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房地产共27页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PPT(共-47张)(PPT47页)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2 0/10/18 2020/1 0/1820 20/10/1 82020/ 10/181 0/18/20 20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这个机家会叫明天 6、
。2 020年1 0月18 日星期 日2020/1 0/1820 20/10/ 182020/ 10/18
2009年6月27日6时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 口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发生倒塌事故,造成一名工人 死亡
36
2009年,房市百态之二 楼歪歪
第一个楼歪歪指的是2009年7月中旬的一场大雨后, 四川成都“校园春天”小区原来距离就很近的两栋楼 房居然微微倾斜,靠在了一起,人们形象的称它为 “楼歪歪”,最令楼内居民郁闷的莫过于鉴定机构出 具的一纸报告,“此楼安全”。
竣工验收 1.领取《商品房销售许可证》
12
房地产开发流程可以用“五证”的取得来贯穿
一
二
三
四
五
建
国
建
建
商
设
有
设
筑
品
用
土
工
工
房
地
地
程
程
销
规
使
规
施
售
划
用
划
工
许
许
证
许
许
可
可
可
可
证
证
证
证
13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模式
l发展模式 l开发模式 l盈利模式
14
房地产企业的赢利模式,具体而言,根据房地产
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项目论证、项目定位、
南国土壤:八十年代中 期的广州、深圳等
中国房地产历史回顾

中国房地产历史回顾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房地产的那些事儿。
想当年啊,80 年代的时候,房子可没像现在这么热门。
那时候,单位分房还是主流,能有个单位给的小房子住,就觉得挺满足啦。
可到了 90 年代,情况慢慢有了变化。
商品房开始崭露头角,一些胆子大的人开始尝试买商品房。
那时候,房价相对来说还算亲民,不像现在这么让人望而却步。
2000 年之后,房地产市场就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地往上涨。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房子不仅是住的地方,还能保值增值。
于是乎,大家都拼命攒钱买房。
那些年,买房的人有的是为了自己住,有的是为了投资。
开发商们也像打了鸡血似的,到处盖楼。
有的地方楼盘一个接一个,那场面可热闹了。
再后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也越来越多。
一会儿限购,一会儿限贷,就是为了让这个市场能更健康、更平稳地发展。
第二篇亲人们,今天咱们唠唠中国房地产的历史。
记得早年间,房子可没那么多讲究,能遮风挡雨就行。
谁能想到后来会变得这么复杂呢。
以前啊,大家对房子的要求不高,有个地方睡,能做饭,就差不多了。
哪像现在,挑地段、看户型、比配套,样样都得考虑。
后来经济发展了,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房子的需求也跟着涨起来。
房价也跟着一路飙升,让好多人都直呼买不起。
不过,也有不少人靠着房地产发了财。
买了几套房子,一转手就赚了不少钱。
但也有人因为炒房亏得血本无归。
这房地产市场就像个大舞台,有人欢笑有人愁。
这些年,政府也一直在想办法调控,让房子回归住的本质。
比如说出台各种政策,打击炒房行为,保障刚需购房者的利益。
不管怎么说,房子这事儿关系着咱老百姓的生活。
希望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能更稳定,让大家都能有个温暖的家!。
中国房地产2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房地产20年发展历程回顾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
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
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
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房地合一状态下的物质实体及其权益。
最近几年,国内房价飞涨,让我们还来不及拿定买房的主意又涨价了。
2010年,中国的房价疯了。
这一年,北京望京地区“地王”边上的一套64平方米的住房,一个星期里总价涨了34万元。
房价令人们变得极度懊悔。
有时候,小两口合计买房子,其中一个稍一犹豫,价格便又上蹿了十几万元,为此引来一番不满和争吵,乃至分道扬镳。
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
房价是在人们犹豫不决的观望中突然爆发的。
2009年年初,上一轮房地产的低迷期还没走出,那些钱包瘪瘪的人还梦想着房价再降一点,没成想,进入3月,它突然发力,且一发不可收拾。
一个小区半年前每平方米价格只有1.9万元,半年后一看,变成了2.9万元。
原先是买了房子的人嫌降价太多,围着售楼处纷纷要求退房,现在一套房子刚开盘,就被抢光了。
《参考消息》则援引外电:中国每天新建房屋面积,已经占全球总量的50%左右。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
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中国历年房屋销售与竣工面积

