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2020年《食品工艺学(821)》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广西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水力学(852)》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闭卷统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统一时间。
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水静力学10%
水动力学9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判断题(20分)
选择题(20分)
填空题(20分)
作图题(20分)
计算题(70分)
(八)水流衔接及消能
1.掌握泄水建筑物下游水跃衔接形式判别的方法
2.掌握主要消能的型式、原理、及适用的条件,底流消能的设计流量计算、产生远驱水跃时的处理方法
(九)液体流动的流场理论
1.掌握流场中速度、加速度、流线、迹线的计算以及液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的分析(平移、线变形、角变形和旋转)与无涡流、有涡流的概念和区分
2.非恒定明渠流动:重点考核明渠水流的三种流态及判别、棱柱体渠道恒定渐变流水面曲线的绘制,要求掌握佛汝德数的物理意义以及断面比能和比能曲线的特性、临界水深计算及缓坡、陡坡和临界坡度的含义
(七)堰流及闸孔出流
1.理解堰流的水力特性,掌握堰流的基本公式
2.掌握各种堰型的特点与分类和水力计算方法,掌握闸孔出流水力计算方法
2.掌握流速势、流函数与流速分布的关系及计算,恒定平面势流的流速势及流函数概念、特性和存在的充要条件
(十)渗流
1.掌握渗流基本概念和渗流模型
2.掌握达西定律及其应用条件以及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和均匀渗流与渐变渗流、井流的简单计算
(十一)水力学模型及试验基础
1.掌握流动相似、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及动力相似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目标】
广西大学828程序设计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西大学828程序设计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广西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程序设计基础(828)》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考试性质初试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内容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四、试卷题型结构1. 判断题(10分)2. 单项选择题(40分)3. 填空题(20分)4. 综合题(45分)5. 编程题(35分)考试内容1、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知识(1)源代码、目标代码、可执行程序、头文件、静态库、动态链接库/共享库;(2)预编译、编译、链接;(3)标准输入/输出、输入输出重定向、管道;(4)编译和解释型程序及其常见实例。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1)C语言基础、常量、变量、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分支选择控制结构、循环控制结构;(2)函数、递归、文件I/O;(3)结构、数组、指针、字符串处理、变量存储、内存管理、位运算、指向函数的指针;(4)预处理器、多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规范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方法(1)OOP基本思想、类、对象、属性、方法;(2)重载/覆盖、封装、继承/派生、多态、模板;(3)异常处理等;(4)C++基础、命名空间、C++字符串处理;(5)类图。
4、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1)链表、栈、队列、树、图;(2)排序、查找、字符串匹配;(3)算法复杂度分析。
参考书目1 《C++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钱能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备注。
广西大学824电子技术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西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824)》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考试性质闭卷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笔试试卷结构主要可能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分析题,作图题,计算题,设计题。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熟悉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和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可能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分析题,作图题,计算题,设计题。
备注:可以带计算器考试内容:一、模拟电子技术部分1.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场效应管,双极型晶体管)基本知识:1) 基本结构、参数。
2) 放大/开关的工作原理3) 特性曲线包括处于不同工作区时的条件、工作特点等4) 线性等效电路模型,应用线性模型进行电路分析;2.基本放大电路(包括场效应管,双极型晶体管):1) 三种组态及其特点;场效应管、双极型晶体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电路的对比;2) 基本分析方法:图解法,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分析非线性失真现象;计算静态工作点,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电压增益,源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3) 多级放大器的分析:计算静态工作点,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电压增益,源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4)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中的零点漂移现象及其抑制措施;5) 三极管组成的恒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6) 差分电路结构特点,分析计算(静态工作点,差模电压增益,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7)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隔直/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对低频响应的影响;结电容、杂散电容对高频响应的影响;8) 单级放大电路频率分析,波特图的画法,频率失真,增益带宽积,多级放大电路的带宽与单级放大电路的带宽比较;3.集成运算放大器:1) 集成运算放大器各部分组成的特点,电压传输特性(实际/理想)特点,运放性能参数;2) 运放开环应用和闭环应用时的特点,。
《食品工艺学II》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I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II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50学时、3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食品工艺学II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等知识后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加工原理的基础上,能运用其方法掌握各种加工技术。
