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头特征

合集下载

银元甘肃版大头的起落兴衰

银元甘肃版大头的起落兴衰

银元甘肃版大头的起落兴衰甘肃造币厂成立后铸造的银币品种很少,除其中有二第一甘肃版袁大头,以及加字版甘肃第二民国十七年甘肃造孙中山像壹圆银元流银线,锈纹压力充足甘肃版大头甘肃造币厂铸造的银币比较有特点。

特别是袁像面大头”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其他地区的版式的差异很大。

整体头像偏大,背面的嘉禾更为粗狂,符合西北人的性格,币上缘铸“中华民国三年”中的“民”字为曲笔,被称之为“曲笔民”还有落叶版,更有“袁大头”面上直接加铸有“甘肃”二字。

这些都是大名誉品!这些银币所用的印花钢模,都是按民国三年版“袁大头”所刻制,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技术也是十分高明的。

实际上甘肃造币厂成立之初,“袁大头”铸造得也并不多,因为当时甘肃地区地处西北白银短缺是个大问题。

当时主要还是铸造铜币来应对流通的需要,比如现在的沙版铜元。

成立造币厂是国民军为了迅速恢复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采取的措施之一,进而来巩固甘肃这一根据地。

因为当时的形势并不乐观,国民军刚刚败退,急需稳住阵脚,赢得喘息的机会,而银元军饷便是稳定军心的第一要素多亏有了甘肃这个根据地支撑,才使得溃败的部队能有栖身之所。

使当时下野在苏联考察的冯玉祥回国后,得以整理旧部。

通过“五原誓师”,国民军参与北伐,实现了绝地反击。

而甘肃造币厂走向鼎盛,开始于大规模地铸造“袁大头”。

因为这一年,国民军的河州镇守使赵席聘挖掘出甘肃军阀武威凉州镇守使马廷勷四个大窖藏的白银二百多万两,一时为铸币提供了充足的来源。

据称当时从临夏往兰州运白银时,用了几十匹骡马日夜不停地驮了好几个月,甚至因为银子太多来不及过称,竟然改为斗量。

这为后来铸币打下了坚固的基础!而国民军的矛盾也使甘肃造币厂走向衰落,随着孙连仲率部离开甘肃。

北伐结束后,冯玉祥因地盘的分配和部队的编遣问题和蒋介石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1930年4月刚接任甘肃省主席才8个月的孙连仲就被冯玉祥东调率部参加了中原大战。

孙连仲离开时带走了造币厂的所有库存100万银元,充作国民军军饷。

如何区分银元当中的甘肃版?有多少个品种,哪个价值大?

如何区分银元当中的甘肃版?有多少个品种,哪个价值大?
最后也是提醒各位藏友,银元的真假一直是大家讨论最多的,我们收藏一枚银元不容易,收藏 到一枚真品银元更不容易,所以大家必须小心谨慎,不可盲目大意,不然若干年后你会发现你 收藏的银元一文不值。、 甘肃版的银元未来还会有升值空间吗,我们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甘肃版背面嘉禾
“甘肃版 ”银元有哪些特殊的品种
要说甘肃版当中的名誉品那绝对是所有袁世凯银元当中排行第一的,首先就是“甘肃加字版”,加 字版银元是所有袁大头当中的名誉品,它其实非常好区分,就是比普通甘肃版银元上多了两个 甘肃字样,价值也是天差地别。
甘肃加字版 其次,甘肃曲笔民版是排在甘肃加字版之后的一个大版,这个版的主要特征就是在中国民国的 民字上左侧形成一种曲笔状态所以叫曲笔民版。目前的曲笔民版银元市场价值非常高,动辄过 万。
最后,甘肃版其实还有很多版,我们根据目前的市场价值进行相应的排名,甘肃长缨版、甘肃 落叶版、甘肃去字版(保留加字版特征,但是没有字)、甘肃粗字版、甘肃大开口贝、甘肃小 嘉禾等等
甘肃落叶版
收藏甘肃版应该注意什么
甘肃版银元的价值比较大,但是也是假币、仿制币的重灾区,在收藏甘肃版的时候大家一定要 注意,首先就是真银元假刻字,这类银元往往容易被藏家忽视,大家对于银元的基本辨识能力 有了但是没有去详细查看后期人为的变更品种。这类情况多数出现在加字版、落叶般、长缨 版。 其次就是要注意品相,甘肃版虽然做工精良,但是和普通的袁大头相比还差的很多,所以收藏 的时候如果有好品相的甘肃版也要多去留存一下,这类的银元在后期的升值空间也是最大的。
甘肃胸前满内齿 第二、普通三年银元袁像比较精干,整体显得精神,但是甘肃版银元袁像整体显得肥胖一些, 尤其在侧脸和后脑出,比普通三年银元要多出来一块肉。
第三、肩章处明显;普通三年的肩章出肩星模糊不清只有天津版的三年相对清楚一些,但是, 甘肃版的银元在肩章和肩星处非常特别,只要大家看过几个对比的就会很明显的发现。 第四、背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口贝;普通三年的银元在背面嘉禾处中的壹圆的圆字,里面的贝是闭口的,而甘 肃版贝字是开口的,这个借助放大镜多观察可以有很好的区分。 第五、背面嘉禾不同;普通银元和甘肃版银元的嘉禾有很大的不同,普通银元的嘉禾整体颗粒 饱满略显秀气,但是甘肃版的嘉禾枝叶粗大,具有很明显的对比性。

