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实习-刘涛
北川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本次地质实习是在2023年暑期进行的,地点位于四川省北川县。
北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现象丰富,是进行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质构造观察: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北川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观察。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特征,并了解了它们形成的原因。
2. 岩石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和鉴定不同类型的岩石。
通过观察岩石的宏观特征和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我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等。
3. 矿物识别:矿物是岩石的组成成分,识别矿物对于理解岩石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光泽等,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识别矿物的技巧。
4. 地质剖面测量: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质构造,我们进行了地质剖面测量。
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岩石层序和断层位置,我们绘制了地质剖面图,为后续的地质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5. 地质填图: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地质填图。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罗盘、测绳等工具,准确地在地图上标出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将课堂上学到的地质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2. 野外操作技能的提升: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多种野外操作技能,如地质剖面测量、岩石鉴定、矿物识别等,这些技能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这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对地质工作的认识:通过实习,我对地质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四、总结本次北川地质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
有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三篇

有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三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11、实习概况: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昌乐火山口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
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
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
为季节性河流。
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我的小小地质学家勘探

我的小小地质学家勘探小时候,我就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充满了好奇。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位地质学家的探险经历,他挖掘岩石、探寻宝藏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我。
从那时起,我立志要成为一名小小地质学家,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山进行实地勘探。
出发前,我特意准备了一个小背包,里面装满了放大镜、小铁锤、指南针等勘探工具。
一到达目的地,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勘探之旅。
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脚下的土地,用小铁锤敲打着各种岩石,试图从中发现隐藏的宝藏。
在一处斜坡上,我发现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
我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块石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洞,像极了一颗颗璀璨的宝石。
我激动地把它装进了背包,准备带回家研究。
沿着山路,我们还发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
我好奇地捧起一把溪水,发现水中有许多闪闪发光的物体。
我请教爸爸,才知道这是由溪水中的矿物质反射阳光形成的。
我拿起一个透明的小瓶子,小心翼翼地收集了一些溪水,准备回家后再好好研究。
在勘探过程中,我还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地质的知识。
比如,如何通过观察岩石的纹理和颜色来判断它们的形成年代,以及如何通过指南针来判断方向。
这些知识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当天傍晚,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家。
我把我收集的石头、溪水摆放在书桌上,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
虽然我还只是一名小小地质学家,但这次勘探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让我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相信,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我会不断积累知识,成为一名真正的地质学家,去探索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而这次小小的地质勘探活动,将永远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工程地质实习个人总结4篇

工程地质实习个人总结工程地质实习个人总结精选4篇(一)在工程地质实习期间,我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我的个人总结:1. 学习理论知识:实习期间,我深入学习了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价等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2. 实地勘察:通过实地勘察项目,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料采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与团队合作:在项目中,我与其他实习生和工程师紧密合作,学会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解决问题: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合作,成功解决了问题,增强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经验:实习结束后,我对自己的实习经历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借鉴。
通过这次工程地质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地质专业的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程地质实习个人总结精选4篇(二)工程地质实习总结在这段时间的工程地质实习中,我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地质勘察、工程地质风险评估、岩土工程设计等工作。
通过这些实践,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接触到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地质的实践经验。
首先,在地质勘察方面,我深入了解了地层构造、地质构造等基本概念,掌握了地质调查和勘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学习了各种地质调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通过实地考察,我对地质现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其次,在工程地质风险评估方面,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评估工程地质风险,了解了如何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控,保障工程的安全施工。
最后,在岩土工程设计方面,我了解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设计原则和方法,学会了如何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进行岩土工程设计,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4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最新4篇实习的收获与体会:篇一能把自己在教科书上所学到的东西用到实际中,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件事了。
学有所用,是广大学子的幸事。
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初步能够在野外认识识别矿物和岩石,加深了对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的理解,学会了对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
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回归课本加深理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二一、实习概况: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同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热忱和爱好。
实习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
在课堂中,老师简洁讲解实习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依据详细状况姚老师深化分析,细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把握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学问有了感性熟悉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二、实习内容:岩石及边坡工程地质问题,地质实习本质就是讨论各种地质状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习最大的内容就是观看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状况。
实习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学问。
我们看到了由残积土形成的土质边坡,其下的坡积物颗粒大小悬殊,工程性能很复杂,需要压实的能量相当的大。
由于该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这里只实行了最简易的边坡防护方式——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好像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快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肯定的流淌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
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
巢湖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地质科学的不断发展,野外地质实习已成为地质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巢湖地区的地质特征,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巢湖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由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石特征、地质现象等内容组成。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1. 实习目的:- 巩固和深化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 培养野外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2. 实习任务:-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了解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石特征等。
- 观察和记录典型地质现象,分析其成因和演化过程。
- 学习绘制地质剖面图、构造纲要图等地质图件。
- 编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果。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 查阅巢湖地区地质资料,了解该地区的地质背景。
- 学习地质学基础理论,掌握野外实习所需的基本技能。
2. 实习过程:- 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了野外考察,分别对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石特征等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
-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典型的地质现象,如断层、褶皱、岩浆侵入体等,并对这些现象的成因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绘制地质剖面图、构造纲要图等地质图件。
3. 实习后期总结:- 实习结束后,我们分组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实习成果,并撰写了实习报告。
四、实习成果1. 地质构造:- 巢湖地区位于扬子地层区,地质构造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
- 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多条断层,如郯庐断裂带、巢湖断裂带等。
2. 地层特征:- 巢湖地区地层发育齐全,从太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 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地层。
3. 岩石特征:- 巢湖地区岩石类型多样,主要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等。
- 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砂岩、页岩、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等岩石。
地质专业实习的自我总结6篇

