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框结构的计算

合集下载

底框砖混结构工程计算书

底框砖混结构工程计算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名称指导教师职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年月日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建筑设计 (1)1.1工程概况 (1)1.2建筑物功能与特点 (1)1.2.1平面设计 (1)1.2.2立面设计 (1)1.3设计资料 (2)1.3.1自然条件 (2)1.3.2工程做法 (2)1.3.3门窗 (4)第2章结构设计 (5)2.1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5)2.1.1结构方案的选择 (5)2.1.2其它构造 (5)2.1.3材料选择 (5)2.2荷载计算 (6)2.2.1屋面荷载 (6)2.2.2楼面荷载 (6)2.2.3天沟及雨篷荷载 (8)2.2.4梯板荷载 (9)2.3.1预应力空心板选型 (10)2.3.2现浇板计算 (11)2.4梁计算 (18)2.4.1屋面梁计算 (18)2.4.2标准层梁计算 (22)2.4.3转换层梁计算 (25)2.5框架计算 (39)2.5.1尺寸确定 (39)2.5.2荷载计算 (39)2.5.3内力计算 (47)2.5.4配筋计算 (52)2.6楼梯设计 (59)2.6.1楼梯梯板设计 (59)2.6.2楼梯平台板设计 (60)2.6.3楼梯平台梁设计 (60)2.7墙体计算 (62)2.7.1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62)2.7.2墙体高厚比验算 (62)2.7.3纵墙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计算 (62)2.7.4横墙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计算 (64)2.7.5梁下局压验算 (66)2.7.6屋面挑梁的抗倾覆验算 (67)2.8.1基础类型选择 (68)2.8.2基础设计 (68)参考文献 (73)总结 (74)附录 (75)第1章建筑设计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工程总面积:5335.33㎡。

主楼六层,总高22.2m,首层层高4.5m,二层及以上各层层高均为3.0m。

结构形式:底框砖混结构。

1.2建筑物功能与特点1.2.1平面设计英岚小筑坐北朝南,底层1-24轴为超市,25-31轴为药店,31-36轴为餐厅,最大柱距 5.1×4.5m,布局合理,符合沿街建筑的特点,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

底框抗震墙砌体结构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底框抗震墙砌体结构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砌体结构抗震验算(1)砌体结构抗震验算的计算过程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力——按楼面刚度和墙体侧向刚度分配地震剪力到每个墙段——导算楼面荷载和墙体自重计算墙体压应力——按墙体截面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验算个墙段的受剪承载力。

二、底框-抗震墙结构的计算(1)底框-抗震墙结构的计算过程和内容1.计算底框-抗震墙的填充墙和其他各层砖墙的抗震承载力,以及底框结构中的混凝土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

在底框的计算中不考虑框架承担的地震作用,即地震作用全部由抗震墙承担。

底层的混凝土墙和满足砖填充墙的砖墙应作为受力墙输入,一般隔墙不输入。

2.计算底部各榀框架的侧向地震作用及各榀框架中框架柱有地震倾覆力矩时产生的附加轴力。

底框-抗震墙的地震剪力要根据上下层侧移刚度乘以1.2-1.5的增大系数;然后将地震剪力在框架和抗震墙之间分配,分配时呼凝土剪力墙的侧移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3,砖填充墙乘以0.2的折减系数,非抗震墙不再模型中输入。

3.剪力墙的内力和配筋计算(2)底框-抗震墙结构及半参数的输入三、砌体结构的受压计算(1)墙体受压计算原则及过程以门窗间墙段为计算单元,当墙体中没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按无筋砌体有关规范计算,有构造柱则按组合墙的有关规范计算。

长度小于250mm的墙不做受压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时,墙体构件按墙段自动生成,每个墙段生成一个承压构件。

(2)墙体的受压计算结果结果文件ZC*.T 数值为抗力与效应之比。

四、砌体结构高厚比验算(1)墙体高厚比验算原则及过程程序把相邻两端有墙肢支撑的墙段生成墙高厚比计算单元。

长度小于1.9米的单元不做高厚比演算。

考虑构造柱共同作用,高厚比乘以构造柱提高系数。

底框结构计算书(00002)

