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 (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共28页)

明武宗
刘瑾
明熹宗
魏忠贤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 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
明 熹 宗 爱 好 木 工 , 成 年 累 月 像 木 匠 一 样 制 作 木 器 , 当 时 内忧外患一 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朝 政 全 都 交 给 宦 官 魏 忠 贤 。 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起义军英勇作战, 纵横于河南、湖 广等10余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 朝的灭 亡PPT课 件(共2 8页)
材 料 研 读: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 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幕求合,近 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李自成起义
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
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
的主力军。
提出“均田免赋” 的口号,得到广 大农民的热烈拥 护。
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不许妄杀一人,不 得侵占民房,严禁 抢掠,还向贫苦民 众发放钱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 朝的灭 亡PPT课 件(共2 8页)
哪些朝代出现过宦官专权局面? 东汉、唐朝、明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 朝的灭 亡PPT课 件(共2 8页)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
表现:
皇 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 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 朝的灭 亡PPT课 件(共2 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 朝的灭 亡PPT课 件(共2 8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2张PPT)

陈 圆 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 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 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 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 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2、概况:
(1)开始:李自成在陕北起义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 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童年给地主放羊,长 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 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 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 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 袖,人称“李闯王”。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
《圆圆曲》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明末农民起义
1、原因:
(1)根本原因: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思考:明朝政治腐
败,社会动荡表现 在哪些方面呢?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荒唐、奇葩的皇帝们
明宣宗:好斗蟋蟀,史称“蟋蟀皇 帝”。 明武宗:喜好豹房,并自封将军。 明世宗:好炼丹(丹药中毒身亡)。 明神宗:懒政,史无前例(20年不上 早朝,不理朝政)。 明熹宗:擅长木工,自比鲁班第二。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内 忧外患一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 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 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 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木 匠。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 术很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出的 东西都不如他,整天的和斧子、 锯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 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 “木匠皇帝”。
北 京 景 山 崇 祯 皇 帝 自 缢 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共24张PPT)

A.努尔哈赤
A B.忽必烈 C.成吉思汗 D.康熙
4.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
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这里说的“明军
将领”是( ) A.张献忠 B.袁崇焕
C C.吴三桂 D.皇太极
课堂小结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
朝
的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灭
亡
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
政治:日益腐败,法纪松弛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 明代帝王世系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不理政事, 明成祖朱棣 尽明情仁宗享朱乐高炽
明宣好宗神朱仙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载垕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爷爷:明神宗朱翊钧(万历) “深度肥宅爱好者” ——20年不上朝
爸爸: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红丸案的一月天子” ——即位一月嗑药而亡
我百姓一人。
——崇祯《血衣遗诏》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前后
• 提出口号”均田免赋“: • 农民军很快腐化堕落
迅 平均土地,减免沉重赋税
急
速 发 展
•
严明军纪,不妄杀一人, 不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
追赃助饷,官绅人人自危
速 消 逝
•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李自成一心关注登基大典
农民阶级有其自身局限之处,尽管明朝政府是被李自成直接 推翻,但导致明朝灭亡绝不是农民起义单一之力……
促使
地万顷以上
加速
土地兼并
明崇祯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
时期 以上,占云南耕地 (自己) 的1/3
社会动荡
社会动荡:表现①流民问题严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1张PPT)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 是偶然的吗?谈谈 你的看法。
答:是必然的。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 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 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是蒸蒸 日上的时候,充满了生机,不断发展。 或者回答:是偶然的。吴三桂为了个人利 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关。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明 朝
表现 政治腐败与社会
2.社会动荡 表现: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__中_央__对__社__会__的_控__制__力__不__断_下__降___, 法纪松弛,各级_官__吏__贪__赃_枉__法__,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兼__并__土__地__,肆 意侵占民田,致使_大__量__农__民_流__离__失__所__。
我承认我是 个好木匠, 不是个好皇
帝.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 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 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 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 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 “木匠皇帝”。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阅读书本P85内容,请归纳明朝社会动荡的表现。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代《流民图》局部
材料一 材料二
明神宗时期 明熹宗时期 明崇祯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明《流民图》(局部)
