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说史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张课件2024新版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张课件2024新版
弗兰克·奈特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05
CHAPTER
凯恩斯主义时期
背景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总需求不足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出现融合趋势。
背景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弥补市场失灵,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观点是
背景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对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新剑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收入分配不均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问题,政府应该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以实现社会公正和经济增长。同时,新剑桥学派也强调货币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观点。
分配理论
02
马歇尔认为,国民收入的分配取决于各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而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则取决于它们的边际生产力。
经济发展理论
03
马歇尔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人口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方面。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需要依靠教育和科技进步。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英国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在于边际效用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张课件
目录
绪论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古典经济学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凯恩斯主义时期现代经济学时期
01
CHAPTER
绪论
03
文献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梳理西方经济学说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

5、地域分工论:地域分工的思想早在古典经济学派出现之前即已产生,以后亚当·斯密(A.Smith)明确提出了“地域分工”学说,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是把开展国际贸易的理论根据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地域分工具有以下特性:①地区生产的产品不仅为了本地区消费,还必须通过交换和贸易才能最终实现消费;②一定的运输手段和商品贸易的存在是地域分工发展的前提;③地域分工得以实现的原动力在于经济效益;④地域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导致经济区的形成。

1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

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有目标理性的,惟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最大化。

它大致包含四个要点:经济人概念来源于斯密;经济人是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经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

12、比较优势论: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13、纯产品:纯产品是生产活动所生产的财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财富之后的余额,它是一种生产剩余。

魁奈“纯产品”学说及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交换的等价性原则。

“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理论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

他的其他重要经济原理,例如社会阶级结构、资本以及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等理论,都是以“纯产品”学说为基础的。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西方经济学说这门学问, 从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开始到现在, 根据20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 归纳地讲, 在经济学说史上经过了六次革命, 当然这不是指政治上的革命, 而是指理论学术观点上的革命。

西方经济学是从重商主义开始的。

重商主义产生于海盗式的帝国主义时代, 贸易与开拓殖民地相联系, 与毫无节制地剥削殖民地相联系, 与非公开的战争相联系, 与长期濒于战争边缘的状况相联系。

所以重商主义作为一个体系, 主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按照熊彼特的意见, 重商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出口垄断主义, 外汇管制和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君主有权统治经济和铸造货币, 有权控制对外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 重商主义认为国家要干预经济, 国家要参预经济活动, 对它进行广泛调节;认为国家财富的关键就是金银, 输入金银可以润滑工商业的齿轮;在重商主义思想指导下, 他们鼓励生产出口品, 实行补贴, 发展商品输出, 限制进口, 多搞顺差贸易, 以此来换回金银, 金银积累的增加, 也反映国内财富的增加。

重商主义者蔡尔德(Josiah Child)说过, “对外贸易产生财富, 主张上, 不是自由贸易, 而是建立高度关税壁垒, 实行关税保护政策。

可见, 重商主义的思想集中在供给方面, 是最早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

但是, 重商主义的这种指导思想与政策的实施, 并没有带来他们所说的那么美妙的景象, 而是出现了生产力的危机。

这样, 作为重商主义的整体不能不垮台。

比如法国, 它出口的制成品越多, 换回的金银越多, 结果越穷。

而在非重商主义流行的国家, 比如英国, 反而民富国强。

经济生活的实践预示着经济学说将面临一次革命。

重商主义的研究对象必然在流通过程, 而“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 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一、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产生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航海家哥伦布对黄金追逐、戏剧家莎士比亚对黄
金的歌颂,既反映了早期重商主义迷恋黄金的思想状
态,也支持了重商主义珍视货币财富的信念。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第二节 重商主义的研究方法、发展阶 段和一般特征
l
重商主义者从现实生活去研究经济问题,把观察
到的经济现象加以简单的综合、整理、分析和归纳,
末到历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从16世纪下半
期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
l
在西欧各国中,英法两国的重商主义发展得最为
充分。
l 2、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l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都是以流通过程为中心,以
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商业资产阶级的
利益和增加金银货币为目的。
l (1)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是货币即金银。
l
民族国家的出现是重商主义成长和壮大的非常重
要的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以往一些封建领主可以任意规定货物的入境税和
通过税,给商业发展带来重重困难,为了扫除封建割
据对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限制,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要
求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来消除这些封建壁垒,使
国内市场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l 2、对外扩张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最初的重商主义者往往是商人和政府主管经济事
务的官员,他们本身亲历的经验就成了其学说的主要
来源。
l
“就事论事”的经验总结法,与处于政治经济学
最初阶段的重商主义的研究相适应的,采取这种方法,
可以避开与教义在原则上的冲突,以事实来论证自己
的主张。
l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期的英国,虽然英国当时还没有明确的经济学派别,但是却具备一种针对实践的经济理论,可以运用于当时的市场活动。

