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版别

合集下载

十年大头版别详解

十年大头版别详解

十年大头版别详解
袁大头银币十年版中,除了普通版外,还有许多其他版别,包括但不限于:
1. 十年开口中:指银币中字“中”的口字左侧开口。

2. 十年八年版:指该版本袁像缺少了原来的肩章,肩章压在了衣领上,像是被衣领遮挡了一部分。

3. 十年九像:指该版本袁像缺少了原来的肩章,因为这种特殊的样式,在当时仅有一年的发行量,相对较少,加上收藏价值高,属于袁世凯银币十年系列中的重要版本。

4. 十年缺口造:正面为袁世凯侧像,上面有“中华民国十年造”字样,背面是嘉禾图案,中间有“壹圆”字样。

该版本被铸造的数量非常多,价格相对较为稳定,也是袁世凯银币收藏的起点之一。

5. 十年上下缺口造:命名比较特殊的一个版本,因为字的“口”上下都缺笔而得名。

该版本有着独特的字体和图案,被铸造数量相对较少,也因此价格相对较高。

6. 十年缺口造双肩章:这个版本对于肩章的形态做出了一定的改变。

该版本是铸造于十年的大头袁世凯银币,字为“缺口造”,背面是嘉禾图案,中间为“壹圆”字样,而肩章则由原来的压在衣领上,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双肩章。

7. 十年八背:是指在银币背面嘉禾图案的空心叶上,缺少一片实心叶子,属于钱币错版样式,是袁世凯银币中较为罕见的版本之一。

三年大头基本特征及大版别介绍

三年大头基本特征及大版别介绍

三年大头基本特征及大版别介绍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完美无瑕”的三年大头,这可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话题呢!首先,什么是三年大头?简单来说,就是1978年到1980年间发行的一种人民币,这几年的纸币有个特别的名字——“三年大头”。

这个名字一听就觉得特别亲切,其实就是因为那时候的“大头”设计太出名了,几乎每个小伙伴都对这张纸币情有独钟。

1. 三年大头的基本特征1.1 设计风格你知道吗,三年大头的设计风格可是非常独特的。

首先,它的头像特别大,几乎占据了整个纸币的正面。

你说,这个大头设计有没有点儿俏皮?没错,这种设计让它在一堆纸币里脱颖而出。

除了大头,这张纸币的边框设计也很有特点,上面的花纹细致入微,看起来就像是精心雕刻的艺术品。

要说它的背面,也别有一番风味,上面画的山水风景那叫一个美!1.2 纸币的尺寸与颜色再来说说尺寸,三年大头的纸币比起现代纸币要大一些,这种“胖乎乎”的感觉是不是很有趣?颜色上,它以淡黄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再加上纸质比较厚实,拿在手里有一种特别的踏实感,就像是摸到了一块有历史感的古董。

2. 三年大头的大版别2.1 常见的大版别讲到大版别,三年大头的种类可不少。

比如说,1978年的大头,它的图案比较简单,但是清晰度非常高;而1979年的大头,则在设计上稍微有点变化,细节更丰富。

1980年的大头呢,几乎可以说是三年大头中的“最终极”版本,设计得非常精致。

每一个版本都像是纸币界的小明星,各有各的风采!2.2 收藏价值说到收藏,三年大头可不容小觑。

这些纸币因其历史悠久、设计独特,早已成为了收藏爱好者的“心头好”。

特别是保存状态极佳的“大头”,那真是珍稀中的珍稀,价值可想而知。

如果你家里有一张老版的三年大头,那可真是赚到了,别说我没提醒你!3. 如何辨别真假3.1 纸质与印刷在辨别真假时,纸质和印刷是最关键的。

真的三年大头纸质扎实,摸上去有种特别的手感。

而假的纸币,往往纸质较差,手感也没那么好。

中华民国九年造“袁大头”的版别

中华民国九年造“袁大头”的版别

中华民国九年造“袁大头”的版别“袁大头”虽然形制统一,但是由于铸币中的细微差别,版别极为丰富。

已知的版别有普通版、O迹版、粗发版、三角圆版、开口贝版、甘肃加字版、签字版、T字边、鹰洋边版、牛连口造版、连口造版、缺口造版、竖点年版、反7点年版、大耳版等,可谓“百花齐放”。

