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张课件2024新版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05
CHAPTER
凯恩斯主义时期
背景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总需求不足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出现融合趋势。
背景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弥补市场失灵,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观点是
背景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对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新剑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收入分配不均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问题,政府应该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以实现社会公正和经济增长。同时,新剑桥学派也强调货币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观点。
分配理论
02
马歇尔认为,国民收入的分配取决于各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而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则取决于它们的边际生产力。
经济发展理论
03
马歇尔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人口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方面。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需要依靠教育和科技进步。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英国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在于边际效用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张课件
目录
绪论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古典经济学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凯恩斯主义时期现代经济学时期
01
CHAPTER
绪论
03
文献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梳理西方经济学说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
西方经济学说史

5、地域分工论:地域分工的思想早在古典经济学派出现之前即已产生,以后亚当·斯密(A.Smith)明确提出了“地域分工”学说,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是把开展国际贸易的理论根据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地域分工具有以下特性:①地区生产的产品不仅为了本地区消费,还必须通过交换和贸易才能最终实现消费;②一定的运输手段和商品贸易的存在是地域分工发展的前提;③地域分工得以实现的原动力在于经济效益;④地域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导致经济区的形成。
1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
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有目标理性的,惟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最大化。
它大致包含四个要点:经济人概念来源于斯密;经济人是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经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
12、比较优势论: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13、纯产品:纯产品是生产活动所生产的财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财富之后的余额,它是一种生产剩余。
魁奈“纯产品”学说及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交换的等价性原则。
“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理论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
他的其他重要经济原理,例如社会阶级结构、资本以及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等理论,都是以“纯产品”学说为基础的。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432c5ba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9.png)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西方经济学说这门学问, 从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开始到现在, 根据20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 归纳地讲, 在经济学说史上经过了六次革命, 当然这不是指政治上的革命, 而是指理论学术观点上的革命。
西方经济学是从重商主义开始的。
重商主义产生于海盗式的帝国主义时代, 贸易与开拓殖民地相联系, 与毫无节制地剥削殖民地相联系, 与非公开的战争相联系, 与长期濒于战争边缘的状况相联系。
所以重商主义作为一个体系, 主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按照熊彼特的意见, 重商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出口垄断主义, 外汇管制和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君主有权统治经济和铸造货币, 有权控制对外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 重商主义认为国家要干预经济, 国家要参预经济活动, 对它进行广泛调节;认为国家财富的关键就是金银, 输入金银可以润滑工商业的齿轮;在重商主义思想指导下, 他们鼓励生产出口品, 实行补贴, 发展商品输出, 限制进口, 多搞顺差贸易, 以此来换回金银, 金银积累的增加, 也反映国内财富的增加。
重商主义者蔡尔德(Josiah Child)说过, “对外贸易产生财富, 主张上, 不是自由贸易, 而是建立高度关税壁垒, 实行关税保护政策。
可见, 重商主义的思想集中在供给方面, 是最早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
但是, 重商主义的这种指导思想与政策的实施, 并没有带来他们所说的那么美妙的景象, 而是出现了生产力的危机。
这样, 作为重商主义的整体不能不垮台。
比如法国, 它出口的制成品越多, 换回的金银越多, 结果越穷。
而在非重商主义流行的国家, 比如英国, 反而民富国强。
经济生活的实践预示着经济学说将面临一次革命。
重商主义的研究对象必然在流通过程, 而“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 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一、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产生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期的英国,虽然英国当时还没有明确的经济学派别,但是却具备一种针对实践的经济理论,可以运用于当时的市场活动。
其中,英国思想家弗兰克洛伊赖特(Frank Laird)就发表了关于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其中他提出了“消费价值”的概念。