其中,英国思想家弗兰克洛伊赖特(Frank Laird)就发表了关于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其中他提出了“消费价值”的概念。

此外,英国政治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坦利杰弗逊(James Stanley Jefferson)的《论财政政策》也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二、经济学发展的第一波经济学首次发展的第一波称为“理性经济学”,是由英国思想家伊恩温赛尔(Ian Wintzell)提出的。

他将理性经济学和赖特的消费价值概念结合起来,认为在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前,必须先衡量消费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温赛尔还将自由市场理论介绍到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张改善社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关系。

三、货币学和法律经济学由于经济学的发展,对货币学和法律经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英国货币学家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发表了多部有关货币学的著作,深入探讨了货币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并且提出了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

同时,美国的法律经济学家乔治马洛利(George Mallory)也将法律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他的著作《财政法说》(The Financial Law)强调了法律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头部出现,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宣扬共产主义和指导实践为目标,以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的著作《资本论》为主要经济学构成,并且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多种视角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通过政策来促进改革。

另一方面,行为经济学的出现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概念,将人的行为加入到经济学研究中,从行为心理分析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五、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末的一种新的经济学流派,它既保留了传统经济学的特性,也兼顾了新经济学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件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件
《西方经济学说史》PPT 课件
西方经济学说史简介
经济学的定义和起源
经济学研究人类的资源分配和决策,起源于古代文明社会的贸易和经济活动。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1
古希腊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强调平衡和公正的经济原则。
2
古罗马
古罗马的东德曼的财富与贫穷理论奠定了后来的经济思想基础。
3
经济奴隶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罗马经济中的奴隶制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宏观经济政 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经济学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1
现代经济学流派
现代经济学包括了多个不同的流派和理论,如行为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2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体理性决策。
3
经济学的未来
经济学在不断发展变革中,探索解决现实世界经济问题的方法。
中世纪经济学说和商业革命
天主教教义
中世纪的经济学说受到天主教教义的影响,强 调贫富分配的合理性。
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新的商业道德和贸易理 论。
修道院和农业革命
修道院的农业活动和农田制度改革对经济产生 了深远影响。
城市和公会
城市和公会制度的发展为中世纪经济提供了新 的组织形式。
亚当·斯密和经济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自由市场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分工和自由交易的重要性。
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卡尔·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和不平等,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及其影响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政府 干预经济的理论,以应对经济萧 条。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古希腊(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分。

经济思想表现两个方面:财富占有观和市场与交换价格2.色诺芬(公元前430-354):主要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分工,市场交换的价格形成和国家财政。

分工理论:P8柏拉图(公元前427-347)《理想国》《法律论》从市场发育与社会分工,货币与利息和理想国三方面阐述经济观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政治学》《伦理学》古罗马奴隶制国欧洲中世纪5世纪-15世纪封建1.托马斯²阿奎那意大利《神学大全》重商主义15-17世纪下半叶,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1.历史背景:15世纪-16中世纪重金助于和货币主义16世纪-17世纪晚期真正的重商主义(重工主义)主要观点:(1)社会财富观(2)财富源泉观(3)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4)奖励增加人口和管制食物价格(5)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6)民穷国国富论P382.重商主义的早起和晚期有什么不同?(1)早起重商主义(大约从15 世纪-16世纪中叶)被称为货币主义或重金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大约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重工主义。

(2)两个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把货币作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

