血压变化、 家属要注意陪护。 一般鼻出血都能够止血。
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情况, 注意局部出血情况、有无吞咽动作, 告知饮食血3天,由某县中医院晚8时急
转入我院,既往有“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数年,脑梗塞致右肢体偏瘫4 天”。转来时神志清,未出血,鼻腔内填塞物不详,为防再出血,拟行 后鼻孔栓塞,同时另一组医生与家属谈及病情危重,止血后转神经内科 的必要性。准备好止血物品,内窥镜下检查鼻腔时突然左鼻出血,从鼻 腔涌出及口腔不断咳出,很快进入昏迷状态,急将患者置于床侧,胸低 垂头位并捶背。测下肢血压70/40mmhg,值班护士建立一组静脉通道, 急请护士二线建立起三组静脉通道,喊麻醉师“深静脉穿刺置管”,准 备输血;此时血压升至120/70mmhg,出血停止,行左后鼻孔栓塞,再用 膨胀海绵一块置入右鼻腔。变换体位至仰卧位,仍置上半身略低位,神 志清醒,留置导尿,病情稳定后晚十点半转ICU。当晚2点、4点再出血, 次日再行右后鼻孔栓塞。次日晚再出血时死亡。
3、同时询问患者既往史,有利于查找出血原 因。
如有内科病,可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查 心电图。
患者如有血液病,可告知患者家属暂时止血 后到血液科救治。
4、止血结束后告知患者家属进行血常规、凝 血六项的化验检查。
5、患者如出血量较大,或较凶猛,不易止血, 告知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同时立即通知 输血科备血,如需帮忙,报告上级医师。
可借鉴之处:病例2与病例3有相同之处,考 虑均为出血导致窒息死亡。
处理病人时应注意:止血时注意患者保持患 者头低位。
综合分析
鼻出血诊疗一般程序: 1、如出血量较大,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如为 严重高血压,建立两组通道,降压、补液同 时进行,血压不宜降低太快。 2、边准备止血材料,边通知护士测量血压, 防治单纯止血,致使患者出现血压过低休克 或高血压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