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二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2张PPT)

(3)现实表现: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心想事成
2、客观唯心主义
(1)基本观点:
理解:把某种“客观精神”即所谓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理 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当作世界万物的 本原。这种“客观精神”,柏拉图叫“理念”,黑格尔叫 “绝对精神”,朱熹称之为“理”。
客观唯心主义者所说的精神,本质上不过是上帝的别 名而已,是哲学化的上帝创世说。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 宗教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
陷入唯心主义
结论: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只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两大阵营(派别),不存在第三个阵营,“二元论”的 观点或者倒向唯物主义、或者滑向唯心主义,但更容易陷 入唯心主义。
请你判断
1、唯物主义具有辩证法思想,唯心主义是形
而上学的。
×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
别
√
3、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1)正确性
(2)局限性
(3)代表人物及其经典观点:
霍尔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 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牛顿:微粒说 道尔顿:化学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知识拓展1
机械性:
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所 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性:3、辩证ຫໍສະໝຸດ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 学
(在自然观上既唯物又辩证、在历史观上即唯 物又辩证) (1)观点: 马哲真正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 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作用:马哲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 大思想武器。
高考政治《哲学生活》思维导图复习PPT课件

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
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
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
护,促使新一轮的科学发展。
(评分参考,以上每点4分,学生只要答到
三点即可得满分)
9
《半月谈》报道,山东省诸城市探索 开展农村社区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为 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具体做法是:按照地域相近、便于服务 等原则,把全市1 200多个村规划为208 个农村社区,在社区中选择一个交通便 利、基础较好的村庄成立社区服务中心。 中心通过设立卫生服务站、警务室、便 民超市、文化活动室及土地流转服务中 心等“一揽子”服务机构,引导政府有 关部门和企业进村入户,把各类公共服 务资源整合进社区,初步打破了公共产 品服务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并推动了 社区内村庄的融合聚集,加快了城镇化 步伐。
更推
好动
认全
识党 中
规学 律习 更和 加掌 能握 动历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第
地史 十Biblioteka 推唯 一进物 次工主 作义
集 体 学
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①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的概念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③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21张PPT)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 不起!
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 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 地去欺骗敌人呢?”
自主思考
这些哲学家身上有哪些共同 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知识提炼
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有人认为哲学智慧来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只要勤于思考就会产生哲学智慧。你怎么看?
实践——困惑——思考——哲学智慧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知识整合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 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是否所有的哲学都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知识整合
要区分哲学的任务和作用 “任务”表哲学的应然状态, “作用”表哲学的实然状态。
第三篇 有一种学法叫“思维导图”
本课小结
来源
哲 任务 学
作用
源于在生活实践中对 世界的追问和反思
是指导人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篇 有一种人叫“哲学家”
朱熹·南宋哲学家·理学大成者
朱熹刚刚会说话时,父亲指着天教他说: “天也 。”朱熹反问父亲:“天上有何物?” 他五岁能读懂孝经,八岁对八卦很感兴趣。
陆九渊·南宋哲学家·心学代表人物
史书记载,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 没有尽头,父亲没有回答他。他为了想清楚 这个问题而废寝忘食。
真正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得与失
戴奥珍尼斯是古希腊有名的讽刺哲学家。有一天,他来到柏拉图 家中。他从不穿鞋,两脚很脏,就这样在柏拉图的地毯上来回走 动,并说:“我在践踏柏拉图引以为荣耀的东西。” 柏拉图说:“这倒是真的,可是我得到了更大的荣耀。”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共29张PPT

义
根本观点表现 Leabharlann 式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发展史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只有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除此之外,哲学发展 史上还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但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是从 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的。
注意: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其一
唯物主义 世界是什么(世界 的本原是物质还是
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 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 他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吉凶灾祥?
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 明,便俱无了?
王守仁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 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①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心
主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
原 第 , 义 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
二意
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性识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
,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根本观点
唯
物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表
主 现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义
形 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两个
基本 派别
唯 心 主
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 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 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 成果。
唯物主义 形态
基本观点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
②近代 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形而上学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 唯物主义 本原,原子的属性
就是物质的属性。
局限性或优点
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 历史观上的唯 心主义等局限 性
2014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其一
辨证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辨证的唯心主义
哲学中的 两个对子
唯心主义
其二 辨证法 (从属)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界怎么样(世界的状态)
辩证法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 的观点。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判断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唯物主义 ②上帝七天创造世界。 唯心主义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 ④形存而神存,形谢而神灭。 唯物主义 ⑤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唯物主义 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唯心主义 ⑦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物质和意识
谁是本原
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土 是世界的本原,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②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 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 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④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认为, 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 归复于水。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 的哪种基本形态
1.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 且都是原子在动
辨证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辨证的唯心主义
哲学中的 两个对子
唯心主义
其二 辨证法 (从属)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界怎么样(世界的状态)
辩证法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 的观点。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判断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唯物主义 ②上帝七天创造世界。 唯心主义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 ④形存而神存,形谢而神灭。 唯物主义 ⑤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唯物主义 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唯心主义 ⑦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物质和意识
谁是本原
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土 是世界的本原,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②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 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 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④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认为, 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 归复于水。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 的哪种基本形态
1.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 且都是原子在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2

