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国学经典小故事欣赏

合集下载

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故事分享

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故事分享

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故事共享近年来,国学教育在中国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

国学经典故事作为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教导他们品德和道德。

在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领域,有许多值得共享的经典故事,它们富有教育意义,并且容易让孩子们接受和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共享一些经典的国学教育故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1. 《三个和尚》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三个和尚一起下山去化缘,途中遇到了河边的一条破桥。

第一个和尚觉得过不去,不如回去了;第二个和尚则毫不犹豫地跳过去了;第三个和尚则跪下了祈求佛祖保佑,最终也安然过桥。

这个故事教导孩子们要敢于面对困难,要有自己的信念和勇气。

同时也传达了助人为乐、团结合作的道理。

2.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述了愚公和他的家人,因为家门口有两座大山,每天出行都非常不便。

于是他决定带着家人一起移山。

尽管有人笑他天真,但愚公坚定地认为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可以移山。

他的坚持感动了神仙,两座大山被移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只要有信念和毅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3. 《孔融让梨》这是一则关于孔融小时候的故事。

在家中,他和兄长们分梨吃,大哥得了大块,老父亲却夸奖孔融的弟弟。

孔融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梨分给了弟弟,这种胸怀让老父亲感动不已。

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要乐于助人、懂得共享,同时也教导他们善待兄弟姐妹,培养亲情、友情。

以上这些故事都是经典的国学教育故事,它们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意义,更是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材料。

通过这些故事,孩子们既能接受教育,也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故事的共享,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对广大幼儿家长和老师们有所启发,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助力。

在幼儿园的国学教育课程中,国学经典故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经典故事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孩子们道德品质的培养工具。

小学生国学经典故事阅读【七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故事阅读【七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故事阅读【七篇】【篇一】小学生国学经典故事阅读:以人为镜唐太宗是一个文武双全,英明盖世的能人,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他身边有两位监督他言行的“明镜”:一为长孙皇后,另一位乃忠义贤良的魏征。

皇上一有过错,他们立即会巧妙地指出。

据《贞观政要》一书所载: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日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太宗怕魏征指责自己,赶快把小鸟藏到怀中。

魏征假装没看到,故意留下来与他商谈国家大事。

太宗心里虽为鸟着急,却也怕暴露,因为他信任、敬畏魏征。

等魏征走后,太宗取出怀里心爱的小鸟一看,早已命归黄泉了。

于是伤心地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这个田舍翁不可!”皇后闻之,问明原委,立刻穿上大礼服向太宗行礼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好臣子,又有您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兴盛指日可待。

”故使太宗渐渐平息了怒气。

唐太宗就“以人为镜”常观察自己,真正做到了勇于改过、从善如流。

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惋惜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而今魏征不在了,朕就少了一面镜子。

”【智慧小语】:身体的仪表妆容,可以用镜子来观察;而自己的心态行为,就要靠别人来监督,或靠自心来反观,一旦发现了错误,就要立即改正。

能得旁人监督、提醒、指出自己的过失是相当重要的,若是具有德行的智者指出你的过失时,就可以推知自己肯定有过失,应反观自己力图改正,并真诚地感谢指责自己的人,也应万分珍惜这种福报机缘!【篇二】小学生国学经典故事阅读:编蒲抄书西汉时期的路温舒,他少年时非常热爱学习,可家里十分贫穷,没钱去读书,只好以替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一池塘边,看见一丛丛又宽又长的蒲草,灵机一动,采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晒好压平之后,切成与竹简同样的长短,编连起来。

然后他向人家借书,抄写在这些蒲草上,做成一册一册的书。

从此,他每次去放羊,身边都带着这种书,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

儿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五篇】

儿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五篇】

【导语】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孩⼦们对传统⽂化产⽣兴趣,开发潜质,完善品格,增强记忆⼒,树⽴⾃信,博爱,积极的⽣活和理想,懂得为⼈处世的道理。

