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过史上最严新环保法

合集下载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法已经于2015年1月1日施行。

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

这也让环保法律与时俱进,开始服务于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法已经于2015年1月1日施行。

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

这也让环保法律与时俱进,开始服务于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

25年来的首次修订1出台过程因为环保法牵涉面甚广、争议较多,这次修法破例进行了第四次审议才得以通过。

由此,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凝结了中国环保治理智慧,吸取了之前经验教训、能对症下药的成熟立法。

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律,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

2新增内容受限于原有的法律规定,长期以来,中国环保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相对于公安甚至税务和工商部门来说,环保部门一直都是一个“软衙门”,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行为。

刚刚出台的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一是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

这意味着,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违反的时间越久,罚款越多。

之前法律规定的针对环境违法的罚款,是一个定数,数额并不大,导致违法成本较低,不少企业因而怠于治污。

新法施行“按日计罚”之后,罚款数额上不封顶,将倒逼违法企业迅速纠正污染行为。

二是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一部行政法律,罕见地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

新法规定: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三是个别地方企业的污染行为之所以肆无忌惮,背后是当地官员基于畸形政绩观的默许纵容,对此新《环境保护法》将拿“保护伞”开刀。

【初中生物】最严新环保法实施 佛山环保企业生物科技变废为宝

【初中生物】最严新环保法实施 佛山环保企业生物科技变废为宝

【初中生物】最严新环保法实施佛山环保企业生物科技变废为宝有着“史上最严”之称的新《环境保护法》元旦正式实施,元旦假期前几日,佛山市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陈金顺忙得不可开交。

前来拜访的佛山环保企业络绎不绝,希望协会能够牵线搭桥帮助寻找最新环保技术,提升公司的服务。

新环保法实施的背景下,佛山环保产业发展提速,一个集环保咨询、环保设备生产、环保治理、节能降耗、资源经济于一体的环保产业链正在形成。

佛企也摩拳擦掌,分享巨大的环保产业蛋糕。

重拳治污带动环保产业成长新环保法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环保责任,将政府责任拓展到“监督管理”层面,治污成绩也将作为地方官员评估指标之一,促使政府进一步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早已掀起产业环保风暴。

今年以来,佛山不仅发布了对陶瓷行业、玻璃制造行业、铝型材行业和VOCs排放企业的专项整治方案,各区也纷纷出重拳治污。

一面是政府的铁腕治污,另一面是排污企业对专业治污技术的缺乏,第三方环保服务的市场需求因而被激发。

去年9月顺德龙江试点工业分散污水集中处理项目,引入第三方环保服务提供方顺德恒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由恒锐对龙江众多中小家具制造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统一收集、统一治理和统一排放,并可实现对企业排污的全程视频监控。

这套集检测与治理于一体的工业污水集中治理方案,达成治污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治污成本。

“随着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政府继续加大治污力度,第三方环保服务的需求将激增,进入环保产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佛山市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陈金顺表示。

该协会于初成立,成立之初拥有会员企业近50家,到底会员企业已超过80家。

佛企意识转变快主动购买环保设备“新环保法实施,政府监管将动真格,将倒逼企业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治理。

”佛山市合?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荣标这几日忙着接待前来洽谈最新低温脱硝技术的佛山陶瓷企业。

合?科技将在清远打造循环经济生态园,通过生物技术将生活污泥变废为宝。

新《环保法》的严格规定及其亮点公需课试题及答案

新《环保法》的严格规定及其亮点公需课试题及答案

新《环保法》的严格规定及其亮点公需课试题及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新《环保法》的严格规定及其亮点公需课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中国2011年的煤炭消费量为37亿吨,相当于全球的()。

(分)%%%%我的答案:C √答对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73次,其中()赤潮累计面积最大。

(分)A.东海B.南海C.渤海D.黄海我的答案:C √答对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73次,其中()发现赤潮的次数最多。

(分)A.东海B.南海C.渤海D.黄海我的答案:A √答对4.新《环保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的内容不包括()。

(分)A.主要污染物的名称B.排放方式C.排放浓度和总量D.企业运营成本我的答案:D √答对年初,全国人大环资委委托()提出修正草案。

(分)A.环保部B.最高人民法院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我的答案:A √答对年1月25日,环境保护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

(分)A.《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工作办法》B.《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C.《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指导意见》D.《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我的答案:B √答对7.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第四次审议稿的时间是()。

(分)年4月24日年5月24日年6月24日年7月24日我的答案:A √答对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党政同责,一年评价,()考核。

(分)A.一年B.三年C.五年D.七年我的答案:C √答对9.新《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分)A.次日B.第三日C.第五日D.第十日我的答案:A √答对10.关于新《环保法》的亮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中国开始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

中国开始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

中国开始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作者:暂无来源:《世界环境》 2016年第1期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施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

新环保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如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罚款数额上不封顶;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堪称史上最严环保法。

文/贾峰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施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

4个配套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也一起实施。

新环保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立法宗旨和指导思想之变已经实施25年的原《环保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明显不相适宜,存在主题责任不清、操作性不强、环境执法不力等问题。

与此同时,以GDP增长论英雄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了大气、水、土壤污染突出,威胁公众健康。

环境问题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从制度和立法层面缓解公众的环境不安全感和增进对政府的信任,平衡公众诉求与经济发展关系,探索新常态背景下的社会发展路径,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命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并提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保护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其中的深刻思想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新法的修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5安徽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

2015安徽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

2015安徽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一、申论题(本卷总分100分,时限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60分钟。

