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强变化量计算题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练∶压力与压强问题附答案解析

②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大;
③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离的增大值等于水面下降的高度值;
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m′甲=ρ甲S甲∆h=ρ甲h2甲∆h=ρ甲h甲h甲∆h
m′乙=ρ乙S乙∆h=ρ乙h2乙∆h=ρ乙h乙h乙∆h
则:
m′甲>m′乙。
故选A。
3.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A.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B.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
①甲、乙、丙、丁容器中水面相平,由 ,F=pS又底面积相等,得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相等,而容器的底部只受水的压力,又是圆柱形容器,容器壁不承受液体压力,也不因液体作用对底部产生附加压力,故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容器中所有物体的向下压力,所以四个容器中,各容器中所有物体向下压力相等,而容器又相同,故四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由于四个容器底面积相等,由P= 可知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故①正确。
A.m′甲一定大于m′乙B.m′甲一定小于m′乙
C.m′甲一定等于m′乙D.m′甲可能等于m′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最初压强相等有:
ρ甲gh甲=ρ乙gh乙,
即:
ρ甲h甲=ρ乙h乙
ρ甲<ρ乙,故:
h甲 h乙。
甲的横截面积:
S甲=h2甲,
乙的横截面积:
S乙=h2乙.
设切去的高度为△h,要比较切去部分的质量,切去部分的质量=密度×切去部分的体积: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固体压强的计算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固体压强的计算1.如图所示,边长为0.2 m的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0.03 m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高0.4 m,内盛有0.3 m深的水,正方体甲的密度为5×103 kg/m3。
求:(1)甲的质量。
(2)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3)把一个底面积为0.02 m2,高0.3 m圆柱体(已知>)先后放置在正方体甲上和乙容器的水中,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与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相等,求物体的质量。
2.如图,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容器甲底面积为5×10−2 m2,盛有深度为10 cm的水。
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 N,底面积为8×10−2 m2。
(1)求容器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将一物块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
求物块的密度。
3.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正方体物体,物体边长为0.1 m,密度为2×103 kg/m3,动滑轮重5 N,不计摩擦和绳重。
(1)物体重力为多少N。
(2)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00 Pa时,作用在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少N。
(3)绳子和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 N和50 N,求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甲乙桌面上,容器底面积均为200 cm2,两容器底部用一根细管相连(细管中的水始终忽略不计)。
开始时阀门K关闭,甲容器盛有深度为0.2 m的水,乙中放一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细绳连接起来,已知细绳长度3 cm,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 N,求:(1)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木块对乙容器底部压强的5倍,木块的密度。
(3)打开阀门,从细绳承受的拉力刚好达到最大值到绳断裂后木块静止的过程中,木块克服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计算

3.梳理已知条件
F
2、P=
S
m=0.4kg S=2X10-3㎡
4.带入相应数据求解
解:在水平桌面上压力F=G=mg=0.4kg×10N/kg=4N
接触面积S= 2X10-3㎡
F
4N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P= =
=2X103Pa
S 2X10−3㎡
一、例题分析
2、如图所示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里面盛有水,已知B端
4
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75m=0.75×103Pa
(2)木块底面积S=(0.1m)2= 0.01m2
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PS=0.75×103Pa×0.01m2=7.5N
五、分层训练
(1)水对杯底的压力;(2)杯对桌面压强。
1.辨别压强类型:
知识梳理
F
1.压强P=
S
F 压力
牛(N)
S 受力面积 平方米(m2)
p 压强
牛每平方米(N/m2)(即帕斯卡Pa)
变形公式: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
知识梳理
2.液体压强P=ρ液gh
深度h:从自由液面到被
p
测点的竖直距离。
ρ液
h
液体压强
液体密度
液体深度
帕斯卡(Pa)
千克每立方米(kg/m3)
(2)水杯水平静止,
桌面受到的压力F杯=G总=G杯+G水=1N+3N=4N
杯子的底面积S=20cm2 =2×10-3m2
杯对桌面压强
五、分层训练变式1
如图所示,铁桶重为 20 N,桶的底面积为100 cm2,往桶里倒人 8 kg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重点专题训练压强综合计算

