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工段-工艺流程图物料流程图物料衡算表

合集下载

环氧乙烷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范例

环氧乙烷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范例

环氧乙烷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范例《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了解化工工艺基本原理、重要工艺过程、设备的构造及工程设计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各种技能,通过独立思考和锐意创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工艺的设计任务,并通过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形式正确表述。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题目4.2/7.2/ 9.2万吨/年环氧烷生产工艺设计2、设计条件用N2作为惰性致稳气时的原料气组成组成C2H4 O2 N2 CO2 CH4 C2H6 Ar H2O mol,% 15.00 7.00 53.27 10.55 0.63 0.87 12.40 0.28 反应器的单程转化率:12.3% 选择性:73.8%环氧乙烷的吸收率:99.5%O2中夹带Ar 0.00856 mol/mol,循环排放气中含Ar为12.85%(10~15%,可自行调配),产品环氧乙烷中含Ar 0.00631 mol/mol。

年生产7440小时。

3、设计任务1)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的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包括工艺参数的选定、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

对反应器和环氧乙烷精馏塔做详细设计计算(包括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

3)典型辅助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包括典型辅助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和设备型号规格的选定。

4)工艺流程简图: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物流量、能流量和主要化工参数测量点。

5)主要设备工艺条件图: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

6)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任务书、目录、设计方案简介与评述、工艺设计及计算、主要设备设计、设计结果汇总表、参考资料等内容,并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环氧乙烷工艺参数及主要设备

环氧乙烷工艺参数及主要设备

(二)CO2脱除及EO吸收(200#单元)一、反应产品冷却和EO吸收反应产品气体经过二次冷却后,温度降到135(138)℃,然后与K-301来的气体混合。

这股气流在产品第二冷却器E-203中,与从EO吸收塔C-203中来的富吸收液进行交换,进一步冷却到51(53)℃;富吸收液从41(42)℃被加热到67(69)℃。

冷却后的反应产品气体进到EO吸收塔C-203(在2000年扩能改造中此塔内件改为规整填料)的急冷部分。

气体中的一些杂质,如少量有机酸、微量分解的抑制剂被碱性急冷循环液吸收(部分EO反应器生成的甲醛也在这里脱除)。

急冷液离开塔釜的温度为47℃。

为脱除反应产品气冷却时产生的水,将一小股物流引到急冷排放解吸塔C-205中,用泵P-205把急冷液打到急冷冷却器E-205,冷却到42℃,再回到EO吸收塔的急冷段。

依靠五层减震浮阀塔塔板上的两级热传递实现急冷段的热平衡。

急冷液的循环速率为160m3/hr。

离开急冷段的气体在35℃下用贫吸收液洗涤以回收E0,苛性碱连续加到贫吸收液中维持PH值在7.3~7.5之间,以确保脱除气体中残余的少量酸性化合物。

为保证在有33块塔板(采出板上面)的EO吸收塔中,EO的吸收率达到99.6%(包括急冷排放和乙二醇的生成),吸收剂的流量定为258.8 m3/hr(EOC),塔的内径定为3000mm。

系统需要消泡,因此把消泡剂加到贫吸收液中(消泡剂应为无硅的)。

富吸收液从第六层塔板(采出板)引出,温度为41℃。

为防止高压循环气串入压力较低的EO解吸塔,并由此排至大气,在富吸收液管道上安装了一个开关阀,低液位开关会引起此阀动作。

同样,如果进塔的贫吸收液中断,贫吸收液管道上的开关阀亦可通过回流保护系统关闭。

低压差同样会引起氧气停车系统联锁(延时3分钟)。

EO吸收塔的压力,以及循环气管道(从反应器进料到循环气体压缩机入口)的压力是通过排放少量(0.18%)EO吸收塔塔顶气体,从而降低惰性组分含量来控制的。

环氧乙烷工艺流程图

环氧乙烷工艺流程图

环氧乙烷工艺流程图环氧乙烷(Epichlorohydrin, EC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塑料、橡胶和粘合剂等行业。

