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压强计算题专题

压力压强计算题专题
压力压强计算题专题

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 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

2.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A 全部液体的重力

B 液体的体积

C 容器底面积的大小

D 液体的密度3.有一根盛有液体的长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然后逐渐倾斜,则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变化不定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有利于增大压强的是:()

5.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里向上吹气,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6.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7.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

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一样大 B A最大

C B最大

D C最大

8.一块规则的长方体砖,分别在水平面上平放、侧放、立放,则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 平放

B 侧放

C 立放 D与放法无关

9.三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装有同体积的酒精、水和盐水,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的是:()

A 酒精

B 水

C 盐水 D三者一样大

10.一头牛的质量为400kg,站在水平地面上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 m2,则牛对地面的压强为:(g=10/kg)()

A.2×104 Pa B.5×104 Pa C.5×103 Pa D.2×105 Pa

11.如图所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木桶内装满水,桶的顶部竖立着一根细管,一人在

三楼的阳台上向细管内只倒入了几杯水,木桶就被水压破了,这一实验表明,影响液体内

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

A 质量

B 深度

C 密度

D 体积

12.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有一小气泡从湖底向上升。则小气泡在水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

B 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大

C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 D 气泡所受的浮力变小

13.两物体重力之比为1:2,与水平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1:2,它静止时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A 1:1

B 1:2

C 2:1

D 1:4

14.如图所示,三容器底面积相等,装同种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力大小:

A F A

B

C B F A =F B =F C

C F A >F B >F C

D 以上皆不是

15.一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关于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其中上表面受的压强较大

B 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两表面受的压力相等

C 它的上表面受的压力向上,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下

D 它的下表面受的压强较大,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上

二、填空题

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首次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______实验。1个标准大气压 =____Pa 。

2.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去掉糖中的水份,但糖在100℃左右会变质,这时要保证锅内的气压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使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等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为2:1,都

装满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

力之比为______,水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4.一位同学赤脚在江边湿地上漫步,他发现双脚陷入松软的泥土中了,

于是用力拔起一只脚,但另一只脚却陷得更深了,原因是_________。

5.如图所示,嘴巴对着两张竖直放置的纸吹气,两张纸会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生活在深海中的鱼,惯于承受很大的________。因此,在被捕捞到水面上后,由于所受的________较小,就会因内脏破裂而很快死亡。

7.座沙发比座硬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_______,在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1.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下列A 、B 、C 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有关;

猜想B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猜想C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

(3)下面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 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

实验2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

实验3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向________的压强都 。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酒精

四、计算题

两个正方体甲和乙,边长分别是5 cm和10 cm,甲重10 N,乙重30 N。如将甲放在乙

的上面正中央,求乙对地的压强和甲对乙的压强;

大气压强训练

1.空降兵从3000m高空降落的过程中,以降落伞为参照物,空降兵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受到的大气压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很多同学在喝完袋装酸奶后,又用力吸一下,会发现奶袋变瘪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这个实验可以证明是存在的。

3.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一次飓风发生时,由于,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104pa,当时房间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约1×105 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屋顶受到的压力差大小为N,方向,足以将屋顶掀翻。

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作用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 C.火箭喷射高温燃气而升空 D.将热气球放上天

5.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6.大气压强约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约为()

A、1N

B、10N

C、100N

D、1000N

7、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8.民间常用一种“拔罐子”的方法治疗腰腿疼病,拔罐子时,用火将罐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将罐子猛扣在病人的皮肤上,等冷下来之后,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将罐子取掉之后,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便留下了红印。上述事实可以说明的是

()

A.只说明大气有压强;B.既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C.只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D.既无法说明大气有压强,又无法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9.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用网兜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如图

所示。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可将药瓶适当的降低

B.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越来越大

C.瓶内上方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

D.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10.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直管内与水银槽里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若此时向水银槽里加入一些水银,其他条件不变,则直管内和水银槽里的水银面高度差将()

A,大于h B.等于hC.小于hD.无法确定

1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

是()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稍微往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12.甲、乙、丙三个同学同时在实验室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分别为74.0cm、75.6cm、76.0cm,已知其中一管中混入空气,一管没有竖直放置,另一人操作正确,于是可知( )

