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面结构介绍
住宅结构设计之木结构

住宅结构设计之木结构
住宅结构设计之木结构
是单纯由木材或主要由木材承受荷载的结构。
这种结构因为是由天然材料所组成,受着材料本身条件的限制,因而木结构多用在民用和中小型工业厂房的屋盖中。
木屋盖结构包括木屋架、支撑系统、吊顶、挂瓦条及屋面板等。
木材易于取材,加工方便,质轻且强。
缺点是各向异性,有木节、裂纹等天然缺陷,易腐易蛀、易燃、易裂和翘曲。
木屋架适用于跨度不超过15米,钢木屋架适用跨度不超过18米,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室内温度不超过50℃,吊车起重量不超过5↑t,悬挂吊车不超过1↑t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钢木屋架采用钢下弦和钢拉杆,受力合理,安全可靠。
木屋盖还可采用胶合梁作为承重构件,它是用胶将木板胶合而成,外形美观,受力合理,是一种有前途的结构。
前苏联还研究使用过板肖梁、多种型式的空间结构如网状筒拱等。
由于木材资源的限制及木材本身的缺点,近年来在大量房屋建筑中,木屋盖的应用较少,一般被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所代替。
感谢您的阅读!。
木屋面结构介绍

木屋面结构介绍一、概述1.木屋盖结构是指用木梁或木屋架(桁架)、檩条(木檩或钢檩),木望板及屋面防水材料等组成的屋盖。
2.木屋盖根据房屋的情况,可用于单层空旷房屋的屋盖,也可用于多层房屋的屋盖。
(1)单层空旷房屋的木屋盖结构的特点是:1)跨度较大(一般为9~15m),主要受弯构件采用木屋架(桁架)。
2)屋盖结构中屋架(桁架)的支点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柱、砌体墙(墙垛、砖柱)。
(2)多层房屋的木屋盖一般用于多层砌体房屋的屋顶,屋盖中的主要受弯构件为木梁(跨度≤6.0m)或檩条,这些受弯构件的支点为砌体墙;当檩条直接搭在墙上时,俗称硬山搁檩。
二、桁架和木梁的一般规定1.木材宜用作受压或受弯构件,在作为屋架时,受拉杆件宜采用钢材(如:屋架下弦及受拉竖杆),当采用木下弦时,对于原木,其跨度不宜大于15m;对于方木不应大于12m。
采用钢下弦,其跨度可适当加大,但一般不宜大于18m。
2.受弯构件采用木梁时,其跨度一般不大于6.0m,超过6.0m时,宜采用桁架(屋架)。
3.桁架或木梁的间距:当采用木檩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0m;当采用钢檩条时,其间距不宜大于6.0m。
4.桁架的形状:一般为三角形,也可采用梯形、弧形和多边形屋架。
屋架中央高度与跨度之比,不应小于表3-28规定的数值。
桁架应有约为跨度1/200的起拱。
5.当屋顶需设天窗时,天窗架的跨度,不宜大于屋架跨度的1/3。
三、木屋盖的支撑1.为防止桁架的侧倾,保证受压弦杆的侧向稳定,承担和传递纵向水平力,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在施工和使用期间的空间稳定。
2.屋盖中的支撑,应根据结构的形式和跨度、屋面构造及荷载等情况选用上弦横向支撑或垂直支撑。
但当房屋跨度较大或有锻锤、吊车等振动影响时,除应选用上弦横向支撑外,尚应加设垂直支撑。
支撑构件的截面尺寸,可按构造要求确定。
注:垂直支撑系指在两榀屋架的上、下弦间设置交叉腹杆(或人字腹杆),并在下弦平面设置纵向水平系杆,用螺栓连接,与上部锚固的檩条构成一个不变的竖向桁架体系。
中国木构架建筑屋顶结构

在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常用的屋顶有六种:硬山顶、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
1、硬山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
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2、庑殿顶:屋面四坡五脊。
前后两坡相交形成横向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坡相交,形成自正脊两端斜向延伸到四个屋角的四条垂脊。
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
又名四阿顶。