下面将介绍环氧乙烷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原料是乙烯和氯气。

乙烯通过裂解装置或石化厂的乙烯装置进行生产。

氯气通过电解氯碱法制备,将氯化钠溶液通过电解器进行电解,生成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

第一步,将乙烯和氯气按一定比例混合进入环氧乙烷反应器。

在反应器中,乙烯和氯气发生催化氯化反应,生成氯代氢氧乙烷(同氯二氧乙烷)。

第二步,在同氯化二氧乙烷生成的同时,需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通常工艺中采用水冷却方式,通过循环冷却水将反应器内的温度降低,确保反应过程顺利进行。

第三步,同氯二氧乙烷进一步与碱引发剂进行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碱引发剂常用的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

反应器内通过搅拌和加热控制反应的速率和温度,同时向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将反应物混合均匀。

第四步,反应结束后,需要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净化。

首先通过分离设备将环氧乙烷从反应器底部收集,然后进行精馏和冷凝处理,获得纯度较高的环氧乙烷产品。

同时,将反应产生的氢氯酸气体和未反应的乙烯等副产物进行处理,以确保环境安全。

最后,通过检验和包装等步骤,将得到的环氧乙烷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包装,以符合市场需求。

总结起来,环氧乙烷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乙烯和氯气的混合、催化氯化、环氧化反应、分离和净化等步骤。

该工艺具有高效、可控性好、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已成为大规模环氧乙烷生产的常用工艺流程。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安全措施,以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环氧乙烷取样步骤

环氧乙烷取样步骤

环氧乙烷取样步骤
现场流程图如图:
1、取样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到达取样现场后打开吸收水槽的循环水使其水流动
2、确认全部阀门关闭正确到位,
3、进行系统泄压逐步打开2、5和7、8号阀门
4、确认系统无压后(水槽中无气泡流出即可)
5、拔下金属软管快速连接头连接好取样钢瓶确保快速接头连接牢靠(用手转动
快速接头的连接外壁感觉轻松无机械阻力感,用手拔金属软管连接无脱落现象)
6、关闭
7、8号泄压阀门
7、打开2、3、4、5号阀门,然后稍打开1号主管线上进料阀观察钢瓶上压力表
的压力和连接处是否正常
8、确定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打开6号物料循环出口阀门进行物料循环
9、物料正常循环10分钟左右先关闭1号阀门再关闭6号阀门然后依次关闭钢瓶
上3、4号阀门。

10然后再打开7、8号放空泄压阀泄压放空。

11确认系统无压后(水槽中无气泡流出即可)把钢瓶取下再把金属软管连上系统依次关闭2、5、7、8号阀门。

关闭吸收水槽循环水阀门。

12重新确定阀门关闭和金属软管连接无误后离开现场。

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氧化反应工序工艺设计

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氧化反应工序工艺设计

环氧乙烷(E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合成润滑油和氨基酸等有机化合物。

在环氧乙烷的生产过程中,氧化反应是一个关键的工序。

本文将介绍一个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氧化反应工序的工艺设计。

1.原料准备与预处理在环氧乙烷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原料是环氧乙烷和氧气。

环氧乙烷通常采用石脑油或天然气作为原料,在原料准备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脱水和除尘等。

脱水可以通过吸附剂或干燥剂进行,以保证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2.反应装置设计环氧乙烷氧化反应通常采用连续流反应器,主要是因为环氧乙烷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温度。

反应器可以采用垂直或水平布局,具体的选择要考虑原料进料方式、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和反应速率等因素。

3.反应条件设置环氧乙烷的氧化反应需要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

反应温度通常在180-220℃之间,此温度范围能够保证反应速率和产率的最佳组合。

反应压力一般在0.5-2.0MPa之间,反应压力的选择与反应温度有关。

反应物的摩尔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通常情况下,环氧乙烷和氧气的摩尔比例为1:1.5-24.催化剂选择与优化在环氧乙烷的氧化反应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

