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精品恒高补习班——教案鉴赏解析
徐汇精品恒高补习班——教案鉴赏

1.(2015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宝山一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如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这两处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松江一模)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若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m甲′、m乙′,上海中考)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奉贤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B ,S A >S B (容器足够,放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处于同一水平嘉定一模)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现从容器中抽取部分液体甲,并沿竖直方向切去部分乙′,则原先甲对容器底的压强松江一模)在图中,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 甲>S 乙)分别装有不同若从甲、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为 ( 杨浦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使水对容器底 )松江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A、B中,盛液体的柱形容器相同,将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如图所示、F B和压强p A、p B的关系是(杨浦一模)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现在两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体积相同,甲、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分别为△F甲和△F,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上海中考)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静安二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抽出液体的质闵行二模)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里面放入相同的金属球,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能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定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015普陀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1.(2014徐汇一模)如图所示,左右两柱形玻璃管形状、大小均相同,分别注入水和煤两管距离底部相同高度的地方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液面水金山一模)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现从容器中抽取部分液体、将圆柱体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则甲、乙剩余部分杨浦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6.(2013长宁一模)水平放置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的高度分别为h水和h酒精.当在两容器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倒入液体前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7.(2014崇明一模)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p CB.p=p=p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普陀二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经下列变化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D.①与③与④奉贤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容器中有液体,也无液体溢出)(ρ>ρ)()静安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液面仍保持相平,若甲对A底部压力的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普陀二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现将质量相)分别浸没在甲、乙两个容器中,且均无水溢出,这时的关系正确的是()宝山二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在下列措施中(保证容器中有液体,且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长宁二模)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现将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三个容器中,液)闵行二模)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液体,已下列做法有可能使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与)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2012闸北一模)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徐汇一模)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分别盛有某种液体,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金属球,容器内的液体对各自底部的压力相等.将A容器中的容器中的乙球取出后,两容器中剩余液体液面等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徐汇最好的恒高高考补习班 实用教案

作文素材:(1)《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汪国真:通俗易懂的东西不一定是名著,名著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近代学贯中西的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通俗易懂的,而一些不通今不博古的却偏好云遮雾盖。
(3)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多少废料,才能最终把它捕捉。
(4)一无所需最像神。
(苏格拉底)(5)质朴是大师的品质,它既体现在日常举止中,也体现在作品中。
这是一种丰富的简洁、深刻的平淡、自信者的谦虚,知道自己无需要矫饰。
(6)把简单的事情说得玄妙复杂,或把复杂的东西说得简单明白,都是不寻常的本领。
前者靠联想和推理,后者靠的是直觉和洞察。
前者非聪明不能为,能为后者的人则不但要聪明,而且要诚实。
(7)“大羹无味”、“寄至味于平淡”。
简单不是糊涂,而是智慧;简单不是平庸,而是深邃。
简单就是一本泛着墨香的书,一杯冒着热气的绿茶,一把缓缓摇摆的躺椅,一个温馨的家,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简单实质上是一种面对纷杂喧嚣的清醒,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
简单需要“梧桐更兼细雨”的细腻,需要“虚怀若谷”“物我两忘”的博大,需要“山高月小”“风清云淡”的超脱。
简单是一种对事物经过分析判断后的彻悟,认真咀嚼生活的每一片叶子,那朴素的叶脉自然会伸展到心灵深处,简单就是一本泛着墨香的书。
于是,一杯白开水也能品成醇香的咖啡,平淡的生活也能化为隽永的图画。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殊不知,简单中蕴含着复杂,复杂中也有简单,二者是辩证的。
重视复杂,复杂就变成了简单;忽视简单,简单就变成了复杂。
所以我们在做事时既要重视复杂,也要重视简单,这样才会走向成功。
自然界中,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看似简单,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
徐汇恒高补习班 优秀教案

1高考阅卷组长教你写作文(一)真实有品位,高考作文不吝高分高考阅卷组长教你写作文(一) 真实有品位,高考作文不吝高分一方面,教师在辛辛苦苦地教“应试作文”;另一方面,高考作文已经确立了“开放、灵活、包容、多元”的评价原则,在把“思想、真实、创新、规范”作为高考优秀作文标准的今天,靠应试已经不可能赢得考场作文的高分。
要走出这一怪圈,教师首先必须改变理念,这比起教给学生“高分技巧”、“制胜秘诀”的纯技术操作,重要且有用得多。
本刊今天起推出“高考阅卷组长教你写作文”专栏,长期担任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为本报独家撰文,厘清对高考阅卷标准的误区,教你如何真正写出一篇好作文。
周宏对一篇毫无依据的空洞作文,因为他的立意就判为高分,这就不是引导学生向善,而是引诱学生趋恶。
对高考作文中故意拔高的伪崇高,如果不制止,伤害的不仅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更是影响学生一生的人品。
为求高分而不惜造假的行为,在中小学生作文中至今还有一定市场。
为了深刻、升华,可以在毫无铺垫、论据单薄甚至似是而非的情况下,突然在作文结尾拔高;为了表现自己的坚强,可以在高考作文中把自己伪造成双目失明,双腿残疾,父母双亡……怎么可怜怎么写,为的是能够得个高分。