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3、悬山顶: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4、歇山顶: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别是一条正脊,上部四条垂脊,四角与垂脊间有四条戗(qiang)脊。
(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5、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
如果说上述四种屋面棱角分明,显出一种阳刚之气,那么卷棚顶就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6、攒尖顶:是圆形和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
除圆形攒尖顶无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
江南各式屋顶的屋檐与屋角的起翘都大于北方,然以攒尖顶最为悬殊,有飞檐之称。
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
在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精品,除去上述单一造型的屋顶外。
还有由这些单体屋顶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北京故宫、颐和园和被烧毁的圆明园都是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来加强感染力的,尤其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故宫角楼屋顶的组合造型。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
由木构架结构形成的六种基本的屋顶形式

由木构架结构形成的六种基本的屋顶形式一、引言木构架结构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在建筑中,木构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屋顶的支撑和搭建。
本文将介绍由木构架结构形成的六种基本的屋顶形式。
二、平顶屋平顶屋是最简单的屋顶形式之一,它由四个直角相交组成。
在平顶屋中,木构架结构主要是用来支撑屋面和墙体。
平顶屋通常用于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场所。
三、单坡屋单坡屋又称为单斜面屋,它只有一个斜坡面。
单坡屋也是一种简单的屋顶形式,但与平顶不同,它需要考虑坡度和排水问题。
在单坡屋中,木构架结构主要用于支撑斜面和墙体。
单坡屋通常用于住宅、办公楼等场所。
四、垂直翼板式屋垂直翼板式屋是由两个不同高度的斜面组成,两个斜面相交处呈现出一个V字形。
在垂直翼板式屋中,木构架结构主要用于支撑屋顶和墙体。
垂直翼板式屋通常用于住宅、商业建筑等场所。
五、A字形屋A字形屋是由两个斜面组成的,这两个斜面的交点处呈现出一个A字形。
在A字形屋中,木构架结构主要用于支撑斜面和墙体。
由于其独特的形态,A字形屋通常用于度假别墅、山区住宅等场所。
六、拱形屋拱形屋是一种具有弧线形状的屋顶,其结构类似于桥梁。
拱形屋可以分为单曲线拱和双曲线拱两种类型。
在拱形屋中,木构架结构主要用于支撑弧线和墙体。
由于其美观大气的外观和坚固稳定的结构,拱形屋通常用于教堂、博物馆等场所。
七、圆顶圆顶是一种具有圆弧或半球面的屋顶结构。
在圆顶中,木构架结构主要用于支撑圆弧或半球面和墙体。
圆顶通常用于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场所。
八、结论由木构架结构形成的六种基本的屋顶形式各具特色,应用广泛。
在实际建筑中,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屋顶形式是非常重要的。
轻型木结构房屋体系介绍

轻型木结构房屋体系在我国规范[1]中对轻型木结构房屋有如下定义:由木框架剪力墙、木楼盖和木屋盖构成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三层及三层以下的民用建筑。
在加拿大木结构手册中[2]对轻型木结构房屋有如下定义:由间距较密的规格材和覆面板(OSB 或Plywood)采用钉子连接组成结构构件的一种木结构房屋体系。
