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案例

合集下载

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

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

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辅导员案例分析及答案辅导员帮助贫困生案例辅导员班委落选案例辅导员和学生一起成长篇一: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大学辅导员工作案例案例1“是谁动了我的奶酪”案例简介一天早上出完早操后,一名同学向我报告说放在书包里的两百元钱被人拿走了。

当时操场上还有很多人,而这位同学的书包和其他人的书包就放在一起,并且其他人的书包都未动过,唯独他的书包被人翻过。

我问他把钱放进包里的时候,有哪些人在场,他说很多人都在场,自己也说不清了。

我只好提醒他自己今后多注意。

此后,又有该同学寝室的其他人陆续向我报告说自己放在枕头下或放在抽屉里的钱总共约1000多元被盗,但门窗均未有被撬的痕迹。

案例思考1、对查证落实的学生钱物被盗案件中作案人你会怎么处理:A、交由公安机关处理B、查实,并报请学校处分C、赔偿钱物了事D、纪律处分,并根据情况进行深入教育2、目前高校学生钱物被盗案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共同特征,怎样根治,案例分析我感觉,这个寝室很可能有内盗。

但是所有的人都说自己被盗过。

我找来这个寝室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单独谈话,希望能从中找出一点儿线索。

但是,每个人都显得很正常。

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引起他们的相互猜疑,我不再单独找他们谈话,而是在班上提醒所有同学注意自己的钱、物,谨防小偷,可在私下里,我开始关注这个寝室的同学平时的消费情况,并把他们的消费情况与其经济状况相比较。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我发现该寝室有一学生近来出手比较阔绰,而这一切与我们平时对他了解的实际的经济实力并不相符。

我认为这个同学有一定的嫌疑,但只是这个情况并不能证明这个同学就是内盗。

教学秘书向我反映说这个学生已有好几门功课亮了红灯,若这学期再有不及格的情况,他可能会被退学。

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习上多下功夫,他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

我装作不注意地套他的鞋很漂亮,问他花了多少钱,他得意地说六百多。

我奇怪地问他,不是因为没钱交学费刚办了助学贷款吗,他一下子不吭声了。

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分析(4篇)

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分析(4篇)

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重拾人生梦想一、案例情况【案例背景】2015级五年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冯X,男,年龄18岁,来自建安区,所在家庭为建档立卡户。

父亲在家务农,偶尔打零工作为收入(劳累之后腰疼就无法继续干活,且家庭贫困无钱看病),母亲有病未工作(精神疾病,犯病情况下意识不清楚,长期服药),有一姐(现已结婚),家庭年收入一万左右。

每个星期家里只给150元生活费,所以生活上比较拮据,经常一件衣服穿好长时间,寒暑假也会打工挣取学费。

其在我校五年制部上学期间,每星期都会有两三天在网吧打夜市,玩英雄联盟,绝地大逃杀,穿越火线等游戏。

有的时候还会在网络上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充值买装备。

平时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只喜欢在手机上看游戏直播。

由于其家庭是建档立卡户,所以建安区扶贫办工作人员经常到家家访,讲解扶贫政策,帮助找兼职工作。

建安区公共资源教育中心的帮扶人员也和我联系了多次,了解冯同学在学校的情况,并准备给他申请相关助学补助。

【案件事件】2017年11月,因为早上多名同学没有进班上早自习,被班干部汇报给我,我立刻通知早上没有上早自习的学生到我办公室。

冯X此时正在网吧打早市,听说后坐立不安,因为平时他也经常旷课,他担心自己这次会被严肃处理,所以连游戏也没玩成就从网吧跑到了我办公室。

在办公室中,我严厉批评了这次没上早自习的几名同学,并宣布会给这几名同学系内通报批评处分。

冯同学从我办公室回到宿舍之后,听宿舍同学跟我反映,他在宿舍走廊站了很长时间,好像在想事情。

当天下午,他突然给我发消息说他要退学。

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吃了一惊,我以为是他不满意我对他的处理,所以犯了小情绪。