A.甲的玻璃管中混入了空气,当时大气压值为76.0cm水银柱

B.乙的玻璃管中混入了空气,当时木气压值为76.0cm水银柱

C.丙的玻璃管没有竖直,当时大气压值为75.6cm水银柱

D.乙的玻璃管没有竖直,当时大气压值为74.0cm水银柱

13.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

14.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5.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吸管有孔B.大气压偏小C.吸管太细D.吸管插得太深

16.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17.如图所示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

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

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18.小明同学用一个薄壁玻璃瓶、带色的水、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橡皮塞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气压计,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压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

上升到瓶口以上。

为了探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小明同学用双手捧着自制的气压计从我校新教学大楼

的五楼跑到一楼,发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于是他得出了“高度越低,大气压越小”

的错误结论.请写出小明发生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

压强计算专题(g取10N/Kg)

1、埃菲尔铁塔,如图所示,是巴黎的标志之一,它是为了迎接1889年在巴黎举办

的世博会而建造的。塔高300米,建造时,共用去钢铁7000吨,而它对地面的

压强约4×105帕。(钢铁的密度为7.8×103Kg/m3)求(1)建造埃菲尔铁塔所用

钢铁的体积(2)埃菲尔铁塔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多大?

2.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举重队获得了8枚金牌,被称为“梦之队”。已知杠铃杆的质量为21千克,组成杠铃杆的材料密度为7×103千克/米3。求:(1)杠铃杆的重力。(2)杠铃杆的体积。(3)若运动员和杠铃总重为1600牛,运动员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米2,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强。

3.一个方桌重75N,桌上放有一台质量为20kg的电视机,桌子每只脚与水

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2,求桌子对地面的压强.

4.重为100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被水平向左150N大小的力紧压在竖直墙上,正方体所受摩擦力为多少?正方体对墙面的压强是多大?

5. 有一圆桶,底面积为0.25米2,内盛液体,桶和液体总重为1500牛。为了减少对地面的压强,先在水平地面上放一面积为1米2、重为100牛的正方形木板,然后把圆桶置于木板的中央。求:

(1)圆桶对木板的压强P1。(2)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2。

6. 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7. 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kg的水,若水深h=18cm,容器底

面积S=50cm2,不计容器的质量。

求:(1)离容器底8cm处有一个A点,A处受到水的压强和方向;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一、力的图示

1 用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所有力的示意图

(1)重100 N的物体受20 N水平拉力作用时,能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1-1-5(a)所示,电灯悬挂在电线下静止不动,受到电线的拉力为10 N

2.

(1)如图所示,工人用6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箱子推上斜面,请作出推力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它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3.(1)如图所示,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画出静止的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专题--压强浮力计算题精选含答案

专题--压强浮力计算题精选(含答案) 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 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3、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4、(9分)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 (1)木头的质量; (2)木头的密度; (3)木头受到的浮力. 5、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300cm2,装有13cm深的水。正方体A边长为12cm,重25N,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1所示。试求: (1)A受到的浮力,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4.92N,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绳子刚要被拉断的瞬间,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高度。(取g =10N/kg) 6、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 取10N/kg)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51)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51 1.深圳中集集团有限公司要用集装箱运输一批饮料到距三水港 l26km的肇庆某码头。货船未装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是400t.把 总质量为600t的集装箱装载上船后,货船以7m/s平均速度驶向肇 庆码头,船到码头后用如图所示的起重机把质量为20t集装箱吊 起,(g=10N/kg)求: (1)货船从三水港到达肇庆需要多长时间? (2)若忽略滑轮和绳的质量及所有阻力,则电动机提供的拉力至 少是多少? (3)装载货物后,货船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4)已知集装箱的长10米,宽3米,求此集装箱对轮船的压强? 2.如图甲所示为一台电压力锅,它结合了高压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具有省时省电、安全 性高等优点,很受人们喜爱。它有加热、保温、断电的功能,其内部简化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开关S可根据设定在“1”2”“3”挡之间自动转换,某次煮饭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已知电阻的阻值是的7倍,那么这个电压力锅的加热功率是保温功率的多少 倍? (2)此次煮饭时,前3min内电能表(如丁图所示)的转盘转了160转,电压力锅的加热功 率是多少?问此次煮饭总共消耗了多少电能? (3)电压力锅省时省电的原因是锅内气压比一标准大气压高,那么水的沸点就会高于 100℃。当时的大气压为,限压阀的质量为m,排气孔的的内径为r。请推导出这个电压力锅工作时,锅内的最高气压P的表达式。