常用的催化剂有银催化剂、铂催化剂和钼催化剂等。

催化剂的选择应根据反应物性质、反应条件和目标产物的需求等综合因素进行优化。

5.过程控制与安全考虑在环氧乙烷氧化反应过程中,需要实施严格的过程控制和安全考虑措施。

例如,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反应装置,确保操作安全;应设计并安装可靠的温度、压力和流量控制系统,以确保反应条件的稳定和可控性。

总之,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氧化反应工序的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原料准备、反应装置设计、反应条件设置、催化剂选择与优化以及过程控制与安全考虑等因素。

只有合理设计和优化这些环节,才能保证环氧乙烷氧化反应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年产8万吨环氧乙烷车间分离精制工段工艺设计-word格式-word格式教学内容

年产8万吨环氧乙烷车间分离精制工段工艺设计-word格式-word格式教学内容

沈阳化工大学化工设计题目:环氧乙烷车间分离工段工艺设计院系: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优0701班学生姓名:李巧雯、李蕾、陈燕飞、崔书霞、周朝雪、全云云指导教师:刘东斌设计日期: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化工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3.0-15.0万吨×××/年2、开工率:取8000小时计算3、符号说明:W:总质量流量Kg/hr。

G:总摩尔流率Kmol/hr。

w:组分重量流率Kg/hr。

g:组分摩尔流率Kmol/hr。

下标m:干基。

4、供电、供水、供惰性气体、供气、机修等公用工程由总厂安排、配套提供。

5、去其他条件由设计者根据确立的设计方案确定。

年产8万吨环氧乙烷车间分离精制工段工艺设计近期,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

国内该行业的龙头企业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在5月11完成的股票发行中,合计募集资金22.93亿元,超募金额高达17.5亿元,成为了精细化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更加凸显出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的无穷魅力和广阔前景。

环氧乙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能够衍生出乙二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进而可以延伸生产合成洗涤剂、乳化剂、抗冻剂、增塑剂、润滑剂、杀虫剂、熏蒸剂等四五千种产品,应用领域极其广泛。

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学品之一的聚醚单体,可用于生产高性能的混凝土减水剂。

环氧乙烷衍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乙二醇等,在化妆品工业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化妆品工业中,可以作为稠度调节剂,用于膏霜、牙膏和剃须膏等的生产;在制药工业中,可以作为软膏、洗剂和栓剂的基质。

与此同时,聚乙二醇还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用晶硅切割液的主要原材料,在橡胶工业中则可以用作润滑剂和分散剂,在化纤工业中可以作为可染聚酯的聚合单体等,此外在塑料、造纸油漆、电镀、农药、金属加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也均可以“大显身手”。