底框结构计算书(00002)

1 建筑设计1.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认可de总体规划及单体初步设计方案;(2)建设单位提供de设计任务书;(3)建设单位提供de基础设计资料(4)国家及地方现行de有关设计规范、标准及规程、规定(5)结构、给水排水、通风空调、电气燃气、通讯信息等专业队建筑专业de各项技术要求(6)有关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设计要求本工程建筑耐久等级为二级..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内部功能主要满足居住及商业用房功能、防火、疏散等要求..建筑外形简洁明快..体现建筑特征及建筑风格。

1.3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句容市农贸街东侧C地块住宅..地上五层..一层为框架..以上为砖混结构..建筑高度为17.9m..总建筑面积为3053.7m....一层层高为 4.2..以上层高均为 2.9m..室内外高差0.15m。

二类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为轻危险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地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抗震等级为二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地震设计加速度为0.1g。

图1-1建筑正立面图图1-2底层平面建筑图:1.4具体设计内容(1)各层平面设计(2)楼梯剖面设计(3)楼梯放大图、节点详图2 结构设计2.1设计依据及要求2.1.1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0.35kN/m地面粗糙程度:C类基本雪压:S=0.45kN/m工程地质根据某地质勘探部门提供de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本工程场地内无活动断裂通过..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宜于建筑。

(完整版)底框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底框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摘要本计算书按照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写,毕业设计的课题为邓州市北京大道育才苑商住楼。

,主体为六层,上面四层砖混,下面两层框架,室内外高差为0.45米,本设计主要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

结构设计部分包括手算和电算两部分。

建筑设计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在了解本工程概况、领会初步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共手绘建筑施工图6张。

在手算结构部分,主体六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内容包括:结构方案选择、荷载标准值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竖向及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及组合、框架梁柱截面设计、楼梯设计和基础设计等。

关键词:底框结构、荷载内力组合、截面设计AbstractAccording to this calculation on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school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the preparation, Graduation to the tasks sanitary Beijing Yucai Court composite Road. , In the main for the six-storey, four-storey brick above, the following two frameworks, indoor and outdoor consist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in two parts. Structural design includes manual and computer operator in two parts. Some of the key architectural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ject profiles, understand the intent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lans drawn and construction were the six-storey using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 structural options. Load standard terms, the level of seismic standard terms, the vertical and framework column design, stair design and infrastructure design.Keywords: Bottom frame, the load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the cross-section design目录第一部分建筑设计............................................1.1设计依据......................................................................................................................1.2设计要求......................................................................................................................1.3工程概况......................................................................................................................1.4具体设计内容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及要求 ..........................................................................................................二.布置及计算简图 ..........................................................................................................三.估算构件截面尺寸 ......................................................................................................四.荷载统计...................................................................................................................五. 楼梯雨蓬阳台计算 ....................................................................................................六.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七.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侧移计算 ......................................................................八. 框架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九.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十.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十一.框架截面设计 ..........................................................................................................十二.基础设计...................................................................................................................致谢..........................................................参考文献......................................................第一部分建筑设计1.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认可的总体规划及单体初步设计方案;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3.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设计资料4.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及规程、规定5.结构、给水排水、通风空调、电气燃气、通讯信息等专业队建筑专业的各项技术要求6.有关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2设计要求本工程建筑耐久等级为二级,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内部功能主要满足居住及商业用房功能、防火、疏散等要求,建筑外形简洁明快,体现建筑特征及建筑风格。

砖混底框结构pk二维计算及梁柱施工图modify

砖混底框结构pk二维计算及梁柱施工图modify

砖混底框结构 PK 二维计算及梁柱施工图 Modify一、砖混底框结构简介砖混底框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既可做高层住宅,也可做写字楼等商业用途。