袁大头的鉴别知识

袁大头的鉴别知识

袁大头的鉴别知识袁大头的鉴别知识奉天造币厂始造后改产铜元,于1926年至1929年间恢复生产银圆总产量为1915万枚,均为“3年版。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

于民国三年(1914)2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

《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现在由造币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由于袁大头银元铸造的时间长,参与铸造的造币厂多,因此,存世的袁大头银元的版别是非常多的,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首先说1914年袁大头银元的版别就和其他年份都不一样,1914年袁大头银元的正面图案是袁世凯的侧面头像,上面的文字是:“中华民国三年”,在“年”字的后面没有“造”,其他年份的袁大头银元的“年”字后面都加上了一个字“造”。

虽然古银币目前行情不错,但是收藏不到的朋友也不需要过多灰心,毕竟这种东西是需要经济实力和运气都匹配了才能够收藏到的。

如果本身比较倾向于收藏有潜力的藏品的话,去看看其他的就好了。

最后,如果有机会收藏光绪元宝的话,一定要注意先确定好真假再出手,毕竟这一出手就是几百万的事,不是小数目,要慎重再慎重。

随着袁大头的市场的日益火爆,升值极快,升值幅度极大的便是钱币,而“光绪元宝”则变成了藏友手中投资新贵,也因为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极为稀少,是钱币收藏世界,知名度极大的一种,被誉为钱币精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与历史价值……,渐渐地成为古玩市场的新一代新星。

不过还是得提醒藏友: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近代机制袁大头经历百年沧桑,大多表面都有自然氧化层,富有层次感而且沉着老道,伪品袁大头短时间做旧包浆,显得没有层次感,浮浅不老道,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区分的。

三年大头顶级研究资料2

三年大头顶级研究资料2

3,无造字 这是所有三年大头银元的特别之处,就连签字版的也是一样(见上述签字版图片), 4,肩章不明显(如下图所示) 这点也是所有三年大头银元的特别之处(O版除外),不是星星不明显就是杠线模糊, 签字版的就有稍微明显一些,
5,年字不同(如下图所示) 无论是什么版,只要是三年的大头银元,年字的第二横一定比第三横长很多, 这与其它年份的书法完全不同,
4,甘肃版(如下图所示,此图片为后仿制的参考品)
• 此版字体人像及图案与兰州版几乎一模一样,最大的特征 就仅是在人像的左右两侧加上甘肃二字而已,另此版铸造 数量比上述的兰州版少很多,约1:10以上,据原始数据记载 仅铸几万枚,一般完整VF品相的在1994年以前就已要价台 币1万5了, 刚开始收集钱币的时候就见过以标准版改刻加字的甘肃版, 熟不知甘肃版与标准版的人像根本不同,字体及图案也完 全不一样,但还是有少数人上当,各位不要觉得不可能,因为 以前就曾经出现一枚有装鉴定盒的加字甘肃版,过了不久 又出现以兰州版改刻的,这版就有比较多人上当了,因为钱 币本来就是真品,只不过再另加上甘肃二个字而已,稍做一 下旧化处理的话就看不出来了,反正加字甘肃版本来就没 见过品相好的,最后又出现了全新雕模铸造的仿品,而且做 工非常精良(就是上图那一枚),只要作旧或作个氧化色,那就 几乎与真品一样了,但唯一的缺点就是版底太平整太漂亮 了,完全没有一般甘肃版的粗犷感,这也是这枚仿品的一大 败笔,但是这枚仿品至今对于涉足钱币界不深的藏家来说, 杀伤力还是很强,购买时记得仔细比对一下,
五、细部解说 1,标准版(如下图所示)
除了共同的特征及品相以外,标准版几乎找不到有较大差异的版式(真不愧为标准 版),一般所见都差不多一模一样,除了一般未使用版以外就是略带镜面版(如下图 1,2所示),此版应为初铸,也就是模具几近全新的时候铸造的,整体看来,无论是内齿, 字体,人像还是嘉禾图案都比一般的标准版还要清晰,