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果蔬食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发酵食品加工、软饮料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基本理论、技术要点,并通过工艺实例和电化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对各种工艺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毕业后对所从事工作的适应能力。
三、先修课程主要以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I等课程为先修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各种食品的工艺流程。
难点:通过工艺实例教学,让学生掌握每种制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并能对制作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学辅助手段:视频、图片、图表、实物、现代教学设备等。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果蔬食品加工(10学时)1.教学内容(1)果蔬罐藏;(2)蔬菜腌渍;(3)果蔬糖制;(4)果蔬速冻保藏;(5)果蔬干制。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各种果蔬制品制作的工艺流程;(2)难点:制作制品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二章粮油食品加工(10学时)1.教学内容(1)稻谷与米制品的加工;(2)小麦及面制品加工;(3)淀粉及淀粉糖加工;(4)杂粮食品加工。
2.重、难点提示(1)重点:稻谷制米工艺,面食制品中面团及面糊的调制过程及影响因素,玉米淀粉生产工艺。
(2)难点:大米的精加工,变性淀粉的生产,淀粉糖生产。
第三章发酵食品加工(10学时)1.教学内容(1)食品发酵技术原理;(2)白酒生产技术;(3)葡萄酒生产技术;(4)食醋生产技术;(5)黄酒生产技术。
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4302243二、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三、编写说明本大纲根据《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它是《食品工艺学》(48学时)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绪论1. 识记:(1)食物与食品的概念;(2)食品的分类依据及种类;(3)食品的特性;(4)食品加工的概念;(4)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 理解:(1)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2)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
3. 应用:食品工业未来发展状况。
第一章食品的成分1. 识记:(1)食品中的一般化学成分;(2)植物蛋白质种类及特性;(3)肉类蛋白质的种类及特性;(4)禽蛋的蛋白质种类及特性;(5)鱼类蛋白质种类及特性;(6)加热、冷冻、干制及碱处理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7)淀粉的水解;(8)淀粉的老化及防止措施;(9)果胶的变化与果蔬品质变化的关系;(10)油脂酸败的类型;(11)维生素在加工保藏中的变化。
2. 理解:(1)微生物蛋白质的种类及特性;(2)其他一般成分在加工保藏中的变化;(3)脂类酸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4)油脂酮型酸败、光敏氧化及自动氧化的机理;(5)矿质元素及在加工保藏中的变化;(6)食品的呈味成分;(7)食品的呈香成分;(8)食品的色素成分;(9)食品的毒素成分。
3. 运用:(1)蛋白质的加工特性;(2)碳水化合物的加工特性;(3)脂类的加工特性;(4)褐变作用及防止措施;(5)油脂自动氧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第二章食品加工保藏原理1. 识记:(1)影响食品变质的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及物理因素;(2)低温保藏的类型及特点;(3)影响低温抑菌的因素;(4)冷却方法;(5)食品冻结方法;(6)冻结点、初始冻结点、低共熔点的定义;(7)罐藏容器的类型及特点;(8)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划分;(9)D值、TDT值、TRT值、F值的定义;(10)食盐腌制的防腐机理;(11)影响扩散和渗透的因素;(12)食糖对微生物的作用;(13)食品腌制方法及特点;(14)食品烟熏方法及特点;(15)栅栏技术的概念及基本原理;(16)烟熏的目的;(17)栅栏技术、栅栏效应的概念;(18)栅栏因子的定义及种类。
《食品工艺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0 学时、2.5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建立在相关专业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的目地和任务是让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且了解现代食品加工的新技术。
使其学会运用其原理、观点和方法,研究、探讨工艺过程的合理性。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食品加工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加热杀菌、冷藏、冷冻、脱水的保藏加工原理。
使学生了解一些新的食品加工技术及加工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为今后学习后续的各类食品加工工艺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主要以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原料学等学科为先修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低温对微生物及酶的影响,食品冷却与冷藏方法及其质量控制,食品冻结与冻藏方法及其质量控制。
高温对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罐藏食品的变质。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酶的关系。
腌制剂的防腐作用,烟熏的成分与作用。
腌制的基本原理。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等相结合。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对食品工艺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2)食品贮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3)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
2.重、难点提示(1)重点:食品贮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2)难点: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6学时)1.教学内容(1)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2)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3)栅栏技术;食品保存期限和食品标签。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因素;(2)难点: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食品的低温保藏(7学时)1.教学内容(1)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2)食品的冷却、冷藏;(3)食品的冻结、冻藏;(4)食品的解冻。
广西大学822材料科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西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基础(822)》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考试性质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试卷结构考试内容一、金属材料(一)原子结构和键合了解的内容:1. 原子结构。
