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初三美术总复习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15篇)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15篇)初中美术教案 1教材分析:中国画强调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远远超过画面本身的内容。
在本课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只是学习中国画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去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境界与审美境界。
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掌握本课所介绍的笔墨情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花鸟画的一些基本常识。
B.初步掌握花鸟的基本画法。
C.能临摹简单的花鸟画。
隐性内容与目标:A.对花鸟画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内涵的理解。
B.中国画的内涵美、意境美。
绘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学情分析:1、作为教学对象的初二年级学生,通过上节课《墨与彩的韵味》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笔墨的基本技能,再者,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理解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兴趣和理解基础。
2、中国画是学生平时不大关注的领域,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困难所在,同时也是本课的魅力所在,要引导学生了解、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重点:花鸟画特殊的表现物象的程式方法。
难点:对花鸟画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学习材料: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毛毡、调色盘、笔洗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哪几种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么?生:梅,兰,竹,菊。
师: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呢?生:想。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方式中国花鸟画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板书课题)笔墨的情趣二、示范启智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意、写意为归依的传统,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物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
大诗人王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它的意境是如何来表现的呢?我们来作一个小游戏,体验一下。
游戏规则:分四个小组抢答,老师拿出诗句,同学们来猜这是描写什么植物或动物的。
1、“把酒东篱,暗香盛袖。
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期中复习计划

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期中复习计划目标本复习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九年级学生复习美术知识,巩固下学期所学内容,并为期中考试做好准备。
复习内容1. 艺术史知识:复习各个时期的艺术家、作品和风格,了解其特点和影响。
2. 绘画技巧:复习基本绘画技巧,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等,加强对材料和工具的认识。
3. 色彩理论:复习色彩的基本概念、色轮和色彩搭配原则,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
4. 艺术设计:复习构图、透视和比例的基本原理,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美感。
5. 艺术欣赏:复习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复习计划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复习计划,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周- 复习艺术史知识:选择一个艺术家,了解其代表作品和风格特点。
- 复习绘画技巧:进行素描练习,练习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
- 复习色彩理论: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轮,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第二周- 复习艺术史知识:选择另一个艺术家,了解其代表作品和风格特点。
- 复习绘画技巧:进行水彩练习,学习水彩的特点和技巧。
- 复习艺术设计:学习构图和透视原理,进行绘画作品的构图练习。
第三周- 复习艺术史知识:了解一个艺术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 复习绘画技巧:进行油画练习,学习油画的特点和技巧。
- 复习艺术欣赏:观看一幅艺术作品,分析其构图和表现手法。
第四周- 复习艺术史知识:了解另一个艺术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 复习绘画技巧: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绘画材料或技法进行练习。
- 复习艺术欣赏:观看一部艺术纪录片或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
复习建议- 制定每天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 多做练习和实践,提高技巧和理解能力。
- 多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共同学习和进步。
- 注意休息和放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希望以上复习计划能够帮助九年级学生复习美术知识,顺利通过期中考试。
加油!。
美术初中复习教案

美术初中复习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美术鉴赏与技法》教学目标:1. 巩固美术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复习美术技法,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美术基本概念复习: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人物。
2. 美术技法复习: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等技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创新美术实践:结合复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展示个人才华,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美术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美术基本概念和技法。
2. 提问:你们在学习美术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和问题?二、复习美术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人物。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三、复习美术技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等技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生现场演示,巩固所学技法。
四、创新美术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
2.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作品。
3. 作品展示,学生互相评价,提升审美情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术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美术技法的操作能力。
3. 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美术基本概念和技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美术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的复习教案

美术的复习教案
教案标题:美术的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学生在美术课上学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美术的认识,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习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难点:如何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在复习中找到提高的方向。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复习所需的教学资料和范例作品。
2.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准备好美术用具和材料。
3.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创作和实践。
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的兴趣,介绍复习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回顾美术基本知识,包括色彩、构图、比例、透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 复习美术技能,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等各种技法。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引导学生巩固和提高技能。
4.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题材,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
5.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复习内容,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创作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复习教学,学生对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创作,帮助他们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九年级美术教案6篇

九年级美术教案6篇教案可以用来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育团队合作,教案需要包括充分的时间管理,以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进行,下面是网作者为您分享的九年级美术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九年级美术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展示介绍古今中外的书籍设计。
2、教学难点:了解书的设计概念,发展,种类,结构。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你逛书店时,什么书是你多看一眼甚至想买下的冲动?学生回答出版界抓住了人们的普遍心理,读者买书,一看名字二看封面三看内容看来书籍价值不管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装帧设计上,那么什么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呢?我们今天使用的书籍是通过专门的历史变迁成为这个样子呢?那么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古迹设计。
(二)新课讲授1、书籍设计概念:旧称“书籍装帧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造出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
狭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
2、中国古籍设计: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是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了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施展智慧与技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
简册装:在竹片或是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作“简册,可向左向右卷起存放。
早在3#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简册了。
叶子:将一张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后演变成册页的形式。
樊夹装: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卷轴装:亦称“卷子装,通行于东汉至唐代。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7篇)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7篇)初中美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铅笔淡彩在工具、材料、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讨论掌握铅笔淡彩的绘画技法,尝试用铅笔淡彩的绘画方式记录身边的景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艺术,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铅笔淡彩的绘画技法。
难点:铅笔淡彩中色彩的调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直接在画纸上用水彩颜料进行描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水彩与之前学习过的水粉有什么区别?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透明、薄等特点,并追问:水彩画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展示铅笔淡彩作品,进而引出课题《铅笔淡彩》。
环节二:交流探讨,欣赏作品1、展示水彩画与铅笔淡彩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几件作品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总结:水彩画使用水调和水彩颜料进行作画,强调色彩的透明;而铅笔淡彩在强调色彩的同时体现线条。
2、继续展示《蔬果》《圣维多克山》《植物图鉴》等作品,小组讨论:这几件作品有什么异同点?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不同:《蔬果》《植物图鉴》描绘精细,注重物体轮廓线的描绘;《圣维克多山》不求具体的形象轮廓,表现的更加自由,注重线条的表现,色彩更加的轻薄。
相同:在素描的基础上进行色彩的描绘。
环节三:示范讲解,实践练习1、讲授铅笔淡彩所用的工具材料。
2、学生在画纸上尝试水彩颜料相互调和、叠加等,并思考:有什么样的色彩效果?学生动手尝试并回答,教师总结:水越多,明度越高,纯度越低;两个颜色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颜色叠加后会使色相、明度、纯度发生变化。
3、教师示范铅笔淡彩的绘画步骤:(1)用铅笔画出草稿,定好大体的位置;(2)画出大概的。
形,铺上大致的明暗;(3)薄薄地涂上色彩;(4)细致刻画,调整完成。
4、布置课堂作业:用铅笔淡彩的方式记录身边的景物。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初中九年美术教案

