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史上最唯美最断肠的十首诗词

合集下载

关于天涯断肠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天涯断肠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天涯断肠的诗句古诗词
天涯断肠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材之一,下面我将从多个
角度为你介绍一些关于天涯断肠的古诗词。

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一句“天涯地角有穷时”,表达
了对天涯地角的思念和渴望。

2.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
词表现了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眷恋,也可以理解为天涯断肠的意境。

3.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里的“明月”和“天上宫阙”都是表
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4.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有“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以上这些古诗词中都包含了对天涯远方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表
现了古人对于离别和远方的情感。

这些诗句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
的意境,将天涯断肠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希望这些介绍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历史八大绝笔诗词

中国历史八大绝笔诗词

中国历史八大绝笔诗词中国文学中,有很多经典的诗词,而其中一些作品尤为著名,这些作品在古今中外都享有盛名。

他们不仅在创作及写作技巧上达到了极致,也在感性表达上突破了语言的束缚,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今天,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历史上八大绝笔诗词。

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罗带绣腰骨,春色媚于都。

”《青玉案·元夕》是元旦之夜的一首爱情诗,它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元夜的华丽和喧闹,也抒发了作者浓烈的思念之情。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古庙松篁老,长河影带疏。

醉中往往觉有佳人在身旁。

”《渔家傲·秋思》是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在古韵中抒发了作者对于强烈的思念感情。

3.《卜算子·咏梅》——陆游“酒酣耳热歌喉开,相思恰到最高处。

蜡烛影互照,独眠抱孤影。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杏子侯。

李兰堂里香闺梦,总是愁黄昏后。

”《卜算子·咏梅》被称为"梅词三首"之一,是南宋文学家陆游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作品不仅表达了对于梅花的喜爱,也抒发了对爱情的痴迷与追求。

4.《蝶恋花·满庭芳》——欧阳修“满庭芳,独倚斜晖,半散红飞雨。

罗裙片片叶,素手扶绿蒲。

笼鸟倦调频,啼到月明露。

迴塘绿浪动,翻照红蕖舞。

”《蝶恋花·满庭芳》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词意生动入微,体现了作者的流畅之笔,极端优美。

5.《长恨歌》——白居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李师师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唐朝盛世和离愁别绪的内在矛盾,是一部文学和艺术的巨作。

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悼亡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特殊文体,旨在表达对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在悼亡诗词中,咏史抒怀,生离死别,历久不褪。

这些悼亡诗词,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经历了千年,一直被人们传颂。

一、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是唐代最著名的悼亡诗词之一,其中悼念的对象是杨玉环。

《长恨歌》是一条饱含深情的长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风云的关注和对世上无常的悲叹。

同时,它也传达了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虚无。

白居易在这个诗词中展现了其才情与感情之美,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

二、黄巢《登科后》黄巢最为著名的几篇悼亡诗词之一便是《登科后》,全篇270字,以朴素的表达方式将作者悼念已逝的好友之情,展现了黄巢诗歌独特的凝练与深刻性。

《登科后》的感染力在于可贵的真情实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青春年华的痛心和对逝者逐渐消失的怀念。

三、陆游《卜算子》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卜算子》以朴素的词句,如语惊人,将深深的忧伤和悼亡之情表达出来。

以生命逝去,青春消逝为开篇,继而表达对故人往事的怀念,以及自己此时心理状态的悲痛、苦闷等,境界深远,凄婉动人。

四、杜甫《丽人行》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是一首优秀的悼亡之作,诗中尤以“日暮客愁集,余亦悲故人。

”反映了悼念之情。

全诗描绘了作者追思逝者、万千思绪交织的心境。

如此朴素凝练的词句中,却蕴含了深深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去世逝者的无尽思念。

五、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么一句:“人无地自厌,不知食味;水无源自清,不知味之有。

”这两句充满哲理的文字,演绎出销魂的景致,将陶渊明对逝者的感怀之情打动了无数读者。

陶渊明在作品中通过记叙桃花源的美好,寄托自己的故友之思,表达了对好友的怀念之情。

六、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其表现的是辛弃疾对已逝母亲的思念之情。

词词含情,层层递进。

从“东风夜放花千树”到“望流芳驿路,锁春寒小窗”,都表现出词人怀念已逝亲人的深情。

十首最悲伤凄婉的古诗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首最悲伤凄婉的古诗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那些悲伤凄婉的古诗词,往往最感人泪下。

下面搜集十首最悲伤的感人古诗词,与诸君共赏。

01 《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02 元稹《遣悲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三首·其一唐/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03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04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北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不相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东坡的第一首悼亡词,在词的发展史上也是第一首,陈师道称此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倾泉”,诚不为过。

论深情,《江城子》可称千古第一情词。

05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寄黄几复北宋/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06 李清照《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南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07 陆游《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南宋/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初娶表妹唐婉,夫妇感情很好,但其母却不喜欢这个儿媳,新婚仅两年,小夫妻就被迫分了手。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悼亡诗词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朋友或国家领袖失去的深情悼念之情。

下面是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石壕吏》——王维王维是唐代大诗人,他笔下的人物真实形象,传神传情。