而根据调查结果,写这些题材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四肢健全、明眸善睐、父母双全。
有学生写《我的偶像》,说“我的偶像是环卫工人,因为他们每天早起晚归弄脏了自己干净了城市。
”“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
”接下来便是一段一段的抒情议论,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叙述描写。
我曾经多次问不同学校的高三学生:“把环卫工人当成偶像的请举手”,数百位听讲同学每次都无一人举手。
而恰恰是和他们同龄的一些人,为了体现“感情健康、积极向上”,在作文中“表露”虚情假意。
其实,把环卫工人当偶像未必虚假,未必写不出好作文。
有一位学生写的偶像就是环卫工人,这位环卫工人是他的父亲,所以他的作文写得情节具体生动,感情真挚含蓄,没有多少抒情议论,却用丰富的事实和细致的描写打动了读者,得分当然是很高的。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七年级秋季班语文辅导八一、文言实词讲解号【练习】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2.故自号曰醉翁也()3.有功,号“熙和名将”()4.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5.号为张楚()6.号呼而转徙()7.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8.不闻号令()9.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10.见卫在城上,号之,乃下()二、古诗词鉴赏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③。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
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②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③占春:占领春光,指包含浓郁春意。
1.诗歌前两句描写出一幅什么景象?“各占春”具体指什么?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
”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训练】畏鬼致盗荆①人有畏鬼者,闻槁叶之落与蛇鼠之行,莫不以为鬼也。
盗知之,于是宵窥其垣②作鬼音,惴弗敢睨也。
若是者四五,然后入其室,空其藏焉。
或诳之曰:‚鬼实取之也。
‛中心惑而阴然之。
无何,其宅果有鬼,纵物出于盗所,终以为鬼窃而与之,弗信其人盗也。
《郁离子》曰:‚……‘谗③不自来,因疑而来;间④不自人,乘隙而入。
’由其明之先蔽也。
‛注释:①荆:楚国。
②垣:墙壁下。
③谗:谗言。
④间:挑拨离间。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若是者四五()②或诳.之曰()③鬼实.取之也()④纵.物出于盗所()2.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荆人有畏鬼者,闻槁叶之落与蛇鼠之行,莫不以为鬼也。
(2)谗不自来,因疑而来;间不自人,乘隙而入。
3.本文带给人们什么启示?四、现代文阅读(一)一千四百六十只哭泣的鸭子刘小红母亲打来电话催文杰回家,说父亲又病了,文杰不置可否地答应着。
这几年,每当母亲打电话时,他总是这样的态度,因为在他的心中,结着一层厚厚的冰,四年了都没有融解。
想起当初带着妻女北漂求学的日子,文杰常常哽咽落泪。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第一节图形的平移知识点归纳1.平移: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距离:平移后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图形平移的距离3.平移的性质:(1)图形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
(2)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变。
(3)图形的平移是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4)图形上各点沿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Round 1 ☆小试牛刀1.对于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平行,但不一定相等;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也有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④有可能所有对应点的连线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2.下列图形中,把△ABC平移后,能得到△DEF的是()(A)(B)(C)(D)3.将左图案剪成若干小块,再分别平移后能够得到①、②、③中的()(A)0个(B)1个(C)2个(D)3个4.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________.①②③2.如图所示,平移△ABC 可得到△DEF,如果∠A=50°,∠C=60°,那么∠E=____°,∠EDF=_____°, ∠F=______°,∠DOB=_______°。
3.如图所示,长方体中,平移后能得到棱AA 1的棱有________.4.小明的一本书一共有104页,在这104页的页码中有两个数码的,并且这两个数码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则这样的页共有________页.☆ Round 2 ☆ 考试必备1.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AB=10,DH=4,平移距离为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气体成分的探究1.(1)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做了以下准备:(一)资料收集:①H 2+CuO Cu+H2O ②CO+CuO Cu+CO2③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二)设计实验装置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①你认为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②装置C的目的是,装置D的作用是;③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请你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案:2.某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1)该同学验证三种气体一定存在。
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 ( ) →( ) →D→( ) →( )(填A、B、C或E);(2)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3)混合气体通过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Ⅰ:有CO2、CH4 猜想Ⅱ:有CO、CH4猜想Ⅲ:有CO、CO2 猜想Ⅳ:有CO、CO2、CH4【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
【问题讨论】(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不成立。
(2)小明通过装置C处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位置,再增加一个上图中(填序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因此证明猜想成立。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高考数学 解析几何解题模型分析【高考命题研究与方法类比】 1、 若椭圆22221x y a b+=(a >b >0)上中心张直角的弦L 所在直线方程为1Ax By +=(0)AB ≠,则222211A B a b+=+;. 2、 给定椭圆1C :22221x y a b+=(a >b >0),则对1C 上任意给定的点000(,)P x y ,它的任一直角弦必须经过定点M(2222002222(,)a b a b x y a b a b---++. 3、 设000(,)P x y 为椭圆C:22221x y a b+= (a >0,. b >0)上一点,P 1P 2为曲线C 的动弦,记P 0P 1, P 0P 2斜率为k 1, k 2, 则直线P 1P 2通过定点00(,)M mx my -(1)m ≠的充要条件是212211m b k k m a +⋅=-⋅-. 4、 过椭圆22221x y a b+= (a >0, b >0)上任一点00(,)A x y 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C 两点,则斜率2020BC b x k a y =(常数). 5、 设A,B 为椭圆2222(0,1)x y k k k a b+=>≠上两点,直线AB 与椭圆22221x y a b+=相交于,P Q ,则AP BQ =. 6、 已知椭圆22221x y a b+=(a >b >0),O 为坐标原点,P 、Q 为椭圆上两动点,且【学习备注】OP OQ ⊥.22221111||||OP OQ a b+=+; 7、 设点00(,)P x y 为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内部一定点,AB 是椭圆22221x y a b+=过定点00(,)P x y 的任一弦,当弦AB 平行(或重合)于椭圆长轴所在直线时取max )(PB PA ∙.当弦AB 垂直于长轴所在直线时取min )(PB PA ∙.8、 MN 是经过椭圆22221x y a b+=(a >b >0)过焦点的任一弦,若AB 是经过椭圆中心O 且平行于MN 的弦,则2||2||AB a MN =.9、 过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左焦点F 作互相垂直的两条弦AB 、CD 则2222282()||||ab a b AB CD a b a+≤+≤+.