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合集下载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印刷品的复制工作就是颜色还原、阶调还原、质感还原、清晰度还原。

所谓阶调就是颜色按明度分类,颜色是三变量的,中性灰是三维颜色空间;中性灰是由Y、M、C三种颜色组成的,颜色的三变量(色相、饱和度、明度)Hv/c表示,而中性灰没有色相、饱和度,只有一维变量的明度。

我们知道色光三原色R、G、B向白场过渡,而色料三原色Y、M、C是向黑场过渡。

另外,四色印刷要受到二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只能够用Y、M、C、K四种颜色的油墨;二是每张纸面上墨层均匀地分布。

中性灰是指Y、M、C这样一系列的颜色,它们等量吸收R、G、B三色光,只有明度的变化而没有色相和彩度的变化。

当色料三原色Y、M、C实地或者网点以适当比例叠印后,能够完整地复制出中性灰梯尺,那么,就称这Y、M、C三原色达到了中性灰平衡。

获得灰色平衡的三原色单色密度称为等效中性灰密度。

1.正确复制原稿的灰色。

2.在制版和印刷的时候,中性灰平衡是作为一种衡量分色制版和印刷时三原色油墨量比例是否适当的尺度来使用的。

二、底色去除与中性灰平衡1.底色去除的概念,所谓底色去除(UCR)是指从Y、M、C三原色中去除一部分形成中性灰的底色,也就是色料三原色Y、M、C叠加形成的近似黑色的底色,并以黑色油墨代替。

例如:设某色由Y、M、C三色叠印,Y网点面积为80%,M网点面积为80%,C网点面积为100%(实地),如果按照中性灰平衡,80%Y与80%的M能和90%的C重叠后能组成等效于90%网点面积的黑墨,那么:C=80%Y+80%M+100%C=80%Y+80%M+90%C+10%C=90%K+10%C2.底色去除的必要性,①提高了印刷适性:一般情况下在暗调使用,在暗调区域如果用三原色Y、M、C印刷,网点面积往往都很高,在高速多色印刷时,容易产生工艺问题。

浅谈印刷品质量的评价及控制方法

浅谈印刷品质量的评价及控制方法

Technology网印工业Screen Printing Industry2020.0524印刷品质量印刷品质量是指印刷品还原原稿的真实程度,以“对原稿的忠实再现”为标准,只要把印刷品的颜色、层次、清晰度、一致性控制好,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

其质量的优劣可以由以下几个因素来评定:印刷品与原稿的接近程度;印张对付印样的接近程度;同批印刷品的合格率和同批印刷品之间的一致程度。

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性在印刷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印刷业已经步入微利时代。

人们对印品质量和印刷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实施质量检测。

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质量管理便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 关键。

印刷品质量评价的特点同一件印刷品在评价时会因人而异,一般多从印刷品所用的材质、有无错漏及带给人的心理感受等方面出发。

印刷客户关注的则是印刷商所提供的印刷品与其提交的样品的一致程度。

从生产方面考虑,印刷商更多关注的是可具体测量的质量指标[1]。

印刷品评价的主要内容表面特征印刷品的表面质量影响着印刷品的外观,如细腻性、不均匀程度、套印误差及光泽度等。

细腻性主要由原稿的颗粒细腻程度所决定,也受放大倍率浅谈印刷品质量的评价及控制方法文 王爱艾摘要印刷品是一种商品,更是艺术品,它主要依靠视觉评价。

在对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时,总会想到审美、技术、一致性等三方面,即:不仅要考虑到商品价值和艺术水平,还要考虑到印刷技术本身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但在实际应用中,从商品价值或艺术角度评价印刷品质量的技术尚不完善,只有从印刷技术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合理地评价印刷品质量。

Technology网印工业Screen Printing Industry 2020.0525和细微强调起始作用值的制约,如果印刷品画面的细腻性差,将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色彩再现色彩再现是评价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理想的色彩复制应是原稿颜色的还原。

灰平衡印刷影响的主要因素

灰平衡印刷影响的主要因素

灰平衡印刷影响的主要因素一、灰平衡及其影响因素(一)灰平衡概念灰平衡概念可以叙述为:黄、品红和青三个色版按不同网点面积率比例在印刷品上生成中性灰。

根据减色法呈色理论C、M、Y三原色油墨最大饱和度的叠合应该得到黑色。

同理,三原色油墨不同饱和度的等量叠合也应该产生不同明度的灰色。

但是,由于实际使用的油墨在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方面还存在着油墨制造上难以克服的缺陷,使得等量的三原色油墨叠合不能获得中性灰。

