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指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人工肾脏(透析器)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包括两个主要过程:透析和超滤。
透析是指通过半透膜的作用,将血液中的废物、多余水分和电解质溶质传递到透析液中,从而清除体内的废物物质。
透析液中的成分与正常人体液相似,但可能会有所调整,以达到良好的透析效果。
超滤是指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透析膜排出体外的过程。
透析器中的超滤器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超滤速率,以使体内的液体平衡得到维持。
血液透析的透析过程是通过连接患者的动脉和静脉血管与透析器相连来实现的。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液从动脉端进入透析器,通过透析器内的半透膜与透析液进行交换,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溶质,然后通过透析机器返回至患者的静脉血管。
透析过程中,透析液和患者的血液在透析器内以逆向流动,这种逆向流动的方式有助于维持透析过程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总之,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透析过程和超滤过程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肾功能衰竭患者排除代谢产物,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血液透析指征及需要紧急透析情况

临床血液透析指征及需要紧急透析情况透析是治疗慢性肾病晚期患者的一种方式,当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损害,无法正常过滤血液、排除人体废物和多余水分时,需要采用透析来替代肾脏功能,从而维持患者的生命。
血液透析指征1. 尿毒症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导致体内毒素堆积。
2. 体液负荷过重所致的脑水肿、肺水肿、高血压:由于肾脏排水功能下降,导致体内水分过多,引起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3. 尿毒症所致的神经、精神系统病变:如意识模糊、精神错乱等,与毒素堆积有关。
4. 血液生化指标异常血尿素氮≥ 30 mmol/L(或≥ 28.6 mmol/L,参考不同标准)血肌酐≥530 ~ 884 mmol/L(或≥707 μmol/L,参考不同标准)肌酐清除率 < 0.1 ~ 0.15 mL/(min·kg)(或内生肌酐清除率≤10 mL/min,糖尿病患者可提前至≤15 mL/min)血清钾≥ 6.5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 6.8 mmol/L5. 尿毒症性贫血:血红蛋白 <60 g/L,表示患者贫血严重。
6. 其他代谢异常:如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等。
在评估透析指征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原发病等因素。
由于部分患者长期严格限制蛋白质入量,可能导致血尿素氮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不应单以尿素氮高低作为开始透析的指标。
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肌肉体积及活动量少,可能导致血肌酐也降低,不应单以血肌酐作为开始透析的指标,而应以肌酐清除率为准。
需要紧急透析情况1. 严重高钾血症当血钾≥7.0 mmol/L 时,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时,需要紧急透析治疗。
因为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脏停搏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通过透析降低血钾水平。
2. 急性肺水肿如患者对利尿剂无反应,且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水肿和心功能不全时,需要紧急透析来排除多余的液体,缓解患者的症状。
血液透析指征

(一) 慢性肾功能衰竭及中毒等透析指征1、经非透析疗法无法维持生存,需要透析替代失功的肾脏者。
通常血浆尿素氮>L(80mg/dl),肌酐>L或肌酐清除率<10ml/min;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CO2结合率<13mmoL/L;高度浮肿或伴有肺水肿;水钠潴留性高血压;心包炎;明显贫血,Hct<15﹪时,均应开始透析治疗。
2、可逆性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有助于缓解急性期。
3、肾移植前准备、肾移植后急性排异性导致急性肾衰或慢性排异移植肾失功时均需透析维持。
(二) 急性肾功能衰竭开始血液净化治疗指征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公认的开始透析的标准为:①利尿剂难以控制的水超负荷;②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高血钾;③严重代谢性酸中毒;④出现尿毒症严重并发症。
对于通常的ARF,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在没有出现临床并发症之前即开始透析,或早期预防性透析是有益的。
但是对于ICU中的ARF何时开始透析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患者的原发病不同,病情复杂性不一,年龄各异,生理功能紊乱程度差异较大,血液净化方法本身对患者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均要求实施者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合适的方式,否则会导致患者有致命的危险。
此时作为医生应清醒地认识到:①在ARF发病开始24小时内生理功能紊乱程度最重,往往决定患者的预后;②当对于一种治疗方法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比其他方法好时,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③防止并发症的产生与加重比等待或某种不肯定的方法是更聪明的举措。
