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复习.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国美术史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史前美术1.旧石器时代2.新时期时代●早●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鱼纹彩陶陶盆●庙底沟类型●花瓣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尖底漩涡彩陶瓶●舞蹈彩纹盆●晚●红山●玉器●龙山●黑陶●良渚●玉琮二、先秦1.青铜工艺●青铜器●礼,乐,兵,车马器其他●发展●商代●鼎盛●司母戊鼎●西周●增加铭文●毛公鼎●春秋●镶嵌和错金●莲鹤方壶●战国●铁器●采桑宴乐攻战纹壶●青铜雕塑●商(猛虎食人卣)●西周(青铜立人像)2.玉器●跽坐玉人像3.书法●甲骨文:占卜金文4.帛画●人物御龙图●人物龙凤图三、秦汉1.雕塑●青铜雕塑●(秦)铜车马●(西汉)长信宫灯●(东汉)马踏飞燕●石雕●西汉(霍去病墓石雕像群)●马踏匈奴●东汉(李冰石像)2.绘画●画像石,砖●隶书(张迁碑)(礼器碑)(石门碑)●小篆(泰山刻石)●帛画●长沙马王堆_1号汉墓石帛画(西汉)四、魏晋南北朝1.绘画●曹不兴●佛画之祖●卫协●始精●曹仲达●曹衣出水●萧绎●职贡图●六朝三大家●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女史箴图●洛阳赋图●烈女仁智图●画云台山记●论画●陆探微●秀骨清像●张僧繇●笔才一二,已象焉●张家样●杨子华●北齐校书图2.画论●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传神论)●论画●谢赫●画品●六品,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应物像形,传移摹写,经营位置●宗炳●山水画论●叙画3.佛教艺术●壁画●4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4.书法●钟繇●索靖●月怡贴●王羲之●兰亭序五、隋唐五代1.绘画●人物●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尉迟乙僧●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87神仙卷●仕女●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眆●仕女执扇图●簪花仕女图●五代●韩熙载●韩熙载夜宴图●周文炬●重屏会棋图●宫中图●山水●青绿山水●(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青山行旅途●水墨山水●(唐)王维●王破墨●雪溪图●辋川图●五代●北方●荆浩●笔法计气韵思景笔墨●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斧劈皴●南方●董源●潇湘图●披麻皴●巨然●秋山问道图●层峦丛林图●画鸟●唐●牛马二韩●韩滉●五牛图●韩幹●牧马图●照夜白图●五代●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荃●写生珍禽图●徐熙●雪竹图,雏鹤药苗图●薛稷●屏风六扇鹤样●边鸾●二枝折花2.画论●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绘画著录●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断代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绘画通史●荆浩●笔法记●张璪●绘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3.雕塑●龙门石窟●乐山大佛●昭陵六骏●乾陵石刻4.壁画●敦煌壁画●经变画●西方净土变5.建筑●寺庙建筑●大小雁塔●桥梁建筑●赵州桥六、宋1.绘画●人物●●武宗元●朝元仙仗图●李公麟●五马图●免胄图●梁恺●简笔画泼墨大写意●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山水●北宋●北方●李成●读碑窠石图●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远●范宽●溪山行旅途●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雨点皴●郭熙●早春图●林泉高致●卷云皴●高远,深远,平远●南方●米芾●人文山水画新开局●赤壁遗古●米点云山●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云山得意图●北宋青绿山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南宋山水●李唐●采薇图●万壑松冈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十八学士图●马远●马一角●踏歌图●寒江独钓图●夏圭●夏半边●烟釉林居图●松溪泛舟●花鸟●工笔画●黄居寀●山鹧棘雀图●赵佶●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瘦金体●崔白●双喜图●寒雀图●写意●文同●善竹●墨竹图●赵孟坚●岁寒三友●法常●老松八哥●杨无咎●墨梅图卷●风俗●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贺●货朗图七、元1.绘画●人物●王绎●写像秘诀●杨竹溪小像●山水●钱选●秋江待渡图●高克恭●春山晴雨图●赵孟頫(文人画领袖)●鹊华秋色图●元四家●吴镇●渔夫图●倪瓒●渔庄秋霁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青卞隐居图●花鸟●王冕●墨梅图●繁花满枝●柯久思●墨竹图●郑思肖●墨兰●无根兰2.雕塑艺术●晋祠泥塑人物像●重庆大足石刻像3.壁画艺术●山西永乐宫壁画●朝元图4.建筑艺术5.雕刻●营造法式(李戒)6.工艺美术●瓷器●天青色(汝窑)●钱(哥窑)●变(均窑)●定窑●官窑●缂丝工艺7.书法篆刻●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八、明清1.绘画●明●早●浙派●戴近●钟馗出山图●春游晚归图●吴伟●柳下读书图●中●吴门四家●仇英●人物故事图册●辋川十景图●最后一个青绿山水画家●文徴明●真赏斋图●唐寅●孟蜀官妓●溪山鱼隐图●白云青障图●沈周●庐山高图●诗书画一体●晚●山水●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松江画派●花鸟●工丽●文进●吕纪●写意●陈淳●秋葵图●山茶水仙图●白阳仙人●徐渭●墨葡萄图●泼墨大写意●青藤白阳●人物●变形主义●陈洪绶●归去来兮辞●水浒叶子●崔子忠●云中玉女图●藏云图●波臣派●曾鲸●王时敏像●张子卿像●清●正统派●清初六家●王时敏●云山图●王鉴●夏山图●王翚●溪山红树图●王原祁●●吴历●横山晴雨图●恽寿平●个性派●清初四僧●朱耷●荷鸭图●哭之笑之白眼看世人●石涛●苦瓜和尚语录●搜尽奇峰打草稿●髡残●弘仁●黄山图●金陵八家●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叶欣,谢荪,胡慥,●杨州八怪●扬州卖画●郑燮,李鳝,李方膺●布衣文人画●金农,高翔,汪士慎●文人休养职业画家●黄慎,罗聘2.版画与年画●版画●朱圭,焦秉贞●耕织图●冷枚●万寿盛典图●陈洪绶●分色木印木刻法●芥子园画传●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3.建筑艺术●园林建筑●私家●扬州●个园,何园●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上海●豫园●皇家●圆明园●万园之圆●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建筑●故宫●天坛●宗教建筑●布达拉宫●拉卜楞寺4.工艺美术●九、现代1.