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二讲政治权力3.政治权力:(1)广义:政治权力就是权力现象与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反映。

(2)狭义: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4.政治权力的特征(1)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性;(2)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实用;(3)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5.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1)客观要素: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生产资料②物质财③暴力④其他要素(2)主观要素:指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能力素质②身份资格③理论与策略④组织6.权力与权威的关系(1)权力: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奖惩能力,来源于强制力。

(2)权威:影响他人的一种正当性,来源于理性的说服。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都是权威的表现形式。

(3)联系:⑴都要求服从,都有支配的性质;⑵权威构成了权力的基础,权力的实现要依靠对于权威的运用;(4)区别:⑴对权威的服从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⑵权威通常是不可更改的;而权力则要基于具体的具体的情势,不断地进行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均衡。

⑶权威的服从不要依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以武力为后盾。

7.政治权力的合法性⑴外在客观的合法性,如服从的习惯或习俗,以及强制性的法律;⑵内在主观的合法性,如被统治者发自内心的认为统治者有权指挥他们,而自己则有义务服从统治者;8.政治合法性的类型(1)传统型合法性(2)法理型合法性(3)克利斯玛型(个人魅力型)9. 政治权力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区别(1)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件的;(2)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精神上、信仰上的;(3)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垄断能力,合法性则依靠悠久的历史传统第三讲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政治文化: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行政管理专科)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行政管理专科)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一、氏族制度的特点。 以氏族为核心,原始公社制度有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几种形式。其特
4
点有: 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 2、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议
事机构;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结社会带来了结果和变
齐)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部门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
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戴维·伊斯顿“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理解。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
经济关系决定的。(经济作用)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考虑的不是泛泛的利益关系问题,而是
3、道家(老子、庄子)——用消级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即“无 为而治”。
(二)西方政治学。 1、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西 方政治学的奠基人) 2、神学政治论——奥古斯汀和托马斯·阿奎那 3、文艺复兴时期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学家的是——马基雅维 里《君主论》(人性与权力);布丹的《共和六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莫尔《乌托邦》和康帕内拉《太阳城》。 4、17 世纪 18 世纪——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 5、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末——自由主义和实验主义学说。
了国家,当阶级完全消灭,国家就消亡了。 2、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生产力发
展,生产关系改变,通过社会变革,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随之改变。 3、国家是个实体物,是社会组织,是机器、工具。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1单一制: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和复合制相对。

(单一制下,国家主权高度统一,最高权力中央掌控,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只有一部现行宪法和一套统一的法律体系,国家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

国民有统一的国籍身份。

)2联邦制:联邦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政治实体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下,国家主权由联邦和各组成单位共享,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中央权力源于各成员实体授予,中央与地方权限在联邦宪法中有较明确划分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在联邦宪法和基本法范围内,联邦各成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3.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4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5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6竞争性政党制度:一国的政党通过竞争总统职位或议会议席的方式执掌政权的政党体制模式。

它包括两党制、有限多党制、极端多党制和一党独大多党制。

7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一国的政权通过法律规定由某个特定的政党执掌,不存在其它的政党或其它政党不得与执政当争夺政权的政党制度。

它包括一党制和一党领导制。

8政府首脑指一国政府或内阁的领导,名称各有不同,如“国务院总理”,“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部长会议主席”等等。

9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0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二简答题1民主政体的特征a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是民主政体根本的制度保障。

(现代民主实现形式是代议制民主,该形式下,立法权威和政治权威全部或主要掌握在自由选举而来的议会手中。

《 政治学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 政治学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④国际条件: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
⑤根本条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开展。
第三章
13.国家历史类型〔单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国家的历史类型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根底决定的。
〔1〕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用以压迫和总揽奴隶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奴隶制的剥削形式。
〔2〕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用以压迫和总揽广阔农民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封建的剥削形式。
〔5〕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4.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单项选择、简答、论述〕★★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方法: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从具体到一般,从一般到具体;
③理论联系实际;
④阶级分析;
⑤经济分析。
〔2〕政治学的常用具体研究方法
①历史研究法;
②制度研究法;
〔4〕狭义上: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开展规律等。
〔5〕广义上:政治学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研究同国家紧密相关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
3.(宣言)的主要内容〔单项选择、简答、论述〕★★
〔2〕契约论:是近代西方国家最有影响力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根本观点就是认为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的产物。
〔3〕暴力论: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制服,是人类群体之间使用暴力的结果。
9.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根本论断〔单项选择、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
〔列宁〕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总揽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附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精选全文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政治学概论总复习一、单选:1、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亚里斯多德撰写的名著是《政治学》;2、传统政治观的逻辑起点,认为人性是完善的或者是可以趋于完善的;3、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则认为人性将永远是不完善、有弱点的;4、由孔丘所创立,孟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5、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6、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和政治改良7、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方式来统治国家8、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名词、简答)9、两党制最初产生于英国10、比例代表制是多党制形成的主要制度条件11、经济发展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12、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行为主体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源地是在西欧14、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重要)15、两党制: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二、多选:1、用首先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持这种政治思想的思想家有:(1)中国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2)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3)近代德国的康德、黑格尔2、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的活动的思想家有:(1)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家,代表人物韩非子(2)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3)德意志帝国俾斯麦(4)美国哈罗德·拉斯韦尔(5)德为马克斯·韦伯3、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2)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3)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4、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整套法家的治国理论。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3、国家的起源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4、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1是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

2是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

3是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5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点: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2,公共权利的设立。

6、剥削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1)神权论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

