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曲欣赏《大中国》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活动目标:1.自编节奏谱,初步感受分声部合奏,体验演奏的乐趣。
2.能用乐器表现音乐作品气势雄壮的特点,抒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节奏卡片、节奏总谱、乐器(小铃、铃鼓、响板、竹筷、大鼓、沙锤)活动过程:一、听音乐感受乐曲幼儿听音乐并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感受T:这几天我们在研究什么呀?(中国)对呀,我们知道中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还画了天安门,举行了升旗仪式,昨天我们也听了一首很好听的歌颂祖国的歌,是哪一首?(大中国)今天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不用唱出声音,用耳朵来摸一摸音乐。
好吗?(好)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气势雄壮)二、熟悉节奏,培养节奏感1.徒手拍节奏T:昨天我们讨论出来了一个节奏总谱,而且用自己制作的乐器等演奏过是吗?那怎样的拍子才能表现出《大中国》气势雄壮的特点呢?对了一拍一拍的,XXXX XXXX和切分音符是不适合的。
好让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法来听音乐打节奏。
2.用相声词表现节奏T:接下来我们用声音来演奏好吗?请你想一想小铃用什么声音?铃鼓用什么声音?沙锤用什么声音?3.用动作表现节奏T:在这首歌里你有没有找到轻和响两个反义词好朋友?请你用动作表现轻和响好吗?*三、自编节奏谱1.幼儿分成六组a-小铃b-小铃c-铃鼓d-响板e-竹筷f-双响筒T: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本领了,自己编节奏谱,怎么编呢?每个小组都会有一本乐谱本,和四张节奏卡,挑选两张制作成节奏谱,并把它夹在乐谱本上,按照从左往右的习惯,演奏乐谱。
(教师示范)有的节奏卡放在一起很好打,有的却很难打,你们可要注意了,如果觉得这两张节奏卡放在一起很难打,就可以动动脑筋换一张卡试试。
2.幼儿按小组形式协商自编节奏谱(作两个小节的节奏),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听音乐演练,教师指导。
四、集体演示。
1.幼儿分组演奏自己的节奏谱。
2.其余幼儿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五、尝试合奏,感受不同乐器合奏的特殊音效。
六、用自制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创作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材第四章《美丽的祖国》,详细内容为歌曲《大中国》的学习与欣赏。
歌曲以赞美我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歌词简洁明快,旋律优美,充满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目标1. 感受和欣赏歌曲《大中国》的音乐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会演唱歌曲《大中国》,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歌词的发音和节奏掌握。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中国》,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中国地图。
学具:小话筒、小红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中国地图,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熟悉的地名,谈论我国的大好河山。
2. 歌曲欣赏(5分钟)播放歌曲《大中国》,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3. 歌词学习(5分钟)教师展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逐句学习歌词,注意发音和节奏。
4. 歌曲学唱(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大中国》,注意音准和节奏。
5.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演唱任务。
6. 情景表演(5分钟)每组挑选代表,手持小话筒和小红旗,进行歌曲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中国》2. 歌词卡片:歌词逐句展示3. 中国地图:标注歌曲中提到的地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大中国》,并讲述歌曲表达的爱国情感。
2. 答案:歌曲《大中国》表达了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我们要为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而自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习难点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赞美祖国的歌曲,进行家庭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词的发音和节奏掌握2. 歌曲的情景引入和情感体验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协作4. 作业设计与家庭拓展延伸一、歌词的发音和节奏掌握1. 使用节拍器或拍手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并模仿节奏。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大中国》激昂的旋律和歌词中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2.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中国》,感受歌曲激昂的旋律和歌词中的自豪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变化,以及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大中国》的音乐和歌词。
2.教具:中国地图、五星红旗、红领巾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吗?生:中国!师:对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我们祖国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大中国》。
2.歌曲欣赏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播放歌曲《大中国》)师:请大家谈谈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生1:歌曲很激昂,让我觉得我们的祖国很伟大。
生2:歌词里的内容让我觉得我们的祖国很美丽。
生3:歌曲旋律很好听,我很喜欢。
3.歌词解析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歌曲的歌词,看看它都表达了哪些内容。
(带领幼儿逐句分析歌词,解释歌词中的含义)师: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歌曲《大中国》表达了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学习歌曲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请大家跟我一起唱。