3.某校科技小组参观完湘江航电枢纽后,了解到船只过船闸的时间很长,为此他们在 网上查阅资料,设计了一个船只升降实验模型.模型中的左右两个船厢A、B的容积均为2000cm3,质量均为400g(含配件).现关闭进水阀和排水阀,使柱形容器E (质量不计)中有足够多的水,在船厢A、B中各装800g的水,整个装置静止后,圆柱体浮筒D浸在水中的深度为8cm,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2)~(3)的操作. 假设绳子足够长,不计绳重和伸长,浮筒D与容器E始终无接触,且容器E的水无溢出,实验过程中设法确保装置平稳,忽略摩擦,木头不吸水,ρ木<ρ水,(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船厢中各装800g的水后,求每只船厢所受的总重力; (2)打开进水阀,在柱形容器E中注入一定质量的水,浮筒D上升,使船厢下降10cm,再关闭进水阀,求:①船厢A的总重力对A所做的功;②此时浮筒D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操作(2)使船厢下降10cm后静止时,压强传感器显示4400Pa;接下来,用手使浮筒D保持此刻位置不变,再在两边船厢中同时放入代表船只的800g木块后,打开排水阀,放出200cm3的水后关闭排水阀,然后松手,浮筒D仍然在原位置保持静止,绳C的拉力为18N,压强传感器显示4000Pa;然后,把800g木块同时从船厢中取出,并在船厢中同时注满水,再把900g和1000g的木块分别放入A、B船厢后,当整个装置静止时,压强传感器的示数为p1;最后,打开进水阀向容器中缓慢注入m千克水,使压强传感器的示数为3p1,再关闭进水阀,求①浮筒D的质量和②注入圆柱形容器E中的水的质量m。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小部分压力练习题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D.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2.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 A.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3.一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AB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若沿竖直方向切去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一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清晰的站立脚印,立即用蜡浇注了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4Pa.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出罪犯的体重为多少?(ρ蜡=0.9×103kg/m3) 5.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物体G1、G2的重力分别为90牛和60牛,它们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若将G1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在水里,杠杆还能平衡吗?如不平衡,应怎样调节G2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 第二部分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_____ 的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_____ 而增大. 2.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________的竖直高度. 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_____ .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 5.比较图13—4 、图13—5中各点压强的大小:(1)在图13—4中,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A_____pB_____pC ;

压力压强计算题(1)

压力压强计算题 姓名:1、李强在一块放在水平沙地的木板上行走,已知木板重200N,木板面积是0.5m2,每只鞋底面积为200cm2,设他在木板上行走时对木板的压强是3×104Pa,求: (1)、李强站立在木板上对木板产生的压强(2)、人的体重(3)、沙地承受的压强) 2、(g=10N/kg)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4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测得距液面30cm处的容器壁上A点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2400Pa,如图所示,求: (1) 该液体的密度; (2) 若将1.58kg铁块浸入容器内液体中,且无液体溢出,则A点受到的压强是多少(ρ铁=7.9× 103kg/m3) 3、一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所受的阻力是物体本身重力的0.2倍,测得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为250Pa,底面积为200cm2,g=10N/Kg求: (1)物体的质量m ; (2)拉力F的大小 4、长江三峡大坝水位高180m, (1)求在水下30m深处,水对水坝的压强大小;(2)如果船底在离水面10m 深处,船底每1cm2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多大?(g=10N/Kg) 5、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kg的水,若水深h=18cm,容 器底面积S=50cm2,不计容器的质量。 (1)离容器底8cm处有一个A点,A处受到水的压强和方向;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6、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 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7、一口直径24厘米的高压锅,其锅盖面积约为0.045米,限压出气口横截面积约为10 mm2,限压阀质量为0.1千克,当正常使用时, 求:(1)高压锅内外的压强差;(2)锅盖接口处至少需要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g=10N/kg) 8、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 1 =18m,五楼住户水 龙头出水口高度h 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 3 =10m,水龙头出水口直 径为2cm。求: (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9、学生课桌质量为9千克,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4 米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4.5×10-4米2、容量为1升、装满水后水深为18厘米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求: (1)课桌对地面的压力; (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 (3)杯对桌面的压强。 (不计塑料水杯的质量)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68)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68 1.电动自行车质量大,速度高,为交通安全埋下严重隐患,2018年1月16日,《电 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报批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规范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等技术指标,调整完善了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脚踏车骑行能力等技术指标,要求电动机额定功率≤400W。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2)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按50cm2计,当质量为50kg的人骑着55kg的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路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取g=10N/kg) (3)若某辆电动自行车以24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54N,电动自行车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按80%计,则该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额定功率是否可能超标? (4)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限制电动自行车质量和速度可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2.有一种电子秤的原理如图所示,它由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 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 显示重力大小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三部分构成。其中AO 长20cm,BO长5cm,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 6V ()重的小学生站在踏板上,双脚与踏板的接触面积为,小学生对踏板的压强为多少? (2)电子秤开机后且没有秤量物体时,压力传感器R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 (3)当重200N的小学生站在踏板上时,通过压力传感器R的电流为多大(答案保留两位小数) (4)电子秤的电池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为了保证秤量准确,则踏板触点B应向靠近______(选填“A”或“O”)方向移动。 3.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如何减少能 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发动机均为汽油机,它把汽油燃烧

