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讲解
【实用】-慢性泪囊炎护理常规

慢性泪囊炎护理常规慢性泪囊炎是泪囊黏膜的慢性炎症,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内,引起细菌大量繁殖并刺激泪囊内壁黏膜导致的感染。
【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史、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
慢性泪囊炎病人常因溢泪前来就诊,但治疗效果不满意,随后泪囊部出现肿块。
2.身体状况以溢泪为主要症状,检查发现结膜充血、内眦部位的皮肤浸渍、糜烂、粗糙肥厚及湿疹。
泪囊区囊样隆起,用手指压迫或泪道冲洗,有大量黏膜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反流。
由于分泌物大量贮留,泪囊扩张,可形成泪囊黏液囊肿。
3.辅助检查 X线泪道造影检查、分泌物培养。
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慢性泪囊炎的反复发作,常常使病人失去治疗信心,或者因疾病开始时症状轻,不引起重视。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舒适受损:泪溢与慢性泪囊炎有关。
2.潜在并发症:角膜炎和眼内炎。
【护理措施】1.指导正确滴眼液药每日4-6次,每次滴抗生素眼药前,先用手指按压泪囊区或行泪道冲洗,以排空泪囊内的分泌物,利于药物吸收。
2.冲洗泪道选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行泪道冲洗,每周1-2次。
3.手术护理做好泪囊鼻腔吻合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护理。
泪囊摘除术者,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可以消除病灶,但仍可能有泪溢症状存在。
4.及早治疗沙眼和鼻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预防慢性泪囊炎的发生;积极治疗泪囊炎,可预防角膜炎和眼内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5.向病人解释及时治疗慢性泪囊炎及其他相关疾病的重要性,因慢性泪囊炎使结膜囊处于带菌状态,若眼外伤或眼部手术,极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和眼内炎。
【护理评价】1.自觉泪溢症状消失。
无并发症发生。
慢性泪囊炎

泛影葡胺
• 泛影葡胺(Meglumin diatrizoate)为水溶性造影剂。静脉注射后, 绝大部分于较短时间内经肾滤过而随尿排出。对肾脏显影较好, 常用于泌尿系统造影。因其毒性较小,也适合于有选择地内脏动 脉、脑血管、心脏大血管和关节腔造影,还可直接注入胆管、腮 腺、子宫、输卵管及其他管官腔等的造影,但不能用于脑室或脊 髓造影。
侧,即针头的长铀平行于险缘。便针尖沿泪小管缓慢前进,如无阻力可推进5~6mm。向管 内推注液体,用力均匀、适当。冲洗时如阻力较大,有逆流或从另一泪小管流出,表示泪 道阻塞。泪道的不同部位阻塞液体逆流的方向也不同。进针时注意深度以免损伤粘膜。
泪道造影
• 1.螺旋CT • 2.泛影葡胺5ml • 3.5ml注射器,冲洗针头,10ml 盐水,纱布。
赵越.拔管时问对顺向泪道置管术疗效影响的对照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
内路和外路DCR的比较
内路和外路DCR的比较
• 谈群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 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中外医学研究》.2015.13(7).45-46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
• A组66例(66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 B组62例(62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激光联合全泪道置管术。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
• 唐永哲.吕红玲.马海智. 梁康福 .刘肖霞 .梁结玲.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 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眼科.2016.34(10).1058-1063
泪道激光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
目前,EXT-DCR的手术成功率已达85%以上.鼻腔泪囊吻合术仍是治 疗慢性泪囊炎的主要手术方式。 激光治疗的手术成功率是82% 徐春玲.杨隆艳.王霁.王莹雪.泪道激光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28 例.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1.1(31).145-146.
