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2参考答案 - 副本 - 副本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2 - 副本 - 副本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试卷一试卷一答案试卷二试卷二答案试卷三试卷三答案试卷四试卷四答案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A.一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B.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C.两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D.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2.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3.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4.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但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5.甲在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法院依法判处罚金并赔偿被害人损失,但甲的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
下列关于如何执行本案判决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刑事优先,应当先执行罚金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C.按比例执行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D.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减免罚金6.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7.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第二审程序)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第二审程序)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上诉与抗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上诉、抗诉均不需要理由B.上诉可以以口头形式提出C.抗诉可以以口头形式提出D.检察院针对一审未生效判决提出抗诉未必就能启动第二审程序正确答案:B解析:关于上诉的理由,《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上诉主体只要不服第一审判决、裁定,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提出上诉,人民法院就应当受理,并引起第二审程序。
关于抗诉的理由,《刑事诉讼法》第217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可见,“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是抗诉的理由。
A错误。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口头与书状上诉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抗诉不能以口头形式提出,而应以书面形式提出,且必须制作抗诉书。
B正确,C错误。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3条第1款的规定,检察院针对未生效一审判决的抗诉必然会启动第二审程序,且人民法院必须开庭审理。
故D错误。
知识模块:第二审程序2.在第二审案件附带民事部分的审理中,第一审民事原告人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第一审民事被告人提出反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 A.直接驳回当事人的请求或者反诉B.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C.与检察院协商,以确定是否允许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D.与对方当事人协商,以确定是否允许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正确答案:B解析:《高法解释》第332条规定:“第二审期间,第一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第一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及答案j

71.⼈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下列案件,哪些可以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
A.犯罪嫌疑⼈甲,为犯罪准备⼯具、制造条件,犯罪情节轻微
B.犯罪嫌疑⼈⼄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够的证据予以证明
C.犯罪嫌疑⼈丙⼜聋⼜哑,且犯罪情节轻微
D.犯罪嫌疑⼈丁已死亡
75.刘某因⽣活琐事与邻居邓某争吵,邓某不堪刘某辱骂,击打刘某⾯部,致刘⿐⾻等部位受伤。
刘某向⼈民法院提起⾃诉,要求追究邓某的刑事责任。
在该案审理过程中,邓某对刘某以侮辱、诽谤罪提起反诉。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以就两个诉讼在刘某与邓某之间进⾏调解
B.刘某可在判决宣布之前要求撤回⾃诉,根据法定情形,⼈民法院可以不予准许
C.如果刘某撤回起诉,⼈民法院应终⽌审理邓某的反诉
D.如果刘某撤回起诉,⼈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邓某的反诉
76.甲与⼄婚后六年,⼄⼜与另⼀男⼦相爱,并通过熟⼈办理了结婚登记⼿续。
甲得知后将⼄起诉⾄法院,⼄被法院以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年。
对本案第⼀审判决,哪些⼈享有独⽴上诉权?
A.甲
B.⼄
C.甲、⼄的⽗母
D.⼄的辩护⼈
77.在刑事再审中,下列哪些情形应当依法开庭审理?
A.某盗窃案,可能对原审被告⼈吴某加重刑罚
B.某杀⼈案,⼈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了抗诉
C.某强*案,原审被告⼈范某已经死亡
D.某故意伤害案,再审需要依照第⼀审程序审理。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合同法部分)

2005司考试卷三(合同法部分)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的张贴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
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乙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甲新著的意思表示B.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C.甲的行为属于要约,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乙最后确认D.乙的行为并非意思表示,在甲乙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4.甲装修公司欠乙建材商场货款5万元,乙商场需付甲公司装修费2万元。
现甲公司欠款已到期,乙商场欠费已过诉讼时效,甲公司欲以装修费充抵货款。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甲公司有权主张抵销B.甲公司主张抵销,须经乙商场同意C.双方债务性质不同,不得抵销D.乙商场债务已过诉讼时效,不得抵销5.甲经营金山酒店,顾客爆满,相邻的银海酒店由乙经营,生意清淡。
乙指使数十人进入金山酒店,2-3人占据一桌,每桌仅消费10余元。
前来金山酒店就餐的顾客见无空桌,遂就近转往银海酒店。
如此数日,银海酒店收入大增。
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构成缔约过失B.构成欺诈行为C.构成不当得利D.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6.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时饮酒过度,离去时拒付餐费,乙不知甲的身份和去向。
甲酒醒后回酒店欲取回遗忘的外衣,乙以甲未付餐费为由拒绝交还。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B.是行使不安抗辩权C.是自助行为D.是侵权行为7.甲遗失一部相机,乙拾得后放在办公桌抽屉内,并张贴了招领启事。
丙盗走该相机,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丁出质于戊。
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B.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C.丁对相机的占有属于自主占有D.戊对相机的占有属于直接占有8.某演出公司与"黑胡子"四人演唱组合订立演出合同,约定由该组合在某晚会上演唱自创歌曲2-3首,每首酬金2万元。
2005司考真题答案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参考答案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D2. C3. D4. A5. A6. B7. C8. C9. D10. D11. B12. A13. C14. D15. A16. B17. B19. D20. C21. A22. D23. C24. D25. B26. C27. A28. B29. B30. D31. D32. A33. C34. A35. C36. D37. B38. C39. D41. B42. D43. C44. A45. A46. B47. A48. C49. D50.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51. CD52. BD53. ABC54. BC55. CD56. ABC57. BCD58. CD59. ABD60. ABCD62. ACD63. ABC64. ACD65. ABCD66. ACD67. AB68. BC69. AD70. AC71. ABC72. BCD73. BD74. CD75. ABCD76. ACD77. AB78. AB79. ACD80. BD81. BD82. CD84. ABCD85. ABCD86. AC87. CD88. ABCD89. ABCD90. AB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91. ACD92. D93. AB94. AD95. AD96. BC97. C98. ABCD99. BC100. AC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参考答案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2. D3. A4. D5. B6. A7. B8. D9. C10. D11. B12. C13. B14. C15. D16. B17. D18. C19. A20. C21. D23. A24. D25. D26. C27. A28. D29. B30. B31. A32. D33. C34. C35. D36. C37. A38. B39. B40. C41. D42. D43. C45. B46. B47. C48. D49. D50. 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2005年国家司法资格考试试卷四及答案2