这首诗讲述了他对生前的好友石壕吏感到的无尽哀思。

参考内容:王维善于运用抒情手法,以形写神,以景寄情,将悲思化为对兄弟的无尽怀念和守护。

2.《登鹳雀楼》——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诗人,他的诗风重情意、含哀泣,这首诗则直接而深刻地表达了对先帝去世的哀思。

参考内容:王之涣以颇高的抒情技巧,深刻表现了民众的沉痛心情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3.《赤壁》——苏轼苏轼是北宋著名文人,他在此诗中描述了历史名战赤壁之战,对战争的无奈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参考内容:苏轼用丰富的形象描绘出祖国沦陷、民族遭受侵略的场面,整篇诗透露出深深的悲情和对历史遗憾的感觉。

4.《江上渔者》——柳永柳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此诗中对逝去的事物和情感进行了极富感染力的缅怀,表达了对命运无情的无可奈何。

参考内容:柳永运用曲辞形式,以小调悼念江上渔人,并抒发离愁别绪,生动表达出人与自然的感情。

5.《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此诗中风格清新,表达了对故国的热爱和对所经历的历史遗憾的感觉。

参考内容:杜甫以自然的景观如春日里溪水,在诗中悼念了他生活过的城市成都,表达了对故国沦陷的悲痛之情。

6.《庐山谣》——杨万里杨万里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这首诗以形象、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滔滔奔腾的长江的感慨与怀念之情。

参考内容:杨万里通过具象的语言表现了对流逝的时光、人事的感慨,抒发了流水不停、岁月不息的感叹。

7.《巨浸风光万木摇》——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文学家,此诗中,他用豪迈的气魄和如泣如诉的笔调,悼念了他的父亲,表达出悲凉、激昂的情感。

参考内容:辛弃疾用悲壮的色调,抒发了痛苦与无助的内心,同时表现了较高的文学艺术性以及对生命的执着。

关于断肠的100个诗句

关于断肠的100个诗句

关于断肠的100个诗句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3.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4.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容若《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5.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李白《春思》6.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朱淑真《谒金门·春半》7.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8.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韦庄《谒金门·空相忆》9.霏霏细雨勒梅黄,一望春容十断肠。

——蔡襄《望春词》10.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

——鱼玄机《寄国香》11.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12.花债萦牵酒病魔,谁唱相思肠断歌?——贯云石《凭栏人·题情》13.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李白《清溪半夜闻笛》14.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15.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16.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

——韩偓《寒食夜有寄》17.下窥夫子不可及,矫首相思空断肠。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18.相思无终极,肠断朗江猿。

——李白《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19.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杜甫《规雁》20.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青。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21.敛愁眉。

恨依依。

肠断关情怨别离。

——赵长卿《长相思·敛愁眉》22.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23.旧游山路。

落在秋阴最深处。

风雨重阳。

古诗中最美的十首送别诗,背下来一定有用

古诗中最美的十首送别诗,背下来一定有用

古诗中最美的十首送别诗送别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古人以诗歌表达离别之情,留下动人心魄的诗篇。

在众多的送别诗中,有十首经典之作,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抒发离愁别绪都堪称佳作。

下面就为大家盘点古诗中最美的十首送别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美妙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1.《青玉案·元夕》送别诗必先提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诗写于辛弃疾任盐运使时期,用元夕这一喜庆之夜描绘了诗人遥思故乡,离人之情。

其中“但恐沉舟侧,寻思曾不忘”一句更是将别离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2.《卜算子·咏怀古迹三首之三》释文著名的《卜算子·咏怀古迹三首之三》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诗中描绘了一个辞别古迹、离愁别绪的令人动容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故人、故土的深情眷恋之情。

3.《蝶恋花·春景》晏殊的《蝶恋花·春景》将诗人眼前所见的春天美景与自身的离愁别绪相结合,情感真挚,意境悠远,被誉为首屈一指的送别之作,堪称古诗中最美的送别诗之一。

4.《浣溪沙·北青萝》宋代诗人沈佺期的《浣溪沙·北青萝》将别离之情写得淋漓尽致,通过对北青萝花的描绘,表现了诗人与离人的深情别绪。

其中“春无踪处,使我东望”一句更是将诗人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深沉动人。

5.《声声慢·寻寻觅觅》曲徐风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以寻觅之心和别离之情为主线,将诗人追寻故人的心情描绘得深沉动人,被誉为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之一。

6.《赠别》蔡伸的《赠别》是一首简约纯粹的送别之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别离之情,感人至深。

这首诗被誉为一绝,深受后人喜爱。

7.《卜算子·咏怀古迹三首之三》释文以翔实的笔触将离愁别绪描绘得深沉感人,通过对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故土的眷恋。

8.《忆秦娥·箫鼓追随》李清照的《忆秦娥·箫鼓追随》以箫鼓追随之情写下了别离之苦,通过对人生离合的诉说,将离愁别绪表达得深沉动人。

十首经典悼亡诗词,每一首都让人痛彻心扉,都令人潸然泪下

十首经典悼亡诗词,每一首都让人痛彻心扉,都令人潸然泪下

十首经典悼亡诗词,每一首都让人痛彻心扉,都令人潸然泪下悼亡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悼亡诗,如《邶风·绿衣》和《唐风·葛生》。