它主要由砖墙、混凝土楼板和柱子组成,形成一个三维的框架结构。

其中,砖墙是承载自身重量和外部荷载的主要结构,混凝土楼板则起到了框架结构的连接作用,柱子则是承载下部荷载并传递到地基中的结构。

砖混底框结构的构造简单,适用范围广泛。

二、砖混底框结构 PK 二维计算1. 二维计算概述二维计算是砖混底框结构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准确计算出各构件所需要的尺寸和材料,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具体而言,砖混底框结构的二维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结构整体分析:对砖混底框结构进行整体分析,确定每个构件所受荷载大小和方向,以及每个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截面分析:对每个构件的截面进行分析,确定其所承受的弯矩和剪力大小,并根据截面特点确定其受力状态。

•尺寸和材料的计算:根据结构分析和截面分析的结果,计算出每个构件所需要的尺寸和材料,以支持整个结构的承载和稳定。

2. 二维计算方法砖混底框结构的二维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手算法:通过手工计算,利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理论,对砖混底框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砖混底框结构,具有较高的理论准确性和实用性。

•计算机辅助法: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砖混底框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设计,以实现精确的计算和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砖混底框结构,具有良好的自动化和快速性。

3. 二维计算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展示砖混底框结构的二维计算方法,我们以一座典型的20层住宅为例进行分析。

假设该住宅的地理条件为平整地带,设计荷载为24kN/m2,风荷载为0.5kN/m2,使用的材料为砖块和C30混凝土,设计要求为统一的楼层高度为3m。

我们先进行结构整体分析,确定每个构件的荷载和方向。

根据设计荷载和楼层高度,我们可以得出每层楼承载的荷载为:(24kN/m2 + 3m * 0.5kN/m2) * 9m2 = 244.5kN,其中9m2为每层楼的面积。

底框结构设计规范

底框结构设计规范

底框结构设计规范一、一般规定1、根据《抗规》7、1、2 表中所述底框结构上部砌体最小厚度为240mm,房屋最高限值及层数:6, 7度22m 7层;8度19m 6层;9度区不容许采用这种形式。

2 、底框层高不得大于4、5m。

3、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得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上部得砌体抗震墙与底部得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2)房屋得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得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

6、7 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得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得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得附加轴力与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3)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得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得比值,6、7 度时不应大于2、5,8 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4)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得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得比值,6、7 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5)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得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

4、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得框架与抗震墙得抗震等级,6、7、8 度可分别按三、二、一级采用。

5、底框层砼等级不得低于C30。

二、计算方法及要点1、计算方法:底部框架房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并应按第 2 点规定调整地震作用效应。

2、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得地震作用效应,应按下列规定调整:1)对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得纵向与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值得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

2)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与第二层得纵向与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侧向刚度比在1、2〜1、5范围内选用。

3)底层或底部两层得纵向与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得抗震墙承担,并按各抗震墙侧向刚度比例分配。

[精品文档]PKPM底框计算

[精品文档]PKPM底框计算

1、底框计算到底用那一种程序,怎么计算!PKPM有三个模块可以做!是什么顺序怎么做,论坛上很多,不知道可以搜一搜!我的答案是PK,用SA TWE复核,复核内容主要是吊筋和附加箍筋,论坛有一贴漏掉吊筋的,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很多人说PK偏大,的确是这样的,我感觉SATWE偏小。

2、SATWE看起来比较简单适合新手用,属于傻瓜型,PK不是很直观,需要一些技术含量!底框是需要靠电脑,但是手算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PK麻烦要一榀一榀的抽,不要怕麻烦,其实没有几根梁,如果截面尺寸不是反复的调整,不是很慢!因为SATWE的结果很多需要你自己去判断它的准确性!这是新手最缺乏的!我们不是想刻意做大,因为我们这些新手还没有做小的能力!3、怎么使用PK来做底框,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1)PM建模,这个是基础,活载输入没什么好说,按照规范走,我的老师告诉我楼梯按照疏散消防楼梯3.5走,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恒载:大家可以问一下自己院里老人儿是怎么输的,空心板+双面粉刷+楼面做法,我大概输3~3.5,现浇板100mm我输3.5~4。

