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良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一)2024

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一)2024

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一)引言概述肺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良恶性的鉴别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诊断是肺部肿瘤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影像诊断的角度进行探讨,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肺部肿瘤的良恶性,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正文:一、肺部肿瘤影像学表现的共同特征1. 肿块形态特征2. 边缘特征3. 可见模式(实性、纤维化、空泡状、磨玻璃样改变等)4. 突出表现(钙化、囊变等)5. 淋巴结增大二、良性肺部肿瘤的特征1. 良性肺肿瘤的常见类型2. 良性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3. 异象影像学表现及鉴别4. 其他鉴别特点(生长速度、有无症状等)5. 临床和病理特点三、恶性肺部肿瘤典型影像学表现1. 恶性肺肿瘤的常见类型2. 恶性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3. 异象影像学表现及鉴别4. 其他鉴别特点(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受侵等)5. 临床和病理特点四、鉴别良恶性肺部肿瘤的方法和技巧1. 影像学方法(X线检查、CT、MRI等)2. 影像学评估指标(病灶大小、边缘特征等)3. 影像学结合临床和病理特点4. 影像学与其他检查方法的结合应用(病理活检等)5. 误诊与误判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五、肺部肿瘤的影像诊断发展趋势1. 新的影像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 人工智能技术在肺部肿瘤影像学诊断中的前景3. 影像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及其在肺部肿瘤鉴别中的意义4. 多学科协作对于肺部肿瘤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性5. 未来肺部肿瘤影像学诊断的发展方向和挑战总结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肺部肿瘤的共同特征、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鉴别方法和发展趋势的阐述,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肺部肿瘤的良恶性,并为其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随着影像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肺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将越来越准确,为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

肺部良性肿瘤ct诊断.pptx

肺部良性肿瘤ct诊断.pptx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上午10时26分46秒上午10时26分10:26:4620.8.14
谢谢观看
肺良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 诊断
淮北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陈龙
一,错构瘤
病理与临床
肺内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为胚胎发育 期组成支气管的一片组织倒转或脱落,并被 正常组织包绕而形成的。病理分:软骨组织 型和纤维结缔组织型。
以中年多见,一般多无症状。
CT表现
肺内圆形或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多位于肺的外 周;
边缘光滑,无毛刺; 内见局灶性脂肪及钙化。爆米花样为典型钙
化;部分病例呈帽状或巢状钙化。 增强后病灶强化不明显。
巢状钙化
帽状钙化
网格状强化
爆米花样钙化
错构瘤的诊断要点:
肺内圆形结节灶,直径在3cm左右,边缘 光滑锐利,非钙化区CT值接近水的密度;
爆米花样钙化或帽状钙化; 病灶脂肪密度区; 不强化或网格状强化,负值像素占25%以
上。
鉴别诊断
1、结核球
1. 病灶周围有卫星灶或纤维化组织; 2. 易出现空洞和干酪坏死; 3. 缺少脂肪组织; 4. 结核毒素反应; 5. 易钙化,多呈斑点状和斑块状钙化。
2、炎性假瘤
1. 无钙化和脂肪组织; 2. 密度基本均匀; 3. 后期强化明显;
3、海绵状血管瘤
1. 无脂肪组织,钙化很少; 2. 强化明显,与血管密度相似。
。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上午10时26分46秒10:26:4620.8.14
• •
T H E E N 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8月上午10时26分20.8.1410:26August 14, 2020

肺部良性肿瘤诊断

肺部良性肿瘤诊断

肺部良性肿瘤诊断肺部良性肿瘤是指肺组织中的非癌性肿瘤,这类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并且不扩散到其他身体部位。

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是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性质,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探讨肺部良性肿瘤的常见诊断方法和其重要性。

首先,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辅助。

一些常见的肺部良性肿瘤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和呼吸困难等。

然而,这些症状也可能出现在其他肺部疾病中,因此它们并不是肺部良性肿瘤的特异性表现。

体检中可以发现的体征包括肺部听诊异常和胸部X线片异常,但这些体征也不能确定肿瘤的良性性质。

其次,影像学检查是肺部良性肿瘤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见的影像学技术包括胸部X线片、CT扫描和MRI。

胸部X线片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筛查手段,可以检测到肺部肿块或阴影。

然而,X线片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以对肿瘤进行准确的评估。

因此,CT扫描成为常规影像学检查之一。

CT扫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图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MRI则常用于更复杂的情况,尤其是在评估胸腔内肿瘤时。