让孩⼦们在聆听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下⾯是⽆忧考分享的⼉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 《纪昌学射》 ⽢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

只要他⼀拉⼸,射兽兽倒,射鸟鸟落。

飞卫是⽢蝇的学⽣,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师。

有个⼈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

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就仰⾯躺在他妻⼦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上⼀下快速移动的机件。

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眨不眨了。

纪昌⾼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

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还要练出⼀副好眼⼒。

极⼩的东西你能看得很⼤,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清⼆楚。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就捉了⼀只虱⼦,⽤极细的⽜尾巴⽑拴住,挂在窗⼝。

他天天朝着窗⼝⽬不转睛地盯着它瞧。

⼗多天过去了,那只因⼲瘪⽽显得更加细⼩的虱⼦,在纪昌的眼睛⾥却慢慢地⼤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在他眼睛⾥竟有车轮那么⼤。

他再看看稍⼤⼀点的东西,简直都象⼀座座⼩⼭似的,⼜⼤⼜清楚。

纪昌就拉⼸搭箭,朝着虱⼦射去,竟然射中了,⽽细如发丝的⽜尾巴⽑却没有碰断。

纪昌⾼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

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你学成功啦!” 智慧⼩语: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由浅⼊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

不费⼒⽓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

2.⼉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 《闵损芦⾐》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骞的⼈。

在他很⼩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

⽗亲娶了后妻,后妻⼜连续⽣了两个弟弟。

⼈都有私⼼,因为不是⾃⼰亲⽣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就有很⼤的差别。

后母平时对⼦骞很不好。

中国传统幼儿故事

中国传统幼儿故事

中国传统幼儿故事
中国传统幼儿故事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富含着民族特色,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这些故事常常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给孩子们带来了愉快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启发了他们的智慧和品德。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经典的中国传统幼儿故事。

故事一,《三只小猪》。

从前,有三只小猪,它们长大了,要出去建造自己的房子。

大哥建了一座房子用稻草搭建,二哥建了一座房子用木头搭建,小弟建了一座房子用砖头搭建。

后来,大风来了,吹倒了大哥和二哥的房子,它们只好跑到小弟的房子躲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用心,不能图省事,只有踏实努力才能建立坚固的事业。

故事二,《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有名的学者,他小时候非常懂事。

有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吃梨,孔融发现梨不够,就把自己的一半梨分给了小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乐于助人,懂得与人分享,这
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友谊。

故事三,《捉鸡》。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很喜欢捉鸡。

一天,他看到一只大公鸡,就开始追赶。

可是这只大公鸡跑得太快,小男孩追了很久也没
能捉到。

后来,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贪心,要懂得放手。

这个
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要懂得等待和放手。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几个中国传统幼儿故事,它们不仅给
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还教育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希望大家能够把这
些故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国学知识10篇小故事适合小学生

国学知识10篇小故事适合小学生
要砍头。
所幸的是,曹植才华横溢、出口 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诗:“煮 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 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中用了一个比喻:豆子被放在锅里煮,而用来煮 豆的是豆秆,所以豆子在锅里哭泣:“我们本为同 根所生,何必要急于相残?”
曹丕听后,心感惭愧,就不杀曹植了。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中,为了名声地位 而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和睦相处、互忍互让 的,少得可怜。生存在这个世间,若想活得快乐, 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则,假如不懂,就不 可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 就是规律。
吴清源和木谷实
1933年秋冬,24岁木谷实与19岁吴清源在信州的地狱谷温 泉共创“新布局”,开创了围棋界的创新之风,二人被称 为“棋界双璧”。
木谷实和吴清源十番棋
相煎何急
以前在三国时期,曹丕得了王位后,因妒忌弟弟曹 植的才华,就故意刁难他:让他七步成诗,题目是 “兄弟”,但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作不出来就
国学知识小故事10篇
1.王瞻专心读书 2吴清源和木谷 实 3.相煎何急 4.完璧归赵
5.亡羊补牢 6.孔子拜师 7.孔 子的故事 8.朱冲送牛 9.朱元
璋轶事 10.子欲养而亲不待
王瞻是南北朝的学者
他从小读书就很专心
又一次,他和同学们正在学堂读书
忽然,从外面传出了锣鼓声十分热 闹,是大户人家在举行婚礼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 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 字与内容了。”
由此可见,在聪明的人,如果没有这种刻苦的精 神,也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勤有功,戏无益
朱冲送牛
晋代有个人叫朱冲,他从小就待人宽厚,特别 有智慧,但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读书,只 好在家种地放牛。