(2)抗震验算通过,侧向刚度比要满足规范。

(3)我要提醒大家重要的东西来了:开始选项有几个重要参数大家需要重视1、墙体材料自重:一般按照实心粘土砖为22,这个是加双面粉的,没有特殊要求不要动他。

如果确实要动,多孔砖密度较小KP1型资料显示为16.63KN/M3加双面粉,19~20左右。

2、按照经验考虑墙梁作用上部荷载折减:这个选项一般不选。

原因无经验即不选。

3、按照规范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一般不按照墙梁计算,不选。

4、剪力墙侧移刚度考虑边框柱作用:与剪力墙多少有关,不选偏安全。

上面说的我都是不选,但是必须要选的时候希望注意一下几点:此为网上收集仅供参考:关于底框-抗震墙结构框架梁荷载的折减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上部荷载不折减,按100%作用在托梁上,托梁配筋与普通梁一样按受弯构件计算. 当6.7度(0.1g.0.15g)时,上部荷载可考虑乘折减系数,此时托墙梁配筋与普通梁一样按受弯构件计算,因此,输入的折减系数不应太小,一般可输入0.7~0.9,但不应少于四层荷载值.也可将折减与墙梁同时勾选.程序根据砌体规范7.3.2条判断框架梁和过度层墙体是否符合墙梁的一般规定,对符合规定的框架梁和框支墙体按墙梁设计,对不符合规定的框架梁或框支墙体不考虑墙梁作用,在不满足墙梁的条件下,程序按折减去处理,但一般不考虑框架柱的边框作用.4、以上通过后,形成PK文件,要一榀抽,然后进入PK查看计算结果。

底框结构

底框结构

底框结构底框结构●用STAWE算底框是,砌体方面有一个选项:1.按PM主菜单8算法;2.有限元整体算法.此处应该选1!!!有限元整体算法对底框不太准,只供参考(PKPM技术人员说的)▲ sat-8计算底框时,结构体系选什么?●引用《pkpm新天地》2004年第5期咨询台的信息:计算砖混底框时,satwe第一项中的结构体系参数已经失效。

所以在计算底框时,satwe第一项中的结构体系参数无论选框架还是框剪结构都是无用的。

▲底框建模问题:(1)建模时在底层砼抗震墙处我同时输入砼抗震墙和框架梁是否正确?有开洞的墙处我将洞口直接开到框架梁底,这样对吗?●可以同时输入抗震墙和框架梁,框架梁作为边框梁。

若是底部二层框架时,中间一层可以不用输入抗震墙。

洞口可以直接开到框梁底。

(2)在PM楼层组装里面的设计参数里,总信息里结构主材应填什么?材料信息里主要墙体材料又该怎样填?●在PM地设计参数应当填“底框”,结构主材可以填混凝土。

在SATWE-8中的材料信息中应当填砌体。

(3)SATWE-8算完后,发现连梁超筋,而在墙洞上方有框梁,这是怎么回事?●底框主梁直接可按规范要求计算,应考虑荷载直接作用在梁上,超筋就调整梁断面尺寸。

(4)平法绘图时,应该将框架柱旁的墙肢与柱一起画配筋吗?●既然柱与墙肢接在一起,那柱是构造边缘构件,应当查计算结果中抗震墙中的计算结果,按边缘构件配筋并画在一起。

▲新规范中第7.1.8条1款要求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结构布置中,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或基本对齐,在定量上如何把握?●底框房屋是一种不利于抗震的结构类型。

为提高其抗震能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7.1.8条1款要求,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的轴线对齐或基本对齐,即大部分砌体抗震墙由下部的框架主梁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支承,每单元砌体抗震墙最多有二道不落在框架主梁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上,而是由次梁支托上部抗震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框结构的计算
过去,PKPM对底层框架上部砖房结构的设计过程是:
1. 用PMCAD主菜单8作整体结构分析并得出底框的地震力;
2. 用PMCAD主菜单4对底层框架部分逐个提取每榀框架;
3. 用PK的平面杆系有限元分析功能逐个计算每榀框架,并用PK其它菜单画底框施工图。

以上的方法对底框部分的计算及绘图效率都较低,SA TWE软件新增了底框结构空间分析功能,并提供了两种分析方法:
方法一,接PMCAD主菜单8的规范算法,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简化方法。