此外,英国政治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坦利杰弗逊(James Stanley Jefferson)的《论财政政策》也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二、经济学发展的第一波经济学首次发展的第一波称为“理性经济学”,是由英国思想家伊恩温赛尔(Ian Wintzell)提出的。
他将理性经济学和赖特的消费价值概念结合起来,认为在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前,必须先衡量消费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温赛尔还将自由市场理论介绍到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张改善社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关系。
三、货币学和法律经济学由于经济学的发展,对货币学和法律经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英国货币学家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发表了多部有关货币学的著作,深入探讨了货币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并且提出了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
同时,美国的法律经济学家乔治马洛利(George Mallory)也将法律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他的著作《财政法说》(The Financial Law)强调了法律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头部出现,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宣扬共产主义和指导实践为目标,以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的著作《资本论》为主要经济学构成,并且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多种视角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通过政策来促进改革。
另一方面,行为经济学的出现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概念,将人的行为加入到经济学研究中,从行为心理分析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五、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末的一种新的经济学流派,它既保留了传统经济学的特性,也兼顾了新经济学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说史_材料

◆ 斯密从价值一词出发,最先明确地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提出其概念。
他认为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 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 价值。。 ◆ 斯密初步探讨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指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
◆ 缺陷错误
1 斯密的分工理论较为重视分工对技术进步和发展生产的作用,而忽视 了分工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2 斯密把机器的发明仅仅归结为分工,在理论上具有历史局限性;
3 斯密混同了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忽视了分工的历史性和 社会性,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当作一般分工,忽视了它赖以形成的 条件;
不足之处:
1没有从商品的内在矛盾探求货币的起源,未能从价值形态的发展过程 来探寻货币产生的原因。
2认为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主要职能,把价值尺度看成是从流通手段中派 生的,是错误的,这表明他不了解货币的真正起源和本质。
(二)价值理论
◆ 斯密的价值理论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理论的最早的系统论述, 是其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其价值理论的任务是要解决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 其基本内容包括价值含义、价值尺度、价值构成和价值规律四个方面。
2 .价值尺度
◆ 斯密着重研究的是交换价值。
◆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 斯密指出,①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并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 一般社会劳动;②商品价值量是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③在一定程度 上区分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认为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这些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4.亚当·斯密方法论的特点
◆ 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 利润、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 被称为斯密理论的二重性。斯密理论的这种二重性是斯密著作中 反映出来的他的方法的二重性的结果。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件

西方经济学说史简介
经济学的定义和起源
经济学研究人类的资源分配和决策,起源于古代文明社会的贸易和经济活动。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1
古希腊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强调平衡和公正的经济原则。
2
古罗马
古罗马的东德曼的财富与贫穷理论奠定了后来的经济思想基础。
3
经济奴隶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罗马经济中的奴隶制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宏观经济政 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经济学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1
现代经济学流派
现代经济学包括了多个不同的流派和理论,如行为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2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体理性决策。
3
经济学的未来
经济学在不断发展变革中,探索解决现实世界经济问题的方法。
中世纪经济学说和商业革命
天主教教义
中世纪的经济学说受到天主教教义的影响,强 调贫富分配的合理性。
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新的商业道德和贸易理 论。
修道院和农业革命
修道院的农业活动和农田制度改革对经济产生 了深远影响。
城市和公会
城市和公会制度的发展为中世纪经济提供了新 的组织形式。
亚当·斯密和经济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自由市场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分工和自由交易的重要性。