四、(本题15分)案情:国有企业川南商业⼤楼于1998年拟定改制计划:将资产评估后作价150万元出售,其中105万元出售给管理层⼈员(共4⼈),45万元出售给其余45名职⼯,将企业改制为川南百货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万元。
该改制计划于同年12⽉经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原管理层⼈员宋某认购45万元,李某、王某、周某各认购20万元,其余职⼯各认购1万元。
公司成⽴后,分别向各认购⼈签发了出资证明书。
公司设⽴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宋某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某、王某为公司董事,周某任监事会主席兼财务负责⼈。
2001年,公司召开董事会,决定将注册资本增加为300万元,周某列席了董事会,并表⽰同意。
会后,董事会下发⽂件称:本次增资计划经具有公司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可以实施。
同年4⽉,公司注册资本增加为300万元。
增加部分的注册资本除少数职⼯认购了30万元外,其余120万元由宋某、周某、李某、王某平均认购,此次增资进⾏了⼯商登记。
同年10⽉,王某与其妻蓝某协议离婚,蓝某要求王某补偿25万元。
王某遂将其所持股权的50%根据协议抵偿给蓝某,董事会批准了该协议。
2003年5⽉,川南公司因涉嫌偷税被⽴案侦查。
侦查发现:除王某外,宋某、周某、李某在1998年改制时所获得的股权均是挪⽤原川南商业⼤楼的资⾦购买,且2001年公司增资时,宋某、周某、李某、王某四⼈均未实际出资,⽽是以公司新建办公楼评估后资产作为增资资本,并分别记于个⼈名下。
同时查明,偷税事项未经过股东会讨论,⽽是董事会为了公司利益在征得周某同意后决定实施的。
后法院判决该公司偷税罪成⽴,判处公司罚⾦140万元,宋某等亦分别被判处相应的刑罚。
问题:1.宋某、周某、李某、王某在1998年改制时所取得的股权是否有效?为什么?2.川南公司的管理机构设置及⼈事安排是否合法?为什么?3.川南公司董事会的增资决议和公司的增资⾏为是否有效?为什么?4.蓝某可否根据补偿协议获得王某所持股权的50%?为什么?5.川南公司因被判处罚⾦所造成的140万元损失,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五、(本题17分)案情:家住某市甲区的潘某(甲⽅)与家住⼄区的舒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舒某将位于丙区的⼀处500m2的⼆层楼租给潘某经营饭馆。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2.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
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
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3.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
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
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
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4.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
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
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5.某地电缆受到破坏,大面积停电3小时,后查知为邢某偷割电缆所致。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田某是一起侵占案的受害人,他的一台电脑在交刘某保管后被刘某非法占为已有而拒不归还,并且电脑在刘某处时因不当使用而损坏。
田某在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刘某刑事责任的同时,也向人民法院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刘某赔偿其经济损失。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某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而刘某无权委托诉讼代理人B.田某与刘某都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C.田某与刘某既可以以刑事诉讼当事人的身份委托诉讼代理人,也可以以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身份委托诉讼代理人D.田某与刘某只能以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身份委托诉讼代理入正确答案:B解析:田某有权以自诉人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身份委托诉讼代理人。
刘某有权以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身份委托诉讼代理人。
可见A项错误。
刘某在刑事诉讼中的身份是被告人,其委托的人应为辩护人,可见,C项错误。
田某还是刑事自诉人,并非只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身份,可见,D项错误。
故本题选B项。
知识模块:辩护与代理2.小王是一起抢劫案中的受害者,公安机关将本案侦查终结后,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将案件起诉到了某人民法院审判。
本案中,被告人秦某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就聘请了律师,而对于小王,他有权在何时聘请诉讼代理人?( )A.案件立案之日B.案件开始审查起诉之日C.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D.案件移送至人民法院审判之日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4条的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故本题答案为C项。
知识模块:辩护与代理3.张某因抢劫罪被起诉后,他可以聘请下列哪种人担任其辩护人?( ) A.张某的同学,审理本案的人民陪审员B.张某的叔叔.外籍华人C.张某在本市人大常委会任职的大学同学D.张某的正在缓刑考验期内的哥哥正确答案:C解析:《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当充分保障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