中华经典小故事幼儿园

中华经典小故事幼儿园

中华经典小故事幼儿园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故事《孔融让梨》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说的是孔融小时候,有一天家里买了梨,他看到盘子里放了一些大梨和一些小梨。

孔融主动选择了最小的一个梨,把最大的梨留给了他的哥哥们。

他的父亲看到这一幕后,感到很惊讶,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孔融回答说:“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梨;我比他们小,应该吃小的梨。

”他的父亲听了很高兴,称赞他是一个懂得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就是要懂得尊老爱幼,要学会关心和照顾他人。

孔融的行为体现了一种谦让和关爱他人的美德,这种美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

2.《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广为流传。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一群小伙伴在花园里玩耍,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水缸里。

其他的小伙伴都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司马光却非常冷静,他看到水缸旁边有一块大石头,于是他拿起石头用力砸向水缸。

水缸被砸开了一个大洞,水从洞里流出来,小伙伴也因此得救了。

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在面对危险时要冷静思考,勇于行动。

司马光的做法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气,这种品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3.《曹冲称象》曹冲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和聪明。

他的故事《曹冲称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作为礼物。

曹操非常高兴,但是他想知道这头大象的重量。

当曹操问他的大臣们如何称量大象的重量时,他们都没有办法。

因为大象太大了,无法用常规的秤来称重。

曹冲却想出了一个聪明的方法。

他让人们把大象放在一只船上,然后在船上标记出大象在水面上的位置。

接着他把一只只石头放在船上,直到船再次沉到同样的位置。

最后,他称量了石头的重量,就得出了大象的重量。

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面对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和创造力。

曹冲的做法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这种品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讲的国学小故事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讲的国学小故事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讲的国学小故事《国学小故事:传说中的九尾狐狸》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孤独的老翁。

他有一只九尾狐狸作为伴侣,与它彼此相依为命。

九尾狐狸属于神奇的动物,传说它们有智慧和魔力。

老翁和九尾狐狸的友谊被村里的人们所羡慕和传颂。

有一天,村子里传来了一则消息,说有一只凶狠的怪兽出现在了附近的山脉里。

这个怪兽吃掉了许多田地的庄稼,伤害了一些村民。

人们感到非常恐慌,纷纷议论纷纷地商量对策。

九尾狐狸听了这个消息后,不忍看到人们受到伤害,便决定前去帮助他们。

它告诉老翁:“我要去山里抓住那个怪兽,保护我们村子的人们。

”老翁虽然不舍,但也知道这是九尾狐狸自愿的决定。

九尾狐狸踏上了艰险的山脉。

它先找到了怪兽的踪迹,发现它正在一个小河边的树洞里休息。

九尾狐狸心中早已制定了计划。

它带来了一些美味的食物,并摆弄起了竹竿。

九尾狐狸吟起了婉转的曲调,飘渺的音乐声传遍了山谷。

怪兽被这美妙的声音吸引,在狐狸吟唱的同时走向了它。

九尾狐狸一边吟唱,一边用竹竿扣住它的脖子。

怪兽被九尾狐狸的美妙音乐迷住了,但它发现自己无法动弹。

它开始挣扎,但九尾狐狸的反应非常灵敏,巧妙地抓住了它。

在九尾狐狸的引导下,怪兽被带到了村子里。

众人看到九尾狐狸捕获了怪兽,都感到震惊和高兴。

他们纷纷向九尾狐狸和老翁表达了感激之情。

村子的人们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表达了对九尾狐狸的敬意和友谊。

在此后的日子里,九尾狐狸和老翁一直在村子里生活。

由于九尾狐狸的帮助,村子的人们越来越安居乐业。

人们开始向九尾狐狸学习,学习它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九尾狐狸通过自己的行动,向村子的人们传递了很多国学的智慧和道理。