中华民国九年造“袁大头”的版别。

1、普通版:此币图案同其他版的“袁大头”相比,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是纪年作了改动,汉字书写比较规范,符合普通版的特点。

但从袁像看,也有细微差别,就是袁像衣领前后均没有封领。

其他版别也有袁像衣领前后未封的,但汉字书写却有变异。

该币铸额较多,流通较广。

2、大耳版:此币同“中华民国九年造”普通版相比,袁像的耳朵特别大,故称大耳版。

其特点是:(1)耳朵内外线相连,其他版别是外连内不连。

(2)耳朵内的一条竖线较细,并且悬中,不连上下耳边,其他版别耳内竖线较粗,而连接下耳垂。

(3)耳朵很像一个阿拉伯数字的美术“9”字。

另外,袁像衣前后为封领。

该币比较少见,其价格比普通版要高数倍。

袁大头银元的诞生,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后,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的银元货币,因这些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而得名。

袁大头按照年份区分,共有四个: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

具体的版别区分,容下文详述,现把我曾经玩过的四个最好的大头,附于文后,献丑献丑。

所谓的“袁大头银元”是指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的银元货币,因这些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而得名。

国际金银价位的涨跌,也刺激了传统的收藏市场,近五年的时间,民国年间的“袁大头”可谓涨跌不停。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袁大头”的收藏依然有较大的价值空间。

“袁大头”由于铸地多、铸量大,也出现了许多版别。

有趣的是尽管版别不同,但“袁大头”壹圆币的标准重量都为七钱二分,以今天的计量方法是26.697克,成色87%-88%,含纯银23.493克。

如果按年号“袁大头”分为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版等,均为普通版。

大头版别间的不同

大头版别间的不同
正面:袁像的眯睛,袁像前襟处缺一 小内齿。背面:小嘉禾,9点钟处缺小内齿, 下抹勾圆(“圆”字的最后一笔勾下抹), 左上第二内禾粒开芒、外禾粒不开芒(三 年七分脸签字版左上第二内禾粒开芒、外 禾粒不开芒)。
• 4、十年.正面:“造”字是撇点告(八、 九年的“造”字是竖点告),国字第二笔 不带勾,肩章的框和杠是粗线条与其它年 号的肩章明显不同,袁像前襟处均缺一小 内齿。背面:与“壹”字下一横平行的一 颗禾粒是直粗芒或弯粗芒,提勾圆,嘉禾 局部浅打,以右中部明显,一些禾粒若现 若隐,使嘉禾显得稀松。
1、三年.正面:两点华,国字第二笔带勾,出头年,民字也有与8、9、 10年不同的特点,袁像前襟处缺一小内齿。背面:大嘉禾,满内齿,9点 钟处大内齿,提勾圆(“圆”字的最后一笔提勾)。
2、八年.正面:隶书华,国字第二笔不带勾,满内 齿,其它年号袁像前襟处缺一小内齿。背面:3点钟 处有一空心叶,大嘉禾,9点钟处大内齿,提勾圆。
• 3、九年.有两种大版别。 • 锋芒9年正面:袁像的眼睛呈杏核状,国字 第二笔不带勾,袁像前襟处缺一小内齿。 背面:小嘉禾,9点钟处缺小内齿,下抹勾 圆(“圆”字的最后一笔勾下抹)。左上 第二内外两禾粒不开芒(三年七分脸左上 第二内外两禾粒不开芒)。注:大部分精 发版和外蒙回归币、海南版属此类。9年背 大嘉禾者是利用3年背模具铸造,不属于中 央版
原创露脊鲸老师 壹圆型袁世凯银币有三年七分脸、三年七分脸签字版、三 年侧脸签字版、共和纪念币、飞龙纪念币、流通币等种类, 这里介绍的只是三、八、九、十年流通壹圆型中央版袁世 凯银币。所谓中央版是指中央政府颁发模具铸造的袁世凯 银币,不包括红版(指苏区、边区、解放区铸造的银币)、 地方版(指经过中央批准自行刻制模具铸造的银币)、军 阀版(指未经中央批准自行刻制模具铸造的银币)和私版 (指小军阀、小作坊铸造的银币)。不妥处恳请指正。 壹圆型袁世凯流通银币各年号主要特点:

袁大头版别大全

袁大头版别大全

大头版别(一)所谓的袁大‎头银圆是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银圆的俗称‎。

它是民国北‎洋政府19‎14年(民国三年)二月公布的‎《国币条例》所确定的国‎币,在中国银元‎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袁大头银圆‎的产生背景‎清末,朝廷对外不‎能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外国币在中‎国行用,失去了货币‎自主权。

对内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日益削弱,各省地方长‎官为增强各‎自的财力及‎扩充军事力‎量也纷纷制‎造和发行货‎币,货币金融十‎分紊乱。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着手定币‎制。

不久,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扶植下,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有3个原因‎促使北洋政‎府实行币改‎:一是孙中山‎虽辞去临时‎大总统,但出于救国‎救民之心,于1912‎年8月24‎日应袁世凯‎之邀,进京与袁世‎凯先后谈话‎13次。

同年12月‎3日孙中山‎发出“创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的通电。

二是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农商总长张‎謇等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规格不一,折算繁琐,对收税、发饷、交换都有不‎便,市面恐慌,民众积怨,也主张实行‎币改。

三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也需要借助‎于货币,并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来提高他的‎政治地位。

民国元年七‎月十五日,北洋政府设‎立了币制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

民国二年一‎月十四日,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争‎论,熊希龄内阁‎于1914‎年1月17‎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

本位可供选‎择者有四,即金银复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银本位。

1914年‎2月7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要点是: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

袁世凯九年大头主要版别图文详解

袁世凯九年大头主要版别图文详解

九年大头主要版别图文详解大头系列四个年份中,目前所知九年的版别(不包括军阀版和私版)最少,版别主要如下:一、九年粗发版二、九年中发版三、九年中发配小嘉禾四、九年精发五、九年精发三年背(大嘉禾)六、九年牛口造7点年七、九年大肩章八、九年缺口造九、九年斜口造十、九年海南版兹将以上版别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需要声明的是,个人水平问题,仅为论坛抛砖引玉,如有错误或不足,请兄弟们不吝批评指正,谢谢。

一、九年粗发版:此版多见,但原光好品相的并不易得。

其主要特征为头发粗,字体粗,年字第一划为圆头,造口上有圆点暗记,中华两字常见断笔(偶见不断笔的),背嘉禾为大嘉禾,类同于三年的背。

(顺便一提,有泉友称其为九年三背,个人看法不大认同。

原因是九年粗发和中发本来都是这样的背,九年三背到底是指九粗还是九中?故九年三背的叫法容易混乱,没有必要,叫九年粗发即可。

)二、九年中发版此版相对粗发版精发版少见些,原光好品较粗发版多见而较精发版少见。

其主要特征为:整体包括头发较粗发版精刻些,发呈一缕缕;字体较粗发版纤细,背为大嘉禾,类同于三年背。

三、九年中发配小嘉禾版此版存世极稀,本人目前仅见到三枚,其中露前辈(见过其发帖)有一枚。

其主要特征为:人像及字体为九年中发特征,背配小嘉禾(比普通嘉禾缩小一圈,与内齿距离相远些,故称小嘉禾),嘉禾面九点钟位置缺一小内齿,左上二穗粒开芒(请注意:九年精发版也是小嘉禾,但此穗粒为不开芒即闭芒,此为此版与九年精发背区别之处),左下穗粒尾翘芒。

说得复杂,请看图就明白:四、九年精发版此版常见,可能由于精刻原因,原光好品相的在九年三大版(粗中精)中最多见(题外话,曾和泉友开玩笑说找一枚烂品精发和找一枚好品的九年粗发一样难,呵呵)。