袁像甘肃版银币

袁像甘肃版银币

以上的比较少见。版别分类甘肃大头从正背面的区别分 有曲笔民、长缨、落叶版等;从内齿分有长内齿、短内 齿;从重量分有超重、减重;从边齿分有细齿、粗方齿、 橄榄齿、宣三齿
等;从字体分有粗字、细字;从嘉禾分有大嘉禾、细嘉 禾等。笔者根据多年的收藏心得,将甘肃版大头的版别 根据市场存量加以介绍。甘肃加字版(图1)。是袁像3年银 币中的名誉
毛笔书法 dvcf72dep
口“民”、“壹”下点、“圆”字贝上点等小版别。粗 字版多减重,边齿大多为粗方齿,有少量橄榄齿和宣三 齿。缺口中版。特征是“中”字开口不连,分别有左右 上下缺口“中”,
以左上下缺口“中”较为少见。边齿为橄榄齿。浅(无)点 年版。特征是“年”字的一点弱打或几乎看不见,边齿 有大、小橄榄齿两种。断笔华版。俗称“七华版”。特 征是“华”字
含银量竞降至50%,以致露出了铜色,连烘洗都无法进 行。甘肃造币厂由于督办调换频繁,各督办任内铸的银 币成色不同,重量也相差很大。估计这也是造成甘肃大 头版别繁多的原
因之一。笔者通过200枚甘肃大头的实测,最重的29克, 最轻的只有23.2克。其中26-27克的占81%,27-28克的分 别占9%和7.5%。而24克以下、28克
造币厂1935年停工,至1948年郭寄峤任甘肃省主席时, 重新开工铸造了一批银币。成色和重量《中华民国国币 条例》规定:“袁大头”的含银量为89%。而甘肃造币 厂开铸
银元时规定成色为82.5%,这已经不符条例的规定了,可 是在实际操作中连这个成色也未达到,最高时也没有超 过82%。甘肃造币厂曾经为藏区铸过的一批半元,即四 川卢比,
国版”。该版比较少见,边齿为橄榄齿。甘肃私版。私 版是当时地方军阀或一些大银楼私自铸造的银币,可以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流通使用。所以,私版可以算作一个 收藏种类,由于存

解读?甘肃加字版大头?及?暗记特征

解读?甘肃加字版大头?及?暗记特征

解读甘肃加字版大头及暗记特征华光普先生所著《中国银币目录》中称之民国三年甘肃造袁像银币系:“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兰州造币厂铸。

”此系甘肃‘袁头’之最初铸品,花纹较粗,成色较粗,成色甚劣,铸量稀少。

”然而,山东省银币鉴赏家园周使芳先生则考证认为:“甘肃省在请代并没有造币厂之设,直到民国9年(公元1920年),孔繁锦担任陇南镇守使时,才从天津、上海购来机器,在天水设置造币厂,铸造铜元。

民国15年(公元1926年)8月,孔被冯玉祥所驱逐,刘郁芳到兰州代理督办,他将天水造币厂的机器运到兰州,成立甘肃造币厂,次年11月由省财政厅拨款20万元作为造币厂经费,于民国17年(公元1928年)11月完工,并造出孙中山总理像的壹圆银币,以及为数颇多的民国3年版的袁像壹圆银币,俗称甘肃版袁大头,因成色较差,含银量仅为77%,不受使擦黑能够欢迎。