为了使三原色油墨叠合后呈现准确的不同明度的灰色,必须根据油墨的特性,改变三原色油墨的网点面积配比,实现对彩色复制至关重要的灰平衡(二)影响灰平衡的因素影响灰平衡的因素颇多,可以这样说,彩色复制过程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均会引起灰平衡的变化,主要的因素有:1.油墨特性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有不同的灰平衡关系,制版前需要对油墨的基本特性(例如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油墨的理化特性(例如油墨的干燥速度和光泽度等)进行测量,获得正确的灰平衡关系,在制版时对这些因素作统一考虑。

此外,油墨的印刷适性也将影响灰平衡,例如油墨的粘度、流变特性和墨层厚度等因素的改变均会影响原稿的色彩再现,导致灰平衡遭到破坏。

2.纸张特性不同类型的纸张对相同油墨的显色能力有较大的差别,平版胶印中常用的铜版纸和胶版纸对三原色油墨的灰平衡参数是不一样的。

纸张影响灰平衡的第二个主要指标是它的白度,其余还有平滑度、吸收特性、光泽度、不透明度和酸碱度等,因上述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灰平衡的正确实现。

3.晒版条件印版版材的品种、感光液的成分与特性、砂目的粗细、光源特性以及曝光和显影的条件等均对最终的灰平衡产生影响。

4.印刷条件印刷条件对灰平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印刷机可以列入与印刷机有关而影响灰平衡的因素有橡皮布类型和厚度、包衬种类、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印刷机种类和精度等。

(2)润版液此类影响因素有润版液的配方、用水量、润版液的表面张力和pH值、水温、润版液与油墨的乳化程度等。

灰平衡

灰平衡

数字印刷就是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进行印刷。也就是说输入的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而输出的也是图文信息数字流。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相比,数字印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传统印刷主要针对大规模生产的、大众需求的市场。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法,将图像或文字原稿制成印版,在版上涂以色料印墨,经加压色料印墨转移于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再迅速大量复制的一种工业过程。其工作流程是:电子印前系统--四色片--打样--嗮版--冲版--挂版--洗橡皮布--归位调整--水墨平衡--印刷--印刷品。它一次只能印刷诺干数量的、同样内容的印刷品,不论用户只能印刷1000张还是10万张,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印品,上面的图文都是丝毫不差,完全相同的。
(三)
灰平衡的控制方法
灰平衡的控制方法很多,如在印前流程中可以通过Photoshop中的黑白场定标来控制灰平衡等,而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灰平衡测试表和三色灰度测控调来控制灰平衡。本文主要介绍生产过程中通过灰平衡测试表和三色灰度测控条来调节灰平衡的控制方法。
三色灰度测控条,见图1.其通过将由青品红或黄墨(50C、39M、39Y)叠印的中性灰和只有黑墨(50K)印刷得到的中性灰测控条放在一起进行印刷,以只有黑墨(50K)印刷得到的中性灰作为视觉比较的基础,来快速、直观地对数字印刷的灰平衡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根据数字印刷灰平衡效果,进行相应的调节。
当颜色有RGB色域转换到CMYK色域时,软件的转换特性必须仔细考虑并测试。每次打样,无论数字打样或模拟打样,都应包含灰平衡目标。
灰平衡是使用来测量青 品 黄 三色油墨是否适合于印刷过程的,具体方法是通过青品黄三色淡色叠印来再现中性灰。在这种三色叠印的中性灰中,青的网点要略大于黄和品的网点(snap标准)。在整个扫描、打样、输出菲林片以及印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网点扩大/TVI值是否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准确的再现中性灰对于印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不同纸张与油墨对印刷灰平衡的影响

浅谈不同纸张与油墨对印刷灰平衡的影响
1 -3 O 5. —3 3 O. -33 9 1 2. 7 1 . 7 . 74 0 —6. 0 8 -33 5 7 ~6 2 . 2 "3 7
和 暗 调 区 域 要 高 1 % 左 右 。 绘 博 油 墨 和 东 洋 油 墨 中 暗 2 调 区 域 上 品 红 和 黄 色 网 点 百 分 比 几 乎 一 致 ,亮 调 区 域 中
衡 曲 线 是 非 常 有 必要 的 。 不 同 纸 张 的 白度 如 表 2所 示
表 2 三 种 纸 张 的 白 度 数 据 图四 8 0g胶 版 纸 的 最 佳 中 性 灰 平 衡 曲 线
不 同 类 型 的 纸 张 达 到 中 性 灰 平 衡 时 青 、品 红 、黄 墨 百 分 比 是 不 相 同 的 ,相 同 的 油 墨 百 分 比可 能 在 铜 版 纸 上 达 到 很 好 的 中 性 灰 平 衡 ,而 在 胶 版 纸 上 效 果 并 不 理 想 。
和 实 地 密 度 不 一 致 ,表 现 在 套 色 中 出现 偏 色现 象 ,影 响 灰 平 衡 的准 确 复 制 。
凌 i