【考试题型分析与类比】1. 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N M ,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直线PN PM ,的斜率分别为)0(,2121≠k k k k ,若21k k +的最小值为1,则椭圆的焦距与长轴的比值为_______2. M 是以B A ,为焦点的双曲线222=-y x 右支上任一点,若点M 到点)1,3(C 与到点B 的距离之和为S ,则S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3. 设B A ,为双曲线)0(2222≠=-λλby a x 同一条渐近线上的两不同点,)0,1(=m ,6||,=AB 3||=⋅m mAB ,则双曲线的焦距与长轴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_4. 有公共焦点的椭圆与双曲线中心为原点,焦点在x 轴上,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且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12PF F ∆是以1PF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110PF =,双曲线的焦距与长轴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2),则该椭圆的焦距与长轴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5. 已知曲线22:x y C =,点A (0,-2)及点B (3,a ),从点A 观察点B ,要使视线不被C 挡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6. 若椭圆1C :1212212=+b y a x (011>>b a )和椭圆2C :1222222=+b y a x (022>>b a )的焦点相同且12a a >.给出如下四个结论:①椭圆1C 和椭圆2C 一定没有公共点;②1122a b a b >; ③22212221b b a a -=-;④1212a a b b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7. 设直线l :m kx y +=(其中m k ,为整数),与椭圆1121622=+y x 交于不同两点B A ,,与双曲线112422=-y x 交于不同两点D C ,,使向量0=+BD AC ,符合上述条件的直线共有__________条8. 过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焦点(,0)(0)F c c ->,作圆:2224a x y +=的切线,切点为E ,延长FE 交双曲线右支于点P ,若1()2OE OF OP =+,则双曲线的焦距与长轴的比值为 .O EPF F’9. 有如下结论:“圆222r y x =+上一点),(00y x P 处的切线方程为200r y y y x =+”,类比也有结论:“椭圆),()0(1002222y x P b a by a x 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为12020=+by y a x x ”,过直线l :c a x 2=上任意一点M 引椭圆C :2212x y +=的两条切线,切点为 A 、B.直线AB 恒过一定点10. 在直角坐标系中,若与点)2,2(A 的距离为1且与点)0,(m B 的距离为3的直线恰有两条,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11. 已知实数c b a ,,成等差数列,点)0,1(-P 在动直线0=++c by ax 上的射影为M ,点)1,2(N ,则线段MN 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2. 设22)22()(),(yx y x y x F ++-=,对于一切R y x ∈,,0≠y ),(y x F 的最小值为___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四个定点A (−3,0),B (1,−1),C (0,3),D (−1,3)及一个动点P ,则|PA |+|PB |+|PC |+|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2121),(y y x x Q P d -+-=为两点),(),,(2211y x Q y x P 之间的“折线距离”,则坐标原点O 与直线0522=-+y x 上一点的“折线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____;圆122=+y x 上一点与直线0522=-+y x 上一点的“折线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___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三角形ABC 的顶点分别为)0,(),0,(),,0(c C b B a A ,点(0,)P p 在线段AO 上的一点(异于端点),这里p c b a ,,,均为非零实数,设直线CPBP ,分别与边AB AC ,交于点F E ,,某同学已正确求得直线OE的方程为01111=⎪⎪⎭⎫ ⎝⎛-+⎪⎭⎫ ⎝⎛-y a p x c b ,请你完成直线OF 的方程: ( )011=⎪⎪⎭⎫⎝⎛-+y a p x 。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中考一模强化训练(三十一)——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I.实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i.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实验目的:测定待测电阻的阻值实验器材:待测电阻、几节干电池、电键、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2)按电路图将器材连接好.3)闭合电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填入表格中ii.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实验目的:伏安法测电阻,要求多次测量,求电阻的平均值.实验器材:待测电阻、2节干电池、电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器材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电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3)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共记录3次.4)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求出每次测得的电阻值,并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注意事项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2.隐含条件:1)实验器材完好:电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无故障;2)正确连接电路: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3)正确串联器材,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很可能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或电源两端;4)通过思考分析,重新实验:重新正确连接电路;5)操作步骤正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电键,电流表示数最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小.6)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7)电源为几节新干电池: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3.分析方法:U0=U x+I·R p .1.(2012松江一模)“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相比较: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目的(选填“相同”或“不同”).“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 .2.(2014闸北一模)如图所示电路为“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电路,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1)实验目的:伏安法测电阻,要求,求电阻的平均值.2):R=U/I.3)若某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出现了故障不能使用,为了测出电阻R x的阻值,该同学选添了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进行实验.a.请根据上述条件设计实验电路图(画在方框内)b.利用测得的数据,写出待测电阻R x的表达式:R x=(简要说明式中物理量的含义)3.(2012松江一模)小明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器材均完好,所用电源电压为6伏,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字样.1)在图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接)2)小明同学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帮助小明判断故障原因(均选填“待测电阻断路”、“待测电阻短路”、“滑动变阻器断路”或“滑动变阻器短路”).3)经讨论,该小组同学重新连接,并按照正确步骤实验,在滑片P移到中点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是安,这时候测得的待测电阻的阻值是欧.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必须多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4.