四大画家群●海派画家●赵之谦●虚谷,任熊,任熏,任颐,吴昌硕,蒲华●任颐●吴昌硕●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北京画家群体●齐白石●江浙画家群●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2.近现代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林凤眠●春眠●江畔●刘海粟●男女同校●颜文梁●厨房●画室3.漫画●丰子恺●莫谈国事●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叶浅予●打到四人帮。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3、形式法则的创造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以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He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简答题1.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内涵:P92①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位置是也;传移模写是也。
②“六法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本。
谢赫的“六法”和顾恺之的“传神论”呈一脉相承的,他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绘画基本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
③他的《古画品录》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一部什么样的“百科全书”?P120①《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善于绘画艺术的通史,这部著作既总结了前人的绘画美学思想,又系统的提出了自己的绘画美学见解,因此它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绘画百科全书。
②全书共分10卷,内容大致可分为4大部分:关于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关于画家传略及画迹史料;关于绘画技法与理论;关于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
③《历代名画记》所论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绘画的起源、功能、承继关系、评论标准、艺术表现以及时代和地方的特点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有新的见解。
3. 何为佛教的犍陀罗风格?犍陀罗作为古地名,指的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和白沙瓦谷地,阿富汗东部一带,是古印度十六国之一。
犍陀罗艺术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
据说贵霜地区的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与希腊的救世主阿波罗相似,于是按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阿波罗的头,脸上的笑容静谧而安详,披着希腊长衫模样的袈裟。
后来,佛陀以健美体魄为特征的雕像,加入了印度苦行的宗教观念在里面,从而使佛陀变得眼窝深陷形容枯槁,丑陋不堪。
但他通过肉体的瘦、丑反衬了精神的力和美,可以说,成熟的犍陀罗艺术是用希腊的艺术手法诠释印度宗教思想。
4.何为“文人画”,它的表现特点是什么?P143①文人画是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画,北宋苏轼首次提出“士人画”的概念,是没有功名的文人的画。
②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人文思想的绘画,并以书法如法,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以下内容根据《中国美术简史》整理,个人主观摘取,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部分1.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等油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溶剂,经低温烧制后,釉色成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
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三彩中的精品。
绚丽夺目、鲜艳多彩。
三才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为唐代雕塑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类别。
2.画品:南齐的谢赫著作《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其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品第高下,提出的绘画功能继承了曹植的理论思想,明确的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主张。
3.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于苏州,继承和发展了元代人文化的传统,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崇尚高洁而优雅的艺术风格,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操,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4.青山绿水: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描绘的青山绿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手法是先施以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在添染浓重之青绿色,其显著特征是色彩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粉饰意味。
5.院体画:又称院体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丹青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同时也专指南宋画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家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6.彩陶:新石器时代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出现赭红,黑,白诸种色彩的艳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同一。