它教会人们要有勇气和信心,面对困难和挑战。

它还教导人们要善待动物,保护大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

九尾狐狸与村子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它用自己的智慧和魔力使村子更加繁荣兴旺。

人们对九尾狐狸的敬意和信任使得它永远不会孤独。

它与老翁和村子的人们共同度过了美好的日子。

中国童话故事精选

中国童话故事精选

中国童话故事精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而童话故事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情感。

在这些古老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善良、勇敢、智慧的追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

故事一,《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他在童年时就展现了非凡的品德。

有一次,孔融和一个小朋友一起吃梨,小朋友为了争夺更多的梨,不顾一切地和孔融争斗。

孔融看在眼里,心中十分不忍,于是他主动将手中的梨分给了小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宽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故事二,《愚公移山》。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口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自己动手,搬山去路。

尽管有人嘲笑他愚蠢,但是愚公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

最终,他的坚持和努力感动了神仙,神仙为了奖励他的勇气和毅力,便让两座大山消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故事三,《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故事中,白娘子为了救许仙,不惜冒险去斗法,最终化解了危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勇敢和智慧是爱情的保障。

故事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中的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述了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师徒,不惜与白骨精进行了三次激烈的战斗。

最终,孙悟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白骨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这些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更让我们在品读的过程中,感悟到了智慧、勇气、善良和爱情等美好品质。

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汲取这些古老故事中的智慧,成为更加勇敢、善良、智慧的人。

愿这些童话故事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永不褪色的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国学经典小故事欣赏
国学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有着神秘和复杂的特质。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儿童
国学经典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相煎何急
以前在三国时期,曹丕得了王位后,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华,就故意刁难他:让他七
步成诗,题目是“兄弟”,但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作不出来就要砍头。

所幸的是,曹
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诗中用了一个比喻:豆子被放在锅里煮,而用来煮豆的是豆秆,所以豆子在
锅里哭泣:“我们本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于相残?”以此来影射曹丕的狠心。

曹丕听后,
心感惭愧,就不杀曹植了。

【智慧小语】: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中,为了名声地位而手足相残的例子
数不胜数,和睦相处、互忍互让的,少得可怜。

生存在这个世间,若想活得快乐,唯一的
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则,假如不懂,就不可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是规律。

感动杀手的人
春秋时期有个昏君荒淫无道,他有一位大臣叫赵宣子,为人忠诚,时时处处都在劝谏
君主。

君主很不耐烦,有一天突然起了歹念,雇杀手想把赵宣子杀掉。

这个杀手叫锄麑ní,天不亮就到了赵宣子的家。

这时赵宣子已经起床,端端正正穿好朝服,在那儿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

杀手见了很感动,心想:“一个人平居时都毕恭毕敬,这绝对是国家的
栋梁。

假如我杀了他,就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假如不杀他,又失信于君主,这是不信。

不忠不信,哪能在世上做人呢?”最后他不得已,就撞树自杀了。

【智慧小语】:一个人的威仪如理如法,竟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力量。

《弟子规》中
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穿着应该整齐,不要不伦
不类。

戴帽子也应该戴正,不要歪着斜着。

一个人如果有涵养,从外在的仪容装束上可以
体现出来。

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

他对老师十分尊敬,一向虚心好学。

“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

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
学问。

当时,程颢hào、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

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
了不少知识。

4年后,程颢逝世了。

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

这时候,杨时已
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

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zuò一起去程颐家里。

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

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