其主要特征为:整币精雕细刻,精美为大头系列之最。

头发一丝丝,胡须立体感强,胡须下缕为三四缕(中发版仅有两缕,这是区分中发版精发版的简易方法),背小嘉禾,九点钟位置缺一小内齿(最易区别九年精发三年背之处),左二穗粒闭芒,下穗粒尾翘芒。

“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

“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

“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早在1999年,山东周传芳就对袁像嘉禾银币(简称“袁大头”,下同)版别进行过研究,很有见地,通俗易懂,并阐述了各版别的基本特征,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促进了“袁大头”版别的研究与收藏。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收藏“袁大头”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版别,现予以介绍如下:一、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1.普通版。

该银币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头像,上端为“中华民国三年”,背面为“壹圆”币值和嘉禾图案,周边为185道线(后铸有170道线),胸前周边设有暗记(即少一短线),边齿。

多见。

2.鹰洋边。

区别在于边形与墨西哥鹰洋的边形相同,俗称“鹰洋边”。

该币为试铸币。

罕见。

3.T字边。

区别在于边形为“T”字边形,俗称“T字边”。

该币为试铸币。

罕见。

4.签字版。

区别在于正面袁像的右侧有英文“L.Giorgt”字样。

罕见。

5.开口贝。

其主要特征为“圆”字贝开口,俗称“开口贝”。

因袁像眼中有一极短直线,好似眼睛睁着,故也称“睁眼币”。

胸前周边无暗记。

其银币成色较低,嘉禾较粗糙(图1)。

较多见。

6.甘肃加字版,图案与“开口贝”基本相同,主要特征是在袁像两侧镌上“甘肃”字样,俗称“甘肃加字版”(图2)。

甚少见。

7.O版。

主要区别在于“华”字为异书体,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俗称“O版”(图3)。

少见。

8.三角版。

主要区别在于银币背面“壹圆”二字笔画微肥,“圆”字中员上部像似一个三角形,俗称“三角版”(图4)。

少见。

9.三角O版。

图案与“三角版”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银币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俗称“三角。

版”(图5)。

少见。

10.断民版。

主要区别在于“民”字中间一横不连笔,形成断笔,俗称“断民版”(图6)。

少见。

11.勾点华。

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书写的第二笔为勾点,背面嘉禾一禾叶芒带勾,俗称“勾点华”(图7)。

少见。

12.提点华。

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书写的第二笔为“提点”故称“提点华”(图8)。

银元袁大头的版别、暗记、成色

银元袁大头的版别、暗记、成色

民国二年十月十日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民国三年开始铸制“袁大头”银币(以下简称“大头”),直至民国十六年五月北伐胜利后停铸。

当时就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各年份都有铸造)每日生产三十万元,加上南京(仅三年)、武昌(三、九年)、杭州(八、十年)、广东(仅三年)、奉天(沈阳,仅三年)、安庆(仅八年)、南昌(仅九年),以及甘肃、云南、海南、山东、康定、成都及重庆造币分厂(局)等地方的生产,可见大头的生产量史无前例,加上军阀混战私铸甚多,故大头版别极为丰富,暗记多彩纷呈。

在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考虑部分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使用习惯,又铸造了一些大头。

所以,大头的生产时间最长,生产量最大,流通时间最长,版式最多。

因此,大头的收集与研究在银币收藏中是难度最大、研究最为深奥的币种。

下面按版别、暗记、成色三个方面浅谈。

版别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

一、齿版别1、边齿有直齿边、橄榄齿边、疏齿边、密齿边、粗齿边、细齿边、鹰洋边、“T”字边、无齿边(光边)、异齿边。

2、边沿有宽边、窄边,有平边、高边(私版主要特征之一)。

3、内齿有直齿、曲齿、圆齿、小齿顶珠、大齿背珠、缺齿、长城型齿、花齿、异齿。

小齿顶珠又分上顶珠、下顶珠,按珠数量又分几齿珠,大齿背珠又分几齿珠。

二、属性版别1、中央版。

民国初年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因为其前后相继的统治者都出自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系统,所以又称北洋政府,天津造币局是北洋政府的中央制币机构。