除了影像学检查,生物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肺部良性肿瘤的金标准。

活检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学检查方法,通常通过手术或经皮穿刺进行。

手术活检对于肿瘤的准确定位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提供较大的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

经皮穿刺活检则适用于一些较小且位于肺部边缘区域的肿瘤,通过经皮导向下的针刺将组织样本取出进行检查。

这些生物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组织类型和细胞学特征,从而确诊是否为良性肿瘤。

除了上述常见的诊断方法,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

例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ronchoscopy)可以检测肺部内腔的肿瘤,并收集活组织进行检测。

此外,肿瘤标记物检测是一种血液或尿液检测方法,可以检测肺部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如CEA、CA 15-3和CA 19-9等。

尽管肿瘤标记物检测在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中具有潜力,但目前还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

肺部肿瘤影像诊断

肺部肿瘤影像诊断

肺部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肺癌),肺部的良性肿瘤包括支气管和肺的真性肿瘤、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等。

支气管、肺良性肿瘤的细胞分化和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肿块大多有包膜,和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边缘光滑、整齐,呈圆形或椭圆形,多为实体病变。

一、前言这是在新英格兰杂志上提供的一张经典的胸部影像,一位 72 岁男性患者,因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咳嗽就诊,既往于 15 岁开始吸烟,每日 1 到 2 包,胸片显示右侧胸部可疑病变,进一步胸部 CT 显示大疱性肺气肿,同时右肺中叶结节改变,同时患者还携带有烟草,活检证实右肺中叶为非小细胞肺癌,这张胸部 CT 展示的吸烟相关性肺部疾病。

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应宣传吸烟的危害,鼓励戒烟。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部分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

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将接近 100 万,肺癌的发病年龄主要在 40 到 80 岁之间, 70 岁为高峰,男性居多。

但是近年来肺癌的发病年龄较前明显提高,有学者提出肺癌的发病年龄较前提高 5 到 10 岁,临床上也偶然能够看到 20 岁到 30 岁之间的肺癌患者。

同时女性的发病率也较前增加,其增长速度要快于男性的发病率。

二、肺癌的病理及临床表现(一)病理类型病理及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是一致的,不同的病理类型其选择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也是不同的。

通常分为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在我国大约占肺癌的 80% ,它还分为鳞癌、腺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其中鳞癌最常见,约占 40% ,多发生在段支气管, 80% 发生于男性,生长较慢,转移较晚。

腺癌占 30% ,以女性较为多见,多发生在外围小支气管,其发展速度快慢悬殊。

大细胞未分化癌多发生在肺的外周,恶性程度较高,以前它的发生率仅次于鳞癌,但随着腺癌的发病率增加,相应其发病率较前降低。

小细胞肺癌常常发生在大支气管、生长较快、转移较早。

肺部良性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肺部良性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肺良性肿瘤
• 比较少见(发病率约占全部肺部肿瘤的10%左 右) ,其分类大致为三类:
• 来源于胚胎发育障碍(如错构瘤、畸胎瘤)。
• 来源于间叶组织(如肺平滑肌瘤、神经鞘瘤、脂肪 瘤、血管性瘤等)。
• 来源于支气管壁的上皮或腺体(如支气管乳头状瘤 等) 。
肺错构瘤(CT表现)
• 可分为周围型和中央型 周围型:发生于肺内,多位于胸膜下。
肺内畸胎瘤
• 右肺下叶畸胎瘤,体积大,密度不均,其内大片状钙 化。 与错构瘤不易鉴别。
肺平滑肌瘤
肺平滑肌瘤
• 右肺下叶平滑肌瘤,瘤体呈圆形,边缘光整,无分叶,无毛刺。
肺平滑肌瘤
• 右肺上叶主支气管肺平滑肌瘤,主支气管腔内圆形节 结影,表面光整,密度均匀,支气管壁完整。
• 肺血管瘤是肺内罕见的良性肿瘤。以往认为血管 瘤与硬化性血管瘤为同一性质,现在多数学者认 为两者是有区别的,是一类真性的肺部良性肿瘤。
/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24005
肺窗
纵隔窗(俯卧位)
增强
肺内畸胎瘤
• 胸部畸胎瘤绝大多数为发生于纵隔内的良性肿瘤, 仅发生于肺内的极为罕见,国内目前为个案报道。
• 肺内畸胎瘤是指纵隔内无畸胎瘤而原发于肺内,并 且被肺实质所包围或位于支气管腔内的畸胎瘤。
右肺硬化性血管瘤 女,52岁
平扫
可见界限清晰的高、 低密度之分
增强(同一病例)
右肺硬化性血管瘤
右 肺 脑 膜 瘤
/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506
• 右下肺黏液廇 女,38岁;右胸背部疼痛3月余。 俯卧位定位片
• 贴边血管征:位于肺门旁的病灶周围见血管呈绕 球状强化。

