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 成都部分建筑必须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合集下载

2014年成都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0596套 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2014年成都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0596套 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2014年成都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0596套 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近日,从成都市政府网站获悉,成都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2014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指出,2014年,成都市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36267套(户),同时,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确保2014年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此外,《通知》要求,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列为民生工程项目,纳入对区(市)县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对项目落实不到位、建设进度缓慢、政策措施执行不严格的区(市)县政府进行约谈,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责任单位进行问责。
试点共有产权房屋 建立廉租房、公租房梯度退出制度
《通知》提到,成都市将探索建立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运行机制,试点共有产权房屋。统一廉租房和公租房房源建设和筹集渠道,统筹资金来源和土地供应。2014年起,各地廉租房建设计划调整并入公租房年度建设计划,实行统一申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重点保障。
同时,2014年成都市中心城区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8100套。其中,公租房(含廉租住房)16100套、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限价商品住房1000套。
优先安排“净地”用于建设 新建保障性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通知》提到,对于2014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尽快落实项目用地并办理相关国土手续。应选址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配套较完善的区域。要优先安排“净地”用于建设,不得将拆迁争议大、纠纷多的地块用于项目建设,以免拖延项目推进。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10%的比例和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并加大对公租房资金的保障力度。
同时,确保新建项目尽快开工。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以及发改、建设、房管等部门要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手续办理。各建设责任主体要周密计划、倒排进度,尽快启动前期工作,确保新建项目2014年6月底前全面开工。在确保工期合理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已开工项目的施工进度,确保2014年11月底前完成基本建成和竣工项目目标任务。基本建成项目要做到主体工程完工并基本达到使用条件,竣工项目要具备竣工备案手续。要根据房屋施工进度加快完善小区内外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保障房小区居民居住便利。竣工项目必须设置质量责任永久性标识。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扎实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确保2014年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四川成都全面实行绿色建筑标准

四川成都全面实行绿色建筑标准

一 绿色 建 筑 ’ 是 指在 建 筑 的全 寿 命 周 期 内, 最 大 限度 节 约 资 源 ( 节地、 节 能、 节水 、 节材) 、 保 护 环 境 和
地 惠及 民生 。 ( 来源 : 中国住宅产 q k N2 0 ] 4 . 0 7 . 1 4 )
计 审 查要 点》 两 个指 导 性 文 件 , 加 大 对 节 能环 保 建 筑
的推 广和 支 持力度 。 文 件 的 出台也 标志 着成 都 民用 建 筑 开始 全 面实 行绿 色建筑 设 计标 准 。
版社, 2 0 0 7 : 2 7 — 3 3 .
[ 5 ] J GJ 2 0 3 ,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s ] . [ 6 ] C J S 0 1 ,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导则[ s ] .
[ 7 ] 李 博. 浅 谈 光 伏 发 电系 统 的 建 筑 一 体 化 应 用 [ J ] l 太 阳能, 2 0 0 8 , ( 2 ) : 3 4 —
地 利 用太 阳 能资源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考 文献 : [ 1 ] E永伟 , 李军, 宋维 嘉, 等. 首 都发展新空 间——丽 泽金融 商务 区规 划 综合方案 [ J ] . 北京规划建设, 2 O l O , ( 2 ) : 1 3 8 — 1 4 1 . [ 2 ] 北京市人 民政府. 关于印发发展绿色建筑 推动生态城 市建设 实施方 案 的通知( 京政办发[ 2 o 1 3 1 2 5号) [ L ] . 2 0 1 3 — 0 5 — 2 9 . [ 3 ] DB1 1 / T8 2 5 , 北京市绿色建筑 评价标 准[ s ] . [ 4 ] 李宏毅 , 金磊 . 建筑 工程太 阳能发 电技术及应用 [ M] I j E 京: 机械 工业 出

四川省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实施细则

四川省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实施细则

四川省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的规定,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四川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3〕38号)的具体要求,制定本细则。

目。

第四条因地制宜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攀西和川西北等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应大力推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在成都、绵阳、德阳等夏热冬冷地区应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农村地区应积极推广应用沼气等生物质能。

