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民版)

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民版)

04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 和平
一 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 成 三 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四 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
05
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专题五 烽火连绵 的局部战争
一 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 二 频繁的地区冲突 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06
专题六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 题
专题六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 界的时代主题
一 争取人类和平
二 追求共同发展
学习与探究之一 二战主题影视歌 曲演唱欣赏
学习与探究之二 我心目中的“战 争与和平”——模仿战地记者
学习与探究之三 “走向多极的世 界”演讲赛
感谢聆听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02
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03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三 第二次世 界大战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 大战的新阶段 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五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 战争与和平(人民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专题一的和平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 冷战与和平 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 战争 专题六 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01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专题一 第一次世 界大战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三单元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三单元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学习目标]1.简述苏德战争爆发的经过及结果,探讨苏军失利的原因。

2.分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认识其影响。

3.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过程,分析其意义。

一、德国入侵苏联┄┄┄┄┄┄┄┄①1.背景(1)蓄谋已久: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2)德国优势①希特勒已经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②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3)苏联不足:战争爆发前苏联存在严重的问题与失误,准备不充分。

2.战况(1)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2)苏军失利:苏军损失惨重,德军在北路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攻占斯摩棱斯克,南路攻占基辅。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②1.原因(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2)日本侵略东南亚蓄谋已久,于1940年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3)美、英、荷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使美日矛盾激化。

(4)1941年,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战争。

2.战况(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

(2)同时,日军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进攻。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③1.原因(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2)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

2.过程(1)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为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

(2)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同时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3)苏德战争爆发后步伐加快。

①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②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微课-完整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微课-完整版PPT课件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第一页,共四页。
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


挪 威
丹麦
列宁格勒

西





巴巴罗萨计划:

时国
波兰
战略洋 企图是:集法中国大量兵力捷,克 斯以南洛方“集伐团克闪军群
击战”的方式,从数个方向奥地实利 施匈 牙 利迅猛 突击,消灭西部苏军主力意,而南后斯 向罗苏马尼亚 联腹地长驱直入,攻占莫大斯科、拉列夫宁保加利亚
格勒、顿巴斯等地,迅速击利败苏联,
斯摩棱斯克

基辅
黑海
于1941年入冬前结地束战争。 希 中腊 海
第二页,共四页。
•谢 谢
第三页,共四页。
内容摘要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黑 海。希 腊。匈 牙 利。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
No Image
第四,共四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三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自制)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三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自制)

纳粹胜利快车走到了尽头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944年6月,美英盟军(艾森豪威 尔指挥)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开
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名称
时间 1943年 11月
参加国 中美英 苏美英
主要内容
意义
二 战 后 期 重 要 的 会 议
开罗 会议
利于三国协同对日作 发表《开罗宣言》,日本窃取中国领土, 战 归还中国 ①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②战后处置德国; ③成立国际组织。 。 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 作战
希特勒用鲜血重新粉刷地球
英法美为什么推行绥靖政策?
①英法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无暇顾及; ②一战的残酷性使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③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
二战的爆发
①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扩大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进一步扩大
德黑兰 会议
1943年 11-12月
法西斯的投降
意大利投降-1943.9, 轴心国开始瓦解 德国的投降-1945.5.8, 欧洲战事结束
正义的审判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 的一次国际审判
1945年11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伦堡审判
1946年东京审判
二战影响
1.人类的空前浩劫。
2.对国际格局:西欧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 不复返;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军
较高 相对缓和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 从局部抗战(1931-1937)到全民族抗战(1937 -1945)(世界最早)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①1936.10,德意签订协定,形成“柏林- 罗马轴心”;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件: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件: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4 21.8.42 0:09:23 20:09:2 3Augus t 4,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4 日星期 三下午8 时9分2 3秒20: 09:2321 .8.4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
新课讲授
过程:1941年12月7日清晨七时55分,日本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舰载机对美 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疏于防范,损失惨重,第二天美英 对日宣战。在袭击珍珠港的同时,日军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进攻。到 1942年5月日军已占领了泰国,香港,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荷属东 印度以及太平洋和大洋洲的许多岛屿,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 真正的世界规模。
德军入侵苏联
苏德战争
苏德战争
新课讲授
太平洋战争的 爆发
背景: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0年7月日本提出 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妄图以日本为中心,把东南亚和南太平 洋的广大地区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这严重威胁到 美英等国的利益。
导火索:日本于1940年9月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英国,荷兰等 国采取一致行动,给日本经济套上枷锁。1941年10月日本主战派代表陆军大 将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 09:2320 :09:232 0:098/ 4/2021 8:09:23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4 20:09:2 320:09 Aug-21 4-Aug-2 1