专题训练压强综合计算1.如图所示,密度为千克/米的长方体甲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边长如图所示:容器乙中有0.1米深的液体。
求:(1)长方体甲的质量;(2)长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将长方体甲由竖放变为平放,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与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相等,求液体密度。
2.“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的追求,如图所示,某地用收割机收割杂交水稻,为了防止对耕地过分压实,影响秋作物的播种,收割机对耕地的压强一般不超过8×104Pa,已知空载收割机与人的总质量为700kg,履带与耕地的总接触面积始终为0.2m2(g=10N/kg)。
求:(1)收割机对耕地的压力不能超过多少牛?(2)收割机粮仓中的水稻不能超过多少千克?3.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质量为。
乙的体积为。
求:(1)甲对地面的压强;(2)若将乙叠放在甲的上方中央,乙对甲的压强为p1,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甲对乙的压强为p2,已知,求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3)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时,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3。
4.A、B两物体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将B物体叠放在A物体上,如图甲所示。
若沿竖直方向将B物体切去一部分,A对地面的压强与切去部分的宽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B物体的边长分别为20cm、10cm。
求:(1)A物体的密度;(2)B物体的重力;(3)现将A、B两物体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丙所示。
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若叠放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k的值为多少?5.如图是小华买来的一桶体积为5 L的金龙鱼植物油,植物油密度0.9 × 103 kg/m 3。
瓶内油的高度是30 cm,瓶子的底面积为250 cm2。
(中考物理)题型14 压强计算类题型

专题14 压强计算类题型1.压强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1)压强:SFp =(普遍使用) (2)p=ρgh (适用于液体、气体) 2.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1)力的国际单位是N, 受力面积国际单位是m 2,压强的国际单位是Pa 。
(2)1 Pa=1N/m 2(3)面积单位换算:1cm 2=10—4m 2 1mm 2=10—6m 2 3.利用压强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 A.对压强公式SFp =的理解(1)压力F 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 (2)受力面积S 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
(3)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 的单位是牛顿(N ),受力面积S 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 2),压强的单位是帕(Pa )。
(4)压强公式P=F/S 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B.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应用的公式是P=ρgh ;h 是指深度,表示从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
精选习题1.(2017•滨州)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5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水深h为2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为 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答案】2000;3000。
【解析】(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2)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水+m容)g=(0.5kg+0.1kg)×10N/kg=6N,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p′===3000Pa。
2.(2018•莱芜)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为h A:h B=2:1,底面积之比S A:S B=1:2,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 A、F B和p A、p B,则F A、F B= ,p A、p B= 。
上海市物理中考压强计算精选100题_部分3

17.(崇明)如图10所示,有一个浸没在密度是ρ的液体中高为h 、截面积为S 的圆柱体,其上、下表面距水面深度分别为h 1、h 2。
试求:图10hh 1h 2S(1)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2)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大小;(3)圆柱体受到液体的浮力;(4)若把圆柱体再下沉⊿h ,则圆柱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又是多大?18.(奉贤)如图10所示,底面积为2×10-2米2的正方形木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盛有体积为4×10-3米3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木块的中央,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
求:(1)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
(2)容器对木块的压强p 容。
(3)现有一实心小球浸没在该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容器足够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p 水,木块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p 木,若∆p 水:∆p 木=5:3,求小球的密度ρ球。
19.(虹口)如图10所示,圆柱体甲和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地面。
甲的质量为4千克,乙容器的底面积为2×10 2米2,内有0.2米深的水。
图10①求甲对地面的压力F 甲。
②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③将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乙为2940帕,通过计算说明容器中的水有无溢出。
20.(黄浦)如图9所示,均匀实心圆柱体A 和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B 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 和3S ,B 容器内水的质量为6千克。
图9①求B 容器中水的体积V 水。
②现沿水平方向切去A 并从B 容器中抽出水,且切去A 和抽出水的体积相同,圆柱体A 对水平地面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如表:(a )求圆柱体A 切去前的质量m A ;(b )求圆柱体A 的密度。
对水平地面或容器底部的压强切去A 或抽出液体前切去A 或抽出液体后P A (帕)1960490P 水(帕)196098021.(嘉定)将底面积为2×10-2米2、盛有深度为0.3米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

由于是柱形容器,有V=hS,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强定义式 和密度公式 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面压力为
F=pS=ρghS=ρVg=mg=G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
又根据SA>SB,得
p甲<p乙
A.分别向A、B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液体后,有
m甲’=m甲+Δm,m乙’=m乙+Δm
因为
,
>
所以
因为
V甲=V乙
根据 得到
m甲>m乙
又因为在水平面竖直方向无外力,所以
,
所以
F甲>F乙
根据 可知,
F甲>F乙、
所以
>
故选A。
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使瓶子温度保持不变),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根据m甲=m乙得
m甲’=m乙’
则可得出
p甲′<p乙′
故A错误;
B.分别从A、B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液体后,
m甲’=m甲-ΔVρ甲,m乙’=m乙-ΔVρ乙
根据m甲=m乙,ρ甲<ρ乙得
m甲’>m乙’
则
G甲C.分别向A、B容器中倒入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
故选C。
10.如图所示,A、B两个柱形容器(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向A、B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可能等于p乙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 压强综合计算