固体压强计算题

随堂练习 1.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 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 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 验。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0.4m,横截面积为0.15m2,质量为150kg,g取10N/kg.求: (1)石柱的重力;(2)石柱的密度;(3)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如图2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图2 4.下列事例能减小压强的是()

5.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若大 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 示,它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g取10N/kg) 6.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将华夏文明传扬于世,闽江口屹立起国内最大最高的一尊石雕像,如图8所示。石雕像和基座的总质量为7×105kg,基座底部呈正方形,面积约为50m2,则石雕像和基座总重力是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g取10N/kg)

第14章第1节《压强》补充练习 一、填空 1、压力的效果与和 两个因素有关,为了表示压力所产生的效果,物理学引入了压强这个物理量,压强P= ; 2、一个质量为100Kg,底面积为0.5m2的的 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箱子对地面产生的压力为N,对地面的压强是; 3、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头、

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容器里分别装有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在同一高度上的A 、B 两点液体的压强A p 和B p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p p > B .A B p p = C .A B p p <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乙两容器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F p S = 和 F G mg == 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同,即 p p =甲乙, ∵A 、B 两点在同一高度上, m m =乙甲, V V 甲乙>, ∴ρρ甲乙< , ∴根据p gh ρ=知:AB 以下液体对底部压强 A B p p 下下<, ∵AB 两点压强为 A A p p p =-甲下, B B p p p =-乙下 , ∴A B p p >. 故选A . 2.如图 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柱体 A 、B 高度相等,其底面积 S 的大小关系为 S A >S B .现分 别从两柱体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发现 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压强恰 好均相等.则关于对切去部分的质量△m A 、△m B 以及底面积△S A 、△S B 的判断,正

确的是() A.△S A>△S B,△m A=△m B B.△S A>△S B,△m A>△m B C.△S A<△S B,△m A>△B D.△S A<△S B,△m A<△m B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p=F G mg Vg Sgh S S S S S ρρ =====ρgh,柱体 A、B 高度相等,且分别从两柱体的 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相等,所以有: ρA gh=ρB gh,故ρA=ρB,水平地面上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G,根据 G=mg、ρ=可得,切去部分后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有: ρA(S A﹣△S A)gh=ρB(S B﹣△S B)gh,则S A﹣△S A=S B﹣△S B,又因为S A>S B,所以, △S A>△S B,故CD错误; 因为S A>S B,柱体 A、B 高度相等,所以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又因为ρA=ρB,所以,m A>m B,切去部分后A、B 剩余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有:(m A﹣△m A)g=(m B﹣△m B)g,即m A﹣△m A=m B﹣△m B,所以,△m A>△m B,故A错误,B正确.故选B. 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F乙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甲<p液乙 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地甲>p地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橡皮泥在甲液体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G,橡皮泥在乙液体中悬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乙=G,所以F甲=F乙,故A符合题意; B C.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