课件环氧乙烷生产1概要

课件环氧乙烷生产1概要

环氧乙烷解吸塔釜液可作为环氧乙烷吸收塔4的吸收剂。
在环氧乙烷再吸收塔中,用冷的工艺水作为吸收剂,对解吸后的环 氧乙烷进行再吸收,二氧化碳与其它不凝气体从塔顶排空,釜液含 环氧乙烷的体积分数约8.8%,进入乙二醇原料解吸塔。
二、识读工艺流程图
在乙二醇原料解吸塔中,用蒸汽加热进一步汽提,除去 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气,釜液即可作为生产乙二醇 的原料或再精制为高纯度的环氧乙烷产品。 在环氧乙烷解吸塔中,由于少量乙二醇的生成,具有起 泡趋势,易引起液泛,生产中要加入少量消泡剂。
二、识读工艺流程图
从环氧乙烷吸收塔底部排出的环氧乙烷水溶液进入环氧乙烷解吸塔 7,目的是将产物环氧乙烷通过汽提从水溶液中解吸出来。 解吸出来的环氧乙烷、水蒸气及轻组分进入该塔冷凝器,大部分水 及重组分冷凝后返回环氧乙烷解吸塔,未冷凝气体与乙二醇原料解 吸塔顶蒸气及环氧乙烷精馏塔顶馏出液汇合后,进入环氧乙烷再吸 收塔8。
实际生产中具体工艺怎样? 试着阅读文字并画图
二、识读工艺流程图
反应后气体可产生中压蒸汽并预热原料混合气,而自身冷却到360K 左右,进入环氧乙烷吸收塔4。 该塔顶部用来自环氧乙烷解吸塔7的循环水喷淋,吸收反应生成的 环氧乙烷。 未被吸收的气体中含有许多未反应的乙烯,其大部分作为循环气经 循环机升压后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 为控制原料气中氩气和烃类杂质在系统中积累,可在循环机升压前 间断排放一部分送去焚烧。 为保持反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9%,需把部分气体送二氧化碳脱 除系统处理,脱除CO2后再返回循环系统。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石化系:刘小隽
学习情境二 环氧乙烷生产
1
2 33
环氧乙烷用途简介
任务一 认识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80000吨年环氧乙烷反应系统工艺设计讲解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80000吨年环氧乙烷反应系统工艺设计讲解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80000吨/年环氧乙烷反应系统工艺设计系别化学与材料工程系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XXX学号姓名XXX指导老师XXX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是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某些专业技能的综合利用与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也是进行化工开发和过程研究的必要准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针对性地选择“乙烯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工艺”,从工艺角度出发对其生产过程和主要设备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塔设备简捷法计算、换热器设计等工艺计算;对乙烯氧化固定床列管反应器进行计算;对吸收塔中各组分的吸收情况进行计算;并绘制乙烯直接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书写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80000吨/年环氧乙烷反应系统工艺设计(1)空气氧化法包括:制气(吸收塔)、合成(固定床列管反应器)、精制(精馏塔)(2)氧气直接氧化法包括:合成(固定床列管反应器)、精制(精馏塔)要求:至少画一张工艺流程图,一张主设备图目录第一章前言1.1 环氧乙烷概述 (6)1.2 环氧乙烷生产方法概述 (7)1.3 环氧乙烷生产原理 (8)1.3 环氧乙烷工艺流程 (10)第二章塔设备的概述2.1 概述 (13)2.2 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 (13)2.3 塔板选择 (13)第三章设计方案简介3.1 装置流程的确定 (15)3.2 操作压力的选择 (15)3.3 浮阀标准 (15)3.4 设计草图 (16)第四章物性计算4.1 塔的物料衡算 (17)4.2 塔板数的确定 (17)4.3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数据的计算 (19)第五章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5.1 塔径的计算 (24)5.2 精馏段地有效高度计算 (25)第六章塔板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6.1 溢流装置计算 (26)6.2 塔板布置 (27)6.3 开孔区面积计算 (27)6.4 阀孔计算及排列 (28)第七章塔板的流体力学验证7.1 塔板压降 (32)7.2 液面落差 (32)7.3 液末夹带及泛点率 (32)7.4 漏液点 (33)7.5 液泛(淹塔)情况 (33)第八章塔板负荷性能图8.1 漏液线 (36)8.2 液相负荷下限线 (36)8.3 液相负荷上限线 (36)8.4 液末夹带线 (36)8.5 液泛线 (37)第九章塔的结构与附属设备9.1 塔体结构 (42)9 附属设备计算及选型 (42)附录:1 浮阀塔设计计算结果 (44)2 主要符号说明 (47)3 设计小结 (48)4 参考文献 (49)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环氧乙烷--水精馏分离板式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设计任务:生产能力(进料量) 80000 吨/年操作周期 XXXX 小时/年进料组成 40% (质量分率,下同)塔顶产品组成≥99%塔底产品组成≤1%2、操作条件操作压力 4kPa (表压)进料热状态自选单板压降≤0.7 kPa全塔效率 E T=56%回流比自选3、设备型式筛板塔板4、厂址安徽地区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2、塔的工艺计算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1)塔径、塔高及塔板结构尺寸的确定(2)塔板的流体力学校核(3)塔板的负荷性能图(4)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4、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5、设计结果汇总6、工艺流程图及精馏塔工艺条件图7、设计评述第一章前言1.1环氧乙烷概述[3]低级烯烃的气相氧化都属非均相催化氧化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0
