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抗菌药物的应用1.FDA对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A. 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
B. 动物中研究无危险性,但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利福布丁,乙胺丁醇,甲硝唑,呋喃妥因,C. 动物研究显示毒性,人体研究资料不充分,但用药时可能患者的受益大于危险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氯霉素,克拉霉素,万古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磺胺药/甲氧苄啶,氟喹诺酮类,利奈唑胺,乙胺嘧啶,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D. 已证实对人类有危险性,但仍可能受益多。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X. 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奎宁,乙硫异烟胺,利巴韦林2.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妊娠前期:从女性发育成熟到卵子受精时期。
在此阶段,使用药物一般比较安全,但在体内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可能会影响胚胎正常生长。
(2)受精第一日至第十四日:在此阶段,如果药物导致大量胚囊细胞受损会导致胚胎死亡。
如果仅少量细胞受损则不会影响其他细胞最终分化发育成为正常个体。
(3)受精第十五日至妊娠三个月左右:此时期是经典的致畸期。
由于各种器官、躯干、四肢在这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分化,所以极易受到包括药物毒性在内各种致畸因素影响,而且药物毒性作用越早,发生畸形的可能性就可能越严重。
(4)妊娠三个月至分娩:胎儿组要器官基本分化完成并迅速生长发育,在此阶段,药物致畸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但有些药物仍可能影响胎儿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2.青霉素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能妨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能促使细菌细胞膜分解,又能抑制其合成,对许多敏感菌有杀菌作用。
(1)妊娠期:通过单纯扩散的机制透过胎盘,孕母血液中游离的青霉素浓度可较脐血中低。
该类药物对母体的肝肾功能影响小,已证实青霉素类抗生素为妊娠期最安全的抗生素。
浅谈妊娠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浅谈妊娠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徐秀月;任瑞巧
【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1993(000)004
【摘要】据调查,在怀孕期间,几乎所有的孕妇都应用过两种以上的药物,其中抗生
素占1/3;还有个别的孕妇应用过各种类型的抗生素。
所以妊娠期抗生素的应用就
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讨课题。
1 妊娠期忌用的抗菌药物氨基类抗生素中的链霉素、
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雷素等,它们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耳毒性
及肾毒性,氨基类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在羊水中的浓度约为母体平均血脓度的30%~60%。
它们在胎儿体内的平均半衰期为5~6小时,明显地较母体为长,约2~3小时。
有人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徐秀月;任瑞巧
【作者单位】[1]菏泽市妇幼保健院;[2]菏泽地区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浅谈药学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产生的影响效果 [J], 李波
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分析 [J], 汪丽萍;
3.妊娠期间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J], 魏黎萍;余莲
4.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分析 [J], 汪丽萍
5.浅谈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作用 [J], 杜俏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一内酰胺酶更稳定(易 被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水解)、抗菌谱更广, 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部分厌氧菌 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差,对肠球菌无抗菌活性。注 射用药后血浓度高,在脑脊液中(特别是有炎 症情况下)能达有效血浓度,肝肾毒性低。适 用于严重革兰阴性及敏感阳性菌感染,病原 未明感染的经验治疗、医院内感染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4/2/9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物,在治 愈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 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细菌耐药 性的增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公共卫生问 题,2011年世界卫生主题被确定为“抗击耐药—— 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再次提醒全 球各国必须重视细菌耐药问题。本文就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基本问题作简要介绍。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第一代头孢菌素划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 葡萄球煎)、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较强 抗苗恬眭。注射剂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高,用 于敏感菌所致的较严重感染.主要品种有头 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胺苄、 头孢托啶等口服品种抗菌作用较头孢唑啉为 差,适用于各种轻中度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产酶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 感染。氢基青霉素以氨苄阿林与阿莫西林为 代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作 用逊于青霉素,但对流感嗜血杆菌、肠球菌 及部分肠道杆菌有抗菌作用,近年细菌对其 耐药率较高,主要用于肠球菌、敏感革兰阴 性菌所至各种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志贺菌和沙门菌对本品耐药率较高。抗假单 胞菌青霉素有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 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