问题“探究政1治:概腐述败材”料一与与“材社料二会之动间荡的关”系之?间也 是问因是果题关因探系果究。关2.系“。政明治朝腐中败后”期与的“政社治会腐动败 田,皇荡致室造使贵”大族成量、之了农宦间社民官有流、会离官什动失僚么荡所、关。地,主系人等?民疯狂生兼活并流土地离,失肆所意侵,占民 越来社越多会的矛农盾民失尖去锐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家可归、无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课件(共30张PPT)

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 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 长达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 后,他投奔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 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2.经过: (1)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_________”的口号。 均田免赋 大顺。 (2)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_____ 崇祯 (3)1644年4月,起义军 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_____ 自缢,明 朝灭亡。
材料: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 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 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3)明末政治的腐败,失民心,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 政治腐败 严重,_______ 国家财 (1)主要原因:明朝末年,_________ _______ 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2)直接原因:_____ 陕西 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材料一:《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 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 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 陕西北部 一带大旱
清 1636年,改国号为 “ ” 。
。
清
满 洲 兴 起
皇太极
努尔哈赤
清 朝 满 八 旗 盔 甲 复 原 图
“八旗制度”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1、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政治腐败、赋税苛重 陕北连年灾荒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7张PPT)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 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 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 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 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 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 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 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 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明末农民战争
2. “闯王”李自成
(1)口号:“均田免赋” (2)发展:
1643年,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攻入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2.86页材料研读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 的起义军? (85页找出3点)
1.明朝政治腐败,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
1.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85页第二段3点)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 起义原因 (1)明末,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2)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3)天灾导致农民无以为生
“均田免粮”,这既是李自成起义军口号,又是
一项政治纲领。 人们到处在唱“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
纳粮。”这是人民对起义军的声援,也是对李自成赋税政策最 直接的支持。虽然李自成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起义军用生命 捍卫的赋税策略,以及建立合理社会制度的愿望,对赋税思想 的影响仍十分深远。
2. 清兵入关
(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
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政治腐败与社 会动荡
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造成的后果: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 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 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 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 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 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 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 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 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明末农民战争
2. “闯王”李自成
(1)口号:“均田免赋” (2)发展:
1643年,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攻入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2.86页材料研读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 的起义军? (85页找出3点)
1.明朝政治腐败,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
1.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85页第二段3点)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 起义原因 (1)明末,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2)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3)天灾导致农民无以为生
“均田免粮”,这既是李自成起义军口号,又是
一项政治纲领。 人们到处在唱“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
纳粮。”这是人民对起义军的声援,也是对李自成赋税政策最 直接的支持。虽然李自成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起义军用生命 捍卫的赋税策略,以及建立合理社会制度的愿望,对赋税思想 的影响仍十分深远。
2. 清兵入关
(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
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政治腐败与社 会动荡
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造成的后果: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人教(部编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 件 (共23张PPT)

材料二
杀牛羊, 备酒浆 , 开了城门迎闯王 , 闯
王来时不纳粮。
——引自《石匮书后集》
材料三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绢。
——引自《明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世纪的什么事件?
17世纪明末农民起义。
(2) 上述材料中“闯王”是谁?他为什么受到人
民的爱戴?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规定了严明 的军纪,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女真各部,对满族初期的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
C A.朱棣
用。他是(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
12.与李自成的失败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吴三桂
B.史可法
A
)
C.崇祯
D.秦桧
13.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 全国的封建王朝,分别是(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女真族
B
)
C.党项族、契丹族
乎?”