(2012杨浦一模)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小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另一端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到0.58安,而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不变,则他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问题是.2)经过思考,小华重新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两电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仍与图所示一致.则小华同学在实验中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欧.3)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则此时测得R x的阻值为欧.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作用.5.(2014嘉定一模)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电压表“0~15伏”量程损坏,但“0~3伏”量程完好.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2A”字样.1)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为,其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要求:当滑片向左移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2)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为0,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x或滑动变阻器R上,这一处故障原因可能是.换用同样规格的器材排除这处故障后,再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4伏和0.18安,则所用的电源电压为伏.3)小明继续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同时在不更改器材的情况下,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待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为伏.4)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4安,则此次R x的阻值为欧.6.(2013虹口一模)小王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所有器材均完好.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最大阻值处,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且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与电压表相同.然后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中点,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为0.6伏.接着他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28安.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7.(2014徐汇一模)小佳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佳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变阻器的滑片放置于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经思考,小佳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两电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仍与图所示一致.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安.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另一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8安.请根据小佳同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实验表格(注意: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的表格中,电阻计算精确到0.1欧).8.(2015杨浦一模)小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只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标有“20Ω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两个电键及导线若干.他经过思考,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1)他按图示电路连接实验器材,闭合电键S1,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其错误原因可能是 .2)他找到问题所在后,按如下图方法进行了三次实验,电路图及闭合电键后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c)所示(a、b中滑片位于最右端,c中滑片位于最左端).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需写出计算过程):①小明同学所用电源的电压U.①待测电阻Rx的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9.(2012上海中考)小陆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 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0.58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4.0~0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0.(2014松江一模)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Ω2A”字样.1)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图中端(选填“A”或“B”).2)他正确连接电路且规范操作,实验中分别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其两个端点,图示的电表示数分别为滑片在不同端点时电流或电压的情况.请在下表中将该同学尚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1.(2012长宁一模)小王同学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和若干导线,测定电阻R X的值.所有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即电源由几节干电池串联组成),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电路连接正确.闭合电键,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的范围为0.12~0.58安;当滑片移动到某个位置时,两个电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器材及观察到的现象将有关的数据填入表格内,并求出R X的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___________12.(2013杨浦一模)小华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 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将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12安~0.26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2.4伏~0伏.他通过思考分析,重新实验.当变阻器滑片移动到中点附近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请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3.(2014静安一模)小王、小张分别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其中:电源电压相等保持不变,待用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标有“10Ω2A”、“20Ω2A”的字样),待测电阻R x规格相同.实验中,两位同学所用的变阻器不同,但他们在连接电路时都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他们所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图(a)、(b)所示,接着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小王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小,而小张却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在思考并解决实验问题后,两位同学均完成实验,而其中一位同学将他所正确测得的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如图所示.1)两位同学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伏.2)为完成其中一位同学的记录和处理,请根据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2013闵行一模)小李做了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所写报告如下,请你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1)根据小李所测量的数据,算出电阻阻值R x=欧.2)你认为这份报告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应该填上的项目是:①;② .3)从实验步骤看,该实验存在的主要缺陷是:②;② .2.