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他们各自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3.重商主义(法国)托马斯²孟:(1)贸易差额论的创始人(2)1630《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称为“重商主义一部具有划时代的著作”(3)是最早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4)经济贡献:把经济研究转入流通领域4.重商主义(英国)让²巴蒂斯特²柯尔培尔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英国(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创建者:配第发展:斯密完善:李嘉图)威廉²配第(1)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政治经济学之父”(2)1662《赋税论》最先运用抽象法最早研究劳动价值论(3)经济观点:a.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b. 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 c.最早然是打劳动分工会引起劳动生产率相应变化,而劳动生产率变化又会引起商品价值量变化 d.地租=农产品一种子一工资说明了地租的来源,首次提出极差地租(4)配第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方法论,二是对一系列经济概念的心界定和经济规律的新探索,三是对各种相关的经计量的确定法国布阿吉尔贝尔→西斯蒙第布阿吉尔贝尔(1)重农先驱者(2)1707《谷物论》(3)经济观点:a.倡导自由主义,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建立基础b.货币论:货币本身并不是财富,货币只是手段和方法,货币只是交易和让步。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页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页
计出版社,1991年。(必修课) (4)《近代西方经济学》,汤在新、颜鹏飞,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限选课)
《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参考教材
1.《西方经济学演义》 徐平华 江西人民出 版社
2.《中西经济思想纲要》 戴家龙 赵建 安 徽大学出版社
3.《经济思想的成长》 亨利•威廉•斯皮格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他拥护斯巴达的贵族政体,反对雅典的民主制。 公元前 388年创办“阿卡德米亚”哲学学园。 在此讲学,直到死去。
(2)柏拉图:《理想国》和《法律论》。 在《理想国》中,看到尖锐的社会矛盾正动摇着奴隶制度, 提出跟人类理性相一致的正义原则来组织一个消除贫富对 立的国家。 在《法律论》中,柏拉图主张平分土地,归属各居民户。
全书大体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论述与奴隶经济制度有关的问题,诸如 奴隶主的经济任务,财产的经营与管理,奴隶 的管理与训练,管家人的挑选和培养等;
另一部分涉及生产力问题,例如论述农业的重 要性、农业耕作技术问题。
色诺芬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只有农业发展,奴 隶制的经济才能发展。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 的职业。
西方经济学说史
绪论
1、内涵。 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历史性特点的经 济理论学科,研究经济思想和理论产生、 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从中了解一些概念与 范畴、理论与政策及其产生和运用的条件。 一般说来,划分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是: 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 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 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
2、本课程的基本目标
如果一个人专门作一种工作,他所生产出来的产 品必然较好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 事各种行业的人。
他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而分 工又被视为是出于天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 种自然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轻时代萨伊的志向是经商,他和他的
兄弟外出经商。期间他在伦敦待了两年,学会了英语 ,阅读了《国富论》(21岁)。这影响了他的一生, 使他以“法国的亚当·斯密”而为世人所知。
❖ 1799年萨伊成为拿破仑的财政委员会成员。但这并没 有使他支持拿破仑的财政金融政策(和另一位法国经 济学家截然相反)。1803年萨伊出版了《政治经济学 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该书成为亚当·斯
——Jean-Baptiste Say, 1803
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
4
西方经济学说史年2月19日
❖1、萨伊(Jean-Baptiste Say, 5 January
1767 - 15 November 1832)
❖ “一个动荡时代的经济学家”。
❖ 目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经历拿破仑