达到粉饰美化的效果,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三国两晋南北朝填空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á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样),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萧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样),“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ù)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 “六法”出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相似。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大石窟。
20.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之四十里(鸣沙山)的断崖上,自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36)年,沙门(乐僔)开窟后,前后经历1000余年。
中国美术史作业及复习材料.doc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彩陶艺术中国美术史是怎样的一门课程?答:美术史是研究美术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是研究造型艺术一一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艺术在过去社会中规律性的发展和发生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答:绘画史、雕塑史、书法篆刻、建筑史、少数民族美术及民间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及地方美术史等美术种类的历史,涉及到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理论,美术思潮,美术学派等各个方面。
二.学习中国美术史的任务和目的?答:【任务】为了了解与研究中国美术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和人类的发展史,生活与艺术,审美与实物的结合。
【目的】掌握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历史及基本概貌,了解中国美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原因,从而了解与掌握美术的本质。
三.如何学习中国美术史?答:系统了解,重点掌握。
四.中国美术史起源于什么时期?答:旧石器时代晚期。
五.试述原始艺术最明显的特征,结合作品实例求证答:审美与实用并重,工艺与造型结合是该时代美术最突出与鲜明的特征。
【例】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人首状瓶口,五官塑造清晰,比例匀称,瓶身通体以弧线三角及斜线组成图案,陶塑人头与布满花纹的瓶身浑然一体,宛如一位身着花袄的美丽少女。
六.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学说答:模仿说,游戏说,情感说,巫术说,劳动说等(参考《艺术概论》)七•比较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彩陶纹样的异同答:【相同点】二者皆属于仰韶文化,器物多为盆,都以黑彩绘制兼有少量红彩。
【不同点】1•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多绘制于器物表面显眼位置,也有不少内部着彩的器物;而庙底沟类型全部绘制于器物表面,绝不见施内彩者。
2. 半坡类型常见纹样为变形鱼纹及人面鱼纹;庙底沟类型则多为圆点,弧线三角与曲线构成的花瓣与鸟纹最具特色。
A.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命名和地区分布答:仰韶文化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因最早的彩陶发现于河南绳池仰韶村而命名。
马家窑文化分布于甘肃,青海。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终极版

.'.重点一、东晋顾恺之:他提出的传神理论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
人称他身怀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画绝:1.表现在描绘人物时,往往善于用人物的形象特征和适合人物个性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顾恺之在画裴楷的肖像时,为了表达他英俊而有学识的面貌,在他的面颊上加了三根毫毛,是其格外有神。
顾恺之还故意将名流谢鲲画在岩石、丘壑中间。
谢鲲时寄情山水、闲适淡泊的隐士,顾恺之选择了与其相适应的典型环境来烘托人物性格。
2.还表现在善于抓住人物神态进行“传神写照”。
“当众点睛”行为。
3.他在自己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绘画的艺术价值在“传神”而非“写形”的绘画理论主张,继而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绘画方法。
“传神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绘画的觉醒时代到来,他成为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
4. 《女史箴图》、画法精湛、勾勒周详、作风细腻、神形兼备,与汉画的粗犷奔放有很大不同。
《洛神赋图》此画时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早期典范。
二、北宋、南宋山水画(势壮雄强,旷远悠深) 1.北宋: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宋初山水画以李成、范宽、关仝为代表 北宋山水常采用全景式构图,笔墨繁而凝重。
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描绘自然,使北宋山水画富有身后的内容感,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形成来独特的造型语言——蟹爪枝、卷云 。
蟹爪枝是用粗细变化自如的墨线,概括性地表现出冬季的杂树枯枝。
这种语言,有利于表现冬季的萧条肃杀,于是,他创造出了“寒林”的景象,人称李寒林。
李成的山水里有更多的主观写照,是作者的主观审美情趣与大自然相铸成 的产物。
最喜欢表现平远小景。
《读碑窠石图》在水墨山水画的文人抒情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对后世影响深远。
《晴峦萧寺图》 范宽(雄杰):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气势逼人。
《溪山行旅图》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优秀典范,被誉为“宋画第一”。
此画墨气浓重、但用墨不多。
范宽十分注重具体景物深入细致的刻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复习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来源:刘凡铭的日志中国美术史新石器时代(雕塑)红山文化陶塑与泥塑女神像出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重要的美术考古新发现之一。
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圆雕石刻,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兴隆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刻女神。