孕产妇用药——第三讲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生儿 畸形率较 高 ,但 与药物 的相关性尚不确定 ,可能与孕妇
所患疾病以及合并用药等有一定的关系:其他头孢 菌素对胎 儿的安全性则缺乏研究资料 ,无特殊情况不宜首选使用。
23 B 内 酰 胺磅 抑 科 药 类 . 一
妊娠合并梅毒时使用青霉 素可有救地治疗母体 ,保护胎பைடு நூலகம்。
在 药 物 应 用 监 测 研 究 中 . 未 发 现 氨 苄 西 林 、 阿奠 西
林 、青霉素 v、苯唑西林 等引起胎 儿畸形率的 上升 ,氯苄 西林 、阿莫西林 和 甲氧西林 的蛋 白结合率低 ,易通过胎盘 并在羊 水中达到母体血浆药物浓度的 0 5 一10倍 ;母体 倍 注射氨苄西林后 9 0分钟 ,其血药浓度与胎儿 相等 ,因胎儿 肾功 能未成熟 ,药物 的半 衰期 较 长 ,20分钟 一30升钟 0 0
题 备受社 会 各界 的广 泛关 注 。十 月怀 胎是 一 个漫 长的过 程 ,妊 娠期 除 了象一般 人那样可能患有 各种疾病外 ,还 可
能 发生 许 多 与 妊 娠 有关 的 疾 病 ,有 更多 的 机 会 接 受 药 物 治
疗 药 物治疗是否 会影 响胎儿 的生长发育 ,是广大 孕妇最 为关心 的问题 选 择适 当的药物 ,使之 既能达 到治疗疾病 的 目的,叉能避免药物经胎 盘对胎儿产生 不 良影 响 ,是 压 患 双方共 同关心 的问题 。抗 菌药物 是临床应用最广泛 的药 物 ,本文根据美 国食品及药品管理 局 (D FA J颁布的药物对 妊娠的危险 5 等级标 准 ( 个 A类 ,对胎 儿未见不 良影 响 .危 险性极 小 :B类 ,动 物实驻 未见对胎仔有 危害 ,但 在人类 的安全性缺 乏临床 对照研究 多种 临床用 药属 于此 类 c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1)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
(2)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3)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
2.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哺乳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后,药物可自乳汁分泌,通常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不超过哺乳期患者每日用药量的1%;少数药物乳汁中分泌量较高,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甲硝唑等。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在乳汁中含量低。
然而,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导致乳儿听力减退,氯霉素可致乳儿骨髓抑制,磺胺甲嗯唑等可致胆红素脑病、溶血性贫血,四环素类可致乳齿黄染,青霉素类可致过敏反应等。
因此治疗哺乳期患者时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
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总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应注意:根据病原菌的种类、特点、部位、药效与动态变化;根据感染部位、年龄和基础疾患;根据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吸收、分布、排泄,血药浓度半衰期长短,血浆蛋白结合率及不良反应;根据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而作相应调整。
只有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充分发挥抗生素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健康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能够有效治疗妊娠期的各种感染,但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药物对母体的作用,将胎儿作为潜在接受者,在选用抗菌药物时,既要治疗母体的疾病,又不能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的危险期是在妊娠的前3个月,之后胎儿受药物的影响,在生长延迟与功能降低的作用下,药物危险降低。
妊娠中期的3个月较为安全,在最后3个月应用药物剂量应根据孕妇的情况减少。
在选用抗菌药物时,要注意选择不良反应较少、效果较好的药物才能保证母婴的安全。
一、药物在妊娠期应用危险性分类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的危险性,将药物分为A、B、C、D及X类。
A类药物:是指在妊娠期可使用。
B类药物:有明显指征时慎用。
C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要根据病症的情况,最终确定药物是否应用。
D类药物:在临床医学中,应尽量避免。
X类药物禁用。
临床医生在对妊娠期妇女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可根据药物危险性标准,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
二、妊娠期可应用的抗菌药物1.青霉素类青霉素类被列为B类妊娠用药,青霉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青霉素结合蛋白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使菌体失去渗透屏蔽,利用细菌自溶酶对细菌进行溶解,从而达到抗菌目的。
由于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青霉素类药物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少,对母体的肝肾功能影响较低。
由此,青霉素类也是临床妊娠妇女治疗的安全用药。
临床通常应用的青霉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
常用的广谱青霉素类包括阿莫西林、哌拉西林。
