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合集下载

(完整版)辅导员工作案例

(完整版)辅导员工作案例

(完整版)辅导员工作案例辅导员工作案例案例背景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岗位之一。

他们负责学生的管理、指导和关怀工作,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描述在某高校中,王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

提供心理辅导王老师经常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研究和生活状态。

他了解到有些学生在面对研究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时感到困惑和焦虑。

因此,他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建议和支持。

提供学业指导另外,王老师还负责提供学业指导,帮助学生规划研究时间和方式,解答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他制定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并组织讲座和研究小组,帮助学生提高研究效率和成绩。

组织活动与关怀工作除了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王老师还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如社团联谊、志愿者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他也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接触,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案例效果与启示通过王老师的工作,他成功地帮助了许多学生解决了研究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他的工作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1. 辅导员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2. 辅导员应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解压力,建立自信。

3. 辅导员应提供科学的学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法。

4. 辅导员应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学生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5. 辅导员应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关怀。

通过不断研究和提升,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

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

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

我负责的这个班级,有个叫小李的学生,那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小刺头”。

他来自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环境,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性格特别叛逆。

刚入学的时候,就表现得很不合群,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还旷课去网吧打游戏。

同宿舍的同学都对他有意见,他和室友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

这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班级里引起了不少涟漪。

二、问题分析。

1. 家庭因素。

小李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和正确引导,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可能更多地只是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在心理和思想教育方面有所欠缺。

这种家庭环境导致他内心缺乏安全感,通过叛逆行为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2. 社交障碍。

在新的大学环境里,他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

他的一些不良行为,如旷课去打游戏,让同学们对他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他自己也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觉得被排斥就越想逃避,从而更加远离集体。

3. 学习动力缺失。

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

他可能觉得在游戏里能找到更多的成就感,而在学习上,他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三、解决措施。

1. 深入沟通,建立信任。

我首先找了个机会,和小李单独谈话。

没有一开始就批评他的错误行为,而是像朋友一样和他聊天。

我跟他说:“小李啊,我听说你游戏打得可厉害了,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在游戏里那些超酷的战绩呀?”这一下就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然后我慢慢地把话题转到他的家庭、他的生活和他对大学的期望上。

通过这次谈话,我让他知道我是关心他这个人,而不仅仅是来指责他的辅导员。

之后,我又经常找他聊天,有时候是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有时候是在食堂吃饭的时候。

这样的沟通让他逐渐对我放下了防备,开始信任我。

2. 组建帮扶小组,改善社交关系。

我在班级里挑选了几个性格比较开朗、包容心强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帮扶小组。

我对他们说:“小李其实是个很有潜力的同学,只是现在有点迷路了,我们一起拉他一把。

”这个帮扶小组主动邀请小李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像篮球比赛、班级聚会等。

高校最美辅导员经典案例

高校最美辅导员经典案例

高校最美辅导员经典案例案例一:“知心姐姐”李老师。

在咱们学校,有一位李辅导员,那可是学生们心中的“知心姐姐”。

刚入学的时候,很多新生都特别迷茫,有个小男生小王,来自一个小县城,到了大城市的大学,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他看到同学们穿着时尚,很多人还多才多艺,自己就只会埋头读书,心里特别自卑。

李老师注意到小王总是独来独往,上课也不积极回答问题。

于是,李老师就主动出击啦。

有一天,她在校园里“偶遇”小王,就像朋友一样和他聊天。

“小王啊,老师觉得你身上有股特别踏实的劲儿,这可是很宝贵的品质呢。

”小王一开始还很拘谨,但是李老师那亲切的态度就像春风一样,慢慢让他打开了话匣子。

李老师了解到小王的困惑后,给他出了不少主意。

她告诉小王,大学就是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地方,可以去参加一些兴趣社团,发掘自己的潜力。

而且还鼓励小王参加学校的读书分享会,把自己读书的心得分享出来,这可是他的强项啊。

在李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小王真的去参加了一个书法社团。

没想到,他在书法方面还挺有天赋的,字写得越来越好。

而且在读书分享会上,他精彩的发言也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慢慢地,小王变得自信起来,不再是那个躲在角落里的小男生了。