我赶紧叫他来到我办公室,准备和他好好谈谈。

二、案例分析经过这一个学期以来我和他的接触,还有其他同学给我反馈的情况,我认为冯同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没有学习兴趣,沉迷游戏之中从日常班级考勤来看,冯同学上课经常迟到,还有逃课现象。

在五年制部学习期间他有时甚至一星期逃十来节课。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工作案例案例一:李老师的辅导员工作中典型案例
李老师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工作责任感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做出了许多典型的工作。

在一次班会中,李老师发现班上有个学生,李明,因为家庭变故情绪低落且学习成绩逐渐下滑。

李老师主动主动找到李明进行了深入交谈,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和心理困惑。

在李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敞开心扉,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痛苦。

李老师倾听了他的心声后,给予了他安慰和鼓励,并制定了个人成长计划。

李老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经常与李明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帮助他逐渐走出困境。

最终,李明成功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学习成绩也逐渐恢复。

这个案例体现了李老师作为辅导员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典型工作。

在工作中,李老师不仅起到了学生心理疏导的作用,还给予了学生强烈的帮助与支持。

李老师以身作则,本着诚信、责任、勤勉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放在首位,通过个案分析和个别谈心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温暖和力量,实现了德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文关怀。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李老师在工作中积极践行师德师风,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展示出了辅导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的典范形象。

2022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五)

2022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五)

2022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大学生寝室矛盾宿舍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 宿舍既是大学生求学期间的“家”, 又是课堂和图书馆等学习场所的延伸, 也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之一。

很多大学生渴望与室友处理好关系, 但对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人际冲突和矛盾的应对知之甚少, 往往凭直觉、凭情绪、凭经验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 经常会弄巧成拙, 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近年来高校寝室频发的各类恶性事件也引起我们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越来越多的思考, 同时也引起我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对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更大的重视, 下面就以我在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案例做一下回顾分析:一、案例简介小M所在的宿舍是6人间, 与其同住的5名同学都来找我反应调换宿舍的问题, 看能不能给自己调换一个宿舍, 不想和小M住在一个宿舍。

经了解, 小M性格较为急躁, 自我感觉过高, 有什么说什么, 从来不管不顾同学的感受, 与室友交往中反应太敏感, 并且经常因与室友作息时间不一致、不注意个人卫生、未征得物主同意擅用他人物品等生活琐事与其她五位女生闹矛盾。

室友对此不满并对小M提意见, 但小M不以为然。

随后五人联合起来与小M冷战, 寝室气氛冷淡、关系日趋紧张。

之后, 因为用水用电问题发生激烈争吵, 其她五位女生给我写了书面申请, 请求集体换宿舍, 或者把小M调离该宿舍, 语气非常强硬, 态度十分坚决。

二、案例分析与处理(一)案例分析寝室关系修复是辅导员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小M与五位室友关系紧张, 表明自身的人格和心理体系需要调整, 其所处的寝室环境即室友也需要改变。

我尝试从倾听、情感引导、帮助分析原因等方面, 通过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进行修复。

(二)案例处理1. 直接介入: 在详细了解事件经过, 基本摸清前因后果, 大致分析问题症结的基础上, 对小M进行谈心谈话, 以帮助她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通过情感引导, 转变心态和情绪, 让她从心理上认同和接受寝室其他成员, 指导其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 改善与室友的关系。

大学辅导员工作案例

大学辅导员工作案例

大学辅导员工作案例案例1“是谁动了我的奶酪”“是谁动了我的奶酪”案例简介一天早上出完早操后,一名同学向我报告说放在书包里的两百元钱被人拿走了。

当时操场上还有很多人,而这位同学的书包和其他人的书包就放在一起,并且其他人的书包都未动过,唯独他的书包被人翻过。

我问他把钱放进包里的时候,有哪些人在场,他说很多人都在场,自己也说不清了。

我只好提醒他自己今后多注意。

此后,又有该同学寝室的其他人陆续向我报告说自己放在枕头下或放在抽屉里的钱总共约1000多元被盗,但门窗均未有被撬的痕迹。

案例思考1、对查证落实的学生钱物被盗案件中作案人你会怎么处理:A、交由公安机关处理B、查实,并报请学校处分C、赔偿钱物了事D、纪律处分,并根据情况进行深入教育2、目前高校学生钱物被盗案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共同特征?怎样根治?案例分析我感觉,这个寝室很可能有内盗.但是所有的人都说自己被盗过。