压强重难点整理 巩固练习复习过程

辅导教案 教学课题:压强部分重难点整理以及巩固练习 教 学目标通过重难点梳理时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压强部分知识点的认识与掌握 重 点 难 点 以上均是重难点 课前 检 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堂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 (一)重难点梳理 1.压力: ⑴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压力不等于重力; 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且物体竖直方向不受其他力时,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F =G。 ⑶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A、B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B、C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⑶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固体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压强p:帕斯卡(Pa);压力F:牛顿(N); 受力面积S:米2(m2)。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F F F F F 通过观察细沙(海绵)的凹 陷程度,说明压力的作用效 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 小有关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0.5Pa ;一本书对桌面的压强约50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 ①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②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以下例子在选择题中常考 ①骆驼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在沙漠中行走自由 ②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加压强,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③批货的脚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强使其在天花板上不会掉下来 ④深海鱼上岸会死是因为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4.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⑵测量工具: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 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压强计算:gh pρ = Pa P(压强) ρ(密度)kg/m 2 N/kg g(常数) h(深度)m 注意: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如图: Pa =P c<Pb=P d 据液体压强公式:gh pρ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例如: 不同形状容器里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不同形状容器里的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管容器是什么形状,只要是同种液体,且在同一高度,压强相等

压力压强的分析与计算

一:区分固体与液体压力压强计算 例:(广安)在一个重2N ,底面积为0.01m 2 的容器里装8N 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g=1ON/kg )。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总结:解固体和液体压力、压强计算问题时要注意首先要区分是固体问题还是液体问题, 对于液体问题,我们应先根据_____求____;然后根据____求____; 对于固体问题,我们应先根据_____求____;然后根据____求____; 练习:.(滇西八地)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如图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为 2L ,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1.2kg ,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 2 ,装满水后水深16cm 。(ρ 水=1.0×103kg/m 3 )求: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二、应用压力、压强公式比较液体压力、压强大小 例、如右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某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和压强分别为F 1和p 1(a),若把容器倒置后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2和p 2 (b),则F 1与F 2、p 1与p 2的大小关系是 F 1 F 2 , p 1 p 2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1’____ F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1’ p 2’ 总结:(1)分析某点液体压强大小时我们应用公式P=gh ρ,由此公式我们可知,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___和___。(2)分析液体问题时,我们通常先分析______再分析_____;分析固体问题时,我们通常先分析_____再分析______. 练习:1如图所示的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酒精,当试管倾斜放置时,酒精对管底的压强为P 1;当管竖直放置时,酒精对管底的压强为P 2,比较P 1、P 2的大小,则( ) A. P 1>P 2 B. P 1<P 2 C. P 1=P 2 D. 条件不足,无法判 2.(成都,A 卷第3题)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 .坝的宽度 B .水的体积 C .水的深度 D .坝的高度 3(义乌,第4题)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 液面高度相同。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 102 cm ,如图7所示. 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Pa 3 107.2?,求玻璃杯的质量.(取kg N g /10=) 甲 乙 第4题图 ( )a b ( ) 图7

(完整版)压强计算经典题(含答案)

压强计算题专题 1一只大象重为6×104牛,每只脚掌与地的接触面积为600厘米2,则这只大象四脚着地站在地面时,对地面压强多大?抬起两只脚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又多大? 2,一个正方体铁块质量是7.9㎏,铁的密度是7.9×103kg/m3放在桌面上,桌子面积1㎡ 求桌面上受到压强是多少? 3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4×10-2m2,请根据图13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 (1)小王同学的重力; (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3)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N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如图12所示,重为2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S=2×10-2m2,高h=O.4m.当容器装满水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4×103Pa,(g=10N/kg,ρ水=1.0×103kg/m3)求容器中水的 重力是多少N?容器底部受到压力是多少N? 5如图14,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6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把装有砂的小玻璃管竖直放在酒精中,该管底面积为10厘米2,管与砂的总质量为100克,已知 酒精 =0.8×103千克/米3。求: (1)管底所受的压力是多少牛顿?(2)管底处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3)管底的深度是多少厘米? 1\F=G=6×10^4N 当四脚着地站在地面时,S=600c㎡×4=2400c㎡=0.24㎡p=F/s=6×10^4N /0.24㎡=2.5×10^5Pa 当两脚着地站在地面时,S=600c㎡×2=1200c㎡=0.12㎡p=F/s=6×10^4N /0.12㎡=5×10^5Pa 2\(1)铁块对桌面的压力: F=G=mg=7.9kg×10N/kg=79N; (2)由ρ= m V 可得,正方体铁块的体积: V= m ρ = 7.9kg 7.9×103kg/m3 =10-3m3, 由V=L3可得,正方体的边长: L= 3 V = 3 10-3m3 =0.1m, 受力面积: S=L2=(0.1m)2=0.01m2, 铁块对桌面的压强: p= F S = 79N 0.01m2 =7.9×103Pa. 故答案为:79;7.9×103. 3\解: (1)G人=p人S人=1.5×104Pa ×4×l0-2m2= 600N