”“甘肃加字版:此币系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所铸,但仍沿用民国3年版的旧模,在正面袁像左右加铸‘甘肃’二字,标明是甘肃兰州造币厂铸造。

铸额不多,仅数万枚。

所见之品大都为赝品。

该币特征除在正面袁像左右加‘甘肃’二字外,余均与开口贝版相同特征介绍:1、甘肃两字平整,“甘”字一横的右端和“肃”字一横的左端因为模具问题通常都嵌入底版,与底版溶为一体。

仿品“甘肃”二字生硬无神,高高凸起,周围包浆也略为不同。

2、长城暗记,在正面下方5点至7点位置若隐若现有长城形状的暗记,小弟认为这是当年撞模所致,因为一枚打铸过的银币还没有完全从模具里拿出来,冲压机再次冲击,导致银币的内齿将正面模下方损伤,就像十年通常背面出现的衣领一样,说是暗记,其实只是一个特征罢了。

(这个话题有待探讨)仿品暗记非常清晰,有点此地无银的意思。

3、甘肃加字版背面的“壹”和普通甘肃版有很大区别,上方“土”字头的两横左端都有点剪刀口的意思,并不平整,很多用普通甘肃版改刻的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单看这个“壹”字便立断真伪。

“甘肃版袁大头”十分罕见珍稀,有非常高的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

“甘肃版袁大头”十分罕见珍稀,有非常高的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

“甘肃版袁大头”十分罕见珍稀,有非常高的升值潜力和收藏
价值!
民国初年甘肃铸币厂铸造的袁大头银币(壹圆),与中央版及其它地方版相比,工艺精巧、版式丰富、特色明显,深受我们广大银元爱好者的喜爱,近几年来一些稀有的大头银币(壹圆)价格不断上涨。

当前,市场上常见的“袁大头”品种有三种,分别为民国三年、九年、十年;八年铸造的“袁大头”,存世量略少一些,为不少集币爱好者所看好;民国八年铸造的“袁大头”则更少一些,这也为一些集币爱好者所看好;《袁大头》中最珍贵、最稀罕的品种,当属民国三年袁世凯头像“签名版”试铸币时,已鲜见其踪影,拍卖会上也很少露面,是近代银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根据史书记载,民国17年(1928年),甘肃铸币厂成立于刘郁芬主甘时期,厂址位于兰州旧举院(今兰州第二医院)。

厂址的理由有:一、冯玉祥的国民军入甘驱逐原主的孔繁锦,然后将原主的孔繁锦挖了出来;二是1928年挖掘出马廷才、马廷贤窖藏的银子。

建厂的主要目的是铸银以济军。

那时甘肃铸币厂所铸的银元,未标上是甘肃制造,却冒用了其它牌子,企图鱼目混珠。

铸造最多的是袁世凯民国三年(即“袁大头”)银元,此外,还有一部份带有孙中山头像的银元。

光绪二十三年,袁世凯银元不仅在甘肃省流通,而且在省外流通。

袁大头八年800.00-800.00万 1,210.00万2020-10-25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一组520.00-520.00万977.50万2020-
01-14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598.00-598.00万700.00万2018-07-20。

钱币天堂·钱币论坛·大头小头·[原创]甘肃曲笔民特征

钱币天堂·钱币论坛·大头小头·[原创]甘肃曲笔民特征

钱币天堂·钱币论坛·大头小头·[原创]甘肃曲笔民特征•本帖获奖励记录•1 20fcd鼓励原创。

2014-12-22甘肃版大头,是由甘肃造币厂(后改为中央造币厂兰州分厂)铸造,其含银量低,铸造量少,但因版型粗犷、豪放、版式多(尤其是名版多),而受广大泉友深爱。

研究甘肃版,首先应该研究甘肃造币历史。

甘肃地方钱币的鼓铸,有史可查的最早记载是《郑氏通志》,汉武帝就开始了,但未见到实物,无从考证;在康熙、雍正、咸丰时期因铸“巩”字钱而闻名,但是在民国前是没有机制币的。