河南濮阳溪水坡仰韶文化45号墓,用蚌壳摆塑龙、虎形象, 这是中国墓室壁画开端,是我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造型最大的龙图形,被誉为“中华第一龙〃o商(青铜器)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建筑)商代重要建筑物外形由夯土台、墙体和屋顶三部分构成;建筑布局以大型宗庙或宫殿为中心,主要用纵向轴线构成整体性的建筑群落。
奠定中国建筑基本特征。
陕西岐山周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体。
(雕塑)玉石雕刻(青铜器)西周毛公鼎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
秦(雕塑)秦始皇陵“世界第八大奇迹"汉(雕塑)踱坐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刻,堪称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的第…座丰碑。
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是主体性与完美性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雕刻划时■代成就的典范。
画像石是雕塑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
根据现有资料,画像石萌发于西汉试帝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
东汉时期,画像石分布地区扩大,形成四个中心区:一、山东、苏北、皖北区;二、豫南、鄂北区;三、陕北、晋西北区;四、四川地区。
此外,北京、河北、浙江海宁等地也有零星发现。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与画像石类似。
其制作工艺是将加工好的泥坯放入木模中制成砖坯,待半干后去掉木模,用刻有图案内容的印模印出各种图像和图案,大型图案用儿个印模多次压印,部分图像用利器刻画而成。
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
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产品数量、制作水平都特别突出。
盛行于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尤以河南和四川两省出土最多。
三国(青铜器)春秋莲鹤方壶(自由舒展、活泼灵动)魏晋南北朝(壁画)在甘肃嘉峪关和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地主庄园图》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
(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转塔。
(绘画)曹不兴,记载中最早的佛像画家,亦是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
顾恺之(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称)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尤其是眼神的描绘。
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
“悟对通神”。
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论画》、《画云台山记》(绘画创作构思性笔记)——朴素的唯物思想提出对绘画对象的要求;强调临摹中的准确再现;将画论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开创绘画理论研究领域。
陆探微创造“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崇高玄学, 重清淡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
谢赫《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画品》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
“六法“是:一、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二、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六、传移模写(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孙畅之《述画》(第一部纪传体画史著作)宗炳《画山水序》思想受玄、释、道、儒思想的影响;“卧而游之”,提出“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创作构思方法;把山水创作归结为“神田"/心O王微《叙画》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著录)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断代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提出“得意”主张,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的“疏,,“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
具有绘画百科全书性质。
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
其书法论著《法书要录》。
(书法)王羲之“书圣"被称作"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千变万化” O创作出韵媚婉转的书法新风。
行草书《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O代表作品:《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王珂《伯远帖》隋唐(壁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画圣”(建筑)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是唐代现存的最高转塔。
(绘画)“金碧山水”展子虔《游春图》、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黄帝蜀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簪花仕女图》王维“破墨”王洽“泼墨”张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薛稷(画鹤)、边鸾(画雀)、韩斡(画马)《牧马图》、韩滉《五牛图》。
(书法)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我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笔画瘦硬、结体严谨,体现“意在笔先,文向思后”意味。
行书《梦奠帖》)颜真卿,代表作《中兴颂》。
(称其字“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
"行草书《祭侄文稿》、《争座位帖》)柳公权,代表作《玄秘塔碑》。
(偏重骨力,顿挫转折明确,却乂遒媚得体。
时•有“颜筋柳骨〃之誉。