李老师就是这样,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到学生们的情绪变化,然后用她的温暖和智慧,像魔法一样改变学生的状态。

案例二:“万能”赵辅导员。

赵老师那可是个“万能”的辅导员,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儿。

有一次,学校要举办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各个班级都要出节目。

可就在离晚会没几天的时候,有个班级的舞蹈节目出了大问题。

领舞的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这可把大家急坏了。

这个班级的同学都快哭了,找到赵老师想办法。

赵老师那大脑就像超级计算机一样,迅速运转起来。

他先是安慰同学们不要慌,然后开始在学校里“挖掘”人才。

他想到了学校舞蹈社团里有个女生,舞跳得特别好,但是这个女生平时比较低调,不太参加这种班级联合的活动。

赵老师亲自跑到舞蹈社团,找到那个女生,跟她说了这个班级的困境,又跟她描绘了这个晚会对大家的重要性。

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分析(4篇)

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分析(4篇)

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重拾人生梦想一、案例情况【案例背景】2015级五年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冯X,男,年龄18岁,来自建安区,所在家庭为建档立卡户。

父亲在家务农,偶尔打零工作为收入(劳累之后腰疼就无法继续干活,且家庭贫困无钱看病),母亲有病未工作(精神疾病,犯病情况下意识不清楚,长期服药),有一姐(现已结婚),家庭年收入一万左右。

每个星期家里只给150元生活费,所以生活上比较拮据,经常一件衣服穿好长时间,寒暑假也会打工挣取学费。

其在我校五年制部上学期间,每星期都会有两三天在网吧打夜市,玩英雄联盟,绝地大逃杀,穿越火线等游戏。

有的时候还会在网络上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充值买装备。

平时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只喜欢在手机上看游戏直播。

由于其家庭是建档立卡户,所以建安区扶贫办工作人员经常到家家访,讲解扶贫政策,帮助找兼职工作。

建安区公共资源教育中心的帮扶人员也和我联系了多次,了解冯同学在学校的情况,并准备给他申请相关助学补助。

【案件事件】2017年11月,因为早上多名同学没有进班上早自习,被班干部汇报给我,我立刻通知早上没有上早自习的学生到我办公室。

冯X此时正在网吧打早市,听说后坐立不安,因为平时他也经常旷课,他担心自己这次会被严肃处理,所以连游戏也没玩成就从网吧跑到了我办公室。

在办公室中,我严厉批评了这次没上早自习的几名同学,并宣布会给这几名同学系内通报批评处分。

冯同学从我办公室回到宿舍之后,听宿舍同学跟我反映,他在宿舍走廊站了很长时间,好像在想事情。

当天下午,他突然给我发消息说他要退学。

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吃了一惊,我以为是他不满意我对他的处理,所以犯了小情绪。

我赶紧叫他来到我办公室,准备和他好好谈谈。

二、案例分析经过这一个学期以来我和他的接触,还有其他同学给我反馈的情况,我认为冯同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没有学习兴趣,沉迷游戏之中从日常班级考勤来看,冯同学上课经常迟到,还有逃课现象。

在五年制部学习期间他有时甚至一星期逃十来节课。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工作案例案例一:李老师的辅导员工作中典型案例
李老师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工作责任感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做出了许多典型的工作。

在一次班会中,李老师发现班上有个学生,李明,因为家庭变故情绪低落且学习成绩逐渐下滑。

李老师主动主动找到李明进行了深入交谈,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和心理困惑。

在李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敞开心扉,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痛苦。

李老师倾听了他的心声后,给予了他安慰和鼓励,并制定了个人成长计划。

李老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经常与李明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帮助他逐渐走出困境。

最终,李明成功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学习成绩也逐渐恢复。

这个案例体现了李老师作为辅导员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典型工作。

在工作中,李老师不仅起到了学生心理疏导的作用,还给予了学生强烈的帮助与支持。

李老师以身作则,本着诚信、责任、勤勉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放在首位,通过个案分析和个别谈心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温暖和力量,实现了德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文关怀。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李老师在工作中积极践行师德师风,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展示出了辅导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的典范形象。