(教师逐句教唱,注意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师:大家已经学会了歌曲,下面我们来完整地唱一遍。
5.歌曲表演师:我们将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动作来展示。
(教师示范,幼儿跟随)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歌曲《大中国》,也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伟大。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热爱我们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幼儿了解祖国的地理知识)五、作业与反思1.作业:回家后,把今天学的歌曲《大中国》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
2.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的教学效果,以及幼儿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精品教案《大中国》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精品教案《大中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材第四章《美丽的祖国》,详细内容为歌曲《大中国》的欣赏与学唱。
歌曲以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为主题,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民族特色。
二、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大中国》的优美旋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 学会歌曲《大中国》,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大中国》,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难点:歌曲中部分歌词的吐字发音,如“长江”、“黄河”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中国地图、五星红旗。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和五星红旗,引导幼儿讨论祖国的美丽河山,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大中国》,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感受歌曲的美。
3. 歌曲学唱:(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歌词的吐字发音。
(2)分句教唱,逐句纠正幼儿的歌唱姿势、发音和节奏。
(3)完整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歌唱比赛,每组选一名代表演唱,其他幼儿为其伴舞。
5.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引导幼儿模仿。
6. 随堂练习:教师弹奏钢琴,幼儿跟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大中国》2. 歌词卡片:展示重点歌词,如“长江”、“黄河”等。
3. 中国地图:标注歌曲中提到的地理位置。
4. 五星红旗:象征祖国,激发幼儿爱国情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歌曲《大中国》,并用自己的话解释歌词中的美好寓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大中国》的欣赏与学唱,使幼儿对我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辅导。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教案背景幼儿园大班的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教案《大中国》是一首民族风格的儿童歌曲,旋律轻快,歌词简单易懂,适合3-4岁幼儿学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对于祖国的爱和热爱。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带领幼儿学唱《大中国》这首歌曲•培养幼儿对于祖国的爱和热爱教学准备•播放器、扬声器•CD或MP3格式的《大中国》歌曲•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中国地图和周边国家的图片•大中国歌词(附图)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中国地图及周边国家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
同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
引入歌曲(5分钟)播放《大中国》歌曲,让幼儿听歌谣,唱歌词。
(大中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翻山越岭的路途千言万语只表达心中的思念我们唱起这首歌,为祖国欢呼展宏图中华大地是我们最美的母亲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家族来吧,唱起这首歌,为祖国欢呼展宏图学唱歌曲(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大中国》这首歌曲,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逐字逐句地教唱歌词,讲解歌曲的含义。
同时,老师演示正确的发声方式,帮助幼儿放松声音,放开喉咙唱出好的音乐效果。
歌曲表演(10分钟)全班学生一起唱《大中国》,表现出激情和自信的表演,让幼儿体验到集体合唱的欢乐和团结。
同时,通过各自获得的表演感受,帮助幼儿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我,展现个人的特点。
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理今天所学的内容,特别是歌曲的含义和歌词的理解。
通过学习除了学习唱歌外所能了解到的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让学生加深对祖国的感性认识,爱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认识,使学生品尝到了集体与个人的魅力,以及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本教案的执行效果较为成功,根据学生表现情况,整个授课过程较为保持学生的情感参与度,让学生们在音乐中体验到了集体的欢乐和团结。
大班打击乐《大中国》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适用班级:大班活动内容:大中国(打击乐)活动目标:1. 熟悉乐曲旋律,在学跳舞蹈《大中国》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表现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 能拍出舞蹈动作的节奏型,初步探索乐器的配器方案。
3. 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活动准备:1. 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圆舞板人手一件。
2. 每人两根彩带供舞蹈时用。