肺部良性肿瘤影像诊断

肺部良性肿瘤影像诊断
肺部良性肿瘤影像诊断
比较少见(发病率约占全部肺部肿瘤的10 %左右) ,其分类大致为三类:
来源于胚胎发育障碍(如错构瘤、畸胎瘤)。
来源于间叶组织(如肺平滑肌瘤、神经鞘瘤、 脂肪瘤、血管性瘤等)。
来源于支气管壁的上皮或腺体(如支气管乳 头状瘤等) 。
2021/1/12
2
肺错构瘤 (Palmonary hamartoma)
2021/1/12
12
2021/1/12
13
注意病灶中心低密度为脂肪成分
脂 肪 成 分
2021/1/12
14
右肺错构瘤 女,44岁
2021/1/12
15
左肺错构瘤 女,48岁
2021/1/12
16
肺硬化性血管瘤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
患者年龄以30—50岁多见。病灶大小0.5~ 8 cm,小于5 cm者占90%。
匀,增强扫描后呈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病灶中心出现不规则的囊样低密度影则提 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
2021/1/12
43
肺神经鞘瘤
2021/1左/12肺下叶支气管型神经鞘瘤,沿支气管生长,呈哑铃状生 44 长。
肺神经鞘瘤
左肺神经鞘瘤,体积巨大,几乎占据整个左侧胸腔,
2021推/1/12挤纵隔及左肺组织向右侧移位。
病理构成主要为软骨和腺样结构,肺内和气 管内错构瘤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软骨、脂肪 、成纤维细胞及骨组织等,但各种成分所占 比例明显不同。
2021/1/12
4
肺错构瘤(CT表现)
可分为周围型和中央型 周围型:发生于肺内,多位于胸膜下。
(1)病灶边缘光滑,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无 或少毛刺征,瘤体较大的可有浅分叶征。

肺部良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肺部良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90%以上肺内错构瘤生长在肺的周边部,紧贴于 肺的脏层胸膜之下,体积大小不等,绝大多数是 单发,80%为圆形、椭圆形, 20%有分叶。密度 均匀,边缘锐利,极个别的有毛刺。10%~30%可 见钙化,以偏心钙化最多见,中心型钙化少见; 爆米花征是肺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但不多见而 且不是肺错构瘤所独有。
病理上分为假乳头状瘤型、纤维组织细胞型、浆 细胞肉芽肿型、假性淋巴瘤型四种类型。
以青壮年多见,一般发病年龄30~40 岁,女性多于男性。 1/3 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2/3 的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 炎、肺化脓症的病史。
炎性假瘤的3 个转归:吸收消散、相对稳定不变、缓慢增 长。
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结节影,少钙化,有些 边缘模糊,似有毛刺或呈分叶状,与肺癌很难鉴别。
罕见于气管、支气管内错构瘤。
肺错构瘤也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常见有以 下的全身性疾病。
Carney’s triad(Carney 三联征):即支气管软骨瘤、 多发性胃平滑肌肉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Cowden 综合征: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器官的 多发错构瘤病。
错构瘤综合征:合并其他发育异常或良性肿瘤的 肺错构瘤称为错构瘤综合征,此类病人多为 Cowden 综合征患者。
40 岁以下女性患者,如发现以上3 种肿瘤之一, 均应全面检查。如果术前确诊为Carney 综合征, 多采用局部切除术。
脂肪瘤 起源于中胚层,下呼吸道脂肪瘤占 所有肺部肿瘤的0.1%,占肺部良性肿瘤的 4.6%。
主要位于大气管壁粘膜下层,由大支气管 壁延伸到细支气管。支气管内的脂肪瘤几 乎都是单发。男性多见,女性仅占10%~ 20%。发病年龄40~60 岁最为多见。
肺炎性假瘤 是由肺内慢性炎症产生的肉芽 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 发病变形成的类瘤样肿块。常为细菌或病 毒感染后。