专题训练压强综合计算1.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控制在7×105Pa以内。
高安市交警大队集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治专项行动,交警在某路段对一辆自重15t的六轴石料车进行稽查,货车总质量达50t,该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0.8m2(g取10N/kg,设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
求:(1)该车总重力是多少?(2)该车是否符合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3)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这辆车最多装载货物重多少吨?2.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准三代”96A式主战坦克,它采用100马力V型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安装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多种光电技术应用,使火炮威力更大、火力反应时间更短、打击精度更高。
该坦克具有潜渡功能,坦克重4.2×104kg,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m2,求:(1)该坦克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2)坦克在河水潜渡时,距水面2.7m深处一面积为0.8m2的舱门所受的河水的压力是多少N?3.如图所示,密度为千克/米的长方体甲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边长如图所示:容器乙中有0.1米深的液体。
求:(1)长方体甲的质量;(2)长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将长方体甲由竖放变为平放,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与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相等,求液体密度。
4.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利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如图所示为某饭店送餐机器人,它能完成送餐传桌、配送物品、回收餐具等一系列工作。
该机器人的质量为60kg,空载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1×105Pa;该机器人最多可负载120N的重物,g取10N/kg。
求:(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2)图中机器人空载时“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3)机器人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强(设接触面积未变);(4)该压强相当于多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ρ水=1.0×103kg/m3)5.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g取10 N/kg).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水对A点的压强.(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6.如图所示,均匀圆柱形物体甲和乙放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0.02m2和0.01m2,高度分别为0.2m和0.4m,ρ甲=3×103kg/m 3,ρ乙=2×103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13
21. 一个底部为正方形,底面积为2102米2的 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 0.12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如图14(a)所 示。另有质量为2.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 实心正方体A,如图14(b)所示。求: ⑴图14(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⑵图14(b)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⑶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14(a)的水中后,容
大家好
图12
20
21.如图11所示,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 地面上,容器的质量为1千克,两容器各盛有2千克 的水、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① 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 ② 求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③ 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块,若将甲浸没
在水中、乙浸没在酒精中后,两液体均未溢出,且
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
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Δm。
大家好
1
2.一个边长为0.1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的均匀正方体置 于水平地面上。求: (1)正方体的质量m。 (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3)为了改变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小明和小华同学设想沿 竖直方向切去任意厚度A,如图11(a)所示,并将其分别置 于剩余部分的下面或上面,如图11(b)、(c)所示。小明认 为图11(b)的放法可使压强减小,小华认为图11(c)的放 法可使压强增大。 请判断,小明的设想是______的,小华的设想是______的。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a)
(b)
图10
大家好
10
11.如图11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柱状容器, 底面积为0.01米2,分别装有深度均为0.2米的水和 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求: (1)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 (2)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 (3)若再往两个容器中分别倒入水和酒精后,水和 酒精对容器底部
酒精
水
A
B
大家好
图11
16
21.如图10所示,高H=0.2米、底面积S=4×103米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h =0.18米高的水。 ⑴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⑵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⑶若将一个体积为1×10-4米3的均匀实心立方体物 块轻轻浸入容器中的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至少为 ____________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达到最大值; (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求出:最大压强值为多少?
l
h
l
(a)
(b) 图11
大家好
19
21.如图12所示,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 1×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 盛有质量为2千克的水。
①求水的体积V。 ②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③若在容器中抽出一定质量的水,使容器对
地面的压强小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抽出 水的质量范围。
甲
乙
图12
大家好
15
22.如图1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 的柱形金属容器A、B,每个容器质量为0.5千克, 底面是边长为0.1米的正方形,高为60厘米,分别 装有2千克的水和3.0×10-3米3的酒精(ρ酒精 =0.8×103千克/米3)。求: ①水的体积。②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③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正方体分别放入两个 容器中,是否有可能使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 强达到p水>p酒?若有可能请算出金属正方体体积 的可能值,若没有可能,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1.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
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