高中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原因 (1)日本对外侵略的目标是占领中国,征服东亚。1940年7月提出 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妄图建立在亚太地区的霸权,这严 重威胁到美英等国的利益。 (2)1940年9月,日本侵占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对日本采取 贸易禁运和冻结日在美资产等措施。东条英机组阁后积极准备战 争。 2.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 突然袭击,美军损失惨重。次日,美英对日宣战。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一、德国入侵苏联 1.德国的准备 (1)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次年匈牙利、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 (2)德国先后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扫清了进攻苏联的侧翼。 2.苏德战争爆发 (1)标志:1941年6月22日,德军分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2)战况:苏联损失惨重,失去了大片土地和居民。 (3)原因: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资源;而苏联没有组建起大规模的 机械化部队,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苏联对德军进攻的时间估计错 误,战备迟缓,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2.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解析:本题考查对太平洋战争的理解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美日争夺 亚太矛盾激化,日本为夺取战争主动权,挑起战争,这是主要原因。 答案:D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提示:(1)苏联人民誓死保卫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定决心和 高昂的斗志。
(2)英美及世界人民逐步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世界反 法西斯联盟成立。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PPT课件


问题1
问题2
(2)从苏联方面来讲,苏联准备不充分,苏军是在战备工作没有全 部完成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的。第一,苏联领导人对德国法西斯发动 突然袭击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缺乏警惕性,斯大林对形 势作了错误的估计,认为苏德战争可能会拖到1942年。所以,直到 希特勒军队发动进攻时,苏联方面尚未完成全部迎战工作。第二, 苏联领导人对于情报部门的猜疑麻痹了警惕性,延误了战机。第三, 苏军在战略战术上发生了错误。苏联统帅部忽视了战争初期的战 略防御理论,没有制定出周密的战略防御计划,缺乏严密的战略防 御体系。第四,苏军对德军主攻方向作了错误的判断,造成兵力部 署极不恰当的局面。第五,20世纪30年代苏联开展肃反运动,严重 削弱了红军的指挥力量。
问题1
问题2
(2)经过:1942年初,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 宣言》,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 者,它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影响:它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 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为最 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德国入侵苏联 1.背景 (1)德国: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了三国军事同盟;德军占 领了南斯拉夫和希腊,扫清了进攻苏联的侧翼;占领和控制了欧洲 的 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2)苏联:建立了“东方战线”,但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估计错误, 战备迟缓,主力部队的部署也过于靠近国境线。 2.概况 (1)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分三路大军 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开战两个月,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德军攻占斯摩棱 斯克,南路德军攻占基辅,苏联遭受惨重损失,丧失了150万平方千米 的土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共1课时)

3.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武器装备、军事战略及战术,分析这些因素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4.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理解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整理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料,提高史料解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过程,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等重要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
2.难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理解战争性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运用多媒教学手段,如历史纪录片、图片、地图等,增强学生对战争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选择一个视角(如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撰写一篇小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
4.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图片、影视资料等,制作一份关于战争扩大的主题展板,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5.结合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4.从战争扩大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

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素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相互间的不信任使1939年夏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的谈判流产,而关于哪一方应对这一失败负责的问题至今仍处于争议中。

美国历史学家断定:“总的说来,苏联在这一阶段后期的政策是一种无耻的欺骗。

”相反,英国历史学家坚持认为,“人们无论怎样旋转占卜用的水晶球,试图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观点来研究未来,都很难看出苏联还有其他什么路可走”。

也许这些评价中的每一个都是相当确实的,因为当时相互间的疑心非常大,以至双方不仅仔细考虑了与希特勒打交道的可能性,而且也在这一方面采取了措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苏联政府为了进一步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于1941年9月24日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

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集会,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英、美在短期内供给苏联武器和物资,苏联则为英、美军事生产提供原料,三国协定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0月30日,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给苏联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

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为向苏提供军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1)材料一中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谈判失败的?(2)材料二体现了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出现了哪些变化?导致其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前者对苏联中立自保政策给予了严厉指责;后者予以理解,认为其没有更好的选择。

(2)变化:美国修改租借法案,把援助对象扩大到苏联;苏联接受《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对西方提供援助,双方在反法西斯方面达成一定共识。

根本原因:随着战争形势发展,双方为维护各自国家利益而走向联合。

1。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939年9月3日
一、德国入侵波兰
英 法
1939.9.3
宣 战
德 国
1939、9 闪 击
波 兰
二战爆发的原因:
1、30年代的大危机起了催化作用。
2、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从局部到全面。
具 体 原 因
3、战前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助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4、反法西斯力量未能形成联盟有效遏制法西斯的局部战 争。 5、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根本原因
法国号称欧洲第 一军事强国, 但在 遭受进攻后6周内即 遭败亡,原因何在?
德国在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而英法拥有lOO 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 德国将领凯特尔认为:“假使发动进攻,他 们所遇到的将是特殊的一道军事纸屏,而不是真 正的防御。”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前 线法国卫生官员仍照常履 行条例,逐一检查炊事兵 的手指甲是否合乎要求。
德国为什么要占领波兰?
1、根本原因:要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 2、历史原因:《凡尔赛和约》中将波兹南的一部分 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和德国的本部之间划一 条“波兰走廊”。德国交出但泽由波兰管理。 3、侵占波兰,可以获得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 源;向东进攻苏联,必须以波兰为前哨阵地;
德国的闪电战:
概念: (1)先用飞机轰炸重要的 战略设施和通讯中心 (2)再用装甲部队突破敌 人防线 特点:进攻性、速决性、以 夺取制空权为先等
古德里安 “闪电战”创始人
迎击德军的波兰军队
实行“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
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1、波方: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2、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用闪电战, 战术先进. 3、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 波兰孤立无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损害了英美 的利益
B
巩 固 练 习
5.为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国, 实现国际合作,中苏美英等50国共同 签署了(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协定》
B
巩 固 练 习
6.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政治基础 是 ( ) A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B恢复被法西斯破坏的世界政治秩序 C维护各国的独立和主权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世界和平
德国突袭苏联