l 一
广 东 印届 0 . ● 0 1 3 _ 2 2
_
5 1—
技 术 专栏 瀚
3 印 刷 色 序 .
纛 舳带
蕊 黜 羹
原 色 色 度 如 表 3所 示 :
表 3 三 种 油 墨 的 原 色 色 度 值
绘 博
K L
a ★
不 同 类 型 的 油 墨 采 用 相 同 的 青 、 品 红 、黄 墨 百 分 比 叠 印 后 表现 中性 灰 平 衡 的 效 果 并 不 相 同 。 由 图 五 至 图 七
视 觉 中性 灰 ;由 于 胶 版 纸 的吸 墨 性 能 较 大 , 因此 青 、 品 红 、黄 三 色 油 墨 网 点 百 分 比 相 差 不是 很 大 , 中间 调 部 分 青要 比品红 和黄高 6 %,而 且 胶 版 纸 的 密 度 相 对 其 他 两

灰平衡

灰平衡
数字印刷就是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进行印刷。也就是说输入的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而输出的也是图文信息数字流。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相比,数字印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传统印刷主要针对大规模生产的、大众需求的市场。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法,将图像或文字原稿制成印版,在版上涂以色料印墨,经加压色料印墨转移于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再迅速大量复制的一种工业过程。其工作流程是:电子印前系统--四色片--打样--嗮版--冲版--挂版--洗橡皮布--归位调整--水墨平衡--印刷--印刷品。它一次只能印刷诺干数量的、同样内容的印刷品,不论用户只能印刷1000张还是10万张,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印品,上面的图文都是丝毫不差,完全相同的。
(4)内部多重反射(multiple internal reflectance)
3.满版浓度:所谓满版浓度就是指“纸张上色料的最高浓度”,既是以RGB三滤色去测量cmy墨的最高浓度值。当满版浓度超出一个范围时,网点扩大越厉害,即印刷对比越低。会导致画面层次减少,也会使画面缺少立体感。
印刷时,我们需要控制满版浓度,在印刷的过程中,如果cmyk的满版浓度没有设定,那么四色中的任何一种产生浓度差异都会使产品产生误差。印刷厂设定一套固定的四个原色的满版浓度,就可以有效地控பைடு நூலகம்灰色平衡。
(2)以第一型黑版为延伸,但增加ucr作用,使三原色的色墨浓度仅达到某一层次,而增加黑版的印墨量,以取代叠印部分的三原色墨。
(3)全级数黑版,可分为两种形式,差别在于两者使用ucr。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灰平衡。汝印前原稿及设备会影响灰平衡,其中,印前设备主要包括数码相机、扫描仪、计算机等,由于型号规格不同,因此在将它们加入工艺流程前,要评估一下各发面性能,进行合理的选择。而在印刷工程中,墨头的喷嘴部分堵塞,纸张差别和墨水浓度的少许变化都会影响灰平衡,因此在印刷工程中更换纸张,墨头每使用200ml时或者更换墨水批次时,最好能检验一下灰平衡,如果有明显偏差就应该调整。

印刷中如何实现灰色平衡

印刷中如何实现灰色平衡

印刷中如何实现“灰色平衡”隆印集团搜集在印刷中,灰色平衡是实现高品质扫描色彩再生和打样印刷的基本要素。

在扫描过程中,灰色不平衡的图象被称为“色偏”。

这样的图象在其高调、中间调及低调下显示出品红色、青色或黄色或三种颜色的混合。

这就需要进行颜色修正,以去掉多余的颜色。

而灰色平衡的图象,就只需要对特殊区域进行色彩加强调整,例如,草地的绿色加强,天空的蓝色加强等。

打样系统必须能够复制中性灰色调。

如果文件是正确的,而打样器输入时出现色偏,那么所有的色彩就会脱离灰色平衡。

打样中色偏的发生就需要印刷机不按中性灰色调进行调整。

彩色印刷过程中的秘诀就是只能产生两种印刷效果——灰色平衡或发生色偏。

即或是选择适当的层次梯尺,或是发生少许色偏。

如果产生了色偏,那么色彩就会重叠。

实际上所有的印刷操作员都遵循着这一原则,当操作员在检查印品的时候注意到了色彩发生偏差,三种基本色出现过重现象,那么就会调整减弱发生色偏的颜色。

操作员的控制在于着墨的多少,当然,网点扩大或网点面积也是相当重要的。

操作员不能改变印版上网点的尺寸,但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油墨来进行网点补正。

当今印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印版的明度不正确。

印版的明度需要通过调整以适合印刷四原色。

四原色中任何一种颜色都需要有它自己的印版曲线以达到在印刷过程中复制适当的灰色。

大多数印刷操作员只为四原色准备了一个印版曲线。

还有一些问题也需要注意:中间调需要怎么样的暗度和亮度?网屏组合和Photoshop图象要调整在20%左右的网点扩大刻度,或是中间调网点补正,就意味着50%的网点补正值能够印刷出70%的相对值。