在临床应用时,应按照孕妇的感染特点,选择细菌敏感的药物种类,并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保证用药安全。
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B类妊娠用药,与青霉素类药物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
在临床治疗中,由于头孢菌素类药具有杀菌力强、过敏反应较少的应用优势,再加上药物对肾无毒性。
在妊娠期治疗时,医生可以安全使用。
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他啶、头孢曲松。
孕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论文

孕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根据妊娠期的特殊情况,孕妇发生感染(尿路感染)的机会较多,在选用抗菌药物时,除遵循一般合理用药原则外,还须注意孕妇及胎儿药理学特点,以及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由于抗生素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孕妇在妊娠过程中一定要谨慎选择抗生素。
妊娠期禁用的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主要对g【sup】-【/sup】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耳、肾毒性是本类药物众所周知的毒副反应。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都能通过胎盘屏障,在胎儿循环中的浓度达母血浓度的30%~60%。
庆大霉素静滴后4~7小时,胎血浓度接近母血浓度,而胎儿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低下,药物易在肾脏积蓄,引起新生儿耳聋和前厅失调。
此类药物还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临产前给药,有引起婴儿腹泻紧迫的可能性。
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米诺环素等。
此类药物应用后,胎儿循环中的浓度达母血浓度的50%~75%,可引起新生儿肢体畸形、肝肾损害、先天性白内障、骨骼生长障碍、牙齿着色和釉质发育不全、前白隆起或死胎增多等。
多粘菌素类:可通过胎盘屏障,对肾及神经系统有严重损害,且常用量即可引起。
万古霉素:其胎儿循环中浓度达母血浓度30%~40%,可引起耳聋及肾毒性。
甲硝唑:能通过胎盘屏障,在母血与胎血中都可迅速达到或超过治疗浓度,引起毒性反应,甲硝唑在动物实验中有致突变作用,早孕期3个月应禁用。
喹诺酮类:常用的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和司巴沙星。
喹诺酮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而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主导抗菌药之一。
动物实验中未发现喹诺酮类有致畸作用,也无胚胎毒性,但该类药物可引起幼年狗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软组织损伤。
对人体软骨的损害虽未获证实,但美国医学文献已明确提示:妊娠妇女不作推荐。
氯霉素:是具有抑菌作用的广谱抗生素,对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作用最强,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曾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但它最大的缺点是抑制骨髓。
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指南

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指南导言:妊娠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生理阶段,孕妇的身体会经历许多变化。
当孕妇出现感染或其他疾病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然而,孕妇使用抗生素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抗生素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的风险。
本文旨在为医生和孕妇提供妊娠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南,包括安全性评估、常见感染的处理以及具体药物的使用建议。
一、妊娠期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性评估孕妇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先进行安全性评估。
这包括了解该抗生素是否已被广泛用于孕妇身上,并通过动物试验和人体研究来评估其潜在的胎儿风险。
在考虑使用抗生素时,医生应权衡治疗的必要性和潜在的风险。
另外,抗生素的用药时间也需要考虑。
最好在怀孕早期使用抗生素,因为在这个阶段,胎儿的器官还在发育,可能更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
对于孕妇在妊娠晚期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医生应在治疗前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并告知孕妇。
二、常见感染的处理1.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在孕妇中比较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孕妇尿路感染的治疗,一线药物是抗生素硝基呋太尼或头孢类药物。
这些药物已被广泛用于孕妇身上,并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
2. 呼吸道感染孕妇在妊娠期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流感等。
对于轻度呼吸道感染,通常推荐休息,多喝水,并使用疼痛缓解药物来缓解症状。
如果症状严重,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抗生素治疗。
然而,应仔细选择抗生素,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
3. 阴道感染阴道感染在妊娠期间也很常见,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念珠菌和细菌性阴道炎。
对于轻微的阴道感染,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局部抗真菌剂或抗生素治疗。
然而,对于重度感染,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来治疗。
三、抗生素的使用建议1. 安全的抗生素在妊娠期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选择已被广泛用于孕妇身上的安全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硝基呋喃唑酮等。