2.高分子链。
重点:原子间的键合。
(二)晶体学基础了解的内容:1. 晶体的对称性。
2.极射投影 3.倒易点阵理解的内容:1.中间相特性。
掌握的内容: 1. 空间点阵与晶胞。
2.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3.晶带定律。
4.晶面间距。
5.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6.晶体的原子堆垛方式和间隙。
7.固溶体的性质。
重点: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空间点阵、密勒指数。
(三)晶体缺陷了解的内容: 1.点缺陷的运动。
2.外表面。
3.相界理解的内容:1. 点缺陷的形成。
2.点缺陷的平衡浓度。
3.位错的应力场。
4.位错的应变能与线张力。
5.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
6.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力。
7.实际晶体结构中的伯氏矢量。
8.不全位错掌握的内容: 1.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的特征。
2.伯氏矢量的确定、特性与表示方法。
3.位错的滑移、攀移与交割。
4.位错的密度。
5.位错的生成与增值。
6.位错反应。
7.晶界和亚晶界。
8.堆垛层错9.孪晶界。
重点:位错类型及其特点、位错理论。
(四)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了解的内容: 1.交换机制。
2.扩散系数D与浓度相关时的求解。
3.原子跳跃。
4.无规则行走与扩散距离。
理解的内容: 1.扩散的热力学分析。
2.扩散激活能。
3.反应扩散。
掌握的内容:1.菲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2.扩散方程的解(一端成分不受扩散影响的扩散体)。
3.柯肯达尔效应。
4.间隙机制。
5.空位机制。
6.扩散系数。
7.影响扩散的因素。
重点:扩散机制、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
(五)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了解的内容: 1.弹性变形的本质。
2.弹性变形的特征和弹性模量。
3.弹性的不完整性。
4.粘弹性。
理解的内容:1.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晶粒取向的影响。
2. 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的影响因素。
广西大学2020年《材料科学基础(822)》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广西大学2020年《材料科学基础(822)》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考试性质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试卷结构考试内容一、金属材料(一)原子结构和键合了解的内容:1. 原子结构。
2.高分子链。
重点:原子间的键合。
(二)晶体学基础了解的内容:1. 晶体的对称性。
2.极射投影3.倒易点阵理解的内容:1.中间相特性。
掌握的内容:1. 空间点阵与晶胞。
2.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3.晶带定律。
4.晶面间距。
5.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6.晶体的原子堆垛方式和间隙。
7.固溶体的性质。
重点: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空间点阵、密勒指数。
(三)晶体缺陷了解的内容:1.点缺陷的运动。
2.外表面。
3.相界理解的内容:1. 点缺陷的形成。
2.点缺陷的平衡浓度。
3.位错的应力场。
4.位错的应变能与线张力。
5.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
6.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力。
7.实际晶体结构中的伯氏矢量。
8.不全位错掌握的内容:1.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的特征。
2.伯氏矢量的确定、特性与表示方法。
3.位错的滑移、攀移与交割。
4.位错的密度。
5.位错的生成与增值。
6.位错反应。
7.晶界和亚晶界。
8.堆垛层错9.孪晶界。
重点:位错类型及其特点、位错理论。
(四)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了解的内容:1.交换机制。
2.扩散系数D与浓度相关时的求解。
3.原子跳跃。
4.无规则行走与扩散距离。
理解的内容:1.扩散的热力学分析。
2.扩散激活能。
3.反应扩散。
掌握的内容:1.菲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2.扩散方程的解(一端成分不受扩散影响的扩散体)。
3.柯肯达尔效应。
4.间隙机制。
5.空位机制。
6.扩散系数。
7.影响扩散的因素。
重点:扩散机制、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
(五)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了解的内容:1.弹性变形的本质。
2.弹性变形的特征和弹性模量。
3.弹性的不完整性。
4.粘弹性。
理解的内容:1.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晶粒取向的影响。
2. 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的影响因素。
3.再结晶退火后的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大学2020年《食品工艺学(821)》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考试性质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中的所有题目按试卷要求回答。
2.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3.试卷结构及题型所占比例:
试卷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即:选择题,25%;名词解释,约15%;判断题,10%;简答题,约30%;论述题,约20%。
考试内容
1.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控制食品质量变化的主要途径;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及其特性;食品
保藏的主要方法;栅栏技术的原理。
2.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食品冷却与冷藏方法及其质量控制、食品冻结与冻藏方法及其质量控制、食品解冻过程;食品解冻方法
及其质量控制。
3.微生物的耐热性及影响因素、食品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罐藏食品杀菌时间的计算方法及杀菌工艺条件的确定、罐藏食品的变
质原因及防止方法。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食品干藏的原理、食品的干制过程、食品常用的干燥方法;食品干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5.食品腌制的基本原理、常用食品腌制剂的种类及其作用、各类食品的腌制方法、熏烟的成分与作用;食品的烟熏方法。
6.食品化学保藏的有关概念、原理及应用原则;常用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7.食品辐射保藏的基本原理、影响电离辐射杀菌作用的因素;辐射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辐射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参考书目
马长伟、曾名勇,《食品工艺学导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曾名湧,《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8月
张燕萍、谢良,《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