木框架剪力墙是由墙骨柱、顶梁板和底梁板、门窗洞口上的过梁及木基结构板材(OSB 或Plywood)采用钉子连接组成的,典型的木框架剪力墙木骨架如图1.1a 所示,图1.1b 所示为施工中的木框架剪力墙。
轻型木结构房屋体系中的竖向荷载通过木框架剪力墙体中密布的墙骨柱传至基础,墙骨柱的侧向支撑由面内刚度较大的木基结构板材通过钉连接节点予以提供。
木框架剪力墙是轻型木结构体系中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其作用主要是抵抗由风和地震产生的水平作用力。
同时木框架剪力墙在建筑上还起到房间分隔的作用。
a. 木骨架b. 施工中的墙体 图1.1 木框架剪力墙 轻型木结构房屋建筑中,木楼盖主要由搁栅、楼面板、横撑组成。
搁栅一般有三种类型,分别为实锯木搁栅、平行弦桁架搁栅和工字型木搁栅。
实据木搁栅为截面高度较大的规格材;平行弦桁架搁栅则采用截面较小的规格材通过齿板连接的方式制作而成;工字型搁栅则是一种工程木产品,相对于前两种形式的搁栅,这种搁栅强度更高,质量更轻,因此采用此类搁栅建造的木楼盖跨度将更大。
楼面板主要采用木基结构板材(OSB 或Plywood),搁栅之间的横撑一般采用规格材。
通常在楼面板上还需要铺设40mm 左右厚的轻质混凝土层或细石混凝土层。
为了防火需求在搁栅底部需要覆上一层或两层石膏板。
搁栅、楼面板、横撑和石膏板采用钉连接形成整体的木楼盖结构系统。
典型的现代木结构楼盖构造如图1.2a 全长墙骨柱短柱托柱托柱底梁板短柱底梁板楼面板过梁临时支撑双层顶梁板所示,图1.2b 所示为施工中的某木楼盖。
木楼盖是轻型木结构中与人经常接触的主要竖向受力构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木楼盖平面范围内的竖向荷载分配至四周墙体,同时还起到传递上层水平荷载至下层木框架剪力墙的作用。
古代木制屋顶构造方式

古代木制屋顶构造方式一、木框架结构在古代,木框架结构是屋顶构造的主要方式。
它由柱、梁、椽等木料构成,形成一个稳固的框架,作为屋顶的基础。
柱子承载着整个屋顶的重量,梁连接柱子构成屋面的主结构,而椽则是用来铺设屋顶瓦片的支架。
这种结构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风雨等自然因素的侵蚀。
二、椽子和梁椽子是用来支撑屋顶瓦片的木条,通常平行铺设在梁上。
梁则是连接柱子的主要构件,用于传递屋顶的重量和支撑椽子。
梁的截面和长度根据屋顶的跨度而定,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在古代,椽子和梁的加工和连接工艺都十分讲究,以确保屋顶的坚固和耐用。
三、屋顶瓦片屋顶瓦片是覆盖在椽子和梁上的材料,用于保护屋顶不受风雨侵蚀。
古代常用的瓦片有陶瓦、琉璃瓦等,它们具有防水、耐久和美观等特点。
瓦片的铺设方式也十分讲究,通常采用交错铺设的方式以增加屋顶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四、防水与排水设计防水与排水设计是木制屋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人们已经认识到防水和排水对屋顶的重要性,因此设计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例如,在椽子和梁上设置坡度以利于排水,使用密封材料进行接缝防水等。
这些设计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渗入屋内,保持房屋的干燥和舒适。
五、木料的防腐处理为了延长木制屋顶的使用寿命,防腐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工匠通常采用桐油、油漆等防腐材料对木料进行涂抹,以防止木材腐朽和虫蛀。
此外,还通过干燥和熏蒸等工艺提高木料的耐久性。
这些防腐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延长屋顶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六、屋顶装饰与艺术古代木制屋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常常融入了丰富的装饰与艺术元素。
例如,在屋顶边缘添加瓦当、滴水等装饰物,或用彩绘、雕刻等方式美化屋顶。
这些装饰不仅增加了屋顶的美观性,还体现了当时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一些精美的屋顶装饰还成为建筑的重要标志,彰显了建筑的所有者和社会的地位。
七、通风与采光设计古代木制屋顶也考虑了通风(通风)与采光设计。