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卡尔·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和不平等,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及其影响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政府 干预经济的理论,以应对经济萧 条。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古希腊(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分。
经济思想表现两个方面:财富占有观和市场与交换价格2.色诺芬(公元前430-354):主要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分工,市场交换的价格形成和国家财政。
分工理论:P8柏拉图(公元前427-347)《理想国》《法律论》从市场发育与社会分工,货币与利息和理想国三方面阐述经济观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政治学》《伦理学》古罗马奴隶制国欧洲中世纪5世纪-15世纪封建1.托马斯²阿奎那意大利《神学大全》重商主义15-17世纪下半叶,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1.历史背景:15世纪-16中世纪重金助于和货币主义16世纪-17世纪晚期真正的重商主义(重工主义)主要观点:(1)社会财富观(2)财富源泉观(3)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4)奖励增加人口和管制食物价格(5)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6)民穷国国富论P382.重商主义的早起和晚期有什么不同?(1)早起重商主义(大约从15 世纪-16世纪中叶)被称为货币主义或重金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大约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重工主义。
(2)两个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把货币作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
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他们各自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3.重商主义(法国)托马斯²孟:(1)贸易差额论的创始人(2)1630《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称为“重商主义一部具有划时代的著作”(3)是最早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4)经济贡献:把经济研究转入流通领域4.重商主义(英国)让²巴蒂斯特²柯尔培尔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英国(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创建者:配第发展:斯密完善:李嘉图)威廉²配第(1)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政治经济学之父”(2)1662《赋税论》最先运用抽象法最早研究劳动价值论(3)经济观点:a.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b. 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 c.最早然是打劳动分工会引起劳动生产率相应变化,而劳动生产率变化又会引起商品价值量变化 d.地租=农产品一种子一工资说明了地租的来源,首次提出极差地租(4)配第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方法论,二是对一系列经济概念的心界定和经济规律的新探索,三是对各种相关的经计量的确定法国布阿吉尔贝尔→西斯蒙第布阿吉尔贝尔(1)重农先驱者(2)1707《谷物论》(3)经济观点:a.倡导自由主义,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建立基础b.货币论:货币本身并不是财富,货币只是手段和方法,货币只是交易和让步。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限选课)
《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参考教材
1.《西方经济学演义》 徐平华 江西人民出 版社
2.《中西经济思想纲要》 戴家龙 赵建 安 徽大学出版社
3.《经济思想的成长》 亨利•威廉•斯皮格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他拥护斯巴达的贵族政体,反对雅典的民主制。 公元前 388年创办“阿卡德米亚”哲学学园。 在此讲学,直到死去。
(2)柏拉图:《理想国》和《法律论》。 在《理想国》中,看到尖锐的社会矛盾正动摇着奴隶制度, 提出跟人类理性相一致的正义原则来组织一个消除贫富对 立的国家。 在《法律论》中,柏拉图主张平分土地,归属各居民户。
全书大体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论述与奴隶经济制度有关的问题,诸如 奴隶主的经济任务,财产的经营与管理,奴隶 的管理与训练,管家人的挑选和培养等;
另一部分涉及生产力问题,例如论述农业的重 要性、农业耕作技术问题。
色诺芬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只有农业发展,奴 隶制的经济才能发展。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 的职业。
西方经济学说史
绪论
1、内涵。 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历史性特点的经 济理论学科,研究经济思想和理论产生、 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从中了解一些概念与 范畴、理论与政策及其产生和运用的条件。 一般说来,划分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是: 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 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 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
2、本课程的基本目标
如果一个人专门作一种工作,他所生产出来的产 品必然较好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 事各种行业的人。
他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而分 工又被视为是出于天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 种自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航海家哥伦布对黄金追逐、戏剧家莎士比亚对黄
金的歌颂,既反映了早期重商主义迷恋黄金的思想状
态,也支持了重商主义珍视货币财富的信念。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第二节 重商主义的研究方法、发展阶 段和一般特征
l
重商主义者从现实生活去研究经济问题,把观察
到的经济现象加以简单的综合、整理、分析和归纳,
末到历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从16世纪下半
期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
l
在西欧各国中,英法两国的重商主义发展得最为
充分。
l 2、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l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都是以流通过程为中心,以
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商业资产阶级的
利益和增加金银货币为目的。
l (1)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是货币即金银。
l
民族国家的出现是重商主义成长和壮大的非常重
要的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以往一些封建领主可以任意规定货物的入境税和
通过税,给商业发展带来重重困难,为了扫除封建割
据对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限制,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要