肺内良性肿瘤影像学诊断医学课件

肺内良性肿瘤影像学诊断医学课件

神经纤维瘤
硬化性血管瘤
56岁,女性。左上肺硬化性血管瘤。CT示肿瘤位于左肺上叶肺 边缘 近胸膜下,约2cm×2cm大小,边缘光滑、锐利,内部密。穿刺证实硬化性血管瘤。CT平扫显示肺内类圆 形孤立 性结节,结节轮廓清晰,密度均匀,边缘可见浅分 叶
硬化性血管瘤
女性,硬化性血管瘤。CT平扫显示肺内类圆形孤立性肿块, 肿块 轮廓清晰,内部显示不规则钙化
单发错构瘤绝大多数为肺实质内型,支气管腔内型极少 见 。右肺的较左肺多,下叶的较上叶多,部分发Th在右 中叶 和左上叶舌段
支气管、肺错构瘤
约90%发Th于肺实质内,10%发Th于支气管,发Th于气 管的错构瘤国内少见报道
根据部位分中央型和周围型 发Th于气管、叶支气管粘膜下称中央型 发Th于肺内的称周围型,周围型多位于胸膜下
硬化性血管瘤
女性,穿刺证实硬化性血管瘤。CT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扫 描, 病变呈不均质明显强化
硬化性血管瘤
硬化性血管瘤。纵隔窗CT横断面及冠状面重建图像显示右 肺内类 圆形孤立性肿块,肿块轮廓清晰,边缘可见浅分叶 ,内部显示小 条状钙化
硬化性血管