(2012黄浦一模)某小组同学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若干节干电池作电源,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2A”字样.1)他们连接的电路中还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如图(a)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的电路能够测未知电阻R X.2)实验开始,他们闭合电键,发现无论是按补上导线后的图(a)还是按图(b)的操作,甚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所看到的现象均为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可能是电压表发生了故障.于是决定在不使用电压表的情况下继续实验,并且分别测出了电路中最小电流I1和最大电流I2.接着改变干电池的节数,又重复做了两次实验.请在方框内画出他们重新设计的实验电路图3)他们设计的实验数据表格如下,请你完善表格中的栏目并简单叙述设计此栏目的理由: .4)根据他们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未知电阻的表达式:R X= .3.(2013松江一模)如图(a)所示为某同学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的电路图,该实验的原理是,在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图中端(选填“A”或“B”),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造成这样的原因是: .排除错误后,该同学继续实验,测得某次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3安,电阻两端的电压如图(c)所示,则这时候测得的R x的阻值为欧.4.(2014杨浦一模)小明同学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所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并画在方框中.2)小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接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直到为零.经过思考,小明重新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本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欧.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欧(上面的空格需写出计算过程).根据实验目的,小明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并写出操作的目的).5.(2012普陀一模)小明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要求.1)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2)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然后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伏,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3)小明调整了出现故障的器材后,按正确的步骤操作.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R X的阻值是欧;刚闭合电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欧.6.(2012静安一模)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自用完全相同的器材测定同一规格的电阻,且所用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连接电路时,他们均先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一端,然后将变阻器与其它所需器材串联,并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甲同学闭合电键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乙同学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和(c)所示.1)甲、乙两同学相互讨论后,发现了各自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其中乙同学的操作不当之处为 .2)该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欧.3)甲同学重新且正确实验,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7伏,0.16安,此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欧(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7.x有“20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源、电键用导线串联起来,然后将电压表并接在R x两端.1)在闭合电键S后,他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但指针偏转较小,且移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始终不变,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2)她找到问题后,按正确步骤重新实验,闭合电键后再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为2~6伏,则电源电压为伏;当变阻器滑片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8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伏,待测电阻的阻值为欧.(精确到0.1欧)8.1)根据图所示电路,闭合电键前应该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________端(选填“左”、“右”).2)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所有元件均完好.闭合电键,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安~0.58安,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测出的电阻值分别为________欧和________欧.3)移动变阻器滑片p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欧.4)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接下来要做的一项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9.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 1A”字样.实验时小李按图正确连接电路.1)在闭合电键S前,她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端(选填“左”或“右”).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示数为2.3伏,而电流表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她找到问题后重新实验,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为0.22~0.46安,则电源电压为伏.3)当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3.5伏,电流表示数为0.36安,该位置在滑动变阻器中点位置的侧(选填“左”或“右”).4)通过实验测得R x的阻值为欧(精确到0.1欧).10.(2014金山一模)某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源2个(电压分别为6伏、4.5伏),滑动变阻器2个(分别标有“10Ω3A”和“20Ω1A”的字样),待测电阻Rx(估计阻值约为19欧),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各1个和导线若干.他选用器材,按图连接电路,且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则1)该同学在实验中所选用的电源电压为伏,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欧.2)当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时(即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值的一半),电流表的示数为0.24安,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伏.他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3安,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伏,则测得Rx的阻值为欧.11.