中国历年房屋销售与竣工面积一、房地产开发完成情况2009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25619亿元,增长14.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7%。
200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1.9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8%;房屋新开工面积11.54亿平方米,增长12.5%;房屋竣工面积7.02亿平方米,增长5.5%。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77亿平方米,增长6.2%。
200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319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9%;完成土地开发面积23006万平方米,下降19.9%。
二、商品房销售情况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37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1%。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3.9%;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0.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4.2%。
2009年,商品房销售额43995亿元,比上年增长75.5%。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80.0%,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分别增长66.9%和45.5%。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情况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57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2%。
其中,国内贷款11293亿元,增长48.5%;利用外资470亿元,下降35.5%;企业自筹资金17906亿元,增长16.9%;其他资金27459亿元,增长71.9%。
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5914亿元,增长63.1%;个人按揭贷款8403亿元,增长116.2%。
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2010年,全国住宅竣工面积6.12亿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2011.01.17 08:55:51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5%。
12月当月,房地产开发投资5570亿元,增长12.0%。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开放初期(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房地产市场崛起(1990年代中期至2024年)、房地产泡沫(2024年至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控(2024年至今)。
开放初期,中国房地产产业开始恢复。
随着经济的推进,中国重新开放土地市场,允许土地使用权出售和租赁。
1988年,中国颁布了《城市住房制度试点方案》,允许城市居民购买居住房,并引进了商品房市场。
进入1990年代中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崛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收入的增长,居民对于住房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政府还实施了住房贷款政策,使更多人能够购买自己的住房。
这一时期,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土地资源短缺等。
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稳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降低房贷利率、鼓励购房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然而,这些措施也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
房价暴涨,许多房地产商盲目扩张,过度投资,土地市场泡沫严重。
2024年,中国政府意识到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危险,并开始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多个城市纷纷出台限购、限贷等措施,旨在遏制房价上涨,并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趋于平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以避免再次出现房地产泡沫。
同时,房地产业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如城市化带来的土地紧张、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寻找创新发展的路径。
总结起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恢复到崛起,再到泡沫和调控。
中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而,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寻找创新发展的路径。
楼市这10 年,有兴有衰

楼市这10年,有兴有衰文/吴 辉2012年至2022年的这10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之一的房地产,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10年来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132.34亿平方米这10年,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132.34亿平方米,是上一个10年的2.2倍。
住房品质逐步提升,新建住房质量更高、配套设施更全、居住环境更优美。
这10年,是我国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10年。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10年来,我国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
10年来全国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12.44万亿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介绍,过去10年,公积金覆盖面不断扩大,资金规模持续增长。
全国实缴人数从1.02亿人增长至1.64亿人,缴存总额从5万亿元增长到22.5万亿元,缴存余额从2.68万亿元增长到8.18万亿元。
过去10年,全国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12.44万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0.28万亿元、2736万笔,其中首套住房贷款笔数超过80%。
10年来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了10.7平方米从量上看,我国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明显提高。
10年来,全国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31.1平方米提升至41.8平方米,增加了10.7平方米。
超八成的城市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0平方米。
从城市口径看,2020年全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20平方米的家庭户比重为82.6%,较2010年提升了14.4个百分点。
从2008年到2017年10年间,我国房地产投资从不足3万亿元猛增至11万亿元,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7%。
行业普遍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在5%—10%之间属于健康合理范围。
10年来房价的变迁这10年,各地房价的变迁,更像一个城市的发展缩影,有兴有衰。
2019年近十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doc