各地沿用了天津造币局的版模,也统称为“天津版”。

在天津的版模流传、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磨损、开裂,但是版模难得,怎么办呢?就靠修改改模版。

“断笔民”等应当就是这样产生的。

“断笔民”断一笔、两笔、三笔的都有,凡是断一笔的,总是最下面的一横,然后依次往上,不知为何。

2、地方版⑴甘肃版。

仅三年,甘肃版的特征就是袁像明显头大脖子粗,背面圆字“开口贝”。

曲笔民的两面的内齿细长,明显与普通甘肃版的粗短不同,尤其是“民”字,最左边一竖,写法奇特;去字版是甘肃加字到普通甘肃版之间的过度版本,保留了一些甘肃加字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头版别
袁世凯流通银币的收集与研究在银币收藏中是难度最大、研究最为深奥的币种。

因为此币版式太多,正因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无人能说得清楚“袁大头”有多少个版别,应该可以肯定“袁大头”还有些版别目前尚未挖掘和发现,所以对它的收集与研究将是还要走一段漫长的道路。

据记载:中国机制银币自光绪二十六年开始建厂生产,到民国二十四年政府发布禁止银币流通至,银币作为我国法定货币流通,前后最多只有三十八年时间。

民国元年一月十三日孙中山辞职后,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民国二年十月十日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民国三年开始铸制“袁大头”,直止民国十六年五月北伐胜利,前后有十四年铸制“袁大头”的时间。

我国银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只有三十八年时间,可想生产流通银币也只有三十八年,而“袁大头”银币生产时间占了十四年。

据记载:当时就天津造币厂每日生产银币三十万元,加上奉天、南京、武昌、长沙、成都、广州、云南及重庆造币分厂(局)的生产,可见当时“袁大头”的生产量史无前例。

又因当时政府令各省造币厂照“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制铸,再加上当时军阀混战私铸币甚多,故而“袁大头”版式极为丰富,其暗记更加丰富多彩。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袁大头”的生产时间最长,生产量最大,流通时间最长,版式最多。

作为钱币爱好者,挖掘归纳我国银币的内涵文化责无旁贷,也是通过论谈提高自己知识的好机会。

本人对银币的收藏和研究时间不长,见识少,“班门弄斧”对“袁大头”壹圆面值银币版别作如下分类归纳,还望各位泉友多多指正,给予完善充实。

一、年份版别
1、三年版
最大的特点正面无“造”、“民”有点,版别最多,中央版及部分地方版存世量最大,“O”版最特出,珍稀版多在此年。

2、八年版
版别较少,多数版弱打,孕珠版最特出。

3、九年版
版别最少,雕刻精致,深打,特别是精发版的雕刻技术登峰造极。

4、十年版
版别较多,“T”点年版别相应多一些,其次是小齿顶珠版别也不少,尤其是修模顶珠版,圆珠修改成花瓣珠,很有特色。

稀少的上顶珠就在此年。

二、字体版别
1、“中”字
有斜头中、直头中、开口中、缺口中,缺口中又分为上缺口中、左侧缺口中,上缺口中又分为左缺口中、右缺口中
2、“华”字
有草头华、田华、“O”华、业头华、点华、提点华(挑华)。