1941年6月22日,苏 德战争爆发。
第二次 世界大战扩 大了!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主要 原因包括 (A) ①大清洗严重削弱了苏军战斗力 ②苏联领导人没有做好充分的临战准备 ③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 ④德军实施“闪电战”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日
1941年8月,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美国总 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他们在二战 中的第一次会谈,14日公布了联合宣言,即“大 西洋宪章”。
美英苏三国首脑
你认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 1.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 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
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向何处去?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
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大战的扩大
(1941--1942)
德国突袭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二 战 中 的 欧 洲
中 立
苏 占 区

中 立

中 立
中 立
பைடு நூலகம்中 立
二战爆发后,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 虑,反法西斯国家逐渐加强了对法西斯 的制裁并日渐联合起来。1940年,英美 等国对日本实行战略物资的贸易禁运; 1941年秋美英联合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同时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1942年初, 中美英苏等26国集会华盛顿,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正式形成。
一.德国入侵苏联
1936.11 初步形成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法西 斯国家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940.9 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1940年12月,希特勒发布了“巴巴罗萨计划” 实行对苏联的“闪电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 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东方战线的建立使 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 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但作用有限; 东方战线的建立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有 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2)结果:法西斯轴心军事同盟失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3)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 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是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性质决定了三国轴心军事 同盟最终灭亡的命运。
1940年7月,日 本提出“大东亚共 荣圈”。妄图把东 南亚和南太平洋地 区划分为自己的势 力范围。
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 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正确。
战术上的胜利指珍珠港事件日本得胜
战略上的失误指美国参加二战,增强了反法西 斯的力量
珍珠港事件后各国的反映:
美国:1941年12月7日,在华盛顿, 围绕着要战争还是要和平这一问题展
开的争论嘎然而止!不可遏止的怒火
汇合成一个强音:参战!
B
巩 固 练 习
3.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荷等国对日实行贸易禁运 C.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矛盾激化
D
巩 固 练 习
4.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 要原因是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激化 C.美国的参战 D.苏联的参战
战列舰沉没 加利福尼亚号、俄克拉河马号、 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那号 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内华达号 严重受损、宾夕法尼亚号轻伤
犹它号靶船沉没、另有3艘巡洋舰、 3艘驱逐舰以及3艘其他船只被炸伤 311架
战列舰重伤
其他舰只 飞机损失
日本损失: 飞机29架, 5艘袖珍 潜艇死伤 人数不过 百名。
人员损失
美军官兵约2400人死亡,其中约1000人 死在亚利桑那号上,近2000人受伤。
巩 固 练 习
1.珍珠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B.日本为取得战争主动权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美国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
C
巩 固 练 习
2.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 在 ( ) A.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后 B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C.苏德战争爆发后 D 德国入侵巴尔干和北非后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轴心 国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是 怎样形成的?二者斗争的最终结 果如何?试分析出现这种结局的 根本原因。
(1)形成:①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以 后,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并很快走上战争 轨道,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出于共同利 益的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 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 形成“柏林一罗马轴心”。之后德日签订 《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 入这一协定,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为什么说太平洋战争爆发是必然的?
美国对其贸易 禁运,包括钢 铁和石油 1941.8《大西 洋宪章》
1940.7 日 本制定了 “大东亚 共荣圈”
东条英机 组阁,准 备战争
为什么说太平洋战争爆发是必然的?
根本原因: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直接原因:美国对日本贸易禁运,包括钢铁 和石油
美 国 太 平 洋 舰 队 损失统计
丘吉尔
丘吉尔首相得知珍珠港事件后当夜 提前就寝,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也 许是对德宣战以来最安稳的一觉。 戴高乐将军知道此事后高兴地说: “现在,战争肯定无疑地打赢了。日 本人将被碾成粉末。”
戴高乐
中国蒋介石抑制不住心间的喜悦,口里哼 起了一段京剧的唱腔。
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扩大!
世界反法西斯 同盟形成
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进一步扩大!
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形成的过程
(1)1939.11 美国的“中立法”——方便英国
(2)1941.3 “租借法”——并提出先欧后亚的方针
(3)1941.8 丘吉尔和罗斯福《大西洋宪章》,反对纳粹
(4)1941.9 苏美英三国议定书——提供武器给苏联
(5)1942.1 26个国家在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标志 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