求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来消除这些封建壁垒,使
国内市场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l 2、对外扩张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最初的重商主义者往往是商人和政府主管经济事
务的官员,他们本身亲历的经验就成了其学说的主要
来源。
l
“就事论事”的经验总结法,与处于政治经济学
最初阶段的重商主义的研究相适应的,采取这种方法,
可以避开与教义在原则上的冲突,以事实来论证自己
的主张。
l
重商主义者经验总结法的特点就学说史
l
晚期重商主义则通过总结经验方法运用,对商业
资本家的经验进行总结,把研究的注意力放在论证与
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有关的“世俗利益”上,社会经济
现象中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对社会经济现象和经验加
以描述与总结。
l
重商主义所找到的联系不是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
联系,而只是经济现象表层的联系,即只是在流通领
l
重商主义者力主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项,采取有
力措施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以保证本国货币财富的稳定增长。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5)重商主义鼓励从殖民地攫取原料产品作为是宗主 国的补充。
l
因为一国工业原料不足而依赖外国资源是违背重
l
在重商主义看来,衡量一个国家富裕和发展程度
的标准是看它拥有的货币量,而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
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积累货币。他们认为一切经济活动
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金银货币。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2)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除开采金银矿藏外 是流通领域和对外贸易。
l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货币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
西方经济学说史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7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第一节 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l
重商主义既是封建末期同商业资本结合的新兴的
民族国家的政权为了积累货币(金钱)而采取的经济
政策,又是商业资本思想家为这一政策进行总结和论
征的经济理论,而且重商主义正是在不断地实践和总 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为完整的体系的。
但国内贸易不会增加一国的财富,因为商业利润是一
种让渡利润,是贱买贵卖和一方增加一方减少的结果。
l (3)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的原则应该是少买多卖和 少支出多收入。
l
重商主义认为,商品输出时,外国人支付了制造
这些商品的雇佣工人的工资;反之,进口则是本国支
付了外国人的工资。
l (4)重商主义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
l
上述民族国家一开始就具有对外侵略性。
l
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富足的帝国,必须提
高国家的军事实力,征服更多的殖民地。
l
推行述重商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鼓励输出,扶持手
工制造业尤其是生产出口商品的手工制造业。集权国
家的形成及其实施的重商政策,是重商主义的一个极
为重要的特征。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三、文化条件
域中的联系。
l
尽管用现代的眼光来看,重商主义的研究方法是
原始的、肤浅的,在具体研究中,还未能很好地运用
分析和综合,不注重概念的规定。但是,比起经院哲
学的演绎法,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l 二、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基本观点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1、重商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l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大致从15世纪
积累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以意大利城市为中心的地
中海贸易转向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开辟了新的世界
市场。
l
世界市场的扩大,给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的发展
以前所未有的刺激。商业和商业资本的发展使社会分
工更加扩大,进一步促使商品需求的增长,加速了商
品生产的扩展,从而推动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l 二、政治条件
l 1、民族国家的形成
l
“经济的发展不仅加强了商人的实力地位,也摧
毁了那些阻挡商业扩展的制度与传统观念,特别是那
些仍旧以宗教信条为基础的社会思想的残余,”(埃
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
l
文艺复兴运动有力地推动了重商主义的成长。
l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重商主义者,开始研究现实
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对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寻找理论根
据,力图建立适合于自己需要的经济学说。
l -、经济条件
l 1、工商业的发展
l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城市手工业进一步扩展,
促进了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增长,推动了工业与
农业,城市与乡村的社会分工,加强了一国内不同地
区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形成了统一国内的市场。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说史
l 2、世界市场的形成
l
随着美洲的发现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促使资本
最后得出一系列经验主义的结论,构成他们的经济观
点。
l
重商主义尽管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l
重商主义者对问题的探讨仅局限于流通领域。
l 一、重商主义的经验总结方法
l
重商主义的研究方法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研
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对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加以
描述和总结,所以是一种“就事论事”经验总结方法。
注重实际经验,注重实际的应用。通过对经济生活中
各种经验事实进行比较、分类和归纳,探寻经济现象
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提出各种实用性的政策建议,
然后通过对政策实施过程的总结,论证和改进已经提
出的基本理论。
l
早期的重商主义具有一定的学理主义倾向,他们
对经院哲学家有关经济问题的教条进行批判,他们运
用总结经验方法只是收集材料,寻找论据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