(完整版)压力压强分类计算

1 一类:公式G=mg 和P=F/S 1、小理同学的质量为50kg 双脚鞋底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1)小理同学的重力;(2)(3同学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2、小理同学的质量为50kg ,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是脚鞋底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多少 3是 1.25X1040.04m 2,求:质量是多少千克? 4、如图1圆柱体的质量是40kg 将圆柱体放在面积为100cm 2(1(2 5、如上题图1圆柱体底面积是在面积为100cm 22.0X105帕,求 (1(2)圆柱体的质量是多大? 6、如图1圆柱体的质量是40kg ,100cm 2的中央时,求:(1(2 7、一只大象四脚着地站在地面时,对地面压强是 2.5X105帕,每只脚掌与地的接触面积为600厘米2 ,则这只大象重为多少牛?这只大象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8、一只大象重为6×104牛,这只大象四脚着地站在地面时,对地面压强是2.5X105帕,则每只脚掌与地的接触面积为多少米2?合多少厘米2? 9、一只大象重为6×104牛,这只大象四脚着地站在 地面时,每只脚掌与地的接触面积为600厘米2 ,则这只对地面压力多少牛?压强是多少帕? 10、如图2正方体的质量是80kg ,正方体的边长是20cm ,将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求: (1)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2)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受力面积是多大? (3)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11、如上图2将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2X104帕,正方体的边长是20cm 。 求:(1)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受力面积是多大? (2)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 (3)正方体的质量是多少kg ? 12、如上图2正方体的质量是80kg ,将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2X104帕。 求:(1)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 (2)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受力面积是多少米2? (3)正方体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小部分压力练习题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C .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D.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2 ?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 力() A ?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B ?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3?—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AB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 力______ ,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 1 / 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 ,压强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在一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清晰的站立脚印,立即用 蜡浇注了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 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 压强为1 ? 5X104Pa.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出罪犯的体重为多少?(p蜡=0? 9X103kg/m3) 5?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物体G1、G2的重力分别为90牛和60牛,它们的密度 与水的密度相同,若将G1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在水里,杠杆还能平衡吗?如不平衡,应怎样 调节G2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 第二部分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 ____ 的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_________ 而增大? 2?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__________ 的竖直高度? 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_____ ,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_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________ ?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__ ?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63)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63 1.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底面积是200cm2,内装有一些水, 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5N,边长为10cm,被一体积可以忽略 的细线拉住固定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拉直的细线长为L=5cm, 受到拉力为1N.(ρ水=1.0×103kg/m3)求: (1)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g/cm3、高度为10cm,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 为50cm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 (1)当水加到2cm时,求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 (2)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求圆柱体在液面上方和下方的长度之比。 3.如图所示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当物体没入横载面积为 100cm2的柱形容器中的水里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45N,水对容 器底的压强增加98Pa.求: (1)物体没入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密度。

4.一个底部为正方形,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 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如图 (a)所示。另有质量为2.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实心正 方体A,如图(b)所示。求: (1)图(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图(b)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3)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a)的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 5.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 高为12cm的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连在一起,已知细绳长度为L=8cm。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1.8kg 的水时,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若继续缓慢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细绳被拉断,然后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细绳拉断前、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50Pa,(整个过程中无水溢出),求 (1)当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A受到的浮力; (2)木块A的密度; (3)最后容器中水的总质量为。