为了使屋内的空气流通并有良好的采光效果,人们通常在屋顶设置天窗或气孔。
木屋结构说明

木屋结构说明
木屋结构说明
领秀木屋 2017-02-07 18:43
木结构房屋是指以木材为主要受力体系的工程结构。
领秀木屋木屋木别墅结构分类:轻型木结构,重型木结构及梁柱轻型木结构。
轻型木结构在欧美比较流行(2*4结构),用38*89(140,235)规格木条及胶合木板做墙体及屋盖系统骨架做成的木屋,现场施工为主,结合现代木结构金属件,能比较快速的完成一个木屋工程。
轻型木结构
重型木结构在俄罗斯及芬兰地区比较流行,用比较厚的实木做墙体,基本工厂加工为主,现场安装比较快捷。
重型木屋
梁柱轻型木结构是参考中国古建筑,木屋为梁柱框架结构,中间为轻型墙体结构,工厂化加工及现场加工结合,安装及加工比较快捷。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
一、结构特点:
1.檩柱结构:古代木构建筑通常采用檩柱结构,即由平行排列的檩和
柱组成的框架,檩承载屋面的重量,柱起支撑和传递力量的作用。
2.斗拱结构:为了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古代木构建筑经常
使用斗拱结构。
斗拱是由曲线连接的拱形构件,可以将力量分散到支撑结
构的各个点上。
3.胞交结构:古代木构建筑采用胞交结构,即用传统的韧性连接方式
将梁柱等构件连接起来。
这种结构可以使建筑更加稳固,耐用。
二、风格特点:
1.折叠式屋顶:古代木构建筑的屋顶通常采用折叠式结构,即将屋面
分为多个折叠部分,使整个屋顶呈多重坡度。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排水顺畅,还能增加屋顶的稳定性。
2.斜柱飞檐:为了美观和遮阳,古代木构建筑的屋檐通常采用斜柱飞
檐的设计。
斜柱可以让屋檐变得更加宽敞,飞檐可以防止雨水从墙壁直接
流到地面上。
三、施工工艺:
1.榫卯结构:古代木构建筑使用的一种常见连接方式是榫卯结构。
榫
是指凹槽的零件,卯是指凸槽的零件,通过不同形状的榫卯连接,在保证
稳定的同时可以简化施工过程。
2.木楔连接:古代木构建筑常常使用木楔连接方式。
木楔是将两个木材通过锤击等方式固定在一起的木制连接件。
它可以使连接更加紧密,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以上是古代木构建筑的一些特征,它们既反映了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又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建筑艺术的发展。
这些特点不仅在古代建筑中有所体现,也对后世的建筑设计和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屋面结构介绍
一、概述
1.木屋盖结构是指用木梁或木屋架(桁架)、檩条(木檩或钢檩),木望板及屋面防水材料等组成的屋盖。
2.木屋盖根据房屋的情况,可用于单层空旷房屋的屋盖,也可用于多层房屋的屋盖。
(1)单层空旷房屋的木屋盖结构的特点是:
1)跨度较大(一般为9~15m),主要受弯构件采用木屋架(桁架)。
2)屋盖结构中屋架(桁架)的支点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柱、砌体墙(墙垛、砖柱)。
(2)多层房屋的木屋盖一般用于多层砌体房屋的屋顶,屋盖中的主要受弯构件为木梁(跨度≤6.0m)或檩条,这些受弯构件的支点为砌体墙;当檩条直接搭在墙上时,俗称硬山搁檩。
二、桁架和木梁的一般规定
1.木材宜用作受压或受弯构件,在作为屋架时,受拉杆件宜采用钢材(如:屋架下弦及受拉竖杆),当采用木下弦时,对于原木,其跨度不宜大于15m;对于方木不应大于12m。
采用钢下弦,其跨度可适当加大,但一般不宜大于18m。
2.受弯构件采用木梁时,其跨度一般不大于6.0m,超过6.0m时,宜采用桁架(屋架)。
3.桁架或木梁的间距:当采用木檩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0m;当采用钢檩条时,其间距不宜大于6.0m。
4.桁架的形状:一般为三角形,也可采用梯形、弧形和多边形屋架。
屋架中央高度与跨度之比,不应小于表3-28规定的数值。
桁架应有约为跨度1/200的起拱。
5.当屋顶需设天窗时,天窗架的跨度,不宜大于屋架跨度的1/3。
三、木屋盖的支撑
1.为防止桁架的侧倾,保证受压弦杆的侧向稳定,承担和传递纵向水平力,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在施工和使用期间的空间稳定。