行书《蒙诏帖》)赵孟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行草《洛神赋》、《千字文》等)张旭《古诗四帖》怀素《食鱼帖》五代(绘画)周文矩《重屏会棋图》顾阂中《韩熙载夜宴图》南北画派(北荆浩、关仝;南董源、巨然)荆浩《笔法记》,提出“图真”、“搜妙创真”,“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
山水形象要“气质聚盛",达到神形兼备。
代表作品:《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董源《潇湘图》(创造披麻皴、点子皴)巨然《万壑松林图》黄荃擅花竹翎毛,亦能画佛道、人物、山水。
所画题材多表现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以及其用于装饰宫廷的特点。
继承唐代花鸟画传流,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情态生动逼真。
作品《写生珍禽图》。
徐熙善画花竹、禽如蔬果、草虫。
画注重“落墨”,用笔信笔抒写,略加色彩。
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 O用“水墨淡彩”予人以超逸清雅的感觉。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但其也画过赋色浓丽并带有装饰趣味的“装堂花”、“铺殿花"O徐熙和黄荃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落笔技巧,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即一派为工笔写生,重于色彩,有勾勒填彩、重彩没骨渍染等技法,多属于院画体系。
另一派则注重水墨,多为粗笔写意,计有大、小写意、兼工带写的技法。
宋人谓“黄泉富贵,徐熙野逸” O(壁画)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辽庆陵,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壁画墓。
(建筑)北宋都城最重大的改变是里坊制的彻底废除。
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最早最大的木结构塔。
妙应寺白塔,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
独乐寺观音阁,是国内现存最早的高层木结构楼阁。
《营造法式》李诫南宋安平桥,是20世纪前中国仅存的最长桥梁。
(绘画)李公麟《五马图》(局部)梁楷(开启元明清写意人物、减笔人物画先河)《泼墨仙人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郭熙《林泉高致集》阐明山水画要表现林泉之意,满足士大夫“泉石啸傲”的精神追求。
强调对真山水的观察体验,要“自即山川取之''“神于好,精于勤,饱游饮看''主张山水画家应有全面的休养。
应“所养扩充”,“所经众多” “所览淳熟”,“所取精粹。
"代表作品:《早春图》王孟希《千里江山图》南宋四家李唐(开创南宋山水画新风)《采薇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马远《踏歌图》夏圭《遥天书雁》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闰中秋月》(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代表作品: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米芾《蜀素帖》;蔡襄《万安桥记》金(建筑)卢沟桥,是中国北方目前最古老的大型联拱桥。
(绘画)张璃《文姬归汉图》赵霖《昭陵六骏图》、(局部)元(壁画)何澄《归庄图》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王绎(著有《写像秘诀》,主张肖像画应在对方“叫嚣谈话之间”发现其“真性情”,反对对方“正襟危坐泥塑像”的方法。
)《杨竹西像》(建筑)《元代画塑记》记录元代宫廷艺术家从事雕塑、画像所需工料准则的书。
(绘画)赵孟^ (与欧,颜,柳并称楷书四大家)赵孟^艺术主张标榜“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O弓【晋唐为法鉴,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
反对宋代院画过分追求形似与纤巧,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
以文人画家为主角,以建构文人画图式为主题的绘画新时代,拉开了序幕。
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代表作品:《鹊华秋色图》、《千字文》。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的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有一定山水根据。
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
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 形成不同风貌。
但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孤寂,反映了时代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
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
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代表作品: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著有《写山水诀》);吴镇《渔乐图》;倪瓒《渔庄秋霁图》;王蒙《青卞隐居图》。
明(版画)徽派版画风格精细秀美,多线纹柔细,人物修长,表情似笑非笑,布景兼及室内外,细节刻画繁密精丽。
代表人物:丁云鹏《程氏墨苑》。
《顾氏画谱》和《集雅斋画谱》堪称明代画谱之双绝。
叶子版画代表人物:陈洪绶《水浒叶子》(人物形象面容奇古,形体伟岸,衣纹排叠遒劲,出神入化,设色水石并用,以艳衬雅,由擅“易圆以方, 易整以散”的装饰手法,具有丰富想象力和超乎时辈装饰意匠。
开辟“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道路,造型夸张变幻,饶有装饰意趣, 笔法遒劲,设色古雅。
与崔子忠《云中玉女图》并称南陈北崔。
(建筑)明清建筑佛塔三种形式:①楼阁式砖塔②元式喇叭塔③金刚宝座式塔(绘画)浙派(吴伟、戴进)宫廷花鸟画家(院体):边景昭、孙隆、林良、吕纪。
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代表作品:沈周《庐山高图》;文徵明《古木寒泉图》;唐寅《江南农事图》;仇英《桃源仙境图》白阳青藤陈淳,号白阳山水造型精当,严于剪裁,题材花木,意境安适宁静,笔墨自由如意,被誉为“一花半叶,淡墨欹毫,疏斜历乱之致,咄咄逼真。
” 代表作品《秋葵图》徐渭,号天池青藤以狂划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间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同时发抒“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与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
所画虽为花草瓜果,却具有磅礴的气势和雄肆豪放的格调,由此徐渭把中国写意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代表作品:《墨葡萄图》波臣派——曾鲸(创墨骨画法即以淡墨钩定轮廓五官,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王时敏像》华亭山水派——董其昌号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