多数线性印版的网点补正在印刷过程中大概在14%到16%,而经过Photoshop的分解打印出来的效果会偏亮。

调整灰平衡的必要性

调整灰平衡的必要性

调整灰平衡的必要性因此,首先要知道四色油墨的灰平衡数据和各层次段的印刷适性,掌握网点变化规律,总结出图像层次处理方法,使产品在视觉上达到最佳效果。

(1)灰平衡的调整(2)高光、亮调区阶调值设定对于高光部分,一是把极高光的三原色调整为0,作为图像阶调最亮部分,必要时可加大高光部分的范围;二是把需要层次的高光白色区域调整到可印刷的最小阶调值,根据多次测试打样确定,最小网点值为C6%、M5%、Y5%。

(3)中间调层次处理中间调是整个图像的重中之重。

中间调的层次应做到最佳视觉明度,为此可加深其整体饱和度或根据情况降低饱和度,但尽量不要影响图像的灰平衡,只对图像做局部调整。

如一盘色泽艳丽的水果,处理时可抓住不同水果的主色,适当将绿叶减红,红色水果适当加红,黄色水果减蓝、减红。

但应锁定局部后,再进行层次和色彩的微量调节,使产品色彩更干净、光洁、悦目。

(4)暗调层次处理一般情况,凹印对80%以上网点区域的层次还原很差。

这样就需要拉开暗调最深部分与次深部分的层次,将次深部分的层次降至60%左右。

色版间的叠印处理由于塑料薄膜类材料比纸张伸缩性大,因此,色版间的叠印处理是凹印前端制作中必须考虑的环节。

叠印处理的标准如下。

(1)文字版通常为黑色,做叠印处理时,不允许镂空。

如果文字版为其他颜色,如品红色时,可根据字的大小考虑是否与底色叠印。

当字小于12磅时,必须与底色叠印,但仍需要考虑叠色后的文字色彩是否醒目。

如果影响辨认效果,可考虑换色。

(2)当浅色与深色相接时,一般将浅色的扩边数值设为1~2PIXS。

较大的版面可适当加大数值。

(3)当专色版与图片相接时,在不影响图片边缘像素时,可将专色版扩边,扩边数值通常为1~2PIXS。

(4)如果印刷不透明油墨,如金墨,首先应考虑油墨的印刷顺序,否则金墨会将相关色遮盖。

如果不得不做叠印时,也应考虑金墨和其他色墨叠印时会变暗、不鲜亮的问题。

(5)银墨也是一种特殊油墨,浅银色具有一定的透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印刷中的中性灰平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印刷品的复制工作就是颜色还原、阶调还原、质感还原、清晰度还原。

所谓阶调就是颜色按明度分类,颜色是三变量的,中性灰是三维颜色空间;中性灰是由Y、M、C三种颜色组成的,颜色的三变量(色相、饱和度、明度)Hv/c表示,而中性灰没有色相、饱和度,只有一维变量的明度。


我们知道色光三原色R、G、B向白场过渡,而色料三原色Y、M、C是向黑场过渡。

另外,四色印刷要受到二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只能够用Y、M、C、K四种颜色的油墨;二是每张纸面上墨层均匀地分布。

中性灰是指Y、M、C这样一系列的颜色,它们等量吸收R、G、B三色光,只有明度的变化而没有色相和彩度的变化。

当色料三原色Y、M、C实地或者网点以适当比例叠印后,能够完整地复制出中性灰梯尺,那么,就称这Y、M、C三原色达到了中性灰平衡。

获得灰色平衡的三原色单色密度称为等效中性灰密度。


1.正确复制原稿的灰色。


2.在制版和印刷的时候,中性灰平衡是作为一种衡量分色制版和印刷时三原色油墨量比例是否适当的尺度来使用的。


二、底色去除与中性灰平衡?
1.底色去除的概念,所谓底色去除(UCR)是指从Y、M、C三原色中去除一部分形成中性灰的底色,也就是色料三原色Y、M、C叠加形成的近似黑色的底色,并以黑色油墨代替。