教育部_辅导员工作案例(3篇)

教育部_辅导员工作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本文将以某高校辅导员张老师的工作案例,展示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谐校园。

二、案例简介张老师,某高校辅导员,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

在担任辅导员期间,张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以下是张老师在工作中的几个典型案例。

三、案例一:关爱学生,化解矛盾案例背景:某学院学生小李因家庭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大,导致情绪低落,与同学关系紧张。

案例分析:张老师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小李进行沟通,了解其家庭背景和困难。

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张老师主动与小李谈心,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同时积极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帮助小李申请助学金。

此外,张老师还组织同学开展关爱活动,帮助小李融入集体,改善人际关系。

案例结果:在张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小李的情绪逐渐好转,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最终,小李顺利度过困难时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四、案例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案例背景:某学院学生小王因心理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人际关系紧张。

案例分析:张老师发现小王的情况后,立即与小王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

在得知小王的情况后,张老师及时联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小王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同时,张老师还关注小王的生活和学习,帮助他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案例结果:在张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下,小王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五、案例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背景:某学院学生小张因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了价值观扭曲的现象。

案例分析:张老师发现小张的情况后,立即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张老师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座谈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张老师还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做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

山东高校辅导员 优秀工作案例

山东高校辅导员 优秀工作案例

山东是一个拥有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的省份,各大高校分布在这片土地上,为学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评台。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学校的育人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辅导学生解决学业、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山东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探讨其优秀工作经验,为其他高校辅导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优秀辅导员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观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变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交流。

2.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的时期,比如期末考试、毕业季等,优秀辅导员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调适活动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缓解压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二、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规划1. 制定个性化职业规划优秀辅导员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就业方向,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2. 搭建职业发展评台优秀辅导员会积极搭建校企合作评台,邀请企业代表进行校园招聘、职业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接触社会招聘信息,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职业规划指导。

三、着力关心贫困生和学习困难学生1. 提供经济资助和帮扶措施优秀辅导员会积极协调学校的资助政策,为贫困生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时期,顺利完成学业。

制定帮扶方案,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2. 提供学习辅导和情感抚慰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优秀辅导员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业困难。

关注学生情感需求,进行情感援助和抚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 主题教育讲座辅导员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操。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用心守护 用爱温暖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用心守护 用爱温暖
”于是我马上联系校内机动车,拉上孩子前往中医诊所!
去了之后李医生先给孩子把了脉,我和他讲述了孩子的症状,还有孩子的病史。
李医生在了解了孩子身体基础的情况下先用针灸止吐,然后开了药方抓了中药。
我看孩子身体情况很虚弱,同时在学校也不方便起居。
以她现在的状态上下床都很费劲,药也没法儿喝,于是我当即决定把她带回家里照顾,给她煎药调养。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真”续爱
用什么样的态度和学生相处才能获得信任、理解和爱戴?
为一个,,真,,才是核心。真的用心、真的利他、真的认可、真的接纳、真的等待、真的发掘、真的因材施 教、真的言传身教、真的助成长成才等等。
就是这些真诚相待的过程让我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一路走来和学生的故事很多,每个年轻的生命在 人生路上都不会很平坦,在他需要的那一刻伸出援手也许就改变了一个学生一生的宿命。
最遥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空隙。
辅导员是学生在校园里最依赖的那个人,从他们进校园的那一刻起,你就是那个可以解决他们所有问题的存在 。
他们的无助、迷茫、困惑、脆弱、喜悦、满足等等所有的情绪都写在了脸上,这就要求我不得不拥有很强的辨 识能力,扒开人群遇见你,让你放下防备对我敞开心扉,给我一个可以走近你、靠近你、帮助你的机会,从此以后 我们之间就没了屏障。
我的心瞬间揪在了一起,满满的心疼感,我抚摩着孩子的头发,拉着她冰凉的小手,我不敢想象每个月这样的 煎熬
得有多绝望!
当时瞬间想到了榆次有一个威望很高、看妇科医术很好的老中医,内心突然升腾起一个坚定的声音:“死马当活 马医!
虽然看过很多医生都无效,万一这个医生正好对症呢?!那不是化解了孩子一辈子的身体顽疾啦!
2、用“爱”暖心
每个学生都是有感知力的,你的一言一行是什么样的温度,都会被学生放在温度计中去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对于突发私自离校问题处理的思考
高等院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基地。