(2) 东汉: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3)明朝:李自成起义,“均田免赋”。
1.下列不属于明朝后期腐朽统治表现的是( ) A.皇帝不理朝政 B.宦官专权 C.加派赋税,大肆搜刮 D.实行行省制
D
2.明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的汉族王朝,明朝时封
建体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那么明朝灭亡
明末农民起义失败。
3.满洲贵族为什么能迅速入主中原? (1)主观原因:清军是新兴力量,已拥有辽东, 并且勾结明军将领吴三桂。 (2)客观原因:李自成起义军占领北京后骄傲轻 敌,贪图享受,放松了警惕。农民起义军摧毁 了腐朽的明朝统治。
4.农民起义的口号易混淆。
(1)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 (共22张PPT)

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祯帝
D.努尔哈赤
7.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
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
2、清朝建立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 努尔哈赤第八子,在八 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 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 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 仗,35岁登极,在位17 年,52岁去世,是清朝 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年--1643年
和清兵入 清兵入关: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关
李自成失败
当堂检测: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3.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第17 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皇帝沉迷享乐, 疏于朝政。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 已,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 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等疯狂 兼并土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李—自李成自成起起义义的的直直接接原原因因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18
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 没有能够乘胜追击明朝的残余势力,使之获得了喘息 的机会,伺机反攻。 (2)由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实行“均田免赋” 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且严厉镇压明朝的大 地主大官僚,所以为了共同的阶级利益,各地方的地 主阶级紧密地勾结起来,成立地主武装与农民军对抗, 为农民军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关以北的东北全境,并不时
南下,伺机长驱直入。
9
3.明朝的内外交困局面有什么影响?
明朝末年内外 交困,使得明末 社会矛盾激化, 明朝最终在明末 农民起义打击下 走向灭亡。
10
二、李自成起义
阅读教材第85页内容,概括有关明末农民大起 义的知识点(爆发的原因、代表、口号、受欢迎的 原因、建立政权、推翻明朝)。
1.朝廷腐败的内部原因 (1)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
阅读教材第84—85页,总结政治腐败的表现。 ①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蟋蟀皇帝是宋度宗。他终日与宫女、宦官以斗 蟋蟀为戏,并称斗蟋蟀为“军国大事”,所以人们称他为 “蟋蟀皇帝”。史称“蟋蟀宰相”的南宋宰相贾似道和 “蟋蟀皇帝”朱瞻基(明宣宗)更是把这种风气发扬光大。
8
2.朝政腐败的外部原因
明朝后期,其统治地位受
到哪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
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
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
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
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
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
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
重威胁。皇太极1636年称帝,
改国号为清。满族兴起后多
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
16
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1.找出明朝灭亡的时间、标志。 时间:1644年明朝灭亡。 标志:崇祯帝自缢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17
2.清军是如何入关的? 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
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 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 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 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6
(3)自然灾害 阅读教材第85页第二段内容,找出自然灾害的 表现。 明朝末年,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 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 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纷纷发动起义。
7
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主要原因: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等。 启示: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长 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
温故知新
朱元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 “三司”;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 政,并设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 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 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 下了危机。
2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材料二 熹宗朱由校在明代帝王中是颇具特色的一个皇 帝,文献记载“性至巧,多艺能,尤喜营造”。“雕镂精 绝,即巧工亦莫能……”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 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 自操作。他制造的漆器、床、梳……堪称一流。
早朝,大臣整齐地站在殿下,等候天启的到来。“都 过了快一个时辰了,万岁怎么还没有来?”其实此刻,皇 上正在制造木器,不亦乐乎,早就忘了上朝,国家大事抛 掷云霄。
11
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原因 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
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 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不顾 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引发了农民起义。
12
明末农民起义的代表和口号 代表: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 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口号:“均田免赋”。
13
李自成起义的发展及受欢迎的原因
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受欢迎的原因:“均田免赋”口号针对明末土地 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这两大问题,所以深得农 民欢迎。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4
李自成起义后建立的政权以及结果 政权: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20
板书设计
明朝政治腐败 与社会动荡
明朝的 李自成起义推
灭亡
翻明朝
满洲兴起和清 兵入关
21
22
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4
皇室斗蟋蟀
“木匠皇帝”
明朝中期以后的很多皇帝不理朝政。
5
(2)经济上大肆搜刮民间财富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土地兼并严重。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 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 失所。 ③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大顺。 推翻明朝:1644年,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
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 翻。
15
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异同点。
相同点:(1)统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 (2)都直接推翻统治王朝。
不同点:(1)秦末农民起义发生在王朝的初建时 期,主要是与秦初的统治政策的急功近利有关。 (2)明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大明王朝建朝近300年, 土地兼并恶化,各种矛盾积重难返的情况下。
19
(3)李自成在北京登位后,忽视了关外得满清政权 想要入主中原得野心和决心,没有做好充分的防御 准备工作。
(4)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农民起义军腐败变质。
(5)李自成犯了“流寇主义”的错误,没有建立根 据地。
(6)李自成军队面临的敌人,不仅有明朝的残余势 力和各地主武装,还有崛起于辽河流域的清朝统治 者。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 农民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18
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 没有能够乘胜追击明朝的残余势力,使之获得了喘息 的机会,伺机反攻。 (2)由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实行“均田免赋” 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且严厉镇压明朝的大 地主大官僚,所以为了共同的阶级利益,各地方的地 主阶级紧密地勾结起来,成立地主武装与农民军对抗, 为农民军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关以北的东北全境,并不时
南下,伺机长驱直入。
9
3.明朝的内外交困局面有什么影响?