0.000
1.091
3.820
4.750
49.27
27.08
1.869
7.559
0.000
0.000
0.000
0.000
温度(℃)
40
40
30
30
10
10
78.87
79.77
75.67
76.28
134.18
136.09
压力(MPa)
2.75
2.75
2.55
2.55
2.55
2.55
1.76
1.76
0.000
0.000
0.002
0.000
92.787
2.223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1.068
3.919
0.002
0.000
92.787
2.223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980
4.949
51.324
28.221
1.947
7.897
0.000
0.000
0.000
0.000
0.013
0.000
0.530
0.000
0.000
0.000
0.000
1.152
3.408
5.567
52.710
28.289
1.822
6.509
0.000
0.000
0.000
0.000
0.013
0.000
3520.2
2.770
2.573
265.472
323.5
密度(kg/m3)
13.4
13.6
15.9
16.2
12.6
12.6
987
987
1145
1145
表三:二氧化碳系统部分
物料号
207
208/309
209
210
213
名称
C201到C202进料
V202顶部闪蒸汽
V202到C202进料
C202顶部放空
C203底部物料
46215.2
44354.0
2733.6
2539.4
303965.4
370438.1
摩尔流量
(Kmol/Hr)
13.627
13.3
2036.2
1972.1
2093.5
1995.2
151.7
141.0
13090.3
15953.0
体积流量
(M3/Hr)
23.843
23.351
2995.0
2901.1
3667.9
0.915
0.915
989.
988.8
表四:环氧吸收部分
物料号
214
215
216
217/308
218
名称
C205进料
C204到V301进料
C203到V204进料
K301入口物料
P206入口物料
组成
Mol%
液相
气相
气相
气相
液相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EO
ACAL
H2O
MEG
DEG
TEG
93.457
2.24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801
2.502
0.000
0.000
93.457
2.24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76
1.76
1.47
1.47
质量流量
(Kg/Hr)
7622.1
8703.8
6961.6
7276.9
119.6
113.7
169330
171019
184033
187113
184031
187111
摩尔流量
(Kmol/Hr)
238.1
271.9
248.1
259.4
7.25
6.88
7326.4
7281.7
0.000
0.000
1.250
0.001
97.622
0.966
0.06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1
0.016
0.028
0.001
0.049
0.000
0.005
0.000
0.000
温度(℃)
111
111
63
64
111
111
104
104
41.811
41.991
压力(MPa)
1.80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1.068
3.919
0.000
0.000
84.239
0.044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6
0.025
0.000
15.68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82.225
0.046
30.00
1.846
6.001
0.000
0.000
0.000
0.000
2.576
0.001
1.697
0.000
0.000
0.000
0.000
1.109
3.281
5.359
50.74
27.22
1.754
6.254
0.000
0.000
0.000
0.000
2.576
0.001
1.988
0.000
0.000
0.009
0.000
0.000
0.000
0.000
1.072
3.981
0.002
0.000
92.682
2.247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6
0.009
0.000
0.000
0.000
0.000
1.072
3.981
0.055
0.000
6.727
0.000
0.000
0.000
0.000
0.284
1.562
2.433
21.746
31.488
0.822
34.884
0.000
0.000
0.000
0.000
0.045
0.000
7.714
0.000
0.000
0.000
0.000
0.245
1.591
1.904
18.551
27.766
0.777
41.407
0.000
0.000
图7:轻组份脱除和尾气吸收
图8:环氧乙烷精制
(二)物料平衡表
表一:环氧反应部分
物料号
101
102
103
104/202
105
106/212
名称
氧气进料
乙烯进料
甲烷进料
循环气
反应器进料
反应器出料
组成
Mol%
气相
气相
气相
气相
气相
气相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EO
ACAL
H2O
MEG
DEG
组成
Mol%
液相
气相
液相
气相
液相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初期
末期
EO
ACAL
H2O
MEG
DEG
TEG
TTEG
N2
AR
O2
CH4
C2H4
C2H6
CO2
FA
NAHCO3
K2CO3
KHCO3
0.002
0.000
92.682
2.247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6
1.800
0.315
0.315
0.321
0.321
0.127
0.127
1.450
1.447
质量流量
(Kg/Hr)
307368.9
374967.7
104.6
1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