作为培养肩负未来建设使命的大学生的摇篮, 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犹显重要。

而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最多的辅导员对高等院校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正确人生观的确立的指导作用则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下是即为笔者在大学辅导员工作中的工作案例。

***,男,甘肃人,山东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06级农机专业本科生。

从学生工作角度看,该学生发生离校问题过程如下:9月6日,学校正式开学。

作为辅导员,笔者注意到有一个学生没有前来报到。

谨慎起见,我拨打了该生的手机,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出于一个学生工作者的敏感,笔者隐约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于是笔者联系到该生所在班级的学生干部、舍友、同学、朋友,询问该生的行踪,竟无人知晓。

该生的家长也一无所知。

笔者当机立断,报警说明了情况。

笔者协同该生的同学、家人,一方面不断拨打该生的手机,一方面到该生可能去到的地方加紧寻找。

终于于9月7日与该生取得了联系,该生也于当日返校。

经调查,情况如下:该生被网友以游玩为名骗至淄川,又被网友以听手机音乐为名强行拿走手机。

待该生意识到陷入“传销组织”后,多次索要手机无果。

最后,该生机智声称学校开学两天不见学生
将报警,且称不要手机也要返回学校,加之传销人员发现联系该同学的人很多,迫于压力,才归还手机放行。

本案例中,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对待这样的问题处理,我有如下收获:
1.一.事件发生后,处理要及时、得当
笔者发现问题后,立即与学生干部、家长、学生取得联系,展开搜寻工作并报警。

不放弃与学生的联系工作,不离不弃,采取适当措施以求搜寻工作的进展。

二.事件发生后,处理问题要全面
1.共同努力做好预防措施。

学生私自离校后,能够得以顺利解决,可以说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首先,同寝室的成员和家长、老师共同合作,展开对该生的搜寻工作。

其次,在该学生返校后,老师、家长、同学从各自的角度分别给与该学生关怀与安抚,帮助该生更好的调整心态,面对生活。

2.将事件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除了保密性外,还应注意对该同学的情绪调节。

该同学返校后,心里必然存有对伤害事件的阴影和对关心自己的人的愧疚,作为一名辅导员不可再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应与学生进行谈心式的交流,帮助学生尽快的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

3.关注该同学发展的实质问题。

通过与该同学的交流中,发现该同学之所以能发生突然离校事件,与其自身缺乏安全意识,轻信网友,
对陌生人无警惕之心不无关系。

笔者认识到大学生对来自社会的危险因素缺乏判断能力和抵抗力,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缺失,令人忧心。

学校必须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安全教育,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打好基础。

三.事件发生后,不断反思
1.学生与辅导员老师、家长与学校的关系
同学无故失踪,同班同学竟无人及时与老师、家长、学校报告,求证该生的行踪,不得不说明学生与辅导员老师、家长、学校之间缺乏交流。

有必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工作。

2.学生干部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作用
该生未前来报到,班干部不进行汇报,说明班干部在与老师恰接方面存在着疏漏。

事后,所在班级的负责人这样说,认为学生没有前来报到可能已经向学校请假,无需大惊小怪,可见没有足够的警觉意识。

3.辅导员处理问题应刚柔相济
该生私自离校返校后,学部的书记和辅导员就该同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当面进行了批评,若仅按照学生手册的规定,生硬的进行处分的话,该生返校后会怎么样?还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吗?自该生返校后,需要与他进行真诚交流,关心他的发展。

因此,笔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网络安全教育,希望通过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保护自身不受外界不利因素伤害,更好的学习、工作、生活。

作为一名跨世纪的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辅导员,我的路还很长。

青春对于人生只有一次。

青春永远属于力争上游,拼搏进取的年轻人。

我将继续以自己实际的、实在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学生的价值、证明学校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