3. 配套音频。
1. 欣赏歌曲《大中国》,感受歌曲中对于中国的介绍。
(1)提问:歌曲叫什么?为什么叫“大中国”?(2)歌曲里介绍了中国的哪些事情?你喜欢中国吗?为什么?小结:我们的祖国很大,有56个民族,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还有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也在我们国家。
我们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 跟着音乐《大中国》,和老师一起做简单的律动。
(1)欣赏乐曲,边看教师舞蹈,边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风格。
(2)手拿彩带学习舞蹈。
3. 学习演奏打击乐器。
(1)观看教师舞蹈,用拍手的方式拍出舞蹈动作的节奏型。
(2)与教师一起,随音乐拍出整首乐曲的节奏型。
(3)根据教师的指挥,分声部拍节奏。
(4)探索乐器演奏的配器方案。
重点探索“按节奏型挥动彩带”动作的表现方法及乐器种类。
(5)根据教师的指挥要求,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4. 学做小指挥。
让个别要求当指挥的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担任指挥,其余幼儿看指挥演奏。
舞蹈动作建议:前奏:双手上举,按小节挥舞彩带。
①小节1~2拍右脚踏步,双臂屈肘胸前;3~4拍左脚踏步,两臂侧平举。
②小节按节奏型挥舞彩带三下。
③~④小节同①~②小节,方向相反。
⑤~⑧小节同①~④小节。
⑨~⑩小节双脚按节奏型原地踏步,同时双臂屈肘于胸前左右摆动。
⑪~⑬小节正步站好,同时双手上举,按节奏型挥动彩带。
⑬~⑱小节同⑨~⑫小节。
⑱~⑲节双手由下而上画圆抖动手腕。
⑳~○21小节双臂按节奏左右摆动。
23小节同⑱~⑲小节。
○22~○25小节同⑪~⑫小节。
○24~○。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材第三章《美丽的祖国》,详细内容为歌曲《大中国》的欣赏与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地域广阔、风景秀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学会歌曲《大中国》,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3.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大中国》中节奏复杂、音域较宽的部分。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中国》,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中国地图。
学具:小鼓、沙锤、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看中国地图,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域特点,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
2. 歌曲欣赏与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大中国》,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节奏和音准。
(3)分组练习,让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歌词,如“我家住在长江边,这里风景美如画”,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词中的画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小鼓、沙锤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2)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巩固歌词记忆。
5. 创作展示(10分钟)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画纸上描绘自己心中的祖国,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歌曲《大中国》的歌词,突出重点歌词。
2. 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标注各地美景。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大中国》,并介绍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
2. 课后练习:练习歌曲《大中国》,熟练掌握歌词和旋律。
答案示例:歌曲《大中国》歌词熟练,旋律准确,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大中国》的欣赏与学习,让幼儿了解了祖国的美丽,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美丽的祖国》,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大中国》的学唱、音乐节奏感知、简单乐理知识学习以及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大中国》,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歌唱技巧。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2.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节奏感知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节奏乐器(如沙锤、小鼓等)。
2. 学具:儿童歌词本、彩色笔、节奏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图,让幼儿指出自己所在的城市和家乡,引出歌曲《大中国》,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歌曲学唱(15分钟):a. 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b. 分组教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幼儿跟唱。
c. 针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示范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节奏变化、音高等。
b. 引导幼儿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感知节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b. 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
5. 爱国主义教育(5分钟):a. 讲解歌曲背后的意义,引导幼儿了解祖国的美丽和伟大。
b. 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大中国》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中的重点歌词和节奏变化。
3. 祖国地图:标注出幼儿所在的城市和家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大中国》,并讲述歌曲背后的意义。
2. 答案:歌曲《大中国》演唱熟练,能讲述歌曲背后的爱国主义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学唱、节奏感知、爱国主义教育等环节,使幼儿对祖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