然而,医生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仍需权衡治疗的必要性和潜在的胎儿风险。
2. 避免使用的抗生素在妊娠期应避免或谨慎使用某些抗生素,因为它们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属于对各种细菌以及各类微生物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的统称,主要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两大类型。
其中抗生素属于真菌、细菌以及放线菌属这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其在高浓度时可以有效抑制和杀灭其他可使人体发生病变的病源微生物。
女性在处于妊娠期和浦乳期时,尽量避免使用一切抗菌药物,以免对胎儿和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损害,但若是孕妇或产妇不慎遭到细菌或病毒感染,不得不进行抗菌治疗时,就需要慎重选择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减少疾病和药物对母体及胎儿或幼儿的身体损伤。
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女性处于妊娠期时,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女性处于妊娠期可选用的抗茵药物女性处于妊娠期,对于抗菌药物的选择,需要选择毒性低,对胎儿无不良作用并且不会对胎儿造成畸形的高安全性抗菌药物。
目前临床医学推荐的抗菌药物主要有三大类,分别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以及大环内酯类。
以上药物具体内容为(1)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具有与青霉素类相似的作用机制、理化特性和临床作用,但该类药物相对于青霉素类而言,其具有抗菌更广泛的优势,对酶和对酸稳定,并且无任何肾毒性制,没有造成胎儿畸形的危害。
目前,临床医学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主要有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氨苄以及头孢拉定等几款药物;(2)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具有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作用,而人类与各大哺乳动物的细胞并无细胞壁,因此青霉素类对人体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同时对处于妊娠期女性的肝肾功能影响也相对较小,对胎儿也无致畸性的效果。
但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比较起来,其具有抗菌谱窄,却不耐酸的不足点。
另外,青霉素类对各大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并不稳定,同时还具有不能口服这一缺陷,并容易出现过敏现象。
为了使该药物能够有效的发挥其抗菌功效,
经过医学专家学者的大量合成研究,已逐渐弥补了以上缺点,其中青霉素v钾片、美洛西林钠都是临床医学上极为常用的青霉素类抗菌药物;(3)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阻碍致病细菌中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抑制细菌的生长。
该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类似,其血药浓度并不高,胜在组织分布较好,毒性较低,生物利用度也相对较高。
该类抗菌药物对弓形体感染、衣原体感染以及支原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因一般细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
因此,该类抗菌药物可作为由衣原体、支原体、弓形体等感染、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过敏以及因一般细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首选药物。
目前为止,临床医学上大环内酯类常用抗菌药物主要有罗红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螺旋霉素等;(4)抗真菌药物:除了以上三种临床医学常用的抗菌药物之外,另外制霉菌素以及克霉唑两种抗菌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质也相对较高,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适当选用。
女性處于妊娠期禁止使用的抗菌药物由于妊娠期是女性极为特殊的时期,在此期间,女性的饮食和用药都需要格外注意,特别是对胎儿具有明显致畸作用以及明显毒副作用的抗菌药物。
临床医学上对胎儿具有以上效果的抗菌药物主要有氯霉素类、碘胺类、四环素类以及抗结核类等。
具体内容为(1)氯霉素类:氯霉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泛的优势,但该种药物能够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致使胎儿出现肝酶系统不全、引起药物蓄积以及肾脏排泄功能衰弱等现象,可严重损害胎儿的健康以及生长发膏隋况;(2)碘胺类:碘胺类抗菌药物与氯霉素类抗菌药物相似,均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进而致使胎儿发生脑损伤或者使新生儿出现核黄疸等不良现象;(3)四环素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泛的优势,但该类药物仍然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具有致畸作用,同时还能够严重影响患儿的四肢发育以及影响患儿的牙釉质发育。
不仅如此,该类药物还会对母体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能够致使母体在妊娠期间的肾脏,导致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出现肾脏功能障碍或
者急性坏死幽旨肪肝等不良影响;(4)抗结核药:利福平是临床医学上极为常用的抗结核药物,该药物能够顺利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再加上该药物在胎儿体内消失速度较慢,容易引起药物蓄积,从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致畸作用。
女性处于妊娠期时,衣食住行往往需要时常注意,对于药物的选用更是应该格外严谨,当孕妇遭到细菌和病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当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正确选择抗菌药物,以此来减少药物给母体及胎儿带来的损害程度。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