Bellomo等提出ICU中ARF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具体标准:①少尿,尿量<200ml/12小时;②无尿,尿量<50ml/12h;③高血钾,钾>L;④严重酸中毒,PH<;⑤氮质血症,BUN>30mmol/L;⑥肺水肿;⑦尿毒症脑病;⑧尿毒症心包炎;⑨尿毒症神经病变或肌病;⑩严重的血钠异常,钠<115或>160mmol/L;⑾高热;⑿存在可透析性药物过量。
血液透析技术简介PPT课件

血液 膜 透析液
2019/11/12
.-
血液 膜 透 析液
7
溶质清除的原理
膜
• 对流:通过膜两侧的压力
梯度(差值)使血中毒素
压 力
高
随着水的跨膜移动而移动,
压 力 低
此现象即为对流。溶质对
流的跨膜移动速度较扩散
为快。中、大分子毒物主
要是通过对流清除的。
2019/11/12
.-
膜
压
压
力
力
高
低
8
溶质清除的原理
• HP ——吸附
• 不同物质被清除的方式也不同,小分子物质弥散效果好,中大分子物质则以 对流及吸附效果好。
•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要,甚至在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恰当的治疗模式。
2019/11/12
.-
5
2019/11/12
.-
6
溶质清除的原理
• 扩散: 由于半透膜两侧的溶质 梯度(差值)使溶质从浓度高的 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作跨膜移动, 逐渐达到膜两侧溶质浓度相等, 此现象即为扩散。小分子物质主 要是通过扩散清除的。
颈内静脉
In subclavian vein
锁骨下静脉
2019/11/12
.-
20
最常用永久性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由于一般的静脉不够粗、管壁不够厚, 不能满足血透治疗对血流量的要求, 所以进行血液透析前必需手术建立一 条永久血管通路,最常用的是前臂动 静脉瘘。
Hale Waihona Puke 静脉端穿刺针动脉端穿刺针 内瘘处静脉
动脉化静脉 动脉
2019/11/12
.-
1
血液透析的概念
血液透析是指把血液引出体 外,在透析器内血液与透析液进 行物质交换,排出体内废物、过 多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 衡紊乱,然后再把血液回输至体 内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血液 透析机来完成的。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考题Microsoft Word 97 - 2003 文档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考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5分)
1、血液透析是指将患者的血液引流至,通过,清除血液中的溶质与,并向体内补充溶质的方法,以达到清除体内和,纠正水电解质和的目的。
2、血管通路分为血管通路和血管通路两类。
3、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
4、血液透析需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或其他净化装臵,再回到体内去,该通路就称为。
5、永久性深静脉臵管一般多选静脉。
6、深静脉臵管常见并发症。
二、是非题(每题5分)
1、股静脉臵管者尽量屈髋90度,不宜过多活动。
()
2、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臵管,一般可作抽血、输液等用。
()
3、禁止在造瘘肢体测血压、输液、输血、抽血等,以免造成血肿或药物刺激导致静脉炎等造成内瘘闭塞。
()
4、内瘘成熟至少要2周,最好在成形后2个月再使用。
()
5、教会患者自我判断动静脉是否通畅的方法,即用非手术侧手触摸手术侧的吻合口,如扪及震颤说明通畅,或用听诊器听诊,可听到血管杂音则说明通畅。
()。
血液透析指征的选择PPT课件

二、慢性肾脏病分期
2002 年K/ DOQI 对慢性肾脏病做了如下定义: (1) 肾 脏损害(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异常) 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 滤过率(GFR) 的下降≥3 个月。肾脏损害是指下列两种 情况之一: ①异常的病理改变; ②出现肾脏损害的标志,包括血或 尿成分的异常,以及影像学检查的异常。(2) GFR < 60 ml/min/1. 73 m2 ≥3 个月,伴有或不伴有肾脏的损害。
血液透析指征的选择
一、肾脏的功能
人体有两个肾脏,正常成年人肾脏大小约12cm*6cm*3cm,肾脏的 主要功能如下: 1、排泄功能 主要排除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 2、调节体液平衡 肾小球每天滤过的原尿180L,其中99%在近曲 小管和远曲小管被重吸收,而只有1%以终尿形式排出体外。从而 保持机体体液的平衡。 3、调节电解质平衡 大量的电解质随尿液进入肾小管,而钠、钾、 钙、镁、碳酸氢盐、氯和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 4、调节酸碱平衡 人体的体液PH值为7.35~7.45,肾脏的调节起 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①回吸收NaHCO3,,排除氢离子,以维 系体内缓冲体系;②排泄氢离子,酸化尿液中磷酸盐等缓冲碱;③ 生成氨,与强酸基结合成铵盐而排出。 5、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近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对血压的调节起着重 要的作用,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加速红细胞生成。维生素 D3在肾脏内活化为1,25-(OH)2D3,才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 用。
病历分析二 患者,女,78岁,因“少尿、胸闷伴双下肢浮肿一天 余”,入住我院急诊内科,入院后查肾功能:Cr: 217µmol/L,BUN:28.5mmol/L,K+:7.7mmol/L。入院后,诊 断为急性左心衰,高钾血症。给予内科降钾,纠正心衰、利 尿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复查血K+:7.2mmol/L 。请 我科会诊,协助诊治。 查体:BP:190/80mmHg,神清,贫血貌,端坐体位。双瞳 (-),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可及广泛湿性罗音。HR:110 次/min,律齐,腹无异常,双下肢呈明显凹陷性水肿。