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1)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2)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并将其记录在序号1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接着,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序号2中,并计算出电阻值.他继续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6安,将其记录在序号3中.请将上表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0.1欧)12.(2013静安一模)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1)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图中端.(选填“A”或“B”)2)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序号1中.接着,他移动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将电压表的示数2.5伏记录在序号2中.当他将滑片移动到A端时,将电流表的示数0.36安记录在序号3中.请在上表中将该同学尚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3.(2014闵行一模)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9伏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1A”字样.1)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06安.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34安.请将表格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0.1欧).14.(2014虹口一模).小王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所有元件均完好.1)他将电源、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等串联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刚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a)、(b)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他经过思考,发现在电路连接中存在问题,他的问题是_____ ___.2)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在下表中.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26安.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5. (2015长宁一模)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电压表 “0~15伏”量程损坏,但“0~3伏”量程完好,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2A ”字样.1) 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5伏和0.12安,则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伏.2) 接着,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5欧),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0安.3)小明继续减小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实验中遇到了困难.在利用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小明经过思考,对电路进行了调整,然后继续移动滑片到某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2安,电压表示数如图20所示.4) 请帮助小明填写完整实验数据表格.(计算结果精确到0.1欧)(说明:每一序号1分,X R 1分.)(10)16.(2015静安一模)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所用器材如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0~15伏量程损坏)、待用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标有“5Ω3A”、“50Ω2A”的字样)、待测电阻R x、电键S以及导线若干.小明选择了一种规格的变阻器,正确串联电路且步骤正确,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合适的电路两端,闭合电键S后,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于实验序号1中,随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实验记录于实验序号2和3.此时,小明发现仅通过以上实验数据,无法得出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小明在分析、思考后,选择了另一种规格的变阻器,重新正确串联电路且步骤正确,并将电压表并联在合适的电路两端,闭合电键S 后,记录此时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0.1安、1.0伏.这样利用第4次实验数据,解决了前3次不能得出实验结果的问题.1)求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本小题需要写出计算过程)2)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强化训练(四)——声音的特征I.响度(也叫音量):1.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做响度.2.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2)响度与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单位面积上得到的能量就越少,听到的声音就越轻.3)使声音集中向某一个方向传播,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如听诊器,喇叭筒等.3.分贝数:通常用分贝数来表示响度的大小.分贝数越大,人耳感觉到的响度也越大.如果声音达到80分贝,就有可能伤害到耳朵.4.不同响度的波形图II.音调: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频率: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赫兹(Hz).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3.声源的振动快慢用频率的高低表示,发声体振动快,声音的频率就高,音调也就高;反之,振动越慢,声音的频率就低,音调也就越低.4.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5.不同音调的波形图III.次声波与超声波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赫兹.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2.次声波:①次声波的产生主要有火山爆发、极光、地震、海啸、台风、龙卷风等自然现象,以及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等;②大象和鲸可发出次声波;③通过监测次声波能预报海啸、台风等.3.超声波:①海豚、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和捕食;②超声波有很多应用,如超声金属探伤、超声除垢、B超等.IV.音色1.不同的乐器或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是由不同频率的声音组合而成的.频率组合情况也不同.它们的音色就不同.2.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V.乐音与噪声:1.物理学角度:乐音的振动波形是有规律的(图a);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振动波形是杂乱的、无规律的(图b).2.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3.减弱嗓声的方法: 噪声的控制可以从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以及保护受噪声影响者三个环节进行,即:从声源处减弱——消声;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从人耳处减弱——隔声1.以下各图与选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B.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C.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音调不同D.捂住耳朵可以减少噪声的频率2.为了节能,居民楼楼道内的照明灯都安有一个声控开关,声控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都可以3.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A. 轻敲响度大B. 轻敲音调高C. 重敲响度大D. 重敲音调高4.“轻声关门”是一种文明行为,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A.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5.距离发声体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小,这是因为()A. 声音的频率变小了B. 声音的传播速度变小了C. 声音的能量分散了D. 以上都有可能6.机械手表和耳朵的距离逐渐变大时,人耳听到的声音会越来越轻.下列说法错误的()A.响度越来越小B.