)1 给定资料1.2014年4月24日,我国通过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修订案》。

《新环保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此举为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最有力的环保法律后盾,有助于扭转伴随其经济快速发展而生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修订后的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还就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与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规定。

法律条文也从原来的47条增加到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已经实施25年的《环境保护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新理念明显不相适宜,存在操作性不强、环保执法疲软等问题。

与此同时,长期过多追求GDP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了由大气、水、土壤等共同构成威胁人民健康的立体污染。

环境问题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

考验中共执政能力。

中共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概念。

并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并提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厦门、大连、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宁波等地先后爆发“涉环保群体性事件”:非法捕杀野生动物事件持续引发关切;不安全食品成为长期舆论关注点。

如何从制度和立法层面缓解公众的环境恐惧感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平衡公众诉求与经济发展关系,探索现代社会发展路径,已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命题。

2.2003年,A市的“七彩河”污染事件曾惊动了国家六部委联合调查。

然而,多年后实地查访发现,被责令整改之后。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1、为什么将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答:新《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基本准则。

《环境保护法》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从政策层面上升为法律层面,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首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缺少大气、水等任何一个环境要素,人类都难以生存,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保护环境具有长期性。

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公众的生活方式,还是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都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最后,环境保护是一项战略任务。

我国将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表达了国家的意志,表达了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2、为什么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是我国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答:环境保护领域“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重点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出多种强有力的措施。

一是赋予了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权。

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二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

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三是规定了责令停业、关闭。

1、为什么将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为什么将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为什么将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答:新《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基本准则。

《环境保护法》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从政策层面上升为法律层面,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首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缺少大气、水等任何一个环境要素,人类都难以生存,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保护环境具有长期性。

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公众的生活方式,还是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都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最后,环境保护是一项战略任务。

我国将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2、为什么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是我国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答:环境保护领域“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重点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出多种强有力的措施。

一是赋予了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权。

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二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

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三是规定了责令停业、关闭。

第六十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新环保法政策以及全文

新环保法政策以及全文

新环保法政策以及全文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保法自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环保部紧接着公布五项细则,包括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实施查封、扣押办法》、《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

下文是橙子收集的关于20xx年最新环保法的实施细则,欢迎阅读!新环保法五细则出笼规范“按日计罚”《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规定,排污者有五种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这五种行为包括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的;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

《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明确,排污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拒不改正: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送达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复查发现仍在继续违法排放污染物的;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复查的。

《实施查封、扣押办法》规定,排污者有六种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实施查封、扣押:这六种行为包括,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污染物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污染物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化工、制药、石化、印染、电镀、造纸、制革等工业污泥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未按照要求执行停产、停排措施,继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违法排污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通过史上最严新环保法
中国最高权力机关24日通过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修订案。

新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此举为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最有力环保法律后盾,有助于扭转伴随其经济快速发展而生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历经四次审议,环保法修订案24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

此间环保专家认为,修订后的环保法有可能成为现行法律里面最严格的一部专业领域行政法。

修订后的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还就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与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规定,法律条文也从原来的47条增加到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已经实施25年的《环境保护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新理念明显不相适宜,存在操作性不强、环保执法疲软等问题。

与此同时,长期过多追求GDP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了由大气、水、土壤等共同构成威胁人民健康的立体污染。

环境问题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考验中共执政能力。

厦门、大连、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宁波等地先后爆发“涉环保群体性事件”;非法捕杀野生动物事件持续引发关切;不安全食品成为长期舆论关注点。

如何从制度和立法层面缓解减少公众的环境恐惧感和对政府的不
信任感,平衡公众诉求与经济发展关系,探索现代社会发展路径,已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命题。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环境治理都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也是难题。

中国环保专家指出,必须用改革的办法,从制度入手,将治理雾霾纳入全面、完善、长效的机制体系和思维模式里。

中共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概念,并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并提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的中国,已经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

环保部生态红线划分专家组组长高吉喜说,城市的治理、规划就是控制污染的源头,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呼吁,推进水、电、气、油等领域价格改革,让污染者承担更多成本。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陆浩在谈及“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时指出,从根本上讲,只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才能将节能减排纳入有法可依良性发展的轨道。

2011年环保法的修改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之后历经四次审议、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终于在3年后的4月24日尘埃落定。

高吉喜指出,新环保法强化了政府责任,将政府责任拓展到“监督管理”层面,治污成绩也将作为地方官员评估指标之一。

“总之,对政府责任的构建是全面的,多元的,深入的。


由于缺乏法律授予的权力,环保部过去只能进行一次性的全国检查行动,公布污染者名单等。

违法企业往往在交纳远低于守法成本的一次性罚款后,就可以继续污染环境。

未来,环保部将拥有更多法律权力,对环境破坏行为和相关责任单位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包括关闭污染企业,没收污染设施、设备等。

此外,生态保护红线的完善,将使可能产生污染的工业不得进入受保护的区域,包括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

新环保法修改的内容,还包括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对举报人的保护;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等。

高吉喜认为,保护举报人为草案四审中首次出现,为公民监督政府与污染责任人提供了制度渠道和良好环境,将鼓励更多公民自觉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随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相应社会组织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确认,未来会有更多受到污染损害的企业或个人提出民事赔偿要求,追究污染企业负责人责任。

中国环保法律体系包括30多部相关法律和90多部行政法规,作为主心骨的环境保护法,未来势必与随之做出修改的相关专门法律一起,形成中国生态文明保护的“制度笼子”,护航美丽中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