第五条加强公共建筑的节能检测和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和四川省地方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51/5033-2014)对公共建筑的采暖、通风与空调、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等节能要求进行施工质量监管和验收。

公共建筑在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能效测评和标识。

第六条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建材产业。

(二)在项目规划阶段,应当将绿色建筑发展指标纳入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环节。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出具、核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许可指标中明确绿色建筑等级标准要求。

(三)建设单位、工程咨询单位应当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项目拟达到的绿色建筑级别标准,对拟采用的有关绿色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将实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列入投资估算及概算。

同时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要求编制节能评估文件。

(四)在项目设计阶段,工程设计单位应根据《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和《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1/T009)在初步设计文件中编制绿色建筑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的,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七)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时,对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和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要求的建筑,不得作为绿色建筑通过验收,县级以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得备案并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成都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工地验收评价标准

成都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工地验收评价标准

3.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堆场设计合理,布置有序,减少二次搬
6 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
运。
7 宜采用信息化管理,无纸化办公。
材料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编制材料需求计划,减少材料损耗,材料损耗率宜比定额损 2.5 耗率降低 30%。 2 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 3 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
本条规定了水资源利用的两个方面: 1.尽量减少基坑外抽水。在一些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很多工程有较长的 降水周期,这部分基坑降水应尽量合理使用。 2.尽量使用非传统水源进行车辆、机具和设备冲洗;使用城市管网自来 水时,必须建立循环用水装置,不得直接排放。
一般项
{2,1,0}
施工现场应有雨水收集利用的设施。
绿色施工项
4.3 不应使用。
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 控制项
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
目)
临时用电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本条规定了选择临时用电设施的原则
4.4 1 应采用节能型设施。
1.现场临电设备、中小型机具、照明灯具采用带有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的产 一般项 {2,1,0}

条文说明
类 评分范 得



对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和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设 施工现场能耗大户主要是塔吊、施工电梯、电焊机及其他施工机具和现场
“符合要求”
4.1 有节能的控制措施。
照明,为便于计量,应对生产过程使用的施工设备、照明和生活办公区分 控制项
对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耗能计量核算。
别设定用电控制指标。 建设工程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

国家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将于7月1日起实施

国家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将于7月1日起实施

制。 本标 准 是在 《 暖居 住建筑 节 能检验标 准》G 12 采 J J3 的基础 上 , 为适 应我 国未 来相 当一 段 时间 内的能源 紧
缩 政 策 , 合 国家加 大 《 配 民用 建 筑 节 能设 计 标准》 采 ( 暖 居 住 建 筑 部 分)G 2 、 夏 热 冬 冷 地 区 居住 建 筑 节 J J6 《 能 设计 标准》 G l4和 《 热 冬 暖地 区 居住 建筑 节 能 J J3 夏
录 等 。《 居住 建筑 节能检 测标 准》 实施后 , 《 原 采暖居住
通风、 空调和 照 明的总 能耗可减 少 5%。 介绍 , 0 据 目前 我 国城 乡有 建筑 总面积 约 4 0 平 方米 , 0亿 能耗 占全 国 总能耗 的 3 %左 右 , 国每 平方 米建 筑采 暖 能耗是 气 0 我
设计 标 准》G 5的实 施力 度而 更名 扩编 的 。本标准 JJ 7 将着 重 解决居 住 建筑 节能 检验 中 的可操 作性 问题 , 切
实保 护 消 费者和 房屋 开发 商 的利益 , 使我 国居 住建筑 节 能验 收和综 合 节能性 能 评价 工作 真正走 上 科学化 、
规 范化 的轨道 。本 标准 主 要技 术 内容是 : 则 , 总 术语 , 基本 规 定 , 建筑 物 室 内平均 温度 、 湿度 检测 , 非透光 外 围护 结构 热工 性 能检测 , 光外 围护 结构 热工 性能检 透 测, 建筑 外 围护 结构 气 密性 能 检 测 , 暖 空 调水 系统 采 性 能检 测 , 调风 系 统性 能检 测 , 筑 物 年采 暖 空调 空 建 能耗 及年冷 源 系统 能效 系数 检测 ,供 配 电系统 检测 , 照 明系统检 测 , 监测 与控 制 系统性 能检测 以及相 关 附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环节中,力求降低碳排放,实现环保、节能、低碳的目标。