它将计算分为两步,第一,仍用PMCAD主菜单8的基底剪力法作整体结构分析并得出底框层的地震力,其次,将上部砖房与底部框架分离开,并使底部框架接收上部砖房传来的恒荷载、活荷载及地震力〔包括倾覆力矩〕,最后,仅对底框部分用SA TWE进行空间分析。

方法二,有限元整体算法。

将上部砖房和底框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砖混底框结构的特点,采用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各种砌体结构。

用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后,对底框部分的画图可以用SA TWE接力PK画图方式,即全楼归并后的成批挑选梁柱画图。

对梁的画图程序自动加上底框构造。

比以前的底框画图方式要灵活的多了。

下面就SA TWE软件的应用作如下归纳:
一、操作流程
在PKPM系列CAD软件中,PMCAD是结构部分的基础模块,通过PMCAD的建模功能(主菜单1、2、3)形成结构的几何数据和荷载数据文件,其它软件模块均要读取上述两组文件。

1.PMCAD主菜单8的砖混底框抗震验算
对于底框结构,完成结构建模以后,首先要执行PMCAD主菜单8,进行砖混底框结构的抗震验算,其主要是完成以下两项工作:
l 按基底剪力法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地震剪力和倾覆力矩),并对上部砖房进行抗震验算。

l 竖向导荷计算,把上部砖房的恒、活荷载和自重按支承几何关系传递到底框部分,作为底框部分空间分析的外荷载。

在PMCAD的这步操作中,有关参数的含义和作用可参见PMCAD说明书,其中“考虑墙梁
作用的上部荷载折减系数”是一个重要系数,在底框部分空间分析中还要用到。

PMCAD有关底框结构的操作界面如图一:
2.底层框架结构空间分SA TWE的析
SA TWE软件的操作步骤,有关参数的含义和作用可参见SA TWE说明书,其中有三个控制参数应特别注意,如图二示:第一个是“总信息”中的“结构材料信息”,在进行底框结构空间分析时应将其设定为“砌体结构”;第二个是“砌体结构信息”中的“底部框架层数”,若为零则程序隐含认为该结构不是底框结构;第三个参数是“砌体结构信息”中的“底框结构空间分析方法”,这是一个控制开关,可选择“接PMCAD主菜单8的规范算法”或“有限元整体算法”,若选择“接PMCAD主菜单8的规范算法”,则程序仅对底框部分进行空间分析,在生成SA TWE数据文件时,程序只形成底框部分(一层或两层)的几何信息和荷载信息,自动虑掉上部砖房部分信息;在结构分析时,自动读取PMCAD主菜单8为SA TWE形成的底框部分的地震剪力,上部砖房传递给底框部分的地震剪力、倾覆弯矩、竖向荷载,以及考虑墙梁作用的上部荷载折减系数信息。

若选择“有限元整体算法”,则将上部砖房和底框作为一个整体,采用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

这时,程序也要读取PMCAD主菜单8为SA TWE形成的有关地震剪力调整信息和考虑墙梁作用的上部荷载折减系数信息。

3.绘制底框部分梁柱施工图
底框梁的画图:
用SA TEW的三个菜单:梁归并、选择梁的数据、绘制梁的施工图。

在执行“选择梁的数据”菜单时,对底框梁,一定要挑选底框梁所在的层号,并选择程序里的选项4(如图五),选择砖混底层框架梁。

这样,在画施工图时,程序会自动按底框梁的构造要求画图。

底框柱的画图:
底框柱的画图操作方法同普通柱。

二、应用注意事项
对于底框结构,SA TEW软件提供了两种分析方法:“接PMCAD主菜单8的规范算法”和“有限元整体算法”,在工程应用中,对于一般的底架结构,应选用“接PMCAD主菜单8的规范算法”,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底框结构,如多塔、或有抗震缝等,应人为地采用相应措施,或采用“有限元整体算法”。

“有限元整体算法”不仅适用于底框结构,也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砌体结构,如内浇外砌、内框架结构、混凝土砌块等。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其分析结果仅供我们设计设计人员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