为13.5千克。求: ⑴ 物体A的质量。
B A
⑵ 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⑶ 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
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
两液体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的密 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________
水
酒精酒精
AB 图11
大家好
21
21.如图13所示,已知薄壁圆柱形容器A、B的底面积 分别为0.01米2和0.02米2 ,高均为0.12米,现分别盛 有0.1米高的水和酒精。求: ⑴A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⑵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ρ酒=0.8×103千克/米3)
大家好
5
7、在底面积分别为0.02米2和0.01米2的甲、乙圆柱 形薄壁容器中,分别盛有高均为0.05 米的水和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800千克/米3。 求:
⑴甲容器中水的质量;⑵酒精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⑶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用
四种不同的方法在甲、乙容器中放入质量相等的花岗
石或木块,如上表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花岗石全
① 求:甲的体积V甲。② 求:甲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
乙
甲
甲′
乙′
图13(b)
甲
乙
图13(a)
大家好
12
③ 如图13(b)所示,若在甲、乙上沿水平
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并将所截去的部
分均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当 截去厚度h时,恰能使叠放后的物体甲′、乙′ 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a)所截的厚度h为____________米;(本 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③若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下表中有两种推理,请判断这两种推理是否正确。
大家好
甲 乙
图10
7
8.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 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的边长 为0.25米,B的边长为0.4米。 ①求正方体A的密度ρA。 ②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③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 相同的体积Δ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 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的取值范围。
大家好
23
22.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长、宽、高如图15(a)所示, 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求: ① 物体的质量m。②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③ 设长方体的长为a,宽为b,高度为h,长方 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在长方体上沿水平方向按比例n截 去一定厚度后(即截取nh)如图15(b),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水 平地面的压强为p1,变化的压强为Δp1;若长方体沿竖直方向按 比例n截去一定长度(即截取na)并把截下的部分叠放在剩余部 分的上方后如图15(c),此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 变化的压强为Δp2。第一,求出压强p1和p2。(用p,n表示)第 二,若Δp2=2Δp1,求比例n
块静止后,相比未放物块时木板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为Δp木对地、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Δp水对 容器,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轻 质木板S木的取值范围。
大家好
18
22.如图11(a)所示,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
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的深 度为0.1米。①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 求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③ 如图11(b)所示,将容器放在密度为ρ的正方 形木板的中央,若木板的边长为l、厚度为h,且 a1≤l≤a2、b1≤h≤b2,求木板对水平地面的最大压 强和最小压强。(请用ρ、a1 、a2、b1、b2等表 示)
大家好
9
10.在图10(a)中,边长为0.1米、密度为0.5×103千 克/米3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①求正方体的质 量。②求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③现设想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叠放在剩 余部分上方的中央,使截取部分对剩余部分的压强与叠 放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Ⅰ 小华想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他 (1) 满足上述要 求(选填“能”或“不能”)。 Ⅱ 小明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半,并按图10(b)所示方法 放置,满足了上述要求,请说明理由。
B A
图12
大家好
8
9.如图12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 盛有质量均为2千克的酒精和水。甲的底面积为 0.01米2,乙的底面积为0.02米2。求: (1)水的体积V; (2)酒精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压强p; (3)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 等,小明、小红和小张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 如表所示:请判断,________同学的设计可行; 并求该方法中所要求的体积。(酒精的密度为 0.8×103千克/米3)
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b) 图14
大家好
14
22. 底面积分别为4×10-2米2和1×10-2米2的甲、 乙两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深度的酒精和水,如图12所 示,通过测量得到甲容器内酒精的体积为2×10-2米3。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求: (1)甲容器内酒精的质量m。 (2)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p。 (3)某同学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去相同体积的液体后, 剩余部分的液体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 和p乙′,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 的取值范围。
的压强增加量为△P水和△P酒精,请通过计算比较 它们的大小关系以及
对应的再倒入水和酒精的深度△h水和△h酒精之间 的关系。
水 酒精
大家好
甲乙 图11
11
22.如图13(a)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实心圆柱体甲、 乙由同种材料制成,密度为5×103千克/米3。甲、乙 的高度均为0.1米。甲的质量为5千克,乙的质量为15千 克。
大家好
3
4.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 体A、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 0.2×l03 千克/米 3, ρB为 0.3×l03 千克/米 3。求: (1)物体A的质量mA。 (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pB。 (3)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李讨 论后认为将正方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1一块后叠放 到正方体B上方,或将正方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2 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V1 与V2的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