压力压强计算题

压力压强计算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压力压强计算题 姓名:1、李强在一块放在水平沙地的木板上行走,已知木板重200N,木板面积是 0.5m2,每只鞋底面积为200cm2,设他在木板上行走时对木板的压强是3×104Pa,求: (1)、李强站立在木板上对木板产生的压强(2)、人的体重(3)、沙地承受的压强) 2、(g=10N/kg)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4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测得距液面30cm处的容器壁上A点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2400Pa,如图所示,求: (1) 该液体的密度; (2) 若将1.58kg铁块浸入容器内液体中,且无液体溢出,则A点受到的压强是多少(ρ 铁 =7.9×103kg/m3) 3、一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所受的阻力是物体本身重力的0.2倍,测得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为250Pa,底面积为 200cm2,g=10N/Kg求: (1)物体的质量m ; (2)拉力F的大小 4、长江三峡大坝水位高180m, (1)求在水下30m深处,水对水坝的压强大小;(2)如果船底在 离水面10m深处,船底每1cm2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多大? (g=10N/Kg) 5、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kg的水,若水深h=18cm,容器底面积S= 50cm2,不计容器的质量。 (1)离容器底8cm处有一个A点,A处受到水的压强和方向;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6、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 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7、一口直径24厘米的高压锅,其锅盖面积约为0.045米,限压出气口横截面积约为10 mm2,限压阀质量为0.1千克,当正常使用时, 求:(1)高压锅内外的压强差;(2)锅盖接口处至少需要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g=10N/kg) 8、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 1 =18m,五楼住户 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 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 3 =10m,水龙头出水口 直径为2cm。求: (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9、学生课桌质量为9千克,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 10-4米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4.5×10-4米2、容量为1升、装满水后水深为18厘米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求: (1)课桌对地面的压力; (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 (3)杯对桌面的压强。 (不计塑料水杯的质量)

压力压强练习题综合练习题(精选)

压力、压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拧螺钉时,在螺母下面垫加一个较大的平面垫圈 B .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 C .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 D .房屋的地基比墙宽 2.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 .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C .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 .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3、见右图所示,三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深度相等,若在三只容器中注满质量相等不同的液体时,则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 A 、F 甲 > F 乙 > F 丙 B 、F 甲 < F 乙 <F 丙 C 、F 甲 = F 乙 = F 丙 D 、无法确定 4、下图中所示物体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管中水产生的压强一定小于粗管中产生的压强 B .深度相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必定相等 C .液体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 =ρg h 计算,也可以用p = F / S 计算 D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6.冬天,家长和老师都告诫同学们不要去封冻的河面上滑冰,但就是有个别同学不听劝告。某同学偷偷滑冰,忽见冰有了裂缝,这时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立即调头往河岸上奔跑 B .站住不动,呼喊求救 C ;立即调头慢慢往河岸走 D .俯卧在冰上,慢慢往河岸爬行 7、下列有关压力、压强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放在乙物体的上面,甲对乙的压力就等于甲的重力 B .甲物体放在乙物体的上面,求甲对乙的压强时,总是用甲对乙的压力除以甲的下表面的面积 C .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则两个物体间一定存在压力 D .甲、乙两个物体之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有可能跟这两个物体的重力都无关 8、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P 甲 >P 乙>P 丙 , 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甲、F /乙、F /丙 ,使三个正方体对 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P /甲 = P /乙 = P /丙 ,则力F /甲、F /乙、F /丙的大小关系是( ) A 、F /甲<F /乙<F /丙 B 、F /甲>F /乙>F /丙 C 、F /甲=F /乙=F /丙 D 、以上都有可能 9.有A ,B ,C 三个完全相同的直立圆筒装满水后,置于水平桌面上,筒高400厘米,筒的上方用盖完全密封、分别距筒顶100厘米,200厘米,300厘米的a ,b ,c 各处打一个小洞,如图5所示,则在常温下( ) A .A , B , C 三个筒中的水都会从小洞中流出 B .只有C 筒中的水会从c 孔流出 C .只有A 筒中的水会从a 孔流出 D .因三孔处水压都小于大气压,故三筒中水都不流出 10、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包带 宽5cm ,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 ,总质量为7kg ,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 大小正确的是( ) A .减小压强;2×103 Pa B .增大压强;2×102 Pa C .增大压力;0.245Pa D .减小压力;2.45Pa 11.用压力锅煮稀饭,能节省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容易沸腾 B .锅内气体压强大,依稀饭不易沸腾 C .压力锅传热快,使稀饭容易沸腾 D .压力锅密封性好,使稀饭容易沸腾 12、见右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容器,测得液体内部A 、B 两点处液体产生的压强P 甲=P 乙,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 甲与P 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P 甲>P 乙 B 、 P 甲<P 乙 C 、P 甲 = P 乙 D 、无法判断 甲 乙 A · ·B 甲 乙 丙 F F F F (A) (B) (C ) (D ) A B C a b c