即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利来源于神。

(2)契约论契约论的基本论点,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结果。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论说之大成。

(3)暴力论暴力论者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7、列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的具体含义:第一,国家是阶级社会的组织。

第二,国家是统治阶级。

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哪个阶级的专政。

第三,国家是个机器。

9、国家三要素往往从国家主权、领土、居民三个方面来界定国家。

10、国家职能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国家的政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

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社会管理职能。

一方面,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另一方面,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

11、国家消亡的条件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国家消亡的国际条件;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最根本条件。

1、国家的历史类型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他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分为三类: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通过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以及政治行为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政治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在政治学概论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各种政治体系和政治思想。

本文将对政治学概论的复习资料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权力的分配和运用、政府的组织和运作、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

政治制度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方式,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等。

政治过程是指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包括选举、立法、行政等。

政治行为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参与和表达,如投票、示威等。

二、政治体系和政治思想1. 政治体系政治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方式。

常见的政治体系包括民主体系、专制体系和共产主义体系。

民主体系是指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如美国的总统制。

专制体系是指政权由少数人或一人掌握,政府权力集中,如朝鲜的单一制。

共产主义体系是指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阶级消亡的政治体系,如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关于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的理论体系。

常见的政治思想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人权的保护,主张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保守主义强调传统和秩序的维护,主张有限政府和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经济平等,主张公有制和福利国家。

民族主义强调民族利益和民族认同,主张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

三、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1.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方式。

常见的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和集权制度。

民主制度是指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如法国的议会制。

专制制度是指政权由少数人或一人掌握,政府权力集中,如沙特阿拉伯的君主制。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名词解释:1、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2、公共权力,是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

3、契约论,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说之大成。

4、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5、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6、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

8、国家机构,是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9、国家元首,就是代表国家主持内外国家事务,充当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10 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它们分别由三个不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形成鼎立之势,而又互相制约和平衡。

11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12 大国沙文主义,是指大国在对待小国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反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13 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特定阶级用来执掌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工具,是政治社会政治斗争的集中代表。

14 压力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术语,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性利益团体,即政治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地方民族主义:又称“狭隘民族主义”,是少数民族中的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是一种孤立的、保守的、排外的民族主义
、政党:是阶级组织,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决定权:决定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国家重大问题和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即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权力。

、社会发展:指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和发展过程;()横向,指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一个社会各方面整体地运动和发展过程。

、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选择题:
、第一次系统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与革命》
.《论列宁主义基础》.《共产党宣言》
、“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这句话表明:()
.国家本质上代表整个社会成员利益.国家在形式上代表整个社会
.国家代表所有阶级利益.国家代表所有社会组织
、在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最重要手段是()
.直接利用宗教.间接利用宗教.政治思想宗教化.直接利用封建迷信
、体现资本主义政治自由和民主的最集中、最典型的制度是()
.集权制.总统制.代议制.福利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
、最直观反映一个国家统治形式和权力结构特征的是()
.国体.政体.政党制度.国家结构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阶级问题.权力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
、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是()
.意大利.德国.中国.法西斯国家
、首次提出“政治文化”一词的是()
.韦伯.鲍威尔.阿尔蒙德.塞缪尔·比尔和亚当·乌赫姆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的动力在于()
.广大群众.先进政党.中产阶级.杰出领袖
、政治的核心是()
.政治权力.政治结构.政治规则.政治类型
、提出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的是()
.毛泽东.邓小平.列宁.马克思
、维持国家正常、有序存在和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统一的宗教.统一的文化.统一的政权.统一的民族
、国际组织起源于()
.国际会议.个人组织.利益集团.国际政党
、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是()
.波茨坦会议.巴黎公约.万隆会议.印度独立
多项选择题: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
.社会.学校.家庭.法庭
、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有()
.慎到.商鞅.申不害.韩非.董仲舒
、政体同国体相比较,其特征是()
.单一性.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稳定性
、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经济.文化.地域.人权
、国际基本准则对所有国际政治行为主体都具有相当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体现为()
.差别约束.法律约束.道德约束.实际约束.强制约束
:::
:、、、、
简答题: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国家是阶级组织。

()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消灭私有制,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

()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政治革命是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方式,它与革命有本质区别。

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都是通过社会变革更替的。

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被更替,而是自行消亡的
.契约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①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②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们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

③契约沦既说明国家起源的必要性,也说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

④虽在反封建专制中有进步意义,但是没有历史事实根据的非科学理论。

.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中,“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
①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②政治制度化水平。

③政治文化。

参与型文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④政治参与。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政治参与程度提高的过程。

⑤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体现为,专门的政治部门产生以及政党、利益
.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确立主导型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
()培养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
()对反主导型政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
()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
()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加以引导和制约。

.革命的作用及其表现
革命是实现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实现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改变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首先,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冲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其次,革命是改变政治环境,更新政治体系,促进整体政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再次,革命是改变旧的传统道德规范、旧的风俗习惯、旧的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
.简述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
)国际组织均有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

()国际组织存在和活动的合法性依据是参与者所订立的条约,超
越和违背条约规定的机构、职权和活动,均属非法或无效。

()国际组织的组织原则是各参与者之间的地位平等,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或者个人事务,更不得侵犯参与者各自的权利。

四、论述题
、论述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论述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局不稳,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影响该地区有关各民族人民和社会生活。

()民族冲突又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方式出现重大变化。

()民族冲突又对国际关系格局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霸权主义及其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仍然影响着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结合我国国情,说明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