我找来这个寝室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单独谈话,希望能从中找出一点儿线索。

但是,每个人都显得很正常。

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引起他们的相互猜疑,我不再单独找他们谈话,而是在班上提醒所有同学注意自己的钱、物,谨防小偷,可在私下里,我开始关注这个寝室的同学平时的消费情况,并把他们的消费情况与其经济状况相比较。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我发现该寝室有一学生近来出手比较阔绰,而这一切与我们平时对他了解的实际的经济实力并不相符。

我认为这个同学有一定的嫌疑,但只是这个情况并不能证明这个同学就是内盗。

教学秘书向我反映说这个学生已有好几门功课亮了红灯,若这学期再有不及格的情况,他可能会被退学。

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习上多下功夫,他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

我装作不注意地套他的鞋很漂亮,问他花了多少钱,他得意地说六百多。

我奇怪地问他,不是因为没钱交学费刚办了助学贷款吗?他一下子不吭声了。

在我的继续追问下,他支支吾吾说是用家里刚寄来的钱买的,他边说眼睛边瞟着别处,不敢看我。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六篇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六篇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六篇案例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将它们加以汇总和理解并消化,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案例的功能,发挥案例的作用。

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1一、从对方立场看问题1.换位思考。

同张同学谈心,从周围亲人及朋友的角度考虑,使自己从比较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一切事物,防止自己的主观性、片面性,这样对待身边的人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态度,对自己能将心比心,做到知足常乐。

2.留够情面。

减轻思想包袱,团结同学,严以律已,做同学心目中的好班长。

二、倾听与激励1.倾听。

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做张同学的知心人,聆听张同学的想法及观点。

2.激励。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励志人物,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要懂得善待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精神的解脱,从容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三、获得快乐平和的心态1.劝导学生保持随和心态。

生活中不是事事顺意的,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

能够持有平和的心态,关键在于自己对外界各种事物的反应持有一颗平常心。

2.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误区。

心理不平衡会成为工作学习甚至人际交往的一个障碍,不能理智评价自身,也不能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别人,从而不能赢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在人际交往上无形中产生一种“心理对抗”,从而影响与人的交流和相处,会使你处于孤立无援、举目无友的境地,最终导致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甚至丧失自信甚至更严重的问题产生。

怎样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误区呢?首先,不可乱比较。

因为不平衡心理源自比较,源自比较方式的不当,源自“参照”选择的失误。

如张父对她要求严格,他们所选择的比较“参照”是父亲对弟弟的溺爱。

学生辅导工作案例案例分析4篇

学生辅导工作案例案例分析4篇

学生辅导工作案例案例分析4篇案例一:学生A的自我管理学生A是个优秀的学生,但他在自我管理方面遇到了困难。

在辅导员的帮助下,他通过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成功改善了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他学会了设定目标、制定计划、优先安排任务,并保持良好的研究惯。

这个案例展示了辅导员在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案例二:学生B的情绪管理学生B在面对考试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情绪失控。

辅导员为他提供了情绪管理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情绪调节技巧的训练,学生B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了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个案例展示了辅导员在学生情绪管理方面的帮助。

案例三:学生C的职业规划学生C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辅导员与学生C进行了职业规划的咨询,并提供了相关的职业指导和资源。