这一标准旨在提高建筑行业的环保意识,推广绿色建筑技术,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的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师需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环保、低碳特点,通过优化建筑形态、结构和材料等方面,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2.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应选用环保、低碳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3.运营阶段:在建筑运营过程中,要加强节能管理,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4.建筑废弃物处理:建筑拆除时,应尽量回收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5.碳排放计算与评估:对建筑的碳排放进行详细计算和评估,确保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各阶段的碳排放达到三星级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并非一个固定的评价体系,而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不断调整和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3.12•【文号】国办函〔2024〕20号•【施行日期】2024.03.1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4〕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3月12日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持续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

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绿色建筑新标准

2024年绿色建筑新标准

主要内容与特点分析
节能要求提升
相比以往标准,新标准对建筑的节能性能要求更高,包括更严格的能 耗限值和更高的能效水平。
环保材料推广
鼓励使用环保、可再生、低碳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环 境影响。
室内环境改善
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自然采光和通风等室内环境因素的改 善,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感和健康水平。
市场接受度
新标准的推广和实施需要得到 市场的认可和接受,需要一定 的时间和宣传努力。
监管力度
新标准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的 监管和执法支持,如何确保标 准的严格执行也是一大挑战。
03 节能与环保技术应用
高效节能系统设计策略
优化建筑布局和朝向
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能源消耗。
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提 高空调能效比。
3
国内外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对国内外绿色建筑政策法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 的改进建议。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及标准解读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概述
介绍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包括国内外主要的绿色建筑认证机构和认 证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详细解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节能、环保、健 康、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指标和要求,以及评价方法 和程序。
低室外噪音的传入和室内噪音的产生。
采取隔声措施
02
对建筑内的噪声源进行隔声处理,如设备隔声罩、管道消声器
等,减少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合理规划室内空间
03
通过合理规划室内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降低不同区域之间的
噪声干扰。ຫໍສະໝຸດ 空气净化及温湿度调节方案室内空气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日,成都市建委、市规划局联合下发通知,就该市新建民用建筑工程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作出规定——今年7月1日起,部分建筑将开始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明年1月1日起各类民用建筑工程全面“绿色化”。

《通知》提出,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四川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大力推进成都市绿色建筑工作,市建委、市规划局专门就该市新建民用建筑工程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做出相关规定。

在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要求方面,《通知》明确从今年7月1日起,成都市新出让土地取得土地出让合同或已具有土地出让合同但新取得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的保障性住房、养老院、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基础配套设施及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全面执行国家、四川省现行绿色建筑标准以及《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

自2015年1月1日起,全市新出让土地取得土地出让合同或已具有土地出让合同但新取得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的各类民用建筑工程全面执行国家、四川省现行绿色建筑标准以及《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

为了将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贯彻到工程施工中,从设计方案开始,就要根据新要求做出相关调整了——在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内容要求方面,《通知》要求建筑设计企业应在设计的各阶段严格按照国家、四川省现行绿色建筑标准以及《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进行建筑设计。

方案报批文件应明确绿色建筑的目标;初步设计说明中应设绿色建筑专篇,其中应包括项目的绿色建筑目标,设计采用的绿色建筑手段和技术、投资估算等;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
设绿色建筑专篇,该专篇应由建筑专业综合,分专业进行说明,并应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建筑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在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要求方面,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中方案阶段的绿色建筑规定进行审查。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设计审查阶段组织绿色建筑专项审查。

施工图审查机构依据国家、四川省现行绿色建筑标准以及《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进行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审查,审查合格后发放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合格文件。

对未按照上述绿色建筑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的项目,相关部门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有关审批手续。

这意味着,不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项目,将会开不了工。

hty885jk 广州陶粒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