2.屋盖中的支撑,应根据结构的形式和跨度、屋面构造及荷载等情况选用上弦横向支撑或垂直支撑。
但当房屋跨度较大或有锻锤、吊车等振动影响时,除应选用上弦横向支撑外,尚应加设垂直支撑。
支撑构件的截面尺寸,可按构造要求确定。
注:垂直支撑系指在两榀屋架的上、下弦间设置交叉腹杆(或人字腹杆),并在下弦平面设置纵向水平系杆,用螺栓连接,与上部锚固的檩条构成一个不变的竖向桁架体系。
3.当采用上弦横向支撑时,若房屋端部为山墙,则应在房屋端部第二开间内设置(图3-52);若房屋端部为轻型挡风板,则在第一开间内设置,若房屋纵向很长,对于冷摊瓦屋面或大跨度房屋尚应沿纵向每隔20~30m设置一道。
上弦横向支撑的斜杆如选用圆钢,应设有调整松紧的装置。
4.当采用垂直支撑时,在跨度方向可根据屋架跨度大小设置一道或两道,沿房屋纵向应隔间设置并在垂直支撑的下端设置通长的纵向水平系杆。
在有上弦横向支撑的屋盖中,加设垂直支撑时,可仅在有上弦横向支撑的开间中设置,但应在其他开间设置通长的纵向水平系杆。
5.在下列部位,均应设垂直支撑:
(1)在梯形屋架的支座竖杆处;
(2)屋架下弦低于支座呈折线形式,在下弦的折点处;
(3)当设有悬挂吊车时,在吊轨处;
(4)在杆系拱、框架及类似结构的受压下弦部分节点处;
(5)在屋盖承重胶合大梁的支座处。
以上各项垂直支撑的设置方法,除第3)项应按(4)的规定设置外,其余各项可仅在房屋两端第一开间(无山墙时)或第二开间(有山墙时)设置,但应在其他开间设置通长的水平系杆。
6.对于下列非开敞式的房屋,可不设置支撑。
但若房屋纵向很长,则应沿纵向每隔20~30m设置一道支撑:
(1)当有密铺屋面板和山墙,且跨度不大于9m时;
(2)当房屋为四坡顶,且半屋架与主屋架有可靠连接时;
(3)当房屋的屋盖两端与其他刚度较大的建筑物相连时。
7.当屋架设有天窗时,可按3和4条的规定设置天窗架支撑。
天窗架的两边柱处,设置柱间支撑。
在天窗范围内沿主屋架脊节点和支撑节点,应设通长的纵向水平系杆。
8.有抗震设防要求时木屋盖的支撑布置,宜符合表3—29的要求;支撑与屋架或天窗架应采用螺栓连接;山墙应沿屋面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卧梁,并应与屋盖构件锚拉。
四、单层及多层房屋木结构坡屋顶的结构布置
(一)木结构坡屋顶的主要受力构件
1.受弯构件(即水平构件):木梁(跨度≤6.0m时)、屋架(跨度>6.0m时)、檩条(采用木檩时,跨度≤4.0m;采用钢檩条时,跨度≤6.0m)。
2.竖向构件:用于支承受弯构件的结构构件。
(1)墙体或墙垛:用墙体支承檩条时称为硬山搁檩;墙体作为屋架支承时,一般应加墙垛。
(2)木柱:用木柱作为屋架或木梁的支承;
(3)钢筋混凝土柱:用于支承屋架或梁(木梁或钢筋混凝土梁)。
(二)木结构坡屋顶的结构布置的主要步骤
1.确定主要竖向构件,即明确哪些墙体或柱作为受弯构件屋架,木梁或檩条的支承结构。
2.根据建筑屋顶的要求,确定屋面的排水坡向,一般木屋顶的坡向可分为:单坡、双坡和四坡。
(1)单坡:适用于跨度较小的屋面,如图3-53;
(2)双坡:跨度较大时,需采用双坡排水,如图3-54;
(3)四坡屋顶,如图3-55;
(4)复杂四坡顶:当平面复杂,存在凹凸时,选用复杂的四坡屋顶(图3—56)。
屋顶排水坡面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不论跨度大小,屋面坡度均相同
2)檐口的标高亦均相同;
3)当屋脊标高不同时,在坡面相交处将形
成天沟或斜脊。
任何平面形状的四坡木屋顶,在进行屋架、
木梁及檩条的布置之前,均应先画出屋面的排水
坡面的平面图,故应能熟练地掌握该平面图的绘
制方法。
3.布置屋架、木梁:
(1)屋架沿着跨度方向布置,屋架可以是
全跨的全屋架〔图3—57(a)〕,也可以是半跨的半屋架〔图3—57(b)〕。
(2)木梁一般用于跨度≤6.0m,用以代替屋架的作用。
(3)在四坡顶的斜脊和天沟处应布置木梁,当跨度>6.0m时,可用半屋架代替木梁(图3—58)。
4.布置檩条:
檩条应沿着与坡向垂直的方向布置。
5.布置屋盖支撑:
(1)对于主要采用墙体作为檩条支承,只局部有屋架时,可不设置屋盖支撑。
(2)当屋顶以屋架为主要承重结构时,则应按本节第三条的要求设置屋盖支撑。
6.挑檐的构造做法:
当屋面采用明排水时,则必须有挑檐,挑檐木的间距同檩条的跨度,其构造做法有以下几种:
(1)有屋架的挑檐一般采用屋架支座下的附木延伸挑出形成挑檐,如图3-59。
(2)硬山搁檩的挑檐构造,即为无屋架处的挑檐木做法,如图3-60。
(3)当檩条支座为木梁及四坡顶阴、阳角处为木梁时的挑檐木构造做法如图3-61、图3-62、图3-63所示。
(三)单层房屋木屋顶结构平面布置示例(图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