血液透析基本标准

血液透析基本标准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机器帮助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患有慢性肾脏病或急性肾损伤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以下是血液透析的基本标准:
1.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丧失或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2. 血液透析指征:血尿素氮(BUN)水平超过60mg/dL,肌酐(Cr)水平超过8mg/dL,或者尿素清除率小于10mL/min。
3. 透析频率: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况,通常每周进行3次到7
次透析,每次透析时间为3至5小时。
4. 年龄限制:一般来说,血液透析适用于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患者,但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5.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血液透析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血管通路,一般分为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外瘘和中央静脉导管三种方式。
6. 并发症和禁忌症:血液透析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禁忌症,包括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不可逆性脑损伤、恶性肿瘤等,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除了以上标准,血液透析的实施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合并症和预期效果,因此,具体的透析方案和透析时长会因患
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您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建议和指导。
血液透析指征

Cr ≥ 707.2u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 ≤10ml/min。
有厌食、恶心、呕吐等明显尿毒症表现。
紧急透析的指征
药物不能控制高血钾≥6.5mmol/l。 代谢性酸中毒HCo3≤16.744mmol/l,PH<7.2 明显水潴留体征,如严重浮肿伴有心力衰
CR上升177umol/l以上或血钾上升1-2mmol/l 以上。
血清钾≥7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15mmol/l。 PH<7.25。 BUN≥54mmol/l。 CR≥884umol/l。 急性肺水肿。
透析指征
BUN
C) (mmol/l)
心内科病人,女,45岁,因胸闷、气促4天入院,查电解 质正常,CR:687umol/l,EF:35%,B超:双肾实质性改 变。未透析。
常规 ≥28.6 慢性肾衰
紧急
≥707.2 ≥6.5
厌食、恶心、呕吐等尿毒症表现 酸中毒,水潴留
常规 ≥21.4 急性肾衰
紧急 ≥54
≥442 ≥6.5 ≥884 ≥7
明确诊断,少或无尿2天以上,高 分解代谢。
Co2结合力≤15mmol/l,PH<7.25, 急性肺水肿。
血液透析相对禁忌症
休克或收缩压低于80mmHg。 有严重出血或出血倾向者。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功能
竭、肺水肿、高血压。 并发尿毒症性心包炎、消化道出血、中枢
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恍惚、嗜睡、昏迷、 抽搐、精神症状等。
确定诊断。
少尿或无尿2天以上。 BUN≥21.4mmol/l,CR≥442umol/l。 血清钾≥6.5mmol/l或心电图有高钾表现。 有高分解代谢:每日BUN上升10mmol/l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F病因
肾前性 肾性 肾后性
ARF病因--肾前性
又称为肾前性氮质血症 1. 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所致的功能性肾小球灌
注压下降,肾实质的结构并无异常变化. 2. 在肾脏血供和肾小球灌注压恢复之后,肾
小球滤过率(GFR)可迅速恢复正常。 3. 如果导致肾脏灌注不足的肾前性因素持续
不缓解,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会进展为肾 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糖蛋白,在正常肾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在缺 血及肾毒性损伤后的去分化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中高表达。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SCr等标记 物,并对近端小管损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ARF诊断--早期诊断
白细胞介素 :IL-I8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
可在近端小管产生并被裂解.缺血性肾损伤动 物的尿液中明显增加,是诊断缺血性急性肾 功能衰竭的特异性指标,且不受肾脏毒性药 物、尿路感染、慢性肾脏疾病、肾炎综合征 或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对于确诊 急性肾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 > 90%,显著 早于SCr的升高 。
其它:角质细胞衍生趋化因子等。
ARF治疗--致病因素的控制
1.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控制感染,选择敏感抗生素。 3.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或用药物纠正。 4.消除病因或诱因,脱离或排除毒性损害。 5.积极治疗并存病,采用内科或外科措施。