慢性泪囊炎的科普知识PPT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眼部不适、流泪、眼屎增多、红肿 等。
有时患者还会感到眼睛有异物感。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类型
慢性泪囊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泪囊炎 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急性发作时可能伴随明显的疼痛和发热。
造成慢性泪囊炎的原因
造成慢性泪囊炎的原因
泪道阻塞
大多数情况下,慢性泪囊炎是由于泪道部分 或完全阻塞引起的。
慢性泪囊炎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2. 造成慢性泪囊炎的原因 3. 如何诊断慢性泪囊炎? 4.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5. 慢性泪囊炎的预防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定义
慢性泪囊炎是泪囊的慢性炎症,通常由泪道阻塞 引起。
泪囊位于眼睛内侧,负责泪液的排放和储存。
医生会通过眼部检查、泪液分泌试验等方法来判 断是否存在泪囊炎症。
眼科医生会查看眼部的红肿和排泪情况。
如何诊断慢性泪囊炎? 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以进行泪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泪 道的结构状况。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确认是否存在泪道阻塞。
如何诊断慢性泪囊炎? 实验室检查
有时需要进行细菌培养,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 其类型。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非常重要。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生素、消炎药物可以缓解炎症和感染。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若泪道阻塞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泪道探通或 泪囊切开等手术。
手术可以有效恢复泪液的正常排放功能。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日常护理
老年人、感染、外伤等因素可能导致泪道阻 塞。
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泪囊粘膜发生慢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称为慢性泪囊炎。
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农村和边远地区多见。
一般必须手术治疗才能痊愈。
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是泪囊病变中最常见者,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此病与粘液囊肿性之主要鉴别,是为泪囊部皮肤呈现一定程度的弥漫性充血,结膜炎与泪溢症较为明显。
严重者可形成化脓性囊肿。
发病机制泪液的滞留继而引起细菌感染,以肺炎双球菌多见,局部多数发生非肉芽肿性炎症。
而因结核、梅毒、麻风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组织疾病多发生肉芽肿性炎症。
临床表现多主诉泪溢(即无刺激时爱流泪),眼分泌物增多,外观皮肤正常或者内眼角部位的皮肤湿疹,泪阜、半月瓣及内眦部结膜充血,泪囊部位无压痛,挤压泪囊有粘液性、粘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有时由于分泌物的聚集、泪囊失去张力,在皮肤表现可看到泪囊部有一半球形隆起,接之较硬用力挤压后有大量粘液性分泌物溢出称为泪囊粘液囊肿。
慢性泪囊炎作为眼部的感染病灶,对眼球构成潜在威胁。
如果眼球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容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发生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
对于急性泪囊炎者泪囊区有急性炎症表现,局部皮肤红肿、坚硬、压痛明显,炎症还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面颊部,严重进有畏寒、发热等全身不适。
数月后红肿局限,脓肿可以穿破皮肤,排出脓液、炎症减轻。
但有时局部会形成瘘道,瘘道闭死后又引起发作,故可表现为时愈时发。
病因病理慢性泪囊炎常因鼻泪管阻塞所致。
鼻泪管阻塞可发生在沙眼或慢性鼻炎、鼻粘膜、鼻粘膜肥厚、鼻中隔弯曲和鼻息肉等病。
因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在泪囊内,不能流入鼻腔,随着泪液流入的细菌得以在泪囊内繁殖,使粘膜受到感染,产生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女性鼻泪管骨部管道较男性细长,故泪囊炎的患病率较男性为高。
第三节 慢性泪囊炎讲解

治疗
手术切除。 应尽可能连同包膜完整切除,包膜 残留或破裂可能导致肿瘤复发。
泪腺腺样囊性癌
岁,女性较为多见,病程短。
有明显疼痛及头痛,眶周和球结膜水肿, 眼球向前下方突出,运动障碍,常有复 视和视力障碍。 X线平片或CT扫描可显示骨质破坏。 本病预后较差。
治疗
根据病因和症状治疗。 细菌、病毒感染,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或 抗病毒药物,局部热敷。 脓肿形成时,应及时切开引流,睑部泪 腺炎可通过结膜切开,眶部泪腺脓肿则 可通过皮肤切开排脓。
2.慢性泪腺炎
病因 免疫反应为主要原因,也可为沙眼性和结核 性,后者多由血行播散。
此外,肉瘤样病、Sjogren综合症均可累及泪腺,表现为慢性泪 腺炎。 良性淋巴细胞病变(Mikulicz综合征)、淋巴瘤和白血病均可累
二、泪腺肿瘤
泪腺肿瘤主要指原发于泪腺的肿瘤, 占眼眶占位性病变的首位。50%为炎性 假瘤或淋巴样瘤,50%为上皮来源的肿 瘤,而且多起源于泪腺眶叶。在原发性 上皮瘤中,50%属于良性(多形性腺 瘤),50%为恶性。在恶性泪腺肿瘤中, 又有50%为囊样腺癌,25%为恶性混合 瘤,其余25%为腺癌。
1. 急性泪腺炎
临床上较少见,一般单侧发病,主要见于儿童, 常并发于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
病因
多为细菌、病毒感染所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 淋病双球菌常见,感染途径可为眼睑、结膜、眼眶或 面部化脓性炎症直接扩散,远处化脓性病灶转移,或 来源于全身感染。
临床表现
眶外上方局部肿胀、疼痛,上睑水肿呈 “S”形弯曲变形,耳前淋巴结肿大。 触诊可扪及包块,有压痛,结膜充血、 水肿,有粘性分泌物。提起上睑,可见 泪腺组织充血肿大。 急性泪腺炎病程通常短暂,经治疗后可 缓解,或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也可形成 脓肿。
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泪囊慢性炎症,通常是由于泪囊内部过度积累的液体而引起的。
这种疾病包括一系列症状,如眼睛干涩、发痒、流泪,以及眼睛周围的疼痛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慢性泪囊炎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慢性泪囊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是泪液过度分泌,这可能是由于泪压过高导致的。
这样的情况会导致眼泪的积聚,使眼睛看起来似乎不断流泪。
其他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发痒或疼痛,眼睛周围的肿胀以及头痛等。
慢性泪囊炎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泪囊出现了不正常的结构,造成液体的积聚。
另外,长期的恶劣生活习惯,如长期过度吸烟、饮酒等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也是一定的。
此外,疲劳、精神压力、居住环境不好等内外因素也会加重慢性泪囊炎的发生。
治疗慢性泪囊炎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医生会建议使用一些抗菌、抗炎或抗过敏药物等进行治疗。
当疾病严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放宽泪囊结构,使之流通畅通,避免过度积液,从而缓解眼部不适症状。
在预防慢性泪囊炎时,应该注意控制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并保持足够的休息。
还可以多吃含有维生素C和E、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这些食物能够增加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力。
慢性泪囊炎科普讲座课件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症状
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流泪、眼睑肿胀和脓性分 泌物。
有时患者会感到眼部疼痛或压迫感。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发病机制
慢性泪囊炎的发病机制与泪道的结构异常和细菌 感染有关。
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受到影响。
谁会得慢性泪囊炎?