怀疑论,因为他对自己的存在也表示了不可知 和怀疑。)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
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 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夫万事万物之理 不外于吾心 心明便是天理
王守仁 (1472-1529) 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 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 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A、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 论与不可知论。
B、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 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 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 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共同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具 体形态——天、地、气等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 心主义的?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④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⑤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⑥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⑦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 社会、人类 ⑧气者,理之依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
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 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夫万事万物之理 不外于吾心 心明便是天理
王守仁 (1472-1529) 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 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 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A、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 论与不可知论。
B、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 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 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 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共同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具 体形态——天、地、气等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哲学的基本 问题PPT 课件2
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 心主义的?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④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⑤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⑥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⑦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 社会、人类 ⑧气者,理之依也。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优质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哲学小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
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在船划动 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 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 的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问:“你 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 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班级座位怎么排
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 联系地看问题
如何评价一个人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该 不该用手机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易错点
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总是自觉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 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 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从童年开始,我们往往就会 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 爸爸,我是从 哪儿来的啊?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仰望苍穹: 世界是什么?时间有没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 宇宙由何而来? 万物从何而生? 我是谁?世间可有鬼神? 人类可有灵魂?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哲学小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
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在船划动 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 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 的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问:“你 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 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班级座位怎么排
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 联系地看问题
如何评价一个人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该 不该用手机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易错点
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总是自觉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 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 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从童年开始,我们往往就会 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 爸爸,我是从 哪儿来的啊?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 活处处 有哲学 优质PPT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仰望苍穹: 世界是什么?时间有没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 宇宙由何而来? 万物从何而生? 我是谁?世间可有鬼神? 人类可有灵魂?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 (共39张PPT)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 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 在的,即所谓“自在之 物”,并认为 自在之 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 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 度。另一方面,他又强 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 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 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 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 映。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 ,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 ,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 不可知论 )的存在。 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 被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ABDE ) A.商品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计划方案 D.小王在球场打篮球 E.澳门回归祖国 F.三个代表思想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不要混淆: (1)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 “意识”和“物质”相搭配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课时 哲学的基本问题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内容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从生活实践看: 遇到且无法回避的。 原因 从哲学研究看: 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且必 须回答的问题;贯穿哲学 发展始终。
是 什 么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1
2
先有猪,再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 还是先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再有猪 ?
存在决定思维, 是唯物主义 然后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然后
思维决定存在 ,是唯心主义
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 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 存在 就会有饿的感觉。 思维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 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 才空空的? 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塞满了, 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 存在 思维 先有存在才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XXX
14
8.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9.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干基嘛里本不问理人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
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
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
授课高:XX概X 括和认识成果。
19
2、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 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 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 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 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 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 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 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 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 所造成的。简言之:原子就 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
授课:XXX
12
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 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 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 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复习与回顾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什么?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2021/3/10
授课:XXX
1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2021/3/10
授课:XXX
2
1 , 3 , 5
学习目标:
◇识记 :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理解: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 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从哲学研究看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 回答的问题。
从哲学发展看
➢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
本202性1/3/质10 和方向。
授课:XXX
9
乐?”
这段话涉
及到哲学
基本问题
的哪个方
面?惠子、
庄子分别
属于什么
派别?
知——思维 意识 知能不能反映、认识鱼,
鱼202—1/3/—10 存在 物质
知和鱼又没有同一性 授课:XXX
6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 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2021/3/10
1、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
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
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
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
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
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
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2021/3/10
授课:XXX
不可知论
7
情景感悟
漫画中 领导的 错误在 哪?
反映了 我们在 实际生 活中经 常遇到 什么问 题?
2021/3/10
一律抓紧 抗旱!
授课:XXX
请领导 指示
8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 的基本问题?
从生活实践看
材”,即水、火、木、金、
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
2了021/人3/10们对事物多样性及授世课:界XXX
17
唯物主义形 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1、否认世界是 神创造的
只是一 种猜测,没
2、认为世界是 物质的
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 于具体的物
质形态.
2021/3/10
授课:XXX
18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
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2021/3/10
授课:XXX
11
形神之辩涉及到哲学基本问题 形——物质存在的东西。 的哪个方面?肖子良、范缜分 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
形与神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
2021/3/10谁是第一性、谁是第授课二:XX性X 的问题。
5
《庄子·秋水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惠子说:“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就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小结: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
学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基
内容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本
问
从生活实践看:
题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原因
从哲学研究看: 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2021/3/10
从哲学发展看:
授课:XXX
10
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 说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运用: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02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为什么这个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021/3/10
授课:XXX
4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 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 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 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 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 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 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 得哑口无言.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
D.存在即被感知
2021/3/10
C
2021/3/10
授课:XXX
15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021/3/10
授课:XXX
16
一、唯物主义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 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 的本原是“火”。“火生 气,气生水,水生土,土 又还原成火。
3、中国古代的“五行”
学说 “五行”原指“五
C
2021/3/10
授课:XXX
13
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
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B
20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