分贝数越来越小C.手表内振动的幅度越来越小D.声音的能量越来越分散7.如图所示,O点有一个发声体,在声音的传播方向上站着M、N两位同学,那么下列关于这两位同学听到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音调相同,M听到声音的响度大B.音调相同,N听到声音的响度大C.响度相同,M听到声音的音调高D.响度相同,N听到声音的音调高8.某发声体在振动,但我们却没有听到声音,这是因为()A 发声体与我们之间没有介质 B. 发声体振幅太小C.发声体离我们太远D. 以上原因都有可能9.如图所示,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这主要是用来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传播速度10.拉二胡时,手指在琴弦上面上下移动,这样主要是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传播方向11.古书中对编钟有着这样的记载“大钟小音,小钟大音”,所谓的“大小音”是指()A. 音调的高低B. 响度的大小C. 音色的不同D. 以上都是12.《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了大弦和小弦的声音不同,主要是指()A.音色B.响度C.音调D.声速13.成语“曲高和寡”中的“高”指声音()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传播远14.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15.如图所示,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16.如图所示,4个相同的玻璃杯A、B、C、D里,盛有不同质量的水,水面高低各不相同,现用一根筷子分别敲击这4个杯子,则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髙的杯子是()17.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升髙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与音调无关的是()A.用手指敲打西瓜,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生熟B.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内脏器官是否正常C.敲打葡萄酒桶来判断酒的多少D.耳朵紧贴墙壁能够听到隔壁人的讲话19.带花蜜和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振动翅膀的频率分别是每秒钟300次和每秒钟440次,则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相比,前者()A. 音调高B. 音调低C. 响度大D. 响度小20.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髙于20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21.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常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巨大危害,这种波的特点是()A.频率低,人耳听不到B.频率低,人耳能听到C.频率高,人耳听不到D.频率高,人耳能听到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能听到蚊子的嗡嘴声,是因为其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B.手按电子琴的不同键位所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声音的频率不同C.人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变小了D.只要两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它们23.“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频率24.欣赏交响乐时,人们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小提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以上3项都不同25.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26.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B.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是乐音C.建筑工地上锯割钢材、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只要是你愿意听到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27.若在枪管口安装“消音器”,可以降低枪声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28.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 在街道两旁种草种树B.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指标D. 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29.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提示减弱噪声的方法是()A.在传播路径中减弱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介质中减弱噪声30.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起举行.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放声高歌”倾倒了无数观众,“放声”是指声音的大,演员的歌声通过(填写介质名称)传到现场观众的耳中.31.声音的叫音调.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端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 先慢转,后快转,前者听到的声音音调,后者听到的音调,可见,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32.牛的叫声跟老鼠的吱吱相比,音调较髙的是,响度较大的是 .老虎和百灵鸟的正常叫声相比,音调髙的是,响度大的是 .我们能根据它们的叫声分辨出是谁在叫,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3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即大.34.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区别是不同;“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好.35.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长度,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36.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依大小次序分3层8组,悬挂在钟架上,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主要是为了使钟声有不同的 .37.车到站后,你可以看到工人师傅拿着铁锤敲打车轮或车轮上的钢板,由听到的声音来判断钢板是否断裂.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用手指在上面敲几下,听声音判断优劣,这种判断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38.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39.某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如图(1)所示,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把锯条扳动一个较小的角度,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发现发出的声音较轻.第二次把锯条扳动一个较大的角度,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发现发出的声音较响,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图(2)(a)(b)为该同学观察到的示波器上波形图的情况,其中图(2)中的图为第二次实验时的波形图.40.用力敲一音叉,使音叉振动发声,波形的情况如图.则图所示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大,图所示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高41.图中发声体的振动图像,写出相应的变化情况42.阅读声速与气温有关的小短文,回答后面问题.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的.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的.1.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2.为了让后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上课,是增大了声音的()A. 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色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4.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雷鸣般”的描述是指声音的()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5.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 频率很高B. 