谁会得慢性泪囊炎?
高危人群
老年人、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者及有泪道疾病 病史的人群。
症状加重
如果出现持续的眼部肿胀、流泪加重或脓性分泌 物增多,需及时就医。
早期干预可以避免病情恶化。
何时需要就医?
影响生活
当病症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应考虑寻求专 业帮助。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检查
有泪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此外,某些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
谁会得慢性泪囊炎? 性别差异
女性相较男性更容易出现慢性泪囊炎,主要 与生理结构有关。
女性的泪道相对较窄,容易发生阻塞。
谁会得慢性泪囊炎? 与年龄关系
年龄越大,发生慢性泪囊炎的风险越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 。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慢性泪囊炎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2. 谁会得慢性泪囊炎?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治疗慢性泪囊炎? 5. 如何预防慢性泪囊炎?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定义
慢性泪囊炎是指泪囊部位的慢性炎症,常伴随泪 液排泄不畅。
它通常是由于泪道阻塞或感染引起的,导致泪液 积聚和细菌生长。
尤其是有家族病史或高危人群应更为注意。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慢性泪囊炎的定义与症状 2. 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措施 3. 慢性泪囊炎的日常管理 4. 患者与家属的角色 5. 长期随访与生活质量
慢性泪囊炎的定义与症状
慢性泪囊炎的定义与症状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是泪囊部位的慢性炎症,通常由泪道 阻塞引起。
症状包括眼睛流泪、分泌物增多、眼部红肿等。
患者与家属应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病情 变化。
建立信任关系,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
长期随访与生活质量
长期随访与生活质量 随访的重要性
定期的眼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 案。
随访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长期随访与生活质量 改善生活质量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提高身 体免疫力。
慢性泪囊炎的日常管理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眼部受风、避免化妆品刺激眼睛,保持室内 湿度。
外出时可以佩戴太阳镜以保护眼睛。
慢性泪囊炎的日常管理 如何应对突发症状?
若出现严重疼痛、视力变化或持续流泪,应立即 就医。
记录症状变化,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慢性泪囊炎的日常管理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慢性病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应及时沟通,寻求心 理辅导。
参与支持小组,分享经验与心得,增强信心。
患者与家属的角色
患者与家属的角色 患者的自我管理
患者应了解病情,主动配合治疗,保持良好 心态。
记录症状与药物反应,定期反馈给医生。
患者与家属的角色 家属的支持作用
家属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帮助其完成日常 护理。
共同参与治疗过程,促进患者恢复。
患者与家属的角色 如何加强沟通?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病情的控制与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急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大多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发生,与侵入细菌毒力强大或 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病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 性链球菌。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并不多见,儿
童患者常常为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感染。
临床表现
患眼充血、流泪,泪囊区局部皮肤红肿、坚 硬,疼痛、压痛明显;
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和面颊部,甚至可 引起眶蜂窝织炎,严重时可出现畏寒、发热 等全身不适。