民国十五年(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逼走甘肃地方军阀,接管甘肃军政大权的革命军将领刘郁芬将天水造币厂的机器设备运至兰州成立了甘肃造币厂,以铸造铜圆为主,并开始铸造用于流通的甘肃版民国三年袁像嘉禾银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抗战开始后,财政部下令将甘肃造币厂改为中央造币厂兰州分厂,民国二十七年(1928年)正式改组。

实际上甘肃造币厂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就已基本停工。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郭寄峤任甘肃省主席时,重新开工铸造了一批银币。

甘肃袁氏银币因版别多而著称,其名誉品为甘肃加字版大头,另外诸多名版,如曲笔民、落叶版、长缨版、加字背等。

甘肃大头版别虽多,但是好品难求。

所谓曲笔民,其特征为:一是民字的左边弯曲,字体瘦劲,多有复打,断笔等现象;二是内齿弯曲成锯齿状,非常特别。

曲笔民在甘肃版大头中,与其他版本相比,相对好品多。

关于曲笔民的分类,是根据民字弯曲的程度进行的(与甘肃长缨分类相似,不好把握,因为大小、粗细是相对的),分别为大曲笔民,中曲笔民,小曲笔民。

不论哪种曲笔民,都分眼下有点和无点两版,边齿都是橄榄齿。

由于甘肃版本繁多,官版和私版有时候难以考证,在曲笔民中,有一批币不仅民是曲的,其他字也曲,个人认为应该属于私版,仿曲笔民,如下图(币是从PCGS官网截图,非个人藏品):另外还有一种甘肃版大头,内齿弯曲成锯齿状,具有曲笔民的特征,但民字左边却不弯曲,有人也叫曲笔民初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由甘肃造币厂制造的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壹圆),与中央版和一些其他地方版银元相比,工艺精美、版式丰富多彩、特征明显等特点,一直深受我们广大银元爱好者的追捧,近年来一些稀有的甘肃版大头价格不断走高。

据悉,有网友按稀少程度把甘肃大头版式主要划分了好多种,例如:甘肃加字(稀少)、曲笔民、三眼皮、、粗字、细字(这个也很稀少)等等,但这些都属于甘肃版范畴的细目版(这些特征和研究成果,泉友可以到网上或书刊杂志上查询学习),今天我想在这里要研述的是除过一些细目版式中的一些特征外,甘肃版三年袁大头在宏观上的主要共同特征是什么,这是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在研究之前作以下限制:
【范围】:甘肃造币厂制造(除特别版中的特别特征外)
【时间】:中华民国三年
【面值】:壹圆
二、主要特征
根据本人所掌握的资料素材和网络资源,通过仔细查阅资料、研究对比、归纳总结等方式,发现了十大主要特征:
(一)胸前勋章处不缺一内小齿;
(二)所有字体起笔和收笔很圆润、自如、饱满,没有顿挫生硬之感;例如“壹”字
(三)双眼皮,睁眼,炯炯有神;甘肃版睁眼有别于其他版别之睁眼。

请仔细观察对比。

(四)肩章精细、美观且大;
(五)头发中有剪口暗记(肉眼可以看见);
(六)嘉禾图左面一枝顶端,第二谷穗芒端有多芒似剪口暗记;
(七)嘉禾图9点钟处很特别。

对应的两谷穗中,上面一谷穗高翘起,有“金鸡独立”之态;向右,有一谷穗压叶,禾芒立体感强;
(八)一缕胡须,整体,弯曲优美;(山羊须,呵呵)
(九)开口贝;注意观察,甘肃开口贝和新疆、福建开口有区别,借用别人图片展示对比(这里必须提到的是,甘肃版也有闭口贝,但很
少,一般都是复打或模具使用过程造成的。

不属于一般特征)
(十)边齿为直齿或橄榄齿(齿中有细齿,整体分布不一),特例除外。

(其他)除上述的一些主要特征为,还有一些细微特征,比如嘉禾图谷穗整体很饱满圆润等,请泉友们自己对照研究了,呵呵
三、特征整体图识位置(放大查找特征位置)
四、附加一些中央版特征对比图,这样可以更具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