明朝末年内外 交困,使得明末 社会矛盾激化, 明朝最终在明末 农民起义打击下 走向灭亡。
10
二、李自成起义
阅读教材第85页内容,概括有关明末农民大起 义的知识点(爆发的原因、代表、口号、受欢迎的 原因、建立政权、推翻明朝)。
1.朝廷腐败的内部原因 (1)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
阅读教材第84—85页,总结政治腐败的表现。 ①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蟋蟀皇帝是宋度宗。他终日与宫女、宦官以斗 蟋蟀为戏,并称斗蟋蟀为“军国大事”,所以人们称他为 “蟋蟀皇帝”。史称“蟋蟀宰相”的南宋宰相贾似道和 “蟋蟀皇帝”朱瞻基(明宣宗)更是把这种风气发扬光大。
8
2.朝政腐败的外部原因
明朝后期,其统治地位受
到哪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
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
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
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
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
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
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
重威胁。皇太极1636年称帝,
改国号为清。满族兴起后多
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
16
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1.找出明朝灭亡的时间、标志。 时间:1644年明朝灭亡。 标志:崇祯帝自缢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17
2.清军是如何入关的? 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
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 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 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 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6
(3)自然灾害 阅读教材第85页第二段内容,找出自然灾害的 表现。 明朝末年,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 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 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纷纷发动起义。
7
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主要原因: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等。 启示: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长 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
温故知新
朱元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 “三司”;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 政,并设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 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 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 下了危机。
2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材料二 熹宗朱由校在明代帝王中是颇具特色的一个皇 帝,文献记载“性至巧,多艺能,尤喜营造”。“雕镂精 绝,即巧工亦莫能……”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 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 自操作。他制造的漆器、床、梳……堪称一流。
早朝,大臣整齐地站在殿下,等候天启的到来。“都 过了快一个时辰了,万岁怎么还没有来?”其实此刻,皇 上正在制造木器,不亦乐乎,早就忘了上朝,国家大事抛 掷云霄。
11
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原因 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
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 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不顾 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引发了农民起义。
12
明末农民起义的代表和口号 代表: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 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口号:“均田免赋”。
13
李自成起义的发展及受欢迎的原因
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受欢迎的原因:“均田免赋”口号针对明末土地 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这两大问题,所以深得农 民欢迎。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4
李自成起义后建立的政权以及结果 政权: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20
板书设计
明朝政治腐败 与社会动荡
明朝的 李自成起义推
灭亡
翻明朝
满洲兴起和清 兵入关
21
22
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4
皇室斗蟋蟀
“木匠皇帝”
明朝中期以后的很多皇帝不理朝政。
5
(2)经济上大肆搜刮民间财富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土地兼并严重。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 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 失所。 ③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大顺。 推翻明朝:1644年,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
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 翻。
15
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异同点。
相同点:(1)统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 (2)都直接推翻统治王朝。
不同点:(1)秦末农民起义发生在王朝的初建时 期,主要是与秦初的统治政策的急功近利有关。 (2)明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大明王朝建朝近300年, 土地兼并恶化,各种矛盾积重难返的情况下。
19
(3)李自成在北京登位后,忽视了关外得满清政权 想要入主中原得野心和决心,没有做好充分的防御 准备工作。
(4)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农民起义军腐败变质。
(5)李自成犯了“流寇主义”的错误,没有建立根 据地。
(6)李自成军队面临的敌人,不仅有明朝的残余势 力和各地主武装,还有崛起于辽河流域的清朝统治 者。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 农民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