初中九年美术教案年级:初中九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 引导学生探索色彩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知识。
2. 色彩的运用: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运用技巧。
3. 色彩的探索:色彩的变化、色彩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和认识。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示范(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进行绘画,注意讲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
2. 学生观看示范,学习色彩的运用方法。
四、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色彩练习,注意运用色彩的搭配和技巧。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色彩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探索(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色彩的奥秘,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色彩的变化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进行色彩实验,探索色彩的变化规律。
三、创作(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2. 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绘画创作中运用色彩的能力。
3. 学生对色彩探索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5篇)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5篇)初中美术教案篇一诗意画(1课时)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创作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在学习花鸟画和山水画的基础上,运用笔、墨来表现生活和意境的情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诗意画的创作步骤。
难点:画面意境的处理。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准备2~3幅诗意画和数幅学生作品。
国画工具:笔、墨、纸、砚、国画颜料。
选择一首或一两句可入画的诗。
教学步骤课前,将几幅诗意画和学生作品悬挂在教室里。
导言:根据墙上所挂的几幅作品,介绍什么是诗意画?诗意画的特点以及学习画诗意画的意义,然后转入新课。
作品欣赏:转入新课后,引导学生欣赏诗意画2~3幅,使学生懂得作诗意画如何立意、构图,以及笔墨的处理,为完成一幅诗意画创作作准备。
作品欣赏之一:著名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画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画面采用直构图,以体现山的`宏伟气势、山树森茂、重重叠叠,几道瀑布飞泻而下,打破了画面的沉静;那道道弯弯的泉水,不仅穿透发画面的直构图,使画面生动多姿,更使人如临一个理想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王国。
作品欣赏之二:李可染先生画的《秋风吹下红雨来》,这只是他众多的牧牛图中的一幅。
漫天飞扬的红叶,概括出整个秋天的景色,一个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牛用一块重墨,使主体突出。
这虽然表现的是普通的农家生活,但在画家的笔下,却满是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感情。
设问:老师选择一首诗或一两句诗,进行赏析,然后让学生谈感受,理解诗意,老师最后作总结,并根据学生的思路,画一幅诗意画的的创作步骤图。
参考资料: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维《山居秋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画步骤:立意、②构图、③勾线、④着色、⑤调整、⑥题诗、⑦盖章。
老师先只写几个序号,待示范和讲解完后,让学生作答,以加深印象,再把字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美术总复习
一.绘画部分绘画的分类:按使用工具可分为:绘画、建筑、雕塑、工艺(一)、中国画1、按题材(内容)分:人物、山水、花鸟。
山水画的构图形式:高远法、平远法、深远法。
2、按表现形式分:工笔、写意、兼工带意。
工笔画的
着色方法有:白描、淡彩、重彩。
3、特点:塑造形象以线为主,十分重视用笔、用墨。
4、代表作品: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李可
染《暮归图》、《看山图》、《春放图》、《犟牛图》、《万山红遍》、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莲叶小鱼图》、《秋果》张大千《一水菰蒲绿半天云雨青》黄宾
虹《溪桥烟霭图轴》蒋兆
和《流民图》李苦
禅《盛夏图》傅抱
石《西陵峡》
(二)、西洋画(油画)1、特点:色彩丰富,能较充分
地表现物体的复杂色调层次和雄伟场面,能细腻地表现物象。
颜色有极大的覆盖力,便于修改和长期保存。
2、代表作品:凡高 [荷兰] 《向日葵》
毕加索 [西班牙] 《镜前少女》、《格尔尼卡》拉斐尔 [意大利] 《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达芬奇[意大利]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
餐》列宾 [俄罗
斯] 《伏尔加河的纤夫》、《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王写信》、《不期而至》、《意外的归来》、《拒绝忏悔》(巡回展览画派)马蒂斯
[法国] 《舞
蹈》泰奥多尔•居多
[法] 《肯特海难》籍里柯[法国] 《梅杜萨之
筏》大
卫 [法国] 《萨宾妇女》董希文
[中国] 《开国大典》吴冠中
[中国] 《水上人家》 3、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三)、版画1、按类型分:凸版、凹版、平版、孔版。
2、按版材分:木刻版画、金属版画、纸版画、石版画、胶版画、丝网版画
3、按拓印材料分:黑白版画、套色版画、油印版画、水印版画、粉印版画
4、特点:形象提炼概括,形式美感强,有装饰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