近十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最近二十几年来,还没有哪个产业像房地产一样引起国人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在于这个产业的重要性,无论是否合理,它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次是因为这个产业“事多”,从拆迁上访,施工扰民,保安打人,业主投诉,房价上涨,面积缩小,产权纠纷,投资过热,房屋空置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无一不引起人们的广泛议论。
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以厉以宁教授为首的40名人大代表把中房公司成立的日子1981年1月16日作为中国住房日,作为全国房地产发展标志。
如此算来,房地产业发展到现在,在中国已经有30年的历史。
但房地产真正引人注目,成为经济和社会上的全方位的热点,是在最近十年里的事情。
很久以来,我们都在谈论美国人的梦,这个梦的核心就是一套住房,一辆汽车。
而现在,我们也有了中国人的梦,购买住房和汽车,已经成为老百姓的消费热点。
在我们面对近乎狂热的市场形式时,决不应该忽略任何市场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发生、发展、成长、成熟、衰退,这是任何一个产品市场都无法背离的过程,也许中国房地产暂时的繁荣会使我们忽略这一经济规律,那么就让我们放眼世界上其它地区的房地产发展历史和周期,以此来清醒的认识中国房地产的生命周期。
一、房地产业的发展周期:1.美国现在无可争议的左右着世界的经济发展,那么它的房地产发展历史又是什么样的呢?在1870年~1973年近100年里,美国房地产大致经历了由繁荣到萧条的六次周期性波动循环,平均每次波动历时18年,从周期长度的角度来看,美国房地产周期在18年左右完成一次周期波动同时,这期间也存在5年一次的短期波动。
按此规律,我们可以大致预测当前美国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以1981年繁荣期为基准,按照18~20年的周期频率来预测,美国房地产业在经历了1990年~1992年萧条期后,大约在1999年前后重新复苏并渐渐进入新的繁荣期,其间历时约19年。
实际上,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逐步走出衰退的阴影而复苏的同时,政府高度重视房地产业的振兴,在此前提下,美国房地产业也显著的回升,不仅房地产交易数量显著增加,而且价格也不断上涨,与此同时带来的是住宅投资量也显著增加,这些综合因素推进了美国房地产周期重新进入发展期。
最新中国十年来房地产发展回顾

中国十年来房地产发展回顾中国人口与房地产发展回顾(人口、城镇化与房价)(2008---2017.11)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正如1980年代的个人电脑,2000年的门户网站,2008年后的电子商务,2014年的移动互联网。
而反面就是柯达的胶卷,诺基亚的功能机,康师傅的方便面,被市场的不断萎缩挤压生存。
1.先来看看中国人口变化。
中国有两个生育高峰,60~70,80~90;决定了中国人口年龄形态是纺锤形。
纺锤形人口年龄结构给中国带来了30年的人口红利,但也埋下了人口结构变成倒金字塔,人口老龄化的祸根。
从2012年起,中国劳动力人口连续五年下滑,中国已经走向快速老龄化。
再来看中国城镇化进程。
自1996年起中国市场经济,私有企业大发展,中国迎来了城镇化的爆发20年,每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100万左右。
在经济过热的2007年创出了2345万人的新高,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断崖式下跌到1770万人,引发了房地产滞销,房价暴跌和打砸售楼部。
不过随着我国四万亿的推出,经济和城镇化增长迅速恢复,在2010年一举打破2007年的记录,达到2466万人,新高之后是连续四年的衰退,到2014年城镇化人口新增已经跌到1805万人,需求的萎缩,前几年投入的产能的过剩,多年来繁荣的地产迎来最冷的寒冬,不少融资能力弱的小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跑路。
幸好党国开始及时送温暖,降息降首付,央企入市做地王,城镇化新增人口一下又反弹到2200万人,那么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减少,还能维持每年2000万的新增城镇人口么?还是像2010年起不断走向衰退?我认为随着农村有意愿,又有能力年轻人的减少,房地产产业规模是不可避免的长期衰退。
1996年→2006年→2016年,城镇人口3.73→5.83→7.93亿人,农村人口8.50→7.32→5.90亿人。
1996~2016年城镇人口增长4.2亿,农村人口减少2.6亿。
下面我们再回顾下房地产产业的发展,看是否真与城镇化新增人口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