通过对自己兴趣和能力的探索,学生C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职业目标的计划。

这个案例展示了辅导员在学生职业规划方面的帮助。

案例四:学生D的研究困难学生D在某科目上遇到了研究困难,成绩一直无法提高。

辅导员通过与学生D进行了解和讨论,发现学生D在研究方法和策略上存在问题。

于是,辅导员针对学生D的具体情况,提供了个性化的研究辅导和指导,并帮助学生D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学生D在辅导员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有效的研究技巧,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这个案例展示了辅导员在帮助学生克服研究困难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上四个案例展示了学生辅导工作在不同方面的案例分析。

这些案例说明了辅导员在学生自我管理、情绪管理、职业规划和学习困难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帮助。

辅导员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发展个人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集合9篇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集合9篇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集合9篇案例一:大学辅导员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困扰背景:一名大学辅导员接到一名学生的求助电话,称自己在情感上面临困扰,无法正常学习。

分析:辅导员需要首先通过电话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对话中,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困惑,并听取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倾听和鼓励,辅导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情绪,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处理问题。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辅导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二:辅导员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学习压力背景:一名大学生向辅导员寻求帮助,称自己在学业上面临较大的压力,无法应对。

分析:辅导员需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压力。

辅导员可以通过提问和倾听,了解学生的具体问题和困扰。

在对话中,辅导员可以传达一些减轻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如学习工作坊、心理咨询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

案例三:辅导员如何引导学生规划职业发展背景:一名大一新生找到辅导员,表示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感到困惑,不知如何规划。

分析:辅导员需要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谈,了解他们的兴趣、优点和目标。

通过讨论,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发展前景,以及他们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

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并提供一些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做出职业规划决策。

辅导员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校内外的实习和就业资源,帮助他们获得实践和经验。

案例四:辅导员如何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背景:一名大学生找到辅导员,表示与室友发生了冲突,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

分析:辅导员需要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冲突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感受。

辅导员可以通过倾听和共情,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情绪,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冲突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如与室友协商、寻求帮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员工作案例
一、案例简介
2019年某月某日中午,接到本班级学生电话,称自己在寝室被另一名同学动手打伤,经询问伤势不重,但有皮外伤,主要在颈部、额头部位。

咨询学生意见后,不需要去医院处理,于是我将当事两名学生叫到学生处,与此同时上报领导,待学生来后分别了解情况。

二、还原事件。

两人均系中职部17级学生,其一叫王一,,另一人叫李二。

在此次事件中,王一和李二的纠纷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其一,王一同学平日里对其他同学讲话不注重分寸,语言较为刻薄,多有挑衅成分,二者为寝室室友关系,故李二受王一语言上有意无意的挑衅较多。

其二是本次事件的导火索,李二在校内有一心仪女生,系幼师班学生,当日早上在食堂,王一曾在就餐过程中无意刮碰到该女生,致使两人回到寝室后矛盾升级并爆发。

李二在寝室将门反锁,屋子里只有当事的两个学生。

而后李二将王一摁倒在床上,进行肢体上的攻击。

王一并未作出明显反击。

三、事后处理。

事件发生后,我及时了解两个人的基本情况后,当时将两人叫到办公室调解,并拨通监护人电话,汇报情况,询问家长意见。

就该事件,对两位同学都进行了适当批评教育。

由于该事件中,李二动手打人在先,王一无明显反击,但王一此前进行过言语攻击,故认定李二负主要责任,要求李二对王一首先道歉,王一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一定责任,并作出以后谨言慎行的承诺。

经批评教育后,李二和王一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家长方面我及时汇报事件处理结果,咨询家长的意见建议。

家长认为当事学生不需要进行经济赔偿,但需要口头道歉,最终结果比较理想。

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我主要针对李二动手打人、男女生交往等角度进行了及时的批评和教育。

针对王一的言行不当,进行了批评教育。

四、案例意义
本案例让我明确:在突发事件划分责任时,要遵循挑起事端、把事件扩大化或先动手的学生要负主要责任这一要点,且打乱公物,或打伤对方的学生均要负赔偿责任等事实,当然若对方不要求赔偿则另说。

在批评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得理不饶人,凡事要包容,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后,也要化解双方的矛盾,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五、工作思考和建议
(一)在此次事件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突发事件随时都会发生,我们要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