随着西晋文人潘岳《悼亡诗》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悼亡诗的发展,其后写作悼亡诗的诗人不断涌现。

中国人讲究含蓄的感情,情不外露,夫妻感情更是如此。

当诗人们饱含感情,写下的悼亡诗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十首经典悼亡诗词,每一首都让人痛彻心扉,都令人潸然泪下1、《念奴娇》朱敦儒〔宋代〕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

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

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

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

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

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这首悼亡词,写得深曲婉转,语淡而情深,可见作者之词品颇高。

这月白风清之夜,不免勾起愁肠百结。

可惜这美好的夜晚不能与妻子共度,角枕和锦被放在一旁如同虚设。

当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卧冰簟上的时候,他的幽情苦绪汕然而生:“可惜宵人不见,角枕烂衾虚设。

”他把无限的哀思凝缩这两句里,成为全词的警句。

2、《悼亡诗》薛德音〔隋代〕凤楼箫曲断,桂帐瑟弦空。

画梁才照日,银烛已随风。

苔生履迹处,花没镜尘中。

唯馀长簟月,永夜向朦胧。

薛德音此诗即是悼念亡妻之作。

全诗一句一景,粗粗看去,都是静态的描绘,实际上,每个画面都联系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诗中始终有一个不断行动着的诗人的自我形象贯穿其间。

此诗所写的时间为一昼夜,空间为“楼——厅——园——楼”顺次转换。

一二句,清晨时分,诗人正在卧房之中;三四句,旭日初上时,诗人来到了厅堂之上;五六句,仍是白天,诗人先到后花园中漫步,继而回到卧房之中,站在梳妆台前;最后两句,诗人已睡下,躺在凉席上长夜失眠。

正是通过不同时间空间中诗人的闻见与感受,相当深入而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悼念亡妻的复杂的心态。

3、《悼亡三首》梅尧臣〔宋代〕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诗史上最唯美最断肠的十首诗词
中国古诗史上最唯美最断肠的十首诗词
江城子
苏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死于开封。

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此词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

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
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泡鮫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简析】
陆游初娶唐氏,夫妇风情甚美。

然儿媳不合婆婆的心意,老人家活活拆散了这一姻缘。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城南禹迹寺这次的沈园邂逅已经别嫁的前妻,她仍遣人送酒肴致意,使陆游惆怅莫名,即成此词,挥笔题写于园壁。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简析】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
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

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

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注]洲。

【简析】
“梳洗”在晨,“斜晖”临暮她自始至终倚楼远眺,可眼前过尽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希望、失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惋悱恻?“脉脉”、“悠悠”状景切情,尤有神韵。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
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简析】
这首词层次清晰,语意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怎一个愁字了得。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简析】那销歇的馨香、摧败的残叶,那绿池的西风愁波、美人憔悴自伤,经此气息的熏染,遂相绾而上臻于凄美绝伦之境界一声"不堪看"的轻叹,竟化作群芳芜秽、美人迟暮的千古同叹。

过片字句更精美至绝,意象更凄迷朦胧。

此首与上首一咏春恨、一咏秋怨,而格调亦一清空,一沉郁。

才人才情,真无限量,宜后之才人如苏东坡、王国维辈,折服推赏无已。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远知何处
【简析】
庭园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

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

兰、菊皆著愁之色彩,贝y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

室内罗幕不御轻寒,双燕早已飞
去,则主人公单寒落寞,可以体会。

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正苦,彻夜到晓把清辉投进朱户,惹得主人公彻夜失眠,离愁别恨更加深重。

上片用比兴之笑,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
忠实深厚。

下片另拓词境。

主人公登楼望远,但见西风过后,碧树凋零,这情景正象喻爱情横遭摧残。

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悲凉,遍布于天
地之间。

他把无尽的情思怨慕,写进了彩笺尺素,欲寄与离散远方的佳人,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却不知佳人何处!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这间矣。

兰陵王•柳
【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此词分三段。

一段以柳色来铺写别情;二段写离筵与惜别之
情;三段写愈行逾远,逾远逾恨。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简析】
此词上片情景两融,所造形象意境有独到之处。

首二句是伤春,三、四句即写到伤别,五、六句则是伤春与伤别交织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厚。

下片写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但思念已别的情人,何尝忘怀?虽不忍去游故地而又不忍不去,尤见其情感浓深。

满庭芳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
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简析】
元丰二年,暮冬。

会稽山上,微云轻抹;越州城外,衰草连天。

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秦少游正与一位歌妓举杯话别。

数月前,蓬莱阁内一见钟情的
往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

眼前是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客心凄楚,更难舍惺惺相惜的知音。

此情此景,令人销魂。

万种离情,这会儿都付
与赠别的香囊,轻分的罗带。

半生来,功名不就,空赢得薄情郎的恶名。

此一去,何时重逢?禁不住泪沾城不见,灯火黄昏。

破阵子
【南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简析】
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

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

“几
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

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

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