政权时代,见证法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 在凯恩斯的文本中,“萨伊定律”的表述是:“供给 创造着自己的需求”。(《通论》页23)然而,这是 凯恩斯自己的萨伊定律。
❖ 萨伊定律的核心在于关注生产结构。
❖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 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一般地说,生产者在 完成他的产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后,总是急于把产品卖去。 因为他害怕产品在自己手中会丧失价值。此外他同样急于 把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花去,因为货币的价值也易于毁灭 。但想要摆脱手中的货币,唯一可用的方法就是拿它买东 西。所以,单单一种产品的生产,就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 路。”(页144)
❖ 企业家的工作要求更多的专业知识、要求承担一定程 度的风险,他“是各种生产之间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 间的联络环节。他指挥生产业务,并是许多关系的中 枢。他利用别人的知识,利用他们的愚昧,并利用生 产上的任何意外利益,以取得好处。”所以,“无论 什么时候,生产努力非常成功,积起最大财产的,正 是这一种类生产者。”(页375)
❖拿破仑下台后在the Conservatoire des Arts et Métiers学 院担任“产业经济学”教授,1830年任College de France的政治经济学教授(法国第一位政治经济学教 授)。
❖ 2、萨伊的贡献(概述)
❖ 1)方法论原则
❖ 重视研究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既反对不切实际的抽 象模型建构,也反对盲目的经验主义。
❖ 经济学是定性而非定量的科学。
❖ 2)主观价值理论
❖ “当人们承认某种东西有价值时,所根据的总是它的有 用性……因此,人力所创造的不是物质而是效用。
❖ 这种创造我叫做财富的创造。”(页59)
❖ 3)“企业家”
❖ 在“老板、经理或冒险家(entrepreneur)的利润” 一节中,萨伊重提当年坎蒂隆所提出过的概念,并将 这些人所获的利润与资本家利润严格区别开来。在萨 伊看来,这些人投入的是“高级劳动”,因此可以获 得高额的报酬。
一、斯密的后继者
❖ “的确,如果政治经济学揭示财富的由来,如果它指 出充实财富的方法,并教导我们如何可逐日取用更多 的财富而财富不至枯竭,如果它证明,一个国家的人 口可增多,而同时又能有更好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如果它满意地证明,富人和穷人的利益,以及各个国 家的利益,不是相对立,而所有对抗全是愚蠢,如果 可从这些论证推断,许多被认为无可救治的弊病,不 但可以救治,甚至容易救治,而我们可无须再遭受我 们所不愿意遭受的痛苦,那末我们就必须承认,没有 什么研究比政治经济学研究更为重要,更值得有高尚 思想和仁慈思想的人的研究。”
❖ 密思想在欧洲和北美重要的传播媒介。此书比《国 富论》更有条理、逻辑清晰、简明易懂。书中首先 开创了为后人所继承的经济学研究传统,把经济学 研究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后来又加上了交换和 流通】。
❖ 但由于和拿破仑交恶,禁止该书再版,并于1806年 将萨伊逐出财政委员会。萨伊不得不离开巴黎,再 度从事商人职业,直到1814年才回到巴黎,并且出 版了《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本书在他身前出 版了四次,并且于1821年出了英文版。此书在英美 极受欢迎,并且在哈佛大学作为教科书沿用到1850 年。杰弗逊特别喜欢该书,并向萨伊提供弗吉尼亚 大学的教职,但是被萨伊拒绝了。而萨伊自己则在
复旦大学2011年春跨校辅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说史
联系方式:
上讲提要
❖ 斯密同时代的人:为什么现代经济学归功于斯密? ❖ 斯密思想的体系:从道德情感论到国富论 ❖ 1)道德情感理论:同情、公正无私的旁观者; ❖ 2)分工与市场; ❖ 二者的结合点:看不见的手。 ❖ 推出:天赋自由体系下的社会秩序。 ❖ 斯密是商业社会及其秩序的辩护者和阐述者。个人、
❖ “不错,政治经济学所说的价值,允许使用正和负这些 名称,而这是属于数学研究的范围,但这些价值同时又 受到人类的才能、需要和欲望的影响,不容易精确评定 ,因而不可能有可以绝对计算的数字。在政治科学,正 如在物理学,重要的是因果关系的知识。对于精神世界 和物质世界的现象,严格的数学计算方法都不适用。” (页26)
பைடு நூலகம்
❖ 4)生产三要素论
❖ “他认为(指斯密),只有人的劳力才能创造价值, 这是错误的。更严密的分析表明,一切价值都是来自 劳力的作用,或说得正确些,来自人的劳动加上自然 力与资本的作用……”(页39)
❖ 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
❖5)萨伊定律(Say’s Law)
❖ 在凯恩斯之后,“萨伊定律”似乎被当作一种显而易 见的谬误来看待。
社会、市场、道德、自由、秩序等等这些词汇描述的 不过是这样一个现代社会的不同侧写而已。
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
2
西方经济学说史年2月19日
第八讲 经济思想的基石(二):政治经济学俱乐部
1
斯密的后继者
2
悲观主义者马尔萨斯
3
李嘉图体系
4
李嘉图恶习
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
3
西方经济学说史年2月19日
❖ “政治经济学,要成为有实际效用的科学,就不应当 教导人们,什么必定发生,尽管这是从适当的推论和 无可怀疑的前提演绎出来,而应当说明,实际发生的 一个事实,怎样是另一个同样确定的事实的结果。” (页45)
❖ “如果构成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原则是从无可否认的一般事实正 确地推断出来,那末政治经济学就建立在不可动摇的基础上。 ”(页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