3、“民”字
有有点民、无点民、断笔民、曲笔民。

4、“国”字
按点有圆点国、竖点国、斜点国,斜点国又分长斜点国、点国。

按国字方框分有有勾方框国、无勾方框国。

5、“年”字
就年字体有有横年、无横年、牛头年、向头年、异年。

按点有圆点年、横点年、竖点年、上点年、下点年、浅点年(无点年)、斜点年、厂点年、T点年、“7”点年、“八”点年、“十”点年,还有稀少的“元宝点”年。

竖点年又分长竖点年、短竖点年,“7”点年又分粗7点年、细7点年、异7点年,T点年又分为顺T点年、倒T点年。

6、“造”字
有告造、牛口造、连口造、实口造、日字造、扁口造(长口造)、缺口造。

告造又分为牛头告造、向头告造,缺口造又分为上缺口造、下缺口造、上下缺口造。

另还有平底口造、圆底口造。

7、“壹”字
有方型口壹、扁口壹、异口壹。

方型口壹又分口内方型壹、口外方型
口壹,口外方型口又分平方型口、竖方型口。

8、“圆”字
有开口贝圆、闭口贝圆、三角圆、丢矢矣圆、带点圆。

在文字中又分为粗字版、细字版。

三、字数版别
有有造版、无造版、加字版,加字版在文字上又分为汉字加字、英文签字和字母暗记版。

四、头像版别
1、发形有粗发、细发。

2、耳朵有大耳朵、小耳朵,还有异耳朵。

3、眼睛有闭眼、睁眼,睁眼又分大眼睛、小眼睛,大眼睛又分圆眼珠、条眼珠,条眼珠又分单线条眼珠、双线条眼珠。

4、眼皮有单眼皮、双眼皮、三眼皮。

5、胡子有大胡子、小胡子。

五、衣章版别
1、衣扣有大扣、小扣、双扣。

2、肩章有大肩章、小肩章、大扣章、小扣章、无扣章,还有肩章复打、肩章藏珠。

3、肩星有大星、小星、五角星、六角星、异角星。

4、肩章有宽边章、乍边章、平板章、凸板章。

另还有胸前下部不同装饰版别。

六、带点版别
正面有前带点、后带点、脸部带点。

背面按点所处的部位又分数个版别,如叶顶珠、“满天星”。

七、内齿版别
有直齿、曲齿、圆齿、小齿顶珠、大齿背珠、缺齿、长城型齿、花齿、异齿。

小齿顶珠又分上顶珠、下顶珠,按珠数量又分几齿珠,大齿背珠又分几齿珠。

八、边齿版别
有直齿边、橄榄齿边、疏齿边、密齿边、粗齿边、细齿边、鹰洋边、“T”字边、无齿边(光边)、异齿边。

九、背面穗谷版别
1、小叶:实心小叶、空心小叶、小叶孕珠,还有叶数不同版。

空心小叶又分大空心叶、小空心叶,小叶孕珠又分为单孕珠、双孕珠,双孕珠又分为上下孕珠、平行孕珠。

2、大叶:实心叶、空心叶、无纹叶、有纹叶、大弯叶、小弯叶、长叶、短叶,还有开口叶(叶头分*)。

3、叶芒:单勾芒、双勾芒、三勾芒、四勾芒、左勾芒、中勾芒、右勾芒、下勾芒、长芒、短芒、粗芒、细芒、交*芒、多芒(一叶数芒,多为复打)、异芒(多为修模版)。

交*芒又分右交*芒、左交*芒,下勾芒又分左下勾芒、中下勾芒、右下勾芒。

4、叶支:长叶支、短叶支、曲叶支、直叶支、断叶支、粗叶支、细叶支、异叶支。

5、穗杆:单穗杆、双穗杆、直穗杆、曲穗杆、断穗杆、异穗杆。

6、缨结:粗长缨、细长缨、异长缨、结有点、结无点。

十、“O”记版别
有单“O”、双“O”、实心“O”、浅“O”(括号型)、半“O”,半“O”又分单半“O”、双半“O”。

十一、各种修模版
凡修模版生产量较少、多半有特记。

某些版非常稀少,很难遇见,也就非常珍贵。

十二、混合版
除上述版别中某些特征混合外,常见的有三年大头八年背、三年大头九年面、十年大头八年背等(待进一步研究)。

十三、错版
一般错版分为二种:一是设计错误(含雕刻),另一种是生产失误-次品。

在“袁大头”中除稀少的阴阳面、大移位错币外,常见的复打错币较多。

十四、珍稀版
除签字版、字母暗记版、鹰洋边、“T”字边外,还有雪花版(版底雪花瓣状)、满天星版(版面珠多达数十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