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6.如图所示,悬挂在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B.参观者的呼喊声带着能量通过空气传播到这个金属球C.物理学上用“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D.物理学上用“音调”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7.要提高锣声的响度,可以()A. 用更大的力敲锣B.离敲锣点远一些C. 改用频率更高的锣来敲D.加快敲锣的速度8.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的响度更大些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优美的音乐也有可能成为噪音B.蚊子的嗡嗡声是其翅膀振动产生的C.吉他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拨弦时所用的力的大小不同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之间即使离得很近,也需要用无线电交流信息10.二胡、小提琴、扬琴等有弦的乐器,演奏前都要进行调节—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传播方向11.吉他是一种弦乐器,有6根粗细不同的弦.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 响度D. 声速12.按照歌谱,音符“2”比音符“6”低的是()A. 响度B. 响度和音色C. 音调D. 音色13.男同学的声音通常比女同学低沉、浑厚,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时()A.频率高B. 频率低C. 振幅大D. 振幅小14.演唱时,高音和低音是指所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15.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16.如图所示,敲击风铃中的三根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子,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桉发出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排列时相对应的管子编号正确的是()A.(1)、(3)、(2)B.(3)、(1)、(2)C.(1)、(2)、(3)D.(3)、(2)、(1)17.火车进站时,常见有维护人员检查车轮和支撑弹簧,他们不时地用锤子敲击检查部位,根据声音作出判断,这是()A.敲击时同时观察是否松动B.听声音的响度,判断部件是否正常C.听音调,判断部件是否正常D.听音色,判断部件是否正常18.频率为600赫兹的声音,每分钟振动的次数是()A.10次 B. 600次 C. 6000次 D. 36000次19.人耳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低于20赫兹 B. 高于20000赫兹C. 在200〜20000赫兹之间D. 在20〜20000赫兹之间20.下列声音中,人耳能够听到的是()A.医院里做“B超”用的声波B.风暴发出的声波(10〜15赫兹)C.五星红旗在风中的振动声(约50赫兹)D.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声(2〜3赫兹)21.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妈妈,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音量22.小明一听就知道电话是爸爸打来的,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能量B. 响度C. 音调D. 音色2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24.用钢琴和手风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听起来感觉不同,主要的原因是()A.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B.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2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2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③④⑤27.本市外环线以内区域全天禁止机动车鸣号.鸣号导致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鸣号声()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28.在上海市高架路的一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塑料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 减少强光对驾驶员的干扰B. 减少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D. 减少车辆的噪声污染29.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30.声音有3个特征,即:、和音色,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程度叫做响度.发声体的振动越大,声音就越响.响度还跟人离发声体的有关.人离发声体越远,声音的能量越(选填“分散”或“集中”),声音就越(选填“轻”或“响”).31.讲话时使用筒状的喇叭,可以提高声音的32.声源的振动用频率的高低表示.在物理学中,把每秒钟振动的称为频率,用符号表示.发声体振动快,频率就,音调也就 .33.甲音叉每分钟振动2000次,乙音叉半分钟振动800次,则甲音叉的频率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音叉的频率,甲音叉发声时的音调 (选填“高于”或“低于”)乙音叉的音调34.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 . 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失事飞机的“黑匣子”在海底发出的信号的频率是37.5千赫兹,则该信号属于选填“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35.用一张硬纸片划过木梳的尖齿,划得快时音调 (选填“髙”或“低”),可见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 .36.“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好,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尖声细气”说明声音的高.37.弹吉他时,在振动,吉他手的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动,声音的在改变.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弦的同一音时,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38.口技演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这些声音的;台下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传播的39.小明在教室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邻居张大伯,这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大伯说话“声音洪亮”,是指他说话声音的,40.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41.悠扬、悦耳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叫做,其振动波形是的.刺耳、难听的、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叫做,其振动波形是的.4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和的声音都称为噪声.4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3条:在减弱噪声,如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在减弱噪声,如在路旁种植树木;在减弱噪声,如戴上耳塞(均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4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响度相同的是图和图.45.观察图中甲、乙、丙三种声音的波形图可知:它们的音调,响度,音色〔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46.如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中可知: 是乐音的波形,是噪声的波形47.有人说:“任何物体在附近振动,我们的耳朵一定能听到它们的声音.”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试说明理由.不对;因为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如果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就听不到声音;另外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频率若是在人的听力范围以外,同样听不到声音.48.有一些手机有语音控制功能,只要手机的主人把好友的电话号码、称呼以及手机主人的声音储存到手机中,以后只要手机的主人对着手机重复对好友的称呼,便可自动拨通好友的电话,但是别人对着手机称呼这位好友却不会自动拨通他的电话.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因为每个人的音色各不相同,手机只能识别储存在其中的声音的音色,而别人的声音的音色不能识别,所以别人的声音不能使手机自动拨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