男性,66岁。硬化血管瘤。肿瘤呈类圆形,轮廓清晰、锐 利,边 缘欠光滑,邻近胸膜无改变,相邻气管走行未见异 常,血管绕行
支气管、肺错构瘤
女性,6岁。右肺上叶后段错构瘤。胸片示右上肺结节,边缘 锐利, 其内密度欠均,钙化显示不满意。CT平扫肺窗显示病 变位于胸膜下, 轮廓光滑,边缘清楚,周围纹理走行自然, 纵隔窗显示病变呈弥漫性 钙化
支气管、肺错构瘤
男性,45岁。错构瘤。病变密度均匀,可见小分叶,此类错 构瘤 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术前较难确诊
女性,51岁。错构瘤。查体发现左肺上叶结节,正侧位胸 片显示边缘清 楚锐利的类圆形结节,内部密度不均,后 缘可见钙化。CT扫描显示,病 变内大面积钙化,呈爆米花 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7
右 肺 脑 膜 瘤
.
28
/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506
罕见肿瘤---肺黏液瘤
黏液廇多好发于皮下、腱膜、骨、泌尿生殖 系统及皮肤等部位。原发于肺内者罕见。病 理上肿瘤质地柔软,无核分裂,无转移倾向, 属于良性肿瘤。
病理构成主要为软骨和腺样结构,肺内和气 管内错构瘤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软骨、脂肪 、成纤维细胞及骨组织等,但各种成分所占 比例明显不同。
.
4
肺错构瘤(CT表现)
可分为周围型和中央型 周围型:发生于肺内,多位于胸膜下。
(1)病灶边缘光滑,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无 或少毛刺征,瘤体较大的可有浅分叶征。
(2)瘤体较小,多为1.5cm~3cm,极少数 大于5cm。
.
16
肺硬化性血管瘤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
患者年龄以30—50岁多见。病灶大小0.5~ 8 cm,小于5 cm者占90%。
中年女性多发。
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征,患者一般无症状。少 数有咳嗽及胸痛等症状。生长缓慢。
.
17
肺硬化性血管瘤(病理)
肺上皮细胞源性肿瘤
(3)肿块多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其内多有脂 肪密度区,为其典型CT表现。脂肪密度表 现为点圆形、条状或线状等。
.
5
肺错构瘤(CT表现)
(4)钙化,典型钙化为爆米花状。但具有此特 征者少见。钙化形态可不一,可呈点状、环 状或弧线形,有时可见条状和不规则状钙化 。弥漫性钙化约占10%,30%可显示钙化或 脂肪并存,此为特征性改变。
肺良性肿瘤
.
1
比较少见(发病率约占全部肺部肿瘤的10 %左右) ,其分类大致为三类:
来源于胚胎发育障碍(如错构瘤、畸胎瘤)。
来源于间叶组织(如肺平滑肌瘤、神经鞘瘤、 脂肪瘤、血管性瘤等)。
来源于支气管壁的上皮或腺体(如支气管乳 头状瘤等) 。
.
2
肺错构瘤 (Palmonary hamartoma)
肺内畸胎瘤是指纵隔内无畸胎瘤而原发于肺 内,并且被肺实质所包围或位于支气管腔内 的畸胎瘤。
.
34
肺内畸胎瘤(诊断要点)
1.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较多。临 床上咳出毛发或油脂样物质,为本病的特征 性表现。
2.病灶一般好发于靠近前纵隔旁的肺叶或肺 段内。
3.病灶大多较大,内出现半月形或半圆形条 索状或蜂窝状的脂肪密度,或伴有钙化、骨 化或牙齿样物质。
贴边血管征:位于肺门旁的病灶周围见血 管呈绕球状强化。
.
19
右肺中叶硬化性血管瘤
女,52岁。既往无不适,体检发现右肺门占位。
.
20
/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36056
平扫(同一病例)
.
21
增强(同一病例)
肺良性肿瘤以肺错构瘤最常见。因胚胎发育 异常所致。
右肺较左肺多见,下叶较上叶多见。 临床上:多发生于中年人,平均年龄为40~
50岁,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 或不适,常因其它疾病检查或常规体检发现
.
3
肺错构瘤(病理)
起源于细支气管的结缔组织。
根据肺错构瘤的不同组织成分分为三类:(1 )软骨瘤样错构瘤。(2)平滑肌瘤样错构瘤 。(3)周边型错构瘤。
其组织类型分为4种,分别为:
实质型-实性细胞团及黏液样基质内散在有白细胞
乳头状型-增生的小血管呈乳头状突向气腔内
血管型-血管瘤样增生伴管壁硬化倾向
硬化型-存在出血及硬化区
各类型并不独立表现,而是相互之间移行混合存 在,实质型以炎性纤维化为主,后三者以小血管
增生为主,并伴有管壁透明变性和硬化。
(5)肿块多位于肺内,少数靠近肺门,亦可位 于气管腔内。
(6)增强后肿块无强化或仅有轻度强化。
.
6
肺错构瘤(CT表现)
中央型:发生于气管、叶支气管粘膜下。
(1)多在较大支气管内,因此患者多无明显临 床症状。
(2)位于支气管腔内的错构瘤,一般较小,常 呈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及钙化影,局限于管 壁一侧,周围支气管壁无浸润增厚。
.
10
钙 化
.
11
右上肺错构瘤
男,63岁,体检发现右上肺占位。
.
12
/forum_view.asp?forum_id=6&view_id=48771
.
13
注意病灶中心低密度为脂肪成分
脂 肪 成 分
.
14
右肺错 女,48岁
.
22
右肺硬化性血管瘤 女,48岁
.
23
右肺硬化性血管瘤 女,52岁
平扫
可见界限清晰的高、 低密度之分
.
24
增强(同一病例)
.
25
右肺硬化性血管瘤
.
26
罕见肿瘤---肺内脑膜瘤
脑膜瘤是起源于蛛网膜粒细胞的中枢神经系 统常见的原发肿瘤。原发于CNS以外的脑膜 瘤成为原发性异位脑膜瘤。多数异位脑膜瘤 发生在头颈部,如颅骨、头皮、眼眶、鼻及 鼻窦等。发生于胸内者罕见。
(3)远端肺组织可继发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 但因病灶多位于较大的支气管,所以发生率 极低。
.
7
右下肺错构瘤
男,50岁。偶发胸闷、胸痛多年。 胸透发现右肺占位。
/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11762
8
.
9
.
29
右下肺黏液廇 女,38岁;右胸背部疼痛3月余。 俯卧位定位片
.
30
/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24005
肺窗
.
31
纵隔窗(俯卧位)
.
32
增强
.
33
肺内畸胎瘤
胸部畸胎瘤绝大多数为发生于纵隔内的良性 肿瘤,仅发生于肺内的极为罕见,国内目前 为个案报道。
.
18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
1.多为近肺门区的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的 肿物或结节,无分叶及毛刺。
2.平扫较小病变密度均匀,较大的病灶为混 杂密度影或为高、低两个密度区。5%病变 中可见明显的低密度囊变区,25%可见粗 点状钙化灶。
3.增强扫描:70%为均匀强化,CT值为65 ~125 HU,30%呈不均匀强化。肿块强化 明显并出现混杂密度。肿块逐渐均匀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