例如:设某色由Y、M、C三色叠印,Y网点面积为80%,M网点面积为80%,C网点面积为100%(实地),如果按照中性灰平衡,80%Y与80%的M能和90%的C重叠后能组成等效于90%网点面积的黑墨,那么:C=80%Y+80%M+100%C=80%Y+80%M+90%C+10%C=90%K+10%C?
2.底色去除的必要性,?
①提高了印刷适性:一般情况下在暗调使用,在暗调区域如果用三原色Y、M、C印刷,网点面积往往都很高,在高速多色印刷时,容易产生工艺问题。

如果用底色去除,则大大降低了上墨量,提高了印刷适性。


②有利于印刷时控制中性灰平衡。


③有利于油墨的干燥,减少了Y、M、C三原色彩色油墨的叠印量。


④由于减少了Y、M、C彩色油墨的用量,增加了黑色油墨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黑墨价格比较便宜。


⑤采用高速多色印刷机后,影响高速印刷机速度和质量提高的最大难题是油墨干燥问题,也就是说油墨干燥速度快慢会直接影响高速多色印刷机的速度与产品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多方面的,如改变油墨的成分和结构,改进印刷机的干燥方法,另外就是从工艺上改进,提高黑色油墨的浓度和光泽度,减少Y、M、C三原色油墨在非彩色部位的油墨量,从而有效地减薄油墨层来加快干燥速度,这就是在彩色复制中采用UCR的根本原因。


3.底色去除应注意的几点?
①底色去除一般在中间调、暗调的中性灰和近中性灰区域起作用。

②正确掌握去除量的控制。


③掌握好去除点的控制,也就是去除控制的范围。

度范围长,黑版应长,暗调密度范围短,黑版就应短。

中性灰色平衡是使原稿得到彩色复制还原的重要条件,也是制版和印刷中难以掌握的一项技术,因为Y、M、C三色油墨再现中性灰平衡有一定的难度。

①油墨的色彩特性。


②三原色的比例。


③印刷的色序。


④纸张的性能。


⑤工艺操作等。


1.首先要搞清楚色彩的变化规律。


①三原色油墨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黑色。


②三原色油墨混合后得到近似黑色,再加上不同比例的冲淡剂,那么,得到不同颜色的中性灰。


③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能得到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于比例大的色相。


④二个原色的油墨等量混合,能得到标准的间色。


2.中性灰平衡对油墨的要求,?
①透明度高:油墨涂布成均匀薄膜时,承受墨膜的物质的底色显色的程度,底色显示得越清楚,那么该油墨透明度越高。


②颜料颗粒细:印刷高档精致的产品要细的颜料颗粒。


③着色力强:油墨的着色力是表示油墨的颜色强度或浓度的一个量,对于同一色相的油墨,着色力取决于颜料在连结料上的分散度,分散度越高,着色力越强;还取决于颜料的含量,含量越高,则着色力越强。


④耐光:颜料在光的作用下,它的颜色会在不同程度上变色、褪色,这是耐光特性。


⑤色效率高:色效率是油墨色差和灰度的一个综合指标。


⑥化学稳定性好:油墨的颜色在一些化学物质的作用下会发生改变,因此,要求油墨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耐水、耐酸碱、耐乙醇等性能。


3.纸张的性能与中性灰平衡关系,印刷企业的产品质量受原材料纸张影响较大,理想的纸张白度为100%的反射率,全反射380~700nm的光线。

在制版、印刷过程中就要考虑“因纸而异”,采用合适的工艺内容去适应所使用的纸张,尤其是在网点的粗细、套色的多少、版面反差大小等方面。


高档精美的胶印产品用纸有国产铜版纸、胶版纸、画报纸和进口铜版纸、蛋纹纸、布纹纸等,由于纸张的紧度、白度、纸张吸收性、平滑度、伸缩性等方面不同,而产生复制阶调再现的曲线也不同。

用铜版纸印刷阶调层次反映十分丰富,而用胶版纸印刷阶调层次就较平淡,同样是
157g/m2的铜版纸由于不同产地,国产纸或进口纸也有一定的差距。


纸张的吸收性小、白度高、平滑度高的优质纸张,再现曲线就比较理想,墨量用得薄,而且色彩仍然鲜艳。


4.印刷色序与中性灰关系,单色胶印机采用Y、M、C、K的顺色序,首先考虑到了让透明度最低的油墨放在第一色印刷,然后再印透明度高的油墨,这种色序排列是按油墨的透明度大小来排列的。

同时还考虑到油墨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