临床表现
眶外上方局部肿胀、疼痛,上睑水肿呈 “S”形弯曲变形,耳前淋巴结肿大。
触诊可扪及包块,有压痛,结膜充血、 水肿,有粘性分泌物。提起上睑,可见 泪腺组织充血肿大。
急性泪腺炎病程通常短暂,经治疗后可 缓解,或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也可形成 脓肿。
治疗
根据病因和症状治疗。 细菌、病毒感染,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或
治疗
由于本病高度恶性,易向周围组织和骨 质浸润生长和转移。
一旦确诊,应考虑行眶内容剜出术。 手术不易彻底清除,复发率较高,术后
应配合放射治疗。
课后练习
一、解释
1.慢性泪囊炎
二、填空
慢性泪囊炎的症状有 、 。早
期可使用
、反复无效可采用
年老体弱者可采用
治疗。
二、泪腺肿瘤
泪腺肿瘤主要指原发于泪腺的肿瘤, 占眼眶占位性病变的首位。50%为炎性 假瘤或淋巴样瘤,50%为上皮来源的肿 瘤,而且多起源于泪腺眶叶。在原发性 上皮瘤中,50%属于良性(多形性腺 瘤),50%为恶性。在恶性泪腺肿瘤中, 又有50%为囊样腺癌,25%为恶性混合 瘤,其余25%为腺癌。
第三节 慢性泪囊炎
病因
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但一般不发生混合感染,泪小点返流的 分泌物作涂片染色可鉴定病原微生物。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慢性泪囊炎的发病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 下鼻甲肥大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泪溢。
检查:可见结膜充血,下睑皮肤出现湿疹, 用手指挤压泪囊区,有粘液或粘
第五节 泪液分泌系统泪腺炎
临床上较少见,一般单侧发病,主要见于儿童, 常并发于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
病因
多为细菌、病毒感染所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 淋病双球菌常见,感染途径可为眼睑、结膜、眼眶或 面部化脓性炎症直接扩散,远处化脓性病灶转移,或 来源于全身感染。
数日后红肿局限,出现脓点,脓肿可穿破皮 肤,脓液排出,炎症减轻。但有时可形成泪 囊瘘管,经久不愈,泪液长期经瘘管溢出。
治疗
早期可行局部热敷。 全身和局部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炎症。 炎症期切忌泪道 探通或泪道冲洗,以 免导致感染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 如炎症未能控制,脓肿形成,则应切开 排脓,放置橡皮引流条,待伤口愈合, 炎症完全消退后按慢性泪囊炎处理。
腺窝压迫性骨凹陷。 高龄病人要考虑恶性混合瘤,特点为肿瘤生
长较快,并有明显的骨质破坏。
治疗
手术切除。 应尽可能连同包膜完整切除,包膜
残留或破裂可能导致肿瘤复发。
泪腺腺样囊性癌
(泪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好发于30~40 岁,女性较为多见,病程短。
有明显疼痛及头痛,眶周和球结膜水肿, 眼球向前下方突出,运动障碍,常有复 视和视力障碍。 X线平片或CT扫描可显示骨质破坏。 本病预后较差。
液脓 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
泪道冲洗:冲洗液自上、下泪小点返流, 同
治疗
1.药物治疗
可用抗生素眼液点眼,每日4~6次。滴眼 前要先挤出分泌物,也可在泪道冲洗后注入抗生素药 液。药物治疗仅能暂时减轻症状。
治疗
2.手术治疗
开通阻塞的鼻泪管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关键。 常用术式是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将泪囊通过一 个骨孔与鼻腔粘膜相吻合,使泪液从吻合口直接流入 中鼻道。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或鼻泪管支架植 入术,也可达到消除泪溢,根治慢性泪囊炎的目的。 无法行吻合术或造口术时,如在高龄病人,可考 虑泪囊摘除术,以去除病灶,但术后泪溢症状依然存 在。
临床表现
泪腺肿大,一般无疼痛,可伴有上睑下 垂,在外上眶缘下可触及较硬的包块, 但多无压痛,眼球可向内下偏位,向上、 外看时可有复视,但眼球突出少见。
治疗
针对病因或原发疾病治疗。 肉瘤样病和Mikulicz综合征局部或全身
用糖皮质激素有效。 对Sjogren综合症可免疫抑制、抗炎等
治疗,辅以人工泪液滴眼。
组织学上,泪腺混合瘤包含双层腺
管上皮同时含有异常的基质成分如脂肪、
纤维、软骨组织等,因此称为“混合
瘤”, 肿瘤有完整包膜。
临床表现
多见于年轻成年人,男性略多,一般单侧受 累,发病缓慢。
表现为眼眶外上方无痛性包块。眼球受压向 内下方移位,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病人可无 复视。
触诊局部可扪及实质性包块,无压痛。 CT 扫描可清楚显示肿瘤为高密度块影以及泪
抗病毒药物,局部热敷。 脓肿形成时,应及时切开引流,睑部泪
腺炎可通过结膜切开,眶部泪腺脓肿则 可通过皮肤切开排脓。
2.慢性泪腺炎
病因 免疫反应为主要原因,也可为沙眼性和结核
性,后者多由血行播散。
此外,肉瘤样病、Sjogren综合症均可累及泪腺,表现为慢性泪 腺炎。
良性淋巴细胞病变(Mikulicz综合征)、淋巴瘤和白血病均可累 及泪腺,通过活检可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