ARF治疗---非透析疗法
纠正可逆的病因 维持体液平衡 饮食和营养 高钾血症的处理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 感染 对脓毒血症合并ARF患者的一些干预性治疗。
前言
血液透析清除血液中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
毒素能力强、效率高的血液净化方式之一。 临床适用于各种原因的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
竭、水负荷过度(急性肺水肿、严重肾病综 合征等)、电解质紊乱、某些药物或毒物中 毒。 严格地说,血液透析没有绝对禁忌证。关键 是要从患者病情及设备条件等方面权衡利弊, 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式。
前言
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并且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升高,糖尿病、 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我国透 析人口将有个更大比例的增加。
2008年 11,252 2007年 8,569
血液透析充分性是目前 讨论的比较 多的问题之一
透析到底要达到多大的剂量? 适时透析、常规透析、递增透析、足量透析? 透析“过量”? 如何评价?干体重、继发的并发症等和目前 还没有意识到得问题
ARF病因--肾性
由于各种肾脏疾患所致或由于肾前性因 素持续存在而使病情进展所致
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5%一50% 分类:①肾血管疾病;
②肾脏微血管和肾小球疾病, ③急性间质性肾炎; ④缺血和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ARF病因--肾后性
见于各种原因引发的急性尿路梗阻。 肾脏以下尿路梗阻,使梗阻上方的压力
ARF分期
ADQI(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 5级
•肾功能异常危险期(Risk) •肾损害期(Injury) •肾功能衰竭期(Failure) •肾功能丧失期(Loss) •终末肾脏病期(End stage)
ARF分期
AKIN:仍然使用RIFLE分级,但是仅保 留了前面3个急性病变期,而且在分级 标准作了微调。
ARF诊断--早期诊断
在一些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高危人群(如 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使用抗生素 和大手术者),早期诊断急性肾小管损伤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肾损伤进一步加重, 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常用评估肾功能损伤的指标(如BUN, SCr,和尿量等)都不敏感,也不能反映肾功能 受损的部位。
提要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中毒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的禁忌症 血液透析剂量(透析充分性)
ARF概念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 周)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表现为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水平 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 可伴有少尿(<400ml/24h或17ml/h)或无尿(< 100ml/d)。
ARF诊断--早期诊断
尿酶:尿酶增高,预示着早期肾小管损伤,包
括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γ-谷氨酰基转移 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 N-乙酰-ß-D- 氨 基葡萄糖苷酶(NAG)等,可以作为预测急性肾 损伤的重要标记物。
低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低分子蛋白几乎完
全被肾小球滤过,并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 血液中低分子蛋白水平升高,可以作为近曲 小管细胞受损的标记。这些蛋白包括胱抑素C (和cy视sta黄tin醇C结.C合ysC蛋)、白(àR1-B微P)球。蛋白、ß2微球蛋白
升高,甚至出现肾盂积水。 因肾实质受压,致使肾脏功能急骤下降,
故又称为急性梗阻性肾病。
ARF临床表现
尿量减少 氮质血症 液体平衡紊乱 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消化、循环、呼吸、血液神经等系统的
症状
ARF诊断--一般检查
1.血液检查 2.尿常规 3.肾衰指数(RFI) :
RFI=尿钠×SCr/尿肌酐
AKI(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肾功能在48h 内急剧下降,表现为血清肌酐上升>0.3mg/dl (26.4µmol / L)或SCr上升>50﹪或尿量减少(< 0.5ml / kg / d)超过6h。
急性肾损伤指急性肾小管损伤导致的肾功能减退, 但循环血容量不足,急性尿路梗阻及肾实质性疾病 除外。
ARF治疗---透析疗法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目的 1.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及毒素;
2.维持酸碱平衡; 3.为临床用药及营养治疗创造条件; 4.避免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
ARF诊断--早期诊断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
(ncutrophil gelatinasc-associatcd vlipocalin,NGAL) :脂质运载 蛋白(lipocalin)家族的成员.是急性肾损伤早 期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生物学标记物。
1 肾损伤分子- (kidneyinjury moleculeI,KIM-1):一种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