压力和压强综合计算专题练习

压力和压强综合计算专题练习 一、知识要点: 1. 求固体压力和压强的问题,一般应先求压力总G F =,然后由公式p =F/S 求压强。 2. 求液体压力和压强的问题,一般先由公式p =ρgh 求出液体压强,然后由公式F =pS 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 压强定义公式:p =F/S ,该式对固体、气体、液体压强都适用。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只适用于液体压强和柱形固体压强的计算。 4. p =ρgh 是从p =F/S 推导出来的。对于液体,二式都可用,但液体有其特殊性,所以用p =ρgh 居多。式中ρ是指液体的密度,h 是指从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高度。 5.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容器的形状有关,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敞口容器:F G 液; 柱形容器:=F G 液。 6. 容器对支撑面的压力是由容器和容器内盛放的物体共同的重力产生的,与容器的形状无关,×ü+F G G G == 。(可参照固体的叠加来分析) 二、技巧总结:压力和压强的计算解题思路: 三、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参加2010年冬奥会时的一个情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约19kg ,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 2,冰壶的体积约为8dm 3。(g 取10N/kg )求:(1)冰壶的密度 (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 2、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物体A 的质量为1kg , 下底面积是5dm 2,物体B 的质量为1.5kg ,下底面积是80cm 2,求A 对B 的压强和B 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多少?( ) 柱形固体

3、水平桌面上放置的容器容积为31.5dm ,底面积为2 100cm ,高为20cm ,容器重1N ,当它盛满水时,求:(1)水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 4、如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 ,底面积是40cm 2,内盛0.6kg 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 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5、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 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 。 (1)求玻璃杯的质量;(2)在杯中装入1kg 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 ,求水的深度; (3)通过计算判断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a)、(b)、(c)的哪一种?(取g=10N/kg ,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6、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为5︰3︰2,若 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等于( ) A .15︰2 B .5︰2 C .2︰5 D .2︰15

最新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 1.(11宝山、嘉定二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 的质量为13.5千克。求: ⑴ 物体A 的质量。 ⑵ 物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⑶ 在保持物体A 、B 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 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Δm 。 2.(11长宁二模)如图所示,金属圆柱体甲的密度为5.0×103千克/米3,体积为2×10-3米3,底面积为10-2 米2;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的高度为0.25米,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中盛有0.12米高的水。求: ①圆柱体甲的质量。 ②圆柱体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③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求出当用绳子将甲物体的1/2体积浸入乙容器的水中时,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请判断,小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小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若他们的计算过程有错误,请在错误步骤的序号后打“×”。 若你认为他们的计算过程均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A

3.(11普陀二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 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 A 为 0.2×l0 3 千克/米 3, ρB 为 0.3×l03 千克/米 3。求: (1)物体A 的质量m A 。 (2)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p B 。 (3)为使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李讨论后认为将正方体A 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 1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 上方,或将正方体A 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 2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 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V 1与V 2的之比。 4.(11卢湾二模)5千克,边长为0.1米,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求: ①甲的密度。 ②甲对地面的压强。 5.(11松江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薄壁柱形容器质量分别为1千克和0.5千克,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0.015米2和0.01米2,均放在水平面上,甲容器中装有3.0×10-3米3的水。求: ①甲容器中水的质量m 水; ②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③现将甲容器的水倒一部分到乙容器中,使两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都相等,求倒入乙容器水的质量⊿m 。 6.(11闸北二模)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密度分别为的ρA 、ρB 的A 、B 两个立方体正对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且ρA :ρB =1:3。A 对B 的压强为p A ,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B 。 ① 如果A 的体积为1.0×10-3米3,密度为3×103千克/米3,求A 的质量、A 对B 的压强。 ② 如果逐渐减小A 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 的形状为立方体且密度不变,在A 的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列出p A 与p B 的比值的表达式,并指出比值的变化规律。 A B 图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