地质专业实习的自我总结6篇篇1一、实习目的与背景本次实习旨在将地质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加深对地质环境的理解,提高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背景是随着国家对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地质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地质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二、实习过程1. 实习单位及岗位我在某地质勘探单位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担任地质勘查技术员。
2. 实习内容(1)地质勘查:参与野外地质勘查,识别各种岩石、矿物,了解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2)数据整理:整理勘查数据,绘制地质图件,为矿产资源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3)项目参与:参与地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与验收,学习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
3. 实习收获(1)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地质勘查、数据整理和项目参与的能力。
(2)理论与实践结合: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了对地质专业的理解。
(3)团队协作能力: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自我分析1. 优点(1)专业知识扎实: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了地质专业的基本知识。
(2)实践能力强:能够将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学习态度认真:对待实习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2. 不足(1)经验不足:在项目管理方面还需积累更多经验。
(2)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在与团队成员沟通时,还需更加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未来规划1. 短期目标(1)继续深入学习地质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积累项目管理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长期目标(1)成为地质领域的专家,为国家的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逐步晋升,争取成为单位的中高层管理者,带领团队共同发展。
五、总结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国家的地质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巢湖麒麟山采石场心得

巢湖麒麟山采石场心得为期三周的野外实习已经结束了,现在转入了紧张的室内整理阶段。
一年前的普地实习是以一个地质参观者的身份参观地质现象,而现在是以一个地质工作者的身份参加实习。
通过此次实习, 我受益匪浅坏仅能把书本上的知识不说活学活用至少在野外看到地质现象不会再像一个非地质工作者了,而且再次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实习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野外踏勘阶段、实测剖面阶段、填图阶段。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我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野外踏勘为期一周,我们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就去了龟山头、麒麟山、炬嶂山、平顶山、平顶山水.库,我学会了野外怎么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如何描述沉积岩和火成侵入岩、认识了S1g- T2d的岩性及如何判断各个地层的分界、丘状交错层理的收敛发散指示顶底的原理、野外如何识别断层、如何描述断层和褶皱、如何画素描图和剖面图及成脊成谷的原理,又熟悉了一下罗盘的使用并且学会了后方交会法。
由于踏勘的路程相对比较长,要我们观察的地质现象也就多了,也就是说当跑的地点近时还可以回驻地吃午饭,当远的时候我们就得享受"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的生活了。
虽然苦是苦了点,但同学们都乐在其中,因为野外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而且也锻炼了身体。
踏勘结束后,就迎来了第二个阶段实测剖面。
实测剖面阶段又可以分为:①老师对踏勘阶段做总结和讲授实测剖面的工作方法;②野外测量数据;③资料的整理;④绘制剖面图。
李老师把我们的剖面定在凤凰山东坡D3w- P1q地层。
实测剖面的的第一天郑老师把我们带领到测剖面的位置后又教了我们一些注意事项,剩下的工作都得我们自己完成了。
刚开始我们由于对自己的位置所要做的任务都不是很清楚,做起来不是很顺手。
后来我们都了解到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团队协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这时,每个人到达目的地时都知道干什么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就少数人在工作大多数人在看。
一到达目的地,我们小组的工作就这样紧张有序的开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普通地质学实习》是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较先把学生引入专业学习的课程之一,专业基础性强、实践性强是它的重要特点;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联系紧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它对学生吸引力所在;地质作用时间的悠久性、空间的广阔性,地质变动的复杂性,使得这门课程的学习充满难度。
该课程就是适应以上特点设立的。
2.设计思路
通过野外的考察,可以使学生找到地质概念的原型,使抽象的地质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对地质概念和地质作用过程的理解;在通过外考察中,可以使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于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野外独立工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十分必要。
按照课程教学项目的组织方式,以完整的地质实习过程为载体编排教学项目。
根据本课程的规律,教学内容编排主要分为两部分:1.概念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基本概念进行常识性的介绍,使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这些基本概念的内容并能够正确表达;2.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有关方法和技术的介绍,
- 4 -
使学生能初步使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
本课程是普通地质学的延续。
通过野外实践了解地质作用时间的悠久性、空间的广阔性,地质变动的复杂性,在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基础上,实习教学与实践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普通地质学实习,能够在野外实践中掌握基本地质学知识和野外工作技能,具有扎实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培养要求。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操,严谨的学风和野外地质工作的态度。
三、学习要求
根据课程安排,学生可提前从网站上查阅与实习地相关地质资料,学习使用罗盘。
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并提出与实习相关的问题,更深入的理解课堂讲义的内容。
通过生产实习希望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和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洞察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四、教学内容
- 4 -
- 4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山东栖霞桃村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韩宗珠等,胶印出版, 2004年11月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E.其他: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